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6
城市化进程中维吾尔族语言态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语言的使用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已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城乡之隔,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人口流动不断加大,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在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交汇的城市环境中,各族居民间的相互接触和交流促进了语言间的接触与影响。
这必然会使人们的语言生活发生变化。
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语言态度的变化。
有关语言态度,专家学者多有论述。
语言观念又称语言态度(language attitude) ,是指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价值的看法,其中包括对语言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等的看法。
语言是人们交际思想、传达信息的工具,与人们的各种行为、社会的各种活动密切相关,因而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或接触另一语言时,必然会产生对语言使用价值的认识,形成对语言价值的种种估量。
在双语和多语社会中,由于社会或民族认同、情感、目的和动机、行为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作出一定的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通常称为语言态度。
由于语言态度属于语言的社会心理范畴,对语言人的语言观、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它对人们的语言文字使用特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什么样的语言态度,常常就会有相应的对待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心理反映。
维吾尔族作为新疆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城市化过程中正面临和其他民族的接触和交流,并切身感受到除了精通本民族语言之外,还要掌握城市族际语汉语,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这必然会使人们的语言生活发生变化。
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语言态度的变化。
城市化维吾尔族语言态度的变化给维吾尔语的交际功能和结构层面都会带来相应的影响。
本文以田野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城市维吾尔族居民的语言态度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了解城市化进程中维吾尔族语言态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无锡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无锡城市的当代发展,既受到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调控,更多的是在继承和发扬工商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工业化为动力,通过“苏南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壮大经济开发区促进外向型经济,推进区域城市化、城镇组团化和城乡一体化,加速实现城市化。
从人口增长、建成区面积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结构和在区域中地位的变化来看,可将无锡当代的城市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无锡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期第一阶段(1949—1978),无锡城市化发展处于基础期。
这一时期城区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不大,城市功能较为单一,城市专业功能区发展缓慢,在长三角区域中地位有所回落。
1、这一时期,从人口增长来看,有统计数据的市区人口由1952年的48.79万人增加到了1978年的66.51万人,i平均年增长率为1.02%,人口增长缓慢;从建成区面积来看,由1949年的11平方公里增加到1978年的35平方公里,平均年增长率为8.4%,增长速度较慢;从城市功能的提升来看,由比较单一的经济功能和行政功能向多功能提升,城市功能从1953年提出的轻工业的风景都市转向1959年提出的以纺织、轻化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和风景游览城市以及交通运输中心;从城市结构来看,由于无锡地区所辖县市的行政隶属关系不断变动,建制镇一度缩小,城市内的居住、工业和商业等功能基本上混杂在一起,没有形成明确有序的专门功能区,城市形态结构上也基本保持纺锤形;从区域中的地位来看,由1949年的长三角地区GDP总量第3名(仅次于上海和南京)到1978年位居第6(次于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
这一时期,无锡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自1949年开始不断上升,至1957年到达高峰,随后急剧下降,1970年到达最低点并开始缓慢上升,这个时期城市化年平均增长百分点为—0.12,ii但总体上看,无锡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为今后城市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标解读时空坐标1.结合史料概括世界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及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辩证的分析问题。
2.通过学习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角度体会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1.含义: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到现代的城市社会,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
2.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影响(1)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
(2)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表现(1)近代世界①背景:工业革命展开。
②表现: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2)现代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3)近代中国①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表现: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4)现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
知识点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的改善(1)背景①城市的发展。
②建筑技术的革新。
(2)表现①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②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2.城市服务(1)社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社区的功能也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
