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用】小学数学精编教案:四则运算 教学设计 (1)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则运算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和一种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阶段,四则运算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第一步。
本教案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各种实际情境进行练习,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教案将以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师自编的例题和练习题进行讲解与训练。
主要涉及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注重培养孩子们对于数字概念的理解、运算符号的使用以及正确列式等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1. 掌握加法运算:包括两位数相加不进位,两位数相加有进位,三位数相加等情况;2. 掌握减法运算:包括两位数相减不退位,两位数相减有退位,三位数相减等情况;3. 掌握乘法口诀表及乘法运算技巧;4. 理解除法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5. 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四则运算。
四、教学重难点1. 遗漏加法与减法中的进位与退位规律;2. 理解乘法的本质,巩固乘法口诀表;3. 掌握多步运算中的计算顺序和技巧。
五、教学方法1. 演绎法:通过示范计算过程,引导学生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数学运算;2. 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相互讨论和解决各种四则运算问题;3. 实际情境应用:通过生活场景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四则运算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六、一加法与减法1. 加法基础练习(例题)例如:13 + 28 = ?解答思路:从十位开始相加,3 + 8 = 11;然后个位相加时要注意进位,1 + 2 = 3。
所以答案是31。
2. 进位与退位规律(练习题)练习学生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相加时的进位方法,巩固进位规律。
3. 减法基础练习(例题)例如:57 - 24 = ?解答思路:从个位开始相减,7 - 4 = 3;然后十位相减时要注意退位,5 - 2 = 3。
所以答案是33。
4. 进退位规律(练习题)练习学生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相减时的退位方法,夯实退位规律。
四则运算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加法运算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培养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加法运算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 引入加法运算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加法运算的意义。
2. 演示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讲解加法运算的规则,如交换加数的位置不影响结果等。
4.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
5. 总结加法运算的概念、方法和规则,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的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章:减法运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培养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减法运算的应用。
2.3 教学步骤1. 引入减法运算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减法运算的意义。
2. 演示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讲解减法运算的规则,如借位、退位等。
4.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练习。
5. 总结减法运算的概念、方法和规则,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章:乘法运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培养学生进行乘法运算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乘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乘法运算的应用。
3.3 教学步骤1. 引入乘法运算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解释乘法运算的意义。
2. 演示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讲解乘法运算的规则,如乘数的位置、进位等。
4.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乘法运算的练习。
5. 总结乘法运算的概念、方法和规则,让学生进行乘法运算的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章:除法运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索四则运算的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加法运算(1)教学加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顺序。
2. 第二课时:减法运算(1)教学减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顺序。
3. 第三课时:乘法运算(1)教学乘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顺序。
4. 第四课时:除法运算(1)教学除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运算顺序。
5. 第五课时:四则运算的混合(1)教学四则运算的混合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1)四则运算的混合计算。
(2)灵活运用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2.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计算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性、速度等方面,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测验成绩:定期进行测验,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共同进步。
六、教学步骤1. 加法运算:(1)引入加法的概念,用实物或图片演示加法的过程。
四则运算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能够根据给定的算式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 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规则。
2. 能够准确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三、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辨析运算符优先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数学题目:“2 + 3 - 4 x 5 ÷ 2 = ?”,要求学生思考并计算出答案。
(二)讲解与练习1. 通过导入的题目,引出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阐述加减乘除四个运算符的运算顺序。
2. 通过多个例子,分别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练习,解释每个运算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3. 练习板书设计:2 + 3 = 5,3 - 2 = 1,2 x 3 = 6,4 ÷ 2 = 2。
(注意避免和标题相同的文字)4. 学生进行小组练习,相互出题并互相检查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三)拓展与应用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场景中的问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解决这些问题。
2.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四则运算的运算规则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四则运算的回顾测试,检验掌握程度。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 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问题的方式引出四则运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在讲解和练习环节,使用了板书设计、小组练习等多种形式,增加了课堂互动和合作的氛围。
通过拓展与应用,让学生将四则运算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四则运算一、引言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四则运算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小学三年级来说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四则运算教案,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和应用。
2. 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3. 练习加法与减法结合计算,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 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乘除运算规律。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加法1) 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例子向学生展示加法的应用场景,如购物结账、统计苹果数量等。
