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融案法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19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需求日益旺盛。
融资活动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融资法律问题也随之产生。
本文以某科技公司融资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为案例,分析融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二、案情简介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过几年的发展,科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资金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科技公司于2017年向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以下简称“风险投资”)寻求融资。
双方经过协商,签订了《股权融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约定风险投资以每股10元的价格向科技公司投资1000万股,共计1亿元。
协议签订后,风险投资按约定向科技公司支付了投资款。
然而,在融资过程中,科技公司发现协议中存在一些法律风险,现将相关情况分析如下。
三、案例分析1. 法律风险(1)股权比例问题协议约定风险投资投资1000万股,占科技公司总股本的30%。
然而,在协议签订前,科技公司并未进行股权结构调整,导致风险投资入股后,原股东股权比例被稀释。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增资扩股时,原有股东的股权比例应予以保护。
因此,原股东有权要求科技公司调整股权比例,以维护自身权益。
(2)股权转让限制协议中未明确约定风险投资所持股份的转让限制。
在实际操作中,风险投资可能因为种种原因需要转让所持股份。
若协议未对股权转让限制作出明确规定,风险投资在转让股份时可能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
(3)投资回报问题协议中未明确约定风险投资的投资回报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若科技公司盈利状况不佳,风险投资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
此外,协议中未明确约定投资回报的计算方式和支付时间,可能导致双方产生争议。
2. 防范措施(1)股权比例调整科技公司应与风险投资协商,在协议中明确约定股权比例调整方案。
在增资扩股时,原有股东的股权比例应予以保护,确保其权益不受侵害。
(2)股权转让限制协议中应明确约定风险投资所持股份的转让限制,如转让条件、转让价格、转让对象等。
从“仰融案”浅析国家主权豁免问题国际经济法0941 刘尚源 0920908320说起仰融,真可谓近年风云人物之一,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
然而在一年里,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出走美国……直至被中国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
他越洋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一、案件简介仰融案是一件在海内外均有重大反响的国际民事诉讼案件。
其大致经过如下:2002年3月,辽宁省政府根据内部文件将仰融在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全部投资及权益均认定为国有资产。
02年5月仰融出走美国。
10月14日,北京市高院经济庭立案受理仰融个人占有70%股权的华博财务有限公司诉基金会财产权属纠纷案,并于10月16日组成合议庭,但辽宁省政府认为仰融有“挪用国有资产”的经济犯罪嫌疑,应其要求,北京市高院驳回此案,将此案移交辽宁公安厅查处。
02年11月份由华博诉财政部的“行政侵权行为”一案被北京一中院“电话通知”无可诉性,暂不受理。
在国内诉讼无果的情况下,03年1月,仰融在美国百慕大起诉华晨中国、基金会、华晨汽车集团,此案03年12月31日被美国法院驳回起诉。
在此期间,2003年8月仰融及其夫人,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以个人名义起诉辽宁省政府,总标的达6.9亿美元。
二、国家主权豁免问题分析国家主权豁免问题是当代国际法中的一个大问题,是从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引申出来的国际法原则,目前,我国国内法并没有专门规定国家管辖权豁免问题,只是在《民事诉讼法》第239条规定了“外交特权与豁免”。
近年来,我国代表在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所阐明的立场是:在坚持国家豁免原则下,对国家豁免实行某些例外的限制。
在国际法上,省一级政府成为被告,就等于一个国家成为被告,这是第一次。
以前中国政府在美国地方法院作为被告的有“湖广铁路债券案”,另外,还有烟花案等。
仰融事件的前前后后2007年05月25日星期五下午03:11回首2002,中国汽车界最轰动,同时又最扑朔迷离的新闻是什么?是仰融事件!曾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第三大富豪的仰融,去年5月突然出走美国,自称受到“迫害”,在中国乃至全球引起轩然大波。
然而在关于这一事件的八个月以来近百万字的海内外公开报道中,九成以上是以仰融方面为消息来源的。
从新闻传播的专业角度看,公众舆论事实上始终被仰融一方所左右、引导。
事件的另一方,这一事件的其他人物始终保持缄默。
真相就像硬币,有两面。
单有一面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片面的、不真实的。
在经过数月的关注、采访之后,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这一事件的有关人员。
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
在此将我们所了解的“另一面”公之于众,以帮助公众了解、判断事件的全貌。
1仰融事件的来龙去脉仰融原是中国“华晨集团”的董事长,2001年度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排名第三的富豪。
2002年6月,香港上市公司“华晨中国”(CBA)宣布,依照主要股东要求,经董事会通过决议,解除仰融的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的职务。
