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6.48 KB
- 文档页数:16
东方文学知识点
(汉语言143班姜兴丰 1250101112)
一、分析吉尔伽美什形象及意义。
1、吉尔伽美什的形象变化而统一
(1)最初是乌鲁克城邦的残暴统治者。
(2)与恩启都苦斗结交后,转变成为民除害的英雄。
(3)恩启都死后,他又成为生死问题的勇敢探求者。
2、吉尔伽美什形象的意义
(1)他对死亡的恐惧昭示了人类精神深层的生命悲剧意识;(2)他对生死奥秘的探索显示了人类在生命意识上的精神自觉;(3)客观上证明了人的生命有限、死亡不可避免,人之生死是
自然规律;
(4)他的英勇无畏、为民献身精神体现了人的肉体生命虽然有限、但人的精神生命却可以永垂不朽的价值观念。
二、如何理解主人公对死亡的恐惧?
他对死亡的恐惧昭示了人类精神深层的生命悲剧意识。令人恐
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的不断迫近和想象中死后的虚无。这是每一个灵魂的深度痛苦,是潜藏于人之意识深层的本体悲哀。死亡是悬挂于每个人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对于生死现象不再像早期人类那样自生自灭的被动.
接受,而是作为生命的主体主动积极地探求生命奥秘,试图扼住
必死命运的咽喉。
三、《旧约》的内容构成。
1、“经律书”: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五卷,是其古代神话传说和教规法典的汇编。
2、“历史书”:包括《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等十卷,是其民族的兴衰史,特点是历史和文学结合。
3、“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等十四卷,是思想家和改革家们揭露社会腐败的演说,特点是富于激情的政论、散韵结合的文体、寓言意象式表现手法。
4、“诗文集”:有抒情诗集《诗篇》、《哀歌》、《雅歌》;哲理诗集《箴言》、《传道书》;短篇小说《路得记》、《以斯帖记》、《但以理书》;诗剧《约伯记》等十三卷,都是文学作品。
四、《圣经》的地位和影响。
以《圣经》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学和中国文学、印度文学、希腊文学并列为世界四大文学宝库(世界文学的四大传统、世界文学大厦的四块基石)。
1、以《圣经》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学与古希腊文化、文学一起,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化、文学的两大源头,被称为“二希”。.
(1)《圣经》对中古欧洲蛮族的开化起到了推动作用,推动了西方国家语文的形成和发展;
(2)《圣经》成为孕育西方近代文化的母体,具体表现在:它的思想观念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
必须遵循的法规和道德准则。
2、《圣经》成为西方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作家、诗人和艺术家。
3、《圣经》提供了世界性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各国语言的内涵和表现力。
4、《圣经》通过穆罕默德和《古兰经》,影响了伊斯兰文化艺(1)伊斯兰基本教义有犹太教的影响;
(2)《古兰经》中的文学故事和词汇大都来自《圣经》。
五、解释“二希”。
“二希”即希腊传统(希腊罗马的古代传统)和希伯来传统(希伯来基督教的中古传统),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化文学的两大
源头。
六、分析沙恭达罗的形象。
印度古代理想妇女的典范和女性美的化身。
1、外在美:天生丽质、秀色天成。
2、内在美:她的纯良质朴(清纯未染、仁爱善良);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美是属人的,美是现世的又是纯洁的,爱情是人类
感情最美的一种情感,是她纯美天性的自然流露);外柔内刚的
体现在不怕困难千(体现在大胆追求爱情并自由结合,性格特征里寻夫,体现在宫廷之上对国王严厉斥责、没有哀求决然离去)。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本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关于女性和爱情的美
好理想。
七、分析豆扇陀的形象。
形象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作家一方面把他理想化,一方面又对他有所揭露和批判。首先,理想化。他爱民如子,杰出的武士和射手,英勇神武,助天帝战胜恶神阿修罗;
对爱情真挚而严肃,热烈追求沙恭达罗。失忆后,面对沙恭达罗庄重而自持。即使受指责,也在反思自己是否有过错。恢复记忆后,“后悔不迭”,“痛哭流涕”,对沙恭达罗真切的思念和依依深情。作者将其赋予普通人的感情,情真意浓,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然而,作家在把豆扇陀理想化的同时,也直接间接地揭露了豆扇陀作为现实中国王的专横和荒淫。这一切多是通过侍从或小丑的插话以及失掉记忆以后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其中不少地方从侧面暴露了豆扇陀的荒淫放荡生活,他后宫有许多“佳丽”供他享乐,却仍旧另寻新欢。剧中通过一个小丑做了这样的嘲弄“正如一个厌恶了枣子的人想得到罗望子一般,万岁爷享受够了后宫的美女,现在又来打她的注意。”这不仅是对戏剧中豆扇陀的始乱终弃的行为的揭露,也是对现实中的统治者荒淫糜烂的生活的谴责和批判。不过,从总的方面来看,剧中带豆扇陀的这种
而对他的颂扬和美化却占着重要的揭露是比较含蓄的、温和的,地位。这既反映了作者的进步性,也反映了一定的局限性。八、举例说明《一千零一夜》的思想意蕴。
、思想内容1)总体来说——是展示中古阿拉伯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是(1主要表现了中古阿拉反映中古阿拉伯城市社会生
活的百科全书,伯市民阶层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
)具体而言——歌颂了下层人民与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揭2(《女露了统治者的专横残暴和荒淫无耻,如《白候图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人和她的五个追求者的故事》、、《乌木马的故事》歌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如《驼背的故事》;《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颂扬人的智慧和力量,如《渔翁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表现外出冒险、顽强进取、。追求财富的精神,如《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
、主题倾向:具有双重主题:2)反映了人民的理想和追求,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歌颂了1(阿拉伯人的聪明智慧;(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和伊斯兰教意识(2 贬斥妇女、鼓吹享乐思想、宣扬伊斯兰教义)。九、《一千零一夜》的艺术特点。
如冲天而起的巨大魔鬼、丰富大胆的想象和曲折生动的情节:、1.吞食活人的黑色巨人、能日行一年路程的神骑、能从中取出各种食物的鞍袋、法力无边的神灯和戒指、隐身驱魔的头巾和拐杖、载人飞翔的乌木马和飞毯等,还有口念咒语,山门自开;触摸宝物,宫殿拔地而起等,这些都是想象和幻想的产物。而大多数故事的情节又曲折离奇、生动有趣,如《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冒险经历和稀奇古怪的海上见闻;《嫉妒者和被嫉妒者的故事》中,公主与魔鬼斗法,二者多次变形,情节紧张惊险,极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