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复习考试

政治学复习考试

政治学

?公民权利/公共权力

?代议制民主/经典民主名词解释

?共和/王政

?合法性/合法性危机

?奥尔森的国家起源理论/社会契约论的政府起源

?阿尔蒙德的政治文化理论/政治社会化的要义简答

?现代化浪潮中的政治整合/中国现代化轨迹

?自由及其主义论述

?宪政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

{每题字数已给出,根据各题型答题要求,自行调整!“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

1、公民权利

公民权利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国家里,法律所赋予一个属于这个国家的成员(即公民)的权利,是为公民所拥有,为政府所保障的合法权利。它是公民的一种正当资格。公民权利是社会成员的个体自主和自由在法律上的反映,是国家对公民所承诺和维护的权利,是一种社会所认可的赋予公民个体可做或可不做的自由,分为四类:法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参与权利。(164个字)

2、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本是公民的共同权力,为全体公民共同所有。公共权力指社会公共主体及其所拥有的公共资源对国家及社会的影响、支配、操控他人的力量或能力。所谓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由政府和其它公共组织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它是公共管理主体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享有的合法资格和相应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它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维持、调整和管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权力的运行机制应用到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进而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265个字)

3、代议制民主

代议制民主是公民选举代表掌握国家决策权力的民主形式。是一种间接民主。人们并不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而是选出民意代表来参与政府实体或议会,选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代议制民主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共同体是政治权力的最终来源;王权源于人民权力的转让,但人民仍保留着对它的所有权和终极控制权;公共权力的使用应以社会共同体的同意为基础,“关涉大家的事需得到大家的同意”应成为立法、建立政府及其他政治决策的基本原则;由各等级或社会团体选派的代表组成的机构能够行使共同体的政治权力,特别是立法权和征税权。代议制下的“人民主权”经宪法与法律的确认;公共职位向全体公民开放;形式公平且实行严格;人民能实行有效约束;人民在转移权力的同时也转移了责任,能通过监督、质询、罢免、弹劾等形式限制政府。(347个字)

4、经典民主

经典民主源于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意为“人民的统治”。实现方式是公民参政,

亲自决定和管理城邦的公共事务,即“公民自治”。只有亲自参与决策过程,才能获得扮演主人翁角色的强度体验;历经中介环节的过滤,当家作主的感觉就会被逐步稀释。原汁原味的民主离不开公民的政治参与;名副其实的政治参与需要公民的亲自“出场”和“在场”;公民在政治舞台的现身和表演不是被迫卷入而是自愿作为;积极介入政治过程意味着通过行使正当权利而在一种互动情境中做出关乎公共事务的集体决策。它诉诸集体成员之间的直接互动,通过面对面的商议就城邦事务做出公共选择。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公民应该也可以直接参与所有政策的制订,而方法是全体投票来决定。(301个字)

5、共和

共和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具有正义禀赋的崇高政治理想。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分类,多数人执政且治国宗旨是为了维护共同体的公共利益的政体为共和政体。共和政体取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之精华,是一种极具包容性的制度安排和治国模式。它的核心理念是“天下为公”:国家是属于全体公民的“公有物”。公共权力体系应向各代表性社会力量敞开,而不能为一家一派排他性地把持;公共事务的议决,要经广泛审议,而不可单方独断;遇有矛盾分歧,宜按合法程序并用和平方式来化解;参与国家治理的公民个人或团体,应将维护和促进共同体的公共利益摆在优先地位。共和的精髓是公、共、和,即天下为公、共同治理、用和平方式解决矛盾。共和治国方略的中心是公共性;基本点是德治与法治;德治重在培养优秀公民;法治重在防范公权私有。(335个字)

6、王政

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国家体制, 国家元首以世袭方式产生并实行终身制。①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一人执政且治国宗旨是谋取公利的政体是君主政体。②对于王政来说,最好的国家治理不过“大私”即“大公”,倘若能做到“大私”即“大公”,亦是一种比较合理且效率较高的政体。(125个字)

