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南大学高水平人才引进暂行办法

东南大学高水平人才引进暂行办法

东南大学高水平人才引进暂行办法
东南大学高水平人才引进暂行办法

东南大学文件

校通知[2007]25号

关于印发《东南大学高水平人才引进

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校区,各院、系、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学术业务单位:为吸引更多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发展战略,特制定《东南大学高水平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经校长办公会批准,现将《东南大学高水平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三月十六日

抄送:各校区工委,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委各部、委、办,工会、团委

东南大学高水平人才引进暂行办法

为吸引更多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加快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发展战略,拟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与已有高层次人才共同组建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人才引进的原则

1、人才引进坚持以下原则:以学校定位及发展规划为依据。坚持与学校重大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学校“985工程”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学校重点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相结合,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和国家教学名师培养相结合设置人才岗位。坚持科学的人才观,科学评价人才的素质、能力和业绩,积极引进学校各学科发展所需的高水平人才。

2、本暂行办法所涉及的人才分以下三类: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其他学科带头人。

二、各类人才的应聘条件、岗位职责

(一)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

1、应聘条件

(1)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外著名学术机构的外籍院士;

(2)身体健康,德高望重,学术造诣高深,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3)工作时间上可以采取灵活的分时制(3 个月,6个月及以上)、全时制等。

2、岗位职责

(1)主持重点发展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引领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群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2)组织开设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国际前沿课程或讲座,提升本学科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3)申请或共同申请国家“973”或“863”计划项目或有关国际合作方面的项目,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4)负责组建创新团队,并领导团队开展前沿性课题研究;(5)构建本学科学术梯队,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学术梯队。

具体内容面议。

(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特聘讲座教授

1、应聘条件

(1)已被教育部聘任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特聘讲座教授;

(2)年龄一般在45 周岁以下,文科年龄一般在50 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

(3)胜任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

(4)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发展潜力大,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具有领导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5)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品德、学术与科研道德,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6)“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在三年聘期内需全时来校工作,特聘讲座教授每年在长江学者项目讲座教授岗位上工作3个月以上。

2、岗位职责

(1)承担核心课程讲授任务,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高级访问学者;为研究生开设本学科专题英文讲座;

(2)申请或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973”或“863”计划项目或有关国际合作方面的项目,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3)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共同主办国际会议或国际专题研讨会,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4)负责本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学科骨干的引进与培养。

具体内容面议。

(三)其他学科带头人

1、应聘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2)学科或院(系)领军人物,人文和社会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某一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及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第一层次中的优秀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年龄适当放宽;

(3)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品德、学术与科研道德,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4)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一支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5)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6)具有凝聚多学科协同作战,提出对学科前沿或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引领相关学科群赶超或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的能力;

(7)具有管理工作经历,有领导一个院系、重点实验室的工作经验,领军跨国合作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者或在国际学术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者优先考虑;

(8)聘用人员保证聘期内全时在东南大学工作。

2、岗位职责

(1)承担核心课程讲授任务,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

(2)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973”或“863”计划项目、国防型号或预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做出具

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3)制定本学科建设和发展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主持实验室建设,带领本学科或创新平台或研究基地达到或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4)构建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学术梯队,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聚集一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骨干,形成一支具有竞争实力的创新团队。

具体内容面议。

三、引进人才的相关待遇

1、工资、岗位津贴待遇

人事关系正式调入我校工作的各类人才,学校按同类人员发放其工资、岗位津贴、享受相应福利待遇。学校岗位津贴按月发放年总额的70%,30%在学年工作考核合格后一次性补发。

院士,学校提供岗位津贴每人每年12万元人民币。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在教育部聘期内,除教育部提供的每人每年10万元人民币的特聘教授奖金外,学校另提供岗位津贴每人每年4万元人民币;在教育部聘期期满后,由学校聘为校内特聘教授的,聘期三年,学校提供岗位津贴每人每年10万元人民币。讲座教授来校工作期间按实际工作月支付每月1.5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其他学科带头人,聘为学校特聘教授,聘期三年,学校提供岗位津贴每人每年10万元人民币。

校内特聘教授,聘期三年,期满后需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竞聘上岗工作,经评审后确定是否续聘为校内特聘教授。

2、学科建设及科研启动经费

为保证引进人才顺利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学科建设及科研启动经费,学科建设费应按学校有关规定用于购置科研设备。

