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环评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矿山环评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矿山环评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矿山环评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实现三者的协调、均衡、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从某种角度来,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子集,而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或枢纽,因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扰动最大、破坏力最强。运用资源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探讨,对一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修复矿区土地的生产力、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对区域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矿藏的不可移动性,以致矿山开采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改变了区域水系结构,破坏了动植物区系,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土地复垦率较低,迫切要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垦技术,提高土地复垦率和生产潜力。本文将在系统分析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效应的基础上,总结适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典型技术,以期推动全国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1.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一)诱发地质灾害。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往往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等频繁发生。而矿山排放的废渣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废石与泥土混合堆放,使废石的摩擦力减小,透水性变小而出现渍水,在暴雨下也极易诱发泥石流。(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与水质污染。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三)土壤退化与污染由于表土被清除采矿后留下的通常是新土或矿渣,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往往使土壤坚硬、板结,有机质、养分与水分缺乏。而地面塌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裂隙产生。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矿山固体废渣(煤矸石等)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 2 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

金矿环评报告书完整版

总论 1.1项目背景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对近地的金矿进行采矿取金,这种无序的粗放采金,浪费甚至破坏了国家黄金资源,同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人民政府为了保证国家黄金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发展地方经济,控制农民小采选的乱挖乱采,控制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污染,***人民政府同意**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立项。该项目拟采用井下开采和重选选矿工艺,金精矿是本工程的唯一产品。 **金矿设计矿山采矿能力为年5万吨,年工作日330天,日采矿152吨。选矿厂设计处理原矿石能力为年5万吨,年工作日250天,日处理200吨矿石。本项目基本建设总投资采用道路改造方案,选厂建在水泥厂附近采用浮选锌置换工艺的总投资为895万元。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需要流动资金100万元。基本建设资金由各合作公司按所占股份比例出资解决。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中心进行“**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中心对该项目有关基础资料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组织课题组与建设单位及有关环保主管部门一起进行了现场踏勘,之后编制了本环评报告书。 1.2评价目的 (1)按照国家环保法及有关规定,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实事求是的论证该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的可行性。 (2)通过资料分析、类比调查、现场监测,再搞清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周围主要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该工程建成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短时间与长期的影响,并提出控制或减少工程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建议。(3)为该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提出依据,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服务。 1.3编制依据 本项目环评报告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和HJ/T19-1997 国家环保局(10)《**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1.4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建设其主要宗旨是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矿山资源,保护区域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并防治污染。污染控制以控制工程污染源达到有关评价标准要求为目的。 基于本区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和珍稀动植物,本评价环境保护目标为:

某石灰岩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剖析

某石灰岩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1 项目概况 矿山位于××××,行政区划隶属于××县××镇××村。地理坐标:东经×°×′×″~×°×′×″,北纬×°×′×″~×°×′×″。 矿山矿区面积××km2,开采标高××m~××m,石灰岩保有储量(333)××万t,可开采储量××万t,服务年限××年。 矿山设计采用从上到下分台阶露天开采方式,公路—溜槽开拓运输方案,深孔凿岩爆破落矿采矿工艺。矿山首采工作面拟布置在××m标高,开采期工作台阶共有××个,台阶高度15m,台阶坡面角60°。工作平台初始宽度15~30m,正常生产时最小平台宽度35~40m;最小工作平台长度90m。矿石破碎系统采用单段锤式破碎工艺,破碎站至水泥厂采用公路汽车运输。 矿山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矿山开拓运输系统(采场工作平台;上山公路;溜槽及卸矿、装矿平台等)、矿石破碎系统(料仓、破碎站、输送长廊等)、工业场地辅助生产系统(机修、材料库、厂外运输公路等)、公用工程(供电、供水、供热等)及行政福利设施(办公及生活设施)。 矿山总占地面积××m2,其中露天开采区××m2,工业场地××m2,破碎站××m2,爆破材料库××m2,道路××m2。 矿山供电电源从附近的10KV配电站接引,输电线路距离约2km,

