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病因的临床表现

常见病因的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临床表现

缺钾的严重程度与细胞内外钾浓度之差密切相关,又取决于低血钾发生的速度、持续时间及病因。长期应用利尿药所致的低钾多系逐渐形成,故临床表现不严重。短时间内发生的低钾可致猝死。血pH值及其他血电解质浓度也与症状轻重有关。严重低血钾伴酸中毒时,由于细胞内的钾移至细胞外,低血钾症状可减轻,如糠尿病酸中毒。但随着酸中毒的纠正缺钾症状可迅速加重。

1.神经肌肉系统:当血钾低至

2.5mmol/L时,神经肌肉症状即明显。肌无力常是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全身肌肉无力甚至瘫痪,重者腱反射消失,呼吸肌麻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抑郁、嗜睡、定向障碍及精神紊乱等。

2.消化系统:肠蠕动减弱。轻度缺钾时仅有轻度腹胀、恶心、便秘。严重低血钾时可出现肠麻痹,甚至麻痹性肠梗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心血管系统:轻度低血钾者多见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前收缩。重度低血钾可致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等乃至猝死。因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紧张度降低,出现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等。心电图改变为T波低平然后倒置,U波出现或与T波融合,S-T段下降,Q-T(Q-U)延长及房室传导阻滞。

4.肾脏: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肾浓缩功能下降而出现持久性低比重尿,甚至肾性尿崩症,这可能与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和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降低有关。

5.代谢性碱中毒:因血钾降低,细胞内的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外,而细胞外液的氢离子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外氢离子浓度下降而致碱中毒。因细胞内钾降低,肾小管分泌钾离子减少,Na+-K+交换减少而Na+-H+交换增多,尿排氢离子增加而加重碱中毒。因尿中氢离子增加,尿呈酸性。

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取决于原发疾并血钾升高程度、速度等,病人一般无特异症状,主要是钾对心肌和骨髂肌的毒性作用。

(1)、抑制心肌收缩,出现心律缓慢,心律不齐,严重时心室颤动、心脏停搏于舒张状态。低Na 、低Ca2 、高Mg2 可加剧高血钾对心肌的危害。高血钾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是:早期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

(2)、神经肌肉症状: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觉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血钾浓度达7mmol/L时,四肢麻木,软瘫,先为躯干,后为四肢,最后影响到呼吸肌,发生窒息。(3)高血钾时,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等渗性脱水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病因学】

外科病人最易发生这种缺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它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的)的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基本上不改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最初细胞内液并不向细胞外液间隙转移,以代偿细胞外液的减少,故细胞内液量并不发生变化。但这种液体丧失持续时间较久后,细胞内液将逐渐外移,随同细胞外液一起丧失,以致引起细胞缺水。

常见的病因有:a.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肠瘘等;b.体液体内转移,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感染、肠梗阻、烧伤等,其丧失的体液与细胞外液成分基本相似

【临床表现】

病人不口渴,有尿少、厌食、恶心、乏力、舌干、眼球下陷、皮肤干燥、松弛等表现。如短期内丧失过多,体液丧失达体重的5%以上时,也就是丧失细胞外液的25%时;病人出现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定或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体液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7%;相当丧失细胞外液的30%~35%时;休克已表现非常严重。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如病人丧失的体液主要为胃液,因有CL-的大量丧失;则可伴有代谢性碱中毒,出现碱中毒的一些临床表现。

低渗性缺水的概述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失钠,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但细胞外液量反更减少,组织间液进入血液循环,虽能部分地补偿血容量,但使组织间液的减少更超过血浆的减少。面临循环血量的明显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及到渗透压而尽量保持血容量。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使肾减少排钠,CI-和水的再吸收增加。故尿中氯化钠含量明显降低。血容量下降又会刺激垂体后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再吸收增加,导致少尿。如血容量继续减少,上述代偿功能不再能够维持血容量时,将出现休克。这种因大量失钠而致的休克,又称低钠性休克。

病因主要有: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反复呕吐、胃肠道长期吸引或慢性肠梗阻,以致钠随着大量消化液而丧失;②大创面慢性渗液;③肾排出水和钠过多,例如应用排钠利尿剂(氯噻酮、利尿酸等)时,未注意补给适量的钠盐,以致体内缺钠相对地多于缺水。

临床表现随缺钠程度而不同。常见症状有头晕、视觉模糊、软弱无力、脉搏细速、起立时容易晕倒等。当循环血量明显下降时,肾的滤过量相应减少,以致体内代谢产物潴留,可出现神志不清、肌痉挛性疼痛、肌腱反射减弱、昏迷等。

诊断根据病人有上述特点的体液丧失病史和临床表现,可初步作出低渗性缺水的诊断。进一步可作:①尿Na+、CI-测定,常有明显减少。轻度缺钠时,血清钠虽可能尚无明显变化,但尿内氯化钠的含量常已减少。②血清钠测定,根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测定结果,可判定缺钠的程度;血清钠低于135mmol/L,表明有低钠血症。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血非蛋白氮化钠和尿素均有增高,而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

治疗积极处理致病原因。针对细胞外液缺钠多于缺水和血容量不足的情况,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输注,以纠正体液的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

1.轻度和中度缺钠根据临床缺钠程度估计需要补给的液体量。例如,体重60kg的病人,测定血清钠为135mmol/L,则估计每公斤体重丧失氯化钠0.5g,共缺钠盐30g.一般可先补给一半,即15g,再加上钠的日需要量 4.5g,共19.5g,可通过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约2000ml来完成。此外,还应给日需要液体量2000ml,并根据缺水程度,再适当增加一些补液量。其余一半的钠,可在第二日补给。

2.重度缺钠对出现休克者,应先补足血容量,以改善微循环和组织器官的灌流。晶体液如乳酸复方氯化钠溶液、等渗盐水和胶体溶液如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和血浆蛋白溶液等都可应用。但晶体液的用量一般要比胶体液用量大2~3倍。接下去静脉滴注高渗盐水(一般5%氯化钠溶液)200~300ml,尽速纠正血钠过低,以进一步恢复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使水从水肿的细胞内移。以后根据病情再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定是否需继续输给高渗盐水或改用等渗盐水。

3.缺钠伴有酸中毒在补充血容量和钠盐后,由于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酸中毒常可同时得到纠正,一般不需一开始就用碱性药物治疗。如经血气分析测定,酸中毒仍未完全纠正时,可静脉滴注1.25%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或平衡盐溶液200ml,以后视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补给。在尿量达到40ml/h后,应补充钾盐。

