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发展与成长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道德发展与成长

道德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人的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道德心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在生活土壤的滋养下形成的。所以,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应该是教育,特别是道德品质教育的最崇高的使命。个体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既是道德品质教育的目标,也是道德品质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如果我们承认,“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一类人生意义的问题难以仅仅依靠理性、逻辑、概念与范畴而获得确解,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漠视学生的生活世界,漠视社会生活中和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漠视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经济体制的转轨还是社会结构的转变,这些变化必然要求道德发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旧的道德缺乏活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新的道德还未形成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暴露的问题日益增多,尤其是社会公德方面的确实更为严重,不讲文明、不讲卫生、不尊重他人、见老不让、见义不为、欺诈诱骗、哄抬物价、破坏公共秩序、损坏公共物品等现象层出不穷。各种媒体对此类现象痛斥不已,很多学者对公德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为公德建设提供了极有创造性的意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公德内涵的理解有所偏失,对公德的特征把握不够深刻,尤其是没有从本质上去分析问题、研究公德确实的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提出解决社会公德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自我修养的优劣决定着我们的文明程度,关系着我们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人的自我修养虽然不能引进,但自我修养的缺陷却可以通过教育、学习、实践等方式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的经验也充分说明了提高人的自我修养,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有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利益的关系就十分重要了,因此必须要对利益关系进行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就是利益主体间的行为关系,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要调节利益关系就得调节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我们认为

社会行为需要依靠社会制度来进行调节。这里的制度是指调节人和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互动的规则。调节人们的社会行为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称为法律约束。还有一个是精神层面的,就是道德。法律制度是对违反社会运行制度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惩治。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都是刚性的社会制度,人们必须要去遵循的行为准则,尤其是法律制度。这性刚性制度对行为的调节是具体的直接指向行为结果的,在人们行为前是不具有调节作用的,而且是被动的调节。而道德制度是关于人们应不应该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它是通过人们自身和社会对行为道德价值的评价,来影响和调节人们的行为过程,也即符合社会道德目的的行为是“应该的”,也是“道德的”和“善的”。反之,违背社会道德目的的行为就是“不应该的”,也是“不道德的”和“恶的”。“应该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的推崇和发扬,而“不应该”的行为则会受到社会和自身良心的谴责。社会道德制度和法律制度有很大的不一样,道德制度直接指向人们行为的动机,也是对人们社会行为全过程的调节,是主动调节。和法律制度比起来,道德制度则更显柔性,它没有社会运行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的强制性,而是通过人们内在的自觉,把外在的行为规范转化为人们内心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感,通过人自身的良心觉醒,起到对行为的调节,把社会制度对人行为的他律转变成人自己内心的自律,良心是人们自己对自己的约束。道德制度呼唤社会利益主体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另外,道德制度还不仅仅着眼于现在的行为,还影响着人们的未来行为。

创建和谐社会,正确调节利益关系就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中华民族的优良得到的传统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一是和奉献精神。

道德制度对人们行为的调节更全面、更持久和更深刻,也就是说,和其他社会制度比较起来,道德不仅和其他制度一些共同起到调节人们社会行为的作用,刚柔相济,而且要想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还是有赖于道德制度对人深层次的调节。道德制度对人们社会行为的调节更具根本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基础教育越来越关注如何实现儿童的权利,尊重并保障每个儿童的权利成为教育的重要职能。我们应遵循这一精神,承认并尊重每

一个儿童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特征和认知方式,通过教学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的范围,扩大选择的条件,发展选择能力。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向前走。在这里学生更多的学会了选择,主动的选择带来的是更多的主动的学习。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与生活同行的道德教育,教与学是互动着的,它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和平面的主观复制,也不是单纯表层次的情绪引发,而是一种主客观有机结合的物我两忘的师生共同创造的方式和过程,是一种弥漫着诗意的境界,它是立体的。它既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因为,真正的教育总是发生在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