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法律制度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309.00 KB
- 文档页数:31
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法律制度在当时起到了非
常重要的作用。
夏朝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了法律的制定、执行和守
法的规定等内容。
首先,夏朝的法律制定是由夏王亲自主持的。
夏王制定法律的
过程是公开的,他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做出决定。
夏朝的法
律制定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和公正性,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其次,夏朝的法律执行是由官员来负责的。
夏朝设置了不同级
别的官员,他们负责监督和执行法律。
这些官员要严格按照法律的
规定来行使职权,不得滥用职权,否则会受到严惩。
另外,夏朝的法律制度还规定了人民应该如何守法。
夏朝的法
律对人民的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比如不得偷盗、不得伤害他人等。
同时,夏朝的法律还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这些处罚包括了笞刑、流放等。
总的来说,夏朝的法律制度在当时是相对完善的。
它体现了一
定的程序性和公正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夏朝的
法律制度为当时的社会秩序维护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然而,夏朝的法律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封建专制的特征,夏王的个人意志对法律的制定有着较大的影响。
同时,夏朝的法律在内容上也相对简单,对于一些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处理并不够完善。
总的来说,夏朝的法律制度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为后世的法律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夏朝的法律制度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1篇一、引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法律制度也随之产生。
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观念、法律形式、法律内容、法律实施和法律责任。
二、法律观念1. 重视礼制:夏朝法律观念强调礼制,认为礼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
礼制包括祭祀、婚丧、饮食、服饰等方面,通过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2. 尊重王权:夏朝法律观念认为王权神圣不可侵犯,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最高的权力。
法律制度旨在维护王权,保障国王的统治地位。
3. 强调等级:夏朝法律观念强调等级制度,认为社会成员的地位和权利与他们的等级相对应。
法律制度旨在维护等级制度,保障社会秩序。
三、法律形式1. 章程:夏朝法律制度以章程为主要形式,章程是夏朝法律的总称,包括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内容。
2. 刑法:夏朝刑法以刑罚为主,刑罚包括死刑、流放、罚金、鞭刑等。
3. 民法:夏朝民法以契约为主,契约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础,包括买卖、租赁、借贷、婚姻等。
4. 诉讼法:夏朝诉讼法以调解为主,调解是解决纠纷的主要手段,通过调解来解决民事和刑事纠纷。
四、法律内容1. 刑法:夏朝刑法主要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及其刑罚,如盗窃、杀人、强奸等。
刑罚以死刑为主,严重犯罪者可被处死。
2. 民法:夏朝民法主要规定了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买卖、租赁、借贷、婚姻等。
民法强调契约精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诉讼法:夏朝诉讼法主要规定了诉讼程序和调解方法,强调调解为主,审判为辅。
4. 礼法:夏朝礼法规定了各种礼仪规范,如祭祀、婚丧、饮食、服饰等,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
五、法律实施1. 中央集权:夏朝法律实施以中央集权为主,国王是法律的最高执行者,地方官员负责执行地方法律。
2. 官僚体系:夏朝法律实施依靠官僚体系,各级官员负责执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第一章夏商时期的法律制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惟一无文字可征的世袭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据《史记·夏本记》记自夏禹传位于子启,至夏桀亡夏,夏代历时近五百年。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继夏之后的王朝,商族原是臣属于夏王朝的一个方国,主要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左右,商人在其首领汤的带领下,联合一些反对夏统治的部落或方国讨伐暴虐无道的夏桀,推翻了夏朝,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数次迁都,至盘庚时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
