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92 KB
- 文档页数:13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业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等从事医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质量。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合理、公正、权威的原则,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和可靠。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与责任第六条医疗质量管理机构是医疗机构中协助管理医疗质量的专门机构。
第七条医疗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组织开展医疗质量评价和监测;开展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调查;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质量管理岗位,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九条医务人员是医疗质量管理的主体,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规范和要求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的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是医疗质量管理的保障。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在医疗质量监测、评价、反馈和改进等方面开展工作。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医疗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医疗质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医疗质量的可控性和可持续性。
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的监测与评价第十六条医疗质量监测是对医疗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价的活动。
第十七条医疗质量监测的内容包括: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时性、连续性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价。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质量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开透明、患者至上、持续改进的原则,依法对医疗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组织是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医疗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开展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文化,强化职业道德和医疗伦理建设,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和评价第九条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督和评价,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第十条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投诉、建议等方式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对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处罚第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违反本办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附件:1、医疗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2、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报告模板3、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是对医疗机构管理的一项基本法规,对医疗机构的设立、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2、医疗活动: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实施的医疗行为,包括诊断、治疗、护理等。
3、患者权益:指患者在医疗活动中的权利和利益,包括知情权、自主决策权、隐私权等。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和标准不统一,难以比较和评估。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0-14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围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围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活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第三条医疗主管部门负责对医疗机构开展的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程序等。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汇总并分析医疗不良事件的原因和教训。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和评价第八条医疗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医疗主管部门的监督和评价工作,并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
第十条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可以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和认证,评价和认证结果应公开。
附件:1.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模板2.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3. 内部质量审核记录表4. 质量管理培训计划法律名词及注释:1. 医疗机构:指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照并进行医疗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体。
2. 医疗质量: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体现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3. 医疗不良事件:指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预期或者不良后果的事件,包括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资金不足: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引进外部投资,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2. 人员不足: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培训和招聘人员,提高医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解决人员不足问题。
3. 法规变化:医疗机构应及时关注法规的变化,加强对医疗质量管理法规的学习和理解,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合规性。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2016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包括各级医院、专科医院、诊所等。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责任和要求。
第八条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2. 质量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3. 质量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4. 质量管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5. 质量管理的奖惩制度;6. 其他与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事宜。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第九条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编制医疗质量管理计划;2. 开展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督;3. 进行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处理;4. 提供医疗质量的信息和教育;5. 开展医疗质量改进活动。
第四章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督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督工作,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一条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督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对医疗服务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等;2. 对医疗结果进行评价,包括手术治疗的效果、疗效的评估等;3. 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4. 对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监督;5. 对医疗质量的投诉和纠纷处理情况进行监督。
第五章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事故,保障患者的权益。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2016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第二条适用范围第三条定义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第五条监督与评估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第一节建立和维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第一条确定医疗服务质量目标第二条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第三条开展医疗质量培训和教育第四条实施医疗质量评估与改进第五条保障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第二节安全医疗与事故处理第一条医疗安全管理第二条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第三条医疗事故的处理与赔偿第三节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与评估第一条监督与评估的机构和程序第二条相关指标的评估和监测第三条质量管理档案的管理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第一节临床质量管理第一条临床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二条临床路径管理第三条临床路径与医疗质量保障的融合第二节医疗风险管理第一条医疗风险评估与控制第二条医疗风险管理的流程第三节医疗质量统计与分析第一条医疗质量统计与分析的原则第二条医疗质量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第四节护理质量管理第一条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二条护理质量评估与改进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的法律责任第一条法律责任的范围和原则第二条法律责任的追究第五章附则第一条本办法的释义第二条本办法的实施日期第三条本办法的附件第四条其他规定附件:1.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图2.临床路径模板3.医疗风险评估工具4.医疗质量统计与分析表格5.护理质量评估工具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事故:指在医疗过程中由医务人员违反医疗规范或者未尽合理注意义务,导致患者受到伤害的行为。
2.临床路径:指针对某一特定疾病设计的、系统规划的、在时间和序列上确定的、重点保障患者安全与评价效果的一系列医疗活动。
3.医疗风险: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患者伤害的因素或潜在事件。
4.护理质量评估:指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并保障患者安全。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困难:可能会出现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程度不一致,导致执行结果不一致。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科学规范,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尊重和保护患者权益,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安全、有效、及时、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目标和责任,落实各项管理要求。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安全、满意、便捷的患者体验。
第六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包括以下要求:(一) 建立合理的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防控机制;(二) 健全医疗质量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医疗质量状况;(三) 实施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职责;(四) 开展持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五)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协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六) 加强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管理和处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和实施第七条医疗质量管理应由医务部门牵头,各级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第八条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医疗质量评估、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医疗巡查和督导等。
第九条医疗质量评估应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患者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医疗巡查和督导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
