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学生核心素养心得体会范文[优秀10篇]学生核心素养心得体会作为当代学生,我们的学习要求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提高核心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核心素养的提高是进一步完善自我修养的关键所在。
其一,学术素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是一种充满困难和挑战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具备拥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细致耐心的阅读分析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创造的基本能力。
其二,人际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和交流。
对于不同地方的人来说,沟通、协作和互助,包括与家人,同学,老师等人的良好互动关系,我们不仅需要真正的理解,在交流模式上,我们也要更加充分地了解彼此的思想和观点,建立起信任和支持,提高人际素养,才能保证平稳的人际关系,获得合理的想法和行动指导。
其三,心理素养。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人生充满挑战性和压力,同时也充满着机遇和发展的良机,但是如何在日常中处理心理的问题,提高心理素养就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和信仰,保持思想上的积极性,拥有善良正直的处事之道,我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提升自我价值,减少悲伤和难过的时刻。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需要我们有更加深入的学习,日常展开更加良好的交流互动,以及对生活有更多的智慧,才能获得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自己。
其四,创新素养。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创新毫无疑问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素养。
对于学生而言,创新总是伴随着学习与思考,不仅仅是在学习中创新,同时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找新思路、新方式,发现问题并尝试改善。
在创新素养的培养中,我们需要具备敢于尝试、勇于提出新观点的勇气。
其五,环保素养。
面临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学生也应该具有环保意识,促进环保素养的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环保法规,学习如何减少物品浪费,让自然资源得到保护和利用,并协助团队合理规划和执行环保措施。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是一个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联合制定的针对中国学生发展的综合性核心素养指南。
根据这一框架,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并有助于培养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礼仪礼节、传统文化素养、环保意识、身心健康等能力。
1. 德:强调健康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直善良、尊重他人、宽容包容、和谐礼貌、勤奋刻苦、实事求是、终身学习等社会和谐品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适应当代社会的道德水准。
2. 智: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立理解性教育、知识与技能融合的体系,注重实践领域的深度探索,强化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使学生具有开放的思维,能够科学、自主、合理地解决问题。
3. 体:强调体育锻炼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要不断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效率,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免疫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社会工作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美:强调文化艺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断接受文化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提升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等。
5. 劳:强调劳动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断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等。
总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旨在通过增强学生多领域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有助于培养出优秀的公民和未来的国家领导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
现代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
核心素养沦为国民教育的支点,未来学校的六大变化究竟存有哪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其中有计划地学习和能力培养是各国都普遍关注的。
”核心素养就是新课标的来源,也就是保证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将为学校增添诸多变化。
归纳起来存有6小方面:1、育人导向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2、课堂教学发生变化:更加高度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特别强调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和价值。
3、实践活动发生变化: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包含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实践育人的价值。
4、课业负担发生变化:学生课业负担将可以进一步减至,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出现很大变化。
5、课程发生变化: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提供满足孩子现实生活、未来发展的课程,特别关注核心价值观、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素养,突出学生是现实生活中“完整的人”。
应当强化师德教育,身教著重言教。
中学阶段的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他们的品行往往是通过对老师的模仿来进行的。
在天真的孩子眼里,老师一般具有某种权威,甚至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
作为教师,总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塑造学生的心灵。
所以,教师行为本身就履行着教育职能,教师本身的道德品质乃至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此意义上讲,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课程标准》(2022)核心素养内涵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1.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2.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3.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4.审美创造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2022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解读2022年新课标的四大核心素养即"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持续强化发展。
主要包括了思想品德、学科能力、学科基础和学科方法。
四大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普遍支持和广泛参与。
本文将对2022年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进行解读,探讨其意义和发展。
一、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
通过学校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要形成独立、自尊、自信、自立和创新意识,并使每个学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品德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人格完善的必备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学科能力学科能力是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这其中又包括了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艺术和体育等基本学科。
学科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学科能力还包括了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合作性学习等。
学科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问题。
三、学科基础学科基础即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学科知识和技能。
学科基础的内容较为全面,包括了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艺术和体育等基本学科的知识,这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继续深造的前提。
四、学科方法学科方法是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学科知识技能的方法。
学科方法包括了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表达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学科方法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2022年新课标的四大核心素养是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是培育新时代中国人的必要条件。
各种素养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学校教育要全面布局,形成系统、有效的教育模式。
学校教育要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有力支持下,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各项目标。
因此,我们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全面贯彻新课标,为培养当代中国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2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解读2022年更新的新课标提出了四大核心素养,分别是思想道德素养、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文化素养。
这四大核心素养无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将对这四大核心素养进行逐一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道德素养是指学生具有正确、积极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能力。
在新课标中,思想道德素养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个人品德素养等内容。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风、求实、务实、创新等品德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行。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方法思维的基本能力。
在新课标中,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方法、发展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积极参与科技实践活动,提高对科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三个核心素养是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指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新课标中,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主要包括主动学习、创造性思维、合作学习和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等内容。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应用,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主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在文明与审美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在当今社会,作为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培养发展一系列的核心
素养,这些素养是在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认知能力、情感素养、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
这些素养的培养将使学生获益终生,不仅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还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感知、理解和判断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认知能力,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情感素养
