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内隐记忆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7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内隐记忆一、引言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我们能够积累知识、经验,并在需要时进行回忆和运用。
在记忆的研究领域中,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个体过去的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的现象,它不需要有意识的回忆或认知努力。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探究内隐记忆的特点和机制。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内隐记忆的存在,并探究其与外显记忆的差异,以及影响内隐记忆的因素。
具体目标包括:1、观察被试在完成内隐记忆任务和外显记忆任务时的表现差异。
2、分析不同实验条件(如刺激呈现时间、干扰因素等)对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
3、探讨内隐记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三、实验方法(一)被试选取了_____名年龄在_____岁之间、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精神疾病史的大学生作为被试。
(二)实验材料1、词汇材料:选取了 200 个常见的汉语双字词,其中 100 个作为学习词汇,100 个作为新词汇。
2、图片材料:准备了 100 张常见的物体图片,其中 50 张作为学习图片,50 张作为新图片。
(三)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 2(记忆类型:内隐记忆、外显记忆)×2(材料类型:词汇、图片)的混合实验设计。
记忆类型为被试间变量,材料类型为被试内变量。
(四)实验程序1、学习阶段内隐记忆组:被试在无意识状态下观看一系列快速呈现的词汇或图片,每个刺激呈现时间为 50 毫秒。
外显记忆组:被试有意识地学习并记忆呈现的词汇或图片,学习时间为 2 分钟。
2、干扰阶段被试完成一项与记忆任务无关的数学计算任务,持续 5 分钟,以消除短期记忆的影响。
3、测试阶段内隐记忆测试:采用词汇辨认任务和图片辨认任务。
被试需要判断呈现的词汇或图片是否在学习阶段出现过,每个刺激呈现时间为 200毫秒。
外显记忆测试:被试需要回忆并写出在学习阶段看到的词汇或图片。
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内隐记忆存在的条件杨治良叶阁蔚王新发(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摘要通过四个2×2×2方差设计实验,将直接测量(再认任务)和间接测量(偏好判断任务)在形式上进行匹配,考察了汉字的注意因素、测量任务因素和时程因素经过不同组合构成的10种情况,其中测量任务因素的间接测量根据汉字的局部加工(字形、字义、字音)和整体加工(整体特征)分为四种子任务,试图寻找汉字认知范畴里内隐记忆存在的条件。
实验分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
学习阶段的处理对所有被试都相同。
测验阶段的不同指导语形成不同的测量任务。
结果发现了内隐记忆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是非注意(目标)汉字、汉字的整体加工和偏好判断任务后阶段。
匹配方法的使用是发现内隐记忆的保证。
汉字的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内隐记忆汉字的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匹配方法偏好判断任务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1.前言内隐记忆的研究粗略地可分为五个领域,即重学时的节省、阈下刺激的影响、无意识学习和条件性作用(内隐学习)、重复启动效应、健忘症研究。
从内涵上讲,在不同领域中,对内隐记忆的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
阈下刺激研究通过设立阈限替代测量时的间接测量任务,认为在学习阶段为无意识的事件若在测验中表现出启动效应或其他存在的迹象,就表明阈下刺激确实在人脑中留有痕迹,这种痕迹就是内隐记忆,它可以易化测量阶段对刺激或相关刺激的再加工。
当前内隐记忆的研究多使用重复启动(repetition priming)方式,从而将内隐记忆理解为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此刺激的再加工得到易化。
部分阈下刺激的内隐记忆就其含义讲也可以说是一种重复启动,只不过近期对刺激的接触是无意识的罢了。
实验性分离是指操纵某个变量使不同的记忆任务表现出不同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用任务比较方法(task comparison methodology)研究内隐记忆发现了一系列实验性分离现象,这些发现表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在特征上是有差别的,从而推测可能存在另一个记忆系统——内隐记忆。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3, 13(10), 4743-4750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23.1310597近十年我国国内记忆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许奕蓉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建福州收稿日期:2023年8月30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7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7日摘要为了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记忆领域的研究亮点和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1~2021年发表的2176篇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通过共现和聚类分析发现,工作记忆、前瞻记忆、错误记忆和内隐记忆是近十年来中国记忆领域研究中最热门的四个研究主题。
目前的研究仍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研究不断增多。
