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新课标中“生生互动”学习方式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互动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2024年互动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____字)2024年,互动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有幸参与了这一变革,亲身感受到了互动新课程对我的学习和成长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经历了许多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并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在此,我想对互动新课程进行一次总结。
首先,互动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过去,我们的学习主要以课堂讲解和考试为主,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而互动新课程引入了很多实践活动,让我们能够亲自动手,积极参与其中。
例如,在学习历史课程时,我们不仅要阅读教科书中的内容,还要通过实地考察、博物馆参观等方式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其次,互动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过去的传统教育中,我们学习的主要是既定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
而互动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在学习科学课程时,我们被要求进行实验和科学探究,要提出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学会了质疑和思考,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这使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
第三,互动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过去的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缺乏合作与沟通的机会。
而互动新课程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
在学习语文或外语课程时,我们经常要进行小组合作,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合作和沟通技巧,还能够开拓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使我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也更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互动新课程学习心得互动新课程(Interactive New Curriculum)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合作与创新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在参与互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三点是主动参与、合作与创新。
首先,主动参与是互动新课程的核心。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一方面传授知识,学生另一方面被动接受。
而互动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提问、讨论,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建立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养成了积极提出问题的习惯,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提问来激发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同时,我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学会了尊重和接纳不同的观点。
这种主动参与的态度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锻炼了我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其次,合作是互动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互动新课程中,学生们通常会组成小组,通过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在合作中,学生们需要相互交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生们能够互相补充和促进,形成良好的同侪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在我参与的互动新课程学习中,我经常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通过合作,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这种合作能力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在学习中能够发挥作用,也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创新是互动新课程的核心要素之一。
互动新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来获得新知识。
在互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不仅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还要进行创新和探索,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这种创新的过程不仅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何在新课标下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引言
新课标标志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成为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策略,帮助教师在新课标下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提倡学生参与
1.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
2. 设计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使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引入互动教学方法
4. 利用思维导图、讨论和辩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5. 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6. 引入游戏化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创造互动机会
7. 定期组织学生展示和演讲,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8. 安排课堂辅助人员,协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9. 创设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结论
通过以上简单的策略,教师可以在新课标下提升课堂教学的互
动性。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能够培
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对广大教师在新课
标下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浅谈新课标下学生如何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话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
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特别在当前全面实施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时刻,更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来倡导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学生内心的需要,教师牵着学生问,牵着学生学,学生被动地完成老师的一个个指令。
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悟、自求、自得的过程。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在开放的课堂中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从而品尝到了成功的乐趣。
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就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一)形成问题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所以,学习要通过问题来进行。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学习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
如在讲授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时,我设计了如下引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不分昼夜,农田需要合理灌溉,旱灾时,会使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互动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在互动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互动新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参与互动新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互动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和老师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和接收者,而是通过互动、合作来共同构建知识、共同学习。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曾经参与过一次小组讨论的活动,我们小组选择了一个热门话题进行讨论,每个人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尊重和倾听其他人的意见。
通过这个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互动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使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互动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互动新课程的学习中,我们经常进行课堂演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活动,这些活动都要求我们动脑筋、发挥创造力,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要进行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我扮演的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需要做出一系列的决策和安排。
