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知识】能源梯级利用的概述

【专业知识】能源梯级利用的概述

【专业知识】能源梯级利用的概述
【专业知识】能源梯级利用的概述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专业知识】能源梯级利用的概述

【学员问题】能源梯级利用的概述?

【解答】能源合理利用的一种方式。不管是一次能源还是余能资源,均按其品位逐级加以利用。高、中温蒸汽先用来发电(或用于生产工艺),低温余热用来向住宅供热。所谓能量品位的高低,是用它可转换为机械功的大小来度量。

能源梯级利用(energycascadeuse),由于热能不可能全部转换为机械功,因而,与机械能、电能相比,其品位较低。热功转换效率与温度高低有关,高温热能的品位高于低温热能。一切不可逆过程均朝着降低能量品位的方向进行。能源的梯级利用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是节能的重要措施。

(1)干熄焦(CDQ)余热回收与发电技术

工作原理:从炭化室内推出的红热焦炭,在冷却室内与循环氮气相对运动,进行直接传热,红焦在冷却后经排焦设备排出;循环氮气升温到800℃左右,加热锅炉纯水产生蒸汽,供生产使用,多余部分经过发电机产生电力供入公司内部电网。全年干熄焦锅炉回收蒸汽可供应全厂94.6%中压蒸汽、33.3%低压蒸汽。

(2)烧结余热回收技术

余热回收工作原理:正常生产时烧结环冷机每小时产生320℃以上废气约50万m3,从烧结环冷机排气,经除尘器、与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产生蒸汽送蒸汽管网后,废气再经循环风机回气管接至环冷机继续冷却烧结矿。烧结余热回收蒸汽已成为公司重要蒸汽发生源之一。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燃料电池原理及优点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燃料电池原理及优点 一、单选题 1.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的反应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 B.一定温度下,反应2H2(g)+CO(g)=CH3OH(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C.根据共价键的键能可以准确计算CO2(g)+3H2(g)=CH3OH(g)+H2O(l)的ΔH D.标准状况下,甲醇-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消耗5.6LO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3.01×1023 2.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它是以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C.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发电装置D.供电的总反应为:2H2 + O2= 2H2O 3.为了强化安全管理,某油库引进一台测空气中汽油含量的测量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强酸性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C8H18+16H2O-50e-===8CO2↑+50H+ C.H+由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D.每消耗5.6 L O2,电路中通过1 mol 电子 4.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新型环保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的电势比电极B的低 B.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 C.电极B发生氧化反应 D.每消耗11.2L的O2,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5.“直接煤燃料电池”能够将煤中的化学能高效、清洁地转化为电能,如图是用固体氧化物作“直接煤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b为电池的负极B.电子由电极a沿导线流向b C.电池反应为C+CO2===2CO D.煤燃料电池比煤直接燃烧发电能量利用率低 6.一种新型固氮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H2的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正极反应方程式为N2+6e-+8H+=2NH4+ C.放电时溶液中Cl-移向电源正极 D.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7.如图为纳米二氧化锰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呈酸性,已知(CH2O)n中碳的化合价为0价,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左侧溶液的pH降低 B.当产生22gCO2时,理论上迁移质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

皮肤生理学概述专业知识

皮肤生理学概述专业知识 皮肤生理学概述uop 人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为生长、成熟和衰退三个阶段,全过程称为增龄。其中最后的阶段称为老化。作为人体最大且最富牺牲精神的器官——皮肤,是肌体最早出现衰老迹象的器官之一,同人体一样,皮肤也有着生长、成熟和衰老三个阶段。 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它仅有3毫米厚左右,却是人体中最大的组织,覆盖着人体约两平方米(1、5—2M2左右)的体表,皮肤是外界环境和机体之间的一道屏障,有害的化学物质和紫外线,往往通过作用于皮肤才能影响到人体。一、皮肤的分层 , 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a、表皮层:角质层——形成保护膜 透明层——吸收 颗粒层——退化(没有生命) 棘层——增殖 基底层——繁殖“祛斑 b、真皮层: 乳头层“祛痘” 网状层 血管 神经元 C、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为真皮内侧的组织,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大量 的脂肪细胞构成,此层的厚度取决于其中的脂肪量,皮下