未来还需要对记忆机制,特别是对记忆障碍人群的研究、记忆训练的可持续性研究和跨领域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记忆,研究热点,科学知识图谱An Analysis of Hot Research Spots inMemory Field in China in Recent Ten YearsYirong XuSchool of Psycholog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Received: Aug. 30th, 2023; accepted: Oct. 17th, 2023; published: Oct. 27th, 2023AbstractIn order to macroscopically grasp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and trends of the memory in China, this paper used the bibliometrics methods to analyze keywords from 2176 publications published between 2011 and 2021. Based on co-occurrence and cluster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overed that the working memory, prospective memory, false memory, and implicit memory are the four most popular study themes in China’s memory field research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The current study is still primarily based on basic research, with the number of applied studies on the rising. In the future, more research into the memory mechanisms, especially people of memory impaired, memory training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and cross domain cooperation will be required.许奕蓉KeywordsMemory, Research Hotpots,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1.1. 记忆领域研究背景记忆是指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与注意、思维等认知环节共同构成了人们的认知能力,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内内隐记忆研究进展曹运华 丛 阳摘要 我国内隐记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内隐记忆是国内20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经过学者不断的努力,内隐记忆的理论构建逐步趋于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完善以至于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
我国的内隐记忆研究成果丰富,在有些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关键词 内隐记忆 内隐学习 内隐社会认知 加工分离范式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 y)是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的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内隐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却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表现出来[1]。
自从1974年英国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War ring ton和W eiskr antz 在对健忘症患者的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发现内隐记忆以来,激发了人们对这种无意识、无觉察记忆的研究兴趣。
至20世纪90年代,内隐记忆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
内隐记忆研究揭示了在有意识的外显记忆系统之外存在一个无意识的内隐记忆系统,使人们对记忆建构的理解更趋完整;发现了内隐学习及内隐学习效应;扩展和解放了记忆研究的方法、技术和对问题及现象的选择。
国内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以杨治良、朱滢、郭力平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展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对内隐记忆的特点、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和研究。
随着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发展,国内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成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研究热点。
1 内隐记忆实验特点的研究1.1 内隐记忆的实验发现与证明 杨治良[2]采用随机的C、P、S、T、V、X六个字母组成的9个字长的无意义字串为实验材料,根据信号检测论,在字串的第4、5、6位上设置特定的!SCT∀3个字母为信号,反之则为噪声。
通过指导语控制被试运用有回忆或无回忆的方式学习这些字串,用信号检测论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曹运华)黑龙江省人才中心(丛阳)邮 编 161006 收稿日期 2008-11-18的方法,通过被试对呈现无意义字串中的!SCT∀关键字的分辨能力的提高来反映被试的启动效应。
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儿童在汉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研究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观察儿童在不同记忆方式下的学习效果,以期为汉语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是心理学中记忆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
内隐记忆指的是个体在无需意识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无意识过程获取和回忆信息的能力而外显记忆则是指个体在意识参与下,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回忆过程获得信息的能力。