通过这个活动,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和管理团队,同时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和领导能力。
互动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使我全面发展,提高了我的综合素养。
通过参与互动新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互动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善于表达。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学习时间,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我也提高了我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课堂上,我不再拘束于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学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
如何正确理解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新鲜的教学方式对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对“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被动的、机械的、接受式的学习方法起了相当大的冲击作用,给课堂带来空前活跃的气氛。
但在新课标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例外的误解或误区。
下面我结合实验区出现的问题和我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正确理解新课标倡导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
一、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不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程坚持民主同等互动的师生观,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的讲课。
课堂的本质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还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效益。
因此,在自主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置身事外,科学探究不等同于游戏,需要严格的思维以及必要的课堂约束和纪律培养。
教师必须发挥组织者的作用,扮演好“导演”的角色。
二、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但不否定接受式学习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是两种根源例外的学习方式。
它们适用的学习条件与环境例外,各有各的用途。
对于学生来说,这两种学习方法都必须掌握。
因为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内容深,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无限,掌握的资料也无限,如果每个知识点都要学生自己去探究,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被动的接受学习获得,真正由自己探究获得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就是人能够而且善于接受、继承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踩着前辈的肩膀上继续攀登,人类才会不断走向进步。
三、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不等同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在认识过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两者的本质区别。
从表1可以看出,作为中学生,大凡说不可能有像科学家那样真正意义的探究,探究式学习的实质,是把科学领域的探究活动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解决科研课题的探索过程,去理解科学概念,形成科学认识,学会科学探究的大凡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互动新课程学习心得范文自从参加了互动新课程学习后,我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这个新课程的互动性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让我们在参与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我将详细分享一下自己的互动新课程学习心得。
首先,互动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截然不同。
在传统的课堂里,老师通常是知识的主导者,而学生只需被动地接受知识。
但是在互动新课程中,学生成了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和探索者,老师更像是学习的指导者和陪伴者。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合作和分享的方式与老师进行互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互动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在课堂上,老师会设计各种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项目实践等,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特长。
在互动新课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不同意见,并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
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合作,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再次,互动新课程注重实践和应用。
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经常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和应用的机会。
而在互动新课程中,老师会引导我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通过实践和项目的方式进行深入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自己动手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体验到知识的实际运用。
这种实践和应用的学习方式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互动新课程注重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教授知识,忽视了每个学生独特的需求和兴趣。
而在互动新课程中,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指导。
老师会根据我们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计专门的学习任务和项目,让我们能够更加针对性地学习和发展。
新课程下互动式教学浅析中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感兴趣,很想对周围所发生的问题和现象做出评论。
而互动式教学正好为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互动过程是活泼生动、形式多样的,能够提高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据此,互动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新课程下我们要更加重视互动教学,对地理教学构建互动型课堂我有一点浅显的见解如下:一、互动式教学的基本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永远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
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让师生双方都积极地参与这一活动,以教师的教带动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实行这一教法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既可以使学生得到发展,又可以使教师的水平得以提高,具有其它教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可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
它要求学生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所有资源,过程中通过搜集资料、采访、探讨等方式进行学习,互动式学习是学生通过在现场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和理解研究的问题并获得体验,培养正确的态度与行为。
二、互动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既然是互动,就不仅是师生双方都动起来。
而且他们的动之间要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教师的动要能带动和指导学生,学生的动则要及时地给教师以反馈信息,使教师的教学具有更加明确的目的性,从而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措施也更加具体,也就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提高学生的成绩,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为达到这一目的,互动式教学的具体操作可归纳三个方面:(一)认知上的互通教育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增进人的知识,任何一个正常的时代,都应该如此,现阶段也不例外。
它的特点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把前人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不再需要学生事事从头做起,重蹈人类科学探索的覆辙。
这里所节省的巨额时间,恰是教师作用的体现。
所以教师的最佳作用,就是以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使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并且要形成深刻的印象。
如此艰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浅谈新课程中的互动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常用的词语。
在新课标中其意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丰富。
