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345”高效课堂模式心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学习“345”高效课堂模式心得体会
虽然每所学校都提倡要构建高效课堂,但大家都清楚,真正的高效课堂永远只是一个吃不到的饼;真正能得到的饼,则是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一点。高效课堂研究的开展无疑是课堂教学的又一冲击,但是如何扎实地做好课堂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是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英语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何处?……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停地思索的。下面结合实施“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浅谈我在实际教学中的粗略想法:
一、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
1.要“清”。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清清楚楚一条线,体现数学味”。
2.要“新”。内容新颖,方法创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
3.要“活”。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
4.要“实”。又活又实,活而不乱,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
5.要“奇”。出其不意,与众不同,设计奇特环节,探讨有价值的教法。
二、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高效课堂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要想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的目的主要是整体把握教材,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第一次备课可以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对准自己备的课参
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后在上课后,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备课要立足两角度,紧扣两条线。
(1)两角度备课。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不但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
要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应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2)两条线教学。教材的编排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要先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紧扣两条线索,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要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这样安排,学生能对本节课的知识牢固掌握、灵活掌握,也就是能够举一反三,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2.课前预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前提保证。首先,英语教学可以在小学高年级设计“合作预习卡”。所谓“合作预习卡”,需要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小组之间进行分工预习,包括资料的搜集、词汇的查找等等,在课前预习就营造了合作探究的环境。要选择具有领导才干的学生当小组长,小组成员应该按照性格的不同、成绩的优良中差配合选择。记得本学期有一次上课前,成绩优秀的六年级学生看到我的教案,他希望借给他看看,因为上面包括了整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词汇、句型,我梳理得很清晰。而正是由于教材的问题,重难点长期要从文章中找出来,听写内容要重新勾划,学生拿着课本很难将重难点清晰地归纳清楚。因此“合作预习卡”上,应包含学生课本上需要听读的具体内容、需要查找词典的重难点词汇和句型、需要搜集的生活中的语言资料。
其次,“小组合作+有效的引导”。课堂40分钟的学习就是汇报大演练的过程,而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是必要的。“10分钟,教师呈现新知,学生趣味引入。”通过知识巩固和热身的活动,衔接性地引出本课所学的内容,热身活动包括趣味的歌曲、chant、游戏、对话等丰富的形式,让学生沉浸在前十分钟的趣味英语学习中。“2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汇报。”此环节,教师需要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将课前准备的内容通过合作讨论,进行知识汇报,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小组汇报的形式,让小组之间自由选择不同的形式进行语言操练,课堂应该是热烈的讨论和反复的语言操练。“10分钟,练习巩固。”在课堂的最后10分钟,更能体现学生对语言点的运用过程。话题卡的能
力水平,则是侧重测查学生的书写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之后操练书写,切实让高效课堂具有可以检测的平台。
3.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能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