高渗性缺水

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一)病因

①摄入水不足,如食管癌吞咽困难,病危病人给水不足等;

②水分丧失过多,如高热大汗、烧伤暴露疗法、糖尿病昏迷等。

(二)临床表现

1.轻度缺水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2%~4%。

2.中度缺水极度口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眼窝下陷,常出现烦躁。缺水量为体重的4 %~6%。

3.重度缺水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缺水量超过体重的6%。

(三)诊断

①依据病史及表现;②尿比重增高;③血清钠在150mmol/L以上;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轻度增高。

(四)治疗

①尽早去除病因;②补充水分,不能经口补充者,可以经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或0.45%氯化钠溶液;③因血液浓缩,体内总钠量仍有减少,故补水的同时应适当地补充钠盐;④尿量达40ml/h后应补充钾盐;⑤经补液后酸中毒仍未能完全纠正者,应给碳酸氢钠。

水中毒的临床表现

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水中毒较少发生,系指机体的摄入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病因有:①各种原因所指的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②肾功能不全,排尿能力下降;③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者接受过多的静脉输液。此时,细胞外液明显增加,血清钠浓度降低,渗透压亦下降。

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类:

1.急性水中毒发病急。脑细胞肿胀和脑组织水肿造成颅内压增高,引起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失语、精神错乱、定向能力失常、嗜睡、躁动、惊厥、谵妄,甚至昏迷。有时可发生脑疝。

2.慢性水中毒可有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等,但往往被原发疾病的症状所掩盖。病人的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而湿润。有时唾液、泪液增多。一般无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和血浆蛋白量均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以及红细胞平均容积增加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表示细胞内、外液均有增加。

静脉补液原则

一、补液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若发热病人+300ml×n

1.补钾:

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④见尿补钾。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公式:

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

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

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

血清钠>150mmol/L时,补液。1.失水过多性高钠血症除病因治疗外,主要是纠正失水,失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男性:缺水量=0.6 ×体重×[1-(正常血钠浓度mmol/L)/(病人所测得的血钠浓度)]。女性:缺水量=0.5×体重×[1-(正常血钠浓度mmol/L)/(病人所测得的血钠浓度)]。此公式内的体重是指发病前原来的体重。计算所得的缺水量是粗略估计,不包括等渗液的欠缺、每天生理需要补充的液体(每天约1500ml 左右)和继续丢失的液体在内。如果不知道病人原来的体重,则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所需补充的水量:

男性:所需补充水量=4×现有体重×欲降低的钠量(mmol/L)。

女性:所需补充水量=3×现有体重×欲降低的钠量(mmol/L)。

3.输液速度判定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ml 数÷[输液总时间(h)×4]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

滴数×4)

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

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

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

60(min)

每min滴数×60(min)

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

每min相当滴数(15gtt)

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CO2CP正常值为22——29%。

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计算

(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必要时可于2~4 小时后重复应用。

二、20%甘露醇8克静点正常情况下能带出液体为100毫升。

三、热量(能量)的计算

正常成人一般每日约需热量(能量):25——30kcal/kg/日

成人每天基础热量(能量):1kcal×24×体重(kg)

三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4.1kcal/g

脂类(脂肪)9.3kcal/g

碳水化合物(糖类)4.1kcal/g

注:卡路里(cal)的定义:将1克水在1大气压下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热量单位换算公式:

1kcal=1000cal

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

粗略计算热量:

50g大米或50g白面(相当于小米50g、挂面50g、苏打饼干50g、高粱米50g、干粉条25g、凉粉750g、土豆250g、咸面包60g)=180kcal

50g瘦肉(相当于鸡蛋50)=80kcal

250g牛乳(相当于豆浆300g、牛乳粉18g、酸奶1瓶)=160kcal

1汤勺花生油(相当于花生米30粒、核桃2个、葵花籽18g、南瓜籽18g、

芝麻酱9g、带壳花生25g)=80kcal

500g——750g蔬菜(白菜、菠菜、油菜、韭菜、芹菜、莴笋、西葫芦、

西红柿、冬瓜、黄瓜、茄子、丝瓜)=80kcal

1.糖尿病患者的每天所需热量:

Broca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桂法: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判断人体型=——————————×%

理想体重

注: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20%;消瘦:低于标准体重的20%。

附: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cm)2

体重指数WHO标准

正常18.5——24.9

肥胖前期25.0——29.9

Ⅰ度肥胖30.0——34.9

Ⅱ度肥胖35.0——39.9

Ⅲ度肥胖≥40

体重卧床休息轻体力劳动中等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

肥胖15kcal/kg/d 20-25kcal/kg/d 30kcal/kg/d 35kcal/kg/d

理想体重15-20kcal/kg/d 30kcal/kg/d 35kcal/kg/d 40kcal/kg/d

消瘦20-25kcal/kg/d 35kcal/kg/d 40kcal/kg/d 45-50kcal/kg/d

每日总热量=体重×所需热量(kcal)/kg/d

糖尿病患者所需胰岛总用量的公式(单位)=体重(kg)×1000×0.6×(病人血糖值mmol/L-5.6)÷1000÷11.1

1g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能量约4kcal。脑组织合成糖原能力极低,几乎没有糖原贮备,其所需的能量要依靠血中葡萄糖氧化供应。脑缺氧时1mol 糖可以产生2molATP;另有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成Co2 和H2o时可净生成36——38molATP。

2.结核病人的营养原则:三高二禁

三高:

高热能:一般30kcal/kg/d、总摄入量为2000kcal/d;

轻体力劳动者:40kcal/kg/d、总摄入量为2400kcal/d。

高蛋白:摄入量为1.2——1.5g/kg/d、每天的总进量为80——100g,其中

优质蛋白如肉、禽、水产品、蛋、乳及大豆制品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50%以上。

高维生素:应重点补充V——A、B、C、D等。

二禁:禁止吸烟和饮酒。

应特别注意钙和铁的补充。

四、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公式:肾小球滤过率是最常用的表示肾小球

滤过功能的指标,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双肾滤过的血浆的毫升数。

是一个反映肾脏真实功能的指标。正常成人,GFR应大于90毫升/分钟。

低于60毫升/分钟时目前就认为已经处于慢性肾脏病三期的状态,

需要认真进行治疗了。小于15毫升/分钟时应开始进行透析治疗。

MDRD(肾脏病饮食研究)公式

GFR=1.86×(血肌酐)-1.164×年龄-0.203

女生:上述数据结果×0.74

用此公式测出的相关性很好,可以提高早期慢性肾脏病的诊断率。

为此美国病理学院和澳大利亚病理学院提出对慢性肾脏病要列出血肌酐值,

同时也应写出肾小球滤过率,特别是GFR<60 mL/min/1.73 m2者。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计算公式:体重(kg)×(140—年龄)/72×血清肌酐值(mg/L)

