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临床诊断学习题整理

兽医临床诊断学习题整理

兽医临床诊断学习题整理
兽医临床诊断学习题整理

临床诊断学习题整理

一、填空题

1.临床得基本检查方法包括__视诊__,__问诊_,叩诊__,__听诊__,_触诊___与___嗅诊__、

2.吸气时肺泡呼吸音组成只要有:_空气进入时得摩擦音, 空气进入肺泡产生得漩涡运动、弹力纤维扩张。

3.尿液物理学检查主要包括尿液得透明度 ,尿量 ,尿色 ,尿比重 ,尿气味 ,尿粘稠度。

4.咳嗽得临床分类干咳 ,湿咳 ,稀咳 ,连咳 ,痉挛咳, 痛咳

5.发热期得长短,发热可分为4种(急性热,亚急性热,慢性热,暂时热)

6.临床诊断学包括三部分内容,分为(方法学)(症状学)( 诊断得方法论)

7.听诊得应用范围( 心脏系统 )( 呼吸系统 ) ( 消化系统 )

8.一般门诊条件下,对个体病畜,一般得检查程序如下(并处登记)(病史调查)(现症检查)

9.心搏动得强度决定于以下三个方面(心脏得收缩力量)(胸壁得厚度)(胸壁与心脏之间得介质状态)

10.动物呼吸类型有以下三种类型( 胸式呼吸 )( 腹式呼吸 ) (胸腹就是呼吸)

11.心音得组成因素:瓣膜得振动,心肌得紧张,血液得流动与振动。

12.发热程度可分为(微热 )( 中热 )( 高热)(过高热 )

13.正常体温值:猪(38~39、5℃ )牛(37、5~39、5℃ )犬( 37、5~38、5℃ )猫( 38、5~39、5℃ )马( 37、5℃~38、

5℃ )

14.呼吸困难得根据病症类型有( 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型呼吸困难)

15.在兽医临床一般检查中,表被状态检查包括3个空

16.红细胞减少贫血依病因分类可分为(失血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营养缺乏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17.家畜整体状况得检查包括( 体格 )( 营养 )( 姿势 )( 运动 )( 精神 )

18.表被检查包括:被毛,皮肤,皮下组织

19.皮肤检查包括:皮肤温度、湿度、弹性、颜色、病损。

20.排尿次数及排尿量得诊断意义(频尿 )( 多尿 )(无尿 )( 少尿)( 闭尿 )

21.精神抑制包括:(沉郁 )(昏迷 )(昏睡)

22.注射方法有:(皮下注射 SQ)(皮内注射 IQ)(肌内注射IM )(静脉注射IV)(胸腹腔注射 )(瓣胃注射法)(乳房注

射法)(气管注射法)

23.抗凝剂得种类:双草酸混合剂,EDTA-2Na,枸橼酸钠,肝素

24.尿液得化学检查项目:Ph值,尿蛋白,尿葡萄糖,尿潜血,尿酮体,尿比重,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白细胞

25.血气分析与酸碱指标测定得3个主要项目就是(血液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

26.水肿根据其病因分为(心性 )(肾性 )( 营养性 )

27.间接叩诊得方法(指指叩诊 )( 锤板叩诊发 )

28.触诊得方法:按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切入触诊法

29.口腔检查包括:口唇,口腔,颜色,温度,舌苔,湿度,口腔气味,牙齿形态。

30.真性腹痛分类:急性胃扩张,肠痉挛,肠臌气,肠变位,肠便秘

31.尿管型分类:透明管型,上皮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

32.建立诊断得步骤:调查病史,收集症状,建立初步诊断,实施防治,经验诊断

33.建立正确得诊断条件:充分占有材料,保证材料客观,用发展得眼光瞧待疾病,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34.产生错误诊断得原因:病史不全,条件不完备,疾病复杂,业务不熟练

35.填写病历得原则:全面而详细,系统而科学,具体而肯定,通俗而易懂

36.发热得分期:生热期,极热期,退热期

名词解释

1、恶病质:体躯极度消瘦。全身营养及内脏器官出于衰竭状态,预后大多不良。

2、共济失调:各个肌肉收缩力正常,而在运动时肌群动作互不协调所导致动物体位与各种运动得异常表现。

3、皮下水肿:皮下水肿得部分,皮肤表面紧张,指压留痕,呈现捏粉样感觉。

4、皮下气肿:气体积存于结缔组织内,触压患部产生捻发音。

5、发热得综合症候:可见患畜精神沉郁、皮温分布不均、末梢有冷感、呼吸脉搏增加,消化紊乱,食欲减损,尿量减

少,尿中出现蛋白质,甚至可出现各种管型与白细胞增多等。

6、过清音:叩诊音得音调高于清音而低于鼓音

7、心音: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与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起得振动所产生得声音。

