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11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译文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位重要哲学家,他所提出的观点和思想,在后世的哲学和文化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其中,《逍遥游》是他的一篇代表作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探讨一下这篇文化经典。
一、庄子《逍遥游》原文齐物论者,志于道者也。
以恬淡为主,以无为为器。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是谓之崩;物衰则死,谓之不道,是谓之夭。
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不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二、庄子《逍遥游》译文《齐物论》者,志在追求道的人。
把恬淡寡欲看作主导,以无为而治为工具。
若物体生机盛壮就会老化凋零,这是说它违背了道而崩溃了。
若物体百病缠身就会死亡消亡,这是说它违背了道而夭折了。
道不可稍有离开,能离开的不算真正的道。
因此,君子要警惕他看不见的贤者,提防他听不到的知音。
深藏不露的贤者最难得见,隐微不显的知音却最难得闻。
因此,君子要慎独。
欢喜、怒气、悲痛、愉悦这些情绪激荡而未表露出来的状态,称为“中”。
表露了并都能保持中庸的状态,称为“和”。
“中”,是天下的大本来自;“和”,是天下通达道路的妙方。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与我一体,万物生生不息。
三、庄子《逍遥游》的文化内涵1.讨论道的问题在《逍遥游》的文章中,庄子一直在探讨着“道”的问题。
他认为,道是人生龙潭,需要通过不断地追求和实践才能逐渐领悟。
并且,他还划分了“道”的不同类型,比如无为而治、恬淡寡欲等等,从而让人们对“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倡导中庸之道“中”和“和”是庄子《逍遥游》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被认为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最核心的就是“中庸之道”。
从这些概念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思想尤其注重保持一个适度的状态,既不过于狂热,也不过于冷漠。
这一点不仅在情感上体现注重中庸,更要在行为上始终贯彻中庸之道。
逍遥游翻译及赏析逍遥游翻译及赏析《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相信很多人都有读过吧,今天店铺就为大家带来逍遥游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
【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逍遥游》庄子目录《逍遥游》 (1)一、本篇原文: (1)二、思维导图: (2)三、文章解析: (2)四、文章释义: (3)五、关键词句: (4)六、文章背景: (5)七、作者简介: (5)八、仕途经历: (7)九、时代背景: (7)十、作者好友: (8)十一、奇闻轶事: (8)十二、艺术成就: (9)十三、同时代名人: (11)一、本篇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背景介绍《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逍遥游·北冥有鱼【作者】庄周【朝代】先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
《逍遥游》篇旨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逍遥游》篇旨(一)正确理解《逍遥游》篇旨是把握庄子其人其书的一个关键。
本文从《逍遥游》中的正言、正论出发,认为郭象所提取的“有待”与“无待”两个概念是该篇的思想核心;并通过历代学者关于鹏、晏鸟关系看法的述评,说明了庄子塑造这两个寓言形象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有待无己无待《庄子·逍遥游》,自晋人郭象以来,众注家莫不把它的篇旨看作是论“逍遥”,并且以“逍遥游”作为庄子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但在关于何为“逍遥”,怎样才能“逍遥”的问题上,出现了种种分歧,从而影响到对该篇思想意义及有关问题的正确理解。
所以如此,除了庄子语文形式上的参差淑诡,也有论者方法上的“以自为方”。
笔者以为,要在从庄文本身的正言庄语出发,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来把握贯穿全篇的主旨。
一《逍遥游》篇有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即“有待”与“无待”,这是郭象据原文“犹有所待”和“恶乎待哉”两句,在注文中明确提出来的。
这也是郭象在庄学研究中的一大贡献。
所谓“有待”,就是有所依赖、有所对待,是指人的某种愿望、要求的实现要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谓“无待”,即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是指人的思想、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庄子认为,“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即获得逍遥游,逍遥游也就是无待的自由境界。
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
庄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
无己而后无所待。
《逍遥游》云:“圣人无己。
”“圣人”就是庄子理想中的逍遥人格形象,其根本特征便是“无己”。
逍遥游全文及翻译关于逍遥游全文及翻译《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词类活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逍遥游全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逍遥游原文作者:庄周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诸子百家庄子集解原文与解析庄子集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集子,收录了庄子数十篇的哲学著作,主要内容包括庄子的思想、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和自然的理解等。
