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带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59.43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一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 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2 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岭阻隔,受大陆气团控制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光照强,大风日数多,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水文:地表水贫乏,河网密度小,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植被:贺兰山以东草原为主、以西荒漠为主有大片戈壁和沙漠;土壤发育差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外力作用: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风力堆积二荒漠化1 荒漠化的概念: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原因--气候变异,人类过度的经济后动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2 西北荒漠化的成因①自然原因:干旱的气候导致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大量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条件;大风日数多---动力条件气候异常---多年持续干旱,加剧荒漠化进程②人为因素------常起决定性作用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过度樵采---干旱缺乏能源的地区过的放牧---牧区掘井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水资源利用不当-用水紧张绿洲荒漠化、次生盐渍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3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①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②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③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④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牧,保护植被,规定合理载畜量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⑥恢复自然植被,植树种草,种植耐旱植物⑦生物固沙、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等1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云贵广西等地)石漠化严重原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多,降水集中强度大,对地面冲刷强烈地形起伏坡度大水流速度快侵蚀严重土壤层薄且贫瘠,易造成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人口激增;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滥垦耕地、砍伐薪柴等造成地表植被破坏,使土地裸露,失去保护2 江南丘陵----红漠化(水土流失)3 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4 土地此生盐渍化原因自然原因: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导致大量盐分在地表积累华北半湿润地区,降水集中雨季短,春秋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大量盐分在地表积累人为原因:农业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排泄排水不排盐。
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一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___ 组名: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说出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能记住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对策和措施。
3.会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难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与对策【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方法和材料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危害进行了解,找到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知识链接】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荒漠和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现象,并且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数的土地逐渐退化,并且最终连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且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荒漠化是指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这种土地退化。
它是等自然因素与相互作用的产物。
主要表现在、、而引起的、和o (A 级)2.读图2.1,说出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找出400毫米的等降水量线,记住图中的沙漠名称。
(A级)3.说岀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归纳)(B 级)4.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屮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C级)知识点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o (A 级)1.读图2. 4,简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知识清单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①土地退化,是②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③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④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⑤次生盐渍化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自然特征位置: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⑥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⑦亚欧大陆的腹地地形:东部是辽阔坦荡的⑧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⑨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气候:干旱为主的⑩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⑪递减,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随之⑫减少植被:自东向西形成以⑬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2.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水贫乏,⑭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⑮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⑯沙漠植被⑰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⑱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⑲冬春干旱的季节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⑳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21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在西北地区现1.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22人为因素所致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23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表现在过度樵采、○对点训练考查点一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的本质是( )A.耕地退化 B.草地退化 C.土地退化 D.林地退化答案 C解析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2.下列不属于荒漠化现象的是( )A.沙质荒漠化 B.石质荒漠化 C.次生盐渍化 D.过度开垦化答案 D解析荒漠化的主要表现为由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考查点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3.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影响B.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差异显著C.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D.气候大陆性强,年降水量200mm以下答案 B解析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年降水量由东向西由400mm降至50mm以下4.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C.多疏松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D.