情感素养是指学生在情感体验、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方面的能力。
学生应该具
备积极的情感体验,要有责任心、同情心、爱心等情感品质。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可以使他们更加健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学生在与他人相处、合作、交流中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
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团队协作、有效沟通等。
通过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总结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当代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从价值定位而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党的教育方针可以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体现到各学科,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用于指导人才培养具体实践。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责任担当等六大素养均是实证调查和征求意见中各界最为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其遴选与界定充分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六大素养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谈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指的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旨在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广泛的人文素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得以应对变化。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当代教育的重中之重,其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首先,扎实的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各种学科知识来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让学生能够分析问题,综合信息,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
此外,除了传统学科知识的掌握外,学生也需要在新领域中积极学习,例如文化艺术、信息技术、心理学等,以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
其次,广泛的人文素养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学生除了需要学习基本科技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对文化、历史、哲学、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兴趣和了解。
这可以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文化活动、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三,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需要学校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同时也需要教师教育手段的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是要让他们多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学习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实践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巩固学科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学生需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实习、义工、校外科技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现并解决问题。
九大核心素养: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
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
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
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
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
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
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
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
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
九大核心素养: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
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
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
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
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
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
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
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
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
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学生们所面临的教育环境和需求也在不断改变。
传统的学科知识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而在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素质。
第一,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是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充满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学生要有对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团结进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学生的教育中,可以通过开展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和伟大成就。
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挑战,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国际事务,以及国际地位和责任。
只有深刻理解中国国情,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需要的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是源自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和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创新教育资源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学校可以组织创新实验室、创新课程和创新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培养探究精神、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有大胆尝试和接受失败的勇气,培养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品质。
第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社会责任感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
学校可以在课程和社团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社会实践和义务劳动纳入教育体系。
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只有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才能推动社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综合素质涵盖了知识、能力与品德等多个方面,是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和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学术能力: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具备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2. 人际沟通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并具备解决冲突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自我管理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能够自律地执行,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够管理时间和资源,具备解决问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4. 创新与创造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研究,能够面对挑战和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办法。
5. 文化素养: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自豪感,具备尊重、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的能力,能够理解和欣赏艺术和文化作品,能够发展个人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6. 心理素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包括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应对压力、解决困难和适应变化等能力,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正确处理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能够保持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学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文化素养和心理素养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使其能够在当代社会中全面发展和积极参与。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养成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今后在学校教育中到底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呢?当前,“培养什么样的人”已成为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得不回答的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关键问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即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今后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在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学生核心素养跃升为基础教育界新热点话题,那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到底如何养成呢?一。
养成前提:遵守三大原则核心素养集中回答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围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两大主题,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三方面,这三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要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当代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1. 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回答。
由于它的范畴超越了行为主义层面的能力,涵盖态度、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因此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契合我国传统文化“教人成人”或“成人之学”的特色育人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的教育质量根本标准一致,有利于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根本任务。
2. 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每个人在终身发展中都需要许多素养,以应对各种生活的需要,这些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其他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且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就称之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代表了个体普遍应达到的共同必要素养,代表应该达成的最低共同要求,是每个个体都必须学会获得的不可或缺的素养。