脂肪含量的多少亦决定了人体的胖瘦;有保温御寒、储备 能量、保护内脏组织骨骼、供给身体热能的作用。 d、皮肤的附属器官 毛发、爪(指甲)、皮脂腺、汗腺 二、皮肤生理作用 a、保护作用:防御机械性刺激、防御物理性刺激、防御 化学性刺激、防御生物侵袭 b、体温调节作用:健康的人体通常保持36?,当外界温 度发生变化时,皮肤内血管扩张,使汗腺分泌汗液来调节 体温,汗的蒸发可使热力消失。 c、知觉作用: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感受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痛觉、触觉、冷觉、温觉有所反应并将信息传送到脑部,并有非常灵敏的潮湿、干燥、平滑、粗糙、坚硬、柔软及蚁行等感觉。 d、吸收作用: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化妆品中含有的有效物质会经由表皮层达真皮层而被吸收,也会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被吸收。 呼吸作用 e、呼吸作用:皮肤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氧的能力,其吸氧量约为肺部吸氧量的1%,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约占肺呼出 量的2%。 f、分泌及排泄作用:皮肤的皮脂腺分泌皮脂以保持表皮的润滑光泽,汗腺分泌汗液、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 g、贮藏作用: h、代谢作用:皮肤表皮有细胞分裂、更新代谢的作用。晚上是一天之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特别是十时至凌晨二时之间,此时如果能休息好并补充充足的营

新能源汽车维护规范

新能源车电动部分维护规范 为配合新能源汽车的售卖和交付工作,规范新能源汽车检查维护作业,保持新能源汽车良好的技术状况,减少车辆故障,确保安全使用,延长使用寿命,根据新能源汽车在库情况,结合生产厂家新能源汽车维护使用保养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一、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自营的新能源汽车。 二、维护分级和周期 根据GB/T 18344-2001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的相关标准,新能源汽车电动部分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新能源汽车电动部分各级维护作业间隔周期结合整车的各级维护进行。 日常维护,由运维专员在库内进行;一、二级维护由品牌授权商按规范要求执行(长库龄车辆参照这个标准执行,由各仓储部门案标准进行)。 三、日常维护 1、每日,必须对油、水、气、电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在车辆停放的地面下方,目视发动机/电动机、变速箱、管路等下方有无油品、冷却液等残留痕迹,如果存在渗漏,应对相关部位进行检查和紧固。【新能源汽车有两个冷却系统(适用于混合动力型号),有发动机散热器和混合动力系统散热器;如是纯电动型号仍旧只有一个冷却系统】 2、接通点火开关,检查仪表显示状况,高压电池电压范围(300V-420V);高压电池SOC电量(30%—70%);混合动力“H”指示灯和空档“N”指示灯工作;确认车辆的各个系统安全。 3、起动车辆,检查仪表显示状况,转速表、水温表、机油压力表、气压

表、高压电池工作指示,有无故障报警显示。 如遇到车辆显示故障,不管是仪表还是换档面板,先关掉钥匙,然后关掉电源总开关,等待5到10秒,然后重新上电。如果故障不能消除立即进行报修。 4、试车中,注意观察仪表信息,如遇故障报警,应立即停车检查。 黄色报警时, 说明系统已经存在故障, 相应故障会显示在仪表下方(或翻页排查), 如: 电机温度高, 电池电量低等,应检查相应部件是否工作正常。 红色报警时,仪表板视框将显示:混合动力故障,请停止试车,这时应立即停车, 并进行检修或通知质量对接人处理。 5、维护后,对油、水、气、电等再次进行检查,注意电量如低于30%,请及时充电。 四、一级维护 一级维护作业内容见表1 表1:新能源汽车电动部分一级维护作业内容