本文将对庄子集的原文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庄子的思想。
第一篇:“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解析:在这篇文章中,庄子通过描述北冥的鲲和鹏的形象,借以比喻自由自在的境界。
鲲和鹏代表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存在和能力。
通过鲲和鹏的运动,庄子引出了人们对于自由无拘束状态的向往,表达了逍遥游的理念。
第二篇:“齐物论”原文:大庙坟墓,然后亦为之。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取吾所欲。
斩刈堙埋,然后亦为之。
是故富贵而无求,贫贱而无诉,气与水同。
其名曰异化。
解析:这一篇是庄子关于“齐物论”的基本论述。
通过描述庙堂富贵和一般的凡俗,并将其归结为“异化”。
庄子认为物与物之间本质上是一体的,无论是高贵还是卑贱都是各自的表象,并不存在实质上的差别。
这里,庄子展示了他的主张,即“万物齐一”的思想。
第三篇:“养生主”原文:帝喾不死,桀不治,天下困殚。
秋水共长天一色,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老域亟捷,昏沴亟廪,溪田怀戊,尸杨怀庚,班马怀乙。
问久者曰:丘文也有蓝缕乎?答曰:有。
问久者曰:子何恶乎有纨扇之翳?答曰:羿之难也。
解析:这一篇通过描述帝喾和桀的命运,以及秋水、壮士、老域等人物的遭遇,表达了庄子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庄子认为,人生之路无论是富贵与贫贱,最终都会迎来死亡。
因此,生命应该珍惜,活在当下,不追求虚幻无常的富贵。
第四篇:“养生主”原文:天地一生,万物齐备,饮食赡养,起居有纪,可以无疾病物伤。
内外瑜之以利害,昭昭乎其不可忍也者,其如人之昭昭乎!父母劳之,妻子劳之,奔走屠门之下,不出三年而得病物者,其在口食心思之间乎!人之有疾病物者,非天然之道也,失纪纲之行者也。
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课文原文《逍遥游》课文原文《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逍遥游》课文原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逍遥游》课文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
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作品原文:逍遥游1北冥2有鱼,其名为鲲(kūn)3。
鲲之大,不知其几4千里也5;化而为鸟,其名为鹏6。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7而飞,其翼若垂天8之云。
是鸟也,海运9则将徙10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11也。
《齐谐》12者,志怪13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14三千里,抟(tuán)15扶摇16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17者也。
”野马18也,尘埃19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0。
天之苍苍21,其22正色23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4?其视下也25,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26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27大舟也无力。
覆28杯水于坳堂29之上,则芥30为之舟;置31杯焉32则胶33,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4。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35,而后乃今36培风37;背负青天,而莫之夭38阏(è)39者,而后乃今将图南40。
蜩(tiáo)41与学鸠42笑之曰:“我决(xùe)起43而飞,抢44榆枋(yú fāng)45而止,时则46不至,而控47于地而已矣,奚以48之49九万里而南为50?”适51莽苍52者,三餐53而反54,腹犹55果然56;适百里者,宿57舂(chōng)粮58;适千里者,三月聚粮59。
《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及译文作者:庄子及门徒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诗句
摘要:
一、庄子逍遥游背景介绍
二、逍遥游诗句解读
1.逍遥游诗篇一
2.逍遥游诗篇二
3.逍遥游诗篇三
三、逍遥游诗句所传达的思想与价值观
四、结论
正文:
【庄子逍遥游背景介绍】
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庄子》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价值。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中的第一篇,通过寓言、讽喻等手法,展现了庄子追求自由、无为而治的道家哲学观念。
【逍遥游诗句解读】
1.逍遥游诗篇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这段诗句以寓言的形式,描绘了鲲鹏的变化过程,表达了庄子对自由、无拘无束的向往。
2.逍遥游诗篇二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
这里庄子通过对比朝菌和蟪蛄对时间的无知,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界的永恒,强调了人应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3.逍遥游诗篇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
这段诗句表达了庄子对宇宙、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认为天地万物自有其规律,人应顺应这些规律,而非强行改变。
【逍遥游诗句所传达的思想与价值观】