在汉语学习中,儿童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二者如何相互影响,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记忆方式下的学习效果,探究儿童在汉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记忆特点。
同时,本研究还将结合相关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儿童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记忆机制,为汉语教学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儿童汉语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
随着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儿童对汉语知识的记忆特点。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探讨儿童对汉语知识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发展情况,以期为儿童语言教学和汉语习得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内隐记忆指的是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对信息的加工和存储过程,通常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在汉语学习中,儿童的内隐记忆能力表现为对汉字、词语、语法结构等语言知识的无意识掌握。
例如,儿童在多次接触某个汉字后,即使不能明确回忆起该字的具体形状或意义,却能在书写或阅读中正确识别和运用该字。
这种内隐记忆的特点使得儿童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
与外显记忆相比,内隐记忆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研究表明,即使在面临干扰或遗忘的情况下,内隐记忆仍然能够保持对信息的有效提取和运用。
内隐记忆的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从内隐记忆入手,对国内外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阐明关于内隐记忆研究的实验结果,探讨内隐记忆与学生学习的关系,并试图根据内隐记忆的特点提出能够针对学生记忆不足方面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研究假设:如果对内隐记忆运转机制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和研究,那么对学生的记忆以及教师的教学有什么启发?研究价值:1.朱洁和郭兆明在《学习优良与不良中学生记忆特点的比较研究中》指出学习优良和不良中学生的内隐记忆无差异,学习优良中学生外显记忆优于学习不良中学生。
提高学习不良学生的学习成绩应从外显记忆着手,同时兼顾内隐记忆的作用。
邢强和黄俐则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对问题解决具有相同的作用(问题解决中的内隐记忆效应)。
不少学者认为内隐记忆与情绪、认知风格等都有密切联系。
如曾晓青等人在《场独立——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与内隐、外显记忆关系的实验研究》中提出场依存性个体的外显记忆好于场独立型个体,场独立型个体的自动提取成绩高于场依存型个体的成绩,场独立型个体的内隐记忆好于场依存型个体。
郭立平和杨治良的研究表明,内隐记忆水平随年龄的变化不大而外显记忆水平在12岁左右达到高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均不具有性别差异。
也有研究认为当考试难度比较大时,学生的内隐记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学科学习中,根据内隐记忆的特点,人们在外语学习和语文学习中倡导使用暗示教学法,特别在语文教学中要强调“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对于品德教育要遵循暗示性、非强制性、广泛性和愉悦性,并注重开发潜在课程。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Magal 曾采用Pew 的轨迹追踪任务设计了一个2* 2 双因素实验研究表明, 人不仅能够内隐地获得复杂的技能, 而且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 内隐学习将比外显学习更有利于技能的获得。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注重外显记忆的教学。
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指导、释疑等方面。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创造的和谐、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中,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内隐记忆的研究综述内隐记忆是指无意识地获取和使用过去知识和经验的能力。
与显性记忆相比,内隐记忆是一个不受意识控制和自觉回忆影响的记忆系统。
内隐记忆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各种行为和表现方式展示出来。
本综述将概述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类型和应用领域。
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间接测试和任务特征寻找。
间接测试是通过测量参与者的反应时间、错误率等来判断内隐记忆,例如显示-隐藏词汇测试和隐含联想测试等;任务特征寻找则是通过识别参与者在任务中未自觉使用的知识和策略来研究内隐记忆,例如序列学习任务和镜像阅读任务等。
内隐记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过程性记忆、条件反射、情绪联想和心理伴侣效应等。
过程性记忆是一种基于习惯和技能的内隐记忆,例如骑自行车、打字等;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自动响应,例如贝利实验;情绪联想是指情绪状态对信息加工和记忆的影响,例如心情好时更容易记住积极的事情;心理伴侣效应是指在判断配对物体时,配对的相关物体会比无关物体被更快地辨认出来。
内隐记忆的研究还包括一些应用领域,例如临床医学、教育和广告等。
在临床医学中,内隐记忆研究可应用于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疼痛管理和运动康复等;在教育中,内隐记忆研究可应用于教学方法和评估工具的优化;在广告领域,内隐记忆研究可应用于广告效果评估和消费者行为研究。