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答案 D解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缺水,所以河流水量不大,流水作用微弱考查点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读图,回答5~6题5.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是因为( )A.气候变化异常 B.植被遭到破坏C.降水变率加大 D.干旱程度加剧答案 B解析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垦殖造成的植被破坏使得沙质土壤活化,土地沙化现象严重6.图中B因素造成的斑点状土地荒漠化现象分布于( )A.绿洲内部草原区 B.草原区水源附近C.灌溉农业区内部 D.内流区河流上游答案 B解析图中A、B、C、D分别对应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然后结合选项逐一分析绿洲内部以种植业为主,其荒漠化原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过度樵采,A错;过度放牧地点在集水坑和井泉附近,B对;旱作农业区荒漠化原因是过度农垦,C错;内陆河流上、中、下游用水不合理,会造成下游缺水荒漠化,D错[方法技巧练]框图法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此降水量分布规律是因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影响(2)A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B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C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___________地带性规律,主导性差异因素是__________条件(4)B处土地沙化现象严重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自东向西减少距离海洋远近山地的阻隔作用(2)森林草原荒漠和荒漠草原 (3)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 水分 (4)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解析图示地区以我国内蒙古地区干湿状况为背景,重点反映了自东向西的水分变化及其产生的各种景观变化,旨在考查自然带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不当造成的后果方法技巧综合提升一、选择题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1~2题1 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A.向西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C.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2.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答案 1 A 2 A解析从表中经纬度变化可知沙地是向西北方向移动此处处于农牧交错地带,因为历史上过度垦殖,导致草原沙化土地连片发展读“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略图”,回答3~5题3.结合图可以看出(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答案 B解析结合图例和图中的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在200~400毫米之间,植被类型都为草原4.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答案 B解析甲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因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5.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答案 B解析乙地的年降水量接近400毫米,位于农牧过渡地区,过度农垦易导致荒漠化的产生6.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答案 D解析中国荒漠化最严重和最典型的是西北地区,西北生态环境脆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沙灾害较多;中国南方荒漠化不典型,且生态环境相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要优越;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慢;三江平原过度垦殖主要导致湿地和沼泽的减少,并不会产生严重的荒漠化,故选D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7~8题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答案 D解析因为人畜活动以水井为中心,于是水井周围就会因为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的地面,即沙化地表8.在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地表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答案 C解析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加上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在水井周围的土地出现次生盐碱化二、综合题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所示的山脉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图示地区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答案 (1)西北—东南走向(2)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沿途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下渗严重(3)主要是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造成沙丘活化(4)气候干旱,风沙侵蚀强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对荒漠化的影响。
3.理解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影响。
【课前预习】完成《基础训练》P13中的“课前知识早知道”的前三部分内容【课堂探究】探究点一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探究思路:合作探究(一)荒漠化的概念及表现1.荒漠化是实质是什么?荒漠与荒漠化是同一回事吗?并加以说明。
2 •分析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主要发生在我国什么地区,分别属于什么干湿类型?(二)荒漠化的形成过程1.简述荒漠化形成的基本过程。
例题精析【例题1】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西北地区的范围是什么?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什么?怎样形成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是什么?解析:中国荒漠化最严重和最典型的是西北地区,西北生态环境脆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沙灾害较多;中国南方荒漠化不典型,且生态环境相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要优越;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慢,三江平原过度垦殖主要导致湿地和沼泽的减少,并不会产生严重的荒漠化。
答案:D方法点拨:荒漠化简单的理解就是土地退化的一种现象,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不同的地区造成荒漠化的具体原因是不同的,而生态环境越脆弱的地区越易发生荒漠化问题。
针对训练1.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 •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知识拓展1.次生盐碱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因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地下盐分在地表聚集的现象。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授课教师:陈匆琼 指导教师:阮久平一、荒漠化1.荒漠化的形成过程2.概念: 指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及一些________________的这种_______________。
3 荒漠化因素:是气候变异等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产物。
4主要表现_________退化、_______退化、________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__化、_________化和__________化。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1.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位置-------- a : ____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北 b :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北部)、__________(大部) 2. 地形:地形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__________________;西部(新疆境内)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间分布。