(完整版)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详细概括

第一章: 1. 什么是操作系统?OS的基本特性是?主要功能是什么 OS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及方程用户的功能的集合。特性是: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的功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并发和共享。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供用户接口。 2. 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目标是: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作用是: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提供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提供扩充机器 3. 什么是单道批处理系统?什么是多道批处理系统? 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的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系统。 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调入作业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4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终端功能,只有有中断功能才能并发。 5. 什么是分时系统?特征是什么? 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有交互性的一般是分时操作系用,成批处理无交互性是批处理操作系统,用于实时控制或实时信息服务的是实时操作系统,对于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如计算机之间无主次之分就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因为网络一般有客户-服务器之分。 6. 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按照截止时间可以分为1硬实时任务(必须在截止时间内完成)2软实时任务(不太严格要求截止时间) 7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哪三种? 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用户接口又分为: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8. 理解并发和并行?并行(同一时刻)并发(同一时间间隔) 9.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1 ?无结构操作系统,又称为整体系统结构,结构混乱难以一节,调试困难,难以维护 2?模块化os结构,将os按功能划分为一定独立性和大小的模块。是os容易设计,维护, 增强os的可适应性,加速开发工程 3?分层式os结构,分层次实现,每层都仅使用它的底层所提供的功能 4. 微内核os结构,所有非基本部分从内核中移走,将它们当做系统程序或用户程序来实现,剩下的部分是实现os核心功能的小内核,便于扩张操作系统,拥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第二章: 1 ?什么叫程序?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点是什么? 程序:为实现特殊目标或解决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特点: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 什么是前趋图?(要求会画前趋图)P35图2-2 前趋图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 ,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3?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燃料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概述 燃料电池技术可以为任何需要电力的装置提供清洁、高效并且可靠的电能。燃料电池已经在某些应用领域取代其它能源供应设施,应用于便携式、固定式及汽车领域,从电池充电器到家庭供热系统以及汽车动力来源,到目前为止,燃料电池是应用范围最广的能源解决方案。 在这篇行业回顾总结的开篇,首先对燃料电池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并且对现行使用的6种主要燃料电池进行讨论分析。同时还对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史加以简介,从1839年William Grove发明燃料电池技术开始直到20世纪的一系列研发活动,例如燃料电池在太空项目中的应用,直到2007年开始在某些应用领域出现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使用。 在产业发展现状一章,我们对2007年到2010年之间燃料电池装置和兆瓦级燃料电池装置的出货量进行了统计,并对2011年的出货量进行了预测,并按照应用、区域、电解质、燃料研发进展和基础设施分类进行分析。本文最后一部分对燃料电池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一些验证项目以及商业推广方案进行了分析。 在近5年时间内,燃料电池的出货量增长了将近20倍,并且与往年同期数字相比装置及兆瓦级装置的出货总量逐年增加。2010年,燃料电池总出货量比2009年高出40%,并创下了历史新高(共230,000台装置)。其中便携式燃料电池装置占据总量的95%,并且其他应用领域的燃料电池数量也在稳固增加。2010年世界范围内所销售的燃料电池有超过97%的装置使用的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而且大多使用氢作为燃料。自2009年起,欧洲已经成为世界燃料电池应用领军地区,紧随其后的是北美州和亚洲(包括日本),所有这4个地区(全球除上述3个地区之外的区域)的燃料电池出货量均有逐年增加之势。 鉴于燃料电池应用领域多样性的增加及其应用速度的不同,Fuel Cell Today这篇回顾分析报告认为已经不适合再将燃料电池产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看待,并且从整体上也不能给出准确的描述,因为许多截然不同的商业应用领域共享同样的技术但是开发速度却截然不同。 便携式应用领域 依照燃料电池的出货量,便携式燃料电池应用领域范围是最大的,并且利润丰厚。自2007年始,其每年出货量至少占燃料电池总出货量的75%。燃料电池玩具和教育装置的出货量增长势头强劲,在5年多的时间内一直在便携式燃料电池应用领域占统治地位。

氢氧燃料电池基础知识集锦

氢氧燃料电池基础知识集锦 氢氧燃料电池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的动力电源,一般以氢气、碳、甲醇、硼氢化物、煤气或天然气为燃料,作为负极,用空气中的氧作为正极.和一般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是预先放在入的,因而电池容量取决于贮存的活性物质的量;而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燃料和氧化剂)是在反应的同时源源不断地输入的,因此,这类电池实际上只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一:氢氧燃料电池特点 这类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容量大、比能量高、功率范围广、不用充电等优点,但由于成本高,系统比较复杂,仅限于一些特殊用途,如飞船、潜艇、军事、电视中转站、灯塔和浮标等方面。 二:氢氧燃料电池的分类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可分为离子膜、培根型和石棉膜三类。 1.离子膜氢氧燃料电池:用阳离子交换膜作电解质的酸性燃料电池,现代采用全氟磺酸膜。电池放电时,在氧电极处生成水,通过灯芯将水吸出。这种电池在常温下工作、结构紧凑、重量轻,但离子交换膜内阻较大,放电电流密度小。

2.培根型燃料电池:属碱性电池。氢、氧电极都是双层多孔镍电极(内外层孔径不同),加铂作催化剂。电解质为80%~85%的苛性钾溶液,室温下是固体,在电池工作温度(204~260°C)下为液体。这种电池能量利用率较高,但自耗电大,起动和停机需较长的时间(起动需24小时,停机17小时)。 3.石棉膜燃料电池:也属碱性电池。氢电极由多孔镍片加铂、钯催化剂制成,氧电极是多孔银极片,两电极夹有含35%苛性钾溶液的石棉膜,再以有槽镍片紧压在两极板上作为集流器,构成气室,封装成单体电池。放电时在氢电极一边生成水,可以用循环氢的办法排出,亦可用静态排水法。这种电池的起动时间仅15分钟,并可瞬时停机。比磷酸铁锂电池要更环保。 三: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氧气)。氢在负极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

