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考试第13套

流行病学考试第13套

流行病学考试第13套
流行病学考试第13套

温州医学院2008-2009 学年第学期Array 200 年级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13)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B)

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C. 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2. 目前,流行病学可以概括为:(C)

A.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C.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D.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E.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3.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D)

A. 病人

B. 非病人

C. 病原携带者

D. 人群

E. 个体

4.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E)

A.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 疾病的病因

C. 疾病的防治措施

D. 流行病研究方法

E. 以上均是

5. 综合地进行疾病“三间分布”描述的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C

A. 出生队列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C. 移民流行病学

D. 血清流行病学

E. 遗传流行病学

6. 为了探讨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用下列哪种方法最合适C

A. 遗传流行病学

B. 血清流行病学

C. 移民流行病学

D. 描述流行病学

E. 理论流行病学

7. 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C

A. 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 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

C. 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D. 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

E. 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

8.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2005年和200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2005年相比D

A. 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 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 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 以上均不对

9. 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A

A. 散发

B. 暴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E. 世界大流行

10. 对于病因未明的疾病,现况研究的主要任务是:(C)

A. 确定病因

B. 验证病因

C. 寻找病因线索

D. 进行病因推断

E. 否定病因

11. 下面哪一点不属于现况研究的特点:(E)

A. 现况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

B. 现况研究有特定的时点或期间

C. 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

D. 可以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

E. 不可以作因果推论

12. 抽样误差的定义为:(C)

A. 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B. 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C.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 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E. 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13. 抽样的目的是:(E)

A. 研究总体统计量

B. 研究样本统计量

C. 研究误差

D. 研究典型案例

E. 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14. 某社区卫生机构打算通过调查,了解当年该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你认为采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调查最为合适?(B)

A. 回顾性调查

B. 现况调查

C. 前瞻性调查

D. 随访调查

E. 典型调查

15. 某因素和疾病间联系的最好测量是?(D)

A. 人群归因危险度

B. 全人群该病的发病率

C. 该因素的流行率

D. 相对危险度

E. 归因危险度

16. 说明暴露的生物学效应的指标是:(A)

A. RR和AR

B. RR和PAR

C. RR和PAR%

D. PAR和PAR%

E. AR和PAR

17. 队列研究观察对象分组方法是(C )

A.按是否发病分组

B.随机分组

C.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D.按均衡原则分实验和对照

E.以上都不是

18. 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必须( b )

A.是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B.根据疾病发生前是否存在某暴露因素对人群分组,并随访观察二组人群中的结局的差异C.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

D.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E.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人口特征

19-23题共用题干

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4月24日向全球通报墨西哥和美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截至北京时间22日13时,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103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85例。

19. 此次甲型H1N1流感属:E

A 爆发

B 散发

C 流行

D 特殊流行

E 暴发

20. 此次甲型H1N1流感属:E

A 地方病

B 医源性疾病

C 自然疫源性疾病

D 流行病

E 传染病

21. 此次甲型H1N1流感属:E

A 猪与人之间传染

B 猪与猪之间传染

C猪与鸡之间传染

D鸡与人之间传染

E 人与人之间传染

22. 续发病例为:A

A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其易感接触者受其传染而发生的病例。B第二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其易感接触者受其传染而发生的病例。C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其易感接触者受其传染而发生的二代病例。

D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其易感接触者受其传染而发生的病例。

E第一个死亡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其易感接触者受其传染而发生的病例。

23. 目前对于此次甲型H1N1流感,最可行的预防措施是:D

A 西药治疗病人

B 中药治疗病人

C病人的接触者接受治疗

D对病人进行隔离

E 对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

24-28题共用题干

某课题拟研究在砷中毒病区村民中饮水砷含量与皮肤病的关联性。在该病区,调查员询问了村民关于过去和当前的饮水井使用情况并检查了皮肤损害的症状。

24. 此研究属于b

A 病例对照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C 前瞻性队列研究

D 临床实验

E 回顾性队列研究

25. 该村常驻人口数为560人,调查员检查了所有调查期间在家的村民共527人,此调查为B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分层抽样

