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
- 格式:docx
- 大小:23.06 KB
- 文档页数:17
外感高热病名:古代文献常称为“发热”、“寒热”、“壮热”、“大热”、“身灼热”等。
定义:凡卒感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客于肌腠,正邪交争,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者即称外感高热。
临床特点:临床上以发热、恶寒、面赤、烦渴、舌红苔黄、脉数等为主要表现。
体温持续升高或稽留不退,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症。
范围:外感高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外感疾病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症状,在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伤寒病三阳证,以及内伤杂病中,均可出现此症,不过以温病各阶段最为常见。
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等的主要表现之一。
部分非感染性疾病的高热,亦可属中医外感高热之范畴。
病因病机:中医病因:系触感六淫(主要为火热、暑邪)或疫毒之邪。
外邪入侵,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而发热,或因热、毒充斥体内而高热,所谓“阳胜则热”。
西医认为,发热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
外感高热,主要见于:①急性感染性发热:包括有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及寄生虫感染,临床上最为常见。
②非感染性发热:(外感高热?部分属中医外感高热之范畴)如风湿热、药热、热射病等,由于变态反应,或物理性、化学性损害而引起。
发病机制:体温的维持比较恒定。
通过产热及散热之间的平衡由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进行调节。
内源性致热原:细菌、真菌、病毒、内毒素、原胆烷醇酮、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于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产生内生性致热原。
内生性致热原为一蛋白质,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其调节点上移。
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重新调节,由此发生冲动,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此外,发出的冲动经运动神经使平静骨骼肌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使产热增加。
这样产热就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到新的调节点。
内生性致热原如何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点提高,可能与其使下丘脑PGEl及PGE2合成增加有关。
阿斯匹林等药物所以能使体温下降,因其可抑制PG的合成。
外感高热病名:古代文献常称为“发热”、“寒热”、“壮热”、“大热”、“身灼热”等。
定义:凡卒感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客于肌腠,正邪交争,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者即称外感高热。
临床特点:临床上以发热、恶寒、面赤、烦渴、舌红苔黄、脉数等为主要表现。
体温持续升高或稽留不退,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症。
范围:外感高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外感疾病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症状,在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伤寒病三阳证,以及内伤杂病中,均可出现此症,不过以温病各阶段最为常见。
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等的主要表现之一。
部分非感染性疾病的高热,亦可属中医外感高热之范畴。
病因病机:中医病因:系触感六淫(主要为火热、暑邪)或疫毒之邪。
外邪入侵,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而发热,或因热、毒充斥体内而高热,所谓“阳胜则热”。
西医认为,发热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
外感高热,主要见于:①急性感染性发热:包括有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及寄生虫感染,临床上最为常见。
②非感染性发热:(外感高热?部分属中医外感高热之范畴)如风湿热、药热、热射病等,由于变态反应,或物理性、化学性损害而引起。
发病机制:体温的维持比较恒定。
通过产热及散热之间的平衡由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进行调节。
内源性致热原:细菌、真菌、病毒、内毒素、原胆烷醇酮、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于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产生内生性致热原。
内生性致热原为一蛋白质,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其调节点上移。
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重新调节,由此发生冲动,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此外,发出的冲动经运动神经使平静骨骼肌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使产热增加。
这样产热就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到新的调节点。
内生性致热原如何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点提高,可能与其使下丘脑PGEl及PGE2合成增加有关。
阿斯匹林等药物所以能使体温下降,因其可抑制PG的合成。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一、什么是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人体被外邪侵袭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头痛、体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感冒”。
二、中医认识外感发热在中医理论中,外感发热是由外邪侵入人体,致使正气受损、邪气盛行所致。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正气和邪气相互作用、制约而形成的。
正气是人体先天获得的抵御外邪的能力,邪气是外界的致病因素,它会造成人体生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失调,导致发热等症状。