院士: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研究计划以及完成工作目标情况,学校提供理、工、医科500 -800万元人民币;提供经管、人文等学科200-300万元人民币;按工作时间及任务分期支付。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三年聘期内提供200-500万元人民币,按工作时间及任务分期支付。

其他学科带头人:理、工、医科100-150万元人民币;经管、人文等学科50—80万元人民币,按工作时间及任务分期支付。

非全时或人事关系未正式调入我校工作的高水平人才的科研启动经费与薪酬待遇可根据所聘岗位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时间等情况面议。

3、科研及行政助手

院士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可在符合学校人员聘用规定条件下自主选聘科研和行政助手2 -3名(其中行政助手最多1名),学校给予适当的编制和津贴支持,并在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4、办公用房及过渡住房

学校和所在院(系)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引进的高水平人才的办公和实验用房。学校为引进的高水平人才提供一年的过渡住房。如学校因房源不足,在不能提供过渡房的情况下,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一年的租房补贴,具体标准面议。

5、学校为人事关系正式调入我校的各类高水平人才提供一次性安家费。

院士20万元人民币;“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在三年聘期内8万元人民币(如期满继续留学校任特聘教授,再补发一次性安家费4万元人民币);其他学科带头人8万元人民币。

6、特批住房等。

目前学校在江宁将军路有少量住房作为引进高水平人才校长特批房。人事关系正式调入我校的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其他学科带头人,可以申请校长特批住房。获得校长特批住房者,在学校工作5年内不缴购房款,按公寓房居住,在学校服务期满5年的,按学校集资建房购房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购买,学校保管其房产证,服务期不满10年离开学校的,按已付集资购房价退回购买的校长特批住房,服务期满10年的,学校发给房产证,住房归个人所有。原则上引进的高水平人才可以申请130平方米以上特批住房。

具体情况面议。

人事关系未调入我校的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聘期内及其他经学校批准短期聘用的高水平人才,学校提供公寓住房。“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期满考核优秀,本人愿意办理正式聘用或调动手续继续留我校任教的,人事关系正式进入我校后,可以申请校长特批住房或申请住房货币补贴。

7、住房补贴等

学校为人事关系正式调入我校工作的各类人才提供一次性的住房货币补贴(享受校长特批房及在原单位或其配偶单位已享受房改房的除外),以资助引进人才购房。额度如下(含税):

引进人员享受本办法规定的住房货币补贴的同时,按照其基本工资基数发放的老职工(1998年11月30日前参加工作)2.5%及新职工(1998年12月1日后参加工作)18%的住房补贴仍然逐月发放。享受学校引进人员住房货币补贴的人员,不再享受房改政策的货币化补贴。

8、人事关系正式调入学校的院士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配偶需要安排工作的,如校内有合适岗位且编制允许,经用人单位考核同意接受的,办理相关手续。原则上学校不安排其他高水平人才配偶的工作,特殊情况面议。

9、引进的各类人才,若有子女入幼儿园,随调子女入中、小学等问题,由用人单位和学校有关部门协助解决,其子女入学(幼儿园)等费用由本人承担。

10、对学校学科发展急需和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拔尖人才,对其超过本暂行办法所规定内容的特殊要求,可由校长提议,报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

四、考核、审批程序

1、学校高水平人才引进须在编制允许范围内有计划地设岗招聘,个别特殊情况经校长办公会议同意,不受编制限制。学校高水平人才引进,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专家评审,择优聘任,合同管理。

2、各院(系)根据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结合编制情况在每年10月15日前将下年度引进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计划报人事处汇总,人事处与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等部门共同审核后报校长办公会议讨论确定招聘计划。

3、学校高水平人才引进计划确定后,人事处向国内外发布招聘信息,并积极参加相关的招聘活动,需引进人才的单位也应积极物色人选。对于前来应聘的人员,各单位要对照条件,严格考核,既要重视对学术水平的考核,同时也要认真做好思想素质的考核,具体如下:(1)院(系)要对拟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进行考核。由院(系)主任主持召开由校内外同行专家参加的考核会议。通过拟引进人才答

辩,教学情况考核(含试讲),听取拟引进人才所属学科带头人介绍、评阅拟引进人才提交的单位或同行专家的推荐材料、代表性学术成果及引进后的工作设想,对拟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进行评价,对引进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并填写考核意见。