医疗行业专业术语知识概述(

一、常用系统 (1)HIS(医院信息系统) HIS全称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是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经管系统。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经管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的平台。 (2)LIS(检验信息系统) LIS全称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S是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经管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病人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经管。3. 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3)PACS(图片影像系统) 全称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它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X光机,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经管功能。它在各种影像设备间传输数据和组织存储数据具有重要作用。 (4)RIS(放射科信息系统) RIS全称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医院重要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之一,它与PACS系统共同构成医学影像学的信息化环境。放射科信息系统是基于医院影像科室工作流程的任务执行过程经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实现医学影像学检验工作流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经管和医学图文信息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远程医疗。5. CIS(临床信息系统) (5)CIS(临床信息系统) 全称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它是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丰富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并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像医嘱处理系统、病人床边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实验室系统、药物咨询系统等就属于CIS范围。临床信息系统CIS相对于医院信息系统HIS而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HIS是面向医院经管的,是以医院的人、财、物为中心,以重复性的事物处理为基本经管单元,以医院各级经管人员为服务对象,以实现医院信息化经管、提高医院经管效益为目的。而CIS是面向临床医疗经管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基予医学知识的医疗过程处理为基本经管单元,以医院的医务人员为服务对象,以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医院最大效益为目的。 (6)PIS(病理系统) 全称Path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7)PEIS(体检信息系统) 全称Physical Examin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二、数字医疗常用规范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一、概述 1.计算机的发展 (1)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学积分计算机。(计算机简称:ENIAC) (2)ENIAC的特点 a.采用二进制 b.储存程序控制 2.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 (1)特点 a.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b.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c.强大的存储能力 d.自动功能 e.网络与通讯功能 (2)用途 a.科学计算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辅助功能 e.网络通信 f.人工智能

g.多媒体应用 h.嵌入式系统 (3)分类 a.按处理数据的类型分类 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和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b.按用途分类 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c.按性能、规模和处理能力分类 巨型机、大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 二、信息的表示和储存 1.计算机中的单位及换算 (1)单位 位(bit)是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代码只有0和1,采用多个数码表示一个数,其中每一个数码称为1位。 字节(Byte)是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1KB=1024B=210B 1MB=1024KB=220B 1GB=1024MB=230B 1TB=1024GB=240B 2.进位计数制及其转换(见笔记)

3.字符的编码 (1)字符包括西文字符和中文字符。ASCII码是常用的字符编码,被指定为国际标准。国际通用ASCII码是7位,即用7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共有2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 (2)特殊字符的编码 a字符的编码为1100001,十进制为97;b为98 A字符的编码为1000001,十进制为65;B为66 0字符的编码为0110000,十进制为48;1为49 空格(SP)编码为0100000 回车(CR)编码为0001101 删除(DEL)编码为1111111 退格(BS)编码为0001000 小写比大写字母的码值大32 计算机内一个字节存放一个7位ASCII码,最高位置为0 (3)汉字输入码分类 音码、音形码、形码数字码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 1.组成 a.运算器(加法器+寄存器+累加器) b.控制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操作控制器+程序计数器) c.存储器

2019年燃料电池产业分析报告

2019年燃料电池产业 分析报告 2019年6月

目录 一、燃料电池产业政策驱动效应显著 (5) 1、交通领域氢能成长性最强 (5) 2、燃料乘用车开始逐步推广,丰田技术领先 (5) 3、补贴政策推进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6) 4、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7) 二、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8) 1、加氢站建设是促进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8) 2、当前保有量相对较少,未来发展中国最具成长空间 (10) 3、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市场规模广阔 (11) 三、短期看规模化推动燃料电池成本下降 (12) 1、电堆成本占比较高,核心部件有待突破 (12) 2、规模化效应将有助于显著降低成本 (12) 3、催化剂和双极板规模化降本难 (14) 4、压缩机等部件降本空间比较大 (15) 5、氢气环节具有较大降幅空间 (15) 四、各个环节成本测算和横向对比 (16) 1、铂用量仍有下降空间 (16) 2、氯碱制氢产能最大,成本较低 (17) 3、加氢站投资额相对较高 (19) 4、运营环节尚无成本优势 (22) 5、全生命周期成本对比测算 (23)

燃料电池产业政策驱动效应显著。燃料电池具有效率高、持久性好、无污染、环境适应性强的特质,从全球来看,燃料电池主要运用于固定式电源、交通运输和便携式电源三大类领域。全球燃料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且交通领域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除商用车外,燃料乘用车开始逐步推广,日本丰田技术领先。中国政策也在积极推动燃料电池行业发展,随着氢燃料电池相关利好政策不断,预计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燃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替代空间广阔。作为基础配套设施的加氢站建设是促进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目前全球加氢站建设量较少,全球主要国家将加快加氢站建设,并制定了对应的规划路线。中国燃料电池产业目前处于萌芽时期,商用车是规模化应用的先锋。2018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1527辆,包括1418 辆燃料电池客车以及109 辆燃料电池货车,而国内商用车销量为437.1万辆,燃料电池汽车渗透率仅0.03%,未来发展空间可观。 短期看规模化推动燃料电池成本下降。燃料电池成本高企是目前大规模推广的主要障碍。燃料电池主要由燃料电池堆、空气供给系统、冷却系统、及氢气检测供给系统等成分构成。其中电堆成本占比最大。随着燃料电池产量的扩大,规模化效应将有助于降低成本。其中膜组件和压缩机将成为规模化效应降本的核心部件。 早期补贴给予加氢站建设动力,全周期成本有赖氢气成本降低。制氢端来看,目前氯碱制氢产能最大,且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加氢站建设来看,目前造成加氢站数量少的最大阻碍是加氢站建设的