通过解读《逍遥游》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到庄子追求自由、无为而治的道家哲学观念。
他倡导人们顺应自然、顺应宇宙的规律,不强求、不抵抗,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与逍遥。
【结论】
《逍遥游》的诗句传达了庄子追求自由、无为而治的道家哲学观念,强调顺应自然、宇宙的规律。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内篇·逍遥游第一》郭象注: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郭庆藩疏:刘孝标《注》云:向子期、郭子玄《逍遥义》曰:“夫大鹏之上九万,尺鴳之起榆枋,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
”然物之芸芸,同资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耳。
唯圣人与物冥而循大变,为能无待而常通。
岂独自通而已?又从有待者不失其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
支氏《逍遥论》曰:“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
庄生建言大道,而寄指鹏、鴳。
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鴳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
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
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
此所以为逍遥也。
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烝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②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注释:(1)郭象注:鹏鲲之实,吾所未详也。
夫庄子之大意,在乎逍遥游放,无为而自得,故极小大之致以明性分之适。
达观之士,宜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不足事事曲与生说。
自不害其弘旨,皆可略之耳。
郭庆藩疏:夫四序风驰,三光电卷,是以负山岳而舍故,扬舟壑以趋新。
故化鱼为鸟,欲明变化之大理也。
郭象注:非冥海不足以运其身,非九万里不足以负其翼。
此岂好奇哉?直以大物必自生于大处,大处亦必自生此大物,理固自然,不患其失,又何处心于其间哉。
(2)郭庆藩疏:即此鹏鸟,其形重大,若不海中运转,无以自致高升,皆不得不然,非乐然也。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北冥①有鱼,其名为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⑥,海运⑦则将徙于南冥⑧。
南冥者,天池也⑨。
①北冥(míng):北海,古人意识中北方最大的海。
冥亦作“溟”,浩瀚无边,为极海之地。
晋陆云《登台赋》:“北溟浩以扬波兮,青林焕其兴蔚”。
②鲲(kūn):《尔雅·释鱼》:“鲲,鱼子。
”晋郭璞《注》:“凡鱼之子名鲲。
”此处解为大鱼。
③鹏: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由鲲变化而成。
《说文》:“鹏,神鸟也。
”杜甫《赠肖二十》诗:“鹏图仍矫翼,熊轼且移轮”。
④怒:奋力的样子。
⑤垂:垂挂。
又通“陲”,解为边界,边陲。
⑥是:代词,此,这。
《诗·小雅·宾之初筵》:“是谓伐德。
”《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两者之中的“是”亦作此讲。
⑦海运:海动风起。
林希逸曰:“海运者,海动也……海动必有大风,其水涌沸,自海底而起,声闻数里。
”晋郭璞《江赋》:“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
”⑧南冥:亦作“南溟”,南方的大海。
唐杜甫《宿白沙驿》诗:“随波无限月,的的近南溟。
”康有为《住香港半月日本总理大臣招游》诗:“独运南溟指白日,黿鼉【1】吹浪渡沧洲。
”注【1】:黿鼉(yuán tuó):即猪婆龙(扬子鳄)。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鼍》:“鼉,与鱷鱼为近属,俗称鼉龙,又曰猪婆龙。
长二丈餘,四足,背尾鳞甲,俱似鱷鱼,惟后足仅具半蹼。
生於江湖,我国之特产也。
”《国语·晋语九》:“鼋鼉鱼鳖,莫不能化。
”宋王安石《金山寺》诗:“扣栏出鼋鼉,幽姿可时睹。
”⑨天池:大海。
成玄英《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
”南朝王韶之《殿前登歌》:“沔彼流水,朝宗天池。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
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原文及翻译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原文及翻译注释《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中庄子运用了许多寓言来表述逍遥游的内涵,揭露世俗“有待”的表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庄子《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其(70)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70)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tiáo)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xuè)起而飞(23),抢(qiāng)榆枋(fāng)(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餐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chōng)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shuò)(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北冥①有鱼,其名为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⑥,海运⑦则将徙于南冥⑧。
南冥者,天池也⑨。
①北冥(míng):北海,古人意识中北方最大的海。