D 随机抽样

E 生态学调查

26. 该调查的主要研究对象是:B

A 发生的时间

B 人群

C 发生地点

D 当地的水井

E 当地的医疗状况

27. 要想达到本课题的目的,还需要主要调查:B

A 疾病史

B 饮水中砷的浓度

C 家族史

D 遗传基因

E 就医的时间

28. 据查该村使用高砷水井的家族中每一个成员的皮肤损害症状有所不同,这可能是主要因为:B

A 疾病史不同

B 易感性不同

C 家族史不同

D 出生地不同

E 职业不同

29-33题共用题干

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死于不同疾病的部分研究结果如下表

29. 吸烟者因肺癌死亡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A

A 10.7倍

B 1.7倍

C 2倍

D 5倍

E 不能计算

30. 吸烟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B

A 10.7倍

B 1.7倍

C 2倍

D 5倍

E 不能计算

31. 从该研究结果看出,A

A 吸烟对肺癌发生的危险大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吸烟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大于肺癌的危险

C吸烟对肺癌发生的危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相同

D吸烟没有危险

E 不能得出结论

32. 从该研究结果看出,吸烟对肺癌死亡危险的关联度为:E

A 无

B 弱

C 中

D 强

E 很强

33. 从该研究结果看出,吸烟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关联度为:C

A 无

B 弱

C 中

D 强

E 很强

34. 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不具备下列那种特征( A )

A.多呈爆发流行

B.病例一般多呈散在性出现

C.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者较多

D.病例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E.加强传染源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例发生

35. 饭店的碗筷,每次用后都进行消毒,这是:( E )

A.疫源地消毒

B.随时消毒

C.化学消毒

D.终末消毒

E.预防性消毒

36. 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E )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流感疫苗

D.破伤风类毒素

E.白喉抗毒素

37. 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A )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38.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中麻疹疫苗接种时间为( D )

A.1月龄

B.3月龄

C.6月龄

D.8月龄

E.1岁

39. 确定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有( E )

A.传染源被移走

B.传染源已经出院

C.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除

D.所有易感人群均获得免疫

E.周围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没有发生新的病例

40. 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 E )

A.患病率 B、死亡率 C、病死率 D、相对危险度 E、抗体阳转率

41.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五苗防七病”中的疾病( A )

A.流感

B.百日咳

C.麻疹

D.脊髓灰质炎

E.结核病

42. 下列有关疾病监测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B )

A.主动监测的结果要比被动监测准确

B.哨点监测的耗费要比常规报告高

C.监测病例的诊断要比实际病例简便

D.直接指标的获得要比间接指标困难

E.静态人群资料的处理要比动态人群简单

43. 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 E )

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

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

E.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

44.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最早是在哪一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的( A )

A.1977 B.1978 C.1979 D.1987 E.1988

45. 利用筛检发现高血压,并积极加以控制,这对于预防冠心病来讲属于( B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常规报告 E.哨点监测

46. 我国有关出生缺陷的信息,来源于( E )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47. 提倡妇女用自检乳房来发现乳腺癌属于( B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主动监测 E.被动监测

48. 下列不属于伤害的四项干预措施的是( D )

A.美国一些州规定使用安全带

B.保险公司以低价安装烟雾报警器来防止火灾

C.设计汽车时注意急救药品及有关器械储器

D.保险公司减少配额使人们提高安全意识

E.通过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

49. 故意伤害不包括( C )

A.虐待儿童 B、家庭暴力 C、溺水 D、恶性殴打 E、他杀

50. 下列哪一项不是全球伤害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C )

A.全球死亡的1/10是伤害致死

B.伤害死亡的高发年龄为15~59岁

C.伤害死亡女性占2/3

D.伤害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

E.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呈上升趋势

51. 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设为( B )

A 0级

B I级

C II级

D III级

E IV级

52. 关于暴发调查的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暴发调查自始至终必须同步进行暴发控制

B.暴发调查时对少数不配合调查者,可强制其接受调查

C.暴发调查时应避免与新闻媒体接触

D.暴发调查应争取各个部门的协作

E.暴发调查过程中,应不断向上级部门汇报

53. Haddon模型中,在发生伤害之后应进行的伤害预防中,错误的是( E )

A.防止失血过多

B.妥善处理骨折

C.邮箱质地的改善与防止漏油

D.车祸急救,消防,应急系统与措施

E.乘车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54. 下面关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论述正确的是:( C )

A. 传统的医学实践是不讲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则是讲证据的

B. 传统的医学实践是基于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也是基于证据的,但它们所基于的证据

不同

C. 传统医学基于经验证据,循证医学是基于现有的科学研究的最好证据,,但也要根据

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情况做出合适的决定

D. 传统医学基于经验证据,循证医学不要临床经验

E. 以上都不对

55. 循证医学对未来医学的影响是( E )

