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欣赏选修第四章17世纪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第四章第一节:17世纪文学概述
古典主义文学是17-18世纪文学的主潮。它产生于17世纪的法国,继而影响了全欧,统治欧洲文坛几近两个世纪。
一、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总体上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反映出下述鲜明特征:
1.政治上拥护王权
法国专制君主制(绝对王权)是古典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法国的“君主专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马克思语),因此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因素。在贵族阶级与资产阶级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它是两个阶级之间的“表面上的调停人”(恩格斯语),不但制止了割据和纷争,统一了国家,而且还保护过资本主义工商业,促进了它的发展。这样一种情况导致:统治者为了巩固王权,需要文学为王权服务;资产阶级作家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得到王权的扶持和庇护。
因此,从本质讲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的王权和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文学,在相互妥协的情况下走到一起了。
1635年,路易十三朝的首相黎塞留倡导成立了法兰西学士院,并把它当作推行官方文化政策的机构。它所制定的政策,它的决议,形同法律。同时,政府还用颁发作家年金、建立书刊检查制度等办法,控制文艺创作活动。正由于王权的干预,法国文坛的混乱局面逐步减弱,雕琢夸饰的贵族沙龙文学、粗犷浅俗的市民文学受到遏制,古典主义便很快取得了文坛的统治地位。
古典主义作家如莫里哀、高乃依等,往往直接歌颂贤明君主及其“丰功伟业”,或通过描写感情与义务的冲突,表现个人服从国家的思想。他们高度自觉地把文艺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把欧洲文学的政治功利性推到空前高度,表现出极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当然,在上述政治倾向的前提下,他们也尽可能地表达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要求。
2.思想上崇尚理性
17世纪是理性主义的时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69-1650)提倡唯理主义,强调理性万能,认为理性既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强有力地冲击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宗教的权威。他还认为人类的各种情欲会使人抛弃真理,因此他主张以理性来克制情感。
古典主义者接受了笛卡儿的观点,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创作。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布瓦洛[尼古拉·布瓦洛-德彼雷奥(1636-1711)]在他的法典性的著作《诗的艺术》(1674)中要求作家:
首先必须爱理性;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理性才获得价值和光芒。
蒋承勇主编《外国文学》指出:
古典主义的“理性”,既是一种思想尺度,也是审美尺度。在思想上,它指符合王权要求的种种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与个人情欲形成对照或对立,强调必须用理性克制情欲。在艺术上,指作家必须恪守的艺术教条和审美规范。如“三一律”,题材与体裁的严格划分,语言的准确、简洁,结构的明晰和合乎逻辑等。
3.创作上遵循古典
古典主义作家如同中世纪的但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一样,特别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学。这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他们基本上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选取题材,二是把古希腊罗马文学中的某些方法奉为不可冒犯的清规戒律。
就后者而言,前面提到的“三一律”就是典型一例。在亚里斯多德所提出的“情节一致”基础上,古典主义者进而规定,在戏剧创作中,要做到时间、地点和动作的三个整一。
布瓦洛说,一部剧本——
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的充实。
这意思是说,一个剧本只能表现同一事件,剧情应该发生于同一地点,发生于二十四小时之内。这一点,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任何人不可逾越。
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一般把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7世纪30-50年代,古典主义文学形成期;60-70年代,古典主义文学的鼎盛期;70年代之后至18世纪末,古典主义文学的衰落期。[本节只介绍前两个阶段的创作成就。]
(一)古典主义文学形成期的成就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是诗人法兰索亚·马莱伯(1555—1628)。他主张文学创作要为王权服务,语言要明晰、准确、规范化,艺术形式要完美。布瓦洛称马莱伯为“诗宗”,要求作家以之为楷模。
1634年,剧作家梅莱(1604—1686)在悲剧《索福尼斯伯》中首次严格遵循了“三一律”,得到黎塞留的赞许。
1635年,黎塞留成立法兰西学士院,制定了语言文学方面的规范。
1636年,高乃依的悲剧《熙德》上演。夏普兰(1595—1654)遵黎塞留之命写了《法兰西学士院对<熙德>的批评》一文,严厉指责高乃依不遵守“三一律”。
此后,“三一律”便成为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创作准则。
此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高乃依。
1.家族义务与个人感情之间的冲突:高乃依的《熙德》
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被看成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写了30多个剧本,大部分是悲剧。代表作是悲剧《熙德》(1636)。
《熙德》取材于西班牙作家吉伦·卡斯特罗的剧本《熙德的青年时代》。悲剧中讲:贵族青年罗狄克与贵族小姐施曼娜倾心相爱。但由于他们的父亲发生了可怕的争执,一对恋人陷入了悲剧的情境。罗狄克的父亲杰葛和施曼娜的父亲高迈斯都是位高权重的大臣。国王任命杰葛为王子之师,引起高迈斯的嫉妒,打了杰葛一耳光。杰葛年事已高,要儿子罗狄克替他报仇雪耻。
罗狄克在经过一番激烈、痛苦的思想斗争之后,在决斗中杀死了高迈斯。
施曼娜在父亲被杀后,内心同样充满了矛盾。她恳求国王处死罗狄克,但当罗狄克来到她的面前让她亲手处置自己时,她又借故予以拒绝。
这时,宿敌摩尔人入侵。罗狄克主动迎敌,一举打败了敌人,还俘虏了摩尔人的两个国王,因此被摩尔人称为“熙德”(意为“君王”)。
罗狄克为国立功,施曼娜的心理矛盾达到了极点:她觉得罗狄克更可爱,同时又担心父仇更难报。她要求国王准许为他报仇的桑士与罗狄克决斗。罗狄克打败了对手。
按照当时的律例,施曼娜应与获胜的罗狄克结婚。但施曼娜不乐于从命。国王体谅她的矛盾心情,命令罗狄克出击摩尔人,待凯旋之日再婚配。施曼娜同意国王的决定。
剧本主要描写发生于男女主人公身上的家族义务与个人感情的矛盾冲突。
罗狄克为了维护家族荣誉,不得不杀死爱人的父亲,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要替父亲报仇,就得放弃我爱人。/……
一方面是高尚而严厉的责任,/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复仇会引起她的怨恨和愤怒,/不复仇会引起她的蔑视。/复仇会使我失去最甜蜜的希望,/不复仇又会使我不配爱她。
在这种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罗狄克以理智战胜了情感,为了尽义务而牺牲了个人幸福。
这样的矛盾同样也纠缠着施曼娜。她一方面出于义务不能不向国王控告罗狄克,另一方面又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对罗狄克的爱情之中。这些矛盾最后都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下得到解决。
就这样,《熙德》张扬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性原则,也给个人感情以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