2) 讲解符号“+”:让学生理解“+”所代表的含义——合并,给出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3) 加法口诀:通过游戏或歌曲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加法口诀,如“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等。
4) 练习:提供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体验并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过程。
2. 减法1) 引入:用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应用,如购物后找零、计算剩余糖果数目等。
2) 讲解符号“-”:说明减法所代表的意义——取出或减少,给出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3) 借位和退位:通过实例演示借位和退位的操作方法,并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4) 练习:提供适当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减法运算中的不同情况和策略。
3. 乘法1) 引入:展示与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园丁种植花朵、超市计算价格等。
2) 讲解符号“×”:让学生了解乘法所代表的含义——重复若干次相加,给出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3) 乘法口诀表记忆:鼓励学生背诵并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表。
4) 掌握乘法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如2×3=3+3),掌握简单的乘法运算技巧。
5) 练习:提供各种难度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乘法运算方法。
4. 除法1) 引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除法的应用场景,如均分食物、每天洗碗池中用水量等。
四则运算教案(通用13篇)四则运算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同学学会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类型运算挨次2让同学熟悉到小数的四则运算挨次和整数一样3让同学通过整数四则运算到小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培育其学问的迁移学习、应用力量重难点连乘、乘加、乘减题型中小数四则运算挨次教学用具电子幻灯PPT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也就是关于整数的加、减、乘、除,下面大家推断屏幕上每一小题的运算挨次(板书)(1)连乘:103×8×9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2)乘加:103+8×9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乘减:103-8×9先算乘法,再算减法通过复习整数的四则运算挨次概念分析同整数相同,连乘根据从左往右挨次依次计算;乘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乘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例题讲解一、新授出示P11页“铺瓷砖”,让同学齐读题目,了解题意(a)问题是什么?100块够吗?实际上是问→100块够铺这么大的面积吗?(b)计算面积(c)面积公式(板书)二、同学列式计算(1)提示:先算一块瓷砖面积,再算100块瓷砖面积连乘:0.9×0.9×100(2)110块够吗?A0.9×0.9×110,再和85平方米比较B0.81×10+81乘加课堂练习P11做一做P14第7题做一做【乘加】【乘减】72×0.81+10.47.06×2.4-5.7=58.32+10.4=58.32+10.4=68.72=606.528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1)连乘: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2)乘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乘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本课作业一课3练课后追记四则运算教案篇2教学内容:P58、59教学目标:1、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题。
2、依据文字计算题,选择正确的算式。
3、结合树状算图,用逆推的思想探究文字计算题的结构。
4、运用树状算图,培育同学有条理地思索问题。
运算教案四则运算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则运算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运算教案1学情分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理解加、减法的意义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4)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出示)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元旦节快要到了,我们班的同学打算做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教室,请看老师带来的数学信息。
出示信息:同学们做了24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朵数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
师:我们首先解决做黄花多少朵?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生汇报:241/3+2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该如何计算呢?师板书过程。
为什么先算241/3?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深化运算顺序3/8(3/4-1/6) 5/6-4/92/3 7/123/14+7/8师:运算顺序都能掌握,选择其中的两个快速得算出结果来。
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做这类计算题时,我们注意什么呢?教师总结看想算查(3)抽象运算顺序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有关分数的计算,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还有小括号,想一想,它们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师生小结:由此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则运算教案(通用13篇)四则运算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的例2以及例3(部分)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同级运算和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冬天,同学们最喜欢什么运动?学生:滑雪、堆雪人、打雪仗......这里是新开业的滑雪场。
(出示大屏幕)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滑雪场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一)发现、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滑雪场开业第一天上午有230人,中午有70人离去,又有150人到来。
老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下午有多少人?(学生列式解答并指名板演)230-70=160人 160+150=310人 230-70+150=310人汇报交流:请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学生分别说说解答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三位同学列出了一道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这样写比较简单。
老师:由于数目越来越大,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就不容易算错了。
(教学脱式书写格式)2、出示信息:开业前三天共接待900人,照这样计算,5天预计接待多少人?老师:同学们能根据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并脱式计算吗?(指名学生板演)90¸3´5=30´5=150(人)老师:指名学生给大家说说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学生:我先用900¸3,再用它们的商¸5,因为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数才能算出5天的人数。
老师:也就是说,这道乘除混合的算式你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则运算一、引言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四则运算是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
本文将通过设计一个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来详细介绍如何有效地教授四则运算,以帮助学生掌握这项基本技能。
二、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口算和书写计算过程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合作探索和互助交流的意愿。
三、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真实情境创设来引起学生对四则运算问题的兴趣,增强其主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渐进导入: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四则运算规则,并通过具体例子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3. 合作学习:倡导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共同探索解题方法,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一、引入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兴趣。
