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319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认识百分数的定义2.掌握转化百分数为分数和小数的方法3.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1.百分数的理解及其与分数、小数的关系2.百分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三、教学难点1.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百分数的形式2.运用百分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1.电脑及投影仪2.教案3.百分数相关的教学资源4.白板及多彩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你的考试成绩是80分,你认为这个成绩怎么样?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想到把80分转化为百分数的形式,并通过计算得出百分数是80%。
2. 概念介绍教师将百分数定义为每一百个中取若干个的数目,用百分数表示。
例如:60%即60/100。
3. 转化1.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将百分数写成分数形式,例如:35% = 35/100。
2.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将百分数除以100即可,例如:45% = 0.45。
3.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将分数化成百分数形式,例如:3/5 = 60%。
4.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将小数乘以100即可,例如:0.8 = 80%。
4. 实际问题教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家正在促销,所有商品都打7折,即减少30%。
小明在商店里看中了一双鞋,原价是280元,请问现在这双鞋的价格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转化百分数和实际问题对应,解决问题。
5. 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完成练习后,相互讨论并核对答案。
6. 总结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同时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百分数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百分数的应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有些学生容易出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再次强调。
另外,在练习题的设计中,需要更多地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沪教版1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体会解决关于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第一课时小数除以整数(一)——商大于1教学内容:P16例1.做一做,P19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的: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24÷4=416÷32=1380÷15=二.导入新课: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明确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
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
教学新课: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
分组交流讨论情况:(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计算完后,交流自身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身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追问:24表示什么?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因此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1.1符号表示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体会符号可以用来表示数。
2、复习求解带有空格的算式中的未知数。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自主复习、探究交流的过程,感受复习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有趣性,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1、知道符号与数字一样可以参与各种运算。
2、通过寻找规律来得出在这个数列中的符号所表示的数。
教学用具准备配套教与学的平台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引入1、猜一猜,每个算式中吃掉的是几?(同桌交流)73+ =101 162― =5323× =115 32÷ =82、吃掉的数字,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73+●=101 162―△=5323×★=115 32÷□=83、揭示课题:用符号表示数[说明:用猜一猜的形式引入新课,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唤起对旧知的记忆。
同时,再引出“用符号表示数”,为后面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作准备。
这样导入新课比较自然。
]二、探究新知1、让生想想、议议:73+●=101 162―△=5323×★=115 32÷□=82、质疑:(1)●、□、△、★各表示什么数?(2)怎样解答这些数?(3)你的依据是什么?3、交流:加减法关系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板书)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乘除法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4、小结:在解答带有空格的算式中的未知数时,符号与数字一样参与各种运算,并利用加减法关系及乘除法关系进行。
5、各式中的△表示什么数字?(思考:在竖式中出现未知数怎么办?)2 5 ▲ 2 3×▲+ 2 ▲×▲ 71 5 0 3 8 62 1(学生尝试练习后,交流。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数与计算1.1 数的认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概念和用途;•学会用英文数词表示1-10。
教学内容•数的概念;•数与计数的关系;•数的读写。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10的中文读数和英文数词。
教学难点•用英文数词表示1-10,并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笔记本电脑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和英文数词,引导学生回忆1-10的中文读数和英文数词。
概念明确(20分钟)1.给学生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手指指一指并说出这是几个。
2.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理解数的概念和用途。
3.引导学生探索计数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数与计数的关系。
学习数与计数的关系(20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计数,如数课桌、椅子等。
2.让学生自主想象一些计数的情景,用手指和数字卡片进行计数。
数的读写(30分钟)1.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辨认并正确读出数字。
2.让学生自由写下1-10这些数字。
总结提高(10分钟)•回顾所学内容,强化对数的概念和用途的理解。
•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对错误进行解释和纠正。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数与计算》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第二单元:数的大小比较2.1 数的排序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学会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内容•数的大小比较;•符号“<”、“>”、“=”的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熟练运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符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笔记本电脑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复习数的概念和用途。