年耗电量××万kW·h,综合电耗××kW·h/t;生产及消防用水取自矿区附近的常年性小溪沟,生活用水来自泉水井。矿山生产、生活及消防最高日用水量约174.17m3/d,其中生产用水量81.34m3/d,生活用水量7.5m3/d,未预见水量13.33 m3/d,消防用水量为72m3/d。矿山供热采用电热装置,不设燃煤锅炉。 矿山劳动定员50人,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1班。建设工期为7个月(含施工准备期1个月)。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90万元,占总投资的3.21%。 2 项目环境影响 2.1 生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 评价区为典型的农业与林地生态环境,评价区内林地生态系统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1.88%,以次生乔木和灌木林为主,其次为农田生态系统,比例为39.04%。区内土壤类型有黄壤、水稻土和石灰土,以黄壤为主,土壤耕作层普遍浅薄,属于轻度水土流失区。区内生态系统由于受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在依赖于自然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目前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环境质量整体尚好。总体来看,区域受人为因素干扰影响相对较大,抗外来干扰能力一般,但具有一定的自然生产能力和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在受到外来干扰后,仍需进行人工加以强化保护性的恢复。 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等特殊环境敏感目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目录 前言 (1) 一、任务由来 (1) 二、目的任务 (1) 三、评估依据 (2) 第一章矿山建设概况与矿山工程分析 (3) 一、矿山建设概况 (3) 二、矿山工程分析 (6) 第二章评估工作概述 (9) 一、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9) 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3) 三、评估级别与评估区范围 (13)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15) 一、气象、水文 (15) 二、地形地貌 (16) 三、地层岩性 (16)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9) 五、工程地质条件 (21) 六、水文地质条件 (24)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8)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29)

一、评估内容、评估影响因素选取与评估方法 (29) 二、现状评估结果 (29)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34) 一、评估内容、评估影响因素选取与评估方法 (34) 二、预测评估结果 (34)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 (49) 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特征 (49) 二、评估原则与评估指标的确定 (50) 三、综合评估结果 (51) 四、矿山选址、规划布局方案优化建议 (54) 五、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评估 (55) 第七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防治对策 (58)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防治原则 (58) 二、地质环境保护防治对策 (58) 三、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 (61) 四、采空地面塌陷监测方案 (62)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64) 一、结论 (64) 二、建议 (66) 主要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照片 (67)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DOC)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 建国50年来,我国的矿业发展很快。截至1997年底,国有矿山已达10838个,乡镇集体矿山154643个,个体采矿点96376个,独立核算矿业产值为4691.3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86%,矿产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已成为世界上的矿业大国之一。随着矿业的发展,已新建成300多座矿业城市。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已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诱发多种地质灾害,破坏了生态环境。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占矿山总数59.06%的乡镇集体矿山,环保工作差距较大;更为严重的是占总数36.80%的个体采矿点的环保工作几乎是空白。 (一)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的矿业活动主要指矿石采掘、选矿及冶炼三部分。矿业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破坏的种类很多(表1)。例如:开采活动对土地的直接破坏,如露天开采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尾矿,矸石等)需要大面积的堆置场地,从而导致对土地的过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矿石、废渣等固体废物中含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水体径流、大气飘尘,污染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其影响面将远远超过废弃物堆置场的地域和空间,污染影响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很难恢复到原有的水平。 表1 矿业活动与主要环境问题综合表

1、矿业废气 由于废气、粉尘及废渣的排放引起大气污染和酸雨,以硫化工和煤炭最严重。如煤炭采矿行业中工业废气排放量达3954.3亿立方米/年,其中有害物排放量为73.13万吨/年,多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矿山地区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通常炼1吨硫磺需排放1万立方米有害气体,其含二氧化硫、硫化氢折1.8吨,并产生大量废水及汞、砷、镉等有害物质。如鄂、云、贵、川等省的土硫生产就是一种毁灭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已构成严重的社会公害。此外废渣、尾矿对大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如河南一些有色金属矿山的生活福利区,空气中粉尘含量超标十倍至几十倍。 2、矿业废水 我国矿业活动产生的各种废水主要包括矿坑水,选矿、冶炼废水及尾矿池水等。其中煤矿、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业的废水以酸性为主,并多含大量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元素(如铜、铅、锌、砷、镉、六价铬、汞、氰化物)以及COD、、悬浮物等;石油、石化业的废水中尚含挥发性酚、石油类、苯类、多环芳BOD 5 烃等物质。众多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任意排放,甚至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中,使土壤或地表水体受到污染;此外,由于排出的废水入渗,也会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3)矿业废渣 矿山废渣包括煤矸石、废石、尾矿等。各矿业废渣累计堆存量及占地面积现状(1995~1997年)见表2。 表2 矿业及相关行业废渣堆存情况(1995~1997年)