7、合法性

合法性一词在政治学中通常用来指政府与法律的权威为民众所认可的程度。政治合法性是指统治的正当性,或正统性。它既是统治者阐述其统治权力来源正当的理由,也是被统治者自愿接受其统治的价值依据。

合法性被认为是政府行政的最基本条件,一个政权通常需要得到大多数民众的认可才能维持其权利。评估合法性的两大指标是公民对既定政权的支持率和公民支持既定政权的持久性。合法性主要有规则、法律和民意三重支撑。

合法性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认可的基础上,这种认可可以是神秘的或是世俗的力量,包括神圣习规、领袖人物的超凡禀赋和个人感召力、法律典则,其获得来源于长时间的存在、良好的政绩、选举产生的政府组成结构以及通过操纵国家象征来支持其合法性。在当代国家中,合法性更加依赖于政治权力的有效性,这包括了政府能否有效的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经济能否有效地持续发展。这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策能力。就法律的角度来看,合法性并不等同于遵守法律。合法性也不等同于合法律性。(413个字)

8、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危机意味着政府的信任危机和权威危机,表现为既定政治秩序的支持力在广泛性和持久性两个方面的严重耗散。合法性危机有三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当局层次的合法性危机;体制层次的合法性危机;共同体层次的合法性危机。转型期威权国家的“政绩合法性”困局:经济衰退,不能兑现政府承诺;经济增长缓慢,但民众的期望值更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不低,但民众的非经济要求高涨,并公开释放出来。在民主国家,政绩不佳会使执政当局失去“在职”合法性。而一个失去“在职”合法性的政治领导人被罢免、弹劾或在选举中被淘汰,反过来又意味着宪政民主的程序合法性得到了确认。在威权国家,政绩不佳则极有可能将统治者的“在职”合法性危机引向更深层次的制度合法性危机。(309个字)

简答:

1、奥尔森的国家起源理论

奥尔森对政府起源做出了经济学解释,认为政府的形成是从流寇到坐寇的过程,国家是由固定的匪帮转化来的。起初无政府匪帮猖獗,继而匪帮垄断抢劫权,最后匪帮常驻成为政府。而人类对和平秩序和公共物品的需求促进了政府的产生。奥尔森认为任何一个社会,只要巧取豪夺比生产建设容易,掠夺活动就会使创造活动萎缩,经济就落后,社会就贫穷。反之,只要存在激励机制,诱使企业和个人积极生产创造,经济就繁荣,社会就富足。(195个字)

【奥尔森认为国家是由固定的匪帮转化来的。(以下为具体阐释,如有需要根据情况自行整理总结)

每个个体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获得足够的资源,由于使用权力进行劫掠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众多流窜匪帮直接通过暴力从他人那里掠夺资源,并互相攻杀。在生存与利益最大化的逻辑支配下,各流窜匪帮毫无节制地进行劫掠活动,导致收益不断下降,于是一些有能力的匪占据一个资源丰富,易守难攻的地方固定下来,垄断抢劫权,强迫部分匪徒从事生产劳动,或向当地的居民及外来人承诺他们只要每年在收获时上交一部分财务,平时就不会去打扰他们,保证他们保有剩余的生存或再生产乃至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财物。如此一来,在这一地区,生产活动再次变得有利可图,更多的人从事生产活动,匪首及匪徒的收益增加。

要做到这一点,该匪首必须在有外敌入侵时派人击退入侵者,在手下匪徒违反规矩时予以惩罚。附近苦于其他流窜匪帮的居民听说后纷纷向此“策略”匪帮靠拢,这样一来,能够良好执行此种政策的匪首将攫取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的地盘,获取更多资源,直到遇到地理限制或另一同样强大的匪帮为止。此时,匪首宣称自己是是神或是应臣民要求来统治大地的。

