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29.2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偏差,它指人们倾向于把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如自己的努力能力等;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自尊和自我的概念。
5、
第六章——认知失调
1、认知失调:当做出一件行为,似乎不符合自己习惯的自我概念的时候,人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此即为认知失调。人会尽可能消除或减轻认知失调的感觉,甚至可能找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2)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他所关心的是“人类群体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3、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吴江霖)
·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独立的边缘学科
边缘性: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两门学科在解决社会问题时相互渗透的结果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行为的内隐过程+外显过程
研究人在社会与文化环境中的行为。
*什么是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包括:社会、文化、互动、人格
社会行为: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
人是社会行为的主体,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具有完整的人格结构
在特里普利特研究的基础上,F.H.奥尔波特实验方法及有关社会促进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
“合作群体中存在社会刺激,会使个人工作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这一增进在涉及外部物理运动的工作中要比纯智力工作中表现更加突出。”
社会心理学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主流
(二)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理论研究: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Mead)写成《心灵自我社会》为“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孕育了20世纪40-50年代后形成的诸多社会心理学。
③性器期
④潜伏期
⑤生殖期
贡献:
■个体的社会化
缺陷:
■常依赖直觉、推测,无实验根据;
■本能论,忽视社会影响。
(4)符号互动理论(乔治·米德)
代表人物:米德、布鲁默
主要观点:强调符号和意义在社会过程、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代表作:《心灵自我社会》
重要观点:
(1)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符号进行交往,达到共同理解。
核心观点:强调早期的学习决定了行为方式。人的行为是后天学来的,心理学只应关注对外显行为的研究。
1、巴甫洛夫的学习理论
学习是条件作用:经典性条件反射(联接),奠定了行为主义的基础。
2、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强化)
操作性条件反射
3、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
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社会认知理论(勒温)
社会刺激:一类为社会情境,与某个个体或群体直接发生联系的其他个体或群体;一类为社会文化环境
反应:指广义的社会行为,是一个连续统,包括内隐的和外显的。
2、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G.W.Allport,1954)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刺激→反应(S→R)变为刺激→解释→反应。(S→I→ R)
A行动,B觉察到A行动并试图确定其意义,即确定A的意图。B根据他已经附加于A的行动之上的意义或解释来做出反应。同样A也根据在场的反应中所理解的意义(行为者对情境的定义,即是给事物赋义)做出反应。
B≠(S→R)。行为是有目的的“设计”,可以借助解释去
区别性信息:行为者对待不同的刺激物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别。
一致性信息:行为者与周围他人行为方式与表现之间是否一致。
一贯性信息:行为者在其他时间/场合的行为表现。
将外部归因进一步区分为刺激物和情境,使得归因更加明确。
详细描述了人们如何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因的机制,有利于更准确的分析行为的原因。
3、基本归因偏差: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者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此为基本桂英错误。
S-P-K-R(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
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是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A-M-H(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
社会源于人的本性,人性由生物或本能力量支配。
2、社会心理学形成时期
*母体学科的产生:社会学、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拉扎拉斯、斯坦达尔、冯特)
经验研究:1935年,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盖洛普(G.H.Gallup)运用分层抽样法进行的民意测验调查,导致了民意测验在美国的迅速发展。
(三)文化人类学的冲击:文化与人格
马林诺夫斯基
玛格丽特·米德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对现代社会国民性格比较研究
《文化模式》
4、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
1、格式塔心理学
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社会知觉的定律与对物体知觉的定律极为相似,人们常常很自然地把对某一社会情境的知觉、想法和信念组织成一种简单而又有意义的形式,不管社会情境如何错综复杂,人们都会将它变得有规律。对环境的知觉、组织和解释会影响了一个人对社会情境的反应,把解释社会事物的过程称为社会认知。
A.海德的人际归因理论
人就像是业余科学家,尝试着拼凑各种讯息以了解他人的行为,直到找到一个自认合理的解释理由为止。海德认为人有两种强烈的动机:①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②控制环境的需要。(倾向内部归因)
内向归因:将行为归诸于行动者的人格、态度或者个性所致。也称为性情归因。
外向归因:将行为归诸与行动者所处的情境所致,也称为情境归因。
(3)从他人了解自己:镜中我,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
(4)比较法
4、如何形成较为正确的自我评价?