探矿项目环评相关

采矿类项目探矿一般不进行环评,需要进行环评的一般都是探矿规模和探矿工作量较大项目。 需要的资料(除环评常规性资料外): 1、地形地质图 2、探矿许可证 3、探矿勘察单位资质证书 4、探矿勘察单位与探矿权人(业主)的委托书 5、本次探矿之前,是否进行过地质工作(以往地质资料或地质图等) 关于监测: 一般探矿工作的同时会编制矿产普查(或详查)工作报告,会对金属矿石样品和矿区土壤进行化验分析。 环评中监测不同于一般项目的是要进行周边耕地(农田)土壤监测,主要监测项目为PH、镉、汞、铅、砷、铜、锌等重金属。地表水监测项目数量适当增加(要求严格的话可能进行河底底泥检测)。 环评报告中:报告整体按一般建设项目进行,但无施工期与运营期区分,只存在勘探期。如勘探期需要修建住所或道路等,也需要写明并进行影响分析。 探矿工作完成后,若正式进行矿产开采应另行评价。 一般金矿探矿工艺流程: 1、首先对探矿区进行土壤化学调查布点,进行采样分析; 2、根据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结果确定探槽位置,并开槽取样分析; 3、根据槽探结果,确定地表钻探位置,并进行地表钻探分析,以确定矿石储量及开采前景。此外,在矿化异常区,需要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槽探工程,近一步揭露矿体赋存状态及工业价值。 通过上述工程基本确定矿体的赋存状态,储量等指标。 探矿项目(金属矿)主要污染因子: 1、生态破坏:探矿时开掘探槽、矿坑需要剥离矿山表面土层,进行爆破 等操作,从而必将破坏山体表面土层和植被,给矿山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废气:开采面爆破,矿石采掘、破碎等操作产生的粉尘和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及粉尘; 3、废渣:探矿产生的矿渣、碎石、沙砾等;修路产生废石; 4、噪声:钻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及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程胜高 李国斌 陈德兴 摘 要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并针对矿产资源开发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减缓措施与对策,目的是保证人类赖以生存、生活与生产的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开发 矿产资源 生态影响 环境评价 1 引 言 长期以来,人类从地球内部获得矿产资源加工制造成为人们生产与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开采的金属、非金属矿石及化石燃料等矿产资源共约900万吨,估计到本世纪末矿石开采量至少提高到现有水平的3倍以上,才能满足全世界工业发展的需要。由于矿产资源的不断消耗,即使其储量很大,依然会出现资源枯竭的问题,这是当前全世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矿产资源的采掘使原有的生态环境结构或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露天开采造成局部环境景观的破坏,人为地加速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过程,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矿产资源的大规模消耗,是酿成资源和环境危机的重要原因。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化石燃料等,它们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在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中,有些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不存在短缺问题,如用于建筑材料类,非金属矿产———岩石、沙砾石、石膏和粘土类矿物;用于农业,如氮、磷、钾等肥料矿物。有些矿产较为短缺,如用于工业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稀土金属等金属矿物。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中国“地大物博”的概念,但时至今日,对这一概念应重新全面认识。从矿产资源总量来看,我国仍是世界上“物博”的国家之一,但从人均资源拥有量的角度看,则是资源短缺国家。我国矿产资源的总态势为:一是人均占有量少、大型矿床少、资源分布不均衡;二是经济增长需求对矿产资源压力大,庞大的人口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压力潜伏着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三是矿产资源流失、浪费严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是低发展水平阶段出现高强度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鉴于中国的矿产资源总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较现实的办法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的产业,纠正“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不合理现象,并建立矿产资源核算制度,这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2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211 矿产开采与矿石加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矿活动属于自然资源开发,所处地区多与自然生态资源所在地交织一起,一切生产过程都牵动生态系统。采矿与矿石加工排放各种有害污染物,多种途径污染生态系统,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1)水土流失与野生动植物生境的改变。勘探、采矿和矿石加工设施的建设,需要清除大面积的植被,剥离土壤,导致天然野生动植物生境改变、地形变化、水土流失。破坏动植物包括一些濒危物种的栖息环境和迁移通道。地下开采矿业发生的地面塌陷引起生态系统的改变。 (2)水环境污染:主要是采矿、选矿活动,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含酸性、含重金属和有毒元素,从而危及矿区周围水域、土壤、甚至破坏整个水系,影响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用水。水力开采(淘金)作业改变河道和矿床结构,尾矿的排放堆积和水土流失造成河湾、沿海浅水区、池塘及泛滥平原的泥沙淤积,使水质恶化;水生生境的剧烈改变妨碍野生生物物种的生长、繁殖,导致种群数量下降乃至灭绝。 (3)土地与土壤污染:矿山开采,特别是露天开采造成大面积的土地破坏;采矿废石及尾矿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并造成土壤污染侵蚀;农作物、牲畜受污染毒