三、中医应对外感发热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适当的中药治疗可以协助人体调整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平衡,从而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
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有多种,具体的处方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
常用的中药有葛根、连翘、青果、板蓝根、金银花等,具体的用法和用量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合理的饮食可以协助人体调理脏腑,增强正气。
在外感发热期间,可以适当增加营养和热量的摄入量。
常见的建议包括:•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鸡肉、鱼肉、豆腐等;•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稀饭、粥类等;•避免过冷过热、过咸过甜的食物。
3. 养生保健中医认为,保持身心健康是防治外感发热的重要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餐后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定期参加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保持精神愉悦,积极面对生活与工作的种种困难;•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如勤洗手、勤换衣、勤擦桌椅等。
四、注意事项在应对外感发热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避免疲劳过度,积极休息;•勿过度服用退烧药,以免导致副作用;•避免涉及病情的运动和剧烈的体力劳动;•保证适度的睡眠,加强身体的休息和恢复。
五、外感发热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受到外邪侵袭,正气与邪气失衡所致。
适当的中药治疗、合理的饮食调理和养生保健可以有效协助人体恢复正常。
在应对外感发热时,注意避免疲劳和过度用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
因为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的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发热则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
外感发热是指外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体温升高。
外感发热在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影响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药对外感发热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汉《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以阴阳为纲,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成为后世对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代刘完素对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主火热论,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因主要是火热病邪,即使是其它外邪也是“六气皆从火化”,既然病理属性是火热,所以主张“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治疗“宜凉不宜温”,这就突破了金代以前对外感热病必从寒邪立论,治疗多用辛温的学术束缚,是外感热病理论的一大进步。
清代叶香岩纱》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察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薛生白《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作了详细论述,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作了条分缕析的论述,不但制定了一批治疗外感热病行之有效的方药,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
第二节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
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性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
发热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温升高,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3℃以上,或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或一昼夜间波动在1℃以上,即可认为发热。
外感发热指在原有某种或多种疾病如消渴、中风、虚劳等基础上复感外邪而出现的发热。
其热势高低不一,严重者,体温持续升高,壮热稽留不退,继而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危重症候,在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
中医药治疗各类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明清以来,温病学说的发展成就,对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首先总结和提出了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即运用六经辨证来概括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代刘完素主火热论,着眼于外来的火热邪气,首先从临床治疗角度提出了“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的著名论点,认识到热病性属“热”,治疗“宜凉不宜温”,这与在他以前从寒邪立论,多用辛温治法相比,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清代中叶温病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
温病学派创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辨证纲领,叶天士倡卫气营血之说,对温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治疗,均作了原则性的阐述,对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法则,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准绳。
外感发热中医辨证辨病依据
外感发热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证,通常是指由外邪侵袭引起的
发热症状。