例如,“小红去商店买了三块巧克力,她已经吃了两块,请问她还剩下几块巧克力?”通过这个问题向学生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二、教授加法和减法1. 加法:a.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加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口算练习;b.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加法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加法;c. 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机会,提高其对加法规则的熟练度。
2. 减法:a. 同样地,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口算练习;b.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减法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减法;c. 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机会,提高其对减法规则的熟练度。
三、教授乘法和除法1. 乘法:a.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乘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口算练习;b.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乘法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乘法;c. 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机会,提高其对乘法规则的熟练度。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2)培养学生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出运算顺序;(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2)培养学生进行四则运算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四则运算顺序的判断;(2)含有括号的运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2)练习题;(3)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
2. 学生准备:(1)课堂笔记本;(2)铅笔和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已学的加减乘除运算;(2)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运算,你们猜猜是什么?2. 教学新课:(1)介绍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2)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出运算顺序;(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课堂练习:(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讲解练习题,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四则运算的更多规律;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四则运算,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四则运算。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激励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则运算教案小学教案标题:四则运算教案(小学)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什么是四则运算。
2. 学生将能够正确地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3. 学生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四则运算进行简单的计算。
4. 学生将发展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2. 减法运算3. 乘法运算4. 除法运算5. 运算符的使用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白板、笔和教学素材: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示例题目和练习题。
2.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举例子或者问题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四则运算。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进行计算的情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学习四则运算。
讲解(10分钟):1. 教师先简单介绍加法运算并示范一些例子,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几个加法算式。
2. 接着讲解减法运算,同样示范例子,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
3. 继续介绍乘法和除法运算,同样示范例子,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
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加、减、乘、除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纸上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尽量用自己的话解释每个步骤。
巩固(10分钟):1. 教师选几个学生回答练习题,并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正确方法。
2. 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思路,并与他们一起解决。
结束(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四则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找出一些使用四则运算的实际例子,并写下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教案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根据学生在练习环节的表现和答题情况,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拓展建议:1. 鼓励学生通过编写自己的数学问题来练习四则运算,以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2. 在后续课程中,引入更复杂的四则运算问题,以挑战学生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精选6篇)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27+85=113(人)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329×6 =2×987=1974(人) =1974(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
四则运算教学设计(精选5篇)四则运算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运算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析:人教版实验教材根据《标准》的理念与目标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标准》P21),采取的是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编排方式。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左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象24-82这样乘除在后的类型是第一次出现),并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概括和总结。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块:1.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 有关0的运算。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归纳,主动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学计划: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顺序。
借助括号的加入体会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会用括号列综合算式。
四、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情境图,以及教参给学生呈现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教案一、教材分析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运算和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乘、除的意义的感性认识和运算经验。
特别是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的转折期,需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不太容易理解减法和除法的意义,而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注重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在学生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再以“为什么要用加(减、乘、除)法计算?”来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出运算的意义,使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教学中要纵观全局驾驭教材,适时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0的运算特性和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3.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组织好练习,深化认识,培养能力。