尽管内隐记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内隐记忆仍然缺乏一个明确定义和操作性的测量标准。
其次,内隐记忆的神经基础和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来揭示。
此外,内隐记忆的伦理问题也需要注意,例如潜意识的操控和潜在的道德影响。
总体而言,内隐记忆是一个重要的记忆系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内隐记忆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记忆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当代记忆心理学的研究沿着两个方向开展的,一是传统的研究研究方向,即注重对意识到的过去经验的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而另一方向是内隐记忆它代表了记忆研究的最新动向,本节课学习我们将对内隐记忆进行。
内隐记忆在记忆研究中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事实上第一次引进内隐记忆这一术语距今只有不过十年的时间。
内隐记忆定义: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他可以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并不依赖于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通过内隐记忆定义的学习,举例生活中的内隐记忆现象,如做选择题等。
内隐记忆是根据启动效应的研究和遗忘症的研究而提出的。
启动效应是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
通常分为重复启动和间接启动两种。
重复启动是指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及后呈现的测验刺激完全相同于前面呈现的启动刺激;间接启动中除包含重复启动外,还允许两个刺激有所差别。
在启动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有词汇确定、词的确认以及词干或词段补笔。
1968年,英国神经心理学家沃林顿和韦斯克兰茨首先在对遗忘症患者的启动效应研究中发现了内隐记忆现象。
它们的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甚至深度遗忘症患者也能够长时间的保留完整信息。
多重记忆系统说认为记忆是有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的,而每个子系统又都有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
同一个子系统内的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比不同子系统的加工过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且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统都可能具有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
在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看来,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
迁移适当加工理论由勒迪格等提出的迁移适当加工理论与多重记忆系统说不同,它主张一个单一的记忆系统。
按照迁移适当加工理论,记忆实验研究所观察到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应的只是测验所要求的加工过程不同而已,并不说明机能独立的两个不同的记忆系统的存在。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摘要:自从1985年Graf和Schater利用记忆测验正式提出“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这一概念以来,内隐记忆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们所重视。
本文从内隐记忆的概念、研究方法、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回顾。
关键字:内隐记忆概念研究方法特点扩展正文:一、内隐记忆的概念1925年,William Mcdougall最早使用“内隐”和“外显”来描述不同的记忆形式。
其后在20世纪70年代,warrington 和weiskrantz在对遗忘症病人的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发现这些病人在词干补笔测验中对先前出现过的单词表现出与常人相当的水平。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者们对无意识记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1985年,心理学家Graf和Schater 首次提出“内隐记忆”并将其定义为: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信息的无意识提取。
1993年,roediger将其定义为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但是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
之后,一些其他的心理学家不断提出新的内隐记忆的概念如程序记忆、无意识记忆等。
心理学者们对于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内隐记忆的概念也就各不相同。
中国的心理学家们也就内隐记忆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杨治良和郭力平等主编的《记忆心理学》提到内隐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
车文博主编的《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写到,与外显记忆相对,内隐记忆指人脑内部潜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一种无觉察的记忆,亦即不依赖于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的一种自然的记忆。
虽然每个心理学家的描述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定义中都包含了内隐记忆的本质特点。
但由于除了对其本质特点的概述,有些概念定义过于宽泛笼统,这使得直到目前为止内隐记忆都没有一个界定清晰又被所有心理学人士认可的明确定义。
二、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1、任务分离范式早期内隐记忆的研究多采用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这些研究能间接的证明内隐记忆这种现象是存在的。
