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概述(全)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1
世界电影自1895年诞生起,迄今已有110多年。
百余年来,世界电影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国电影创新运动(创作技巧、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的推动,其中最重要者依次为:
1915年前后,美国的格里菲斯在“视觉语言”上的集中突破。
192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联等国)。
1927年,电影开始有了声音,美国《爵士歌王》。
19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就。
1930~1940年代,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确立,及其大制片厂制度的建构与完备;
1935年,电影开始有了“色彩”,美国《浮华世家》。
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初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贡献。
1950年代~197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二次创新浪潮。包括:以瑞典、法、意、日等国为主的“新浪潮”运动,以及1960~1970年代的新好莱坞和新德国电影的成就。
19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和技术对电影创作的深刻影响等等……
当然,世界电影能有今天的魅力,还要感谢那些灿若群星的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卓别林、弗拉哈迪、格里尔逊、瑞芬斯塔尔;让·雷诺阿、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柴伐梯尼;黑泽明、伯格曼、特吕弗、戈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法斯宾德、科波拉、斯皮尔伯格;李安等等……
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
1、法国:卢氏兄弟、梅里爱、百代公司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他们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0余部短片,内容均为对工作、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的“片断式客观实录”。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从1896到1910年前后,法国人梅里爱陆续导演了《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等多部具有科幻或神话色彩的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成为了“剧情片”的奠基人和电影特技的先驱。
从1895年起,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和输出国,其中“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的产销量最高。
鉴于以上三个因素,法国被称为“世界电影的故乡”。
2、美国:爱迪生、鲍特、格里菲斯、好莱坞
1896年4月,爱迪生在纽约进行了全美首次电影商业放映,这标志着美国电影的开端。
1903年,埃德温·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在商业和声誉上均获巨大成功,不仅奠定了美国西部片的经典样式,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美国电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1915年,格里菲斯导演了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该片广泛吸纳了世界电影在最初20年里的探索成就,如:平行剪辑、运动镜头、特写镜头、多角度摄影,并由此确立了以“镜头”而不是以“场面”作为影片结构基础的“电影叙事语言”,从而让世界电影开始由一种杂耍过渡为一门独立的新兴艺术形式。
在1910年前后,作为美国电影产业中心的“好莱坞”,在加里福尼加州的洛杉矶地区崛起,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称霸世界影坛。
二、1919~30年: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
这是一次世界性的电影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荷、美等国,为期十年左右,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立
这是苏联电影界创立于19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学派,它强调“1+1>2”,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强烈而直观地表达出某些新的意义,并力图以此直接去影响、控制观众的思想。
该学派的核心价值在于赋予了“剪辑”全新的功能——创造意义、传播思想。(剪辑在此前的功能仅限于:按叙事逻辑,把许多镜头拼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流畅的银幕故事。)核心人物和作品: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1925年,普多夫金《母亲》/1926年,前者偏重“思想的表达”,后者重在“有意味的叙事”。
评价:苏联蒙太奇学派利用隐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极大地提升了世界电影的“思想表达能力”,以及对观众头脑、情感的引导、控制能力。
其缺点在于:它过度遮蔽了生活的暧昧性、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因而使电影有时沦为灌输某种政治理念的宣传工具。
其优点是:能够使影片主题鲜明,并具有很强的情感冲击力。
备注:以往对“蒙太奇”的分类过于庞杂,事实上它基本可分为两大类:
A、“表现性蒙太奇”,以爱森斯坦的作品为代表,重在“表意”;
B、“叙事性蒙太奇”,实际上指的就是常规或传统意义上的“剪辑”。
2、“意识银幕化”的初步实现
20世纪初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多种思想、艺术流派在欧美兴起,例如:尼采的哲学思想(“上帝死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学说,虽然这些思想流派五花八门,但它们普遍认为:人们在现实中所直接看到、听到的都只是生活的“表象”,只有通过人的精神感受、主观印象和想象,以及无意识、潜意识、下意识和幻觉、梦境,乃至精神错乱、疯狂状态等等“内心世界”的折射,才能反映出生活或人的本质。
由于这些思想、艺术流派共同特征是:颠覆传统价值观念,主张个性自由抒发,重视对“心理现实”的认知和表达,并大多具有“非理性”的特点,因此,它们被后世统称为“现代主义”思潮。(注:邵牧君等学者则把它们概括地称为“内心现实主义”)上述思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也波及到了电影创作中,并主要体现在以下流派及其代表作当中:
1)、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1919等。
2)、法国:①、印象派电影《黄金国》/1921等;②、达达主义电影《幕间休息》;
③、超现实主义电影《贝壳与僧侣》/1927,《一条安达鲁狗》/1928等。
上述作品可统称为“现代主义”电影。
评价:“现代主义”电影的探索成就表明,电影不仅能够复制和再现看得见的“现实生活”,而且也可以表现与反映看不见的“内心世界”——在银幕上展现人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活动,这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从而在精神、意识和情感的“银幕化”等方面,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3、“纪录片”的创立与发展
1)、1921年,美国人弗拉哈迪拍摄了《北方的纳努克》并取得极大成功,“纪录片”这一片种因此诞生。后来,弗拉哈迪又拍摄了《摩阿拿》《亚兰岛人》等一批纪录世界各地人类生活的影片,因此,他既是“世界纪录片之父”,也是“人类学纪录片”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