(1)全方面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各有优缺点,要学会调整自我评价,准确的进行自我定位。
(2)多角度评价自己
要积极地获取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比如同学,老师,朋友,家长等对自己的评价综合起来分析,有助于自己形成一个较为准确,客观而又全面的认识与评价。
2、勒温场论以及团体动力学
基本概念:
■心理场;
■张力系统:
如果内外刺激使某一区域平衡状态被打破,个体为恢复平衡,在心理生活空间寻求满足需要的目标,释放能量,驱动行为达到目标。
●特点:
■ B = f ( E P )
■系统论观点:
■强调现时现场。
●群体动力学
●领导行为。
(3)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强调生物因素(本能和遗传差异)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与生俱来的,这些特质在决定行为方面扮着重要的角色。
②心理学的人种学:研究各个民族的特殊心理规律。
冯特:民族心由语言、神话、风俗、艺术等构成。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代表人物:塔尔德、迪尔凯姆、勒庞
①塔尔德:《模仿律》提出暗示—模仿原理;
②迪尔凯姆:集体表征(群体意识)—群体所共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心理表征,它存储着数代人的知识和经验,具有外在性和约束性。
③勒庞:受两者思想的共同影响,注重自发形成的群体的研究,尤其是群体兴奋时的社会控制研究
运用和调节意义。换言之,刺激不能单独说明B的行动,也不
能单独说明A对B的反应。
人际互动是有意义的互来自百度文库。
第三章——我们如何思考社会性世界
1、社会认知:人们如何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人们如何选择、解释和运用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2、图式:人们用来组织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社会性世界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A.个体层面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1)研究人的社会化(2)研究自我意识
(3)研究社会态度(4)研究社会认知
B.人际层面:社会交往和互动
(1)人际关系(2)人际沟通
(3)社会影响(4)侵犯和利他
C.群体心理(去个性化-巴金、费孝通;国民性;民族心理等研究)
D.应用社会心理学(消费心理与广告效应;管理心理;宣传效应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代表人物: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从遗传角度而非社会角度解释社会行为,个体行为的动力即人的本能(18种本能)。
影响及评价:1、本能作为社会行为的解释,大大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繁荣;2、对动机的强调;3、批评的靶子;4、20年重版14次,50年左右重版23次。
3、确立阶段
(一)F.H.奥尔波特(F.H.Allport)与社会心理学
B.维纳的归因理论
成功/失败六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体状态、其他因素
三维度: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
C.琼斯和戴维-对应推论理论
对应推论影响因素:①行为的社会合意性②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D.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从三种形式解释人的行为的原因:行动者本人,刺激物,具体情境
Kelly指出人们用三种信息归因: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及其弟子
主要观点:意识模型、人格结构、个性发展学说(性的发展)等
人格结构:
本我: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生物面
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起调节作用——心理面
超我: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社会面
防御机制:合理化、压抑等
个性发展学说:
①口唇期
②肛门期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塔尔德、迪尔凯姆、勒庞)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1908,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1908,Ross,《社会心理学》)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代表人物:拉扎拉斯、斯坦达尔、冯特
民族心理学:民族精神生活成因与规律的科学,分为两部分:
①民族史心理学:研究一切民族共通的心理规律;
第四章——我们如何认识自己
1、自我图式:个体有关自己的认知结构(网络),有助于帮助自己了解、解释并预测自己的行为(原型)。
2、自我评估: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心理历程,包括思考和判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行动原因等。
3、如何认识自己:
(1)内省法:感受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动机的过程
(2)自我知觉理论
(2)符号互动:如课堂上课、言下之意、弦外之音等
(3)心灵、自我和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靠符号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4)“自我”是符号互动论的核心。自我是正在行动的有机体,而不单是接受刺激并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被动的容器”。自我远远多于‘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分的内化’,它更主要地是一个社会过程,即自我互动的过程。”自我发展包含着主我和客我(“社会我”)的不断互动。自我乃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
2、说服的低飞球技巧:先给予不完整的讯息,待对方答应之后,再告知代价增加的完整状况,此时对方较可能也答应。
3、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
独立性:独特的分析视角
独立边缘学科
(1)社会学(见“林”)
社会学使用社会水平的分析,试图理解社会行为的一般模式。
(2)人格心理学(见“树”)
根据个人独特生活历史和心理特征来解释行为。强调儿童期经历、能力和动机以及人格或心理调适的个人差异。
(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家采用“人际分析”水平进行研究。社会心理学家通常关注个人当前的社会情境,包括环境中的其他人,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他们与个体的关系。
第五章——社会认知-我们如何了解他人
1、内隐人格理论:每个人都具有某些“内隐人格理论”即会有意无意地把某些人格特质连接在一起归入同一类型。这可以帮助我们凭借少量信息迅速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与评断,但有时并不自知也不一定正确。(用以判断他人的图式)
2、归因理论: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换言之,归因就是对自己或者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
(3)多向比较
可以进行纵向比较,将目前的自己同过去和未来理想的自己进行比较。也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同比自己优秀的、和自己差不多的、比自己稍差的人进行比较。
(4)确立适当的目标
当个体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时,就有可能遭到失败与挫折的打击,若个体还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目标过高,则会影响个体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所以个体设计目标的时候需要有梯度性,将大目标分段实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和理论
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1971年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P.Hollander)
《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将社会心理学发展阶段划分为:
1)社会哲学阶段
2)社会经验论阶段
3)社会分析学阶段
孕育时期——形成时期——确立阶段
二、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两条基本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