女性:上述数据结果×0.85

常见病因的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临床表现 缺钾的严重程度与细胞内外钾浓度之差密切相关,又取决于低血钾发生的速度、持续时间及病因。长期应用利尿药所致的低钾多系逐渐形成,故临床表现不严重。短时间内发生的低钾可致猝死。血pH值及其他血电解质浓度也与症状轻重有关。严重低血钾伴酸中毒时,由于细胞内的钾移至细胞外,低血钾症状可减轻,如糠尿病酸中毒。但随着酸中毒的纠正缺钾症状可迅速加重。 1.神经肌肉系统:当血钾低至 2.5mmol/L时,神经肌肉症状即明显。肌无力常是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全身肌肉无力甚至瘫痪,重者腱反射消失,呼吸肌麻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抑郁、嗜睡、定向障碍及精神紊乱等。 2.消化系统:肠蠕动减弱。轻度缺钾时仅有轻度腹胀、恶心、便秘。严重低血钾时可出现肠麻痹,甚至麻痹性肠梗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心血管系统:轻度低血钾者多见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前收缩。重度低血钾可致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等乃至猝死。因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紧张度降低,出现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等。心电图改变为T波低平然后倒置,U波出现或与T波融合,S-T段下降,Q-T(Q-U)延长及房室传导阻滞。 4.肾脏: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肾浓缩功能下降而出现持久性低比重尿,甚至肾性尿崩症,这可能与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和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降低有关。 5.代谢性碱中毒:因血钾降低,细胞内的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外,而细胞外液的氢离子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外氢离子浓度下降而致碱中毒。因细胞内钾降低,肾小管分泌钾离子减少,Na+-K+交换减少而Na+-H+交换增多,尿排氢离子增加而加重碱中毒。因尿中氢离子增加,尿呈酸性。 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取决于原发疾并血钾升高程度、速度等,病人一般无特异症状,主要是钾对心肌和骨髂肌的毒性作用。 (1)、抑制心肌收缩,出现心律缓慢,心律不齐,严重时心室颤动、心脏停搏于舒张状态。低Na 、低Ca2 、高Mg2 可加剧高血钾对心肌的危害。高血钾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是:早期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 (2)、神经肌肉症状: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觉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血钾浓度达7mmol/L时,四肢麻木,软瘫,先为躯干,后为四肢,最后影响到呼吸肌,发生窒息。(3)高血钾时,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各类疾病的常见症状

帕金森患者常见五大症状表现: 1、静止性震颤:约70%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往往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2、肌强直: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 3、运动迟缓:患者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有的患者书写时,字越写越小;有些会出现语言困难,声音变小;吞咽困难,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咳。 4、姿势步态障碍:常伴有姿势异常,病人难以纠正踉跄及蹒跚步伐,易跌倒。某些患者在病程某一阶段,由于下肢伸、屈肌张力失常,不能正常向前走,但可以倒退行走。 5、非运动症状:帕等非运动症状。疲劳感也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颤和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可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 病因: 1、家族遗传性:家族遗传性是常见的导致帕金森病的因素。根据专家们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帕金森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一般有帕金森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2、感染:感染当然也是帕金森的病因之一,脑炎后可出现本综合症,如甲型脑炎,多在痊愈后有数年潜伏期,逐渐出现严重而持久的PD综合症。其它脑炎,一般在急性期出现,但多数症状较轻、短暂。 3、环境因素:帕金森患者的患病率是存在地区差异的。患有帕金森的患者,经过一些调查发现,疾病的发病率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所以人们也就怀疑帕金森的病因就是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4、脑动脉硬化:因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时可出现本综合症。但该类患者多伴有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症阳性,常合并明显痴呆。 干燥综合征: 1、眼干:是干燥综合征的症状之一,因泪腺病变所致泪液分泌减少引起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可有异物感,砂砾感,眼睑沉重感,畏光,眼痛等。 2、口干:各患者口腔干燥程度不同,轻者易忽视,重则影响咀嚼,不能将干食形成食物团块,吞咽困难,常需用汤水将食物送下。

临床头晕表现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眩晕基础、常见病因、病史和体格检查、病例分享及鉴别诊断

临床头晕表现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眩晕基础、常见病因、病史和体格检查、病例分 享及鉴别诊断 孤立性眩晕后循环缺血 孤立性眩晕是阵发性表现为急性前庭耳蜗功能障碍的症状,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心慌、出汗、腹泻、站立不稳等非特异症状,无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一侧面部和肢体麻木、无力、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复视等症状。孤立性眩晕可为后循环缺血唯一的临床表现。 重视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后循环缺血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非典型的后循环TIA 与典型的TIA 一样,在之后随访中常常伴发严重卒中事件。后循环梗死前数天到数周病人都有短暂神经系统症状。 后循环TIA常见病因 1)大动脉粥样硬化:椎基底动脉交界处附近的远端椎动脉、椎动脉近端部位和近端基底动脉; 2)小动脉病变; 3)心源性栓塞:远端基底动脉是栓塞的常见部位; 4)动脉夹层:夹层更容易发生在椎动脉的椎间孔段和椎间孔与硬脑膜之间的区域; 5)椎动脉和/或基底动脉发育不良等。 病史和体格检查重要性 1)有20%的PCI 患者仅有孤立性的头晕症状。非局灶性症状,包括失衡、双侧肢体无力和感觉异常,可出现在大约12%~50%的TIA 患者中。患者在到达医院时已无症状,诊断更依赖于病史。

2)对于主要表现为头晕/眩晕的患者: 需要注意头晕眩晕起病方式、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注意有无头痛;有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有无复视、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有无共济失调;有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既往史、家族史等。 3)头脉冲、眼震、眼偏斜试验三步检查法是筛查主要表现为AVS 的PCI患者有效方法。 HINTS plus,听力试验:头晕合并听力丧失为外周神经病变,HINTS plus有助于发现小脑前下动脉卒中,听力障碍多存在于异常 VOR 侧。 4)CT 平扫对于排除颅内出血方面最为敏感。 CTA和MRA可以很好地观察完整椎基底动脉系统中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程度和外观,应尽早完善检查。 对所有怀疑PCI 的孤立性眩晕发作患者,考虑进行心脏的评估,12导联心电图、心电监测用于鉴别心房颤动的存在与否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以确定心源性血栓的可能。 以头晕为主要表现后循环缺血病例 Case 1:患者男,51 岁 突发头晕眼花,站立不稳,1 小时后缓解。2 天后再发头晕不稳感。有高血压病史10 年,吸烟病史30 年。查体:无眼震、无复视、HINTS -、双侧指鼻试验准、跟膝胫试验稳定。颈动脉超声:双侧颈动脉斑块。诊断:后循环TIA。