一、实验背景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没有意识努力的情况下,对先前经验的无意识提取和影响。
近年来,内隐记忆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其内隐记忆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认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讨汉子内隐记忆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类型汉字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汉子内隐记忆的影响因素。
2. 比较不同类型汉字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3. 分析内隐记忆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
三、实验设计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300个常用汉字,分为高频、中频和低频三个等级。
每个等级包含100个汉字,分别随机抽取。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学习阶段、测试阶段和内隐记忆测试阶段。
2. 实验程序(1)学习阶段:被试观看电脑屏幕上呈现的汉字,每个汉字持续1秒钟,呈现速度为每秒10个汉字。
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短暂的休息。
(2)测试阶段:被试对学习阶段呈现过的汉字进行识别测试,测试形式为匹配实验,要求被试在看到汉字后,判断其是否在学习阶段出现过。
(3)内隐记忆测试阶段: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来测量内隐记忆。
测试分为两个任务:任务1,要求被试判断汉字的类别(高频、中频、低频);任务2,要求被试判断汉字是否为学习阶段呈现过的汉字。
3. 实验步骤(1)被试随机分组,每组10人,确保实验的随机性。
(2)对被试进行实验前测试,了解其汉字识别能力。
(3)进行实验,记录被试在每个阶段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4)实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学习阶段学习阶段,被试对高频汉字的识别正确率最高,中频汉字次之,低频汉字最低。
2.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被试对学习阶段呈现过的汉字的识别正确率较高,正确率为80%。
3. 内隐记忆测试阶段(1)任务1:被试在高频、中频和低频汉字类别判断上的反应时间差异不显著。
(2)任务2:被试在判断学习阶段呈现过的汉字时,反应时间显著短于判断未呈现过的汉字。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27(5):1161-1164内隐记忆研究的新进展:概念、实验和模型Ξ李 林ΞΞ 杨治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200062)摘 要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内隐记忆研究的新进展。
内隐记忆概念的描述性和模糊性正受到研究者的批评,对此概念进行更准确地把握在当前愈显紧迫和必要。
多数研究者仍继续沿用这一术语,最近的实验研究修改了部分早期结论,并开始与学习和记忆研究的其他领域,尤其是涉及无意识过程的领域互相结合。
内隐记忆的解释和建模呈现出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内隐记忆 启动 内隐学习 记忆错觉 RE MI ROUSE1 引言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中,内隐记忆是一个迅速崛起的研究领域。
在过去的近20年间,研究者应用了数量众多的内隐记忆任务,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性分离进行了探讨,并得到可观的结果。
众所周知,虽然内隐记忆一词最初由G 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正式提出[1],但是“内隐记忆”这一术语所指的现象却可以回溯到更早的时期。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最初采用的记忆的内隐测验任务,是由Warrington和Weiskrantz(1968, 1974)在遗忘症患者身上进行应用的[2]。
而在1987年的文章中,Schacter甚至将对内隐记忆现象的早期论述追溯到远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的时代,论述了莱布尼兹(Leibnitz)、赫尔巴特(Herbart)等对无意识的记忆现象的哲学思索[3]。
如果套用Ebbinghaus的名言,我们不妨认为内隐记忆也如同心理学本身,有着悠远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
或许正因为此,早期的内隐记忆研究看上去更像是在使用现代实验心理学的语言诠释和复述某些相当古老的构想,正是这些早期工作奠定了内隐记忆得以被深入研究的基础。
在内隐记忆研究的起始阶段,概念的模糊和系统理论建构的缺乏是常见的,研究者把内隐记忆的精确定义暂且放在一边,着力于发现和制造内隐和外显任务之间的分离,作为内隐记忆存在的依据[2]。
国内20年来内隐记忆的回顾与最新进展郝兴昌 陈健芷(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哈尔滨,150025)摘 要 内隐记忆是国内20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经过心理学家不断的努力,内隐记忆的理论构建逐步趋于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完善以至于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
本文通过对近20年内隐记忆研究的状况的回顾,对心理学研究中的这一重要领域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内隐记忆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内隐学习 内隐社会认知1 引言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1]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因为内隐记忆是在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启动效应(prim2 ing effect)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
最早对内隐记忆这一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学者是法国近代哲学家笛卡尔,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中对记忆的探讨仅仅限于意识状态下的记忆规律。
