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概论》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04.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概论》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注重理实一体教学;

2.通过现场构件的辨识,对汽车各组成有感性的认识;

3.通过现场实物,明确各组成及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课程设计思路

2.学分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为考查科目,根据实践态度与项目考核综合评定,总学分为3学分,周课时为4学时,总课时为48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36课时,实践课时为12课时。

3.对学生选课的建议

本课程为汽车专业入门知识,以引导激趣为主,建议在第一学年的第1学期设置。

二、课程目标

打破“学科本位型”的课程模式,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建立“能力本位型”的课程模式。本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顺利过渡到专业核心课程为前提,突出现场教学的作用,让学生与汽车各组成部件亲密接触,具备深刻印象。

创造出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条件,实现个性化教学。使学生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顺利进入汽车运用行业奠定良好发展基础。

(一)总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活动,使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对汽车有初步和整体认识。

按照汽车的总体结构,在学生有了整体概念后,分别对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设备、汽车车身四大部分有具体的认识,了解整体件与组成件、主件与附件的结构特点与位置关系,并对各组成部件的材料、性能、作用有初步印象,同时将汽车新技术知识进行补充与融合,让师生共同对汽车结构知识与时俱进。

(二)具体目标

1.素质教学目标

(1)车间5S管理素质教育

(2)好学、勤记、多问的素质

2.知识教学目标

(1)汽车各总成结构的认识

(2)发动机各机构、系统的组成件结构认识

(3)底盘各系统的组成件结构认识

(4)汽车电气设备结构与使用方法认识

(5)不同汽车类型车身结构认识

(6)拓展知识了解

3.能力教学目标

(1)善于观察的能力

(2)积极思考的能力

(3)阅读图册,迅速辨认结构的能力(4)及时记录、认真反馈的能力(5)小组协作能力

三、内容标准

单元一汽车总体结构认识

单元二汽车发动机结构认识

单元三汽车底盘结构

单元四 汽车电气设备结构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教”与“学”互动,学生在明确了实训任务后,讨论合作,以完成工作页或者达到评价标准为目标,自主操作,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

3、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

1、采用过程考核和能力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2、应注重对学生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对提出新颖问题的学生要给与奖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3、结合过程态度、合作能力、课堂提出问题的次数、完成工作页的质量、实训考核等多种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打破传统的教材学科体系模式,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来编写教材。

2、教材最好采取工作页形式,以形象直观的图片为主,可以让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按图索骥,自主独立学习,同时有各种配套的问题,方便学生随时记录与反馈,加强实训质量

3、根据工作任务的需求,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加强操作训练,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每项任务完成后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1、有典型汽车各结构配件总成;

2、能有一些整车设备,让学生有整体认识;

3、解剖下来的汽车结构总成,便于学生观察;

4、有校企合作资源,可以在现场观摩中了解更多车型的结构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2、利用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仿真软件、电子教案等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其他说明

1、在教学过程中资源是第一位的,既要配套与教材配套的多种实物,同时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汽车整车,来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冯长征编写

鲍晓沾修改

温俊芳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