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第十二条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档案,记录医疗质量相关数据和信息。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参加专业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患者应积极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如有异议可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投诉和维权。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全文)1.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实施各项医疗质量管理措施,提高医疗服务的规范化、人性化,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化、人性化。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应指标和标准,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见和反馈,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疑虑。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规范的医疗服务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化。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药品安全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使用的安全。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评价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与评价第十二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质量问题。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自身的监督和评价,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和评估机制。
第五章罚则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将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2.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全文)第一章绪论一:为了规范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法》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二:医疗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流程管理等措施,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本办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国内外医疗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国内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和个人从事医疗服务活动。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三条组织领导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并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制度。
领导者应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其有效实施。
第四条资源保障医疗机构应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障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人才培养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其胜任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绩效考核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激励优秀人才,推动医疗质量的提高。
第七条信息建设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章监督与评价第八条监督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第九条评价标准医疗质量评价应由专业机构进行,依据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第十条监测与反馈医疗机构应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监测结果。
对于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督促其改进。
第四章质量安全事件的处理第十一条事件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质量安全事件及时进行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1、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制度模板附件2:医疗质量管理绩效考核表格附件3: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2、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卫生机构:指提供医疗服务的组织或个人,包括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与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其他机构和人员。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提供安全有效、连续和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遵循科学、专业、公正、公开、权威、规范的原则,加强对医疗质量的全过程监测和评估,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加强患者安全保障措施,控制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规范,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医疗活动的全程管理,包括医疗设备的合理选购、使用和维护等方面。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制度,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推动医疗质量的改进。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患者安全保障措施,包括预防和控制医疗院感,避免手术失误和药品错误等。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好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保障患者的知情权、自主权和隐私权,提供质量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第三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议定的一项法律,用于管理卫生领域的各项事务。
2、医务人员:指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服务工作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专业人员。
3、医疗质量监测:对医疗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以评估医疗质量水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2016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质量管理应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遵循科学性、规范性、患者中心和依法合规的原则。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责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并将其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讲和培训。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反馈机制,及时记录和处理医疗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和意见,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章:质量管理要求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医疗质量。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医疗诊疗规范,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对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监测体系,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质量问题。
第三章:质量管理责任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明确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并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明确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力,并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研究解决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章:质量管理机制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评估机制,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客观和准确。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反馈机制,及时接收和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章:质量管理监督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并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主动公开医疗质量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国内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 医疗质量管理: 指医疗机构通过合理组织、指导、监督和评价等措施,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系统性工作。
2. 质量管理人员: 指医疗机构内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
3. 患者: 指接受医疗机构服务的人员。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第四条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应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机构应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并向医疗机构的最高领导负责。
第五条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质量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2. 开展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制定和修订相关制度、规范和程序。
3. 进行医疗质量风险评估和管理,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 对医疗机构内部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 开展医疗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提供决策依据。
6. 组织和开展医疗质量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第三章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六条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文件、流程和记录等。
质量管理文件应明确工作职责、流程和要求,确保质量管理的规范性。
第七条质量评价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质量评价活动,通过评估和监测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质量。
第八条医疗质量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开展医疗质量风险评估,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医疗质量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同时,应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追踪医疗事故,确保患者权益。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九条医疗机构违法责任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的规定的,由相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批评、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罚。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患者的权益和利益。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公布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和指南,向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指标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指标,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等,用于评价和监测医疗服务质量。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制定适合本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指标。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疗质量管理指标,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存储和分析质量管理相关的数据。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活动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管理活动的内容、时间和责任人。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组织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包括医疗过程评价、医疗安全监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等。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医疗质量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十四条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应当接受监督和评估,配合相关部门的检查和调查。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质量管理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采取措施改进不足之处。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档案,妥善保管、保存相关资料和记录。
第五章附件所涉及附件如下:1. 医疗质量管理指标细则2. 医疗质量管理计划范本3. 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附件一:医疗质量管理指标细则附件二:医疗质量管理计划范本附件三: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第六章法律名词及注释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医疗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规定了医疗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质量管理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质量评估、医疗质量绩效考核、医疗质量报告等。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改进要求。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聘请专业人员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予以查处。
