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木构建筑特征及详部演变

  • 格式:pdf
  • 大小:4.68 MB
  • 文档页数:8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3、地盘样 – 柱网平面类型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通行明间地盘图样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3、地盘样 – 柱网平面类型 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
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 A.单槽
副阶周匝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 1、宋《营造法式》
作者:李诫 刊行时间:北宋崇宁三年(1100) 性质:政府法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主要内容与成就:总结过去经验,建立了模数化的制度;施工方便,便于管理。 对后世的影响:使中国建筑走向装饰化和等级化;但是限制了以后的发展。
2、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刊行时间:清雍正十二年(1734) 清代关于建筑技术方面的专书
C.屋架层
B.斗栱等构件组成的铺作层
A.内外柱同高的 闭合矩形柱网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2、构架形式 (2)官式大木构架类型 A.殿堂式: 结构上有三个水平层
判断是否是殿堂式的三个特征: 内外同高的柱网; 斗栱层; 天花。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2、构架形式 (2)官式大木构架类型 B.厅堂式: 内柱随屋顶坡度而升高;梁的后尾插入内柱;顺檩条方向各柱之间有联系构件,使木构架联成整体框架。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2、构架形式 (1)抬梁,穿斗,井干 C.木构井干式: 主要分布:东北,云南(滇西北森林密布的高寒山区)林区 特征: 1、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 2、面阔进深较小 3、利于防寒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2、构架形式 (2)官式大木构架类型 A.殿堂式: 结构上有三个水平层: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屋架: 构架类型; 平面类型; 构件尺寸的确定; 举架举折等
歇山收山 庑殿推山 悬山挑山
翼角做法
斗栱
台基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1、间与架:规范房屋深广的基本单元
一榀屋架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1、间与架:规范房屋深广的基本单元
屋面 椽 檩条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6、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 (2)清式“斗口”
B.单材高宽比为14:10;足材为20:10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6、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 (2)清式“斗口”
A.以坐斗斗口宽度为标准,分为十一等,五六等用于大殿
高跨比不为整数,整个高跨比为整数; D.举架折线一次完成,举折不能一次完成。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6、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 (1)宋式“材分”制度
A.材分八等,一等材最大,断面比例3:2 “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6、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 (1)宋式“材分”制度
B.以材为标准,确定各构件尺寸,但整体尺度不用材分,而用丈尺。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6、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 (1)宋式“材分”制度
B.以材为标准,确定各构件尺寸,但整体尺度不用材分,而用丈尺。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5、举折与举架 每步架长l=22斗口
0.9l
0.75l 0.65l 0.5l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5、举折与举架
宋式与清式的差别 A.举架先确定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定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 B.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举折从脊檩开始,自上而下; C.举架每个步架高跨比为整数(或整数+0.5),整个高跨比一般不会为整数;举折每个步架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5、举折与举架
S=前后挑檐檩间距,H:S=1:3-1:4 h=H/10*2n(n=0) 挑檐檩、檐檩与下金檩在一直线
H/10
H/20 H
H/40 H/80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5、举折与举架 每步架长l=22斗口
0.9l
0.75l 0.65l 0.5l
槽 殿身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3、地盘样 – 柱网平面类型 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
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 B.分心槽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3、地盘样 – 柱网平面类型 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
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 B.分心槽
Biblioteka Baidu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6、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 (1)宋式“材分”制度
B.以材为标准,确定各构件尺寸,但整体尺度不用材分,而用丈尺。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6、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 (1)宋式“材分”制度
C.单材的高宽比为3:2;梁的高宽比3:2
各部做法 3、地盘样 – 柱网平面类型 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
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 C.双槽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3、地盘样 – 柱网平面类型 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
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 D.金厢斗底槽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4、定侧样 – 剖面
1步架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2、构架形式 (1)抬梁,穿斗,井干 A.抬梁式木构架: :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柱上使用斗栱时,梁头搁置在斗栱上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2、构架形式 (1)抬梁,穿斗,井干 B.穿斗式木构架:
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 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 沿檩条方向用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4、定侧样 – 剖面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4、定侧样 – 剖面 檩数分配:
宋式:四架椽 清式:五檩
宋式:六架椽 清式:七檩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各部做法 5、举折与举架
S=前后挑檐檩间距,H:S=1:3-1:4
H/10
H/20 H
H/40 H/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