常见病鉴别诊断

常见病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小脑半球占位:1.低级别胶质瘤:位于小脑半球,可呈囊性改变,但 周围有水肿,头颅MRI提示长T1长T2,增强后可囊壁周围强化 2.血管网织细胞瘤:位于小脑半球或桥脑小脑角,囊性为主血管网织 细胞瘤,头颅MRI提示长T1长T2,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的瘤结节 3.小脑脑膜瘤:肿瘤较小时可无明显症状,肿瘤较大时,可出现颅高 压症状,压迫后组颅神经时,可出现后组颅神经症状,压迫引起脑积水时,可出现路脑压、肢体乏力、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在头颅CT上 多呈高密度或等密度影,多密度均匀,无混杂信号,形状多规则,头颅 MRI增强多可见增强肿瘤影,密度均匀,可见脑膜尾征。 嗜酸性肉芽肿:1、嗜酸性肉芽肿:多见于颅骨破坏,常呈虫蚀样, 侵犯颅骨处常有软组织影。局部呈炎性表现。肿块质地韧,周围皮肤颜色 正常,肿块无明显压痛。 2、黄脂瘤病:好发在5岁以下儿童,常为多发,亦可见单发,颅骨 常有地图样破坏。 3、皮样囊肿:颅骨破坏多呈膨胀性损害。肿块为囊性,可位于皮下 及颅骨内。 4、颅骨血管瘤:好发于板障处,瘤体较大时,可见颅骨破坏明显。 行头颅MRI检查可见被破坏颅骨处有血液留空现象,或混杂信号。 鞍区占位:1.颅咽管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肿瘤常发生在鞍上,向 第三脑室、鞍旁、鞍后等处发展.临床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功能损害症状

如尿崩,发育迟缓等,视野改变多不规则,常有颅内压增高.蝶鞍可正常或扩大,有时后床突破坏,附近骨质侵蚀,鞍内或鞍上有钙化斑块.CT检查可见鞍上囊性低密度病灶,囊壁呈蛋壳样钙化,实体肿瘤为高密度表现,可有强化.MR可见鞍区囊性占位,鞍内可见正常垂体. 2.垂体瘤:以内分泌症状和视力视野障碍为主要表现,常有双颞侧偏盲,眼底可有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一般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无生长发育迟缓。MR示肿瘤囊性变少,多可均匀强化。 3.脑膜瘤:可发生于鞍结节、鞍旁、海绵窦、蝶骨嵴等处,多见于成年人,常有视力视野改变,头痛.内分泌改变不明显.蝶鞍大小改变不明显.CT 为均匀高密度病灶,增强明显.MR示T1相为等信号,T2相为高信号,增强后可见有典型脑膜尾征. 4.异位松果体瘤:多发生于儿童及青春期,尿崩为首发,有时出现性早熟、发育停滞及视神经受损表现,蝶鞍大小正常.CT病变为类圆形高密度灶,边界清,内有散在钙化点,病变可有明显均匀增强.MR病变为长T1长T2信号. 5.脊索瘤:多见于成年人,位于颅底斜坡,向鞍区侵犯,出现头痛视力视野改变及多组颅神经麻痹症状,内分泌症状不明显,头颅某线平片及CT可见斜坡、蝶鞍以及临近蝶骨体骨质破坏。 6.鞍区动脉瘤:一般在鞍旁或鞍上,可有视力视野及蝶鞍改变,病史中常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发病多突然,脑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突发起病,起病急,进展快,患者表现为颅高压征及意识障碍,头颅CT检查

常见疾病症状大全

常见疾病症状大全 一、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一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特异性炎症。症状:长期或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和(或)喘息症状为主。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肺原性心脏病。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本病由于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通气堵塞。症状:发作性伴有啸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咯痰。并发症: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常用的药物:西药:必嗽平、氯化胺、氨茶碱。中药:玉屏风散、六君子丸、百合固金丸、七胃都气丸。副作用:胃肠反应、药疹、皮肤过敏,心悸、震颤、头痛、恶心、失眠、低血钾等。 支气管扩张: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也是支气管长期慢性发炎后管壁损害而发生变形、扩张的一种疾病。症状:慢性咳嗽咯脓痰(痰量每日可达100毫升以上)痰量可随体位变化而增多,咯痰后病人自觉舒服,痰液引流不畅时可有胸闷。并发症:肺不张、支气管残端瘘,脓胸及出血等。常用的药物:西药:必咳平、复方新诺明、罗红霉素。中药:玉屏风散、六君子丸、百合固金丸、七胃都气丸。副作用:呕吐、头痛失眠;易激动、心悸。严重者可出现室性早搏、惊厥昏迷,甚至室性心动过道、呼吸心跳停止致死。 肺气肿: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种末细、支气管官腔狭窄,造成肺泡内积聚多量气体,肺泡明显膨胀,肺组织部分失去呼吸功能的疾病。症状:慢性咳嗽、咯痰基础上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不能平卧、只能端坐呼吸。并发症: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肺原性心脏病。常用的药物:西药:氨茶碱、胆茶碱、:羟丙茶碱、丙酸倍氯松、舒喘灵。中药:固本咳喘丸、七胃都气丸、止咳化痰颗粒。副作用:恶心、呕吐及胃部不适、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胀感。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的原发性病变而引起的肺循环受阻所导致的心脏病。症状:呼吸困难、咳喘、心悸、剧烈胸痛窒息。并发症:(1)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气短、胸闷、心悸、乏力、头痛、紫绀及心率增快等。严重时出现脑功能紊乱,烦躁不安、谵妄、抽搐或昏迷。高碳酸血症:皮肤温湿多汗,浅表静脉扩张,洪脉,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瞳孔缩小,甚至眼球突出,两手扑翼样震颤,头

