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育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58.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教育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品德、道德、德行的区别

品德:

一种是“大”的品德含义,即品德本身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内容;另一种是专指道德品质。本书对品德的理解采用第二种界定:品德即道德品质。

道德:

(1)《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

(2)《新伦理学教程》: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

可见,现在人们更多地把道德看作应该遵守的规范和原则。

德行:(1)在我国道家思想中,德性与道、生命密切相关。德行就是“道”在生命体中的体现,是生命的根本属性。

(2)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一切事物的优越性。德性就是中道,其实质是一种适度。

2、儿童生活的主要存在方式:

(1)关系性生活:在小学阶段,关系性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种关系,分别是与父母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与同伴的关系。关系性生活对儿童品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和核心。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与教师、同伴的关系对儿童品德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2)活动性生活:儿童主要有三种活动,分别是游戏活动、仪式活动和叙事活动。游戏活动体现出儿童的基础需要和自然渴求,儿童游戏本身就是一个矿藏丰富的“育人”宝藏。仪式活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活动是符合儿童兴趣、注入儿童心灵、开启儿童智慧、满足儿童童话生活与现实需要的活动。

(3)学习性生活:学习是人的天性,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生活。对学生而言,学习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课程学习是儿童在校学习的主要内容,课程学习是儿童学校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课余学习生活是一种非正式的、无计划的、无意识的学习性生活。课余学习生活一般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及儿童与他人的交往中。

(4)社会性生活:社会性生活是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生活在社会大背景下,社会生活影响儿童生活。儿童的社会性生活主要体现为儿童在公共场所的活动需要儿童有相应的公德。儿童的社会性生活还有助于其陶冶良好情感。儿童社会性生活有助于加快儿童社会化进程。

二、简答题

1、何谓生活:

字典里对生活的解释为生存、活着和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现实中,人的活动领域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层面:最基础的是以个人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礼尚往来为主要内涵的日常生活领域;中间层面是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物、社会化大生产等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最高活动层面是由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构成的非日常的、自觉的人类精神和知识领域。

通读第三节:生活基础

第二章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一、名词解释(道德情感发展)

(1)弗洛伊德提出成熟的人格由三个成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它是与生具来的非理性欲望,寻求本能需要的即时满足。它遵循快乐原则,即一切以快乐为本。本我是人格中最早发展的成分,天生就有。

自我: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从本我中分化出来,主要起到协调作用,检查本我欲望,接受超我的指导,选择符合超我和现实的行为。

超我是人格中的社会成分,也是最晚发展的部分。它是个体内化的道德行为准则,通常会对本能欲望进行约束和控制。

(2)移情:被他人情绪激发并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到别人情绪的能力,是引发内疚、同情等道德情绪的基础。移情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基础。

(3)内疚感:指个体做错了事情,并感到自责。内疚感的产生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产生需要满足四种心理条件:

①个体必须将准则内化并且在需要时及时识别,即意识到过错或过失。

②在违规时意识到并理解伤害行为的严重性,反过来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即当前的错误是由自己造成的。

③反省自己的动机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

④不仅要感到内疚,还要有违规犯错感,主动对所做的伤害负责任。

二、大题

1.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p28)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从一个非常自我中心的道德推理阶段发展到以合作和互利为基础的公平系统阶段,经历了一个前道德阶段和两个道德阶段。

(1)前道德阶段。学龄前的儿童几乎不关注规则,也不理解规则的真正含义。他们的行为既不是不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

(2)他律道德阶段。5-10岁。行为受外部规则的约束。此阶段儿童思维比较刻板,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所制定的,不可更改,且必须要遵守的。在行为责任的判断上,儿童通常从行为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在惩罚方式上,儿童倾向于采用强制性的惩罚,即为了惩罚而惩罚,惩罚措施与行为之间没有关联。

(3)自律道德阶段:10或11岁以后。思维更加灵活,认为规则是可变的,人们可以主管地制定社会规则,也可以挑战现有的规则。同时,在大家都同意的前提下,还可以修改规则。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时候可以违反规则。在行为责任的判定上,儿童会依据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来判断对错。在惩罚措施方面,儿童能认识到惩罚的本质意义,会采用回敬型惩罚,即根据错误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让犯错者认识到行为的后果,从而减少错误的行为。

2.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1)水平一前习俗道德水平:能认识到规则的存在,认为规则由权威人物制定,人们为了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利益而遵守。

①阶段一惩罚和服从的定向:缺乏是非观念,认为免受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都是坏的。他们因为害怕惩罚而遵守规则。

②阶段二相对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为了获得奖赏或者实现个人目的而遵守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别人的观点,但他人定向的行为最终也是为了获得汇报

(2)水平二习俗道德水平: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或维持社会秩序而遵守规则。道德动机是从具体的惩罚和报偿发展为获得社会赞赏和避免谴责。

③阶段三好孩子定向阶段:符合道德的行为就是让人高兴,给人帮助或得到别人认可的行为。遵守道德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被别人看作“好人”。

④阶段四遵守法规阶段:道德动机不是害怕惩罚,而是相信规则和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秩序。正确的行为就是遵守法定权威所指定的规则行为。

(3)水平三后习俗道德水平: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阶段。

⑤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认识到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不符合时,应该修改,个人必须遵守修改后的法规,不然就是不道德。

⑥阶段六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根据自己的选择的符合良心的道德原则来判断对错。关注普遍公众的抽象到的方针或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