(完整word版)九年级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doc九年级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概述本文档旨在为九年级学生制作一份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本导图将以时间为线索,分别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不同时期和重要事件,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关键信息。
一、晚清时期 (1840-1911)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时期的中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1.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力量弱小,被迫割地赔款。
2. 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战胜中国,意味着中国在东亚的霸权地位岌岌可危。
3. 戊戌变法 (1898): 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因内忧外患未能成功。
二、辛亥革命 (191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1. 辛亥革命爆发: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的革命,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化的新时代。
2. 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清朝统治。
三、民国时期 (1912-1949)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军事和社会变革。
1. ___与军阀混战: 民国初年,___控制力薄弱,各地军阀割据,导致国家分裂。
2. 发展民主与科技: 民国时期,中国开始推行近代民主制度,并在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3. 抗日战争 (1937-1945): 中国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民族精神得到了彰显。
四、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 中共在中国大陆建立了新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2. 建设社会主义: 近代史中的中国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
3. 改革开放 (1978): 中国启动经济改革开放,逐渐摆脱封闭的经济体制。
五、现代化进程与挑战中国迎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一、无锡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无锡城市的当代发展,既受到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调控,更多的是在继承和发扬工商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工业化为动力,通过“苏南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壮大经济开发区促进外向型经济,推进区域城市化、城镇组团化和城乡一体化,加速实现城市化。
从人口增长、建成区面积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结构和在区域中地位的变化来看,可将无锡当代的城市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无锡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期第一阶段(1949—1978),无锡城市化发展处于基础期。
这一时期城区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不大,城市功能较为单一,城市专业功能区发展缓慢,在长三角区域中地位有所回落。
1、这一时期,从人口增长来看,有统计数据的市区人口由1952年的48.79万人增加到了1978年的66.51万人,i平均年增长率为1.02%,人口增长缓慢;从建成区面积来看,由1949年的11平方公里增加到1978年的35平方公里,平均年增长率为8.4%,增长速度较慢;从城市功能的提升来看,由比较单一的经济功能和行政功能向多功能提升,城市功能从1953年提出的轻工业的风景都市转向1959年提出的以纺织、轻化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和风景游览城市以及交通运输中心;从城市结构来看,由于无锡地区所辖县市的行政隶属关系不断变动,建制镇一度缩小,城市内的居住、工业和商业等功能基本上混杂在一起,没有形成明确有序的专门功能区,城市形态结构上也基本保持纺锤形;从区域中的地位来看,由1949年的长三角地区GDP总量第3名(仅次于上海和南京)到1978年位居第6(次于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
这一时期,无锡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自1949年开始不断上升,至1957年到达高峰,随后急剧下降,1970年到达最低点并开始缓慢上升,这个时期城市化年平均增长百分点为—0.12,ii但总体上看,无锡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为今后城市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百年中国一波四折我在探索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困惑之中,逐渐涉猎近现代史的研究,今年又在杜克大学那片森林中读了几个月的书,有机会把过去在实践中遇到的难以现行经济理论解释的问题,结合这十多年的大量实地调查和资料研究,用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对20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认真作了梳理,以下就是我尝试提出的“一波四折"--20世纪中国问题形容的基本假设.中华民族延续了五千年的厚重农业文明史,翻到20世纪,终于到了一个非改变不可的特殊阶段。
但当她要按照西方人的样子改变自己的时候,已经工业化了的西方却并不给她改变的机会。
于是,中国人不得不在这一百多年里进行了四次以自我剥夺为主的复杂的工业化历程。
每次都既有收益,也有成本.我人这样资源严重短缺的人口大国而言,任何成本大于收益的制度安排都会引发社会动荡甚至革命。
因此,我才把百年来四次追求工业化的进程称为“一波四折"……我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概括起来可以形成如下假设:1。
中国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资源禀赋极差的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险恶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压迫下,主要通过政府对本民族进行剥夺的内向型积累方式,追求工业化及现代化的过程。
有鉴于此,如果把百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概括为四次工业化,则为:满清的“洋务运动”及随后的民族工商业发展;民国的20~30年代的“黄金10年"和抗日战争之后形成的“官僚资本主义";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主导的国家工业化;其后是改革20年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工业化.2。
任何制度安排都不过是宏观环境制约下要素结构变化的结果。
由于政府面对高度分散且剩余太少的亿万传统小农,因此,进行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必然交易费用奇高,于是,凡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政府就失败,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政府就成功,其所建立的制度就应该被认为是收益大于成本。
简言之,满清在安定了两百多年、政府已经不能更腐败的条件下采用加税剥夺的传统手段,民国在战乱频仍中也没来得及有条件创造出相对有效的制度,于是都自亡于过量提取农业剩余引发的社会冲突。
2010秋季社会学概论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C)。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B)的表现。