矿类环评报告

1前言 铜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一种重要金属原料,铜主要应用于通讯机电、军工行业,在当今世界金属消耗量中铜仅次于铁和铝,居第三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和第二大生产国,但自产铜仅能满足国内消费量的60%~70%,其余只能依靠进口,进口铜主要依赖于现货市场,很容易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加强我国铜矿山的建设,增加国内铜原料的产量。 1.1项目由来 新疆尼勒克县奴拉赛铜矿为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现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3万t/a,矿区面积0.869km2,有效期限自2014年5月25日至2019年5月25日,开采深度1570m至1010m。2010年9月由新疆有色矿业技术有限公司提交的《新疆尼勒克县奴拉赛铜矿详查报告》,并于2012年10月通过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有关部门的评审,根据评审通过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及近两年来的生产勘探,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拟对矿山采矿工程进行技术改造,以便于更好地开采利用该矿山深部保有矿产资源,进一步搞好矿山安全生产。 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有色金属矿产勘探、采矿、选矿为一体的公司,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尼勒克县城外西部,建有选厂、矿部等厂矿设施,奴拉赛铜矿位于公司西北部,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尼勒克县奴拉赛铜矿山现有矿址位于尼勒克县西南直线直距约3~5km,东距选厂1.50~3.0km,选厂东偏北距县城约 1.5~2.0km,行政区划隶属于尼勒克县管辖。从县城西行有公路可达选厂和矿区,交通较为方便。 《新疆宝马实业尼勒克铜业分公司3万t铜矿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由新疆建材环境评价部与伊犁科瑞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完成的,并于2007年10月取得该项目的环评批复。伊犁州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制了《新疆宝马实业尼勒克铜业分公司3万t铜矿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伊州环监验字【2009】003号)。该项目于2009年9月进行了环保验收。验收组由自治区环保局、尼勒克县环保局、伊犁州环境监察支队、伊犁州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单位的代表组成,并出具了“新疆宝马实业尼勒克铜业分公司3万t铜矿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伊州环监验字【2009】

矿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 总论 1.1 地下水质量标准 评价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 表1 地下水质量标准 1.2 环境保护目标 地下水环境保持《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具体的保护目标情况详见表2和附图XX(环境敏感点分布图)。 表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3地下水评价等级 由于开采过程需要抽排水,可能会引起局部的地下水位下降,同时由于矿体的开挖扰动、废石和矿石的堆放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因此本项目属于Ⅲ类建设项目。 (1)根据Ⅰ类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矿区主要含水岩组为基岩构造裂隙含水岩组,其岩性为下奥统黄隘组泥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页岩和砂岩等组成,厚约800多米,分布在矿区约90%的地方。经试验,该岩层的渗透系数K为0.00066m/d(7.64×10-7cm/s)。从勘察钻孔的静止水位判定,本区地下水位埋深11.16~35m。因此,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 评估区围只有一些季节性的溪沟,大气降雨是评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它主要通过表层下渗补给地下水,赋存于下伏的基岩构造裂隙中。大气降水除少量沿岩石裂隙或孔隙往地下渗透以外,绝大部分均沿山坡流入矿区小冲沟处。可见,建设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不易”。 矿区围无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但矿区外围的塘梨山屯、红星屯等村民以井水为主要饮用水源。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 项目经中和处理达标后外排的生产废水(含矿井涌水)的量为75m3/d,因此,污水的排放强度为“小”。 根据矿石的毒性浸出结果,浸出液呈碱性,因此其主要污染物为酸碱度,推测生产废水的污水复杂程度为“简单”。 对照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按Ⅰ类建设项目的分级判别,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见表1-3)。