此外,匪首还发现若其将自己劫掠的一部分资源投资于公共服务,如打击犯罪维持治安,提供解决纠纷的司法服务,修筑道路和公共水利设施等,能够有效地增加社会财富的产出,并从这些增量中获益,固定匪帮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共容利益的指引下运用权力保卫其领地,为社会成员提供和平与安全秩序,逐步把自己的劫掠规矩与分赃规矩正规化、神圣化为法律

制度,建立起法律执行机制,提供公共服务。于是,拥有足够力量控制其领地的匪首成为定居下来、头戴王冠提供公共物品的专制者。此即为奥尔森以“理性自利的人”为前提,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使用权利(或劫掠或保护生产与贸易)为基本逻辑所建构的国家起源的“匪帮理论”模型或隐喻。】

2、社会契约论的政府起源

社会契约论的政府起源学说承认“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下,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够承受的地步,人类被迫改变生活方式。人类不能产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集合并形成力量的总和来克服生存的阻力。实践方式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主权者是尽可能包括最多社会成员的、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共同体中的约定对于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共同体就以这同一个行为获得了它的统一性、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意志。共同体可称为“国家或政治体”,至于结合者就称为人民;作为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就叫做公民,作为国家法律的服从者,就叫做臣民。有了这个契约,人类就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从本能状态进入道德和公义状态。

具体说来主要有霍布斯与洛克两种观点。

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由于不存在令人们慑服的共同权力,人们相互掠夺攻击,从而处于“狼对狼”的战争状态,为摆脱人类贫困卑污和残忍的状态,保护天赋权利,人们缔结契约把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数人组成的集体。洛克则认为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和温和的,人们亦拥有一定的生命、财产、自由等自然权利,但这些自然权利的状态存有重大缺陷,于是在社会成员自愿同意的前提下缔结契约建立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克服个人强行正义的负面效应。

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是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得到的一切东西的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628个字)

3、阿尔蒙德的政治文化理论

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它是一个政治体系的集体历史和现在组成这个体系的个人生活历史的产物。它植根于公共事件和私人经历,体现一个社会的中心政治价值。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组成部分,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观。同时以认知、情感、和评价作为其典型取向。政治文化具有规约政治行为、影响政治制度、维持政治秩序、引导政治变革的功能。分为地域性政治文化、依附性政治文化和参与性政治文化。阿尔蒙德将政治社会化定义为“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形成并传送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传承机理在微观层次表现为通过政治信息获取政治知识,培养政治技能;从政治态度到政治信仰最终形成稳定的政治人格。在宏观层面表现为政治认同感和整治向心力。政治文化通过个体的作用力,在家庭、学校、通贝、传媒和政治组织间不断传承。(382个字)

4、政治社会化的要义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意味着“一个人获取政治定向以及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阿尔蒙德将政治社会化定义为“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形成并传送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通过情感感召,以理说服,利益诱导,灌输等技术手段过渡到再社会化。

具有以下实现途径:家庭、学校、伙伴群体的同喻文化大众传媒、政府

功能:训练个人的社会政治观;支持政治系统的运作,维持政治生活

方式:政治教育政治模仿政治专业训练政治实践(293个字)

5、现代化浪潮中的政治整合

现代化进程的初始政治条件要求有统一的政治秩序,而统一的政治秩序要求实现国家的政治整合。暴力合法使用权的分散是国家建设一最大问题。

政治整合在“国家”尺度上的定型:在现代社会,不是其他,而仅仅是“国家”,最终成了占据确定领土并在所辖范围内“垄断合法暴力和强制机构的统治团体”。

现代国家建设的领导权之争:1、在中世纪至近代早期的欧洲,合法使用暴力和征收赋税这两项大权,不仅见于国王,而且分散在教会及多如牛毛的封建领主手中。在“权力集装器”的博弈过程中,现代化的世俗化取向决定了国家建设的领导权不再属于教会。2、“布尔乔亚”的行动逻辑说明市民也无法担当领导之权。3、现代国家的定型是在世俗轨道上进行的,历史上绝对君主及其贵族同盟扮演了重要角色。