1968起年英国学者Warrington和Weiskrantzd[2、3]在对健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发现:健忘症患者虽然不能有意识地保持学习内容,在再认测验中无法辨认出先前学习过的单词,但在补笔测验中却对先前呈现过的单词表现出与正常人一样的保持效果。
这一特殊记忆现象的发现激起了人类对无意识记忆的探讨的兴起。
1985年Schacter和Graf[4]首次提出了内隐记忆这一概念,用以表述在无意识情况下,过去的经验或学习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的现象,从此内隐记忆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最重要课题。
国内心理学界对内隐记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杨治良、朱滢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内隐记忆研究的学者,特别是杨治良教授20年来一直致力于无意识心理现象的研究,为我国心理学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内隐记忆的初步研究阶段 国内内隐记忆的第一个阶段是从1989--1998年的10年间。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一)引言概述:内隐记忆是指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获得、加工和利用的记忆形式。
内隐记忆实验对于理解人类认知和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一项内隐记忆实验的设计和结果,以探讨内隐记忆对人类认知的影响。
正文:1. 实验设计- 参与者招募:从学生群体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参与者;-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系列与实验目标相关的刺激词汇或图像;- 实验任务设定:设计一系列任务,如判断刺激是否重复、识别曾见过的刺激等;- 实验条件随机分组:将参与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过程- 给予指导说明:向参与者解释实验目的、任务要求和流程;- 任务练习:为参与者提供几个练习任务以熟悉实验环境;- 实验任务执行:让参与者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任务的执行;- 数据记录与保存:记录参与者的反应时间、正确率等数据。
3. 实验结果- 实验组数据分析:分析参与者在实验任务中表现的数据,比较其反应时间和正确率等指标;- 对照组数据分析:同样分析对照组参与者在实验任务中的数据;- 数据对比与统计: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内隐记忆的影响;- 结果解释分析:解读实验结果,归纳内隐记忆对认知的影响。
4. 实验讨论- 结果解释与验证:与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潜在机制讨论:探讨内隐记忆的潜在形成机制,如神经基础、学习规律等;- 实验局限性分析:分析实验设计及操作的局限性,提出改进建议;- 进一步研究设想: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5. 总结通过该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内隐记忆对人类认知的影响是显著的。
实验结果表明了内隐记忆在学习和思维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内隐记忆的形成机制以及其在各种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项关于内隐记忆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初步证明了内隐记忆对人类认知的重要影响。
内隐记忆的文献综述一、内隐记忆的概念的形成1924 年心理学家 William Mc Dougall 在“Outline of psychology”中最早使用“内隐的”(implicit)和“外显的”(explicit)这对术语来描述不同记忆形式。
只是在当时并未引起记忆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也未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
1968 年,英国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Warrington 和Weiskrantz 在对遗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就发现了“内隐记忆”的现象:他们用Korsakoff 综合症和额叶切除后的患者作为健忘症被试,以无脑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发现健忘组被试不能有意识地提取已学过的单词,但仍然保存着关于这些单词的记忆痕迹,这些单词的痕迹可用补笔等测验间接测出。
这就激发了人们对正常被试无意识的,无察觉的记忆现象的研究兴趣,并找到了理解人类记忆本质的全新途径。
1985 年Graf 和Schater 利用记忆测验,以能否有意识回忆为标准,正式提出“内隐记忆”一词。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但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
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Schacter,1985)。
二、国外对内隐记忆的研究综述1、内隐记忆研究历史最早涉及到内隐记忆的是笛卡尔,他在1649年的著作“The Passions of the Soul (《灵魂的热情》)”中谈到,一个人童年时期的恐惧的经验会一直保留在他的大脑中,但是他本人却不记得这段经历。
19世纪的很多思想家都关注无意识的加工过程。
在他们当中,英国生理学家William Carpenter 最先使用了无意识思考(Unconscious Cerebration)这个术语表示在意识之外的思想活动。
19世纪末,对内隐记忆的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出现在5个不同的领域:心灵研究(psychic research)、神经病学(neurology)、精神病学(psychiatry)、哲学和实验心理学。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探索内隐记忆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进行实验,观察被试在完成一项任务后对所学信息的记忆情况,以及对非意识和非声明性的内隐记忆的表现。
实验设计为一项视觉刺激任务,参与者需要在屏幕上观察一系列图片,并通过按钮来进行响应。
在完成任务后,被试被要求回忆刚才看到的图片。