(2)拟引进人才必须认真阅读学校有关人才引进及管理、职称评审、职务聘任、在职进修、服务期计算及教职工流动等方面的规定,作出执行规定的承诺,并在《人才引进综合登记表》相关栏目中签字。

4、审批程序:

(1)院(系)经考核确定的拟引进人才报人事处初审。

(2)学校成立同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其他学科带头人等拟引进的各类高水平人才按照条件进行评审。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学校引进人才工作小组讨论择优确定拟引进人选,报校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引进人选。

(3)学校与引进人员签定聘任合同书,同意调入人员办理相关报批手续。

5、引进人才若选择享受住房货币补贴,在其正式报到后即可向人事处提出申请,填写《东南大学教职工住房货币补贴申请表》,同时提供本人及配偶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原单位及配偶所在单位出具的住房及发放住房补贴的证明。人事处审核批准后申请人到学校国有资产办公室签定协议,办理相关手续,由财务处办理发放手续。

若申请人在原单位或其配偶单位已享受房改房,按照已享受房改房的面积与本人货币化面积标准之差(货币化面积标准参见《东南大学住房分配货币化暂行办法》校通知[2001]181号文件规定)及相关比例计算本人应享受的货币补贴额。

引进人才申请住房货币补贴期限为进校正式报到之日起两年以内(申请人在报到后两年之内任何时间都可以向人事处提出申请)。

6、引进人才按合同管理,按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进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一年考核不合格或基本合格予以告诫,连续

两年考核不合格,学校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如因个人原因给学校造成损失的,视损失情况,由当事人予以赔偿。

7、引进人才的服务期为五年。引进人才服务期未满离开学校(含考核不合格解除聘用合同的),必须退还学校的特批住房,按未服务的年限返还安家费及科研启动经费,若享受住房货币补贴的,按未服务的年限返还住房补贴(获得学校特批住房及全额享受住房补贴须在学校服务10年、安家费及科研启动经费服务期五年)并赔偿学校规定的违约金。如引进人才年度工作考核合格,学校因故要求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学校已支付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不退还学校,未使用完的科研经费学校冻结,学校按规定给予当事人一定的违约赔偿。

8、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学校原有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9、本办法由学校人事处负责解释。

东南大学2015级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 2015级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工学专业代码: 080301 授予学位:工学 学制: 4 制定日期: 2015 一. 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能够在传感器、测试技术、智能仪器、测控系统、复杂工程等技术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1. 熟练地掌握测量信息的获取和预处理、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相关的软硬件开发技能,能够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系统,能够根据工程需要提出仪器系统解决方案及应用系统; 预期目标2. 能够作为成员或者领导,在一个由不同角色人员构成的团队中独立承担某一项专业领域的工作; 预期目标3. 有良好的修养和道德水准; 预期目标4. 在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或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预期目标5. 能够通过其它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预期目标6. 有意愿、有能力服务社会。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人文科学素质修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设有十二项。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所需的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特别是通过电子网络、期刊资料等渠道了解相关的器件、产品、系统及技术的进展与前沿,并充分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具体的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技术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提出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伦理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对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保持跟踪和了解。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行业发展,项目规划具有前瞻意识,能对工程问题进行合理的预测与准确的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于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培养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并能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各种角色; 10)沟通:培养有效沟通能力,撰写报告,陈述发言等全方位交流能力,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域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竞争和合作;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融合多学科内容的交叉性学科。以信息获取为主要任务,与信息传输、处理应用紧密结合,主要探讨和研究测量理论、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的集成技术。

东南大学本科学生课外研学学分认定办法(试行)

