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论高校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强国必先强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校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基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高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学生是主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育人为本”理念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既尊重了教育发展的规律,又合乎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
国家前教育部长周济曾提出“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
”这就更加明确了高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主体。
高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就是坚持把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并且还要做到一切服务于学生,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授业解惑,激发学生的首创精神,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高校的一切工作要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要尊重和高扬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坚持育人为本,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体现为把“育人”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
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把大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更要把他们作为主体,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彰显其主体作用,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根本。
还要注意在教育内容上贴近生活,亲近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
德育工作者要注意时刻与学生沟通,要了解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二、高校教育内容为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首先,高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不要只把它看作是学生工作尤其是专职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而要把它当成是全体教职员工的事情。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霞洞镇竹林小学多年来,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 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培养“ 四有新人” 为目标,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体系。
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营造了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 为我校的跨越式和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 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作为一所学校, 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必须放在首位,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 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
我校的发展印证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教学的成功来自德育教育的成功。
我校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做到以下几点:1、领导的认识是最关键的任何一项工作, 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难以做好的。
学校领导开拓创新、高屋建瓴, 树立全新教育办学理念。
建校伊始, 就提出:“ 学校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
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处为中心的职能处室、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学生会、团委等群众学生团体的三级德育工作队伍,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德育体系, 保证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教育途径,营造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
2、育智先育人首先学生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
育人为本徳育为先全面加强学校徳育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其中明确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要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突出德育工作的优先性、重要性和持续性,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认为学习十七大报告,就是要深入领会报告精神实质,把报告精神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报告精神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不断改进教育教法,创新育人理念,打牢教育发展基础,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在目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德育为先”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核心”与“中心”的关系处理得不好;二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差距。
部分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教师在德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甚至少数教师的不良言行起到了负面作用;三是关爱学生方面有待加强。
以学生为本,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平等相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培养等,在具体工作中,在持之以恒上做得还不够;四是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够强。
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措施时尚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没分高低年级、没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不讲层次,抓大放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五是德育工作还缺乏实效性,计划一订完好象没事了,悠哉游哉,在实施德育过程中重“教”不重“育”,重理论轻实践,知行脱节,枯燥说教,方法单一,德育效果不够理想;六是德育合力不强。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和协调不够,相互配合不紧密,难于形成德育工作合力,特别是家庭教育工作滞后,大多数家长普遍缺乏科学的家教知识,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比较弱;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未来。
教师队伍是搞好德育工作关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度、新的水平去实践和探索,是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即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必须切实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
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良好的师德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前提。
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必须提高师技、师爱、师责、师品四个方面的修养。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和健康人格的教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未来。
师德堪称教育主魂,师能乃教学之本。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要做好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老师有做一名优秀教师的雄心,学生才有成才报国的志向。
试想,在学生面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庸庸碌碌,没有远大抱负的教师教育出新时代的接班人是多么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时间随着时间的发展,会从学生的身上看到教师的印迹,所以也只有励炼自己的道德情操,做为人师表的典范,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业务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才能不辱‘园丁’这个称号。
教师教育学生凭的就是良心。
凭着良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会积极的投入全部的精力。
有良心才会有爱心,有热心;‚一切教育都源于爱。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育人为本,育德为先——谈德育工作的一些心得摘要: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要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本人在担任班主任过程中,注重对孩子品德的教育,通过不断摸索、探究与积累,提出几点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旨在能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德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 “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一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素质教育和当今注重素质品德的社会下,与智育、体育、美术、劳育相比,德育显得格外重要。
