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2003S)_讲义(2)
- 格式:ppt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31
1.竞争企业的含义是什么?答:竞争企业指处于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任何一个竞争企业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2.画出一个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
解释企业在某一既定价格时如何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
答:图14-1 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竞争企业在某一既定价格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Q是在边际成本曲线和价格水平曲线的相交之处。
因为如果企业选择产量Q1,Q1<Q,MC<MR,即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于是,企业会增加产量以提高利润。
如果企业选择产量Q2(Q2>Q),MC>MR,即企业再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
于是,企业可以通过减少产量以提高利润。
3.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暂停营业?并解释之。
答:如果物品的价格低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企业选择停止营业。
在短期内,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在此决策中不考虑。
作出这一决策的原因很简单:在选择生产时,企业比较普通一单位产量所得到的价格与生产这一单位必定引起的平均可变成本。
如果价格没有弥补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停止生产,状况会变好一些。
4.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退出市场?并解释之。
答:如果从生产中得到的总收益小于它的总成本,企业就退出市场。
在长期内,企业的所有成本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是企业在经营与否问题上要考虑的。
企业利润=TR-TC,当TR<TC时,利润小于零。
此时,企业选择退出市场,状况会更好,可以避免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损失。
5.企业的价格是在短期中,长期中,还是这两个时期中都等于边际成本?并解释之。
答:企业的价格在这两个时期中都等于边际成本。
因为在竞争市场上P=MR=AR,只有当MR-MC时,企业才可能达到利润最大化。
当MR>MC时,企业可以增加产量以提高利润;当MR<MC时,企业可以减少产量以提高利润。
6.企业的价格是在短期中,长期中,还是这两个时期中都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并解释之。
答:在短期中,企业价格只要不低于最低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就选择继续经营。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政治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科目代码:410研究方向:本专业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含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部分一、简答题1.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10分)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15分)3.企业经营约束中的市场价格信号约束与数量信号约束。
(10分)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5分)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说明当前美国、日本等国经济衰退的原因。
2.试述我国二元经济背景下的三农问题。
西方经济学部分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2. 比较垄断和竞争的条件对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影响?3.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为什么连续12次降低贴现率?4.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原理,为什么会发生失业?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在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但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2. IS-LM分析主要说明什么问题?它的政策含义是什么?答案部分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政治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科目代码:410研究方向:本专业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含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一、简答题1.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10分)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
由于各种原因,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第一讲经济学基础知识1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1.1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
正是由于存在着稀缺性和人们追求效益的愿望,才使得经济学成了一门重要学科。
1.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共同构成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创始,主要研究作为单个实体的市场、企业、家庭的行为,其研究对象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研究领域是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理论;研究方法除了无法回避的规范分析以外,主要是实证分析,大量采用数学技术.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前,现代意义的宏观经济学还根本不存在,其研究的是经济的总体运行,包括国民收入构成、投资与消费的决定、货币与利率、商业周期、经济增长等领域。
2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问题2。
1每个社会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2。
2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的方式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3社会的技术可能性3。
1投入和产出投入即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技术3.2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各种生产可能性(以黄油和大炮为例)4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人们如何作出决策“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
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洛杉矶经济,美国经济,还是全世界的经济。
经济只不过是一个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而已。
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就从个人作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关于作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比如:–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多少,消费多少–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护和其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所有决策都面临着权衡取舍。
比如:•参加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的聚会意味着更少的时间学习•想要更多的收入需要工作更长时间,这就使得休息时间减少•保护环境意味着生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 效率vs. 平等•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 需要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