商朝政权维系了六百年,至公元前11世纪周人推翻了商纣王,结束了商的统治。
第一节夏代的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一)法制指导思想夏朝去古未远,氏族社会的神权观念对夏代法制有着深远的影响。
夏王发布命令,常以“天”的代言人自居夏王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在战前的誓师动员时发布《甘誓》,认为有扈氏不敬上天,所以上天假启之手征讨有扈氏,这就是“天讨有罪,”而夏启只是“恭行天之罚”。
(二)法律形式据文献记载,夏代的法律形式有命、誓、典、刑等。
夏代最重要的法律形式有二:1、由部落习俗演变而成的习惯法,或称之为“礼”。
2、由部落战争中产生的刑,或称刑书。
据文献记载称为《禹刑》,其主要内容应是有关夏代刑罚种类的规定。
二、法律制度我们从春秋战国至汉人的追记中,可以归纳出夏代的一些刑名与罪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五刑五刑制度从夏朝就已经形成。
东汉时期的经学家郑玄注释《周礼》时说,夏代的刑罚有三千条,其中大辟二百条,膑刑三百条,宫刑五百条,劓刑与墨刑各一千条。
墨刑是在面颊或额头上刺字,再涂上墨,留下永久印记;劓刑即割掉鼻子;膑刑即剔去膝盖骨;宫刑即毁坏人的生殖能力。
这四种刑罚以残损人的身体,十分残忍,又被称为“肉刑”。
直到汉代,汉文帝下令改革。
大辟即死刑,以剥夺人的生命为目的。
(二)昏、墨、贼,杀(三)赎刑赎刑,即以币买罪,罪犯若按规定交纳赎金给官府,则可以获得减轻或免除刑罚。
一、引言夏商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法律制度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夏商法律制度虽然相较于后世较为简陋,但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以王权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本文将从夏商时期的法律渊源、法律内容、法律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全面了解夏商法律规定。
二、夏商法律渊源1. 神权法夏商时期的法律制度深受神权法的影响。
古人认为,天命是国家的根本,君权神授,法律也是神意的体现。
因此,夏商时期的法律多与祭祀、占卜、祭祀有关。
例如,《夏小正》记载了夏代的祭祀制度,而《殷墟卜辞》则反映了商代的占卜活动。
2. 习惯法夏商时期的法律制度还受到习惯法的影响。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形成了一系列习惯性规则,这些规则逐渐成为法律的一部分。
例如,《周礼》中记载的“礼”就源于古代的习惯法。
3. 成文法夏商时期的成文法主要体现在礼、刑两方面。
礼是指国家制度、社会秩序、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规定,刑则是指对犯罪行为的处罚。
成文法多记载在竹简、铜器、甲骨等载体上。
三、夏商法律内容1. 礼法夏商时期的礼法主要包括国家制度、社会秩序、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规定。
礼法在夏商法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例如,《周礼》记载了夏商时期的官制、礼仪、祭祀等方面的规定。
2. 刑法夏商时期的刑法主要包括刑罚、刑罚适用、刑罚执行等方面的规定。
刑罚种类繁多,包括死刑、肉刑、流刑、罚金等。
刑罚的适用和执行较为严格,体现了王权的威严。
夏商时期的民法主要包括婚姻、继承、债权、物权等方面的规定。
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重视婚姻双方的家族利益;继承方面,实行长子继承制,强调家族的延续;债权方面,重视合同的履行,强调诚信原则;物权方面,重视土地、房屋等财产的所有权。
4. 商法夏商时期的商法主要包括商业活动、商业规范、商业纠纷解决等方面的规定。
商业活动主要包括贸易、借贷、租赁等;商业规范主要包括诚信、公平、公正等原则;商业纠纷解决则主要依靠官府裁决。
中国法制史讲义夏商周时期的法律制度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制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了封建政治的特点,以礼法制度为核心,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限制和约束人民的权力和行为。
以下是夏商周时期的法律制度的简要介绍。
夏朝的法律制度相对较为简单,主要以礼法为依据。
夏王将部分政权交由贵族,而贵族的地位和特权则通过礼法得以保障。
礼法是宗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规定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行为规范。
礼法制度强调家族和等级的重要性,以及各种礼仪和习俗。
夏朝的法律还规定了一些刑罚,如刑于吝、刑于承、刑于德、刑于谦等。
刑罚主要涉及诬告、谋反、犯下重罪等行为。
商朝的法律制度也主要以礼法为核心,受到了夏朝的影响。