在担任小学班主任的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学生由于品德问题出现的种种矛盾与问题,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在教育中必须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时刻把德育放在首位,让每位孩子都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教育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反思与积累,在此分享一些德育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旨在为一些初任班主任的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品德上的成长。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的力量“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起,我一直把学校对我们的要求作为座右铭,时刻以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不忘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重担,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和对学生的言传身教。
因为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培育好学生的品德,首先得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刻做到品德高尚、学术渊博、终身学习。
小学生离开家庭步入校门,主要的教育者就是老师,教师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一个好教师就会带出一群好学生。
教师的言行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体、形象、生动,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不仅熏陶着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1]。
在学校工作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班里的学生写的字普遍和语文老师的字非常相像,语文老师的字清秀正楷,学生的也是如此;老师的字潦草行书,学生也会去模仿。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丰集高中近年来,丰集高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促进学生“幸福成长,健康成人,快乐成才”为育人目标,不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狠抓养成教育,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明确理念,注重内涵,坚持正确育人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
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认识到:育智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但不是根本任务,让学生学会做人与和谐发展,才是学校教育的终级目标。
为此,我们确立了“不求人人成材,但求个个成人”的育人理念,明确了“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力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提出了让学生“幸福成长,健康成人,快乐成才”的办学目标。
学校通过加强德育工作提升内涵,办出特色,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建设队伍,多管齐下,构建德育教育网络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负责安全副校长任副组长,其余班子、班主任任成员。
德育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
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定期举行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让优秀班主任上台发言,介绍经验。
注重班主任工作的过程化管理,把每项班级管理进行积分量化,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晋升、评优、发放津贴的重要依据。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组织教师学习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学习并践行教师文明礼仪,做到为人师表。
积极建构“外训”制度,组织教师参加外校教学管理的学习、研讨,让教师广泛吸收先进理念。
上学年,全体高三教师到南京雨花台中学参观学习,雨花台中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校风校纪、文化建设对老师们触动很大;本学期,我校先后派出多批次学科教研组到各兄弟高中学习、交流。
答:一、首先要正确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教书育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目的在于服务社会。
所谓全面发展,就发展对象而言,是要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发展内容而言,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仅是教育合规律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克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忽视德育倾向的必然要求。
教育要发展人的知识和能力,没有知识和能力的支撑,人就无法在竞争中取胜,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因而,教育务必在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下功夫。
但是,仅有知识和能力,没有良好的品德,既不是全面发展,也无法保证服务社会目的的实现。
二、“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德”,知识和能力就没有了方向上的保证。
所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把德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教师的教学要使学生对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在竞争的时代里,学生更容易看重知识和能力的作用,而忽视思想品德在社会现实中的作用,忽视思想品德在成才中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不仅有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有其思想品德和价值观达到了社会期望和要求的因素。
为了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自身的发展更符合社会的要求和期望。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四、教师实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为学生作出表率。
有道是“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就可能影响到学生,甚至是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养成良好习惯,铸就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华阳小学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体系。
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营造了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为我校的跨越式和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作为一所学校,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必须放在首位,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
我校的发展印证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教学的成功来自德育教育的成功。
我校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做到以下几点:1、领导的认识是最关键的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难以做好的。
学校领导开拓创新、高屋建瓴,树立全新教育办学理念。
建校伊始,就提出:“学校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
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处为中心的职能处室、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学生会、团委等群众学生团体的三级德育工作队伍,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德育体系,保证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教育途径,营造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
2、育智先育人首先学生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才培养方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旨在从学生身心发展和成人成才的基本规律出发,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从而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成长。
在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首先课程设计上,从知识课程和素质课程两方面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其次,学校明确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将学生管理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在校期间活动均纳入人才培养活动的范围,且要有目标、有要求、有考核、有反馈。
强调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锻炼、生活体验、文化熏陶积累等方式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培育职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点在学生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实践等方面取得突破。
学校还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将学生基础素质培养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有机融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之一即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使学生学到知识,
学为所用,综合素质达到行业要求,此为传统意义上的“育人”,但在今天各行各业越来越注重职业操守的大背景下,简单的用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已经远远不够,只有具备优秀品格和职业精神的人才才能真正为行业所接纳,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在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将“德育”摆在了首要位置。
2020年4月15日。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身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所谓教书,毫无疑问,即“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那么,何谓“育人”?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并且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国教育部长周济在十七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德育的内容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