在中医辨证施治中,辨证是指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苔、
症状等综合情况来判断病情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便确定治疗方案。
下面我将从中医辨证的依据和辨病的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中医辨证的依据主要包括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
望即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眼神等外在表现;闻即
闻诊,倾听患者的声音、咳嗽声、呼吸声等;问即问诊,询问患者
的病史、症状、饮食、排便等情况;切即切诊,通过脉搏的形态、
节律、速度等来判断病情。
对于外感发热,中医师会通过这些诊断
手段来判断患者的病情表现,例如发热的程度、伴随的症状等。
其次,中医辨病的依据主要包括辨别病邪的性质、病位和病机。
在辨别病邪的性质时,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发热症状,判断是属于
风邪、寒邪、暑邪还是湿邪侵袭所致;在辨别病位时,会根据患者
的症状表现来判断病邪所在的脏腑部位,如肺、脾、胃等;在辨别
病机时,会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苔等情况来判断病邪对机体的影响
程度,如气滞、湿热等。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辨病外感发热的依据主要包括四诊合参和辨别病邪的性质、病位和病机。
通过全面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施治的方法,中医师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第二节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C左右。
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性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
发热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温升高,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 3C以上,或直肠内温度在37. 6C以上,或一昼夜间波动在1C以上,即可认为发热。
外感发热指在原有某种或多种疾病如消渴、中风、虚劳等基础上复感外邪而出现的发热。
其热势高低不一,严重者,体温持续升高,壮热稽留不退,继而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危重症候,在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
中医药治疗各类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明清以来,温病学说的发展成就,对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首先总结和提出了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即运用六经辨证来概括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代刘完素主火热论,着眼于外来的火热邪气,首先从临床治疗角度提出了“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的著名论点,认识到热病性属“热”,治疗“宜凉不宜温”,这与在他以前从寒邪立论,多用辛温治法相比,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清代中叶温病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
温病学派创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辨证纲领,叶天士倡卫气营血之说,对温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治疗,均作了原则性的阐述,对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法则,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准绳。
吴鞠通提出了三焦辨证之说,对于确定脏腑病位,反映温热病的发展趋势,了解各种温病的病变特点,以及决定治法方药,判断预后等,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外感发热范围广泛,内科杂病、伤寒三阳病证、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均有此证,本节讨论以罹患杂病复感外邪所致的发热为主,其他方面的发热请参照《伤寒论》、《温病学》教材有关内容。
西医学中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液病、肿瘤等合并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而有发热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外感发热的证候特征是以发热为主,由于各脏腑感邪性质和病情轻重程度、病位以及传变不同,其发热特点也不同。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发热恶寒、但发热不恶寒、寒热往来、潮热等。
轻者热势不高,时间短暂,汗出而解;重者壮热持续不退,甚则神昏谵语,或抽搐惊厥,后果严重。
由于邪热疫毒较快由表入里,故临床上卫表证候出现时间短暂。
再者热邪损伤津液,在发热同时表现口干烦渴等症。
本证起病急骤,多有 2 周左右的中度发热和高热,伴有与原发病相关病证,或心悸胸闷头昏,或咳喘胸痛痰多,或泄泻呕恶腹痛,或口渴尿多易饥乏力,或小便淋沥急痛,或斑疹黄疸,或痰核瘰疬,或积聚出血,或项强神昏半身不遂等。
(病因病机]1.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异常的六气,在外感发热中均可致病,但尤以火热、外湿、暑邪为主要病邪,又风、寒、燥入里皆可化火。
六淫所致的多种外感热病,又与气候、季节、时令密切相关,因此常呈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性。
另外六淫可单独致病,也可以两种以上的邪气兼夹致病,如风寒、风热、湿热、风湿热等。
2.感受疫毒亦是外来的致病因素之一,属于一种传染性较强的致病邪气。
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传染性,疫疠之毒,其性猛烈,一旦感受疫毒,则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短暂,较快出现高热。
外感导致发热,其入侵人体的途径,多由皮毛或口鼻而入。
一般来说,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入,先滞络脉,由表而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
疫毒之邪,多由口鼻而入,充斥于人体,循卫气营血而分属于上、中、下三焦之脏腑。
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或热、毒充斥于人体而发热,即所谓“阳胜则热”。
发生阳气偏盛的热性病变而表现发热为主,伴有恶寒、口干等。
邪热疫毒其性猛烈,起病急,传变快,故出现热势高等实热之证。
发热病变,以阳胜为主,其病机变化最易化火。
火热充斥体内,进而伤津耗液,故在整个热病中,都以温热伤津,阴液耗损为特点,常常产生一系列的火炽伤阴之病理反应。