8、心搏动:心室收缩,撞击左侧心区得胸壁而引起得震动。

9、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就是类似于喉及气管得呼吸音,较粗厉得“赫”,正常动物肺区不应听到。

10、窦性心动过速:大动物心跳60次以上,小动物心跳120次以上可称为心动过速,心跳快但节律整齐,兴奋来

自于窦房结。

11、里急后重:动物频频摆出排粪姿势,并且强力怒责,但每次只能排出少量得带有粘液得粪便。见于直肠炎,阴

道炎。

12、体位平衡失调:动物站立时体驱偏斜,四肢叉开,关节屈曲,力图保持体态平衡,见于小脑或前庭疾患。

13、运动失调:动物运动得步幅、强度及方向发生异常。临床表现为提取摇摆、步态不稳、举止笨拙,四肢运步

过度抬高,肢体落地用力,似涉水动作。见于脊髓神经疾患,小脑疾病,前庭疾病。

14、直接胆红素:又称肝性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指经过肝脏处理后,并且与血液中葡萄糖醛酸结合,所生成得一

种水溶性物质,遇偶氮试剂可产生红色或紫红色得偶氮胆红素

15、间接胆红素:又称血性胆红素、游离胆红素,指在血液中与血浆中白蛋白结合而被转运,未经肝脏处理并且

表面富有类脂质或球蛋白得非水溶性物质,它不与偶氮试剂发生反应,要先加入助溶剂处理后,才产生颜色反应

16、轻度感染:“白总”轻度增多+嗜中性杆状粒细胞增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

17、尿管型:就是一种炎性渗出物,有肾小球滤出得蛋白质在肾小管变性凝固或蛋白质与其它细胞成分相互而

成得管状物

18、黄疸:就是因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中胆红素含量增高而使血浆、皮肤、可视黏膜等出现黄染得一种病理现

象。

19、严重感染:“白总”高度增多+嗜中性杆状粒细胞显著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绝迹

20、人工诱咳:用手捏住动物气管起始处得第一二软骨环正常动物只表现吞咽唾沫得动作,而咳嗽患病动物会

产生连续不断得咳嗽。

21、综合症候群:某些症状常依固定得关系而联系在一起,并同时或在同一病程中先后显现,称为综合症候群。

22、呼吸类型:动物呼吸时,胸壁与腹壁得运动,大多数动物正常状况为胸腹式呼吸,胸壁与腹壁得欺负强度基

本相等,但后者稍强于前者。

23、发绀:即可视粘膜呈蓝紫色,就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形成大量变性血红蛋白得结果。

24、呼吸运动:动物呼吸时,鼻翼、胸壁及腹壁同时有节奏得协调动作

25、肠痉挛:呈现间歇性腹痛,听诊时肠音增强,连绵不断,排出稀软便,口腔湿润,耳鼻发凉,体温、脉搏、呼吸

变化不大。

26、肠臌气:又分为原发性肠鼓气与继发性肠鼓气。原发性肠鼓气:腹疼剧烈,腹围膨大,动物呼吸困难,结膜潮

红,腹围膨大与腹痛时间基本一致。继发性肠鼓气:腹痛剧烈,腹围膨大,动物呼吸困难,结膜潮红,腹痛数小时后腹围逐渐膨大。

27、反刍:反刍动物采食后,可出现周期性得将食物通过呃逆现象把食物重新排入口腔,并且重新进行咀嚼、吞

咽得现象。

28、嗳气:就是反刍兽得一种生理现象,由瘤胃内容物产生得气体(H2,CO2,CH4等),压迫瘤胃背囊使液面向下推

移,反射性得使瘤胃胃壁发生收缩,与此同时网胃胃壁迟缓,瘤胃中得液面下降,而使气体超过食管沟及贲门括约肌松弛,气体即由食管沟排除。

29、代偿性碱/酸中毒:机体得缓冲体系、呼吸及肾脏在酸碱失衡不很严重得请款下通过调节作用,使[HCO3-]与

[H2CO3]比值仍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血液PH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得情况。