矿山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_夏建萍

矿山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夏建萍,葛巍 (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浙江310003) 摘要:以矿山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特点为基点,对矿山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因子等进行简要论述,重点 阐述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景观指数法。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370(2013)05-0036-02 Eco-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tudy of mine project Xia Jianping,Ge Wei (Chin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Hangzhou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Zhejiang310003) Abstract:Based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 projects,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mine project impact evaluation criteria,factors such as a brief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dex,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and landscape index method. Key words:Mines;Ecological Environment;Impact Assessment 1矿山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特点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属于工业建设项目和工业开发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它是对煤炭、金属、非金属、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和项目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的法律制度[1]。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就在于预测或减少在矿山项目规划、设计、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其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主要是:评价的复杂性。矿种、开采方式、开采规模等等差异导致了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差异性较大,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直接“复制”性较差;评价的体系性。矿山开采不是单个项目建设,它包含了项目建设过程中潜在的泥石流、塌陷、重金属渗漏等地质灾害和生态破坏,因此对其评价要掌握一个系统性;评价的累积性。矿山开采对周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有的是在可观察危害出现之前就已经发生,有的环境问题则具有相当潜在的、长期的和累积后才发生,因此对其生态评价因强调累积性。 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矿山的开发建设活动主要包括采选主体工程、供水工程、公辅工程等,这些开发建设活动会对矿山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2]。这里评价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2.1生态环境污染 矿山开发给周边环境带来的污染影响较大,而且不同的矿种影响的范围也不尽相同,给周边环境的污染生态效应也各有差异,有的影响土壤或植被,有的影响地表水或地下水等等。例如,在采、选矿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二氧化硫、氰化物、砷、烟(粉)尘、重金属、石油类等,经过雨水的冲刷、淋溶极易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矿区附近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 2.2自然资源破坏 在矿山建设和开采活动中会对周边地质地貌景观产生较大破坏,而且矿山开采前一般多为森林、草地等自然植被覆盖的山体。开采后砍伐森林,压覆、毁坏土地,山体遭到破坏,废石与垃圾堆置,严重破坏地表自然景观[3]。此外,矿山项目和一些附属工程建设周期长、规模大,容易诱发矿区周边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贫瘠,植被退化,有的甚至会给矿区周边的地质遗迹、风景区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对矿区周边生物的多样性的丰富和维持造成很大影响。需要在项目筹备期就要科学的对这些资源影响情况以及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破坏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 63 — 北方环境第29卷第5期2013年5月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XXX 矿产有限公司石灰岩采石场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 告委托单位:XXX 有限公司提交报告单位:四川 省地质矿产勘查 野外调查: 报告编写: 审查: 总工程师: 队长: 提交报告时间:二O 一一年七月

目录1、前言 1.1 目的与任务 1.2技术标准及评价依据 1.3以为地质工作及本次评价概况 2、矿山建设于开采现状 2.1 矿山建设概况 2.2 矿山开采现状 3、评价范围确定 4、矿区自然环境概况 4.1 气象与水文 4.2 地形地貌特征 4.3 生态环境状况 4.4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5、矿区地质环境条件 5.1 地层与岩性特征 5.2矿区地质结构与区域稳定性 5.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5.4 斜坡类型及特征 5.5岩(土)体类型及其特征 6、评价级别的确定 7、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7.1 现状评价内容 7.2现状评价因素的选取 7.3 现状评价方法 7.4 现状评价 8、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 8.1 预测评价内容 8.2预测评价因素的选取 8.3 预测评价方法 8.4 预测评价 9、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9.1 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程度评价9.2矿山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评价 9.3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价 10、结论及防范措施建议 10.1 结论 10.2 防治措施建议

1、前言 1.1目的与任务 XXX矿产有限公司于XX年X月X日通过采矿权挂牌方式有偿取得了XXX 矿产有限公司石灰岩采石场矿权,已办理采矿许可证。2011 年4月该矿山因XXX号,因安全问题责令停釆,经县国土局同意调整变更矿区范围,XX 年X月X日XX市国土资源局XX号文,批复划定矿区范围。重新进行储量核实,提交相应的配套报告。企业为了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 达到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保障矿山开采中的安全的目的,根据《矿产资源法》、国务院第XX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及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发XX号问《关于加强我省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规章的要求,特书面委托XX按规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主要任务是:收集矿区已有地质资料,实地调查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现状评价;依据矿山的开拓方式及采矿方法,就矿山未来开采对地质环境影响和破坏、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开釆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遭受和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进行预测评价,在此基础上就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提出防治措施建议。主要目的是为本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性依据,为办理釆矿许可证登记提供资料,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监监督和管理。要求提 交评价报告,组织专家组评审,并报XX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铅锌矿开采项目环评报告