“两栖性质的社会结构”(熊彼特)

一方面,尚嫌稚弱的新兴资产阶级特别需要专制君主的政治庇护。因此,它想方设法把王权拉到自己身边来,而作为回报,则必须通过自己的经济贡献来为国家服务。

另一方面,君主专制的国家政权也不断增加着对资本主义过程所创造的财富与税收的依赖。它不仅靠新兴资产阶级提供的国库收入过日子,而且因为这个缘故,还在一定程度上根据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来制定或修改其对内对外政策。

作为分工的一方,新兴资产阶级主要承担经济职能。

【为了扩张自己的工商业利益,他们也会向权力中心施压,或者通过反贵族特权之类的社会运动来寻求和自己的经济实力多少相称的政治身份和政治地位。但总的来说,在现代化的初期阶段,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参与是较为和缓的和相当有节制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大,而且也因为,其专注于成本核算的理性气质显得温良与平庸,尚缺乏在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中实施政治统治所必须的超凡魅力和英雄气魄。】

作为分工的另一方,专制君主及其贵族同盟主要承担政治职能。(538个字)

【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和长期的历史熏陶,贵族骑士养成了一种勇武善战的英雄主义气派。他们不仅具有挥舞刀剑的特长,而且崇尚为战斗而战斗、为胜利而胜利的价值信条。正

是这种喜好征服的职业习惯,使他们能够承担起领导国家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重任,从而在社会各阶层的心目中保有神秘的魅力和独特的威势。】

6、中国现代化轨迹

一、清末民初。

两大改革举措:1、鼓励新学。废停科举,以后的新官僚从新式学堂里选拔。 2、奖励经商。把官位和投资捆绑。

影响:废停科举,从根本上切断了“士”的社会来源。新教育制度培养出的已是在社会上“自由浮动”的现代知识分子。士的逐渐消失和知识分子社群的出现是中国近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过去高度同质和内部整合的士绅集团开始沿着四个方向分化:近代工商业者、近代知识分子、新式军人、土豪劣绅。新政瓦解帝国;农村衰败,引发农村革命。近代大量士绅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一些恶棍进入村庄政权,充当国家代理人,将双轨政治变成了一种单轨政治。大量赋税以及摊派通过这些趁机勒索的恶棍而加到农民身上,恶化了农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乡村衰败,破旧无法立新。下层力量抬头,革命与造反频繁,激进主义成为意识形态主旋律,总体性危机形成。在国共两党为解决总体性危机的大角逐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总体性社会。

二、抗战建国。

1、鉴于军阀专权,孙中山先生率领国民党采用武力护宪路线,提出了军政、训政、

宪政的建国三步走方略。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带来了一个“非意图的后果”:晚清以来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中国被世界承认为强国。1927-1937年的黄金10年,中国部分实现了民族独立,首次实现了关税独立,城市工商业大发展。国共之争,新政权建立。

2、毛泽东时代的现代化:边缘突围。

不能殖民不能武力,只能和平发展;消灭了有产阶层,只好艰苦奋斗;市场和社会弱小,只有政府独承重担。到195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新模式基本形成。在农村,典型的形式是人民公社;在城市中,则是以单位为主干,附之以居民委员会系统。在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政治与行政权力。

3、后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复合转型:中国在1978年后同时在进行三项大转型:

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转型为开放社会。这三项大转型中的任何一项都会给一个社会带来空前震荡,此时它们同时发生。

三、经济改革的启动:

改革起点:运转不灵的超级国家公司;改革发动:权力下放与农村包产到户;改革路径:底层创新,政府承认。实验性改革:安徽小岗村(1978年);深圳经济特区 (1980年5月);苏南乡镇企业(1980年代);价格双轨制(1980年代)。经济改革体制目标逐步明确(1984-1993):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十三大,商品经济中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992年十四大,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多重努力(1994-):1994年中央与地方分税制 ;19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改制;1997

年确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加入WTO,金融和银行改革,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改革的推进机制:休养生息、双引擎驱动、产权变革。