A.角色失败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3.从(C)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C.关系建立的基础D.关系的协调程度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C)的标准。
A.结构特征B.互动关系C.归属感D.从属关系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D)。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C)。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
这种变动称为(B)。
A.开放性社会结构B.结构性流动C.非结构性流动D.社会变迁8.(D)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B.偏差行为理论C.社会建构论D.冲突论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C)。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A.错位B.脱节C.畸变D.失衡11.科塞是(B)的代表人物。
A.结构功能主义B.社会冲突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社会互动理论12.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B)。
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13.社会学界最早对社会资本作出分析的是(B)。
A.费孝通B.科尔曼C.林南D.格兰诺维特14.(C)不属于正式组织。
A.学校B.公司C.邻里D.教会15.提出中层理论的是社会学家(B)。
“逆城市化”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在区域经济学中,“城市”和“农村”是其中关键并且典型的二分概念,各空间层面“城市-农村”关系的长、短期变化过程一直与人类活动有逻辑关系,同时这也是实证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013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截至2013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3.73%。
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城市化一般规律是,一国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标志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始,超过20%以后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至50%左右成为城市化国家,达到70%时将趋于稳定。
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城市化国家行列,但是相对程度还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城乡关系经过发展,城市对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功能的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但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地域空间的扩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这一方面反映出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功能辐射和扩散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基数大、分布不均匀,在城市化发展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剧了人口不均衡分布,致使大城市人口密度过高,随之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一)城市人口居住成本高城市住房具有典型刚性需求特点,随着城市化进度推进,原本就稀缺的土地资源,加上城市本土人口对住房的自然增加和外来人口城市住房的新增需求,使得住房的供需矛盾愈发紧张,房价不断攀升。
尤其是2006年以来,房价的涨幅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使得城市住房贵、住房难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加剧贫富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
出于成本考虑,低收入家庭只能选择在远离市区的郊区购房或干脆租房居住,居住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是造成很多上班族不得不早出晚归,将资金和时间花费在上下班的路上,这无形中又增加了生活成本。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市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市化过程,从城市的起源、发展、构成要素及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的城市主要出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
最早的城市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城市的建立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城市的形成使得人们可以集中居住、交换商品、分享资源,进而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在商代和春秋战国时期,城市逐渐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墙、道路、宫殿、市场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建设和完善。
例如,商朝的禹盖地和周朝的都城镐京,都是当时较为著名的城市。
二、城市构成要素古代中国的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般会包含以下构成要素:1.城墙:城墙是保护城市的重要设施,用以防御外敌入侵和维护城市的安全。
在中国古代,城墙的建设非常普遍,有的城墙甚至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宏伟规模,如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
2.宫殿:宫殿是君主居住和政务处理的场所,通常规模较大,建筑风格华丽。
古代中国的宫殿多以木结构为主,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代表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审美水平。
3.市场:市场是城市的经济核心,是商品交换和贸易活动的场所。
古代中国的城市市场繁荣,不仅有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交易,还有来自各地的商队和旅行者前来交换货物。
4.寺庙和道观:中国古代城市中常常有寺庙和道观建筑,与宗教信仰相关。
这些建筑是人们祈福祈福、居住信仰的场所,也是古代文化传承的载体。
三、城市规划与布局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有所不同。
在古代,城市的布局往往依据风水学理论和吉凶祥瑞的考虑。
城市中的道路、街巷、建筑等都需要符合风水学的原则,以保证城市的繁荣和稳定。
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元素是宫殿、市场和宗教建筑。
一般来说,宫殿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宗教建筑则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市场则根据城市的需求和交通便利性来规划。