实验共有两组,一组为控制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控制组被试被告知任务即为观察图片,实验组被试则被告知任务是为了观察图片中可能存在的隐藏信息。
每组实验有50名参与者,年龄范围从18到30岁。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回忆图片时明显表现得更好。
他们能够更准确地回忆出任务前出现的图片数量和特定的细节。
与此同时,控制组的表现并没有明显改善。
实验结果支持了内隐记忆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内隐记忆是一种不依赖于意识回忆的记忆形式,通过实验我们得以证实其存在并发挥作用。
这表明,人类在进行某项任务时,可能会潜意识地记忆任务过程中的信息,而这种内隐记忆可能会影响人们在任务完成后对相关信息的回忆。
而对于控制组来说,由于他们没有受到关于隐藏信息的启示,因此没有潜意识地处理任务过程中的信息。
总之,本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内隐记忆的存在,并且提供了证据显示内隐记忆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本实验结果也建议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内隐记忆的机制以及其在日常任务中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认知心理学、教育领域、以及广告设计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内内隐记忆研究进展
摘要内隐记忆在国内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取得了较为丰
硕的成果。
本文介绍了国内对于内隐记忆概念的思考及研究方法的
发展,概括了内隐记忆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未来研究应注重的问题。
关键词内隐记忆概念研究方法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r338.64 文献标识码:a
内隐记忆研究的兴起始于对健忘症患者的临床实验。
1968年英国
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warrington和weiskrantz对健忘症病人进行
的实验表明,病人在直接测验中无法回忆或再认近期学习项目,却
在间接记忆测验中的成绩却与正常人接近。
以此为基础,1985年,schacter和graf以正常人为被试,在记忆的间接测验中也发现,
被试过去的经验能够无意识地显露出来,他们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
称为“内隐记忆”,与之相对应地,研究者把传统记忆测验(即记忆
的直接测验)所对应的记忆现象称为外显记忆。
1 内隐记忆概念的反思
对任何一个领域的学科发展来说,对概念的科学界定是其首要任
务之一。
graf & schacter(1985)认为,内隐记忆是在不需要对特
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回忆的测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先
前信息的无意识提取;roediger(1993)认为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
能回忆本身但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
mcdermort(2000)则认为内隐记忆是无意识提取下的记忆显现。
可以看出,这几个定义都指出内隐记忆是先前经验对当前事件的后效,并且强调内隐记忆对先前经验的无意识提取。
roediger(2003)曾对内隐记忆的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内隐记忆概念的外延被无限扩大,使得其无所不包。
李林和杨治良(2004)指出,在内隐记忆研究的早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于寻找内隐记忆存在的依据,而将内隐记忆的精确定义搁置一边,因此早期对于内隐记忆的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随着目前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此进行反思。
他们认为roediger的批评不无道理,但同时认为,内隐记忆的概念之所以受到质疑,其原因在于记忆这一上位概念的界定过于模糊宽泛,而非内隐记忆的非意识性提取标准,因此,科学地界定内隐记忆的概念有赖于正确、恰当地理解记忆这一上位概念。
①
2 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发展
西方学者对于内隐记忆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就其研究方法来看,大体经过了传统记忆研究方法、任务分离范式、加工分离范式等阶段。
我国内隐记忆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同时注重创新,如杨治良等人运用信号检测论、非参数模型和信息论方法对内隐记忆进行的早期研究。
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迅猛发展,为内隐记忆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国内学者开始运用无创伤方法探索内隐记忆发生的脑生理机
制。
孟迎芳和郭春彦(2006)研究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脑机制分离;②郭秀艳(2008)分析了内隐和外显学习过程中脑区激活的差异;孟迎芳和郭春彦(2009)的研究从神经生理方面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编码与提取加工的关系上存在分离提供了证据。
③
3 内隐记忆相关研究
3.1 内隐记忆与情绪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对情绪与内隐记忆的关系,特别是对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内隐心境一致性记忆这一议题进行了研究。
然而,同国外一样,结果也并不一致。
郭力平(1997)研究发现,内隐记忆并不存在心境一致性记忆,外显记忆却有这一现象;④陈图农等人(2003)发现,在再认测验里只有外显记忆出现心境一致性记忆,而在回忆测验中外显和内隐记忆均有心境一致性记忆出现;⑤陶云等人(2007)发现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中均存在心境一致性效应,并且二者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⑥
齐平和梁承谋(2008)研究发现,诱发情绪既影响外显记忆又影响内隐记忆,证实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是存在相当差异的心理过程;⑦李月婷等人(2010)考察了积极情绪词和消极情绪词在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的差异,发现在对情绪词进行提取加工时存在提取方式的erp分离,说明刺激的情绪信息影响提取过程。