东南大学本科学生课外研学学分认定办法(试行) 总则 一、学生课外通过科学研究而学习(称为:课外研学)已作为我校本科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位一体”模式的组成部分而落实到各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2003级起,方案规定每位学生在四学年中必须通过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和学年作品等活动取得2学分,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该性质的学分即为“课外研学学分”。 二、学生能否获得课外研学学分,重在参与和体验科研的全过程,并看其是否得到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严格、严密、严谨的科学作风训练。 三、学生取得课外研学学分的主要途径是 1、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包括校和院系两级SRTP项目) 2、参加学科竞赛 3、提交研学作品(制品、设计、论文、报告、规划、软件等)及相关资料 4、发表论文(含参加国际、国内各级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并被收入论文集或被邀请作 报告) 5、听科技、学术报告并撰写与报告相关的研学材料,如文献综述、评论等 6、其他研学活动 组织 四、为保证学生课外研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各院系应成立“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负责本院系学生课外研学活动的日常工作,主持学生课外研学学分的评定。各院系现有的“SRTP活动指导小组”即日起改称“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成员如有调整,须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学分认定 五、参加SRTP项目的学分认定 学生参加SRTP活动,须经结题验收,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结题验收,以院系为单位统一组织,由学校和院系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联合组成专家组负责实施。结题验收时,项目组全体成员应到场共同汇报和答辩,并提供项目认定书所确定的各项成果以及汇报用的电子文档。 学生取得的学分应在完成结题验收后由专家组当即评定,并明确记载在《东南大学SRTP项目结题验收表》(见附件一)上。 学生在SRTP活动中,完整地参加了从文献资料综述→研究方案设计→实验研究(或设计制造、调查研究)→撰写报告或论文→书写心得体会→答辩并提交全套资料这一科研全过

高新技术科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科技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公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施人才强企和科技兴企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基本原则 1、根据生产经营发展需要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3、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引进人才质量。 4、坚持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并举的原则。 5、坚持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技术业务。对非核心技术业务,应严格控制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其研发成果已应用于实践且收到一定效果的人才。 (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高技能、特殊技能人才。

(3)拥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专利、发明或专项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 (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资格持证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五条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校园、社会招聘; 4、退休返聘; 5、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6、人才特聘。 第六条人才引进的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方式引进人才。 第七条人才引进的程序 1、各单位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岗位需求及定编定岗情况,编制并上报人才需求计划,明确需求人才的数量、专业、层次、要求等。 2、公司根据各单位人才需求情况确定最终人才引进计划,人力资源处依据计划制定人才引进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公司

东南大学导师

东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未注者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院系专业指导教师名单 建筑系050403 美术学高祥生;赵军;赵思毅;方晓珊等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朱光亚;陈薇;周琦;周小棣等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王建国;仲德崑;黎志涛;韩冬青;单踊;龚恺;冷嘉伟;张彤;张宏;王静;马晓东等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段进;董卫;阳建强;孔令龙;刘博敏;胡明星等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杨维菊;戴航;陆可人(土木学院)等 081320 ★景观建筑学杜顺宝;丁宏伟;成玉宁等 081321 ★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朱光亚(兼)等 机械工程系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钟秉林;易红;贾民平;汤文成;许超;许飞云;蒋书运;彭英;孙蓓蓓;幸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蒋全兴;史金飞;王兴松;颜肖龙;毛玉良;张传海;赵坚玉;李刚;张赤斌;贾方;韩良;陈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钱瑞明;陈云飞;李健康;庄萍;陈敏华;林晓辉等 080204 ●车辆工程陈南;张建润;任祖平;李普等 080220 ★工业设计薛澄歧等 动力工程系080104 ●工程力学陆颂元;臧朝平;谭平等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吕震中;王式民;朱小良;丁维明;周斌;沈德明;田新启;陆勇等 080701 ●工程热物理施明恒;袁竹林;归柯庭;郝英立;王素美等 080702 ●热能工程赵长遂;沈湘林;林中达;王式民;周克毅;顾璠;沈炯;段钰锋;张永福;张军;杨亚平;沈来宏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徐治皋;陆颂元;吕剑虹;周克毅;杨建刚;王培红;傅行军;杨建明;胥建群;葛斌;冷杉石红;卢荣军;程懋华;刘振祥等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杨建刚;韦红旗等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张小松;袁竹林;杜垲;陈九法;董卫;陈亚平;张宝怀;王晓等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朱晓东;葛仕福;郭宏伟等 080720 ★能源信息技术徐治皋;吕震中;林中达;沈炯;吕剑虹;王培红;雎刚;张雨飞;司风琪;于向军等 080721 ★能源环境工程金保升;沈湘林;归柯庭;段钰锋;仲兆平等 080722 ★新能源技术施明恒;顾璠;董卫;肖军等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张小松;虞维平;张辉;陈振乾等 083002 ●环境工程金保升;赵长遂;吴新;熊源泉;杨林军等 无线电工程系080902 ●电路与系统王志功;黄风义;朱恩;冯军;孟桥;李文渊;李智群;胡庆生等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孙忠良;章文勋;洪伟;戎敖生;窦文斌;徐金平;崔铁军;朱晓维;于东海;钱澄;周健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毕光国;尤肖虎;沈连丰;赵春明;高西奇;陈明;曹秀英;陈晓曙;徐平平;郭强;赵新胜;王捷;黄清;潘志文;仲文等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 大学文件 校通知[2007]187号 关于印发《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 实施细则》等规定的通知 各校区,各院、系、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学术业务单位: 为了做好学校教职工的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按照教育部教人厅[2007] 2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东南大学岗位设置方案的批复》及《东南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方法》,特制定《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东南大学治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东南大学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及《东南大学2007年专业技术岗位举荐条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 2、《东南大学治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3、《东南大学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4、《东南大学2007年专业技术岗位举荐条件》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人事岗位聘用文件通知 抄送:各校区工委,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委各部、委、办, 工会、团委

