2018高考历史复习知识框架表
- 格式:docx
- 大小:37.01 KB
- 文档页数:17
高三历史知识点架构图历史学科是中国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既是一门在考试中具有一定的分值的学科,也是一门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以及对历史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的学科。
在高三历史学习中,为了对历史知识进行更好的梳理和归纳,掌握历史的脉络和关键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构建出一张高三历史知识点架构图。
一、古代史知识点古代史知识点是高三历史学习的基础,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如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变迁,以及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我们需要了解各个朝代的建立、统治者的特点、政治制度等,同时也需要了解朝代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外的战争、贸易等活动。
二、近代史知识点近代史知识点涵盖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晚清、辛亥革命、北洋政府的建立,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近代史知识点也包括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变迁,如农民起义、工人运动等。
三、世界历史知识点世界历史知识点是高三历史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其中包括了古代世界历史和近代世界历史。
古代世界历史知识点涉及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古代文明的兴衰和影响,以及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文艺复兴等历史事件。
近代世界历史知识点涉及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殖民扩张、两次世界大战等。
四、历史学的方法和价值除了具体的历史知识点,高三历史学习还需要了解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的价值。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了考古学、史学、文献学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历史信息,进行历史分析和解读。
历史的价值也需要被重视,历史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指导未来。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五、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最后,高三历史学习还要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历史不应该只是死去的过去,而应该被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太全了吧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框架图,文科生高考复习必备
太全了吧!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框架图,文科生高考复习必备!-
对于高中历史,很容易让学生觉得复杂。
书本上的知识点和知识是按照章节呈现给大家的,没有完整的体系。
想学好高中历史,单纯照本宣科肯定学不好。
在后面的综合部分,你会发现很难!
虽然记忆是积累基础知识的必要途径,无论学哪门学科都必须要做,但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基本不死记硬背内容。
单纯靠靠背解决学习问题是很被动的。
大家平时都要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不要乱写然后不痛不痒。
今天学姐给大家分享的就是【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框架图】,更加的直观和具体,方便大家复习,历史不是很好的小伙伴可以好好学习一下哦~
道阻但可期,来日且方长。
努力不是唯一途径却是最踏实的
高考加油!。
2018年历史必修内容复习提纲一、古代部分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③分封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⑤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⑥崩溃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弱,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⑦影响: a、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b、消极: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2.宗法制:①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②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③等级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朕、制或诏、玺)2.秦朝的中央机构: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高三历史知识点架构图高三历史知识点架构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古代中国历史-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衰-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南北朝的变迁-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宋元明清:宋朝的经济发展、元朝的民族融合、明清的封建制度2. 近代中国历史-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抗日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3. 世界古代史-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巴比伦、亚述- 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哲学、科学- 古罗马文明:共和国、帝国、法律体系- 其他古代文明:印度、美洲等4. 世界近代史-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艺术、科学- 宗教改革:新教的产生、宗教冲突-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科学、政治思想- 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5. 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过程、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背景、过程、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过程、影响- 冷战时期:美苏对立、全球政治格局- 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6.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 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经济体制改革7. 世界近现代思想文化- 启蒙思想:伏尔泰、卢梭等- 科学革命:牛顿、达尔文等- 现代艺术:印象派、立体主义等- 现代哲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8. 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 历史事件的时间线- 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 历史事件的原因与影响- 历史材料的解读与应用这个架构图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高三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为高考复习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
2018年山东高考历史通史知识体系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阶段特征】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上: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初步形成。
【主干知识】一、远古时代1.政治:政治权力的传承实行禅让制。
2.经济(1)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创制出耒耜等农具。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2)手工业:已经学会养蚕、缫丝、织绸以及制陶等技术;新石器晚期出现青铜器。
3.文化:出现原始的绘画和刻画符号,同时出现原始舞蹈。
二、三代时期(夏、商、西周)1.政治(1)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启了王位世袭制。
(2)分封制与宗法制(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1)农业:以石器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是主要的土地制度,耕作方式是奴隶集体劳动。
(2)手工业:“工商食官”制度;商周青铜铸造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3)商业: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
3.文化(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殷周时期出现了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