A. 促进临床医疗实践的规范化、临床决策科学化, 避免资源浪费

B. 促进临床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 紧跟科学发展水平

C. 有利于国际间医学资源的共享, 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D. 有助于患者参与医疗过程, 监督医疗,保障自身的权益

E. 以上都对

56. 系统综述有关文献的收集过程下列哪项不妥当( E )

A. 收集检索文献的范围要明确

B. 要有纳入和排除标准

C. 对所使用的原始文献研究结论的分析科学有效

D. 应采用多种渠道进行文献收集

E. 不能使用未发表的文献

57. 下列哪项不是Meta分析的目的( C )

A. 定量地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

B.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C. 快速发表研究成果

D. 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E. 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58. 选择效应标志物的应具有的特点( E )

A. 选择最能代表生物效应实际情况的标志物

B. 选择生物效应特异性标志

C. 选择生物效应敏感指标

D. 选择易于测量的效应指标

E. 以上都对

59. 外暴露标志物有( E )

A. 病毒

B. 化学致癌物

C. 细菌

D. 毒素

E. 以上都是

60. 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

据研究目的不同,大多数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C )

A. 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 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 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 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 只作为暴露标志

61. 生物标志物的测定方法有( E )

A. PCR技术、

B. 自动化测序技术(automated sequencing techniques)、

C. 比较性的基因杂交技术(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cition ,CGH)

D. 基因芯片(gene chip)

E. 以上都是

62. 遗传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方法有( E )

A. 双生子分析

B. 养子、半同胞分析

C. 系谱分析

D. 家族聚集性分析

E. 以上都可以

6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在多因子遗传病中,遗传对易患性所起作用的程度称为遗传度

B. 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发病中所起作用越小

C. 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发病中的作用越重要

D. 可以用双生子法估计遗传度

E. 可以利用现况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估计遗传度

64. 多因子遗传病常具有的发病规律是( E )

A. 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与遗传度有关

B. 受亲属亲缘关系的影响,亲属中发病率有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

C. 再发风险受病情的影响,病情重者再发风险率高

D. 在一个家庭中,罹患成员越多,再发风险越高

E. 以上都是

65.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可以通过( E )

A. 遗传病筛检

B. 遗传咨询

C. 再发风险估计

D. 检出致病基因携带者

E. 以上都可以

66. 下列哪一条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C

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

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

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

D.偏倚少,结果可靠

E.可计算发病率

67. 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 E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

68. 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A

A.支气管炎病人 B.胃病病人 C.意外损伤病人 D.肠道传染病人

E.眼病病人

69. 病例对照研究中,能较好地回忆和确定病因因素的病例应首选 B

A.现患病例 B.新发病例 C.死亡病例 D.重病例 E.轻病例

70.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其OR值为 C

A.1.25 B.1.6 C.16 D.160 E.无法计算

71. 病例与对照配比的因素,必须是 E

A.未知的混淆因子 B.可疑的混淆因子 C.未知的暴露因子

D.可疑的暴露因子 E.已知的混淆因子或至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淆因子

72. 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下列论述,那项是正确的:C

A.可直接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B.可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

C.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探索 D.主要是失访偏倚

E.可观察到一因多果

73.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种对照人群最佳:A

A.与病例来自同一人群 B.医院内的其他患者人群 C.病例的亲属人群

D.病例的邻居或同事人群 E.产生病例的一般普通人群

74. 最适合于在铀矿工人中研究暴露于氡气与患肺癌危险的研究设计是 B

A.现场干预试验 B.病例对照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前瞻性队列研究

75. 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甲试验血糖筛检标准定为160mg/ml,乙试验定为130mg/ml,比

较甲乙试验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A.甲试验的灵敏度低于乙试验 B.乙试验的特异度低于甲试验

C.甲试验的假阴性率比乙试验高 D.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

E.乙试验的误诊率比甲试验高

76. 为了提高诊断或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B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要求每个试验的假阳性率低E.要求每个试验的特异度低

77-79题:一种筛检乳腺癌的实验应用于已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0人和未患乳腺癌400人。结果患癌组有100例阳性,未患癌组有50例阳性。

77. 则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B

A.100/400 B.350/400 C.100/150

D.100/300 E.350/650

78. 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A

A.100/400 B.350/400 C.100/150

D.100/300 E.350/650

79. 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 C

A.100/400 B.350/400 C.100/150

D.100/300 E.350/650

请参照下列资料

在病因研究中,倘若发现某病的发病率随某因素的数量变动而上升或下降,则该因素可能为该病的病因。

80. 此逻辑推理法则是 C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类推法 E.排除法

81. 在判断因果联系标准中属于 B

A.联系强度 B.剂量反应关系 C.联系的一致性

D.联系的时间顺序 E.生物学上的可解释性

82. 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控制 B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入院偏倚 E.回忆偏倚