东南大学校长办公室2007年12月21日印发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 (试行) 按照《东南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方法》,特制定我校专业枝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校级岗位聘用与考核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的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负责对基层岗位分级工作的指导,负责审定各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和分级条件,负责审定二、三级岗位聘用名单。 (二)成立院(系)等基层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二级及以下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和聘用与考核工作。具体分组如下: 1、图书档案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由图书馆、档案馆、学报等单位组成),负责全校图书、档案、编辑出版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建筑学院、建筑研究所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所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3、机械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4、能源与环境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5、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6、土木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7、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两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科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xxxx公司 科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xxx发[xxxx]xx号 第一章总则 1.1为适应公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施人才强企和科技兴企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 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1.2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3 基本原则 (1)根据生产经营发展需要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3)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引进人才质量。 (4)坚持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并举的原则。 (5)坚持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1.4 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技术业务。对非核心技术业务,应严格控制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其研发成果已应用于实践且收到一定效果的人才。 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高技能、特殊技能人才。 4)拥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专利、发明或专项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 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资格持证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2.1 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校园、社会招聘; (4)退休返聘; (5)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6)人才特聘。 2.2 人才引进的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方式引进人才。 2.3 人才引进的程序 (1)各单位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岗位需求及定编定岗情况,编制并上报人才需求计划,明确需求人才的数量、专业、层次、要求等。

#东南大学201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表格

东南大学2015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专业代码:授予学位: 学制:制定日期: 一. 培养目标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四. 主要课程 五. 主要实践环节 六. 双语教学课程 七. 全英文教学课程 八.研究型课程 九.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50,即可毕业。同时,外语达到东南大学外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学士学位。 十.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分 (3)外语类6学分(必修) “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学生根据分级考试成绩分别推荐学习“2级起点”、“3级起点”或“4级起点”系列课程,详见附录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表”。

(5)自然科学类学分(必修) (6)通识选修课程10学分(选修)

2. 专业相关课程,共学分 英文、双语、研讨、企业课程请在课程名称后用“(英)”、“(双)”、“(研)”、“(企)”标注 (2)专业主干课,共学分 (3)专业方向及跨学科选修课,共学分 3. 集中实践环节(含课外实践),共学分

十三. 辅修专业与辅修学位计划 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建议学分:20~24) 注:学生按照本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修满学分可以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辅修学位教学计划(建议学分:45~55) 注:在完成第一学位学业的基础上,完成第二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可以获得由学校颁发的第二专业证书;学分绩点达到学位授予条件且第一专业与第二专业属于不同学科门类,可以获得由学校颁发第二荣誉学位。

东南大学学科设置,排名及分布

一.学科设置 建筑系 建筑系城市规划系环境设计系景观学系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分子电子学、医学影像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电子学 人文学院 哲学与科学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中国语言文学系旅游学系医学人文学系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经济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金融系、会计系、经济学系、电子商务系和物流工程系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力学、工程管理 交通学院 道路工程系、交通工程系、桥梁工程系、地下工程系、运输与物流工程系、港航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地理信息工程系 基础医学院 学院设有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生理学与药理学系、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 机械工程学院 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工程 能源与环境学院(动力工程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信息安全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显示工程、光纤技术与光纤通信、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工程、微波与毫米波技术、光子学和光通讯、真空电子技术和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软件工程及理论、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设有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先进材料制备与应用四个方向 (研究生)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应用电子与运动控制、电气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 外国语学院 英语及日语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研究生)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微系统与测控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 艺术学院 工业(艺术)设计、美术学和动画 数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概率与统计、信息与编码、信号与系统、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金融统计 物理系 物理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材料物理和化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制药工程 法学院