2018 高考历史知识点2018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回顾2018年的高考历史考试,我们可以看到考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2018年高考历史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重点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修建长城等重大事件,以及秦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汉朝:汉武帝的外戚专权、要禁书和坑害异己、设立丞相等重要政策,以及汉朝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文化风貌等内容。
3. 徙东:秦朝时大量人口徙东,秦统一后移民持续增加,东部地区迅速扩张,这一信息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地理变迁和民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4. 初唐: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科举制度、开元盛世等内容,以及唐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繁荣的情况。
二、近现代史知识点1.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这次战争意味着中国的封建主义社会体系已经彻底破产,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2.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晚清政府在民主改革方面的一次尝试,但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和日本的干涉,最终失败,使得中国的改革进程陷入停滞。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思潮和社会运动,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倾向和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4. 五卅运动:五卅运动是一次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抗,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崛起,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世界史知识点1.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政治事件,标志着旧制度的瓦解和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具有深远的影响。
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是二十世纪头十年欧洲社会及政治经济涣散,列强争霸剩以武力较量的局势之下的一次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战争,对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俄国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夺取政权的事件,它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框架图历史是一门内容较为繁杂的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必背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整理和复习历史知识,以下提供了一份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框架图。
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个框架图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三皇五帝时期-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等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 农业、手工业、商业、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等3. 中国古代文化- 诸子百家思想- 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思想体系的发展演变- 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4.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状况和变迁- 农田水利、货币、交通等方面的进展5. 中外文明交流与丝绸之路- 中外文明交流的内容和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作用6. 其他古代文明- 印度、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二、近代史1. 中国近代史概述- 清朝末年的社会和政治状况- 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中华民国及其政治、经济的发展- 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 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历程- 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3.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 自强运动和洋务运动- 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4. 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 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和社会运动5. 世界近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时期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国际组织和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三、当代史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等方面的内容2.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和政策的形成和实施3.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 中国的对外政策原则和主张- 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其他大国的关系- 中国的参与国际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4. 世界当代史-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按照以上框架图进行复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有条不紊地掌握必背的历史知识点。
2018高考历史知识框架面对高考是同学们的必经阶段,这会影响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其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18高考历史知识框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8高考历史知识框架一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中国历史经济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火耕、耜耕,青铜农具等几个发展阶段;土地制度由氏族土地公有发展为奴隶制土地国有制(西周井田制最为典型)。
2、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代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1、农业: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战国得到确立;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以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出现。
2、手工业:春秋晚期出现钢剑,战国铁农具推广;丝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春秋末的范蠡被后世尊为商人祖师;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1、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始创王位世袭制;商朝奴隶制中央、地方国家机构趋于完备。
2、西周创立宗法制,是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3、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带有血缘宗族和神权色彩。
1、春秋前594年鲁国“初税亩”促进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持续数百年,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和变法,改变了三代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
1、思想:周礼是儒学的重要来源之一。
2、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有帛画和壁画;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
3、科学:中国为世界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国家。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系统的自然数数字。
1、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传统文化体系奠基;孔、孟、荀使儒家成蔚然大宗。