四、中国现代化新方向·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

1、建设性政府: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主要矛盾确立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2、服务型政府: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悄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私人品匮乏到公共品匮乏。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因此,要完善分配。(1299个字)

【1、中国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位移:路线更替------毛时代:争公平;邓时代:求效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江时代:保稳定:正确处理稳定、发展与改革的关系;胡时代:谋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中国经验。------控制风险:试验与试错。增量改革: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渐进调适:信息不完全状态下容易的先改革。制度和金融创新:引进外资、利用民族资本、依靠城市力量。 3、中国现代化的焦虑:时间焦虑、目标焦虑、人口焦虑。】

论述:

1、自由及其主义

自由是基于权利优先原则的宪政制度设计。意指由宪法或根本法所保障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权,能够确保人民免于遭受某一专制政权的奴役、监禁或控制,或是确保人民能获得解放。在字面意义上,“自”指“自我”,“由”乃“顺随”。因此顺遂自己的意志,自我决断,自我行动,即为自由。政治自由仅仅指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由就是“独立于他人的专断意志。”对某一个体的外在限制,可能来自他人,可能来自团体,也可能来自公共权力组织,即政府。作为免于种种无理限制而自我做主的一个选择和活动空间,自由的范围是与外在限制的强度成反比的。外在限制的强度越大,自由空间的范围越小;反过来,扩大自由空间的范围,必定要降低外在限制的强度。

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为追求发展、相信人类善良本性、以及拥护个人自治权,此外亦主张放宽及免除专制政权对个人的控制。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论点是:法治并非简单的依法而治。法治所保障的自由,根本说来不是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公民施以强制的自由,而是公民免于统治者的无理干涉而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和行动的自由。

自由主义的价值理念::1、坚持个人权利的优先性;2、,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对个人最少无理限制或强制的社会;3、为这样的社会设计一种理想蓝图,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实践,构成了自由主义所追求和捍卫的价值目标。

自由主义的契约论模式:自然权利不仅具有不容侵犯的价值神圣性,而且常常表现出易遭伤害的现实脆弱性。因此,生活于自然状态的每一个人,按照平等原则,将自己确定是非标准并据此采取任意行动的部分权利让渡出去,转交给一个公共权力机构,就成了一件必要的和合理的事情。

自由主义不是要限制,而是要把不合理的限制一项项消掉,尽量减到最小。(895个字)

2、宪政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

在现代文明社会,宪政指一种通过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基本法,即宪法,来保障公民权利和限制公共权力的政制安排。宪政的实施首先要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同时又要约束公民的行为。它以法治为形式、以民主为基础、一分权制衡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终极目标。它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是政治运作进入法律化理想状态。

宪政的价值取向:1、强调法律具有凌驾于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的法治的必要性。2、宪政的实质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限权,其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包括民主政府)权力的滥用(即有限政府);限权的一个技术性手段是分权。二是保障,保障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3、宪政将保障和维护人的自然权利视为政府的根本宗旨,并在维持安定秩序的前提下,尽力压缩政府权力的活动空间,拓展个人与公民社会的自治领域。4、宪政主义不但要求一个安全的权利体系,同时还主张以明确的权利体系保障公民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等诸项权利。

宪政的制度安排:宪政主义的本质在于以一系列准则或规范来限制政府权力,因而主张国家制定一部有效的限权宪法,并通过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形成权力的则制衡机制,从而有效地防止权力的专横。(1)用权利限制权力。经公民权利摆在重要位置,政府只是个工具;将保障和维护人的自然权利视为政府的根本宗旨,并在稳定安定的秩序前提下尽力压缩政府活动空间,扩充公民权利与活动领域。(2)用权力限制权力。通过分权方式造成政府权力机构之间的内部制衡,以防止专断权力的出现。(3)用社会限制权力。动员外部社会力量,尤其是公共舆论的力量,对政府权力的运行施以必要的和有效的监督。(679个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