数的大小比较(20分钟)1.准备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卡片上的数字进行大小比较,并运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由于每个学校、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要求都不同,因此制作一份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全册教案是很困难的。
在此,我分享一篇可供参考的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其中包含了主要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材版本】:沪教版【适用班级】:五年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认识和掌握三角形、四边形的特性和名称,并能够准确画出它们;2. 能熟练使用数轴并掌握负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法则;3.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分数的比较、化简和四则运算。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 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功意识;2. 塑造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教学重点】1. 三角形、四边形的认识和画法;2. 数轴的认识和运用;3. 分数的加减乘除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对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分类;2. 负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3. 分数的四则运算和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一、三角形、四边形的认识和画法1. 认识三角形、四边形的特点和名称;2. 学习画三角形、四边形;3. 通过练习区分和分类三角形、四边形。
二、数轴的认识和运用1. 认识数轴的基本概念;2. 学习数轴的画法和使用方法;3. 练习数轴上的加减运算。
三、分数的概念和初步应用1. 认识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表示方法;2. 学习分数的比较和分数的化简;3. 练习分数的加减乘除和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图形演示几何图形、数轴和分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 问答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3. 课堂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学重心应放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上,而非纯粹理论的介绍和讲解。
2. 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学习进度,提供个体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1.1符号表示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体会符号可以用来表示数。
2、复习求解带有空格的算式中的未知数。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自主复习、探究交流的过程,感受复习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有趣性,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1、知道符号与数字一样可以参与各种运算。
2、通过寻找规律来得出在这个数列中的符号所表示的数。
教学用具准备配套教与学的平台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引入1、猜一猜,每个算式中吃掉的是几?(同桌交流)73+ =101 162― =5323× =115 32÷ =82、吃掉的数字,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73+●=101 162―△=5323×★=115 32÷□=83、揭示课题:用符号表示数[说明:用猜一猜的形式引入新课,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唤起对旧知的记忆。
同时,再引出“用符号表示数”,为后面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作准备。
这样导入新课比较自然。
]二、探究新知1、让生想想、议议:73+●=101 162―△=5323×★=115 32÷□=82、质疑:(1)●、□、△、★各表示什么数?(2)怎样解答这些数?(3)你的依据是什么?3、交流:加减法关系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板书)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乘除法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4、小结:在解答带有空格的算式中的未知数时,符号与数字一样参与各种运算,并利用加减法关系及乘除法关系进行。
5、各式中的△表示什么数字?(思考:在竖式中出现未知数怎么办?)2 5 ▲ 2 3×▲+ 2 ▲×▲ 71 5 0 3 8 62 1(学生尝试练习后,交流。
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简介本文档是针对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的全册教案。
教案以本教材为基础,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设计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 掌握数的读法和书写- 理解多位数的意义和构成- 进一步认识二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特点和规律-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二位数加减法问题- 熟练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 掌握数的加减法算式的运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题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以下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1. 数到10002. 两位数的加减法3. 继续读三位数4. 解决三位数加减法问题5. 数比数小6. 数比数大教学活动每个单元的教学都包含多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数字拼图游戏- 数字串接游戏- 数的排序比大小游戏- 加减法口算练教学评估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本教案设有相关的教学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并提供评估标准和建议。
教学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日常观察评估- 作业评估- 小测验评估教学资源本教案列出了一些教学资源,供教师参考或使用,包括:- 教学课件- 练题和答案- 学生作业本总结本教案是为了帮助教师规划和开展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而编写的。
通过合理设计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学,并帮助学生在数学方面提升他们的能力。
以上是《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教材简介本教案是针对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设计,共包含全册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五年级数学上册所涉及的知识点;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整数与小数课时安排课时主题教学内容1 整数整数的概念与正负2 整数整数的加减法3 小数小数的概念与数轴表示4 小数小数的加减法5 整数与小数整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及应用问题教学重点1.理解整数的概念和正负的含义;2.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3.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数轴表示;4.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5.掌握整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及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整数的概念与正负教学目标: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和正负的含义。