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又要突出练习的针对性,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要有效组织巩固练习,加强基础运算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优质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四则运算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概念。
能够识别和运用四则运算符号。
能够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1.2 教学内容介绍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及特点。
学习四则运算符号“+、-、×、÷”的书写和运用。
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练习。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
运用数学游戏和小组合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能够正确进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顺序和步骤。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3 教学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运用数学游戏和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数学游戏和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第三章:整数的乘法和除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
能够正确进行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学习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掌握乘法和除法运算的顺序和步骤。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3 教学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
运用数学游戏和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掌握简单的四则运算规则; 2.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四则运算题目;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算术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四则运算的概念和基本规则;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3.运算符的优先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加减法知识,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四则运算概念。
2. 讲解2.1 四则运算的概念•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基本运算。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求它们的和。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求它们的差。
•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求它们的积。
•除法是将一个数分为若干块,每块的大小相等,求它们的商。
2.2 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加法运算规则:两个数相加,和的大小等于两个数的和。
•减法运算规则:两个数相减,差的大小等于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
2.3 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乘法运算规则:两个数相乘,积的大小等于两个数的乘积。
•除法运算规则:一个数被另一个不为零的数除,商的大小等于这两个数的商。
2.4 运算符的优先级•运算符的优先级决定了多个运算符同时出现时的计算顺序。
•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
3. 实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练习题,让学生互相配对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通过习题的拓展,引导学生发现四则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四则运算的概念、基本规则和运算符的优先级。
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加深了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四则运算题目。
五、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四则运算作业,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并及时批改作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算术运算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乘法和除法的运算优先级的讲解可以更加详细一些,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四则运算例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四则运算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算速度和准确性。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运算的顺序。
二、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的定义与符号- 加法(+)- 减法(-)- 乘法(×或·)- 除法(÷或/)2. 四则运算的规则:- 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减法和除法不满足交换律,但满足结合律- 先乘除后加减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实践法: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四则运算,如购物时的找零问题等。
2. 新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四则运算的定义、符号以及运算规则。
3. 学生实践:分发习题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计算练习。
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纠正。
4.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的学生,鼓励进步慢的学生。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 结果评价:通过作业和测试来评估学生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七、家庭作业:布置一些关于四则运算的习题,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复习和巩固。
以上就是以“四则运算”为主题的数学教案设计,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4
四则运算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四舍五入法凑整,大数的正确读写。
过程与方法: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
教学难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口算
二、创设情境
三、四舍五入凑整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集体校对答案。
你了解我国的四大名山吗?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登一登黄山。
出示题目: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集体交流反馈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再用“进一法、去尾法”到万位。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630008214
7860700431
629980679821
30927816782
集体交流反馈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再用“进一法、去尾法”到亿位
板书:
独立口算。
指名交流。
指名回答。
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独立完成。
说说改写的方法。
指名口答。
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独立完成。
说说改写的方法
指名口答
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四、读出下面的数,再用线连一连。
五、综合练习30000052
350002000
30500200
30052000
30005200
30000520
30000502
3500200000
集体交流反馈
1.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200489 190489
5958760 6949987
2.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516895200 695823255
2643322541 7952146839
先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连一连
同桌配合反馈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数字抄正确。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约等号的写法:≈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反思与重建
很多同学学习热情有所提高,这是可喜的。
对课堂上学习的“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凑整等知识能很好地解答,个别学生在凑整时没看好后面的单位,导致多写了一些“0”。
作业布置
基础练习
(A套、B套)
A套:补充作业
B套:补充作业每日一题
★+★+△=77
★+△+△=58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