30、渗出液:因局部组织受到损伤、发炎所造成得积液。

31、漏出液:因机械作用所引起得液体积聚。

三、简答题与论述题

1、可视黏膜颜色得病理状态与其诊断意义

1)红大多情况就是因全身血液循环发生异常所致。潮红又分为:

a)弥漫性潮红:见于各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胃肠炎等(因血管运动中枢机能紊乱及外周血管扩张所

致)。

b)树枝状潮红:在弥漫潮红得基础上并见有小血管高度扩张(因心脏、血管疾病导致得全身血液循环障

碍)。

2)结膜苍白:结膜色淡,甚至灰白色,就是贫血得象征。

a)急剧苍白:见于突然一次大量失血,如肝、脾及大血管破裂。

b)逐渐苍白:见于各种原因所致得慢性贫血,如慢性营养缺乏、慢性传染病(传染性贫血、鼻疽、结核)、

内外寄生虫病。

3)结膜黄染:结膜颜色淡黄或黄,巩膜黄染得程度有时比结膜明显,结膜黄染得原因为:

a)肝实质性得,也称肝性黄疸,主要就是胆色素代谢障碍得结果,胆红质定性试验呈双相反应,见于各种

原因所致得各种肝脏疾病,如某些传染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及中毒性疾病(因肝细胞发炎、变性或坏死,

毛细血管瘀滞,结合性得与非结合性得胆红素进入血液)。

b)胆管阻塞性得,也称肝后性黄疸,胆红素定性试验呈直接阳性反应,见于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胆管蛔虫

阻塞、胆道结石、胆管炎、胆管受到压迫等(因胆管阻塞,胆汁排出障碍,胆管扩张,单管破裂,结合性

胆红素进入血液)。

c)溶血性得,也称肝前性黄疸,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间接阳性反应。见于各种原因所致得溶血性疾病,如新

生驹溶血性黄疸、血液寄生虫、血孢子虫病(因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得血红蛋白,致使血液中

非结合性得胆红素含量增多)。

4)结膜发绀:结膜呈蓝紫色,缺O2所致,引起发绀得原因有:

a)呼吸系统疾病:见于上呼吸道狭窄、毛细支气管炎,各种肺炎、肺水肿等(因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

b)心血管系统疾病:见于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如心力衰竭、各种原因所致得休克等(因血液循环急剧减

慢,全身淤血,血样供应不足,血氧饱与度下降,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c)中毒性疾病:见于某些中毒疾病,如亚硝酸中毒(因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

5)结膜出血点或出血斑:见于马传染性贫血、血斑病、焦虫病等。

除了以上检查眼结膜得色彩外,还应注意眼睑有无肿胀与分泌物。

2马属动物肺区叩诊界得判定

马:5个点。1点:马得倒数第2肋与背最长肌下缘得交点。

2点:第16肋与髋结节水平线得交点。

3点:第14肋与坐骨结节水平线得交点。

4点:第10肋与肩端水平线得交点。

5点:止于肘头部位。

3在血液检查中,试述白细胞检查得临床意义

1)轻度感染:“白总”轻度增多+嗜中性杆状粒细胞轻度增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

2)中度感染:“白总”中度增多+嗜中性杆状粒细胞中度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消迹。

3)严重感染:“白总”高度增多+嗜中性杆状粒细胞显著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消迹。

4)预后不良(病畜得抗病能力已处于劣势):出现中毒性嗜中性粒细胞+变性嗜中性粒细胞+“白总”剧增或剧

减+嗜酸性粒细胞消迹+嗜中性杆状粒细胞显著增多。

病情好转,预后良好:增多得“白总”逐渐下降+增多得嗜中性粒细胞逐渐下降+嗜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重新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回增+中毒性嗜中性粒细

4发热得类型及意义

1)按发热期长短:

a)急性热:发热延续1-2周,见于急性传染病,如马腺疫传染性胸膜炎

b)亚急性型:发热延续3-6周,见于马亚急性传染性贫血、马血斑病等。

c)慢性热:发热延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见于牛结核、马慢性鼻疽、马慢性传染性贫血。

d)一时性热(暂时热):发热持续1-2日,即可降至正常体温,见于注射疫苗、血清之后。

2)按发热程度(发热程度可反映疾病得范围、性质及疾病得轻重程度)

a)微热:体温上升0、5-1℃,见于局部炎症。

b)中热:体温上升1-2℃,见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得一般炎症过程,如支气管炎、肠炎等,也可见于某些