内科临床常见疾病及症状

内科临床常见疾病及症状 内科临床常见疾病及症状 内科临床疾病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内科临床常见疾病及症状的知识,欢迎阅读。 内科临床常见疾病 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甚至消失。化验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急性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痛,查体可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本例病史症状不支持。 5、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既往有近十年复合性溃疡病史,此次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但查体全腹无鸣音正常反跳痛、肌紧张,肠。 6、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为胆管结石、大量饮酒、进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辅助检查:腹部B超及上腹部CT可发现胰腺肿大炎性渗出,查血淀粉酶急性升高可辅助诊断。 7、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病因多为输尿管结石或尿路梗阻所致,细菌感染后可出现对应测腰痛、腹痛、胀痛或绞痛,高热,行腹部CT或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8、尿路感染患者常以尿路刺激征为首要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尿分析可及白细胞,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可及腹痛等,泌尿系超声可鉴别,本例不支持。 9、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可有双肾区叩击痛及双输尿管行经处压痛。泌尿系彩超及X线检查有助

于鉴别。 10、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分析白细胞可增高。 11、急性胃炎:多见于进食辛辣等刺激食物、着凉等,突发上腹痛,主要为剑突下,可隐痛、绞痛、胀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查胃镜可发现急性胃粘膜糜烂、变红等改变。 12、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胸部烧灼样疼痛,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食道可见局部粘膜红。 13、食管癌:中老年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慢性起病,食管吞钡、胃镜可发现肿物,病理活检可确诊。 14、慢性肠炎:病史较长,病因可为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出现腹痛、腹泻、给予药物治疗,病情可稍缓解,行肠镜检查可进一步明确。 15、肠道肿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血便等,如伴肠道梗阻可出现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查体:病灶处可触及肿块,查腹部CT、肠镜等可辅助明确诊断。 16、胃癌:多见于老年患者,可有隐痛、绞痛、胀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表现,胃镜检查可资鉴别 17、肝性脑病:一般有肝病病史,出现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可有扑翼样震颤,反映肝功能的血生化指标明显异常及(或)血氨增高,脑电图异常。 18、戒断综合征:长期酗酒者在突然停止饮酒或见少酒量后,可出现震颤、焦虑不安、兴奋、失眠,精神错乱,全身肌肉出现粗大震颤。 19、肝硬化:患者多有肝炎或饮酒过量等病史,长期后出现腹部包块,病人多有腹水、黄疸等全身症状。腹部CT片及相关血液检查可鉴别。 20、肝癌:有腹胀、肝区疼痛表现,查AFP升高明显,超声或CT 可发现病变,行AFP、上腹部CT及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21、急性胆系感染:多见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等梗阻等原因引

知晓内科疾病的常见病因与临床表现

知晓内科疾病的常见病因与临床表现了解内科疾病的常见病因与临床表现 一、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分析及临床表现 1. 心脏病 1.1 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是由冠心病引起,主要的致病原因是冠脉供血不足。患者常出现胸闷、胸痛,可向左肩放射,休息后缓解;也可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 1.2 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压力持续升高的一种情况。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饮食结构不良、精神紧张等。患者常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心绞痛和头昏眼花。 2.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2.1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过敏源、气象变化、感冒等。临床表现为喘息、气短、胸闷,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多由长期吸烟和空气污染引起。临床常见表现为咳嗽、咳痰,逐渐加重呼吸困难,活动耐受力降低等。 3.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3.1 胃溃疡

胃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患者常以上腹部绞痛为主要特征,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等。 3.2 肝硬化 肝硬化主要是由长期饮酒、乙型肝炎等原因引起。患者可出现黄皮肤、黄结膜,消化道出血,以及全身浮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如何预防内科疾病 1. 锻炼身体 适量的锻炼对预防内科疾病非常重要。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系统。 2. 积极应对压力 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是导致心脏病和高血压等内科疾病的原因之一。通过学会放松、参加休闲活动、寻求支持等方式来积极应对压力,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3. 注意饮食结构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预防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至关重要。减少盐和油脂的摄入,增加纤维素和新鲜水果的摄入,对胃溃疡和肝硬化等具有积极意义。 4. 戒除吸烟和限制饮酒 长期吸烟是引发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时要限制饮酒,特别是对于肝硬化患者。 结语 了解内科疾病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内科各大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表现

1、引起急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非甾体抗炎药 2、治疗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效果、疗效最好的药是——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只有提高抗生素对HP的疗效,本身没有抑制HP的作用只有铋剂有抑制HP的作用 3、肝昏迷的病人最早的临床表现是——性格改变 4、早期发现直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是——直肠指诊 5、肠结核好发部位——回盲部 克罗恩病好发部位——回肠末端 溃疡性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 中毒性巨结肠——横结肠 6、X线出现“跳跃症”——肠结核; 出现“鹅卵石、铺路石、纵行溃疡”——克罗恩病 7、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顺序不能变)提示——肝外胆管结石; 在Charcot的基础上出现精神症状,,出现休克则是雷诺五联症提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 8、急性胆管炎——饮食油腻食物 急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饮酒 墨菲征阳性——胆囊炎,无墨菲征为胆结石 9、老年人好发——直疝;年轻人——斜疝;中年女性——股疝

1、心功能分级: killip分级——急性心肌梗死;NYHA分级——非急性心梗 2、能够引起低血钾的药物——速尿(呋塞米) 3、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4、二尖瓣狭窄最严重的并发症——急性肺水肿 5、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见于——年轻人 血液: 1、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缺铁性贫血 2、白血病: 有胸骨下疼痛——急粒; 有牙龈的侵润——M5急单; 有神经系统的改变,肝脾肿大——急淋; 最容易发生DIC——M3; NSE非特异性染色阳性,被氟化钠抑制——M5 ; 其他: DNA的二级结构是——右手螺旋 题干给滕喜龙试验、新斯的明试验——重症肌无力 板状腹——腹膜炎; 蛙状腹——肝硬化腹水; 舟状腹——癌症晚期导致的恶病质 泌尿系统:

DIC病因 临床表现

二、DIC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 引起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 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 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 (一)常见病因 1、感染性疾病(最重要,最常见):31%~43% 革兰阴性或阳性细菌感染、败 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心肌炎等。 2、肿瘤性疾病:24%~34% 胰腺癌、结肠癌、食管癌、胆囊癌、肝癌、胃癌、 白血病、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绒毛上皮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等。 3、妇产科疾病:4%~12% 流产、妊娠中毒症、子痫及先兆子痫、胎盘早期剥 离、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宫内死胎、腹腔妊娠、剖宫产手术、妊高症等。DIC 是产后大出血及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4、创伤及手术:1%~5% 严重软组织创伤、挤压伤综合征、大面积烧伤、前列 腺、肝、脑、肺、胰腺等脏器大手术、器官移植等。 (二)DIC的诱因 诱因类型作用机制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处理及清除活化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 肝功能严重障碍合成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物质的平衡发生严重紊乱。 妊娠妊娠4个月以后,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到妊娠末期最为 明显。 酸中毒使血液凝固性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及内皮细胞损伤。 微循环障碍血浆成分外渗、血细胞聚集、血液粘度增加、血流淤滞,血液甚至可呈淤泥状。酸中毒、内皮细胞损伤、组织损伤。 应用纤溶抑制剂不当造成纤溶系统过度抑制,血液粘度增高。 遗传型血液高凝状态各种相关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使抗凝因子数量减少或活 性降低,如APC抵抗 结合本病例,患者发生DIC可能原因:①孕妇妊娠末期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当产科意外(胎盘早期剥离、宫内死胎、羊水栓塞等)时,易发生DIC。②产妇大量失血后,发生休克等原因导致微循环严重障碍时,血液瘀滞,甚至“泥化”。此时,红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微循环所致的缺血、缺氧可引起酸中毒及血管内皮损伤,这可以促进DIC的发生。③低血容量时,由于肝、肾血液灌流量减少,使其清除凝血及纤维产物功能减低,促进DIC发生。 (三)DIC的发病机制 DIC的起始环节:内源性 凝血系统激活微血栓形成 外源性 高凝期 DIC发展:消耗性低凝期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DIC的起始环节

中医常见病的病名及症型

中医常见病的病名及症型 以下是中医常见病的名称及其症状: 1.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等。病因包括风热、风寒、燥邪、痰湿、肝火犯肺、肺肾阴虚等。 2.咳嗽: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湿阻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证等。 3.喘证:风寒闭肺、痰热郁肺、痰浊阻肺、水凌心肺、肝气乘肺、久喘肺虚、肾虚作喘、正虚喘脱等。 4.不寐: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 5.胃痛:胃寒、食滞胃痛、肝气犯胃、血瘀胃痛、肝胃郁热、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等。

6.腹痛:寒邪内阻、湿热壅滞、饮食停滞、肝郁气滞、瘀 血内停、虚脏寒等。 7.胁痛:虚湿滞。 8.黄疸:虚湿滞。 9.呕吐:外邪犯胃、饮食停滞、痰饮内阻、肝气犯胃、脾 胃虚弱、胃阴不足等。 10.泄泻:寒湿泄泻、湿热泄泻、伤食泄泻、肝郁泄泻、 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 11.便秘:热结肠胃、肝脾气郁、津亏血燥、阳虚寒凝等。 12.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肝阳头痛、 肾虚头痛、气虚头痛、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肝胆湿热、肝络失养等。

13.眩晕:命门火衰、心脾两虚、恐惧伤肾、肝郁不舒、湿热下注等。 14.中风:阴阳失调、风痰入络、风阳上扰、阴虚、痰热腑实、痰火瘀闭、风痰瘀阻、气虚络瘀、肝肾亏虚、阴竭阳亡等。 15.水肿:风水相搏、湿毒浸淫、水湿浸渍、湿热壅盛、脾阳虚、肾阳虚衰、瘀水互结等。 16.淋证:热淋、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等。 17.癃闭:阳衰。 18.阳痿:阳衰。 19.郁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血行郁滞、痰气郁结、忧郁伤神、心脾两虚、肝阴亏虚、心阴亏虚等。

十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文献阅读报告 研究生文献阅读报告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 )是最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婴幼儿、育龄妇 女明显增高。 (1) 病因:引起IDA 的病因主要包括:①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 和哺乳期女性。婴幼儿生长发育需求量大,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铁需要量增加, 如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长期食物缺铁,青少年偏食也可引起IDA 。②吸收障碍, 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胃大部分切除后,胃酸分泌不足且快速进入空 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使铁吸收减少。③丢失过多,见于各种失血、月经过多等。 (2) 临床表现:IDA 常见的表现包括乏力、易倦、头昏、耳鸣、心悸、气促、纳差 等,伴苍白、心率增快。当组织缺铁时,可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 不集中、异食癖等;体力、耐力降低;易感染;儿童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 舌乳头萎缩、口角炎、缺铁性吞咽困难;毛发枯干、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 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陷呈勺状指。 (3) 治疗:IDA 病因诊断是治疗IDA 的前提,只有明确病因后才能除去病因。营养 不良引起的IDA 应改善饮食;失血造成的IDA 积极治疗相关病症;月经过多导致的 应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者应驱虫治疗。铁剂补充方面首选口服铁剂,如琥珀酸亚铁、 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进食谷类、乳、茶等会影响铁的吸收,鱼、肉、蛋、维生素 加强铁的吸收。口服铁剂不耐受或吸收障碍者,可改为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等。 (4) 预防保健:为避免发生IDA ,对婴幼儿应添加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蛋类、 肝、动物血等;纠正青少年偏食;定期检查和治疗寄生虫感染;孕、乳期女性可补充铁剂 或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经期女性应防止月经过多;做好肿瘤和其他慢性出血人群的防治。 2、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通常又叫“骨刺”、“骨赘”,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一种表现,它形状像刺,如 膝关节、足跟都可以表现为刺状增生。骨刺一般无症状,无须治疗,可一旦出现症状,就 转化到了病理状态,严重时可致畸或致痛。 骨质增生多发于颈椎、腰椎、髋、膝、踝、跟骨部位,上肢多见于肘关节、指间关节。 该症状常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5岁为高峰期。 (1) 病因:骨质老化 (2) 临床表现: 颈椎骨质增生症。颈椎增生是颈椎体上长骨刺,刺激周围神经及组织时疼痛,一般是 从轻微到严重。开始活动时感到痛,活动后减轻,负重运动或劳累后加重。有的患者夜间 疼痛加重,还会引 IDA 硫 C 可

中医内科学常见疾病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学常见疾病比较鉴别 下列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的比较鉴别。 1•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①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感冒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岀身凉脉静,病势轻,病程短,不传变, 预后好。 ②温病早期:尤其是肺系温病,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风温初起极似风热感冒之征,一般而言,温热病必有发热甚至高热,温热病汗岀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见传 变入里的证候。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①普通感冒: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的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 不退,或反复加重,应考虑继发它病。 ②时行感冒:时行感冒发病迅速,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具有流行性,传变迅速,治疗不及时易发生其他变证。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以表证为主,可兼有咳嗽。治以辛温解表。方选荆防败毒散。 ②风寒咳嗽: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以咳嗽为主,可兼有表证。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三拗汤合止嗽散。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渴,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治以辛凉解表。方选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②风热咳嗽: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岀,常 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以疏风清热, 宣肺化痰。方选桑菊饮加减。 5•风热咳嗽与肺痈的鉴别诊断: 风温起病多急,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之振寒, 咯吐浊痰明显,喉中有腥味,特别是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分而解,如经一周身热不退 或退而复升,应进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 6•肺痈与肺痨的鉴别诊断: ①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以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四大主症: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基层常见疾病类