南头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复习范围一.理科基础(历史占10%,即15分)1.《政治发展历程·历史必修(Ⅰ)》:①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行省制。
②列强侵华:近代前期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与统一战线。
③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与《天朝田亩制度》④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成立⑤五四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三大起义井冈星火、土地革命三大战役⑥新中国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一国两制。
⑦现代中国外交:和平共处、恢复联合国席位⑧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与美国⑨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⑩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冷战、欧共体等。
2.《经济发展历程·历史必修(Ⅱ)》:①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②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④市场经济体制⑤近代来交通通讯的进步⑥新航路开辟⑦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⑧罗斯福新政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⑩世界经济全球化3.《文化发展历程·历史必修(Ⅲ)》:①中国传统文化: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
②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化:科技及对世界贡献、汉字与文学流变。
③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④20世纪中国三大理论成果:⑤现代中国科技成就:⑥西方人文精神:文艺复兴、启蒙运动⑦近现代世界科技成就:⑧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二.文科基础(历史约占23%,即35分)三.X科历史(满分150分,120分钟内完成)4.选修课内容:①《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必要性、主要措施、改革特点、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商鞅变法: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具体措施、特点和历史作用。
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历史作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内容和进步与局限、对俄国近代化影响。
明治维新:条件、内容和过程、历史地位。
戊戌变法:根源、内容特点、失败及曲折性②《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向封建专制宣战的檄文:《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近代中国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康梁、孙中山民主论述;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
高考历史知识点表格历史作为一门考试必考科目,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历史科目,本文将提供一个高考历史知识点表格,供大家参考。
一、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的建立和衰落- 夏朝- 商朝- 周朝的西周和东周- 春秋战国时期2. 秦朝的统一中国和秦始皇-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 秦朝政治制度和文化3. 汉朝的兴起和东汉与三国时期- 汉武帝的扩张- 流民起义及黄巾起义- 三国鼎立4.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动荡- 建康和洛阳两个朝代的建立- 以上五个朝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二、近代史知识点1. 唐朝的开创和“开元盛世”-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 - 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艺术成就2.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 宋朝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北宋与南宋时期的区别3. 元朝的建立和中国社会的变迁- 蒙古帝国的兴起和统一- 元朝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4. 明朝的建立和明代的政治制度- 明朝的开创与洪武帝- 明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明朝的政治动荡与世宗三、现代史知识点1. 清朝的建立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 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2. 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及其原因- 洋务运动和自强思潮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及其领导人- 中华民国政治状况和抗日战争4.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这只是一个高考历史知识点表格的简要概述。
同学们在备考历史科目时,需要详细了解每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成就。
同时,还应重点关注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深入理解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除了知识点的掌握,同学们还需注重历史学科的解题技巧。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与历史具体事件和人物相关的题目,因此,要多做历年的历史真题,培养自己分析、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要点框架高考来临之际,我们要抓紧时间复习好历史,构建知识框架,进一步帮助自己理清楚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要点框架,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要点框架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
(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1X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
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高考历史知识归纳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1954年宪法也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民主法制建设:1982年,全国人大修订宪法,这部宪法对建国以来三十多年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
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三皇五帝时期2. 夏、商、西周时期3. 东周时期4. 春秋战国时期5. 秦朝统一中国6. 西汉、东汉时期7. 三国时期8. 隋朝、唐朝时期9. 五代十国时期10. 北宋、南宋时期11. 辽、金、元时期12. 明朝时期13. 清朝时期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2. 波斯帝国3. 希腊城邦时期4. 古罗马帝国5. 犹太人的历史6. 印度古代历史7. 帝国时代(阿肯色、犹太、阿拉伯)8. 古埃及文明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沿革和组织结构3.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四、世界现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2. 第二次世界大战3.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战争4.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5. 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历史五、中国近现代文化知识点1. 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2. 中国近代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3. 中国现代文化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4.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六、世界近现代文化知识点1. 西方近现代文化的特点2. 西方近现代文化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3. 西方现代文化对全球文化的影响七、世界历史地理知识点1. 世界的地理特点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八、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研究方法1. 历史思维方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 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和步骤以上是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学习历史的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历史高考重点内容复习提纲一、古代部分古代中国(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和外服(除商王直接统治以外的地方)制度。