知识·巧学一、城市化1.概念城市化(Urbanization)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它包括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二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化;三是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误区警示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2.表现(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化主要有三个标志,即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的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最主要的标志,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而城市人口增加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发展的合理性。
误区警示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不能只从表面上认为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方法点拨如何理解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都是相对的,不能作为绝对标准,在认识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时,还应结合城乡收入、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异性和价值观念的趋向性等各项指标,以衡量、综合分析城市化水平和合理程度。
3.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广的社会现象,给人们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使人口、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等都发生了转变,如表2-16所示。
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不仅包括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知识拓展乡村—城市转型乡村—城市转型强调的是在农村地区发生的城市化现象,包括景观的、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的转变,实际上是农村经济结构功能的现代化转变,如表2-17所示。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许东存课程代码060057课程名称生活中的经济学评阅教师第三次任务共三次任务任务内容:期末综合作业作业要求:在学习了生活中的经济学各单元内容之后,我们初步具备了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各种社会经济问题。
下面要求学生用合适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和解释下列情境中提出的问题。
一、古人曰:“人多好种地,人少好过年”。
试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判断“人多好种地”的说法正确与否?为什么?并再写出一个生活中的具体例子。
(30分)提示:(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2)判断和理由(3)生活中的例子答:众多好种地的说法不一定正确。
在一定时间内,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开始增加消费量时,边际效用会增加,即总效用增加幅度大,但累积到相当消费量后,随消费量增加而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若边际效用仍为正,表示总效用持续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平缓;消费量累积到饱和,边际效用递减至0时,表示总效用不会再累积增加,此时总效用达到最大;若边际效用减为负,表示总效用亦会逐渐减少。
例如:比如洗衣服这个工作,可以一个人专门洗,一个人负责甩干,一个人负责晾起来。
三个人比一个人的产出要高得多。
这也是分工的结果。
但是如果变成了20个人来做的话(没有增加洗衣、甩干、晾衣服的设备),一些人就开始聊天,说笑。
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人。
从而降低了产出。
二、我国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过程中,人们的收入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
你周边的人由于种种原因富裕了,而你还相对贫穷。
试根据分配理论回答:你能坦然接受这种现实吗?为什么?(30分)提示:(1)市场经济制度分配原则:“效率优先”的含义(2)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3)结论和理由答:能坦然接受这种收入,原因在于以下几点:一、市场经济制度分配原则:“效率优先”的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出发,在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29)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这表明( )A.地理环境影响村落位置B.原始村落分布较为均衡C.两河流域村落发展迅速D.农业发展决定村落规模2.历史上曾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著名商业中心。
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地处富饶、便利的江河下游平原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市镇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3.北宋时期,市镇的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而同时代的江南地区相对较少,如苏州只有4市镇;南宋时代,江南地区的市镇异军突起,临安府增至28市镇,嘉兴府达15市镇,苏州达19市镇。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黄河流域经济的萧条和衰败B.政治中心决定商业贸易的发展C.南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海外贸易促进人口数量的增长4.康熙年间,江苏嘉定县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所以客商鳞集,号为花布码头。
往来贸易,岁必万余;装载船只,动以百计”。
以上材料可以作为论据,说明清朝前期( )A.地域性商帮的出现B.专业性集镇的发展C.自由雇佣制度流行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5.中国古代社会前期,大部分城市首先是地区政治中心,然后才成为商贸中心,流通的多为各地土特产品。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作物、手工业品成为商品主流。
可见,明清这些市镇与传统城市的不同在于( )A.对政治的依赖性减弱,以经济功能为主B.手工业生产方式以官营为主,民营为辅C.先是工商业中心,后逐渐成为政治中心D.开始打破了市场的界限,形成工商业区6.奇平卡姆登镇是今天带有英伦风情的十大小镇之一,它最早可追溯于公元前七世纪,中世纪前后成为英国重要的羊毛贸易地,是英国早期城镇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现代市政学重点第一章 市政学概论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最主要有两件大事:1、“中国的城市化” 2、“美国高科技产业 ”(美国 斯蒂格利茨) ❖ 1.1 市政的含义和特征1.1.1 城市的形成与设置古代:城——四周有城墙围护、具有防守保护的区域;市——集中起来进行产品交换、物资交流的场所。
现代:城市——是农村的对称,指那些人口集中稠密,工商业发达,居民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经济、地理概念。
市——是与省、县等行政建制对应的一个政治、法律概念,是指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法定程序设置的地方行政建制。
我国的城市建制我国现行设市的标准:人口、经济、基础设施;我国的市建制层级:直辖市 副省级市 省辖市 县级市1.1.2 市政概念的界定1.市政的范围市政的主体:①大范围:城市的所有利害相关者②中范围:广义的城市政府,包括城市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③小范围:城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市政的客体:①大范围:城市的各项管理活动和服务工作②中范围:城市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的 行政管理活动③小范围:市政工程、市政建设和城市公用事业的管理2、市政的含义广义:所有城市参与者,为协调和整合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行动,处理城市居民面临的问题,实现城市自身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生活的发展,打造更具有竞争力、更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而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相互影响的过程。