企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公司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吸引各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根据公司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是指在公司内部现有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公司核准,从国(境)内外择优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力和水平的专业技术人 才、技能人才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权限 第四条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人才的引进工作。由总经理负责审定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和协调解决引进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 第五条引进人才原则 (一)引进人才应坚持以下原则: 1、“专业对口、按需引进”原则。引进人才须遵循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结合各单位的实际,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按照专业或工种类别,

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2、“适度从紧、严格标准”原则。公司需要人才,首先要着眼于内部培养,要严格控制从公司外部引进人才的数量,以精干员工队伍,提升劳动生产率。要严格引进人才的标准,确保引进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才。 3、“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为提高人才引进的有效性,引进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要确保有充足数量的备选人,以竞争择优来提升引进人才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 4、“目标考核、协议管理”原则。引进人才的首次劳动合同期限原则上为一到三年,试用期三到六个月。试用期和首次劳动合同期满前,各单位要进行严格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应及时予以辞退。 (二)范围、对象及条件 1、专业技术人才是指对公司生产、经营、科研起关键作用,且急需的重点专业领域技术人才,主要包括:信息化技术、会计、管理等专业人才。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操作一线岗位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具备较高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公司急需的技能人才。 2、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无党纪、行政处分及刑事处罚记录;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具有履行应聘岗位职责的能力和相当的专业技术或技能水平;实行执业(职业)资格制度的岗位,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职业)资格证书;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

《某某公司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具体规章制度

某某公司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基本原则 1、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应控制人才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在同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3)懂项目管理、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人员。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对应各类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六条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社会招聘; 4.校园招聘; 5.退休返聘; 6.人才特聘: (1)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交流,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 (2)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通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第七条人才引进的方式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公司采取以下三种人才引进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针对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直接调入、招聘录用等方式,鼓励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对没有工作单位的(包括应届毕业生),可通过公司指定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以派遣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不建立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东南大学201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 201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工学专业代码: 080702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制定日期: 2017年6月 一. 培养目标 培养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能跟踪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在微电子、物理电子、光电子或光通信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工作的人格健全、责任感强、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电子工程所需的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模块、系统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四. 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自然科学类、通识选修课程等。 2.大类学科基础课:电路基础、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

东南大学近几年分数线

2005年东南大学各专业复试分数要求院系所专业复试条件 建筑学院美术学 50/90/349(其中总分≥369 且设计≥140,单科(限一 门)可降2分) 其他专业 50/90/320(其中总分≥340 且设计≥140,单科(限一 门)可降2分) 机械工程系50/75/310 动力工程系50/75/310 无线电系信息安全、微波50/75/334 其他专业50/75/340 土木学院结构工程50/75/345 环境工程50/75/335 管理科学与工程55/83/335 桥梁、岩土50/75/320 其他专业50/75/310 电子工程系电路、微电子50/75/330 其他专业50/75/310 数学系50/75/300 自动控制系54/90/340 计算机系50/75/310 物理系50/75/315 生物医学工程系50/75/310 材料工程系50/75/320 人文学院马克思思想教育50/75/328 政治学理论50/75/321 伦理学55/83/323 科技哲学55/83/341 马克思主义哲学55/83/331 外国哲学55/83/369 旅游管理55/83/355 民商法学50/75/306 艺术学50/75/320 设计艺术学50/75/337 行政管理55/83/349 中国古代文学50/75/342 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55/83/355 区域经济55/83/337

金融学55/83/350 产业经济55/83/330 国际贸易55/83/338 会计学55/83/341 企业管理55/83/349 技术经济55/83/330 行政管理55/83/375 管理工程55/83/333 系统工程50/75/328 系统分析50/75/331 MBA 50/100/160 电气工程系50/50/80/90/331 外国语言系日语50/75/350 其他专业50/75/317 体育系50/75/300 化学化工系50/75/310 交通学院港航、测量、地理信息50/75/330 其他专业50/75/342 仪器科学与工程 系 50/75/310 艺术学系50/75/300 基础医学院50/75/300 公共卫生学院社会保障55/83/330 其他专业50/75/300 临床医学院50/75/305 建研所50/75/310 高教研究所50/75/330 情报所55/83/330 软件学院50/75/310 职业教育学院50/75/300 远程教育学院50/75/300 集成电路学院50/75/310