9月,仰融在美国现身,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自称受到“迫害”,并表示他之所以离开中国,是因为他担心,如果自己拒绝接受辽宁省政府“拥有”华晨中国控制权的计划,就会被“双规”。
采访中,仰表述自己的“委屈和冤枉”起因于其个人与国家股东即辽宁省政府的股权之争。
仰同时披露他已委托了律师拟对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行使民事诉讼。
2002年10月1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庭正式立案受理——由仰融担任主要股东的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一案,此案涉及上市公司“华晨中国”(CBA)的资产划分问题。
2002年10月18日,辽宁省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准逮捕仰融。
2002年12月2日,北京市高院驳回“香港华博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一案”,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本着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将此案移交辽宁省公安厅查处。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快速发展,涉及军民融合的法律纠纷案件也逐渐增多。
本文以一起军民融合法律纠纷案件为例,对案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案件简介2016年,某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原告”)与某民营企业(以下简称“被告”)签订了一份军民融合项目合作协议,约定由原告提供技术支持,被告负责项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协议签订后,双方按照约定开展项目合作。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因合同履行、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产生纠纷,被告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协议无效,并要求原告返还已支付的项目款项。
三、案件焦点1. 军民融合项目合作协议的效力问题2. 项目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3. 原告返还已支付款项的责任问题四、案件分析1. 军民融合项目合作协议的效力问题本案中,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军民融合项目合作协议,符合《合同法》的规定,不存在无效的情形。
首先,双方签订协议时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次,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最后,协议的订立和履行符合诚实信用原则。
因此,法院认定该协议有效。
2. 项目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的归属。
本案中,双方在协议中未明确约定项目知识产权的归属,但根据协议内容,可以推断出双方约定由原告提供技术支持,被告负责项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因此,被告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应属于被告。
3. 原告返还已支付款项的责任问题本案中,原告已向被告支付部分项目款项。
由于协议有效,被告应承担相应的合同义务。
然而,被告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未按照约定完成项目任务,导致项目无法继续进行。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被告应返还原告已支付的部分项目款项。
五、案件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军民融合项目合作协议有效,被告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产权属于被告。
从仰融案看跨国诉讼中的国家豁免问题一、仰融案情梗概1991年,仰融全资拥有的华博财务公司(设立于香港,以下简称华博)与沈阳市政府拥有的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杯)合资成立了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汽车),合资企业设立之时,金杯拥有沈阳汽车60%的股权,华博拥有25%,另一合作方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海南)拥有15%股权,华博随后收购了海南的股份,使得沈阳汽车的股权结构变为60/40,即金杯控股60%,华博控股40%。
为了通过进入美国资本市场从而扩大企业规模,合作方准备将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
仰融作为沈阳汽车的首席执行官和经理,在百慕大成立了百慕大控股有限公司(华晨中国)作为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融资工具,并将其40%的股权转让给了华晨中国。
金杯亦将其在沈阳汽车的11%股权转让给华晨中国,至此华晨中国拥有沈阳汽车51%的权益。
作为转让11%股权的回报,金杯取得了华晨中国的21.5%的股份,使仰融在华晨中国的股份减至剩余的78.43%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登记股票,筹备在美国的首次公开发行以及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通知仰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应是一家中国实体而不是香港私人企业,仰融理解如果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由一家中国非政府组织担任即可满足中国政府的要求。
1992年5月,华博、中国人民银行及另外几家中国政府机构成立了一家非政府组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
仰融任副主席。
1992年9月,华博将其在华晨中国的股份转让给了基金会。