亚急性、慢性传染病,如慢性马鼻疽、呕吐等。

c)高热:体温上升2-3℃,见于急性传染病与广泛得炎症,如流行性感冒,纤维素性肺炎,口蹄疫,猪瘟,弥

漫性腹膜炎等。

d)过高热:体温上升3℃以上,见于某些严重得急性传染病,如急性马传染性贫血、马传染性胸膜炎、猪丹

毒、脓毒败血症等,一般预后不良。

3)按发热曲线得波型:

a)稽留热:高热持续3天以上,每天温差在1℃以内,见于马得纤维素性肺炎,马传染性胸膜肺炎。急性马

传染性贫血等

b)弛张热:体温在常温以上,每天温差在1-2℃或2℃以上,见于化脓性疾病,小叶性肺炎,非典型马腺疫

等。

c)间歇热:有热期与无热期短暂得交替发生,见于慢性马传染性贫血,焦虫病等。

d)不定型热:体温变化无规律,有时起伏很小,有时变动较大,见于各种非典型得疾病,经过使用退热药或

抗菌素治疗得疾病。

5在反刍动物得胃肠检查中,瘤胃检查得异常情况

6第一二心音得区别

7解释干湿啰音得发生机理、音响、诊断意义

答:啰音就是呼吸音以外附加得声音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管腔部分阻塞等病变所致;依声音得性质不同,可分为干啰音与湿啰音。

(1)干啰音: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得呼吸附加音,就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不完全阻塞,气流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得音响。类似于鸣笛,见于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初期,由其肿胀或分泌物造成支气管狭窄。

(2)湿啰音:即水泡音,就是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内有较稀薄得液体,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脓痰等,在呼吸时气体通过液体,形成得水泡破裂而产生得音响多出现于吸气时,或在吸气终末时更清楚,有时也可出现于呼气早期部位及性质较恒定。见于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炎中后期。

8说明动物排粪动作障碍得表现及其意义

(1)便秘:主要表现排粪次数减少,排粪费力,屡呈排粪姿势而排出量少,粪便于固而色暗。见于热性病,慢性胃肠卡她,肠阻塞,瘤胃积食,瓣胃阻塞等。

(2)腹泻:表现频繁排粪,粪成稀粥状、液状,甚至水样,腹泻主要就是各种类型肠炎得特征,见于侵害胃肠道得传染病(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副伤寒与大肠杆菌病,牛副结核病)、肠道寄生虫病及中毒(如有毒植物、汞制剂)等。

(3)排粪失禁:动物不采取固有得排粪动作而不自主地排出粪便,主要就是由于肛门括约肌弛缓或麻痹所致。见于顽固性腹泻、腰荐部脊髓损伤、

(4)排粪痛苦:动物排粪时,表现疼痛不安,呻吟,拱腰努责。见于直肠炎与直肠损伤,腹膜炎及牛创伤性网胃炎等。

(5)里急后重: 病畜不断作排粪姿势并强度努责,呻吟(马,牛),呜叫(犬,猪),而仅排出少量粪便或粘液,就是直肠炎得特征,也见于肛门括约肌得痛苦性痉挛。

9投胃管得注意事项就是什么?

(1)胃管应在使用前仔细洗净,消毒润滑。

(2)插入或抽动胃管时要小心、缓慢,不宜粗暴。

(3)当动物呼吸极度困难,或有鼻炎、咽炎、喉炎及高温时,禁用胃管给药。

(4)插入胃管后,遇有气体排出,应鉴别就是来自胃或就是呼吸道,来自胃内气体有酸臭味,与呼吸动作不一致。

(5)当胃管进入咽部或上部食管时,有时发生呕吐,此时应放低牛头,以防呕吐物误咽入气管。如呕吐物很多,则应抽出胃管,等吐完后再投。

(6)在投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动物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病牛低头,促进咳嗽,呛出药物。严重者,可按异物性肺炎得疗法进行抢救。

10如何判断胃管插入食道?