在教学中的互动就是指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互相促进、互相推动、互相砥砺与启迪,共同研究与成长,它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反映,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形式。
互动有两个要素不可或缺:其一,互动必须是民主的、平等的。
没有一个民主的机制,没有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互动。
例如:一个老师以各种严厉的手段管理班级,对学生动辄批评训斥,学生对他望而生畏,那么他们之间何谈互动呢?如果学生一抬头看到的就是老师的教鞭,学生如何会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又何谈师生互动呢?由此可见,互动实际上是民主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但凡取得成就的教育都践行这一理念。
如斯霞老师,她总是以极大的包容倾听学生的意见,以极大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正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树立起来了,创造思维发展起来了,个性的幼芽健康地舒展开来了,这不正是当今新课改努力追求的目标吗?其二,互动是积极的、自主的。
互动不存在任何“被动”的因素,互动必须是双方自觉自愿、积极参与的一个过程。
如斯霞老师教“夯”字时问“打夯”是怎么打的?谁愿意上前面来表演打夯?结果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学打夯。
老师又让他们谈打夯的体会,引导归纳:打夯要用很大的力把夯提起来,打下去,所以“夯”字是——“大字下面一个力”,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
这样的教学举重若轻,师生真正实现了“互动”,给学生的印象必定是深刻而持久的。
几十年前,斯霞老师的所思所想所为,与当前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对我们今天的改革不是一个启迪吗?让我们在学习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讨,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摆脱各自为战的方式,在学习中互相推动,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如何促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以思维为主题,以理解过程为主体;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这样,必将会促使学生的全面成长,促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来说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跃生命的灵性,实现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涵。
我在教《航天飞机》这个课时,有这样的一个片段:生:老师,我学习了这个课,懂得了一些相关航天飞机的知识。
可我觉得理解得太少,我还想问问:航天飞机除了课文上说的,它还有哪些用途?师:这个问题问得好。
你们都想多知道一些航天飞机的相关知识吗?生:(齐答)想!师:那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航天飞机,明天大家一起交流。
好不好?生:好!(全班欢呼雀跃)第二天,同学们有的上网搜集我国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的相关报道,有的在课外书里寻找航天飞机的一些资料,还有的制作了精美的手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在交流的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讲得有声有色,在更深刻理解航天领域知识的同时,增强各自的爱国情谊。
又例如:在即将学习完《三袋麦子》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对待一袋麦子,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做法各不相同,你们欣赏谁的做法呢?生:我欣赏小猴子的做法,因为小猴子很聪明,能将一袋麦子变成一堆麦子。
互动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在参加互动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独特魅力和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互动新课程以其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的跨学科融合,使我能够全面发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培养了与他人合作、交流、互助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在互动新课程学习中,我深受到了自主学习的启发和培养。
互动新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给了我很大的自主权。
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安排学习日程表,并根据具体学习目标来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让我充分激发了个人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在互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特点,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节奏来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
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使我在其他学习环境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学习挑战。
其次,互动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多元性,使我能够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学习。
互动新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整合,使我能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问题,提高了我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互动新课程的学习中,我接触到了很多与以往学习不同的学科知识,比如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这些新的学科知识为我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使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此外,互动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也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索和研究,培养了我的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互动新课程的学习,我意识到知识没有固定的边界和界限,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够真正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再次,在互动新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和乐趣。
互动新课程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一些团队项目和任务中,我学会了与他人进行有效地协作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不仅学到了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还意识到在合作中互帮互助的重要性。
互动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在互动新课程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学习的本质是实践、合作和创新。
这个新课程强调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变成了知识的主人,通过参与互动的活动来积极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首先,互动新课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以前的传统课堂上,老师通常是主讲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在互动新课程中,学生不仅有机会和老师面对面交流,还能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更加积极主动,互动的环境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互动新课程中,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中,常常会有小组活动,要求学生们一起合作完成某项任务。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和协作,还能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互动新课程中,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创新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互动新课程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在课堂上,学生们经常被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和同学们的互动交流,学生们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培养创新的能力。
除了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创新,互动新课程还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学习资源,比如制作PPT、视频等。
通过这些创新的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在创新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通过互动新课程的学习,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挑战。
以前,我常常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累很枯燥的事情,但是通过互动新课程的学习,我发现学习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很有意义的事情。
在互动的过程中,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学习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也更加富有成就感。
浅谈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主动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热爱学习就是主动学习的源泉,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求。