冥亦作“溟”,浩瀚无边,为极海之地。
晋陆云《登台赋》:“北溟浩以扬波兮,青林焕其兴蔚”。
②鲲(kūn):《尔雅·释鱼》:“鲲,鱼子。
”晋郭璞《注》:“凡鱼之子名鲲。
”此处解为大鱼。
③鹏: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由鲲变化而成。
《说文》:“鹏,神鸟也。
”杜甫《赠肖二十》诗:“鹏图仍矫翼,熊轼且移轮”。
④怒:奋力的样子。
⑤垂:垂挂。
又通“陲”,解为边界,边陲。
⑥是:代词,此,这。
《诗·小雅·宾之初筵》:“是谓伐德。
”《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两者之中的“是”亦作此讲。
⑦海运:海动风起。
林希逸曰:“海运者,海动也……海动必有大风,其水涌沸,自海底而起,声闻数里。
”晋郭璞《江赋》:“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
”⑧南冥:亦作“南溟”,南方的大海。
唐杜甫《宿白沙驿》诗:“随波无限月,的的近南溟。
”康有为《住香港半月日本总理大臣招游》诗:“独运南溟指白日,黿鼉【1】吹浪渡沧洲。
”注【1】:黿鼉(yuán tuó):即猪婆龙(扬子鳄)。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鼍》:“鼉,与鱷鱼为近属,俗称鼉龙,又曰猪婆龙。
长二丈餘,四足,背尾鳞甲,俱似鱷鱼,惟后足仅具半蹼。
生於江湖,我国之特产也。
”《国语·晋语九》:“鼋鼉鱼鳖,莫不能化。
”宋王安石《金山寺》诗:“扣栏出鼋鼉,幽姿可时睹。
”⑨天池:大海。
成玄英《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
”南朝王韶之《殿前登歌》:“沔彼流水,朝宗天池。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
”《齐谐》①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②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③。
"野马也④,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⑤?其⑥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①齐谐:书名,出于齐国,记载诙谐怪异之事。
一作人名。
成玄英《疏》:“姓齐名谐,人姓名也。
”②抟(tuán):鸟类向高空盘旋飞翔。
司马《注》:“抟,圜(huán)也。
周飞而上,若扶摇也。
”扶摇:盘旋而上的暴风。
成玄英《疏》:“扶摇,旋风也。
唐元稹《有鸟》诗之十四:“翩翾(piān xuān)百万徒惊噪,扶摇势远何由知?”③六月息:气息,风,意为“六月海动”。
一作止息,意为飞了六个月才停止。
④野马:指野外蒸腾的水汽。
郭象《注》:“野马者,游气也。
”成玄英《疏》:“此言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藪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
”元麻革《送杜仲梁东游》诗:“野马何决骤,飞云何悠扬。
”章炳麟《訄书·原教下》:“今精气被於水土卉木以成物矣,某游魂则散乎无形埒之宇,归乎野马。
”一说,野马既尘埃。
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内篇校释》:“野马字盖即沙漠之漠……野马亦尘埃耳。
《庄子》盖以野外者为野马,室中者为尘埃,故两称而不嫌。
”南朝梁虞羲《赠何郎》诗:“向夕秋风起,野马杂尘埃。
”⑤正色:本色,真正的颜色。
⑥其:抑或,还是。
唐韩愈《杂说》:“其真无马耶”与此同。
且夫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②之上,则芥③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④,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⑤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⑥;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⑦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①且夫:提起将要议论的下文,表更进一层,况且。
汉贾谊《过秦论》:“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宋苏轼《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②坳(aò)堂:谓堂有坳垤形也,意为堂上的低洼处。
唐杨炯《浮沤赋》:“况曲涧兮增波,復坳堂兮涨水。
”宋苏轼《和参寥》诗:“芥舟只合在坳堂,纸帐心期老孟光。
”③芥: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④胶:粘滞,此处作不能漂浮解。
⑤斯:代词,此。
《尔雅·释诂》:“斯,此也。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⑥培风:凭风,乘风。
培,通“凭”。
凭借。
⑦夭阏:阻拦,遏止。
夭,折;阏,遏,止。
蜩①与鷽鸠②笑之曰:"我决起③而飞,枪榆枋④,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⑤,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⑥?"适莽苍⑦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⑧;适百里者,宿舂粮⑨;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①蜩(tiáo):即蝉。
《说文》:“蜩,蝉也。
”《诗·豳(bīn)风·七月》:“五月鸣蜩。
”②鷽(xué)鸠:即斑鸠,一种小鸟。
一作鸒(yù)鸠,即寒鸦。
③决起:迅速飞起,奋起。
决,音xuè,迅疾的样子。
④枪榆枋:枪:音qiāng,同“抢”,意为触、撞。
榆枋:榆树和枋树。
唐赵中虚《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芳字》诗:“早蝉清暮响,崇兰散晚芳。
即此翔寥廓,非復控榆枋。
”⑤控:落下。
而已:仅止于此,罢了。
《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⑥奚以:何以。
之,到,往。
为,句末语气词,《墨子·公输》:“何命焉为。
”⑦适:到,往。
莽苍:形容景色迷茫,此处指郊野。
成玄英《疏》:“莽苍,郊野之色,遥望之不甚分明也。
”唐孟郊《古别曲》:“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
”⑧三飡:飡(cān),同“餐”,三餐即为一日;反,同“返”。