但这会减少工作与生产的激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人们做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行动方案的成本与利益•任何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这是人们做决策的相关成本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来做出决策边际变动: 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例如:•当一个大学生考虑是否要多上一年学时,他会比较学费加上损失的工资和多上一年学所增加的额外收入•当一个经理在考虑是否要增加产出时, 她会在增加的劳动力与原材料的成本和额外的收益之间进行比较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例如:–当汽油价格上涨时, 消费者会更多的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更少购买耗油的越野车–当烟草税上升时,青少年吸烟人数会下降原理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换其他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将他们生产的物品出口而得到一个更好的价格–从国外进口更便宜的物品而不用在国内自己生产原理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 大量的买者与卖者(不必要在同一个地点)•组织经济活动意味着需要决定–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生产多少–谁将得到它们•市场经济: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的著名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并增进整体经济的福利•“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体系来发挥作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市场价格–每个价格即反映了物品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反映了生产物品的成本–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引导自利的家庭与企业做出使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决策原理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的重要作用:保护产权•如果人们的财产存在很大的被侵犯的风险,那么他们便不愿意工作,生产,投资或者购买物品•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原理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生产率,即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其它因素(比如,工会组织,国外的竞争)对于生活水平的影响远远小于生产率原理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长期而言,通货膨胀总是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而导致货币价值的下降所引起•政府创造货币的速度越快,通胀率越高原理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短期内刺激了社会支出水平•减少失业率•其它因素使这种权衡取舍不那么明显,但这种权衡取舍一直都存在价格理论需求理论: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比如:–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多少,消费多少–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护和其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所有决策都面临着权衡取舍。
比如:•参加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的聚会意味着更少的时间学习•想要更多的收入需要工作更长时间,这就使得休息时间减少•保护环境意味着生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 效率vs. 平等•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 需要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
但这会减少工作与生产的激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人们做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行动方案的成本与利益•任何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这是人们做决策的相关成本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来做出决策边际变动: 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例如:•当一个大学生考虑是否要多上一年学时,他会比较学费加上损失的工资和多上一年学所增加的额外收入•当一个经理在考虑是否要增加产出时, 她会在增加的劳动力与原材料的成本和额外的收益之间进行比较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例如:–当汽油价格上涨时, 消费者会更多的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更少购买耗油的越野车–当烟草税上升时,青少年吸烟人数会下降原理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换其他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将他们生产的物品出口而得到一个更好的价格–从国外进口更便宜的物品而不用在国内自己生产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 大量的买者与卖者(不必要在同一个地点)•组织经济活动意味着需要决定–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生产多少–谁将得到它们•市场经济: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的著名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并增进整体经济的福利•“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体系来发挥作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市场价格–每个价格即反映了物品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反映了生产物品的成本–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引导自利的家庭与企业做出使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决策原理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的重要作用:保护产权•如果人们的财产存在很大的被侵犯的风险,那么他们便不愿意工作,生产,投资或者购买物品•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原理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生产率,即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其它因素(比如,工会组织,国外的竞争)对于生活水平的影响远远小于生产率原理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长期而言,通货膨胀总是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而导致货币价值的下降所引起•政府创造货币的速度越快,通胀率越高原理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短期内刺激了社会支出水平•减少失业率•其它因素使这种权衡取舍不那么明显,但这种权衡取舍一直都存在价格理论需求理论: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aPa P bbQa QbD ’D SS ’经济学第二章:供给与需求(一)为什么在数码相机的需求增加时,数码相机的价格却一直在下降? 答:数码相机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但是在需求增加的同时,由于数码相机的技术在不断进步,供给不断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右移,并且供给曲线 右移的幅度可能大于需求曲线右移的幅度,因此数码相机的价格在不断下降。
(二)为什么粮食丰收对农民不一定是件好事?答: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和总收益同方向变动,粮食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当粮食丰收时,粮食供给增加导致粮价下跌,这时会使得农民的总收益下降,因此粮食丰收对农民不一定是件好事。
(三)谷贱伤农答: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同方向变动,当价格下降时,人们对该商品需求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导致总收益下降。
由于粮食缺乏弹性,当粮食丰收时,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人们对粮食增加的幅度小于粮价下降的幅度,因而导致农民的收入下降。
(四)政府对大米实行价格下限,此政策如何影响价格和销售量?价格下限是否减少农民受益?(价格下限问题) 答:政府的价格下限是支持价格,会高于市场均衡价,此时大米市场供过于求,存在大米供应过剩,价格下限不会减少农民受益,因为大米是缺乏弹性的产品,价格与收益同方向变动,因为政府制定的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会使得农民受益增加。
(五)需求价格弹性:Ep= (Q 2-Q 1)÷Q 1 中点弹性(弧弹性):Ep= (Q 2-Q 1)÷1/2(Q 1+Q 2) (P 2-P 1)÷P 1 (P 2-P 1)÷1/2(P 1+P 2)点弹性:Ep= Q ’ · (P ÷Q)第三章:消费者行为(一)边际替代率:MRS XY = MU X K(斜率)=/ MRS XY / MU Y MRS XY = P X = MU X = U ’ X I(收入) = P X · X + P Y · Y P Y MU Y U ’ Y QP(二)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而不是相交)第四章:生产者行为(一)如果甲、乙两个公司生产同样的产品,甲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人工数为5人,而乙只需要2人即可,试问:我们能否判断乙的经济效率要比甲的经济效率高?为什么?答:不能判断乙的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