最终,仰融与基金会主席尚明同意“基金会将为华博托管股份、事实上作为华博的被指定人”,仰融全权管理、控制和支配基金会在华晨中国的股权。
被转让的华晨中国的股份以基金会的名义持有。
在这一安排下,加之2002年10月华晨中国出售了28.75%股权。
基金会拥有了华晨中国55.88%的股权,金杯拥有15.37%股权。
根据仰融的指示,华博支付了华晨中国股票登记和上市的费用,并为基金会支付了各项管理费用。
“律师费被判大幅调低”,最高法此案一出,律师费负担条款须修改!▌导读:最高法院此案例一出,律师费负担条款必须修改了!本案例是最高法院二审涉及“买入返售”模式信托业务纠纷案例。
本案亮点在于:合同性质的判定规则值得参阅,但关于律师费负担的判定,让人“大跌眼镜”。
二、在法院观点部分,作者特意附上了一审法院关于律师费负担的裁判理由,欢迎讨论。
三、诉为非诉,以讼止讼。
本案诉讼争议标的本金3.2亿元,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961908.33元,原告主张赔偿律师代理费费5980000元,结果法院利用自由裁量权,将律师费调整到120万元,只有法院受理费的6折左右。
如何修改商务合同中的律师费负担条款?以防范被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过度伤害?▌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10月29日作出的(2017)最高法民终907号民事判决书。
▌裁判要旨人民法院认定民事合同的性质,应根据合同条款所反映的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并结合其签订合同的真实目的以及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裁判逻辑链一、虽然在形式上符合《信托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的“买入返售”模式,但根据合同关于操作、价格、风险及权利义务的安排来看,真实交易目的在于通过出卖而后回购的方式以价金名义融通金钱,实质属于借款合同。
二、关于合同性质的判定改变,并不是合同无效,相应的担保从合同亦不因此而无效。
三、因信托公司以信托财产从事对外融通资金业务,该信托财产既非其自有财产,也无证据证明该资金来源于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机构,应参照民间借贷相关规定处理。
四、参照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三十条的规定,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五、关于律师费承担的条款亦为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一审法院综合考虑委托合同签订时当地的政府指导价以及本案的争议金额、案件难易、庭审次数和时长等因素,根据本案具体案情,酌情确定被告应当承担的律师费数额,并无不当。
仰融案二审法院判决书译解仰融案中,不仅能看到美国法院是如何运用先例判决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来适用国会的制定法。
另外,本案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美国的这部《外国主权豁免法》可以看作其长臂管辖传统的体现。
当我们对这个案件进行研究时,首先就必须从美国法院的判决开始。
本案已经经过两审法院的判决,目前还在美国最高法院审理中。
一审、二审分别于2005年3月3日和2006年7月7日作出判决。
两审法院都持同一判决意见:基于主权行为豁免原则,法院驳回仰融的起诉,即认为法院在主权行为下无管辖权。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两审法院分别为: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和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上诉法院。
这个哥伦比亚因为是特区,所以两者地位相当于美国联邦初审法院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这涉及美国两大法院系统的划分,可以参见相关资料。
接下来,需要了解本案的事实部分,这对于判决的做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件事实:仰融和沈阳市政府达成协议,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公司名称为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该合资公司有两大股东,分别为华博财务有限公司和沈阳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华博公司在香港注册,为仰融独资。
沈阳金杯控股有限公司为沈阳市政府独资所有。
起初,合资公司股权分布情况:华博占25%,金杯控股占60%,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占15%。
随后华银将所有股份转让给华博,华博的股份数额遂上升至40%。
因此,此时金杯公司只有两大股东,一个占60%,一个占40%。
为扩大业务,金杯公司准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华博公司在百慕大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Brilliance Holdings Limited,以下称其为华晨汽车)华晨控股有限公司。
为了达到上市要求,金杯控股将其在金杯汽车11%的股份转让给华晨汽车,华晨汽车从而持有51%的金杯汽车的股权。
作为报偿,金杯控股获得21.57%的华晨汽车股权。
仰融因而持有的华晨汽车股份降至78.43%。
在向美国证券委员会登记和准备上市期间,中国政府官员通知仰融,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控股股东必须是中国公司,而非仰融的私人公司。
跨国诉讼的国家豁免问题-----------以仰融诉辽宁省政府案为例摘要:关于仰融和辽宁省政府的产权纠纷案在中美法律学界引起极大的关注和反响,仰融及仰融夫人与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在美国控诉辽宁省政府非法侵占其财产权,这是中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被告上国外法庭,引起了中美法律学界的极大关注。
该案涉及重多法律问题,特别是国际私法和国际公法的问题,如涉外案件的域外送达、涉外案件的管辖权、国家主权豁免问题等。