关于印发《东南大学教授(研究员)职务评聘基本条件(试行)》等5个文件的通知

东南大学文件 校发〔2014〕226号 关于印发《东南大学教授(研究员)职务评聘基本条件(试行)》等5个文件的通知 各校区,各院、系、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学术业务单位:根据国家和教育部有关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的要求,推进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对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基本条件进行了部分修订。修订后的《东南大学教授(研究员)职务评聘基本条件(试行)》等5个文件已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宣传,并遵照执行。 修订后的《东南大学教授(研究员)职务评聘基本条件 —1—

(试行)》等5个文件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作为过渡,学校原相关文件2015年同时执行,2016年1月1日起自行废止。 附件:1.《东南大学教授(研究员)职务评聘基本条件 (试行)》 2.《东南大学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评聘基本 条件(试行)》 3.《东南大学建筑学科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 聘基本条件(试行)》 4.《东南大学实验技术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基本 条件(试行)》 5.《东南大学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基本条 件(试行)》 东南大学 2014年9月29日(主动公开) —2—

附件1 东南大学教授(研究员)职务 评聘基本条件(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规范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根据国家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件。 第二条本条件适用于本校在职在岗的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申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完成规定的任务,年度综合考核在合格以上。 第四条学历、资历要求 具有博士学位(体育、外语学科教学骨干,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放宽到硕士学位),1959年以前出生的申报人员可放宽到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担任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并履行其职责5年以上。 第五条外语要求 —3—

通用企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xx有限公司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办 法》的通知 1 总则 1.1 为落实XX软件有限公司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制定本办法。 1.2 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XX软件有限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3 本办法适用于XX软件有限公司。 2 人才引进的原则 2.1 坚持公开、公平原则; 2.2 坚持全面考核、德技双馨、保证质量。 3 引进人才的对象 3.1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取得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级人才; 3.2 以“211”院校为主体的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 3.3 具有专业特长、满足XX软件有限公司发展需要的各类骨干人才。 4 引进人才的形式 4.1 所需人才可采取录用、调动、兼职、咨询、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加以引进和聘用。 4.2 高级人才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以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临时聘请、技术合作项目或承担研究课题等方式,灵活多样的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5 人才引进的基本途径 5.1 市场猎取; 5.2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5.3 校园招聘; 5.4 业务合作: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急需人才的时候,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 5.5 特聘:凡符合XX软件有限公司引进人才条件,暂时不能办理调动手续,而本人愿意来XX软件有限公司工作的人员,可特聘来XX软件有限公司工作; 5.6 提前聘用:对符合XX软件有限公司引进高级技术人才条件的部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愿意到XX软件有限公司工作的,XX软件有限公司可提前与其签订有关协议,鼓励其在读期间积极参与XX软件有限公司的建设与科研活动,并可提前1年享受有关的工资待遇和科研优惠待遇; 5.7 兼职聘用(互聘):坚持“关系不变、来去自由、流动服务、按绩付酬”的原则,聘用兼职高级技术人才,如聘用重点院校的骨干教师来XX软件有限公司兼职从事科研工作。 6 人才引进的程序 6.1 高级人才: 6.1.1 被引进者如实向XX软件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本人有关材料,包括简历、工作业绩、获奖证书、最高学历学位和职称证书原件、复印件及家庭情况、工作要求和设想、本人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等; 6.1.2 XX软件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单位对拟引进的人才进行面试和外调、考察; 6.1.3 XX软件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对拟引进目标的学历学位、专业背景和发展潜力等条件进行综合评议; 6.1.4 基层单位提出引进人才使用、待遇、管理等方面具体的意见,经XX 软件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审核、主管领导审查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6.1.5 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协议书》(含聘约期协议),由XX软件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6.2 市场猎取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专业人才,按6.1之规定执行。

公司人才引进制度

XXXX人才引进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基本原则 1、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应控制人才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1)在同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3)懂项目管理、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人员。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对应各类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五条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社会招聘; 4校园招聘; 5退休返聘; 6人才特聘:(1)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交流,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2)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通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第六条人才引进的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公司采取以下三种人才引进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针对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直接调入、招聘录用等方式,鼓励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对没有工作单位的(包括应届毕业生),可通过公司指定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以派遣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不建立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专家、资深人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通过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临时聘请、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多样的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复习提纲