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简述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是一种按电化学原理,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等温地把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其单体电池是由电池的正极(即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的阴极)、负极(即还原剂或燃料发生氧化反应的阳极)和电解质构成,燃料电池与常规电池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燃料和氧化剂不是贮存在电池内,而是贮存在电池外部的贮罐内,不受电池容量的限制,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连续不断地输入电池内部,并同时排放出反应产物。 以磷酸型燃料电池为例,其反应式为: 燃料极(阳极) H2→2H++2e- 空气极(阴极) 1/2O2+2H++2e-→H2O 综合反应式H2+1/2O2→H2O 以上反应式表示:燃料电池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空气),燃料(氢)在阳极被分解成带正电的氢离子(H+)和带负电的电子(e-),氢离子(H+)在电解质中移动与空气极侧提供的O2发生反应,而电子(e-)通过外部的负荷电路返回到空气极侧参与反应,连续的反应促成了电子(e-)连续地流动,形成直流电,这就是燃料电池的发电过程,也是电解反应的逆过程。 2. 燃料电池的应用 2.1能源发电 燃料电池电站的每一套设备都包括了一整套采用天然气发电的电力系统。分为以下几个分单元:①燃料电池组②燃气制备③空气压缩机④水再生利用⑤逆变器⑥测量与控制系统。燃料电池组产生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换成电力系统所需的交流电。各国工业界人士普遍对于燃料电池在发电站的应用前景看好。 2.2汽车动力 目前,各国的汽车时用量均在不断增加,其排放的尾气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治理的力度不够,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于是人们要求开发新型的清洁、高效的能源来解决这一问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出现,解决了燃料电池在汽车动力成本和技术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使燃料电池电动车的开发和使用成为可能。这种电池具有室温快速启动、无电解液流失、水易排出、寿命长、比功率与比能量高等特点,适合做汽车动力,是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开发的运输用燃料电池。 2.3家庭用能源 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的能源已经在家庭中被广泛使用,但其主要被用于炊事和生活热水,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电池在家庭中的广泛应用在开辟了天然气在家庭中一种新的用途的同时也将解决目前高峰用电紧张的状况。家庭的一切用电无论是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家用电气还是电脑等办公设备都可以通过燃料电池来提供电源,作为家庭使用的分散电源,并可同时提供家庭用热水和采暖,这样可将天然气的能量利用率提高到70%~90%。 2.4其它方面的应用 碱性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运行时基本没有红外辐射,而且噪音小,用做潜艇动力,可大大提高其隐蔽性;同时由于它们可在常温下启动工作,且能量密度高,还是理想的航天器工作电源。此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还可用作野外便携式电源。 总之,燃料电池的用途将越来越广泛,它将遍布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

燃料电池习题

原电池很简单哦,掌握基本原理就融会贯通了哦 §2-2 化学能与电能学案与练习 一、课堂练习 二、重点基础知识 【预备知识】 一、原电池 1、定义:原电池是把转化成的装置。 ① 2、原电池形成的条件:② ③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①粒子流向电流电子阴离子阳离子 ②发生反应负极反应:反应类型,发生反应 正极反应:反应类型,发生反应 总反应:反应类型,发生反应 【基础知识】 二、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 2、二次电池(以铅蓄电池为例) 放电时负极反应:充电时阴极反应 正极反应:阳极反应 总反应:总反应 做二次电池习题时,一定要看好充电方向还是放电方向,放电方向就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燃料电池 总反应: 正极反应:酸性碱性 负极反应: k 第 1 页共5 页

原电池很简单哦,掌握基本原理就融会贯通了哦 第 2 页 共 5 页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CH 4 CH 4 H 2 H 2 C 2H 6O C 2H 6O C 2H 4 C 2H 4 KOH H 2SO 4 H 2SO 4 H 2SO 4 H 2SO 4 KOH KOH KOH

燃料电池电堆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燃料电池电堆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燃料电池产业链方面,上游主要是构成燃料电池电堆的零部件: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双极板等,以及氢气系统的零部件:空压机、增湿器、氢循环泵、储氢瓶等;中游是整个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组装;下游主要包括由固定发电、交通运输以及包含军事、航天在内的特殊领域。氢能作为配套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制氢、储运氢和加氢站。 燃料电池产业链结构图 一、电堆的成本构成