83. 临床试验应遵循的原则中下列哪项不是 E

A.均衡 B.对照 C.重复 D.随机 E.处理因素

84. 临床试验中对照采用临床上公认的、效果肯定的标准疗法,此种对照属于 C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标准对照

D.自身对照 E.历史对照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

86. 确定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 D

A.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

B.剂量反应关系与生物学的可解释性

C.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

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值大小

E.不同研究条件(地点、时间、人群)下所得联系的一致性

87. 对一种疫苗效果进行双盲研究是指 B

A.设计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B.受试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C.受试者和设计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D.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什么疫苗

E.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88. 串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A

A.特异度 B.灵敏度 C.约登指数 D.一致性 E.诊断准确性

89. 配比时,病例和对照比例是下列哪项时统计效率最高 D

A.1:1 B.1:2 C.1:3 D.1:4 E.1:5

90. 对一种疾病的病因的某种可疑因素进行病因学研究时,可采用观察性方法或实验性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区别是,在实验性调查研究中 D

A.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样本大小相等

B.这种研究是前瞻性的

C.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是一致的

D.由研究者决定哪一组暴露于可疑因素,哪一组作为对照组

E.使用对照的方法

91. 下列关于病因的陈述哪项最准确:E

A.致病因子

B.不良心理行为因素

C.有害物质

D.病原微生物

E.所有可以导致人群发病率升高的因素

92.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E

A.机体抵抗力减弱

B.人群营养不良

C.致病因子作用增强

D.致病因素与宿主同时存在

E.致病因子、宿住、环境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失去平衡

93. 在病因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A

A.环境因素

B.精神因素

C.遗传因素

D.社会因素

E.自然因素

94. 所谓筛检是指C

A.在人群中采用快速的试验或其他方法确诊病人

B.在人群中采用诊断试验确诊病人

C.在人群中采用快速的试验或其他方法去发现尚未识别的病人、可疑病人或有缺陷的人D.在人群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人进行检查

E.在人群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人进行初步体检,阳性者再到医院进行诊断

95. 所谓流行病学实验是指B

A.在人体开展有关流行病的流行规律的实验

B.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之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

C.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D.在人群现场开展的实验

E.群体试验

B型题

A.为了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宫颈癌

B.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的全部学生

C.一项在健康人中发现或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D.对个别发生的麻诊病人进行调查

E.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96. 抽样调查B

97. 普查A

98. 筛检C

A. 描述性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E. 分析性研究

99. 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并可以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的研究为C

100. 客观地反映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研究为E??????????????????????????????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D)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 E.家庭、社会、国家 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C) 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以上均是 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4.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D)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5.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6.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E)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D)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

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D)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C)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10.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C) A.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1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D) A.疾病 B.病人 C.健康人 D.人群 E.亚临床型病人 12.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B) A.每10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 C.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D.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 E.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1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14.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80人,因此得出:(B) 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 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 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 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E.以上都不是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 1.发病指标:①发病率(incidence rate)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 率,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②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一般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频率,观察时间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多用于描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③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④感染率(infection rate)指在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率,通常用百 分率表示;⑤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即二代病例。继发率=易感接触者中的续发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数*100%。计算续发率要掌握的资料有:原发病的发病时间、接触者中易感者人数、观察期内的二代病例数。 2.患病率与发病率区别: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和, 而发病率分子为异性时期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②患病率是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 3.死亡指标:①死亡率(mortality rate)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 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其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所以通常被称为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是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常用于探讨疾病的病因和评价防制措施。②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通常用于病程较短的急性病。③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总数的比例。④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是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PYLL是测量人群疾病负担常用的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用途:(1)可以反映各种死因对人群寿命的危害程度;(2)有助于确定该地区(县)的重点疾病并为制定合适该地区(县)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可用于评价疾病防制措施效果;(4)对不同疾病连续多年计算潜在减寿年数,可以了解疾病发展趋势。⑤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用途:(1)有助于宏观上认识疾病和控制疾病;(2)有助于确定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以及相应疾病的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为正确制定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3)用于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4.疾病流行强度:指某病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某人群中发病率的变化及其病例期间的联 系程度。描述常用术语有:①散发(sporadic)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②流行(epidemic)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③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④大流行: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往往在比较短的期间内越过省界、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 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 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 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 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 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 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 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 A.简单随机法 B.分层随机法 C.区组随机法 D.系统随机法 E.非随机化分配 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 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 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 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 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 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 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 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 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 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 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 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17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17)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 施。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 研究疾病死亡情况 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3.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A. 监测 B. 抽查 C. 队列研究 D. 现患调查 E. 生态学研究

