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整理房间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1整理房间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1整理房间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1整理房间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整理房间》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养成有条理的整理事物的习惯,锻炼认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知识目标:学会按一定的标准的分类,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

教学难点:感受分类整理的过程。从实际的操作中体会分类的标准与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铅笔、玩具类、学习用品类、服装鞋帽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看录像吗?(喜欢),放录像。这是马小虎的房间,他的床上、地板上都有什么东西呢?(指名说)。这样放着好吗?(不好),怎么不好?(乱七八糟的),那么你们想对马小虎说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1、他的书应该放在桌子上,不应该放在地上。2、他应该把衣服和裤子叠好。3、他应该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

师:看到马小虎凌乱的房间,我们都替他不好意思了,不过我们还是要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帮马小虎整理整理房间好不好?(好)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整理房间(揭示课题)。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学习的前提。这里将马小虎小朋友凌乱的房间展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帮助小淘气整理房间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请小朋友们先讨论一下该怎样帮助马小虎整理房间。为什么这样整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汇报房间的整理方法,学生可能说:

1、我会把地上的书捡起来,和桌子上的书、笔、笔盒放在一起,因为这些是学习用品。

2、我会把衣服和裤子放好,把鞋子摆好,因为它们属于服装鞋类。

3、我会把布娃娃、球、玩具车这些玩具放在一起。

4、我认为球是体育用品,应该和玩具分开。

……

你们说得真好。但不知操作起来如何,老师这里有几张活动图片,图片上的物品可移动,小组内同学动手移一移,摆一摆,看怎样才能把房间整理好。

小朋友动手合作整理(放音乐,让小朋友在欢快的音乐中活动)

小组交流汇报。

师:哪个组愿意先派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分的?(上台边分边说,把学习用品放在一起,玩具放在一起,衣服放在一起),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整理后的房间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课件展示出整理后的房间)。

生:整齐美观。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分类活动,使学生切身感觉到“分类整理”不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和好处。

小结: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了一起,把玩具放在一起,把衣服放在一起,把相同或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就叫分类。我们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房间,使整个房间又干净又整齐,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手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个勤快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三、小组合作,体验分类。

师;小虎有一些铅笔,想把它们分类放好,但又不知道怎样分?我们刚才帮他把房间整理得很好,现在能不能帮小虎整理他的铅笔呢?让学生把准备好的铅笔拿出来。

学生小组合作整理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小组汇报(教师分别在电脑屏幕上演示以下几种典型的分类方法)。

生:我们组是按长短来分的,长的放在一起,短的放在一起。

生:我们组是按削好的跟没削好的来分的,削好的放在一起,没削好的放在一起。

生:我们组是按有橡皮和没橡皮的来分的。

生:我们组是按颜色来分的。

生:我们组是按铅笔的软硬度来分的。

师:同学们按不同的标准把铅笔分得很好,个个都是能干的好孩子。

设计理念:新的数学教育观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此处采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方法,既发挥动态的集体力量,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

四、知识的运用。

1、师:刚才大家帮马小虎想出了这么多分类整理东西的好方法,马小虎非常感谢大家,想和同学们一块去动物园看一看,你们愿意吗?(愿意)课件出示课本第52页第一题。

师:你看到了那些小动物?指名说。

师:用你喜欢的颜色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看谁涂得又对又好。

反馈:你给那些小动物涂上了颜色。

师:想一想,图上的这些小动物可以怎样分类?

小组商量后说一说:

生:可以按会飞的和不会飞的来分。

生:可以按2条腿、4条腿和4条腿以上的来分。

师:你懂得知识真多。

生:可以按动物类和昆虫类来分。

师:你真是一个动物学的小专家。

师:小朋友的知识面真广,想了许多分类的方法。

设计理念:目的是让学生按照给定的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进一步渗透分类的意识,也渗透了自然科学的教学。

2、现在小虎听说欢乐世界刚开了一家大型商场,想带我们去逛逛,你们想不想去?(想)

课件出示课本第52页第3题。给商品分分类,把商品贴在相应的货架上。

师:今天超市里运进了很多商品,想请你们当回超市员工,负责把东西分类放在儿童玩具柜、文具柜、服装鞋帽柜里,现在请小朋友小组合作给商品分类,比一比哪组贴得整齐,整理最快。

设计理念:采用开放式的教学,通过设置操作、游戏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活动,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全班反馈。玩具柜里放车、玩具熊、玩具小鸡;文具柜里放铅笔、铅笔刀、铅笔盒、地球仪、尺子;服装鞋帽柜里放上衣、裤子、帽子、鞋子。在这过程中,有的小组分工合作,很快就完成了;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整理不够快;最后有一小组最慢,究其原因是小组长没有与小组成员分工,只是小组长一个人在整理。我抓住此动态生成的现象,让小朋友发表意见,指导学生应如何进行合作,小朋友在此种情况下更深感合作其意义及作用。

五、列举生活中的分类。

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家里的东西是分类放的,鞋子放在鞋柜里,衣服放在衣柜里。

生:超市里的东西是分类放的。

……

这样分有什么好处?(比较方便顾客找东西)

设计理念:让学生把目光从课堂转向身边,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大家说得真好,只要大家平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有好多的数学知识。

六、拓展运用。

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把教室里的人分分类吗?

师:想一想,你们组的人可以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老师指导。

学生汇报情况:

生:我们组是按性别分的,男同学一边,女同学一边。

生:我们组是按高矮分的。

…….

注:学生有按年龄分的,有按是不是少先队员来分的,有按是否戴眼镜来分的,有按头发长短来分的,有按住址来分的。

设计理念: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自由联想、畅所欲言。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给事物分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开阔了思维,初步培养寻找多种解题策略的意识。

七、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学生畅说本节课的收获。)

师:如果你们把学到的分类知识用到生活中,将会是一个很能干的孩子。

八、课后实践作业

回家后,自己主动整理一下房间,明天向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