电堆是燃料电池最关键的部分,由多个单体电池以串联方式层叠组合构成。将双极板与膜电极交替叠合,各单体之间嵌入密封件,经前、后端板压紧后用螺杆紧固拴牢,即构成燃料电池电堆。目前国内燃料电池电堆正在逐步起步,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并且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已实现量产。 燃料电池电堆的生产规模较小,成本较高,目前成本在70美元/kW左右。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成本核心,量产有助于成本下降。电堆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膜电极组件,占据电堆成本的65%以上。未来随着鸿基创能的量产规模逐步扩大,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在电堆成本中的占比有望从70%(年产1000套电堆)下降至57%(年产50万套电堆)。DOE预计,到2020年,铂金属用量由0.16降低到0.125g/kW,双极板成本从7美元/kW降低到3美元/kW,50万台批量成产成本将在2020年下降到40美元/kW,最终目标将会实现30美元/kW。 生产1000套电堆成本构成

生产50万套电堆成本构成 规模效应对电堆和辅助设备系统成本的影响

电堆质量构成占比 电堆体积构成占比 全球范围内燃料电池车的生产规模普遍不高,规模效应降本是当前主导方式,当生产规模从百套/年到千套/年数量级变化时,各组件的制造成本均有显著降低;当生产规模增长至1万套每年时,双极板、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气体扩散层成本仍具有规模化降本空间,其他组件已开始不是特别明显;当生产规模由1万套/年增长至50万套/年时,质子交换膜和气体扩散层成本仍旧会随着规模

2020年燃料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燃料电池行业 分析报告 2020年3月

目录 一、国内:商业化早期阶段,长远规划可期 (4) 1、产业情况:商业化早期阶段,有望与锂电形成互补 (4) 2、政策引导:借鉴锂电池发展经验,搭建规划框架雏形 (6) (1)高层重视程度持续提升,重磅氢能发展规划即将出台 (6) (2)国补维持较高水平,新补贴标准值得期待 (6) (3)地方政策顺势跟进,氢能产业蓬勃发展 (7) 二、海外:他山之石,以日本氢能发展经验为鉴 (8) 1、起因:能源自给率低,倒逼氢能革命 (8) 2、规划: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未来氢能社会可期 (9) 3、研发:产学研一体化,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10) 4、能源供应:打造海外氢能供应体系 (12) 5、应用:优先开拓车用市场,完善加氢站等配套设施 (13) 6、应用:积极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 (14) 三、地方:多点开花,培育氢能产业集群 (15) 1、长三角: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16) 2、环渤海:张家口基地“以点带面”,迎合北方商用车市场 (18) 3、珠三角:广东多城联动,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 (19)

政策框架初成,长远规划可期。燃料电池已初步达到产业化标准,而当前氢能基础设施短板是限制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 因素之一。国家对氢能/燃料电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发改委要求在2021年前完成氢能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未来随着国家级氢能规划的出台,有望引导行业有序、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绿色能源转型,为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补贴层面,纯电动汽车珠玉在前,我国已形成了“购置补贴为主、税收减免为辅”的补贴模式,国补与地补相结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借鉴日本发展经验,推动产业健康成长。日本政府首先在国家层面明确了氢能源战略定位,随后配合推出了氢能产业战略方向和目标,并不断更新发布实现战略目标的路线图,一系列“组合拳”对氢能产业的前期培育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研发方面,大力支持产学研一体化,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氢能支持方面,打造海外氢能供应体系,完善国内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应用领域,优先开拓车用市场,积极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 全国多点开花,培育区域产业集群。近年地方政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扶持也在加速推进,已有17个省/直辖市出台了针对氢燃料电池的扶持政策,从产业规划、地方补贴、技术进步等多维度全方位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产业初期投资额大、经济效益慢,政府需提供财政支持、终端运营订单、基金直投、研发平台建设等多维度支持,因此国内氢能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现已形成了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氢能产业集群。