教学步骤:1.引入整数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意义。
2.正数与负数: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和含义。
3.整数的表示:引导学生通过数轴和实际例子表示整数。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的概念和正负的含义。
教学方法:示例引导,讨论交流。
第二课时:整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加减法题目,使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步骤:1.加法运算: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2.减法运算: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整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3.练习题:让学生完成一些加减法运算练习题。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方法:示例引导,练习训练。
第三课时:小数的概念与数轴表示教学目标: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数轴表示。
教学步骤:1.引入小数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小数的数轴表示: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数轴表示。
教学方法:示例引导,讨论交流。
第四课时:小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加减法题目,使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复习与提高符号表示数1,小数(1~3)
二、小数乘除法小数乘整数(1~4)机动1
小数乘小数(1~4)机动1
连乘、乘加、乘减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2)机动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4~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3)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4)循环小数1
用计算器计算1积、商的凑整1机动1
机动1三、统计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1~2)
平均数的应用(1~3)机动
期中复习与考试
四、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1~4)化简与求值(1)
化简与求值(2~3)方程(1~3)
方程(4~7)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1)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2~4)练习(1~2)
五、几何小实践平行四边形(1~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1~2)梯形(1~2)
梯形的面积(1~2)练习(1~2)
六、整理与提高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1)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水、电、天然气的费用
问题解决(1~2)图形的面积(1)。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对于教师来说是授课目标,对学生来说,是教学活动最终产生的行为变化,同时,教学目标也是一种预期达到的结果,即是教学活动后产生的结果。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1 一、说教材《倒数》是北师大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教材首先出示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从而引出分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倒数的特点。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比较简单。
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广泛,比如本册将要学习的《分数除法》就要运用到倒数的知识。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做中发现、在活动中理解倒数的意义,能正确的求一个数的倒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教学重点难点比较突出,求1、0、小数、带分数的倒数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
首先,根据小学生一般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其次,我将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说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在这一系列的合作中进行恰当的学习活动,有时也能产生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华……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教学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平时应多关注这些学生,上课多与他们互动,让他们学会积极回答一些问题。
当他们有进步时就及时表扬,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一)基本内容:1.复习与提高复习带有空格的一步算式的内容,为本册学习代数做准备;复习上一册的小数的性质、意义以及小数的加减运算,为本册学习小数乘除法做准备;复习逆推的方法,为本册学习解方程做准备。
2.小数乘除法小数乘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除法的内容主要包括: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有余数的小数除法;循环小数3.统计统计学习主要围绕平均数概念展开,给出了计算平均数的公式。
4.简易方程在本章的内容中,首先介绍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并引出了“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概念,此后给出了对“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化简以及在式子中字母的值给定的情况下求出式子的值。
然后给出了方程的概念,并按一步方程、两步方程到三步方程的顺序给出了方程的解法。
最后安排了“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内容,通过寻找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再通过解方程得出应用题的解。
通过简单问题来介绍“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
5.几何小实践本册几何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主要性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概念以及梯形的面积公式。
6.整理与提高对本册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并对部分内容进行提高。
此外,通过数学广场介绍了时间段的计算以及编码的有关内容【教材重点与难点】1、进一步体会符号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
2、能根据树状算图用逆推的方法求出方框里的数。
3、利用商不变性质,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
5、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沪教版教案:平行四边形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题是平行四边形。
我们将使用沪教版的教材,本节课主要涵盖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会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难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平行四边形的模型、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从日常生活入手,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图片,如教室的黑板、书桌等,引导同学们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2. 新课导入:我会向同学们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通过模型展示,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 性质讲解:我会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4. 判定方法:我会介绍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包括边的判定和角的判定。
