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即:这个堂语文课,我们要“教什么”。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有的,如教数学课,我们“教什么”,直接由教材表现给教师和学生。但语文课不是这样。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学的内容,课文仅仅我们要教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于是,“教学内容是什么”这么一个在其他学科里老师们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能够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水准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这是实行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
王荣生教授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什么叫适宜的教学内容呢?教学内容是对“教什么”的回答,从学生的角度也就是“学什么”?合适的教学内容涉及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一篇教材,它包含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怎样才能达到有效,有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先有一个定位,一个目标,再据此去择取合宜的教学内容。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却存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不相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二是语文教学内容以一种极不确定的面目表现。三是很多迫切需要教的,却没有涉及,学生已经懂了的却花大力气去教。四是充塞着很多不像语文的东西。语文上成思想品德课,如把《大自然的语言》上成地理课。
那么如何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并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呢?我以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和具体课文三者的结合。确定教学内容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文的主要特征。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极为庞杂的,我们应该选择最能体现这篇课文特征的内容来教。如《安塞腰鼓》一文,主要是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歌颂阳刚之美。文章的语言有强烈的节奏感、像急促的鼓点一样使人震撼、烧灼、威逼、让人透不过气来。很有气势,与腰鼓产生的气势交融。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内容放在感受体会文章的语言上。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精心设计了个别朗读、小组对比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听名家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强调朗读的重要性的同时,注重学生对作品情感的把握。这样不但能够调动起学生朗读的热情,课堂气氛也更热烈。
二是学生的需要。确定课文的教学内容也不是由教材一个要素决定的,还涉及到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所以也不可能是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我们只能选择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我教《夸父逐日》的时候,很多同学
在预习的问题中提到课文最后一句“弃其杖,化为邓林”到底有何作用?于是在备课时,我就把学生的这句话作为重点来思考,在上课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讨论这句话,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有学生想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学生说长出桃子能够为后来的追求事业的人解渴,有学生说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夸父自己死了却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心有不甘,所以“死而不已”,要给世界留点什么。想象、联想十分丰富,但都能够归结到造福人类的精神。能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和状态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到眼中有学生是很重要的。如果在教学《风筝》时讲背景,讲《野草》,讲鲁迅在文中所表现的批判精神,学生就会云里雾里,不知所云,鲁迅是我国文坛的泰斗,思想深刻复杂非同一般,而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特点和心理特点,讲解的层次远远高出了学生实际,达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是编者的意图。编者的意图主要是通过课后的练习题来体现的。语文练习题的重要性在语文课程中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因为语文练习题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他课程中,练习题最多仅仅课程内容的重现,有的只属于教学领域,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课程本身并没有很大影响。但语文课不是这样,语文课“教什么”在相当水准上是由练习题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在教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我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两个:一是理解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二是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意义。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完成不了的问题再由老师补充。如学生在理解人物形象时,提出了韩麦尔先生其实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在处理教材时是避开他的缺点去分析其伟大,还是还原人物的原有形象,让我犹豫了一下,但最终我觉得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找一找韩麦尔先生的缺点,最终让学生明白,爱国不是伟大人物的专利,一个平凡、普通的教师甚至有很多缺点的老师,在国土沦丧的时候,也能表现他的伟大的爱国情。我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因为故事所处的背景和我们的现实相去甚远,但我要让学生明白,爱国情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具备的,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一样能够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尤其在国家大灾持续的情况下,我们的民族更需要凝聚力,每个人都需有一颗爱国心。时代在呼唤平民英雄。
总来说之,课文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其中可能包含着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协助学生更好的阅读,建立学生与“这个篇”课文之间的链接,所以,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