电工基础知识概述

第一章电工基本基础 第一节直流电路和分析方法 本节主要讨论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的基本定律,以及应用它们来分析与计算各种直流电路的方法,包括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和计算电路中的电位等。这些问题虽然在本节直流电路中提出,但也同样适用于后文介绍的线性交流电路与电子电路中,是分析计算电路的重要基础。 一、电路及基本物理量 1.电路和电路图 电路是由电工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总体,它提供了电流通过的路径。如居室的照明灯电路、收音机电子电路、机床控制电气电路等。随着电流的流动,在电路中进行能量的传输和转换,通常把电能转换成光、热、声、机械等形式的能量。 电路可以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实际的电路由元件、电气设备和连接导线连接构成。为了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通常把实际的元件加以理想化,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路图形符号表示;用这些简单明了的图形符号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称为电路图。 例如,图1—1(a)所示的符号代表干电池(电源),长线端代表正极,短线端代表负极。图1—1(b)所示的符号代表小灯泡(负载)。图1—l(c)所示的符号代表开关。用直线表示连接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电路,如图1—2所示。 一般电路都是由电源、负载、开关和连接导线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的。电源是把非电能能量转换成电能,向负载提供电能的设备,如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负载即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元器件。如电灯可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电炉可将电能转变为热能,扬声器可将电能转变为声能,而电动机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开关是控制电路接通或断开的器件。连接导线的作用是输送与分配电路中的电能。 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电荷有规则的运动就形成电流。通常在金属导体内部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在 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而形成的。而在电解液中(如蓄电池中),电流是由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相反方向的运动而形成的。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即电荷的流动率来表示。设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dq如,则 电流强度 dq i dt (1—l) 其中i是电流强度的符号,电流强度习惯上常被称为电流。 如果任意一时刻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都是相等的,而且方向也不随时间变化,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新市场开拓策略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9) 一、重要性 (9) 二、研究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1) 第一节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概述与定义 (11) 一、行业概述 (11) 二、燃料电池汽车定义 (12) 第二节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3) 一、国际发展现状 (13) 二、国内发展现状 (15) 三、国内外政策比较 (16) (一)欧洲:促进“交通与氢能”融合,持续稳定支持产业发展 (17) (二)美国:大力投资发展 (17) (三)日本:领航燃料电池发展,政策多举并进 (17) (四)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地方政府为氢能发展保驾护航 (18) 第三节2018-2019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国内外专利情况分析 (19) 一、国家层面 (19) (1)专利数量:日本遥遥领先,中国位居第三 (19) (2)技术优势:日本全面领先,专利强国各关键技术发展均衡 (20) (3)国际布局:日本重视国际市场,中国以本国市场为主 (21) (4)国内专利国家布局:国内机构数量领先,国外专利整体质量较高 (22) 二、竞争机构层面 (22) (1)国际专利申请人:汽车产业相关公司占比较大,产业技术趋于垄断 (22) (2)中国专利申请人:本土机构具备相当实力,中国专利申请人布局较分散 (23) 第四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分析 (24) 一、燃料电池配套产业链结构 (25) 二、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产业链 (26) (一)燃料电池发动机 (27) (二)质子交换膜 (27) (三)反应催化剂 (28) (四)电解质 (28) (五)双极板 (28) 三、燃料电池配套产业链结构 (29) 四、制氢 (30) (1)常用的制氢技术路线 (30) (2)主流制氢源自于传统能源的化学重整 (31)

皮肤生理学概述专业知识

皮肤生理学概述uop 人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为生长、成熟和衰退三个阶段,全过程称为增龄。其中最后的阶段称为老化。作为人体最大且最富牺牲精神的器官——皮肤,是肌体最早出现衰老迹象的器官之一,同人体一样,皮肤也有着生长、成熟和衰老三个阶段。 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它仅有3毫米厚左右,却是人体中最大的组织,覆盖着人体约两平方米(1、5—2M2左右)的体表,皮肤是外界环境和机体之间的一道屏障,有害的化学物质和紫外线,往往通过作用于皮肤才能影响到人体。一、皮肤的分层 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a、表皮层:角质层——形成保护膜 透明层——吸收 颗粒层——退化(没有生命) 棘层——增殖 基底层——繁殖“祛斑 b、真皮层:乳头层“祛痘” 网状层 血管 神经元 C、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为真皮内侧的组织,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大量的脂肪细胞构成,此层的厚度取决于其中的脂肪量,皮下脂肪含量的多少亦决定了人体的胖瘦;有保温御寒、储备能量、保护内脏组织骨骼、供给身体热能的作用。 d、皮肤的附属器官 毛发、爪(指甲)、皮脂腺、汗腺 二、皮肤生理作用 a、保护作用:防御机械性刺激、防御物理性刺激、防御 化学性刺激、防御生物侵袭 b、体温调节作用:健康的人体通常保持36℃,当外界温 度发生变化时,皮肤内血管扩张,使汗腺分泌汗液来调节体温,汗的蒸发可使热力消失。 c、知觉作用: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感受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痛觉、触觉、冷觉、温觉有所反应并将信息传送到脑部,并有非常灵敏的潮湿、干燥、平滑、粗糙、坚硬、柔软及蚁行等感觉。 d、吸收作用: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化妆品中含有的有效物质会经由表皮层达真皮层而被吸收,也会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被吸收。 呼吸作用 e、呼吸作用:皮肤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氧的能力,其吸氧量约为肺部吸氧量的1%,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约占肺呼出量