夏商的政治特点是王权具有神秘的色彩。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1)分封制①含义: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②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③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初期封国:齐、鲁、燕、卫、宋、晋等。
④作用: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序列。
⑤局限:诸侯国拥有较大的独立性,诸侯王权力过大,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⑥瓦解:生产力发展,诸侯国的相对独立性,实力增强,分封制逐渐被破坏。
春秋时遭破坏,战国时各国推行县制,秦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2)宗法制①渊源: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②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
④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
⑤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3)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浓厚部族血缘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指全国的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
2018年高考历史主干知识全套整理(超强)第一部分: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内容:土地和人口,诸侯尽义务影响:扩大了周的疆域,巩固周的统治;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2、宗法制:核心嫡长子(正妻所生之长子)继承制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丞相行政权、御史大夫监察权、太尉军权)地方:郡县制(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其它: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文字(小篆)、颁布《秦律》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和内外朝、刺史制度(对地方的监察)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隋唐:三省六部(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
作用:分散了相权,提高了办事效率。
宋:加强君主专制措施: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政)“二府”;参知政事为副相;三司管财政。
解决地方割据问题的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
元:中央官制:一省(中书省:行政)两院(枢密院:军政;宣政院:管宗教和西藏)行省制(奠定现今行政区域的基础)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废丞相,设内阁(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成祖时设内阁)清:雍正时设军机处(中央集权的顶峰)注意:二者仅是顾问机构而无决策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清朝)科举制古代中国的经济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耕作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牛郎织女式的小农经济)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最主要)、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和均田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二、手工业的发展冶金技术:1.商周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生铁(春秋)--块炼钢(春秋)--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东汉)--灌钢法(魏晋南北朝)。
高考通史知识点框架一、古代史1. 先秦时期- 夏商周三代-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思想的兴起与发展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与王莽新政- 汉朝的兴起与后期的分裂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与统一- 北朝与南朝的分裂与统一4. 唐宋元明清时期- 唐朝的盛世与衰落- 宋朝的科技与文化繁荣- 元朝的统一与蒙古文化影响- 明朝的海外探险与文化交流- 清朝的统一与封建主义体制二、现代史1.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困局-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辛亥革命与民主共和-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2. 中国共产党的兴起与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早期革命- 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中共夺取政权与建设社会主义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与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与初期建设- 文化大革命与十年动乱- 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4. 当代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世界史1. 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早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帝国的崛起与灭亡2. 欧洲的中世纪与近代- 封建体制与教会的统治- 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3. 西方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与侵略-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法国对东南亚的殖民统治-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战争4. 世界两大战争与冷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的重构- 冷战时期的两极对立与冷战结束后的变局以上是高考通史知识点的简要框架,涵盖了古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内容。
考生可以结合教材和历年试题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加强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了解和理解,提升历史学科的应试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8高考历史复习知识框架表大全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序幕。
轮船、铁路,四通八达的电报网形成,近代报刊产生。
汽车传入上海,航空业开始;19世纪末2 0世纪初,电话传入、电影业起步,报刊唤起民众方面启蒙作用重大。
政治1、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太平天国失败,清政府开始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为挽救内忧外患的危机,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创建新式海军和举办新式教育、留学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等。
运动没有使1、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使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但落后性使其难免失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1、列强与北洋军阀公开勾结,近代中国两大社会主要矛盾合流,集中体现为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维护共和民主的斗争连遭挫败,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困境。
3、随着民族工业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思想觉悟和斗争水平不断提高,这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国家走上富强道路,但却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进行反清武装起义,1 912年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为袁世凯窃取,中国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
文化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等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强调以儒家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主张采用西方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仿效其教育、赋税等具体措施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2、同时,知识分子中产生早1、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0世纪初,以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将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三大主义。
