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审计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经费审计(结题验收)

1.三个原则

a)目标相关原则:课题经费支出应以课题任务目标为依据,各项费用支出总量、强度与结

构等符合课题任务的规律和特点。严禁使用课题经费支付各种罚款、捐款、投资等,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

b)政策相符原则:课题经费支出和经费预算执行应符合国家财务政策和各科技计划经费管

理支出的相关规定,以及课题预算承诺的有关事项;

c)经济合理原则:课题经费使用和支出要勤俭节约,要严格按照经费开支的范围和标准执

行,预算执行应经济、合理、高效。

2.审计要求

a)逐笔审查:课题经费支出每笔会计凭证都要进行翻阅,对大额支出票据进行复印,作为

审计工作底稿主要内容。每笔支出5000元以上的复印取证,并结合制度规定,审查支出内容和票据真实性,对课题合作研发单位视情况进行追踪审计;

b)核算要求:科研经费的专项经费和自筹资金要单独建账,必须单独核算;

c)对任务书中合作单位、协作单位要求:合作单位是任务书中列出的共同研发机构(大

学、研究院和企业),审计要求是同承担单位,项目支出要以台账形式列出;任务书中未列出的单位或企业,实际执行过程中而承担单位又把经费拨付对方,叫协作单位。上述的合作和协作单位在提供本课题支出的台长同时要提供60%以上的发票复印件,并加盖财务章。有些特殊项目或项目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不规范、有疑问等,票据抽查率要高于60%甚至达到100%。

3.审计重点

课题预算经费执行的合规性:

a)审查是否有经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不能开支的内容列入课题经费支出;

b)经费支出上是否存在超范围、超标准的情况;

c)是否有课题执行期以前年度的费用支出列入。

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审查重点的区别:

a)专项资金重点审核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使用范围是否符合相关管理文件的规定、

有无违规转拨、挤占、挪用、虚假开支等情况。

b)自筹资金重点审核是否按预算书、任务书的承诺足额到位,且配套的自筹资金必须为现

金,不得以房屋、设备等实物及无形资产作为配套资金,配套资金的拨付必须按照预算约定与专项经费使用同步同比例到位和使用。

科研经费各科目审计重点:

(1)设备费

a)是否按任务书中的清单进行采购;

b)金额大的(5万元以上)按国家有关规定政府采购;

c)在已有台帐记录的情况下,需提供采购合同、发票;

d)核实设备数量、使用情况并提供设备使用记录及设备盘存表。

e)试制加工设备需提供材料台帐并要有加工合同、发票,金额大的参照政府采购的政策。

( 2 ) 材料费

提供材料台帐并要求采购方提供采购合同、发票等,在核算上研发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要区分开。

(3)测试化验加工费

测试加工费需要合同、发票、收据等相关依据。

(4)燃料动力费

为了使燃料动力费可以计量,承担单位需有分摊依据,如:按项目参加人数或项目占地面积等进行分摊。

(5)差旅费

应提供相应的文字资料,如:出差目的地、出差事项(研究内容和解决结果等)、人员名单(应是科研组人员)、组长签字、相关票据及台帐 (不能出现餐饮费、礼品等)。

(6)会议费

应提供相应的文字资料,如:会议通知、内容,参加人员、职务、职称及参加会议所需费用的票据。5万以上的参照政府采购的政策 (不能出现餐饮费、礼品等)。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应提供相应的文字资料,如:国内外邀请函、专家和国别,会议通知、会议内容、地点、参加人员的职务、专业等及相关票据 (不能出现餐饮费、礼品等)。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提供相应台帐并要求提供项目合同、发票。

(9)劳务费

需提供发放标准、支付人员名单、身份证号、职务、专业,领取人签字。

(10)专家咨询费

需提供人员名单、身份证号、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发放咨询费清单、个人签字。

(11)间接经费

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用水、电、气、取暖等支出按一定比例分摊,需分摊的项目要有依据。人员工资需有清单及人员签字。为项目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等需有相关人员签字及台帐。

(12)其他费用

提供相关的文件、合同、票据。

4.审计常见问题

a)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b)未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c)截留、挤占、挪用专项经费;

d)违反规定转拨、转移专项经费;

e)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f)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

g)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

h)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