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把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未来课程作为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通过核心素养的建构来优化教育改革的质量。
3. 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
“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则并不是某一学科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016年9月14日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并不单指某一学科的知识,而主要指个体在现在及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及态度情感等;从课程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和教学目标制订的依据。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点更突出、焦点更集中的目标,为转变教学方式以及学校的管理方式指明了方向。
(二)音乐核心素养音乐课程作为人文学科领域的重要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使学生养成终身发展必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提高公民音乐素养是促进全民整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正确理解与认识音乐核心素养,对于建立与发展音乐能力与品质,整体性揭示音乐学科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正确理解与认识音乐核心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课程改革,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及音乐教学提供充分的准备。
音乐核心素养立足人的音乐发展,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不同情境中所不可或缺的共同所应有的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音乐素养。
音乐核心素养强调的是音乐学科的价值内涵与学生专业成长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结合,是音乐学科对于学生音乐成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其中音乐审美与体验是核心,其他还应包含音乐表演与音乐文化。
音乐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应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能力,不是指具体的音乐知识与演唱演奏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音乐能力,而是基于音乐知识技能却又高于具体的音乐知识技能。
音乐核心素养反映的是音乐本质和音乐审美价值,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特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首先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对世界和自身了解,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方法,在选择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发展中具有良好的科学意识和有效的科学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他们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处理社会问题,更加科学地分析发展问题,从而准确判断问题。
其次是公民素养:公民素养是指帮助学生形成自身健全的公民观念,处理好国民之间的关系,使他们长期积极参与社会制度建设,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公民和国家的发展发挥作用。
公民素养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和责任,从而形成正确的公民观念,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支持。
第三是生活素养:生活素养是指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熟知正确的行为规范,养成独立自主精神,健康合理地做好日常健康管理。
要增强学生的生活素养,既可以在素质教育中补充有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让他们逐渐养成守时记事、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以及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
第四是劳动素养:劳动素养是指学生掌握和运用劳动技能,在实践中获得劳动经验,传承和发展劳动文明,坚持奋斗、务实的发展理念,开拓创新求发展的精神,热衷于劳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精神。
要实现这样的劳动素养,学校除了要开展有关知识学习外,还要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熟悉劳动环境,让他们体会劳动的乐趣,参与到某种劳动中去。
第五是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指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使他们在艺术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艺术创作技巧,表现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培养观赏、欣赏以及创造性参与艺术活动的能力。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艺术知识,在学校中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参加艺术节,获得艺术熏陶,从而提高艺术素养。
最后是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当代时代文化以及一些世界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熟悉自身文化背景的历史文化,理解和体验其独特的文化精神。
要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可以加强文化课程的开设,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让他们运用文化素养来践行文化的价值和使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它们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扎实基础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种技能。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
而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作用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是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批判性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主动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创造性思维是核心素养的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再次,合作精神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懂得团队协作、尊重他人、学会分享和互助合作。
此外,人际沟通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素养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未来社会的积极建设者。
二、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素质教育的理念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素质教育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参与,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三、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融合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并非孤立的两个概念,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
核心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从学生身心健康的维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当代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1. 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回答。
由于它的范畴超越了行为主义层面的能力,涵盖态度、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因此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契合我国传统文化“教人成人”或“成人之学”的特色育人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的教育质量根本标准一致,有利于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根本任务。
2. 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每个人在终身发展中都需要许多素养,以应对各种生活的需要,这些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其他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且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就称之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代表了个体普遍应达到的共同必要素养,代表应该达成的最低共同要求,是每个个体都必须学会获得的不可或缺的素养。
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把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未来课程作为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通过核心素养的建构来优化教育改革的质量。
3. 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
“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
“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则并不是某一学科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所涉及的内涵并非单一维度,而是多元维度的。
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
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
4. 在功能上,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素养”一词的功能超出了“职业”和“学校”的范畴,核心素养的获得可以使学生升学或更好地进行未来的工作,但是素养的功能不仅仅包括升学和就业,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
因此,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素养。
5. 在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经合组织、欧盟等把教育过程中的素养界定为通过学习而来,即使某些素养存在先天潜能的发展,这些素养也必须是可教、可学的,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教育过程进行培养,经过学生的学习积累获得。
因此,核心素养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加以培养。
培养的过程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个体认知与元认知建构的过程,是在外界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
6. 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核心素养具有可教、可学的外显部分,同时也存在无声、无形但可感、可知的内隐部分。
前者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定量的测评;而后者则偏向于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过程,需以定性、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强调对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高度关注,关注个体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与体悟。
7. 在架构上,核心素养应兼顾个体与文化学习、社会参与和自我发展的关系。
各国在核心素养选取时都涉及文化学习领域、个体自我发展领域和社会参与互动领域。
这三大领域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与概括性,基本能够涵盖多个发达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内容,反映了个体与自我、社会和文化的关系。
8. 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
核心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终生的连续性。
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
核心素养在个体不同人生阶段中的着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即一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这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9. 在作用发挥上,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核心素养的整体特性不仅决定了其学习获得具有系统性,也决定了它们可以在实践应用中相互交叉与整合,共同发挥价值。
这对于教育教学的启示是,核心素养的功能是整合性的,每个核心素养都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需要基于情境进行整合性的作用发挥,不能单独地进行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