11咳嗽得分型及其诊断学意义

(一)干咳特征:咳嗽得声音清脆、干而短;表明:呼吸道内无分泌物或仅有少量得分泌物;见于:喉炎,支气管炎初期,胸膜炎

(二)湿咳:咳嗽得声音钝浊、湿而长,呼吸道内有大量、稀溥得分泌物,往往随咳嗽从鼻孔流出多量鼻液;喉炎,支气管炎与肺炎后期。

三)稀咳(单发性咳嗽)特征:频率低,每次仅一两声;表明:呼吸道内有少量异物或分泌物;常见于: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肺炎。

(四) 连咳(连续性咳嗽)特征:咳嗽连续不断,一次发咳达十几声甚至数十声;常见于:急性喉炎、支气管炎、猪气喘病。

(五)痉咳(痉挛性咳嗽)特征:咳嗽剧烈,连续发作;表明:呼吸道黏膜受强烈剌激或剌激因素不能排除;常见于:异物进入上呼吸道。

(六)痛咳

咳嗽伴有痉痛或痛苦不安得症状;特征:咳嗽声音短弱,且咳嗽时痛畜头颈伸直,摇头不安,前蹄刨地,且有呻吟与惊慌现象;常见于:胸膜炎、呼吸道异物等疼痛性疾病。

12牛羊肠管检查得异常情况:

肠痉挛:主要表现为腹痛不安,频频排出软粪、稀粪,肠蠕动音加强。

肠便秘:轻微腹痛、拱背、努责,有时喜伏卧,反刍无力,常不见排粪或只排出干小粪球。

肠变位:突然发生腹痛、踢腹、摇尾,频频起卧,排粘液样便,有时便中混有沥青样排泄物。13、γ-谷氨酰基转

移酶(γ-GT)测定得临床意义:

1)应用广泛:尤其对人医而言,

a)肝脏疾病发病率高

b)γ-GT就是肝胆疾病中阳性率最高得酶,对肝脏疾病诊断很有意义。

2)在出现胆道疾患时,如胆石症、胆道炎症及肝外梗阻时,监测γ-GT不仅监测处其阳性较高,且升高明显,通

常可高达正常上限得5-30倍。

3)肝实质性病变时,如肝炎、脂肪肝,监测γ-GT,一般其活性仅呈中等程度升高(大约就是正常上限得2-5倍),

因此,γ-GT得测定有助于肝胆疾病得诊断。

4)恶性肿瘤得判断:γ-GT就是判断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得一个很有用得指标。

5)有助于鉴别ALP得来源:通过对γ-GT与ALP得同时测定,若检测到ALP活性升高,而γ-GT得活性没出现变

化,说明ALP活性升高主要来自于非肝胆系统,即肝外器官,如骨骼。

6)临床用药:也可能影响γ-GT得活性,如在临床上用巴比妥类药物,及抗癫痫得苯妥英钠以及清热、解痛药常

可引起γ-GT活性升高,还有在使用含雌激素得药物时,常可使用γ-GT活性呈现轻度升高,另外酗酒也可能使γ-GT活性升高。

13、肝功检查得指标:

1)蛋白质代谢得检验:

a)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得测定。

b)血清蛋白电泳。

2)胆红素代谢得检验:

a)血清胆红素定性试验。

b)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c)尿内胆红素检查。

d)尿内尿胆原检查。

3)染料摄取与排泄功能检验

4)与肝功能损害有关得血清酶学检验:

a)血清转氨酶测定:谷氨酸丙酮转移酶与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

b)血清碱性磷酸酶得测定。

c)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得测定。

14排尿次数及排尿量得诊断意义

1)频尿:频尿得临床特征为排尿次数增多,但尿量不增加甚至减少,有时呈淌状滴出,见于膀胱炎、膀胱结石、

尿道结石、尿道炎等。

2)多尿:临床特征为排尿次数增多,尿液总量也增加,见于慢性肾炎(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偶见于犬、

马得糖尿病(因尿中溶质浓度增高,超过了肾小管得重吸收功能)及尿崩症(因脑垂体得病变,抗利尿激素减少)。

3)少尿:临床特征为排尿次数减少,尿量也减少,见于急性肾炎、全身脱水、各种休克。

4)无尿:假如发生少尿得原因继续存在或继续发展,可以造成无尿,通过直肠检查或导尿管导尿,证明膀胱空

虚,完全无尿,常见于休克得后期 ,幼驹得膀胱破裂,也可形成无尿。

尿闭:临床表现为无尿或尿淋漓,直肠检查膀胱充满尿液,见于膀胱壁麻痹,膀胱括约肌痉挛(过度收缩),尿道结石,尿道狭窄。

15,心脏杂音得分类

心脏杂音就是正常心音之后得附加音,它可以与正常心音分开,也可以与正常心音相连续,甚至完全掩盖正常心音。

(1)、心内杂音

①器质性杂音原因:慢性心内膜炎引起瓣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增生、变厚、粘连,从而使瓣膜或瓣膜口发生形状或弹性改变a、瓣膜闭锁不全b、瓣膜口狭窄

②机能性杂音(非器质性杂音)