狭义: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我们的定义: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 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市政的内涵(1)市政的主体是公共权力主体; (2)市政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3)市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4)市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简述城市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在此,我将城市化中的人们化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原城市居民、新城市居民、固定农村居民,以下会分别阐述城市化对不同类型居民的影响。
城市化对原城市居民的影响城市化的一个主要显性特征就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城市面积逐渐扩大.城市面积的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基础设施兴建与完善,具体表现在能源设施、供排水设施、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环保设施、防灾设施等的建设上。
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暖气和新兴太阳能等相关的设施带给居民充足便利的生活能源,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等相关设施给居民带来干净的水源、带走污水,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等相关设施方便了居民的日常出行及对外远行,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相关设施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设施带给居民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设施保障居民的财产与安全,学校、医院等设施提高了居民的文化与健康水平。
作为原城市居民,是最先享受到城市化的福利的。
以上提及的都是给居民带来的有利影响,但现实社会并不是按照理想状态发展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会产生许多不利于城市居民生活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中心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地价房租昂贵,居住环境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等这些都会给居民带来不舒服的生活体验。
城市化对新城市居民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并暂住或定居于城市,一些乡村直接发展为城市,等等这些原因形成新城市居民。
中国现代化进程社会调研报告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现代化进程社会调研报告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现象及其影响。
城市化托起强国梦征文800字篇二城市化托起强国梦征文
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强国梦具
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
文化变革。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在托起强国梦中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城市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城市
化进程中,城市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城市化带来的就业机会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推
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城市化为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契机。
随着城市化
的推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
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也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完善,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同时,城市化也推动了
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
此外,城市化还促进了城乡融合和区域发展的均衡。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和城乡间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动加快,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缩小了城乡差距。
同时,城市化也使得区域发展更加均衡,促进了东西部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现强国梦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
总而言之,城市化托起了中国的强国梦。
城市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撑,为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城乡融合和区域发展的均衡。
我们应该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优化城市化发展的方式方法,以实现强国梦的全面发展。
【Word Count: 233】。
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化是绕不开的发展之路
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 ,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 ,发展中国家在38% 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1% ——中国要不要比学赶超?
今年,各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纷纷出笼:国家统计局说,未来5 年将达到3 3%—35% ,新世纪前10年将达到4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说,20 年内将提高到60% ;最新的说法是,在未来30~40年内达到70% 。
9 月,“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从上海一直开到广州,以
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将在2015年进入亚洲最大的三大国际城市群之列,专家们为中国的城市圈欢欣鼓舞。
且慢!几年前“珠三角迷乱都市化”的警告言犹在耳,都市里的村庄还赶不上现代化的快舞,撤县改市的换牌运动和城市圈的圈城运动是否另一场“大跃进”?
在2001年8 月之前,珠海斗门县还是广东珠三角庞大的城镇群中的最后一个盲点。
8 月1 日斗门县撤县成为珠海市的一个区,中国港—澳—珠三角地区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落。