铅锌矿开采项目环评报告 1. 总则 1.1 任务由来 目前铅的主要消费领域是蓄电池、电缆护套、氧化铅和铅材,其中汽车蓄电池是铅消费的最大领域。中国是世界上金属铅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精铅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精铅消费国,2005年精铅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26.6%和18%。据测算,2000-2010年我国的铅锌需求年均增长将在6%左右。为了适应新阶段的需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变矿产优势为经济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壮大生产规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满足国内对铅锌矿的需要,项目业主欧阳世成决定在盐津县城南**乡开发**铅锌矿项目。矿区面积0.3929km2,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山为平硐开拓,矿山开采标高为580~710m。矿山采用机械、自然通风,自然排水,电灯照明,爆采,浅孔留矿法采矿,手推车运输,盐津县**铅锌矿经核实后有保有资源矿石量11.3万t,铅金属量1.06万t,按80%的回收率计算,可回采矿石量90400t。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及我省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为了减轻和防治本项目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受业主**的委托,对盐津县**铅锌矿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云

南省环境保护局文件云环发[2004]551号《关于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并经昭通市环保局认可,本项目不再编制评价大纲,直接编制报告书。在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相关人员于对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资料收集。在对项目特点和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云南省的有关规定和有关技术文件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要求,编制了《盐津县**铅锌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供业主上报审批。 1.2评价目的 本次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等现状进行调查,了解项目区的环境质量现状;分析预测拟建项目全时段(施工期、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及潜在风险和影响程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全时段的操作及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论证,分析项目的建设及营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论证拟建项目环保措施的技术可行性,找出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污染防治措施,最终得出项目环境影响的明确结论,为该项目设计和建设以及环境管理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科学依据。 1.3 编制依据 1.3.1 有关法规和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公布;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1、前言 1.1项目背景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2013年,一场持续多日,遍及多个省市的雾霾震惊了国人,引起了世界的围观,再次引发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展结构和产业调整的讨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3年6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人与自然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共处。在这样的历史现状及契机下,鼓励新能源发电和节能项目的开发势在必行。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足用好国家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的利好政策,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发展和培育新能源产业,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是迫在眉睫。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当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特提出建设颍上县鲁口镇一期60MW光伏发电工程。 1.2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颍上县焦岗湖光伏发电与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一期60MWP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颍上聚安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1.3建设地点及项目情况简介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27′~32°54′,东经115°56′~116°38′。西接阜阳市颍州区和阜南县,东靠凤台县,北为阜阳市颍东区和亳州市利辛县,南邻霍邱县及寿县。淮河是颍上县南部界河。本项目位于颍上县焦岗湖农场。安徽省焦岗湖农场组建于1956年,位于阜阳颍上、六安寿县、淮南凤台三县交界处,地处颍上县鲁口镇境内。 本项目拟建规模为60MW,选址位于安徽省阜阳颍上县鲁口镇焦岗湖滩涂未利用水面。本工程为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在焦岗湖的滩涂水面上打桩架设太阳能电池板,本期项目占地面积123.3511公顷,为中型并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项目采用250Wp多晶硅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40000片,光伏组件采桩基安装在焦岗湖水面上。所有太阳能电池组件采用27度倾角0度方位角固定安装。项目周边均为水面,500m范围内无敏感保护目标存在。 评价区内生态环境结构相对较为单一,四周村庄较少,区域周边多为水面、荒地和耕地。项目区域内无珍稀濒危动植物,无军事设施和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等保护单位。 本项目评价区域属于“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