在本案中,国家主权豁免制度的发展现状和豁免范围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仰融辽宁省政府中国美国国家豁免权《外国主权豁免法》引言:2003年8月8日凌晨5点(纽约东部时间8月7日下午),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立案受理新中国历史上首例美国公民状告中国政府的诉讼案,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前主席仰融在美国起诉辽宁省政府。
不久,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区法院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辽宁省政府送达了传票,并进行了审理。
一审判决结果,仰融方败诉。
仰融等原告方不服地区法院的判决,提起上诉。
美国上诉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巡回法庭在2006年7月7日就仰融的上诉作出判决,维持地区法院因缺乏标的管辖权而驳回起诉。
整个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很多,其中,国家主权豁免制度和跨国诉讼的国家豁免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仰融案始末1991年,仰融全资拥有的华博财务公司(设立于香港,以下简称华博)与沈阳市政府拥有的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杯)合资成立了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汽车),合资企业设立之时,金杯拥有沈阳汽车60%的股权,华博拥有25%,另一合作方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海南)拥有15%股权,华博随后收购了海南的股份,使得沈阳汽车的股权结构变为60/40,即金杯控股60%,华博控股40%。
为了通过进入美国资本市场从而扩大企业规模,合作方准备将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
仰融作为沈阳汽车的首席执行官和经理,在百慕大成立了百慕大控股有限公司(华晨中国)作为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融资工具,并将其40%的股权转让给了华晨中国。
仰融案二审法院判决书译解仰融案中,不仅能看到美国法院是如何运用先例判决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来适用国会的制定法。
另外,本案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美国的这部《外国主权豁免法》可以看作其长臂管辖传统的体现。
当我们对这个案件进行研究时,首先就必须从美国法院的判决开始。
本案已经经过两审法院的判决,目前还在美国最高法院审理中。
一审、二审分别于2005年3月3日和2006年7月7日作出判决。
两审法院都持同一判决意见:基于主权行为豁免原则,法院驳回仰融的起诉,即认为法院在主权行为下无管辖权。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两审法院分别为: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和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上诉法院。
这个哥伦比亚因为是特区,所以两者地位相当于美国联邦初审法院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这涉及美国两大法院系统的划分,可以参见相关资料。
接下来,需要了解本案的事实部分,这对于判决的做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件事实:仰融和沈阳市政府达成协议,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公司名称为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该合资公司有两大股东,分别为华博财务有限公司和沈阳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华博公司在香港注册,为仰融独资。
沈阳金杯控股有限公司为沈阳市政府独资所有。
起初,合资公司股权分布情况:华博占25%,金杯控股占60%,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占15%。
随后华银将所有股份转让给华博,华博的股份数额遂上升至40%。
因此,此时金杯公司只有两大股东,一个占60%,一个占40%。
为扩大业务,金杯公司准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华博公司在百慕大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Brilliance Holdings Limited,以下称其为华晨汽车)华晨控股有限公司。
为了达到上市要求,金杯控股将其在金杯汽车11%的股份转让给华晨汽车,华晨汽车从而持有51%的金杯汽车的股权。
作为报偿,金杯控股获得21.57%的华晨汽车股权。
仰融因而持有的华晨汽车股份降至78.43%。
在向美国证券委员会登记和准备上市期间,中国政府官员通知仰融,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控股股东必须是中国公司,而非仰融的私人公司。
“仰融中国造车的是非恩怨” —新闻报道及价值要素浅析仰融,曾经的融资高人,昔日规模达300亿的华晨汽车帝国创始者,2001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三位及被央视评为当年度经济界的十大风云人物,2002年被辽宁检察院批捕后远走美国……,2010年8月,仰融带着惊人的“831111”计划重返中国汽车行业,并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合作意向书,2010年10月,仰融融资计划审批受阻,其国内造车项目再次搁浅。
仰融会选择曲线进入的方式坚持其造车梦吗?各界都拭目以待……新闻热点合作双方背景介绍昔日的辉煌与落败1.1992- 2002年:仰融开创了中国第一家企业华晨在纽约上市,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他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人民币,被人称之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2.2002年5-10月:他与辽宁省政府因为华晨的股权分配发生纠纷,继而被资产清查、职务解除、直至被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最终被迫出走美国;3.2003-2006年:仰融在美国越洋起诉中国辽宁省政府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中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起诉以仰融失败而告终; 再度重返中国汽车业1.2009年6月:仰融在海外通过媒体向中国地方政府抛出诱人的“831111”造车计划,寻求国内地方政府和汽车企业的合作。