作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珠三角,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是50% ,规划中2020年将达到70% ——达到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而在更广袤的中国内地,新一轮的大规模城市化运动才刚刚开始。
城市化: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
尽管中国城市化历程曾经教训惨痛,但在中国,起码是目前,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仍然富裕程度最高。
绝大多数人都因此坚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必成正比。
有专家预算,在现有水平上,城市化每增长1 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GDP 增长1.5 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国经济再高速发展20年最基本的动力之一。
“如果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即达到50% 以上,每年可望增加上万亿元的消费需求! ”类似的乐观论调充斥了媒体,似乎城市化是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唯一途径。
中国城市化的常用方法是“摊大饼”,围绕中心城市,像摊饼一样布局,乡改镇,县改区,县改市,每一级改制升格都有相应的经济与人口指标为依据,客观上也形成一种错觉:高速城市化不仅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彰显经济发展的“业绩”。
但真实情况远非于此:珠海本地的报纸上,扑面而来的是斗门改制给当地政府百姓带来的欣喜与“振奋”云云。
学者杨云彦1994年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湖北省小城市的人口增长中,60% 是由政区扩展而增加的。
有些甚至占到80% 左右。
结果不仅农村没有变富,城市反而变穷了,有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乡村化”。
也难怪普通人有这样的看法:城市化嘛,不就是换块牌牌吗?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依靠传统的
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
这是社会学中关于过度城市化的精准描述。
1997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是30% ,现在已经进入从30% 发展到70% 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水平——那是因为有工业化为龙头,发达农业为保障——2000年广东番禺农民每百人拥有轿车五辆,远远超过许多内地城市的平均水平。
珠三角农民农忙时会进城雇佣人手,看到美国的乡村,才知道美国有多富裕——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珠三角。
大约六年前,由新闻从业者转职的英国建筑师库拉斯曾在题为《迷乱都市化》的演讲中指出,已经成为全球都市化发展最迅速地区的珠三角城区已经膨胀,这些城区无论大城市扩张还是小城镇升级,都最大限度占用了数以千计的农民祖辈赖以生计的农田。
极短时间内,这些农民迅速变成了“身着印有米老鼠图案的T 恤、手提无线电话、爱吃麦当劳的城里人”。
城市化带来城市病
但无可否认的是,并不是中西部任何一个省份都能像珠三角这样坦然享受城市化,1993年,东西部农民收入之比就为2.25:1,这个数字尚不能反映东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异。
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应该与工业化水平保持一致,缺乏工业的支撑,强行推进城市化策略,可能城市化的甜头尚未尝到,城市
病已经接踵而来。
仅就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恶化因素而言,在中国,不得已而为之的控制环境
质量继续恶化趋势的投资就需要至少2000亿元,城市化所造成的资源紧张局面就
更令人瞠目:全球城市面积虽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城市人所排的二氧化碳却占
总排放量的78% 。
城市人消耗了工业木材总使用量的76% 、生活用水总量的60% 。
中国东部城市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能源紧张的难题。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也几乎
是中国几个特大城市的常见病症。
其实中国的大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都不算大。
北京市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5000人左右。
东京、巴黎则分别是每平方
公里13970 人、20650 人。
此外,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老问题也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变得更加
棘手。
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曾有明确结论,即城市只有达到至少
15万人的聚集,经济效益才会到来。
但如果缺乏配套的就业、失业救济、社会保
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建设,再大的城市迟早还会变成农村。
作为城市化运动和都市扩张的一个重要环节,乡改镇、镇改县、县改市的改
制升格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但在中国,真实情况却是,这种改制升格并没有
避免反而加重了大城市扩张的通病,并在一定程度上因城市发展差异而使城际冲
突日益显化。
由于物价较平,深圳成为香港人的购物天堂。
因港人的到来而提高
消费水平的深圳人又把近在咫尺的东莞当成后花园。
有人将香港经济振兴无力的
原因归之为深圳的崛起。
也有人指责东莞拖慢了深圳的发展速度。
珠三角共有香港、深圳、广州、珠海和澳门五个国际机场,广州飞北京票价900 元,相隔不远
的佛山飞北京票价竟然低到630 元,许多广州人选择从佛山起飞,相对狭窄的地
域和有限的客源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机场之间利益的掣肘,结果是每个机场
都吃不饱。
由于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和城市过密的囤集,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常有
发生。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是世界最高,城市病可一点也不比其他国家少。
城市化
可能是双刃剑,绝不单纯是把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或者换块牌牌那么简单。
新中国的四次大规模城市化运动
1 、1949-1957 年:城市化迅速、健康发展。
城乡之间和工农业之间的比例
关系较为协调,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为9949万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0.6% 上升到15.4% ,这一阶段中,中国城市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人口的迁入。
2 、1958-1960 年:城镇化超速发展。
由于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和主观臆断,中国工业和城镇化在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超高速发展,城镇人口在总人口
中所占比重上升到19.7% ,发生遍及城乡的大饥荒。
3 、1961-1965 年:建国以来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
城镇人口被大批精减,
前后共动员了约3000万人返回农村。
到1965年底城镇人口已接近于1957年的水平。
4 、1966-1977 年:城乡人口大对流。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使
约3000万城市知识青年、职工及其家属、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被强制性地迁往
农村。
另一方面,城镇企事业单位又从农村招收职工约2000余万人。
进出相抵,
城镇人口净迁出约500 余万人。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