5. 实践操作:我会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判定工具,尝试判定一些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6.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7.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同学们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板书,以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题目,包括判断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通过这些题目,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再质疑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
一起看看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查阅!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12+0.12= 7.2-0.2= 3.5÷0.35=2.95+0.05= 5-0.6= 2.8÷0.14=8÷12.5= 1.2+2.8-3.99= 4×1.72=3.74+6.26=4.5×6=0.25×4÷0.2=2÷4=20×0.2=20.75-9.5=3.5×8×0.125=2.提问(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1:3.7-2.5+4.6=3.6×6÷0.9=(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4.6=1.2+4.6=5.83.6×6+0.9=21.6÷0.9=24(3)小结运算顺序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数字拆分与组合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数的拆分与组合;•能够运用数字拆分与组合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能够形象地理解常见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数字拆分与组合的概念及其应用;•数字的分类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使用数字拆分与组合的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
教学过程展示:1.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2.引入–引入“数的拆分与组合”,通过手指等形象物品直观感受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3.讲解–讲解数字拆分与组合的概念,通过例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字的拆分与组合。
–讲解常见数字之间的关系(如分数和小数)。
4.拓展–引导学生通过数字拆分与组合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5.笔记–引导学生记录本课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点。
第二课数量的比较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大小”概念,学会比较大小;•能够运用“比”的概念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比”的概念。
教学难点:•用“比”的概念表示大小。
教学过程展示:1.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2.引入–引入“大小”概念。
–通过比较手指数等形象物品的大小,感受数字的大小关系。
3.讲解–讲解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如用阴影与未阴影部分的比较,或者用比的方法);–讲解“比”概念及其运用(如用比的方法表示几何图形的大小)。
4.拓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5.笔记–引导学生记录本课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点。
第三课数的分解与组合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数的分解与组合;•能够运用数的分解与组合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
教学重点:•数的分解与组合的概念及其应用;•数的分类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数的分解与组合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
教学过程展示:1.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2.引入–引入数的分解与组合的概念。
–通过拆分数字,理解数的分解与组合。
3.讲解–讲解数的分解与组合的概念及其应用。
–举例说明数的分解与组合的重要性及运用。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范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
2.把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
3.前置性作业(1)把一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得到一个展开图是(可以画一画也可以贴一贴)(2)把一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得到一个展开图是(可以画一画也可以贴一贴)4.做一做(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刚好能围成正方体?(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刚好能围成长方体?教学过程:课前3分钟内容一、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1.通过剪盒子,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学生在剪、拆盒子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剪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
由于剪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学生剪好后,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
师:请同学们再将一个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看看又能得到怎样的展开图。
2.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第1、2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利用附页1中的图形进行操作,独立地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题目的要求,再组织学生交流。
二、练一练1.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看展开图进行思考,并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再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
2.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2题。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数的概念——小数教学目标:1. 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与特点。
2. 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3.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小数的概念与特点。
2. 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1. 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
2. 小数的巧妙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子教案PPT。
2. 小白板、彩色粉笔、教具(理解蛋糕)。
3. 学生课本、练习册。
4. 几套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2. 提问:你们对小数有什么了解吗?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呢?二、新知呈现(15分钟)1. 展示电子教案PPT,引入小数的概念和特点。
2. 给学生示范如何读写小数并与分数对比。
3.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探究(20分钟)1. 学生分小组,每组发放一块理解蛋糕。