“831111”计划内容: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税收1000亿,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2.2010年8月3日:仰融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有意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总成等产品方面开展合资合作,未来成立的合资公司注册在合肥,首期投资总额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
曾经的:金杯客车董事长、华晨中国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
仰融介绍江淮汽车成立于1999年,是安徽的支柱性企业,全国企业500强之一,2007中国最具价值汽车类上市公司,其业务由客车底盘发展到底盘、轻卡、重卡、MPV 、SRV 、轿车和发动机、铸造等,成为汽车行业门类最齐全的上市公司之一。
利益与法律,颠覆者仰融的颠覆计划日前,仰融高调宣布其庞大的再次造车计划。
也许用“庞大”一词仍然不能准确表现其规模之大,它足以吸引绝大多数人的眼球,并激发出他们最原始的冲动——佩服得五体投地、批判得体无完肤、惊讶得瞠目结舌、激动得热血沸腾。
是的,在一份足以颠覆国际汽车业格局的蓝图面前,有几个人还能保持理智?特别是那些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的人,哪怕仅仅是一小杯羹。
(法律法规)利益与法律,颠覆者仰融的颠覆计划。
仰融及其再次造车计划先说仰融其人,此人可以用传奇来形容。
仰融是华晨汽车最早的掌舵人,早在1992年就通过资本运作使得“华晨汽车”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随后的10年时间里通过频繁的融资手段一手构建以汽车为主体的华晨帝国。
但好景不长,2002年仰融与辽宁省政府因华晨汽车的产权问题发生纠纷,被辽宁省检察院以经济犯罪嫌疑人通缉,随后避走美国,并在当地起诉辽宁省政府,无果。
7年后的今天,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仰融抛出震惊世人的造车计划。
这一计划将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展开,其中在美国生产整车300万辆、发动机300万台;在中国投入400亿至450亿元,生产整车100万辆、发动机300万台、变速箱300万台,而这仅仅是第一期。
国内造车的远景规划中,仰融提出“831111”概念:8年时间里,在中国整车产能达到300万辆,创造产值1万亿元,上缴利税1000亿元,解决10万人就业,工人年均收入10万元。
仰融计划造的车起点相当高,品牌“正道”将与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直接竞争,在技术上搭载混合动力,并使用第三代内燃机技术,燃油利用率达到95%以上,完全切合国际汽车产业高性能且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更是一场变革。
以国内实力强大的一汽集团对比,或许能够更清晰地勾勒出仰融造车计划的庞大,1万亿元相当于5个一汽集团的年产值,400万辆的产能更是一汽集团年产量的2倍多(2008年数据),考虑到其生产的车绝大部分是高技术含量的混合动力车,而且是豪华品牌,说这一计划将缔造出超越丰田的世界最大汽车集团也不为过。
余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案情】被告人:余某,女,61岁,福建省福州市人,中专文化,退休教师,原系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退休教师协会副会长。
1998年4月9日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事拘留,同月18日被逮捕。
被告人余某在任厦门市思明区退休教师协会副会长期间,先是受该协会委托向该会会员集资筹款筹办经济实体。
但后来余某见集资款的利息较高,参加集资的人数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遂于94年9月起私自动用协会公章,并以协会的名义私自吸收存款,投资于另一家公司。
在1994年9月至1997年10月间,余某私自以该退教协会名义,向思明区退休教师等吸收存款,月息2%,参加存款的储户达53户,存款金额人民币一百六十余万元。
被告人余某至今无法退还储金。
【审判】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余某违反国家金融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扰乱金融秩序,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所犯的罪名成立。
辩护人关于被告人无犯罪的主观故意;其吸收的不是公众存款,而是退教协会会员存款;且被告人之行为在《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颁布之前,法律不规定为犯罪行为,不宜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辩护意见,于法无据,不予采信。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第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于1998年9月11日判决如下:一、被告人余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二、被告人余某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人民币一百六十余万元应分别退赔各储户。
宣判后,被告人余某不服判决,以其无牟利目的和犯罪意图,且其集资行为并非《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所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为由,提出上诉。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上诉人余某违反国家金融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上诉人余某辩称其行为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