这种内在的需求,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学习的责任,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命成长、生活以及今后的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那么这种学习就不是真正的自我学习、主动学习,因此,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具有内部动机,所以说这种主动性需要培养。
二、探究对于学生来说,探究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科学研究,探究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探究深层次的问题,而是让学生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问题、现象。
探究学习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究的过程,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果,它是一种经历,包括经历的挫折与失败,要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知学与认知的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探究,这种探究是要有针对性的,而且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有价值,课堂上没有价值的探究是没有意义的。
三、合作合作并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合作形式,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校际之间的合作。
合作有多种方式,合作手段也有很多,但是这些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合作的意义而存在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技巧,偏离了这一点合作,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合作与独立是一种辩证存在的关系。
提倡合作与独立并重,合作是以独立为基础的,合作的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那么合作就失去了意义。
合作的基础是独立,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简单把合作与独立对立起来,合作学习应体现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
在新课标学习中获得的心得体会: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随着新国标课程的推行,我们的学习方式也开始进行了一些调整。
新课标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知识体系上进行改变,还要从学习态度上进行变革。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课堂互动的要求。
所谓课堂互动,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以各种方式交流互动,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同学习。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新课标的学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课堂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听课是被动接受,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
而在新课标下,学生通过参与课堂互动,需要自己思考问题,并且就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变得更加平等,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从而培养出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互动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新课标推行之前,课堂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教师们通常是单方面地讲解知识,学生只会被动地听课。
然而在新课标下,课堂互动的实施方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自由活泼。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从单向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双向的交流者。
通过这种新的学习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得以改善,互相之间的情感也得到了充分交流,从而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课堂互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新课标的学习中,课堂互动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实时互动和反馈。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听取他人的想法,同时还能够获得教师的即时反馈。
这种学习模式的运用,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使之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机遇,同时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下的课堂互动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课堂互动也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提高学习效率。
互动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学生,我对互动新课程的学习体会颇多。
互动新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互动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它所带来的诸多益处,下面将从学习方法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素质培养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互动新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学习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
而在互动新课程中,学生则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互动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探索新知识,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我通常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而在互动新课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我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其次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互动新课程要求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思考者。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输入,而互动新课程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互动新课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来提出问题,并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参与互动新课程的学习中,我逐渐摆脱了被动的思维方式,开始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发现,当我主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的思维更加活跃,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对学习有益,也对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是素质的培养。
互动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维品质、创新品质、合作品质和实践品质等。
这种素质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互动新课程中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作。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3年互动新课程学习心得优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
作为一名2023年的学生,我有幸能够参与互动新课程的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互动新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互动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互动新课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实践探究和团队合作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互动新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以往我常常觉得学习是一种枯燥无味的任务,但是在互动新课程中,我发现学习并不只是死记硬背和应试,而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在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而不仅仅是在课本上被动地学习。
通过互动、讨论和实践,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知识,也更有了学习的兴趣。
