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中的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荆轲刺秦王译文秦国的将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
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太子说:“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如今听说悬赏将军的头,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
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荆轲说:“如今有一句话,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可以替你樊将军报仇雪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
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的痛心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以后,连忙驱车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非常伤心。
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头,用盒子装好。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
用人来试(那把用毒药水淬过的匕首),血沾湿衣裳,人没有不立马死亡的。
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5.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6.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二、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无信:古义,没有信物;今义,不讲信用】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4.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7.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8.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以不顾9.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10.愿大王稍微假借之11.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12.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1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14.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三、一词多义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还:动词,回来】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顾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诚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兵方急时,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易水诸郎中执兵奉荆柯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轲即取图奉之四、词类活用1.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2.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封,燕王拜送于庭4.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5.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7.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8.使使以闻大王9.乃朝服,设九宾10.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11.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五、特殊句式A.介词结构后置句1.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购之金千金:购之(以)金千金,以金千金购之。
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2.嘉为先言于秦王曰3.燕王拜送于庭4.使毕使于前B.省略句1.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2.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3.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4.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5.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6.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7.嘉为先言于秦王曰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9.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10.使毕使于前11.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1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13.顷之未发C.判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应。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快乐。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附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假设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附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假设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荆轲刺秦王1.(打败)(占领 夺取)3.(拜见)4. (接近)(表假设如果)6.(名作状,早晚)7.(走投无路,陷入困境)8. 愿足下更虑之 (心意改变)9. (刻毒)10. 父母宗族, (戮,杀戮没,没收)(前者,不过,只是 后者,回头)1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13.(好好地)14.(把:握,抓住 揕:刺)15. (欺侮,侵犯)16. (名作状,用匣子)(匣子)17. (浸湿,沾湿)18. (忤:逆,违反忤视:迎着目光看) 19.(俱:一起 远:adj.作n. 远方) 20.(“决”通“诀” 诀别 辞决:辞别,告别) 21.(赠送) 22. (方名作动,走上前)(方名作动,走上前)(名作动,走上前) (走上前)(动词并,列)(使:前者:动词,派遣;后者,名词,使者唯:希望) 25.(n.作v.穿上朝服 通“傧”,傧相,迎宾赞礼的人) 26. ( 通“捧”捧着)(按照; ……顺序)(打开 全部通“现”) 29.(身子向上起 举起) 30. (掷击 )31.(受 伤)32.(生:形作状,活生生地 劫:强迫)33.(名作动,出行前祭路神)34. (名作动,哭)35. (意动,以……为怪,认为奇怪)36.(使动,使……断了)37.(使动,使……闻,禀告)(身边侍臣)39.40.没有来)42 43.法)过了一阵) 45.二、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2.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3.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 )4.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6.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8.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9.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10.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12.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13.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14.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三、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概括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概括由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假如对你有帮助,请持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可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采集最好最适用的文章!一词多义【还】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荆轲刺秦王》2、秦王还柱而走 (动词,通“环”,绕)──《荆轲刺秦王》3、居十白,扁鹊望桓挨还走(动词,通“旋”,掉转身)──《扁鹊见蔡桓公》4、计日以还(动词,送还)──《黄生借书说》5、一尊还酹江月(副词,仍是,hái)──《念奴娇。
赤壁怀古》6、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副词,通“旋”,早脱,立刻,xuán)──《周亚夫军细柳营》【振】1、诚振怖大王之威(动词,通“震”,害怕)──《荆轲刺秦王》2、振长策而御宇内(动词,摆动)──《过秦论》3、大命将泛,莫之振救(通“赈”,赈济 )4、迁我如振振落叶(动词,振动)5、振奋作声(动词,抖擞)6、执敲扑而鞭挞天下,威振四海(动词,通“震”,震动)──《过秦论》【奉】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双手捧着)──《荆轲刺秦王》2、轲既取图奉之 (献上)──《荆轲刺秦王》【兵】1、不得持尺兵(武器,名词)──《荆轲刺秦王》2、不及召下兵(士兵、武士,名词)──《荆轲刺秦王》3、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名词)──《荆轲刺秦王》4、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名词,战争、战斗)5、犹厌言兵(名词,战争)──《扬州慢》【穷】1、图穷而匕首见(穷尽,动词)──《荆轲刺秦王》2、樊将军以贫寒来归丹(困厄,穷途末路,动词)──《荆轲刺秦王》【陈】1、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陈设,动词)──《荆轲刺秦王》2、害怕不敢自陈(陈说,动词)──《荆轲刺秦王》【私】1、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辈之意 (私事)──《荆轲刺秦王》2、乃遂私见樊矜期(擅自,)──《荆轲刺秦王》【顾】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管(动词,回头看)──《荆轲刺秦王》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转折,可是,不过)──《荆轲刺秦王》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看望、拜见)──《出师表》4、顾恋慈母(动词,想念)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却)──《为学》【亲】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密,靠近)──《荆轲刺秦王》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父亲母亲)──《廉颇蔺相如传记》3、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屈(副词,亲身)4、爱臣太亲,必危其身(形容词,亲密,亲密 ) 【深】1、秦之遇将军,堪称深矣(形容词,刻毒)──《荆轲刺秦王》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游褒禅山记》3、夜深忽梦少年纪(形容词,(时间)久)4、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词,深度。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梳理(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7.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二)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1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1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1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1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1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17.诸郎中执兵。
《荆轲刺秦王》二、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决”通“诀”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7.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三、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1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1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1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1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1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17.诸郎中执兵。
高一上册《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荆轲刺秦王»文章经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举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情,塑造了英雄荆轲的笼统。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一上册«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快乐。
2.日以尽矣以,通〝已〞,曾经。