3.气候:干旱——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⑴干旱成因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西部山地和盆地相位置 地形⑵区域内部差异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贺兰山以西贺兰山内蒙古高原东部年降水量不足_______毫米________毫米以下_______毫米以下干旱程度_________________干旱区_________________自然景观沙漠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1)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地表水贫乏,_________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_________和__________显著,因此形成大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由于气候干旱,__________稀少,__________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____________________;(3)动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且集中在__________干旱的季节,从而为_______________创造了有利条件。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精品一、导言荒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干旱地区植被退化、土地贫瘠和土壤侵蚀的过程,严重威胁到全球许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防治荒漠化的蔓延,科学家和政府部门努力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导则和行动计划。
本文将为您介绍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精品。
二、荒漠化防治导学案精品1.背景知识- 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干旱地区植被退化、土地贫瘠和土壤侵蚀的过程。
- 荒漠化的影响荒漠化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包括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食品安全等问题。
2.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地质条件等。
- 人为因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农业与水资源管理等。
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植被恢复:通过人工种植和植树造林来恢复植被覆盖,防止土壤侵蚀。
- 合理管理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减少过度用水和浪费。
- 土地保护:实施科学的耕地轮作制度,控制农业扩张和土地的过度利用。
4.政府角色- 制定政策:建立荒漠化防治的法律政策和计划。
- 资金支持:提供经费和奖励来支持荒漠化防治项目。
- 教育宣传: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认识。
5.社区参与- 教育培训:提供培训,增加农民和当地居民的荒漠化防治意识和知识水平。
-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与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推动荒漠化防治。
6.案例研究- 中国荒漠化防治:介绍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和成果。
- 非洲荒漠化防治:以非洲国家为例,讨论荒漠化防治在非洲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三、总结荒漠化是一个严重威胁全球许多地区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本文介绍了荒漠化的背景知识、原因以及防治导学案精品,包括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土地保护、政府角色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和案例研究,能够提高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认识,共同为荒漠化的防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导学案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影视图片,引入说明沙尘暴的发生是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直接导致的结果。
2、读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并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学习重点1.解释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学习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一、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的含义(a)荒漠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____和_______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2.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b)自然因素:⑴基本条件——气候干旱/暴雨;⑵物质基础——地表物质____;⑶动力条件——大风吹扬/水流——风力/水蚀作用。
人为原因:⑴人口增长,环境压力过大;⑵过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不当;⑷工程建设导致地表疏松等。
荒漠化是________与________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
自然因素形成的荒漠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而人为因素在加速荒漠化进程,加重了荒漠化的严重程度,并且人类活动在其发生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分布和形成原因分布: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_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成因:⑴地理位置:______海洋;⑵相对封闭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地形为主,周围有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⑶干旱的气候:以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降水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⑷稀疏的植被:以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为主;⑸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西北地区人口的迅速_____,加大了生态环境压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草原破坏和沙漠扩大。
“荒漠化的防治——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设计【学习目的】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表现和现状。
2.通过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图文资料和人口、经济、社会等人文地理图文资料分析,归纳土地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3.依据资料说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4. 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
【重点难点】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说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通过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学习,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预习知识】(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
2.原因: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石质荒漠化和。
4.现状(1)世界:约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地区最为突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以西,昆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4.主要景观:以为主。
5.内部分异:以为界,以东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区。
6.脆弱的生态环境(1)干旱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风化和作用显著,形成大片的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平地多疏松的;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季节。
(2) :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根本原因(1)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
(四)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的。
2.防治内容:预防的威胁;扭转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的生产力。
《土地荒漠化与防治》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土地荒漠化的定义和风险;2. 掌握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分类;3. 了解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方法;4. 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出一份力。
导学内容:一、什么是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指土地逐渐退化为荒漠或沙漠的过程。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造成土地贫瘠、植被丧失、水土流失等问题。
二、土地荒漠化的风险有哪些?1. 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影响农作物的产量;2. 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水资源的匮乏;3. 影响生态平衡,减少生物多样性;4. 加剧气候变化,影响举世环境。