再者热毒之邪过盛,邪毒内传,营血耗伤,因而临床上易于发生神昏、出血的变证,即所谓逆传,来势凶险,预后较差。
(诊断)本证以发热为主,详细询问病史及伴随症状,对外感发热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因季节、气候、地区、环境的不同,而感邪发病。
起病急,一般在3 日之内。
病程较短,约2 周左右,传变迅速,若为时行感冒患者,则有明确的疫情接触史。
1.体温在37. 3C以上,可高达39. 5C〜40C,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 .原发疾病与伴随症状。
掌握原发疾病的病史,明确外感发热常伴有的其他症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3.具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职业病史等,均可引起一些外感发热病,注意询问,全面诊查,有利于及时确立诊断。
;‘4 .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血沉,血、尿和骨髓培养,X 线检查以及其他针对病因的特殊检查。
(鉴别诊断)1.内伤发热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者在临床上均以发热为主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而发,体温较高,多为中度发热或高热,发病急,病程短,热势重,常见其他外感热病之兼症,如恶寒、口渴、面赤、舌红苔黄、脉数,多为实热证。
内伤发热者,由脏腑之阴阳气血失调,郁而化热,热势高低不一,常呈低热而见间歇,其发病缓,病程长,数周、数月以至数年,多伴有内伤久病虚性证候,如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短气乏力,倦怠纳差,舌质淡,脉数无力,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2.寒热真假在发热之中,寒热真假的出现,是当热极或寒极之际,可出现与其本病之寒热不符合的假象,即真热假寒和真寒假热之象。
临证时必须详细询问病情,参合脉证加以鉴别。
真寒假热之鉴别要点为:身虽热,而反欲得衣被;口虽渴,但喜热饮;脉虽数,而不鼓指,按之乏力,或微细欲绝;苔虽黑,而润滑。
真热假寒的鉴别要点为:身虽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口渴而喜冷饮;胸腹灼热,按之烙手;脉滑数,按之鼓指;苔黄燥起刺,或黑而干燥。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诊察热型,对外感发热的辨证,有重要的意义。
外感发热,常见下列热型,如恶寒发热、壮热、往来寒热、潮热与不规则热等,临床需注意观察。
1.恶寒发热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体温多在39C以下,如热病早期,卫表诸证,均常见此热型。
2.壮热指热势持续,高热不解,不恶寒,体温在39C—40 ‘之间,甚至更高,达数天至2 周之久。
一日之内,波动甚小,如气分高热、肺系邪热、热盛之暑热、湿热等。
3.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寒时不热,或热时不寒,一日数次发作,如少阳病、疟疾等。
4.潮热指热势盛衰起伏有时,犹如潮汛一般。
外感之潮热,多属实证,热势较高,热退不净,定时又复升高,多见于阳明腑实证、湿温证以及热入营血证等。
5.不规则热指发热持续时间不定,热势变动并无规律,如时行感冒、外感咳喘、风湿热等。
,治疗原则外感发热,由六淫及疫毒所致,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由表及里,或有脏腑功能失调,郁热化火,病机虽有不同,但发热为其共性,因此,必须采用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清泻脏腑、滋阴退热之法,清除邪热,调和脏腑。
.1.清热解毒此法为治疗外感发热之主法,贯穿于本病的各个阶段,是顿挫热毒,防止传变的关键,也是保存阴津的重要措施。
运用此法还应按病证性质和其他治法相结合,清热法中有清热宣透、清热除湿、清热通淋、清热利胆、清热凉血活血、清热开窍等。
通腑泻下适用于热病腑实之证。
常以泻下与清热相结合,为外感发热的常用治法。
通过泻下可以去积、存阴、利气,从而达到“泻热”的目的。
下法之意,重在祛邪,总以及时对症为要,只要表解里实,选用承气诸剂,釜底抽薪,顿挫热势,常获良效。
3.养阴益气本法是与清热解毒、通腑泻下相对立的另一治疗大法。
一般而言,本法对外感发热并无直接的解热作用,但热毒之邪,必伤阴液,又易耗气,至于原有宿疾或老年体虚患者,因其邪盛正虚,气阴损伤,极易发生逆变,因此,养阴或益气是外感发热证中扶正法的主要内容。
此外,近年来,还将活血凉血化瘀法作为治疗发热的重要治法。
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适时配合此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一环。
凡在外感发热之中,出现胸、胁、脘腹、腰等部位疼痛,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分证论治.卫表证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或恶寒甚而无汗,或口干咽痛,或身重脘闷,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解表退热。
方药:xx 败毒散、xx。
外感发热初起,病邪尚未入里化热,或疫毒热邪暂居卫表,所表现的症状,与感冒之疾,颇为相似,此时的治疗可按感冒的各种治法进行辨证论治。
风寒证选荆防败毒散为主方,风热证则选银翘散为主方。
肺热证•症状:壮热,咳嗽或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xxxx。
本方重用辛寒之生石膏,合麻黄共奏清里达表、宣肺平喘之效;杏仁、甘草化痰利气胃热证症状:壮热,口渴引饮,面赤心烦,口苦口臭,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
治法:清胃解热。
方药:xxxx。
本方以生石膏配知母,清胃泻火;粳米、甘草和胃生津。
可加金银花、连翘、黄连、芦根清热解毒。
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若发斑隐隐者加犀角、玄参清热凉血。
腑实证症状:壮热,日晡热甚,腹胀满,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烦躁谵语,舌苔焦燥有芒刺,脉沉实有力。
治法:通腑泻热。
方药:大xx。
本方用大黄苦寒泄热,通腑泻下;芒硝咸寒润燥,软坚破结;佐以厚朴、枳实破气导滞。
可加黄芩、山栀清泻实热。
腑实不坚者可去芒硝;胸膈烦热,口舌生疮者加连翘、薄荷、竹叶。
胆热证,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或目身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胆。
方药:大xxxx。
本方用柴胡、黄芩疏肝利胆清热,枳实、大黄泄热通便,半夏、生姜和胃止呕。
可加板蓝根、连翘、败酱草清解热毒,加茵陈清热利湿。
若胁肋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止痛,发黄加XX、梔子、XX利胆退XX。
脾胃湿热证症状: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胸腹胀满,纳呆呕恶,或目身发黄,舌苔黄而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药:XX 连朴饮。
本方以黄连、山栀苦寒清化湿热,半夏、厚朴化湿除满,石菖蒲、芦根和中清热。
可加滑石、鲜荷叶清利渗湿。
若热甚者加黄柏、黄芩,湿重者加藿香、佩兰,黄疸者加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