家具基础知识概述

一:世界家具行业发展简史 世界家具风格的演变。 1、歌特式家具(古典式) 2、意大利家具(米兰国际展在全世界最具影响力,在15世纪文化复兴以后,建筑影响了家具的风格) 3、德国家具(15——20世纪) A、北日耳曼风格家具(以雕刻和镶嵌来装饰) B、北欧风格家具(以原木为材料,在丹麦、瑞典等北欧是一种潮流) C、德国的包豪斯家具(20世纪依赖机器,设计师将工艺、工业融于一起) 4、英国家具 A、都铎式家具:15世纪,虽具皇家色彩但有些苯拙,简单粗糙,橡木时期; B、雅可宾式家具:16世纪,特点是球/圆形脚、家具直线多,这种样式也叫弗兰德式; C、胡桃木时期:17世纪初,曲线代替雅可宾的直线;

D、安娜女王式家具:17世纪中叶,曲线椅子、弯脚和琴式高椅背,东方风格、刺绣; E、奇彭代尔.赫普怀特家具风行:融合了中国元素的回纹、窗格造型。 同时期其它风行的家具还有 A)、亚当式家具:六角八角形,椭圆形,古典精神 B )、新个人风格:19世纪 5、法国家具 A、巴洛克式(路易十四式)风格,17世纪,豪华奔放型(深圳金凤凰同其风格); B、洛可可风格,17世纪下半页,是为巴洛克风格的延续,很粗放,不够细腻; C、帝国式家具:粗线条、古典题材、深绿、红褐,红木、檀木、花梨等为材料 D、新古典主义风格:法国、英国、美国等流行于19世纪(是对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延续简单线条,透明型) 以下国家的流行风格都是由其发展而来: 法国的帝欧式 英国的摄政式 美国的邓肯法夫式 现代的迪卡、天一、金凤凰、也源于此风格。 6、美国家具:1 7、18世纪,简单造型,形式多样,美式新

古典家具由英法起源。 7、中国:可以说发展于明清时期(红木家具时期) A、明代家具:14——18世纪,结构沿用中国早期建筑的梁柱结构,简洁、比例适中,对称均匀,线条挺秀,舒展。现在的“友联)具有明式风格。 B、清代家具:设计简单,继承了明代家具的整体结构,以不施过多装饰的特点见长;显得华丽、厚重。现代的“美联“具有清式风格。 明式家具巧妙而合理使用各种榫卯结构,造型蕴涵着对比美,对称和均衡的美。 清代家具漆冷红工艺,弯腿造型,雕刻屏风。 C、红木家具的特色和流派。 明式家具没有流派,到清朝才出现各地特色的家具。具体有:苏式、广式、宁式、京式。 (a)、苏式。明式家具是苏式的代表作,由于广式、京式家具的涌现,进入宫廷的苏式家具就越来越少。生产出来的家具就逐渐转向市场。为了能迎合各消费层次的不同需求,必须改进苏式家具的工艺和用料,表面用料整齐、文理漂亮、而在背板、顶底板、抽斗侧板及底板用其它杂木代替,雕花采用不规则的图案,如灵芝、云头,图案的随意性大,无标准,做工要求低。在接缝区采用贴布补救涨缩毛病,保持典雅的民族装饰风格及精湛的传统工艺。

燃料电池导学案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燃料电池导学案 课程学习目标 1、认识燃料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和书写方法 3、了解甲烷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和书写方法 知识重、难点 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 甲烷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 第一部分知识体系梳理(课前完成) 燃料电池 (1)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发电装置,产物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以H 2为燃料时,产物为 ,以CH 为燃料时,产物是。 4 (2)燃料电池的反应物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而是由外设装置提供燃料和氧化剂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因此,燃料电池起着类似于试管、烧杯等反应器的作用 (3)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的是氢气,正极通入的是氧气,电解质是硫酸或氢氧化钾,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4)甲烷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的是,正极通入的是,当电解质为硫酸时,电池总反应为,当电解质是氢氧化钾时,电池总反应为 第二部分重、难点探究(课堂完成) 【知识基础】原电池电极反应书写规则 负极:氧化反应还原剂 - ne- →氧化产物 正极:还原反应氧化剂 + ne- →还原产物 正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电池的总反应式 1、氢氧燃料电池 (1)请结合【知识基础】以及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试分析H2-O2-H2SO4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2)将氢氧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改为氢氧化钾溶液,即:H2-O2-KOH则电极反应与(1)中是否一样,若不一样,该怎么写?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探究与思考1】对照(1)和(2)的电极反应思考如下问题: ①两电池的正、负极电极反应式一样吗?为什么?总反应式相同吗? ②结合两个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说说以氧气做氧化剂的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有什么特点? 2、甲烷燃料电池 【实践探究】请结合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用类推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电极反应(可考虑先写正极反应,负极反应式=总反应式-正极反应式) (1)CH4-O2-H2SO4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2)CH4-O2-KOH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探究与思考2】 ①从以上四个原电池的电极总反应来看,你认为燃料电池的反应实质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