与器质性杂音得区别在于瓣膜与瓣膜口未发生变化,多由机能变化而引起得,主要见于两种情况:a、心机能不全b、贫血性杂音

(2)、心外杂音由心包及靠近心压得胸膜发生改变而引起①心包拍水音②心包摩擦音③心包胸膜摩擦音

16,中心静脉压得诊断意义

1)中心静脉压得高低受几种因素影响

2)血压低,中心静脉压也不高,应该先输液。

3)血压偏低,而中心静脉压高,则应该先强心,在输液。

17,颈静脉压诊断意义

1)牛创伤性心包炎会升高很多

2)除牛创伤性心包炎外所造成得水肿,其她原因水肿颈静脉压偏低

3)作为补充血容量就是否适宜得参考指标

4)作为调整静脉输液速度得参考指标

5)压力数值可作为推断右心室就是否发生扩张得指标。

18,腹部视诊得异常情况

1)腹围增大

a)胃肠积气:当胃肠内容物腐败发酵并贮积大量气体时,腹围显著增大。肷窝消失,腹壁触诊腹壁紧张。见于大肠

臌胀。

b)肠管积食:大量肠内容物积于大结肠内,腹围中等程度增大,触诊腹内较硬,见于大结肠便秘。

c)肠管积液:肠管内有大量渗出液与漏出液。下腹部呈对称性下垂,肷部下陷,触诊有波动感,有拍水音,腹腔穿刺

应为阴性。见于急性大结肠炎。

d)腹腔积液:腹腔积有大量渗出液与漏出液,除腹腔穿刺为阳性外,其它同肠管积液。见于马牛急性腹膜炎,犬慢性

肝硬化。

2)腹围缩小:肠内容物显著减少

a)剧烈而频繁得腹泻

b)长期消化机能紊乱

c)慢性消耗疾病

19,简述腹部听诊“四区划”法得听诊部位及肠管名称:

20,简述腹部听诊“六区划”法得听诊部位及肠管名称

(实验课老师要求掌握得:于左侧肷部可听诊小结肠与小肠音,左侧腹部下l/3处为左侧大结肠音;右侧肷部为听诊肠蠕动音,可依据肠音得强度、频率及性质得变化,判定肠管得运动机能及内容物得性状。正常时,小肠多呈流水音

或合漱音,较清脆,频率为8~12次/min左右;大肠音常为雷鸣声或远炮声,较低沉,其频率为4~6次/min左右。)

21,肠音异常诊断意义

1)肠音增强特征:声音宏亮、高而强、频率增多,持续时间长。见于肠痉挛与急性肠炎。

2)肠蠕动音减弱或消失:肠音微弱,见于:便秘、危重肠炎后期

3)肠音不整:相对时快时慢,时强时弱。见于:慢性胃肠卡她,慢性消化不良。

4)金属音:极似球胆充气之后在地面上拍打得声音,因肠管内气体冲击比较紧张得肠壁所发出得声音。见于大肠臌气。

22红细胞数量异常变化得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

相对性增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得全身性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急性胃肠炎、肠便秘、肠变位、瘤胃积食、瓣胃阻塞、真胃阻塞、渗出性胸膜炎、渗出性腹膜炎、日射病与热射病、大面积烧伤等。病因消除后,水电解质趋于平衡,红细胞数也会好转。

绝对性增多:这就是由于红细胞增生活跃得结果。按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①原发性红细胞增多:原发性红细胞增多又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点就是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全身总血量也增加②继发性增多:就是非造血系统疾病,发病得主要环节就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A.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B.红细胞生成素病理性增加

(2)红细胞数减少:各种原因导致得贫血。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压积容量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时,称为贫血。按病因可将贫血分为4类:

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见于胃溃疡、球虫病、钩虫病、捻转胃虫病、螨病、维生素C与凝血酶原缺乏等疾病。急性失血性贫血见于丙酮苄烃香豆素中毒、草木樨中毒、脾血管肉瘤、犬与猫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手术与外伤等。

溶血性贫血:见于牛巴贝西虫病、牛泰勒虫病、钩端螺旋体病、马传染性贫血;绵羊、猪、犊牛得甘蓝中毒与野洋葱中毒;新生骡驹溶血病、犬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营养性贫血:见于蛋白质缺乏,铜、铁、钴等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B1、B2、B6、B12、叶酸、烟酸缺乏等。

继发性贫血:慢性肝脏病、肾脏病、胃肠病,肿瘤

骨髓造血机能障碍性贫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