3.昔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卒,通〝猝〞,匆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表能够、可以、容许。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名词作动词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2.皆白衣冠以送之3.乃朝服,设九宾使动用法1.使使以闻大王2.使毕使于前3.自引而起,绝袖意动用法1.太子迟之2.群臣怪之四、白话句式:判别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昔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1.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2.欲与 ( 之 ) 俱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4.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主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介宾短语后置1.常痛于骨髓2.给贡职如郡县3.燕王拜送于庭定语后置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五、一词多义1、发轲既取图奉之,发图翻开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动身发尽上指冠头发2、故故遣将守关者特意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轲自知事不就成功故人具鸡黍老,旧3、诚诚能得樊将军首假设真的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确实,确实4、度度我至军中,君乃入估量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气度5、顾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荆轲顾笑武阳回头大行不顾细谨顾忌,思索6.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为之奈何对付,处置乃为装遣荆轲预备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由于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收回7.而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此,表因果昔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机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六、固定用法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方法 )2.然那么将军之仇报 (既然这样,那么)3. 荆轲有所待( 有……的)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缘由、手腕等的分句,译为:……的缘由。
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归纳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归纳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2、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3、居十白,扁鹊望桓挨还走──《扁鹊见蔡桓公》4、计日以还──《黄生借书说》5、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
赤壁怀古》6、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周亚夫军细柳营》【振】1、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2、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3、大命将泛,莫之振救4、迁我如振振落叶5、振奋作声6、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奉】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荆轲刺秦王》2、轲既取图奉之──《荆轲刺秦王》【兵】1、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2、不及召下兵──《荆轲刺秦王》3、秦兵旦暮渡易水──《荆轲刺秦王》4、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5、犹厌言兵──《扬州慢》【穷】1、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陈】1、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荆轲刺秦王》2、恐惧不敢自陈──《荆轲刺秦王》【私】1、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2、乃遂私见樊矜期──《荆轲刺秦王》【顾】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4、顾恋慈母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亲】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3、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4、爱臣太亲,必危其身【深】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夜深忽梦少年事久)4、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教】1、乃今得闻教2、曲罢曾教善才服──《琵琶行》3、乃修教三年,执十戚舞4、十三教汝织──《孔雀东南飞》【解】1、可里解燕国之患──《荆轲刺秦王》2、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3、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4、土崩瓦解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6、解元【资】1、持千金之资币物──《荆轲刺秦王》2、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3、此殆天所以资将军4、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图】1、乃骇而图之2、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3、不图子自归【室】1、拔剑,剑长,操其室──《荆轲刺秦王》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陋室铭》3、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被】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2、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3、被明月兮佩宝璐──《离骚》【请】1、乃请荆卿曰──《荆轲刺秦王》2、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3、乃置酒请之4、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次】1、以次进──《荆轲刺秦王》2、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3、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信】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2、听其言而信其行──《论语》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5、信可乐也6、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7、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8、欲信大义于天下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遇】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4、斯固百世之遇也5、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辞】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5、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遗】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荆轲刺秦王》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3、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4、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引】1、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2、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4、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赤壁之战》6、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卒】1、缮甲兵,具卒乘2、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3、卒成帝业──《出师表》4、卒起不意──《荆轲刺秦王》【就】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2、轲自知事不就──《荆轲刺秦王》【岂】1、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2、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3、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以】1、何以言之──《荆轲刺秦王》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刀试人──《荆轲刺秦王》3、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荆轲刺秦王》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5、日以尽矣──《荆轲刺秦王》6、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7、以次进──《荆轲刺秦王》8、以故荆轲逐秦王──《荆轲刺秦王》【乃】1、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乃欲以生劫之──《荆轲刺秦王》3、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荆轲刺秦王》4、乃今得闻教──《荆轲刺秦王》5、而今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之】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2、秦王购之金千斤──《荆轲刺秦王》3、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4、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荆轲刺秦王》5、顷之未发──《荆轲刺秦王》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来源于语文网,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知识扩展请示报告的格式及范文请示报告的格式一、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
《荆轲刺秦王》二、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决”通“诀”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7.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三、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1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1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1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1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1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17.诸郎中执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本店铺准备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荆轲刺秦王词类活用荆轲刺秦王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等。
例如,进兵北略地,北是名词作状语,向北。
词类活用1.北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2.旦暮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3.私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4.前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既前:走上前5.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6.远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7.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8.白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9.涕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10.上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11.迟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12.厚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13.朝服(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14.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15.闻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16.怪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17.绝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18.断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19.箕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20.生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生生地文言特殊句式①判断句: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②省略句: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欲与(之)俱(往)。
③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常痛于骨髓。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荆轲刺秦王》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古今异义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
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3、一词多义
见:见陵之耻:被(表被动)
图穷而匕首见通"现",看到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召见
诚: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
顾:顾计不知所出:不过,只是
顾笑武阳:回头
将军宜枉驾顾之:回来
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为表被动)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为变徵之声:发出
4、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②省略句
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欲与( 之) 俱( 往)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5、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同上。
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6、文言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将奈何(表疑问,怎么……。
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
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
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
)
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