2. 引导学生用理解蛋糕来理解小数的概念和特点。
3. 学生尝试将理解蛋糕分成不同份额,并将其转化为小数和分数。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小数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错误。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概括小数的概念与特点。
2. 学生回答总结性问题,例如:小数与分数相互转化的步骤是什么?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课后练习。
2. 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际感知小数的概念和特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独立练习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掌握小数与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基本运算。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教材简介本教材是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共计10个单元,涵盖了数与运算、图形与分数、小数及其运算、量的换算、位置与方向、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的大数意识,能够正确理解千亿、万亿等大数概念;2.掌握数的读写、数位分解及其应用;3.了解数的性质,准确地理解数的大小与大小关系;4.掌握小学奥数中经典的许多解题方法,如抽屉原理、差减法、桥梁原理等;5.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了解各种数字类型的计算方法;6.掌握面积、周长、体积等几何量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问题;7.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运算法则;8.掌握简单的概率问题的求解方法;9.能用多种算法解决同一问题,提高算术思维能力;10.培养全面、正确、高效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数的大小及大小关系的准确理解;2.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3.面积、周长、体积等几何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采用多种算法解决同一问题;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示例等方式,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2.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练习法:通过自主、例题、练题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单元课时安排第一单元数字的认识 1第二单元数的大小及大小关系 1第三单元数的读法 1第四单元分数 3第五单元小数的认识 2第六单元小数的应用 3第七单元探究几何图形 3第八单元面积与周长 4第九单元体积 3第十单元全等的认识 1教学步骤第一单元数字的认识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的大数意识;2.能够正确理解千亿、万亿等大数概念。
教学内容1.数字的表示;2.数字的大小比较。
教学步骤1.首先,通过视频或图片等形式,介绍数字的表达方式。
学生需了解数字的阿拉伯数、中文数等表达方式。
2.接着,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认知数字的大小比较,了解千、万、亿等量级的概念。
备课本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教学分析】
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平时应多关注这些学生,上课多与他们互动,让他们学会积极回答一些问题。
当他们有进步时就及时表扬,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一)基本内容:
1.复习与提高
复习带有空格的一步算式的内容,为本册学习代数做准备;复习上一册的小数的性质、意义以及小数的加减运算,为本册学习小数乘除法做准备;复习逆推的方法,为本册学习解方程做准备。
2.小数乘除法
小数乘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除法的内容主要包括: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有余数的小数除法;循环小数
3.统计
统计学习主要围绕平均数概念展开,给出了计算平均数的公式。
4.简易方程
在本章的内容中,首先介绍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并引出了“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概念,此后给出了对“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化简以
及在式子中字母的值给定的情况下求出式子的值。
然后给出了方程的概念,并按一步方程、两步方程到三步方程的顺序给出了方程的解法。
最后安排了“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内容,通过寻找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再通过解方程得出应用题的解。
通过简单问题来介绍“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
5.几何小实践
本册几何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主要性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概念以及梯形的面积公式。
6.整理与提高
对本册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并对部分内容进行提高。
此外,通过数学广场介绍了时间段的计算以及编码的有关内容
【教材重点与难点】
1、进一步体会符号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
2、能根据树状算图用逆推的方法求出方框里的数。
3、利用商不变性质,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
5、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
6、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7、认识等式、方程,根据方程的解的含义检验方程的解。
8、利用天平进行实验,得出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的性质解a(x+b)=cx 等形式的方程。
9、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10、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
11、利用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
12、会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要同时完成小数乘除法、方程及解方程(三步)、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平均数、多边形的面积等目标。
1、初步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会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初步会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解简单的方程。
能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解答简单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
6、能进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能通过观察,弄清图形的组合关系,能通过割、补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进度】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师________日期________
第一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1教时
第2教时
第3教时
第4教时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1教时
第2教时
第3教时
第4教时
二、探究计算方法1.试着自己或者小组里几个同
学一起列竖式计算吗?
思考:计算小数乘整数,能不能
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的方法
进行计算?如何转化?根据是
什么?
方法二:
4 .2
× 2 0
8 4 .0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
掉)
3.把学生的几种算式板演在黑
板上。
尝试
学生或独立
或合作计
算。
让板书的学
生对自己的
做法进行说
明,然后由
同学向他们
提问。
学生具有
一定的知
识基础,
一定的合
作能力,
在资源共
享中提升
他们的能
力,增进
同学间的
友谊。
第5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