⑧
3.2 内隐记忆与临床医学
山东大学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有些麻醉药物(氟哌利多、咪达唑仑)
会抑制内隐记忆;王云等人(2003)利用加工分离程序研究了异丙酚(一种麻醉药物)不同麻醉深度对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发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与麻醉深度有关,当麻醉程度较轻时,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均存在,当逐渐加强麻醉程度时,外显记忆最先消失,而内隐记忆依然存在,当继续麻醉至一定程度时未发现有内隐记忆的存在。
⑨
3.3 内隐记忆与认知加工
研究发现,认知加工的类型及其程度也会对内隐记忆造成一定影响。
陈图农等人(2008)研究了自我参照加工与语义加工在促进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效价词记忆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在正性与负性效价词上,两组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抑郁症患者不存在明显的自我参照效应。
白晔和陈毅文(2009)的研究表明,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有着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无意识的记忆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于有意识的记忆过程影响显著,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确实是两个不同的记忆过程。
⑩3.4 内隐记忆与场认知风格
大多关于内隐记忆与场认知风格关系的研究表明,场独立型风格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要好于场依存性被试,内隐记忆在某些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李力红和赵秋玲(2002)的研究发现,场独立型被试的外显记忆成绩要低于场依存型被试,而其内隐记忆成绩则高于场依存型被试;内隐记忆在个体差异的某些方面有显著差异。
?豘任
杰等人(2009)研究发现,场认知方式对内隐记忆的作用不受认知内容特征变化的影响,内隐记忆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豙曾晓青等(2010)的研究发现,场独立型个体的自动提取成绩高于场依存型个体的成绩,其内隐记忆也好于场依存型个体。
?豛张鑫等(2011)以不同民族儿童为被试的跨文化研究表明,认知风格和民族差异对内隐记忆均没有明显影响。
?豜
4 小结
尽管国内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内隐记忆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从概念来说,tulving关于记忆的定义过于宽泛和模糊,引起了内隐记忆概念的争议,随着内隐记忆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的发展,对内隐记忆概念的精确诠释成为必然要求。
从研究方法来说,从传统研究方法到任务分离范式再到加工分离范式,仍然不能完全解释内隐记忆的理论模型问题,而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erp、fmri、tms等技术为内隐记忆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从相关研究来看,内隐记忆研究领域逐渐扩展,研究者试图从更多的侧面、更多的视角来探索内隐记忆的特点和规律。
然而,与内隐记忆的理论研究相比,内隐记忆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却显得相对薄弱。
综观近些年内隐记忆的研究,本文认为准确的界定内隐记忆的概念,继续探索与完善研究方法,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以及如何将更多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现实的学习与生活中以解决社会实
际问题应是未来研究应注重的方面。
注释
①李林,杨治良.内隐记忆研究的新进展:概念、实验和模型[j].心理科学,2004.27(5):1161-1164.
②孟迎芳,郭春彦.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脑机制分离:面孔再认的erp研究[j].心理学报,2006.38(1):15-21.
③孟迎芳,郭春彦.内隐与外显记忆的编码与提取非对称性关
系[j].心理学报,2009.41(8):694-705.
④郭力平.再认记忆测验中抑郁个体的心境一致性记忆研究[j].心理学报,1997.29(4):357-363.
⑤陈图农,林万贵,季伟华等.概念驱动测验中抑郁个体的心境一致性记忆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245-248.
⑥陶云,霍俊丽,高松等.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3):171-176.
⑦齐平,梁承谋.诱发正负情绪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143-147.
⑧李月婷,李琦,郭春彦.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情绪词差异的erp研究[j].心理学报,2010.42(7):735-742.
⑨王云,岳云,孙永海等.异丙酚不同麻醉深度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3):491-493.
⑩白晔,陈毅文.加工深度与fok判断、内隐记忆的关系[j].人
类工效学,2009.15(1):1-10.
?豘李力红,赵秋玲,张德臣.外显、内隐记忆与场依存——场独立认知风格关系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5):614-615. ?豙任杰,金志成,龚维娜.场认知方式与外显内隐记忆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5):1103-1105.
?豛曾晓青,刘建平,陈美荣.场独立——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与内隐、外显记忆关系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
学,2010.33(1):138-140.
?豜张鑫,李昌庆,何木叶.不同认知风格儿童外显、内隐记忆的跨文化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2011.24(10):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