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1999年2月4日国土资发[1999]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局(厅)、地质矿产厅(局),海南省国土海洋环境资源厅,重庆市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今后的地矿行政管理工作中,必须切实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几十年来,风国矿业发展迅速,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对矿物原料的需求。但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也程度不同地造成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破坏自然景观和植被,诱发地质灾害等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 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在庆科资源开发中搞好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是各级地矿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最近国务院领导的有关指示,特作如下通知: 一、广泛、深入地宣传《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复垦规定》等法律、法规,增强各级政府特别是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采矿权人和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到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 二、各级地矿行政管理部门应商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矿山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做到有章可循、管理到位。坚持预防为主,制定矿山环境保护规划,有效地调控矿业活动及其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加强矿山开采中的土地复垦工作。在建设项目尤其是露天采矿项目的前期论证中,必须包含土地复垦的内容并作相应的资金预算。对不符合要求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也不得办理新的用地审批手续。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土地复垦进行监督,对违法或不履行复垦义务的要认真查处。 四、在采矿审批中,要严格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矿山环保责任的落实情况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因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和治理;加大执法力度,努力实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与创造良好的矿山生态环境同步达标。 五、露天采场作业必须遵守自上面下、分水平台阶开采的原则,其水平台阶的高度、宽度应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在铁路、国道、省道、旅游公路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不得进行露天开采。 六、对已造成矿山环境破坏的,要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结合矿业秩序根本好转的目标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照不同矿种、不同地区、影响环境的不同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规划,并地矿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指导、监督实施。 七、要引导和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山环境防治与保护方面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采用先进的采、选、冶工艺和有关的技术、设备,完善管理措施,对废口、尾矿进行二次开发和回收利用,不断提高矿产开发、保护和利用水平。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试行)

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试行)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包括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定义、总则、工作程序、精度要求、技术要求、提交成果等内容。 1.范围 1.1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矿山、改(扩)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1.2 生产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参照本技术要求。 1.3 本技术要求规定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不替代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各阶段的勘察评价工作。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山开采影响到的范围和深度内的岩体、土体、地下水等客观地质实体。 2.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问题。 2.3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因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而引发的崩塌、滑坡、泥(渣)石流、地面塌陷(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2.4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可能影响范围内的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进行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价,提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 3.总则 3.1 新建矿山以地质环境预测评价为主,生产矿山、改(扩)建矿山以地质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为主。 3.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分析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受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程度;评价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程度;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证地质环境对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的适宜程度;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 3.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进行。按矿山建设规模与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为三级(表3-1)。 表3-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表 复杂程度 评价级别 复杂中等简单建设规模 大型一级一级一级 中型一级二级三级 小型二级三级三级 3.3.1 矿山建设规模分类按原地质矿产部《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执行。见附录一。 3.3.2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依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等分类(表3-2)。

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毕 业 设 计(论文) 题 目: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姓 名: 甄 世 宽 编 号: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年 月 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甄世宽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 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A·编制设计 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 系(部)主任 年月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化工系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学生于年月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专题(论文)题目: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指导老师: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委员:,,,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第页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

摘要 煤炭工业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环境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状态,即人们常说的“两张皮”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两张皮”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我们目前还缺乏一个有效地联系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环境影响经济评价。 本文就矿区生态恢复项目的环境经济影响评价进行了分析探讨,介绍了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有关概念,国内外煤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现状、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开展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必要性,并对煤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类:阐明了矿区生态恢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程序及方法,包括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环境损失评估方法以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了环境费用指标和环境经济效益指标,并根据费用和效益承担对象的不同,把环境费用指标分为直接费用指标和间接费用指标,环境经济效益指标分为直接经济效益指标和间接经济效益指标:再应用矿区生态恢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指标的计算公式:最后是实证研究,对准格尔矿区生态恢复工程环境影响进行了经济评价。 关键词:生态恢复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模糊评价

铅锌采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铅锌采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 总论 1.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1.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5.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5.10.30)。 (9) 国发31号文《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09)。 (10) 河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9号《河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5年3月25日修订通过)。 (11) 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冀环[2003]13号)。 (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 (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19-1997))。 (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2.4-1995)。 (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改产业[2004]74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

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其附件一《当前部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2004.4.30)。 (16) 河北省环保局、河北省水利厅冀环控[1998]25号文《河北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1998.3.10)。 (17) ××环境保护局《关于××铅锌采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意见》(2005年9月)。 (18) ××水务局涞水字[2004]45号文《关于〈××铅锌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批复》(2004.9.28)。 (19) 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冶金矿业总公司银山口铅锌矿开采设计》(2005年5月)。 (20) ××水利工程服务站《××铅锌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2004年9月)。 (21) ××铅锌矿3.0万t/a铅锌采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05.4.6)。1.2 评价目的和原则 1.2.1 评价目的 (1)通过对矿址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项目环评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2)通过对本工程生产工艺、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排污节点等内容所进行的分析,查清工程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及排放规律。 (3)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本工程设计中所提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对企业排污进行达标分析,必要时提出整改和替代方案。 (4 )预测工程投入运营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5)分析工程的清洁生产水平,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建议指标。 (6)依据环保法规、产业政策,从环境保护角度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2.2 评价原则 (1)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工程建设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注重环评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