1、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2、对运动的评价。
进步性: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
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运动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还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决定否定的片面性。
2、社会生活:汽车在各大城市成为权贵、富商代步工具,京津航线开通、民航业拉开序幕;20年代中国电影业迅速发展。
僚资本获统治地位。
2、社会生活:电影成熟,《渔光曲》获国际声誉;《义勇军进行曲》传唱;《红色中华》、《中央日报》针锋相对。
区、沦陷区民族工业陷入困境;解放区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社会生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创刊。
公路、铁路、民航业发展缓慢;3、40年代国统区左翼电影发达。
政治1、列强与军阀勾结,军阀混战日甚;2、1921年中共建立,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的大革命风暴,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工农武装起义和农村根据地建立,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为转折点;长征胜利意义重大。
1、国共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中国近代近百年来反帝斗争首次完胜;2、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烽火中壮大。
重庆谈判、政协会议争取和平民主;粉碎全面和重点进攻;挺进中原、实现战略转折;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国民政府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文化马克思主义与大革命失败后,抗战时期新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为民工运结合,为中共建立奠定思想基础;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农民问题理论的提出使毛泽东思想开始萌发。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表明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完整理论体系,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做了准备;《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的发表为新中国成立做了政治理论上的准备。
世界历史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大危机和二战(1929-1945)战后初期的世界(1945-50年代初)经济1、战后美国经济繁荣,汽车、钢铁业等高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拉大为大危机爆发埋下隐患。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联)经济的恢复。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空前严重,给资本主义经济以沉重打击。
2、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农业集体化实现,但苏联经济存在着结构不合理、重视产品数量,忽视品种、质量1、①美国经济稳步发展,欧、日经济恢复。
②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福利国家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世界市场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3、苏联迅速医治战争创伤,经济得到恢复。
会风气根本改变。
相继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迅速。
《人民日报》等成为党的喉舌,《光明日报》等并存。
来、邓小平的努力,经济形势稍有好转。
2、新中国电影业出现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题材的作品纷纷涌现;195 8年中国电视业诞生。
政治1、新中国建立意义重大;土改、抗美援朝巩固人民政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奠基;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2、1、二、三届人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1956年“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使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新阶段。
但文革动乱使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遭到1、民主法制:①平反冤假错案;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逐步形成了宪法为核心包括民法、刑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基。
②完善人大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强化、扩大基层民主;民主党派方针,完善政协制度;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治国”入宪。
3、统一:港澳回归;两岸交流破冰。
4、外交:丰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起上海合作组织)。
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独立自主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出席日内瓦、万隆会议。
严重破坏2、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发展,外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文化1、思想:建国后,毛泽东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理论。
毛泽东在各时期的军事、政治、文化、外交、党建、统战等方面均有创见。
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科技:20年间中国科技成就突出,主要体现在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杂交水稻的培育等方面;3、文艺、教育:“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曲折;建国以来人民教育事业开基创业、曲折发展。
1、思想: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三个代表”: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科技: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了经济和科技的联系,科技取得全面发展,电子计算机、载人航天等领域成就巨大。
3、文艺教育:落实“双百”方针,文艺界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教育界贯彻“三个面向”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西部教育全面、持续发展。
巴导弹危机”以苏联撤走导弹告终。
2、欧共体建立、日本的崛起,欧、日开始采取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改变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
2、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导致苏联局势更加动荡;东欧剧变。
治联盟的方向发展;日本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俄罗斯联邦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日益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文化1、文艺:①现代主义成为现代西方文学主流,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多戈》;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一批触及尖锐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称为“解冻文学”(爱伦堡的《解冻》);哥伦比亚作家马儿克斯的《百年孤独》反映了拉美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②二战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进一步发展,出现形形色色的艺术表现手法;西方流行音乐风靡摇滚、蓝调、爵士乐,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猫王”普莱斯利和英国“甲壳虫”乐队广受欢迎。
③二战后苏联电影形成自己的风格;意大利、德国出现了优秀的现实主义影片;印度电影富有民族特色;80年代后中国电影作出国门,在国际上屡屡获奖;好莱坞是世界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等很有名。
2、科技: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60年代互联网(因特网)在美国诞生,90年代,其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即万维网。
互联网功能强大,是近代以来最方便快捷直观的大众传播媒体,其诞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