三、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分类?1. 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地形升沉、植被覆盖不足等;2. 人为因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砍伐植被等;3. 分类: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碱化、草原退化等。
四、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方法?1.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2. 合理利用水资源:勤俭用水,防止水资源匮乏;3. 控制过度放牧:合理利用草场资源,避免过度损耗;4. 推广生态农业:采用生态友好的耕作方式,减少土地退化。
五、每个人都应该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出一份力?1. 做到“绿色消费”,减少资源浪费;2. 参与环保活动,积极倡导绿色生活;3. 支持政府的环保政策,共同珍爱地球故里。
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土地荒漠化的风险和防治方法;2.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土地荒漠化的看法和建议;3. 制作宣传海报,呼吁大家一起珍爱环境,防治土地荒漠化。
导学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不仅了解了土地荒漠化的定义和风险,还掌握了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方法。
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珍爱出一份力,让我们共同尽力,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缘由和综合治理对策.学问清单一、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和重点1.内容:预防①潜在荒漠化的威逼,扭转正在进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②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原则:坚持③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④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3.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⑤风沙危害严峻的地段,⑥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对策和措施对策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进展⑦节水农业,合理载畜,合理调配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封沙育草,建设防沙林带和农田防护林网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退耕还林还草实行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⑧薪炭林,推广使用沼气和省柴灶把握⑨人口增长把握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2.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⑩自然林爱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对点训练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和重点1.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威逼B.扭转正在进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 D解析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2.关于荒漠化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荒漠化防治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性质实行不同措施②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技术和措施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③有肯定生产力已开头面临荒漠化危急的土地可暂不作为治理的重点④贫困导致的森林被滥伐和草地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一个重要缘由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仍有肯定生产力,但已经面临荒漠化危急的土地,是荒漠化防治的重点.考查点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3.防治荒漠化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科学问题,其对策的核心应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调整农林牧结构C.把握人口数量增长 D.解决牧区能源问题答案 C解析人口过多往往导致人们生活贫困,增大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实行过度耕作、过度放牧、毁林及落后的浇灌方式等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往往造成荒漠化.因此防治荒漠化应把握人口过快进展,提高人口素养,协调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4.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因地制宜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风沙危害严峻区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C.扩大绿洲地区农业的种植面积D.营造薪炭林解决牧区能源问题答案 B解析在我国的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和石羊河下游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内流河下游和山麓冲积扇边缘产生固定沙丘活化的荒漠化.所以防治措施是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5~6题.5.P地与Q地相比, P地(双选)(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6.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 )A.截留水分 B.转变气候类型C.减弱风力 D.转变植被类型答案 5.AB 6.AC解析本题组以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及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为背景,主要考查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关学问的把握状况.区域地图信息的猎取、处理力量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5题,该区域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图示信息反映该区域沙漠广布,荒漠化问题严峻.Q在沙漠地带,依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偏西风),多沙尘暴.P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故较Q地年降水量较多.第6题,该区域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减弱风力,截留水分,增加植被掩盖,调整小气候,但不能转变当地大陆性气候的类型,植被类型也不会有大的转变.方法技巧练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掩盖率不到1%.(1)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______,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假如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距海远近(2)选②或③. 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与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解析本题以西北某区域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生态建设的进展方向.精确定位和猎取图中地理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依据干旱地区的划分标准,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到4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结合图例可以推断出图示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因而降水渐渐削减.第(2)题,为开放性命题.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化地区,进行生态环境的爱护,应立足于恢复植被.综合提升一、选择题读下表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1~2题.地区超载起止年份(年) 超载持续时间(年) 年平均超载率(%)西藏牧区1964~2000 37 47青海牧区1970~2000 31 18甘肃牧区1973~2000 28 20四川牧区1982~2000 19 101.依据图表信息,可推断(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从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惟一缘由③通过划分草原爱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爱护④建立牧区灾难防备系统,能有效爱护草原生态环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C解析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缘由,但不是惟一缘由.读下图,回答3~4题.3.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4.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进展沼气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进展薪炭林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答案 3.C 4.C解析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其形成缘由是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沙漠化地区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叉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5~6题.5.