由此可见,如何全面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学校目前所面临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中的误区1、德育教育场合的误区虽然如今各个学校也把德育工作作为日常教学的主要方面,但由于我们对于校园中德育教育场合的认识常常陷入一种误区,所以往往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刻意去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升国旗、开班会、听报告等等,当然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活动,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收到的效果必定是微乎其微的。
因为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中,所作的发言常常是提前准备好了的空话、套话、官话、场面话,而非内心真实所感,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听者只能算是一种意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有甚者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认为学校只是在做一种虚假的口号,不利于以后的德育教育。
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的。
当你让学生拾起地上的纸片时,就是提醒他们爱护校园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当你随手关上教室的灯时,就是做了一个节约资源的示范……总之它可以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
2、德育教育技巧的误区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我经常找他谈话,一谈就是一个小时,他怎么就是不听呢?”是的,这样的“日月谈”老师大有人在,而且他们的确在苦口婆心地规劝,但收效却是甚微。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包钢五中德育工作理念与实践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体系。
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营造了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为我校的跨越式和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作为一所学校,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必须放在首位,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
我校的发展印证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教学的成功来自德育教育的成功。
我校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做到以下几点:1、领导的认识是最关键的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难以做好的。
学校领导开拓创新、高屋建瓴,树立全新教育办学理念。
建校伊始,就提出:“学校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
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处为中心的职能处室、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学生会、团委等群众学生团体的三级德育工作队伍,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德育体系,保证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教育途径,营造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
2、育智先育人首先学生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即做人在先,才能成大器。
德育的成功,不单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更有赖于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大家都知道,目前在社会转型之际,尤其是普通大众家庭的子女,他们的思想观念及将形成的行为习惯,让教育者忧心忡忡!在这方面,学校是个阵地,加强德育教育,拯救部分学生的心灵,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只抓成绩,搞排名。
一、用科学制度规范学生制度管理是保障,制度管理就是使人明辨行为的对错,规范自己的行为,其主要效应是抑制人中不好的一面。
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规章制度就是规矩,有了规矩才能成方圆,有了规矩才能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
校园文化的品味直接影响到教育环境的品味,影响到学校所造就人的品味。
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导向其行为。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我校在校园内十分重视文化设施的建设,用名人事迹、名人名言激励学生,用学生的书画作品感召学生,用日常用语教育学生爱护环境。
处处创造一种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心灵。
三、用典型事例感染学生。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工作中既要树立的先进典型,具有旗帜的作用,使人们自觉的见贤思齐,又要从反面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起到警醒的作用。
学校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季节,在新生入学、升旗仪式、家长会等各种活动中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着力于抓全、抓小、抓严、抓实。
通过各种典型事例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
对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公开表彰奖励,对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公开批评教育和处理。
对学生中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在讨论中辨明是非,从而正确导向学生。
这些做法,对正确的校园舆论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无形中推动了校风的形成。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马元沛党的十七大对“育人为本”教育目标的表述。
突出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尊敬学生的重要性,指引学生发展。
“德育为先”一个“为先”,特别明确地规定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第一的地点。
师德古来有之,不一样时代对师德有不一样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给予了新的内涵。
所以,修师德、树师表、讲课老师风、教书以育人为本,不单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也是我们当仁不让的责任。
针对上述我就浅谈几点教师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浅显认识,望同仁赐教。
1、热爱教育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是教书育人的基石热爱教育事业是权衡教师个人行为和质量的最高要求,也是当教师的实质要求。
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是不会放心教育事业的,更不行能把自己的所有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所以教师在建立“教书以育人为本”思想的同时,第一要建立热爱教育事业的理想。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像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以及今世的魏书生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把教育工作干的有滋有味,仿佛他们不是在“工作” ,而是在享受幸福、品尝快乐。
在我看来,教育界的优秀教师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由于他们对所干的教育工作风趣,或许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教育工作极大的热忱干出来的。
其次,教师不该是被动地选择教师职业,而是要主动地选择这一岗位,心甘宁愿地当教师,让教师在焚烧自己的时候,享遇到人生的兴趣,感觉到人生的价值。
假如哪位老师到了只是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时,那他真实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
真实的教育是发自心里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真实意义上的老师是有工作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只有敬业爱岗,热爱本员工作的老师才能育出好的学生来。
2、热爱学生是教师的核心内容,是教会学生爱他人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爱是师德的核心要求,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详细表现,更是教师教勤学生的前提。
教育的出发点是培育人、塑造人的事业,不可以没有感情、没有爱,爱是当教师的道德底线,没有爱学生最最少的开始,那严格地讲就不配当老师。
德育工作标语口号1.科学教子,以德育人2.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4.启航五洲,厚德育人。
5.德育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
6.德育重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
7.以法服人,以情动人,以德育人。
8.以德育人,以德炼钢,德芳天下。
9.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10.育德育人四十载,力实力新创一流。
11.育德育能不忘初心,天职四十力实力新。
12.育德育能桃李芬芳,力实力新铸就辉煌。
13.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14.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夯实基础,全面发展!15.父心、母心,师者之心,德育、智育。
育人之本。
16.从我做起,创建优良学风,正己达人,打造德育品牌。
17.育德育能,成就四秩基业;力实力新,铸造百年天职。
18.天职育德育能创四秩伟业,师生力实力新向百年未来。
19.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20.起航明天,德育未来。
21.以德育人,以武养性。
22.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德育为先23.廿载厚德育人,桃李芬芳天下。
24.德育重在意识,文明贵在自觉。
25.以德育为宗旨,以教学为中心。
26.教育以育人为首,育人以德育为先。
27.教育优先,德育为先,素质领先。
28.群策群力办高中,同心同德育人才。
29.且知且行六十载,育德育才新纪元30.没有无德育的教育,没有无情感的管理。
31.為国教子,以德育人32.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33.以科技活动为龙头,推进德育特色学校建设34.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和谐校园。
35.春雨润物,明德育才;泽流及远,千里思源。