果然:吃饱的样子。
⑨宿舂粮:隔宿捣米备粮。
宋苏轼《王郑州挽词》:“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①。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②,蟪蛄③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④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⑤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⑥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①知:同“智”;年:年寿,寿命。
②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比喻生命极短。
司马云:“大芝也。
天阴生粪上,见日则死,一名日及,故不知月之终始也。
”唐韩偓《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庄生始欲齐。
”晦朔:代指一个月。
农历初一为朔,三十为晦。
《后汉书·律历志下》:“晦朔合离,斗建移辰,谓之月。
”晋郭璞《游仙诗》之七:“晦朔如循环,月盈已见魄。
”③蟪蛄(huì gū):一种蝉科动物,吻长,体短,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有黑斑。
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彼等巧与比类,而善于滑稽,故言大则有若北溟之鱼,语小则有若蜗角之国,语久则大椿冥灵,语短则蟪蛄朝菌。
”④神话中的树木名。
李颐曰:“冥灵,木名也。
江南生,以叶生为春,叶落为秋。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七四:“焉见冥灵木,悠悠竟无形。
”⑤大椿:神话中的树木名。
司马彪曰:“木,一名橓。
橓,木槿也。
”《齐民要术》云:“木槿也,以万六千岁为一年。
一名蕣椿。
”⑥彭祖:传说中的人物。
因封于彭,故称。
传说他善养生,有导引之术,活到八百高龄。
《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唐杨炯《庭菊赋》:“降文皇之命,脩彭祖之术,保性和神,此焉终吉。
”汤①之问棘②也是已。
穷发③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④,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⑤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⑥,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⑦笑之曰:"彼且奚⑧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⑨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①商朝的开国之君。
契的后代,子姓,名履,又称天乙、成汤。
夏桀无道,汤伐之,遂有天下,国号商,都于亳。
《书·仲虺(huǐ)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慙(cán)德。
”《孔传》:“汤伐桀,武功成,故以为号。
”《逸周书·史记》:“成商伐之,有洛以亡。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②棘:夏棘,又作夏革(jí)。
商代贤人,商汤以为师。
③穷发:极北寸草不生的地方。
成玄英《疏》:“地以草为毛髮,北方寒沍之地,草木不生,故名穷髮,所谓不毛之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ruán),况乃凌穷髮。
”④太山:即泰山,在今山东省境内。
《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⑤羊角:旋风。
成玄英《疏》:“旋风曲戾,犹如羊角。
”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词:“鯤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⑥绝:穿越,穿过。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一作超越。
⑦斥鴳:即鷃雀。
司马彪曰:“斥,小泽也。
本亦作‘尺’。
鴳,鴳雀也。
”成玄英《疏》:“鴳雀,小鸟。
”⑧奚:代词,什么,何。
《清史稿》:“为我属地,我自济之,与俄奚涉焉?”⑨仞: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一说七尺为一仞。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①,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②。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③。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④也。
虽然,犹有未树⑤也。
①知:同“智”。
效:胜任。
比:适合,符合。
乡:古代政区,在州之上。
徵:同“征”。
《说文》:“徵,召也。
”此句的意思为:那些才智可以胜任一官半职的,品德可以亲和一乡人心的,品德合乎君王要求而取信百姓的,他们的自我感觉与斥鴳同。
②宋荣子:《成疏》:“子者,有德之称,姓荣氏,宋人也。
”即《天下篇》中的宋钘。
犹然:微笑自得之貌。
犹,笑貌。
③誉:赞誉。
劝:奋勉,努力。
《战国策·宋策》:“荆王大说,许救甚劝。
”沮:沮丧。
内外之分指自己与外物的区别。
④数数然:急迫追求名利的样子。
数数(shuò shuò),又作常常、屡屡。
⑤未树:树:达到,成立。
《荀子·富国》:“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
”夫列子御风而行①,泠然②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③。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④,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⑤!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⑥。
①列子:即战国时郑人列御寇。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
御风:乘风而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