1.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患病比例:1%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常用检查:体温测量 症状表现:白细胞增多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并发疾病:肺炎 高发时期:季节更替时期 症状表现:急性起病。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等 确诊诊断:根据病史、流行病学、鼻咽部的症状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需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行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治疗: (1)对症治疗: ①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②解热镇痛??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消炎痛)、去痛片、布洛芬等。咽痛可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健民咽喉片,或中药六神丸等口服。

③减充血剂??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④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 ⑤镇咳剂??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2)病因治疗 ①抗菌药物治疗?? ②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奥司他韦 (3)中医中药治疗: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2.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 年以上。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7%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治疗周期:1-2 个月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乳酸左氧氟沙星片喷托维林氯化铵糖浆

临床疾病概要

1.水肿:组织间隙过量积液(de)临床表现,包括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内分泌性、营养不良性、风湿性、药物性、其他. ①心源性:各种疾病导致(de)右心功能不全水肿出现缓慢,从身体下垂部位 开始,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 ②肾源性:肾病和急、慢性肾炎水肿从眼睑和颜面开始,迅速延及全身,常呈 中、重度凹陷性水肿,可有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异常等. ③肝源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所致肝功能失代偿,常先出现腹水,再出现下肢 水肿,可伴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和黄疸、蜘蛛痣、肝掌,肝功能异常等. 2.体温(de)正常范围:口测法(舌下温度):℃~℃;肛测法(直肠温度):℃~℃;腋测法(腋下温度):℃~℃. 3.以觉醒度改变为主(de)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 4.体格检查(de)基本方法有五种:视、触、叩、听、嗅. 5.生命体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de)指标,是体格检查必检项目之一.包括体温T(体温(de)正常范围:口测法(舌下温度):℃~℃;肛测法(直肠温度):℃~℃;腋测法(腋下温度):℃~℃.)、呼吸R(即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正常人呼吸频率为12次~20次/分,呼吸过速超过20次/分,呼吸过缓低于12次/分)、脉搏P(正常成人脉率为60次~100次/分)、血压BP(正常血压 <120和<80;一级高血压:收缩压140≦BP<160和/或舒张压 90≦BP<100;二级高血压:收缩压160≦BP<180和/或舒张压 100≦BP<110;三度高血压:收缩压≧180和/或舒张压≧110). 6.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7.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

常见症状与体征

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1单元发热 1.发热病因多由病毒引起; 2.稽留热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 3.弛张热24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 4.发热的体温上升期表现:畏寒、皮肤苍白、皮温下降,可出现寒战; 5.不属于内源性致热原的物质是内毒素; 6.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发热常表现为间歇热; 7.引起机体发热的致热原包括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也称白细胞致热原,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 8.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导致的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 9.发热伴有皮肤黏膜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急性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 10.发热伴肝脾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氏菌病、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及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 11.先发热后昏迷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型菌痢、中暑; 12.发热伴黄疸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恶性组织细胞病、胆囊炎、化脓性胆管炎、败血症和其他严重感染、急性溶血等;

第2单元咳嗽与咳痰 1.咳嗽与咳痰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2.咳嗽伴声音嘶哑,见于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 3.咳嗽伴咯血常见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支气管肺癌、二尖瓣狭窄; 4.咳嗽伴杵状指趾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肺脓肿、支气管肺癌、脓胸; 5.浆液性血性泡沫痰最常见于肺水肿; 6.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 7.砖红色胶冻样痰见于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 8.痰白黏稠且牵拉成丝难以咳出提示有真菌感染; 9.咳嗽伴有哮鸣音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气管与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肺癌; 10.典型病例一:某糖尿病患者,男性,68岁;突发高热、寒战、右胸痛,次日咳痰,为黄脓性带血丝,量多;X线检查显示右下肺实变,其中有多个液气囊腔,最可能的诊断是葡萄球菌肺炎; 11.典型病例二:男性,68岁;高热3d伴咳嗽、胸痛,多量黄绿色脓性痰,白细胞增高,X 线胸片示右下角肺实变,期间有不规则透亮区,叶间隙下坠,伴少量胸腔积液,最可能的诊断是克雷伯杆菌肺炎; 第3单元咯血 1.咯血以支气管、肺部、心血管疾病最为常见;

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学习资料.doc

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学习资料 1糖尿病 一、病因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不是单一的疾病。它是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 常见病因1、生活方式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常有营养过剩,而体力活动则明显减少,从而诱发糖尿病。 2、肥胖因素,资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力活动逐渐减少,脂肪占体重的比例增加,这是老年人特別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 O 3、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的激素大量分泌。因此城市居民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脑力活动者的患病率高于体力活动者。 主要分为四类,I型糖尿病,II糖尿病,其它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二•临床表现 备注: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遗传性糖尿病属于I型吗?现在诊断糖尿病依据是什么? 答:糖尿病具有遗传性,I型与II型都有可能。诊断依据:空腹血糖26.9mmol/L,餐后2小吋血糖211.1 mmol/L,或任何吋间的血糖211.1 mmol/Lc 1、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糖尿病家族史者。 2.中老年人。 3.体型肥胖者(腿细腹胖者)。 4.三高异常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 5.缺乏运动者。 6.长期精神紧张的脑力劳动者。7•长期抽烟喝洒者。8.生育过四千克以上巨大婴儿的妇女。9.糖耐量检测异常者。 2、糖尿病重度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 心力衰歇、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眼部重度感染,导致失明。 严重肾衰,尿毒症 下肢坏疽 其它严重感染等合并症 3、针对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什么情况下首选药物降糖,什么情况下需注射胰岛素? 在适量降糖药能平稳控制血糖且肝肾功能良好时首选药物降糖,在降糖药物无法平稳控制血糖,且肝肾功能差、并发症多吋需遵医嘱注射胰岛素 4、糖尿病屮度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1.眼底岀血,视网膜病变。 2.糖尿病肾病由隐性阶段进入显性阶段。 3.身体出现浮肿,高血压等肾病综合症。 4.便秘或腹泻。 5.肢体感觉障碍,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 6.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感染。 7.伤口不愈合,多部位出现溃疡性病变 5、下列哪些药物是不同糖尿病人不同体征的首选: 体征:1.体形肥胖,2.轻川度肾功能不全的,3.重度肾功能不全且严重并发症药物;1.诺和龙 2.胰岛素 3 .二甲双脈 体形肥胖一一二甲双弧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一一诺和龙 重度肾功能不全且严重并发症一一胰岛素 6、注射胰岛素降糖有何利弊? 注射胰岛素见效快,但是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局部皮肤僵硬,有依赖性;若剂量掌握不当会造成低血糖反应 7、肾功能良好的糖尿病患者,若尿糖中发现+++时,此时的血糖指数已经达到多少? 血糖指数已达到15mmol / 1 (+为大于10 mmol / 1,卄为大于12 mmol / 1, +++为大 于15 mmol / 1, ++++为大于18 niniol / 1) 8、糖尿病轻度并发症的儿种表现? 1三多一少2乏力、易疲劳3手脚冰凉、麻木4失眠、健忘5视物模糊、屈光不正6 尿液混浊、有白色泡沫7易感冒、皮肤感染。 三.治疗 1 •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积极和理性治疗,治疗个体化 2.治疗的五个要点: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 3.治疗的药物 磺JR类(甲苯磺丁尿,氯磺丙)1尿,格列本月尿)适合于II型糖尿病非肥胖者双脈类(甲福明,降糖灵)适用于I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后血糖波动大者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适用于II型糖尿病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老年人。 糖尿病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答:主要是饮食方面,不易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如猪油,奶油等,