商朝的法律制度比夏朝更为严密,通过立法、裁判和监察等环节来维护社会秩序。
商朝的礼法制度比夏朝更加庞大,包括了婚姻、宗教、喪葬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商朝也有以土地财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主要通过奴隶制度来维护统治者的权益。
周朝的法律制度相对较为复杂和完善,分为礼法和刑法两个方面。
周朝的礼法制度建立在社会等级制度的基础上,规定了各级官员之间的礼节、行为规范和职权范围等。
刑法制度主要涉及国家刑事制裁的范围和标准,包括犯罪行为的认定、刑罚的种类和程度等。
周朝的法律制度还注重礼法和刑法的协调,司法活动主要由君主直接管理,致力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者的权威。
总体而言,夏商周时期的法律制度体现了封建政治的特点,以礼法和刑法为核心,通过统治者的管理和监督来限制人民的权力和行为。
这些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的利益,但也存在着统治者对权力的滥用和对人民权益的剥夺。
然而,这一时期的法律制度为后来中国古代法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影响至今。
第1章夏商的法律制度.txt如果我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想它一定很忧伤,因为我把快乐都留在了前面。
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人,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本文由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国法制史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第一章夏商的法律制度(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前11世纪)约公元前21世纪— 16世纪- 11世纪)21世纪世纪世纪本章概述: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本章概述: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启打破了原始社会的王位禅让制,通过武力夺取政权,成为第一个国家君王。
会的王位禅让制,通过武力夺取政权,成为第一个国家君王。
自此,王位继承开始了世袭。
夏朝刚刚从原始社会进化而来,自此,王位继承开始了世袭。
夏朝刚刚从原始社会进化而来,仍然以神权作为统治思想,法律多采用认可的形式,仍然以神权作为统治思想,法律多采用认可的形式,法律内容来源于原始习惯、祭祀礼仪、军队命令等。
立法、容来源于原始习惯、祭祀礼仪、军队命令等。
立法、执法与司法尚无系统化、规范化。
司法尚无系统化、规范化。
原始社会的商部落消灭夏朝,建立了商朝。
商朝同夏朝一样,原始社会的商部落消灭夏朝,建立了商朝。
商朝同夏朝一样,以神权法作为统治思想,以神权法作为统治思想,统治阶级借用神的力量统治世俗社商朝的法律内容,尤其是刑罚种类较夏朝增多,会。
商朝的法律内容,尤其是刑罚种类较夏朝增多,但非常野蛮、残酷,为后世没有,即如荀子所说“刑名从商”野蛮、残酷,为后世没有,即如荀子所说“刑名从商”。
商朝的立法、司法权掌握在商王手中,分级建立了司法机关来朝的立法、司法权掌握在商王手中,处理具体的法律事务。
但司法制度仍不健全。
处理具体的法律事务。
但司法制度仍不健全。
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学习目标一、了解 1、中国的国家和法是怎样产生的,具体在哪个朝代形成,其主要标志是什么?2、我国古籍中关于“刑”、“法”、“律”的释义及其运用。
第一章夏、商的法律制度(约公元前21世纪一一公元前11世纪)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和夏朝的法律制度大量史料都说明,从启开始,作为阶级专政的工具——国家产生了。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国家跟旧氏族组织不同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户”。
《左传》襄公四年引述周太史辛甲《虞人之箴》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说明禹时已开始突破按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部落界限,按照地理情况划分九个区域,以统治居民。
恩格斯说的第二个特征“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这些东西都是以前的氏族社会所没有的.中央设有掌管畜牧的“牧正”,掌管造车的“车正”,掌管王族膳食的“庖正”等。
在地方则有管理九州居民的”州牧”。
作为这种公共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武装力量,也是具备.此外,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养活大批官吏,就需要居民缴纳捐税,《史记·夏本纪》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
”《孟子·滕文公》也说:“夏后氏五十而贡。
”这些记载都说明在夏朝已经有了阶级社会统治者作为剥削手段的贡赋制度。
总之,恩格斯所说的关于国家与旧氏族组织的不同特点,在夏启以后都具备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启开创了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帝王。