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 设立对照组 B. 不设立对照组 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 存活时间长短 6. 发病率指标来自C 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7. 患病率指标来自A A. 现况调查资料 B. 门诊病例资料 C. 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8. 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 合适B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10.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D A. 监测 B. 个案调查 C. 现况研究 D. 生态学研究 E. 暴发调查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2019年流行病学考试题(附答案)

2019年流行病学考试题(附答案)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 2.流行病学研究中大量采用的是C A.实验室方法 B.临床诊治方法 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观察研究方法 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 E.统计学方法 3.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E A.每10万人的粗死亡率 B.该病的死亡专率 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 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 E.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 4.死亡率是指A A.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B.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C.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D.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发病人口数之比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期末人口数之比5.某地区在1周内进行了高血压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病的A A.患病率 B.罹患率

C.发病率 D.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 6.某病的发病率是指A A.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 B.任何疾病的发病构成 C.某种原因导致某病的发病率 D.某种感染引起的病例数 E.每10万人口中所有疾病的发生率 7.罹患率是指 D A.一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B.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C.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8.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 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该地1970年结核病的病死率为 C A.6% B.2% C.20% D.17%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9.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 A A.流行 B.爆发(短期波动) C.周期性 D.季节性 E.长期变异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

流行病学 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 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 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 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 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 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 E.以上均不是 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 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 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 4.相对危险度是指 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 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尽可能减少失访 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 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 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 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 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 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 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 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 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 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 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 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 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 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 D.夏季多发 E.无职业、性别差异 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 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 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 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 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 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 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 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

流行病学试题试题库完整.doc

1、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是否患病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是否暴露分组。 2、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曾经接触过某个因素或处于某种状态.或具备某种特征。 3、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 4 。 4、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 5、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 6、RR值是指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7、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前瞻性研究.设立对照.验证假设。 8、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9、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 方法。 10、在描述性研究中.一般无须特设对照 .其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 11、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选择偏倚、混杂偏倚。 12、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因素年龄.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 13、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新发病例。 14、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减少混杂因素。 15、进行推断性统计所计算的RR值远小于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负相关。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病因、宿主和环境。 17、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现患率和精确度。

18、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无长度。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 时要尽可 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 19、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 SPSS 、 STATA 。 20、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普查、抽样调查 . 名词解释答案 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 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 5、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该名词现已罕用。) 7、生态趋势研究: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 8、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流行病学试题(1)及答案