在互动新课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习惯于独立完成任务,而在互动新课程中,我必须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成长和锻炼。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了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这些技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互动新课程还鼓励我们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给予我们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要求我们在团队中进行探究和解决。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我学会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不仅增强了我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的来说,互动新课程对我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通过互动新课程,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我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互动新课程培养了我对知识的探索和发现的兴趣,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秉持着互动新课程的学习理念,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浅谈新课标下的生物课堂互动南京市秦淮中学俞志茹摘要:创设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现在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本文以《被子植物的生殖》一节的教学为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问题、独立自学、交流互动、学生出题、教师答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学生听课注意力保持规律、学生的质疑心态、自然与生活关系等范畴来阐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课堂互动自主学习学生发展为本在如今的时代,文盲已不单纯是指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学习的人。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外延扩展到社会大舞台,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内授课;是现代的课堂:能够使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
同时也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
那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自主教学呢?以下以笔者在《被子植物的生殖》的一节课堂教学为例,谈一下笔者进行课堂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驰有效的理想气氛。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
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点),使学生清晰地知道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积极思维。
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学互动教学发布时间:2021-08-18T14:48:03.55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作者:崔静静[导读]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崔静静滨州市渤海中学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而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为此,新课标下的生物学教学要本着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实现高效课堂的同时,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之前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被彻底淘汰了,所谓的“填鸭式”教学就是教师一个劲儿的讲,学生一个劲儿的记,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了,被淘汰是必然的。
现如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大多数教师所认可了,但是,如何才能更进一步推进这一政策的实施呢?近几年,高效课堂的呼声也特别高,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呢? “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谓教学是指教的人以一定课程内容为中介,指导学的人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因此,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十分必要的,无论缺少了哪一方,教学活动都无法顺利地展开。
在互动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摘下了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的面纱,融入到学生之中,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也不再仅仅是教师的配角,师生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互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其中提问法是最简单的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种互动方法,通过提问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八年级下册《克隆技术》一节中,在引出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多莉是怎样诞生的呢?难道是先把一只绵羊的腿切下来,然后种到土壤中,让他慢慢长大?还是像孙悟空一样,念分身咒术,让一只绵羊变成两只?这些有意思的问题也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无形之中就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浅谈对新课标中“生生互动”学习方式的认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合作学习”正是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体现。
一、“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和思考的学习空间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参与讨论交流的空间。
例如我们在讲授函数一节时,可通过下面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首先探索如图瓶(杯)中水面的高度与投入水中玻璃球(浸入水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四人一组进行下面的实验:(1)先在瓶(杯)中加入一些水,然后向瓶(杯)中依次投入相同的玻璃球使其浸入水中,每次投入球后,用刻度尺测量瓶中水面高度,记录在下表中:
(2)根据上表在坐标纸上面出水面高度与玻璃球个数关系的草图。
(3)根据表和图讨论下列问题:①在这个实验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个量是自变量;哪些个量是因变量?②水面高度与玻璃球(浸入水中)个数有什么关系?③如果投入水中10个玻璃球,水面高度应是多少厘米?④瓶(杯)的形状,瓶中水的多少,玻璃球的大小对结果有什么影响?
这个活动来源于《伊索寓言》中的“乌鸦喝水”。
通过以上活动和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了函数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样,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认识特点出发,运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切磋,共同提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产生了求知探索欲望,教师也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使者。
二、“合作学习”促进了教与学中的多边互动,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在合作学习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明确的责任分,师生在各种活动、互动、互助、互促,导致教师、学生在知识、能力、人格上的变化,从而促进了教与学中的多边合作。
例如在讲授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的实习作业一节课时,让学生去测学校的旗杆,事先将学生分好组,选好组长,自行准备工具,自制测倾仪。
于是,
准备工具的、亲自操作测量的、记录数据的、填写实习报告的、负责计算的,各行其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并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工,动手能力强的准备工具,操作测量、计算细心的负责计算复核,完成后再让他们交换角色,使每个学生在每个环节都得到训练,完整地将知识学到手。
这样,通过合作,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方法意见,同时又分享别人的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新课标提出: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我们知道,学生之间客观存在身心素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基础能力各方面的差异。
因此,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学生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因此,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上面说的测量旗杆和“乌鸦喝水”引入函数一例,在合作动手探索过程中,通过互相倾听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摆脱了学生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
在相互讨论中,学生之间的质疑、观点的交锋都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
合作学习中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讨论,有助于激发新的灵感,提出新的问题和方法。
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也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
四、实施合作学习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合作学习,一般以四至六人为一组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每组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为组长。
组员之间层次结构要尽量搭配好,以便让“先学、学好”的同学来帮助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任务。
合作学习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手段,学习内容与所学方式互相适应。
一般来说,探讨性问题比较适合合作学习,而技能训练则不太适合。
2、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扮好自己的角色。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但也必须要有老师的组织,老师要从“至高无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取学生的信息,为有效调控教学作准备。
3、合作学习要防止学生养成依赖性。
合作学习应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讨和分析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