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描述性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47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提要第一讲导论一、理解社会科学研究1、社会科学研究的定义: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2、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吗?要点:科学的三大特性:逻辑性、可经验验证性(实证性)和客观性二、理解认识世界的方式第二讲社科研究方法基础一、社科研究方法体系1、方法论:主要涉及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方法论规定着进行社科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技术的理论和逻辑基础;方法论体系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2、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要点:没有任何一种研究方式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四种研究方式有着各自最适合的研究问题或领域,研究者应该结合自身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可能的研究资源,灵活选择一种或多种研究方式开展研究(1)调查研究适合描述一个大的总体的状况,以及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2)实验研究适合用来探索和证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3)文献研究适合探讨那些时空范围跨度大、研究对象不容易或不方便接触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4)实地研究适合深入理解复杂的社会现实,从中提炼和建构理论3、具体方法和技术:抽样技术、问卷设计技术、量表制作技术、编码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以上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关联性.不同的方法论观点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通常也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二、理论与研究1、理论概述(1)定义: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2)构成要素:1)概念(Concept):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对概念的解释和说明就是概念的定义变量(Variable):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2)命题(proposition):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假设(hypothesis):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3)理论的三个层次:宏观理论、中观(层)理论、微观理论(4)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解释范围越广,解释越精确,结构越简练,越是好的理论2、社科研究过程中的理论(1)社科研究过程五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从中选择、确定合适的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收集资料——〉资料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2)“科学环”(Walter L。
第二讲:选题与文献回顾•第一步:选择主题•第二步:文献搜索•第三步:论证设计•第四步:文献研究•第五步:文献批评•第六步:完成综述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来源命题自选课题命题+自选(二)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相对宽泛,也更具一般性。
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
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的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三)问题意识的三个层面第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研究问题是如何呈现的;第二,进入研究领域,探寻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体系;第三,提出解决研究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选题的标准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创造性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项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合适性:是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已达到将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日常生活兴趣向研究问题的转化四、文献回顾◆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是指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
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一)文献回顾的意义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为解释研究成果提供背景资料。
(二)文献回顾的步骤1.查找相关文献2.对文献进行选择3.阅读和分析文献(三)对文献的分析与论证1.论证要具有层次性2.围绕中心议题展开3.避免判断式的表述4.利用图表化的形式第三讲:从理论假设一、理论及其构成要素◆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一)社会科学理论的特征1.理论来自经验的实践;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知;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描述、总结和解释数据来分析现象
的研究方法。
它旨在描绘事物的现状和特征,而不是探究其内在规
律或因果关系。
描述性研究方法通常用于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
学等领域,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现象和现实情况。
首先,描述性研究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侧重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研究者会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的数据,然后
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总结。
这样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
解研究对象的特征和现状,为后续分析和解释奠定基础。
其次,描述性研究方法注重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研究者在
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时,需要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数据
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
和现状,为后续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描述性研究方法还注重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研究者需
要通过统计分析、图表展示等方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
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解释,解
释数据背后的含义和现象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
总的来说,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数
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研究对象的
特征和现状。
在实际研究中,描述性研究方法常常与其他研究方法
相结合,共同为研究和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
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现象和现实情况,为问题的解决和决策的制
定提供科学依据。
描述性研究论文范文描述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旨在收集和分析现象的存在情况。
它不涉及任何干预或干预,只是观察和记录发生的事实。
描述性研究可以用于描绘人群特征、发现模式和趋势、了解事件的分布和关系等。
它可以通过调查、观察、文献回顾和实际统计数据等多种途径进行。
描述性研究有几个特点。
首先,它是对一组现象或事件的全面描述,包括其特征、性质、规模和分布等方面。
其次,描述性研究不涉及干预或干预,只是观察和记录现象的存在情况。
第三,描述性研究主要关注描绘和总结已有的情况,而不是发展新的理论或解释。
描述性研究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调查问卷、访谈或观察等方法,描述群体的特征、意见和行为。
在医学和卫生领域,描述性研究可以被用来描绘疾病的患病率、病情分布和医疗资源分布。
在经济学和市场研究领域,描述性研究可以用于分析市场需求、消费者行为和产品定位等。
在教育领域,描述性研究可以用来分析学生的成绩分布、学习方法和学校效果等。
下面是一个实例来说明描述性研究的应用。
假设我们想了解一些城市的人口特征。
我们可以使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如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和职业等信息。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这些数据,例如计算平均年龄、男女比例、受教育程度的分布和不同职业的比例等。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该城市人口特征的全面描述。
总而言之,描述性研究是用于描述一组现象或事件的特征、性质、规模和分布的研究方法。
它具有全面描述、不涉及干预和主要描绘已有情况等特点。
描述性研究在社会科学、医学、经济学和教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进行描述性研究时,适当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非常重要。
通过描述性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和总结现象的特征和存在情况,为后续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