全科医生培训流行病学试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4、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5、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 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7、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 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560/00 B、1.660/00 C、0.330/00 D、1.110/00 E、33.33%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13、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 14、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种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1、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 )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 的原理和方法融入临床医学领域,研究患病群体的疾病自然史( n 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准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断方法、治 疗效果及其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门学科。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 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 no stic, prog 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 dividual patie nts. The populati 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 nt because these in dividual patie nts are members of conceptual populations. "A basic science for clinical medicine". 析和评价方法,—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相联系,进行比较评价。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也称现患率,是指某时间内,某些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4、存活率Survival rate 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 经过几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绝对效应(.absolute_effect_丄是指暴露(处理)组与对照组所测量的频率 之差,又称差值测量( differe nce measure )。 6、相对效应_Relative_Effect ____ 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照组)频率测量之比,又称比值测量,也称率比( ratio measure , rate ratio )。比值〉1表示危险效应(因素),比值v 1表示保护效应(因素)。 7、归因比例attributable proport ion 是指绝对效应与暴露(处理)组人群 或人群频率之比,该值反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分布改变的预期效应比例。归 因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表达为百分比,又称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 AR% 8、临床依从性_clinical __ complia nce_是指患者对于医疗和临床试验的要求和规定遵守、执行的程度。 9、临床一致性(clinical agreement )同一医生连续多次检查或几位医生同时检查一例病人,能获得基本一致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即称作临床一致性。 10、临床不一致性(clinical disagreement )指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连续几次检查结果或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位病人检查结果不相符,即称作临床不一致 性。 11、霍桑效应_ Hawthorne_effect ___ 是指临床病人(研究对象)成了研究中特别被感兴趣或被关注的目标而改变了其自身的行为,是患者渴望取悦于他们的 医师,使医师感到其治疗活动是成功的,是患者的一种心理、生理效应,对治疗效果将会产生正向效应(positive effect )。当然,有时会因厌恶某医生或不信任某医生而产生 一些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有向均数接近的现象。例如,血压水平处于高限的5%的人,即使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血压,也可能会降低一些(其他像血糖,血脂等指标)。 13、双盲double blind 是指研究对象和观察检查者均不知道患者分组情况, 不知道两组接受治疗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试验设计, 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 控制全部试验,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两者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信息偏倚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这是此法的优点。缺点是方法复杂,实行困难,一旦出现问题较难及时处理。 14、偏倚_bias_是指在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实施、分析和解释的各个阶段由于 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是由于许多其他的原因,使研究的结果与事物的真实结果 之间产生差异,出现的系统误差,甚至歪曲暴露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导致暴露疾病之间的联系做出错误的结论。 15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亦称前瞻性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分为暴露于某因素与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或不同暴露水平的几个亚人群,追踪观察其将 来两组人群某病的结局(发病、死亡)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6、研究的因素是指能使疾病发病概率增加的暴露因素,亦称危险因素 (risk factor )或致病因素(pathoge nic age nt ),而把导致疾病发病概率降低的暴露称为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 ),所以暴露既可以是致病因素也可是保 护因素。 17、实验流行病学_是按正规随机化原则,将实验人群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某种因素或措施,对照组不予以处理或给予安慰剂,然后随访观察一定的时间, 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比较两组人群某病的频率变化、某药的疗效或某医疗 措施的效果。 18、筛检试验screening test是指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从 表面上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可疑者的试验方法。 A scree ning test is a procedure that i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a specific disease. The in dividual or group of in dividuals (as in mass scree nin gs) does not prese nt any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19、诊断试验_ Diag nostic _ Test_是指应用各种实验检查、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对疾病做出诊断的试验。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第8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8)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D A. 临床试验 B. 干预试验 C. 人群现场试验 D. 病例对照研究 E. 防制实验研究 2.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3.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 A. 疾病、伤害、健康 B. 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 C. 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 D. 死亡、患病、伤残 E. 以上均不对

4. 流行病学的最重要研究方法是E A. 实验室方法 B. 临床诊断方法 C. 统计学方法 D. 实验法 E. 观察法 5. 疾病年龄分布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是E A. 不需要随访 B. 观察--时间断面的死亡率 C. 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 D. 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E. 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的变化 6. 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C A. 1天 B. 1个星期 C. 1个月 D. 6个月 E. 1年 7. 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C A. 短期波动 B. 季节性 C. 间断性 D. 周期性 E. 长期变异 8.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B A. 高血压发病率 B. 高血压患病率 C. 高血压罹患率 D. 高血压死亡率 E. 高血压续发率 9. “流行”是指E A. 发病率超过5%的状况 B. 发病率超过10%的状况 C. 在较大范围都发生了新病例 D. 某病的发病率明显地超过邻近地区的发病波动范围 E.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例年发病率水平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D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C?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B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A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C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D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 继发感染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A A. 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 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B A. 3小时和6小时 B. 6小时和12小时 C. 12小时和24小时 D. 24小时和48小时 E. 48小时和72小时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何种传染病:A A. 强制管理传染病 B. 严格管理传染病 C. 监测管理传染病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考题汇总 名词解释 1.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 交互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明显不等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和和/或积,称这些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有时也称效应修饰。 5. RCT: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6. Bias:即偏倚,是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7. 保护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8. 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9.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一般为 1, 2 天、1, 2 周或 1, 2 个月,最长不宜超过 2, 3 个月。特定范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10. RR (relative risk) :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11. 预后(prognosis) :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也就是指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 12. Over matching:即匹配过头,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13. Double blind:即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主要避免来自两方面的观察偏倚。 14. Nest case-control study: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套式病例对照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开始时,首先选择一研究队列,收集暴露和疾病的有关资料,随访观察研究疾病的病例出现,并达到所设计的样本,将这些病例作为病例组,并在此队列用随机的方法选择非该病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这种病例对照研究称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19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19)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 研究疾病死亡情况 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3.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A. 监测 B. 抽查 C. 队列研究 D. 现患调查

E. 生态学研究 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 设立对照组 B. 不设立对照组 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 存活时间长短 6. 发病率指标自C 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7. 患病率指标自A A. 现况调查资料 B. 门诊病例资料 C. 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8. 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B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10.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