北方农牧交叉带农业进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进展舍饲养殖答案 D解析在北方农牧区,由于长期的开荒种植,使得这里的草场面积急剧的削减,开垦成农区的地方由于人的干预作用消灭了沙漠化,环境严峻恶化,所以退耕还草、增加草场面积就显得格外重要. 6.北方农牧交叉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A解析农牧交叉带是东部农耕区防风固沙的自然屏障.农牧交叉带可充分利用草地家畜资源和玉米带的饲料资源进展高效畜牧业,成为东部农耕区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和西部牧区的饲草料供应基地.读“内蒙古某县土地耕垦、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进展变化图”,回答7~8题.7.对该县1949~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进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约翻了一番 B.人均耕地面积削减了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3倍 D.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答案 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49年的人口密度约为40人/km2,而到了1980年则达到了近80人/km2,即人口密度约翻了一番.8.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缘由是(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耕地面积的变化C.放牧强度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答案 A解析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主要是耕地面积扩大、放牧强度增大、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而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最根本缘由是人口数量的增加.二、综合题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分别是我国的第三和第四大沙漠.近年来,两沙漠已有多处连在一起,呈“握手”之势,这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是什么?(2)城市P兴起的缘由是( )A.交通 B.科技 C.资源 D.政策(3)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甲、乙、丙三地区中进展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是________.(4)贺兰山不仅是西部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水源涵养林区,而且对乙农业区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表现在: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然缘由:连年干旱导致植被稀疏,在强劲的西北风的作用下,巴丹吉林沙漠向南移动.人为缘由:滥采、滥牧导致植被破坏.(2)C (3)小麦乙(4)阻挡沙漠入侵阻挡寒潮侵袭。
2.1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过程】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2.荒漠化 ⑴概念指发生在______________..............及一些_____________.............的这种土地退化....。
⑵形成是气候变异等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____退化、_____退化、______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化、_________化和__________化。
⑷影响已成为当今____________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___的陆地、______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_________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范围地形区范围: 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以北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__、___、甘(北部)、_______(大部)说明: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 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地貌特点:地形以____和______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_______和___________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高山环绕盆地地形 青藏高原隆起位置⑵景观特色——以_____、______为主?并分析原因。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本区条件分析: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荒漠化防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识记要求:(1)了解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自然特征的形成和不同地区荒漠化的发展与危害。
(2)了解荒漠化的防治2. 能力要求:(1)荒漠化的防治措施(2)我国荒漠的纬度分布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别及成因。
二、重点: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和防治三、难点:荒漠化防治四、学习过程:1、知识链接:(1)我国大兴安岭以西到新疆地区有哪几个大地形区?(2)本区属于什么干湿区?属于什么自然带?从东向西属于何种地域分布规律?(3)本区属于你那种气候?发展农业有什么有点和不足?2、自主疏理:(1)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吹扬(动力因素)。
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但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荒漠化发生的潜在自然因素人为原因:①②;③;④利用不当。
统计表明: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危害:荒漠化摧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危害的时间可延续几代人甚至不可逆(3)荒漠化的防治: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我国学者提出的行之有效的荒漠化整治模式:①在防治中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贯彻国家相关法规的同时,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并举;②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性质,采用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
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社会现状,耕作制度、组织和资金等问题。
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土地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和策略。
③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
任何有效的荒漠化防治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4、归纳总结:5、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B.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2.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3.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B.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D.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的土地退化4.我国目前荒漠化仍在蔓延的地区主要是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B.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C.河谷灌区和草原牧区D.旱作地区和高原牧区5.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D.改善荒漠地区局部小气候6.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是主因,在人类活动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表现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7.锡林郭勒草原牧民定居点附近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农垦B.过度放牧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
2.1 《荒漠化的防治》导教案——以我国西北地域为例【学习目标】1 .经过阅读课本 P16 第一段儿联合世界各地及我国西北地域的荒漠化图片,说出荒漠化的含义以及荒漠化与荒漠化的差别。
2.经过阅读课本 P16 —17 ,联合图 2.1 剖析说明我国西北地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3.经过学习小组议论,合作研究明确我国西北地域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由和人为原由,以及荒漠化的防治举措。