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 课程编号:H0600071S学分: 4 开课学院:理学院课内学时:64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我校有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概率论、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后续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理论基础。另外,通过本课程的系统教学,特别是讲授如何提出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知识模块顺序 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8学时 (1)随机试验 (2)样本空间、随机事件 (3)频率与概率 (4)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5)条件概率 (6)独立性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随机现象与随机试验,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熟练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了解概率的古典定义,会计算简单的古典概率。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熟练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概率计算。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概率的乘法定理与全概率公式,会应用贝叶斯(Bayes)公式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理解事件的独立性概念。理解伯努利(Bernoulli)概型和二项概率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6 学时 (1)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 (3)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4)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 (5)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的概念,熟练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Poisson)分布。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熟练掌握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会根据自变量的概率分布求简单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东南大学实验室设置管理办法

东南大学实验室设置管理办法 一、为适应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做好我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提高办学效益,依据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第20号令)和《东南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校通知[2001]74号),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涉及实验室是指隶属学校或依托学校管理,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试验的教学或科研单位。 三、根据校区功能定位,学校的实验室分为教学为主(以下简称“教学实验室”)、教学与科研并重、科研为主(以下简称“科研实验室”)、公共服务四大类,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各级各类实验室的设置、调整和撤销,必须经学校正式批准。依托在学校的国家、部门或地区实验室的设置、调整、撤销,还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四、实验室设置必须适应我校各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要求,应以学科建设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为先导、以实验室内涵建设为核心,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要具有超前意识,发挥自身特色,实现实验室由单一性、封闭性、重复性、分散性、小而全的模式向综合性、开放式、共享型、多功能、高效益模式的转变。 五、实验室设置原则: 1. 教学实验室,每个一级学科一般只设置一个基础课或专业基础(专业)课教学实验室;新建学科(专业)的实验课程应先在相近的教学或科研实验室内开展工作,具备一定条件后,报经学校批准再独立设置。 2. 科研实验室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基础、稳定的科研任务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具备设置条件的研究室、课题组等应就近并入相关实验室。 3. 公共服务实验室,一般只设置多学科共享、依托院(系)管理的校级实验中心。 4. 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设置校、院(系)教学、科研实验室。 5. 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设置融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 6. 依托在学校的国家、部门、地区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校级实验中心、

模式识别期末试题

一、填空与选择填空(本题答案写在此试卷上,30分) 1、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模式采集、特征提取与选择 和模式分类。 2、统计模式识别中描述模式的方法一般使用特真矢量;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一般有串、树、网。 3、聚类分析算法属于(1);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属于(3)。 (1)无监督分类 (2)有监督分类(3)统计模式识别方法(4)句法模式识别方法 4、若描述模式的特征量为0-1二值特征量,则一般采用(4)进行相似性度量。 (1)距离测度(2)模糊测度(3)相似测度(4)匹配测度 5、下列函数可以作为聚类分析中的准则函数的有(1)(3)(4)。 (1)(2) (3) (4) 6、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是将N维特征矢量投影在(2)中进行。 (1)二维空间(2)一维空间(3)N-1维空间 7、下列判别域界面方程法中只适用于线性可分情况的算法有(1);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的有(3)。 (1)感知器算法(2)H-K算法(3)积累位势函数法 8、下列四元组中满足文法定义的有(1)(2)(4)。 (1)({A, B}, {0, 1}, {A→01, A→ 0A1 , A→ 1A0 , B→BA , B→ 0}, A) (2)({A}, {0, 1}, {A→0, A→ 0A}, A) (3)({S}, {a, b}, {S → 00S, S → 11S, S → 00, S → 11}, S) (4)({A}, {0, 1}, {A→01, A→ 0A1, A→ 1A0}, A) 9、影响层次聚类算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计算模式距离的测度、(聚类准则、类间距离门限、预定的 类别数目))。 10、欧式距离具有( 1、2 );马式距离具有(1、2、3、4 )。 (1)平移不变性(2)旋转不变性(3)尺度缩放不变性(4)不受量纲影响的特性 11、线性判别函数的正负和数值大小的几何意义是(正(负)表示样本点位于判别界面法向量指向的 正(负)半空间中;绝对值正比于样本点到判别界面的距离。)。 12、感知器算法1。 (1)只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情况;(2)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