第六条医疗机构要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做好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二章医疗质量评估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通过开展医疗技术考核、医疗流程评价等方式,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提高。
第八条医疗质量评估结果应及时向医务人员和患者公布,促进医疗机构的自我管理和患者的选择权。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评估档案,保存医疗质量评估报告和相关的数据信息。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评估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医疗质量评估会议,总结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第三章医疗质量绩效考核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质量评估结果,制定医疗质量绩效考核指标,并进行绩效考核。
第十二条医疗质量绩效考核结果应纳入医疗机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绩效优秀的医务人员和单位予以奖励。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及时公布医疗质量绩效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医疗质量报告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定期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医疗质量报告。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报告应真实、准确、完整,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事故情况、不良事件情况等。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将医疗质量报告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和评价。
第十七条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医疗质量报告进行审查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办法所称的附件如下:附件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附件二:医疗质量评估报告模板附件三:医疗质量绩效考核指标附件四:医疗质量报告模板第十九条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医疗机构:指依法设立的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xx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xx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XX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屮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屮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第九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以下称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负责本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以下称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 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学工程.信息.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指定或者成立专门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或者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具体管理工作。
第一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一)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开展本机构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馈工作,定期发布本机构质量管理信息;(三)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四)制订本机构临床新技术引进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五)建立本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培训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六)落实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条二级以上医院各业务科室应当成立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组长由科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二)制订本科室年度质量控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三)制订本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和具体落实措施;(四)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医疗质量薄弱环节提岀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五)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标准.诊疗常规及指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六)按照有关要求报送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信息。
第三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屮的作用。
第三章医疗质量保障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权利,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第五条医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认真遵守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执业。
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应当依法取得执业资质,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备应当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使用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开展诊疗活动。
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按照国家关于医疗技术和手术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第七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和药事质量管理,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推行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药学监护等合理用药管理方面的作用。
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应当逍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尊重患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完善并实施护理相关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护理指南;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方法,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第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建立覆盖检查.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配合做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促进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第二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完善门急诊管理制度,规范门急诊质量管理,加强门急诊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配备,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保证门急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并把门急诊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科室和医务人员的重要内容。
第二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监测等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的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干预机制,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第二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建立并实施病历质量管理制度,保障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二四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应当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和隐私权,并对患者的隐私保密。
第二五条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服务,应当符合国家关于中医诊疗.技术.药事等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屮医医疗质量管理。
第四章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第二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本机构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质控组织关于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有关要求,积极配合质控组织开展工作,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者质控组织及时.准确地报送本机构医疗质量安全相关数据信息。
医疗机构应当熟练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自我评价,根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者质控组织发布的质控指标和标准完善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指标体系,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形成本机构医疗质量基础数据。
第二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重视专科协同发展,制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行“以患者为屮心.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人才培养•临床技术创新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提高专科临床服务能力与水平。
第二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建立本机构单病种管理的指标体系,制订单病种医疗质量参考标准,促进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
第二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制订满意度监测指标并不断完善,定期开展患者和员工满意度监测,努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员工执业感受。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全过程成本精确管理,加强成本核算.过程控制.细节管理和量化分析,不断优化投入产出比,努力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抽查,建立本机构医疗质量内部公示制度,对各科室医疗质量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予以内部公示。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专业技术规范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
医疗机构应当将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作为科室负责人综合目标考核以及聘任.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医疗机构应当将科室和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作为医师定期考核.晋升以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强化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医院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使信息化工作满足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建立完善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安全。
第三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收集的医疗质量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和反馈,对医疗质量问题和医疗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评估干预效果,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五章医疗安全风险防范第三四条国家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上报临床诊疗过程屮的不良事件,促进信息共享和持续改进。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并作为医疗机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重要基础工作。
第三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三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建立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医疗安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加强医疗质量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安全与风险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医疗机构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利用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风险分担形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制订防范.处理医疗纠纷的预案,预防.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完善投诉管理,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三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或者隐瞒有关情况。
第三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定期在行业内发布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