一、中国法的起源中国国家与法在形成之初便具备了鲜明的特色。
(一).氏族血缘关系随着国家的形成而日益强化。
(二).原始的礼由习惯演化为法(三).刑起于兵(四).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威在向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日益加强。
二、夏朝法律制度简述(一)夏朝法律的法律指导思想和立法1 夏朝法律的法律指导思想--“天讨、天罚”的神权政治法律观《甘誓》: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其命。
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予则孥戮汝。
”2 禹刑所谓“禹刑”,最先见于《左传》,“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后人大多将其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
第一讲夏商西周的法律制度学习重点:西周礼法的形成及其对日后中国法制发展的影响一、夏商的法律制度(一)法制指导思想《尚书·甘誓》中有两段话:启宣布有扈氏的罪状及处罚:“威侮五行”、“天用剿绝其命”。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
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尚书·汤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尔尚辅予一人,改天立罚。
”《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
神权法思想:夏强调“天”,商强调“神”。
(二)立法概况(见教材P11)《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1、夏朝:《禹刑》,夏朝法律的总称。
2、商朝:《汤刑》,商朝法律的总称。
3、还有誓、命、诰等王命(三)法制的基本内容1、刑事法制1)刑罚(见教材P15)(1)奴隶制五刑:墨、劓、髌、宫、大辟(2)法外酷刑:炮烙、醢、脯、剖心、劓殄等。
2)罪名不孝罪、不事农业罪、弃灰于公道罪3)定罪量刑的原则罪疑惟轻,众疑赦之;恤刑原则;过失从轻《左传·昭公十四年》记载夏朝的法律是:昏(己恶而掠美)、墨(贪以败纪)、贼(杀人不忌),杀。
《尚书·吕刑》: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2、行政法制1)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商朝实行内服、外服制度。
3、民事法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四)司法制度1、司法官1)“大理”、“司寇”、“士”或“理”等。
2)商朝时期司法活动的参与者:商王、贵族、卜者。
2、诉讼审判制度夏商时期:天罚、神判。
(见教材P21)3、证据制度卜辞4、监狱制度1)夏朝的监狱:圜土、夏台。
(见教材P22)2)商朝的监狱:羑里。
二、西周的法律制度(一)法制指导思想1、敬天保民天命可以转移→天命转移给有“德”者→敬天落实到保民2、明德慎罚(见教材P24)“德”运用于法制便是“明德慎罚”。
夏商的法律制度•一、中国国家和法起源于夏朝的建立••夏朝国家的特征:•1、世袭制、家天下形成。
•2、它不再按照血缘关系组合,而是按照地区划分居民。
史称“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牧、•“铸九鼎,象九州。
”•3、设置公共权力机构。
•军队:“济济有众”刑法:“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监狱:夏台、圜土官吏:“百吏”贡赋:“关石、和钧,王府则有”•二、中国国家和法形成的特点:•1、氏族血缘纽带随着国家的形成而更加强韧。
•2、家长制的集权统治模式,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夏王——天下•诸侯——国•士大夫——家•平民•奴隶•3、刑起于兵,兵刑同制•(1)“大刑用甲兵”,指最重的刑法是实行军事讨伐。
•(2)战争中的军纪、军法是中国法最早的一个形式。
•(3)司法官的名称:士、士师、司寇、廷尉,原来是军职,军官又是法官。
•4、原始的礼由习惯演化为法,法律、刑罚和道德规范同时被当作调节社会的基本手段。
三、夏朝的法律制度概况1、假借天意发布的王命是夏朝法的主要形式,体现了“奉天罚罪”的法制观。
誓、诰、命“甘誓”、“天讨”、“天罚”•2、《禹刑》•是夏朝法律的总称,是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陆续积累的习惯法。
•3、夏朝主要的罪名:•(1)“昏、墨、贼,杀”•(2)不孝、不用命、不恭命•4、关于“五刑”刑罚体系•(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四、殷商的法律制度•1、神权政治法律观的发展•(1)伪托天命、祖命宣布王命,将祖先崇拜与天帝崇拜相结合,使神直接为政治统治服务。
•(2)卜者经常参与司法,伪托神意断罪。
司法制度具有突出的天罚神判的特色。
•“贞人” 甲骨文•2、主要的法律规范:•(1)汤刑•(2)誓、诰、命•3、刑罚:•(1)古老的五刑在商朝已较通行•(2)刑罚以严酷著称•(3)屠杀奴隶,用做人祭、人殉、牺牲,在商朝习以为常,但不是国家的常刑。
•4、民事婚姻继承制度•(1)一夫一妻多妾制•(2)“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3)嫡长子继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