临床常见症状及其表现

临床常见症状及其表现 消化系统诊断公式 共同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包块 1.急、慢性胃炎=饮食不洁或刺激物+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2.胃食管反流病=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检查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烧心、反酸、返食) 3.消化性溃疡病 胃溃疡=慢性规律性上腹痛(饱餐后痛)+呕血黑便 十二指肠溃疡=饥饿时痛(餐后4小时以上)或夜间痛+呕血黑便 消化性溃疡穿孔=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X线膈下有游离气体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既往肝病史 5.细菌性痢疾=不洁饮食+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6.溃疡性结肠炎=左下腹痛+粘液脓血便+(便意、便后缓解)+抗生素无效 治疗:柳氮磺吡啶(SASP) 7.急性胰腺炎(水肿型)=暴饮暴食/慢性胆道病史+持续上腹疼痛+弯腰疼痛减轻+淀粉酶检测 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水肿型症状+腰腹部或脐周紫斑+腹穿洗肉水样液体+血糖高+血钙低 出血坏死型:血尿淀粉酶值不一定高,有时反而会下降。确诊时选CT 一周内测血淀粉酶,超过一周测脂肪酶 8.幽门梗阻=呕吐宿食+振水音 9.肝硬化=肝炎病史+门脉高压(脾大+腹水+蜘蛛痣)+超声(肝脏缩小) 10.胆囊炎=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恶心呕吐 11.胆石症=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B超强回声光团、声影 1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下柯三联征(腹痛+寒颤高热+黄疸)+休克表现+精神症状(如神情淡漠、昏迷)五联征 13.急腹症 (1)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胀痛、闷痛)+WBC升高 (2)肠梗阻:腹痛+吐+胀+闭+X线(香蕉/液平) 病因:机械性和动力性血运:单纯性和绞窄性 程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部位:高位和低位 (3)消化道穿孔=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痛+腹膜刺激征+膈下游离气体 (4)异位妊娠=阴道出血+停经史+下腹剧痛(宫颈举痛)+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5)卵巢囊肿蒂扭转=体位变化+突发腹痛+囊性肿物 (6)急性盆腔炎=刮宫手术史+白带异常+下腹痛+下腹剧痛(宫颈举痛)+脓性分泌物 14.消化系统肿瘤 (1)胃癌=老年人+黑便+龛影+慢性溃疡疼痛规律改变+上腹痛+腹部包块+消瘦+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2)食管癌=进行性吞咽困难(中晚期)+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早期)+进食哽咽感(早期) (3)肝癌:肝炎病史+肝区疼痛+AFP升高+肝大质硬+腹水黄疸+B超占位 (4)直肠癌=直肠刺激症状+指诊带血+脓血便+消瘦+大便变形 (5)胰腺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老年人+无痛进行性加重黄疸+陶土色大便+皮肤瘙痒 (6)结肠癌:老年人+消瘦+排便习惯改变+CEA+腹部肿块 15.肛门、直肠良性病变 (1)内痔=无痛性血便+便带鲜血+静脉样团块 (2)外痔=肛门疼痛+便鲜血+肛门口触痛肿物 (3)肛裂=便时便后肛门剧痛+肛门裂口 16.腹部闭合性损伤 肾损伤=腰部损伤+血尿 肝破裂=右腹部外伤+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 脾破裂=左腹部外伤+全腹痛+腹腔内出血 肠破裂=腹中部外伤+腹膜刺激征+穿刺淡黄色液体 17.腹外疝(斜疝)=老年男性+腹压增加+右下腹肿物+进入阴囊 消化系统疾病进一步检查: 1.胃镜、结肠镜、直肠镜 2.消化道造影 3.腹部B超、CT 4.立位腹平片 5.粪便:常规检查、隐血、培养和寄生虫检查 6.HP检测 7.腹腔穿刺 8.淋巴结活检或肝活检(病例监测) 9.实验室检查: (1)血尿淀粉酶 (2)AFP、CEA、CA19-9糖链抗原 (3)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消化系统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注意休息,控制饮食/禁食,生活指导

诊断学常见症状总结

诊断学常见症状总结(总19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一、发热 1.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C左右。在24h内下午比早晨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也略高,一般不超过1C。 2.病因与分类: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1).感染性: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不论急慢性,局部或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 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 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 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 内分泌代谢疾病:甲亢,甲状腺炎,痛风 血栓及栓塞疾病: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通常称为吸收热 颅内疾病:脑出血,脑震荡等为中枢性发热。癫痫持续状态引起的发热为产热过多。 皮肤病变:散热减少而发热,见于广泛性皮炎 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均可引起发热 物理及化学性质损害:中暑,大手术后,内出血,大面积烧伤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产热大于散热,而发热,多为低热。属功能性发热:原发性低热,感染治愈后,夏季低热,生理性。 3.临床表现: (1).发热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2).临床过程及特点: 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分为骤升型和缓升型。 高热期:皮肤发红,灼热感,呼吸快而深,开始出汗并增多。 体温下降期:出汗多,皮肤潮湿。分为骤降型和渐降型。 4.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3).间歇热:体温骤升发高峰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无热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又升高,如此反复。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体温急剧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又骤降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几天后规律交替。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6).不规则热: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则,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 二、皮肤黏膜出血: 1.皮肤黏膜出血: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部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