36.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7.春风化雨,打造人文河大润物无声,坚持以德育人38.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9.推进学校德育一体化建立家长社区学校共育人才机制40.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格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幼儿园德育策略探究幼儿园德育教育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培养幼儿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格素养来提高幼儿思想道德素质,使幼儿将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却出现德育流于形式、忽视家园共育、教师专业化德育培训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此推动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的进步。
一、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意义幼儿园时期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的德育教育也对人生德操高下、品性优劣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德育主要培养幼儿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格素养,它贯穿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各个方面,体现着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目的,统领整个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幼儿园工作起着基本的导向的作用。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幼儿一生德育教育的奠基,是提高幼儿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也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起点。
因此,做好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工作,将会使幼儿受益终身。
根据当前多数幼儿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方式来看,多数家庭中父亲、母亲白天都要工作,家里的孩子多由老人帮忙照看,但是由于老人自身受教育水平有限、精力有限,其难以过多地教育幼儿。
他们主要关心幼儿是否身体健康,是否满足了幼儿基本的物质需要,在幼儿的道德教育方面却没有过多重视,因此就更需要幼儿园教师的道德教育辅导。
二、幼儿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德育流于形式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主要采用说服等语言教学的办法,将成人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灌输给幼儿。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不会过于关注每一个幼儿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个人认知心理状态等,而是要求幼儿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观念,并且将其立刻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从这一德育过程中可以发现,幼儿处于依从的地位,只是被强制性地要求学习。
显然,这种教育办法在实际中很难真正被幼儿所接受,最终使得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此外,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德育教育往往是要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被广泛地认为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
然而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培养真正的人才。
为了建设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被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所重视和实行。
育人为本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思想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造能力。
这一方案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
德育为先意味着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将德育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这个方案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它将道德品质视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的重要标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建立一种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其中发展和成长。
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引导学生发展的导师和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共同努力,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社会资源,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然而,实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要实施这一方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
同时,评估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也比较困难,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很多家庭缺乏教育意识和方法,这会限制这一方案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德育放在首位,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品质和能力。
通过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这一方案有助于培养具备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的真正人才。
然而,挑战仍然存在,需要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我心中的素质教育----浅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理念我国现在推行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理念,给今天的教育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在我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内涵,把握并处理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在关系,认真履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职责,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新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让人耳目一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
说明了人的重要性。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可持续发展。
这一创新理论不仅对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人的培养、教育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就是要把教育人、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作为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在培养、教育人的过程中始终把对人的理想教育、品德培养教育放在育人的首要位置。
施教者与被施教者,要有个共识,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和谐,就是教育过程的心灵的和谐。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就是培养学生有健全的人格,懂得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善于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给自己有个标准尺度,量力而行;学会学习,就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生的最好的老师。
适当学习方法和技巧,教会他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汲取更多所必需的知识,并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的知识也同样在变;学会做事,就是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团体意识,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学会创新,就是培养他们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不满足于现成的观念和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创造新事物、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和生活中的现象;学会健体,有个健康的身体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良好的身体素质去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自然环境;还有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方式,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心理调节方法,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事业、对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家长好!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现在看,德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所以德育工作,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今天我就从四个方面浅谈了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一、养成教育,成就孩子一生;
二、、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德育;三、实践活动,加强情感教育;四、拓宽途径,深入孩子内心。
只有做好各项工作,才能加强德育工作的认识,我们教师和家长必须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德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小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家庭修养;大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国家的未来。
德育工作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怎样做好德育工作呢?