4.经过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育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加强保护环境的观点【要点】 1 .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由和人为原由2.荒漠化的防治举措【难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由和人为原由【学法指导】图示剖析法、阅读剖析法,合作研究等学习过程:考点一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1.认识荒漠化(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域及一些半润湿地域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主要成因:荒漠化是 _________ 等自然要素和人类过分的经济活动互相作用的产物。
(3) 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惹起的___________、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点经过阅读课本P16 —17 ,联合图 2.1 剖析说明我国西北地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地点:深居内地,距海遥远地形:东部为高原,西部高峰围绕内地盆地,以风沙地貌为主,荒漠、沙漠广布;天气:温带大陆天气为主,天气干旱,降水稀罕,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强;土壤:沙质土壤,土质松散,土壤发育差河流:多季节性河流,内流河为主;河流稀少短小植被:植被稀罕,以草原,荒漠为主3 .自然要素——为荒漠化创建条件(1) 基本条件——-___________西北地域是全世界同样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
干旱是本地区所处的地理地点和地形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下列图:(2)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力条件——___________靠近亚洲高压中心,狂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进而为风沙活动创建了有益条件。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总序号:10 编写:宋学超 审核:高二地理组 日期:11.1【学习目标】1.掌握荒漠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
2.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3.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方面。
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了解我国荒漠化的危害及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教学过程】 一.荒漠化1.概念:指发生在 、 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 ,它是 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 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 和 。
3.过程4.现状目前世界约 的陆地、 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 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结合下图,分析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西北位置及范围:_____ __以西, 以北,在行政区上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部和_____________ 大部。
2.地貌特点: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是辽阔坦荡的 ;西部是 和 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
东西部界线是贺兰山。
3.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三、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④ 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进程加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 作用。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合作探究】读课本P17-19“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据图分析以下问题: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人们在干旱区过度樵采的原因是什么?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为什么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一是预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扭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是恢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P16第一段儿结合世界各地及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图片,说出荒漠化的含义以及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区别。
2. 通过阅读课本P16—17,结合图2.1分析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通过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明确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及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4.通过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增强保护环境的观念
【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难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学法指导】图示分析法、阅读分析法,合作探究等
学习过程:
考点一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
1.认识荒漠化
(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主要成因:荒漠化是_________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____、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通过阅读课本P16—17,结合图2.1分析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地形:东部为高原,西部高山环绕内陆盆地,以风沙地貌为主,沙漠、戈壁广布;
气候:温带大陆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强;
土壤:沙质土壤,土质疏松,土壤发育差
河流:多季节性河流,内流河为主;河流稀疏短小
植被: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
3.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___________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
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下图:
(2)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力条件——___________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4.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探究问题)
【合作探究】读课本P18图2.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据图分析以下问题:
(1)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2)人们在干旱区过度樵采的原因是什么?
(2)在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
(3)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为什么会导致土地荒漠化?(3)过度放牧或开垦,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沙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土地弃耕,废弃耕地植被恢复困难,继续遭受风蚀而变成流沙地。
考点二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
(2)原则:坚持维护_________与提高_________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_________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合作探究】:读课本P22 图2.11植物固沙 课本P23 图2.12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据图探究以下问题:
(1)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什么?(1)恢复自然植被。
(2)防治荒漠化为什么优先选择梭梭、柠条、沙拐枣等固沙植物?
(2)这些固沙植物属于灌木丛,贴近地面,有利于降低风速,固定表层沙丘;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地表深层的地下水,易于成活,且能固定沙丘。
(1)内容⎩
⎪⎨⎪⎧预防___________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草方格沙障为何能阻挡荒漠化的推进?(3)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_________。
(5)控制_________。
课堂练习:
(经典题)读下图,完成3~5题。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D)。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B)。
A.河流水量更大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B)。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
课后检测区:
作业布置:P187 学以致用 P188 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