一、抓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的德育要从基本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因为人的品德都是从日常言行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这些细节要求的指导,逐渐使之形成人格化自动习惯,这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奠基工程。
所以,我们班首先做的是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领会规让范要求,让小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针对标准纠正自
己的言行,尽显美的风采。
但是,我们知道,处于童年期的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知”与“行”不能完全统一,这样应在“认知”的基础上“行”。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如果一味强调学习、背诵,那就成了形式主义。
为做到“知行统一”,我校从最简单的规则开始,比如:学生有乱扔垃圾的习惯,弄得校园和教室脏乱不堪,。
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想办法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我们学校就规定了在预备铃声响之前,每个班都要把自己的卫生区拾捡干净;教室里,每位任课教师上课前都要看一下地上是否有纸屑。
同时,课下派监督员监督有无乱扔垃圾的现象。
没过多久,学生就改掉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进入校园,你会看到整洁亮丽的美好环境。
这种习惯,也会迁移到生活中,成为他们一个自觉的行为。
二、抓课堂教学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学科渗透教育是小学德育主要途径之一。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堂优秀的品德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材料和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讨论、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中能够明辨是非,懂识道理,掌握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其他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
语文学科,在文质兼优的文章中,我们老师学会让学生在学习语
言和文章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其次,每周我都会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时会在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养成教育在四一班是非常成功的。
例如:我们养成带红领巾的习惯,进校园说普通话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见到老师要问好的习惯等。
孩子们在成长,但贵在坚持,望家长们能这些把养成习惯带到家中,配合老师的工作。
三、抓情感教育
传统的德育常常是外部强制和说教,这样,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
如何提升学生的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德育实践活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之措。
搞好这道德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更好地利用开发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资源,从现实的道德生活实践体验中提炼道德情感、意志、态度和信念。
每个学期的开学,我都要组织学生学习和感受如何做人,教育他们要做一个品行优良的人,一个成绩优秀的人,一个热爱学校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入学后的教师节,孩子要懂得感恩了,懂得回报了,纷纷给老师送来鲜花和贺卡。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生病的那段时间,孩子们经常询问其他老师我的情况,全班同学都在担心我的身体,还有几个孩子跑到我家里来看望我,真是让我感动,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我的教育成功了。
另外,利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从中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平时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感悟到从小要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尽一份义务。
这样“学校---家庭---社会”
三结合,给学生开创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四、拓宽育教途径
德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人为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加强德育工作。
传统的德育过程,教师往往成为道德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家长成为德育工作的附属品。
我们一定要改变这一现象,家校合作把学生置于德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
同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个体的差异性,以少先队实践活动为载体,寓德育于各种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展示个性,培养高尚品德。
如在开展“现在我们怎样当学生”的大讨论活动基础上,举行征文、演讲比赛,深入开展“十个一”活动,全面培养孩子的整体素质;每学年坚持开展“学雷锋”故事会、诗歌吟诵会、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个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家长们,中小学德育工作关乎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关乎中华民族整体素质。
做好这项工作,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职责,同时,也是各位家长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寻求新方法,不断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上,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