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分层练习题全套(附答案103页)
- 格式:doc
- 大小:14.07 MB
- 文档页数:103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巩固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面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1.(3分)(2019•南通)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2.(3分)(2019•山西)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右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A.2mm B.2cm C.6mm D.6cm3.(3分)(2019•随州)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
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
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A.1min B.4s C.2s D.0.5s4.(3分)(2019•南通)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5.(3分)(2019•枣庄)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机器人C.餐桌D.墙壁6.(3分)(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你觉得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A.2.42厘米B.2.428厘米C.2.43厘米D.2.47厘米7.(3分)(2019•常州)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A.5cm B.5.0cm C.5.00cm D.5.000cm8.(3分)(2019•玉林)《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舟B.岸边C.岸边的树D.剑9.(3分)(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还能探究声音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关系.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左边竖直悬挂的乒乓球跳了起来,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答案】物体的振动响度振幅空气能量【解析】【详解】图甲:装置演示的是,当音叉发声时,小球会被弹开,所以能探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音叉响度越大,即振幅越大时,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所以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因为两音叉并没有接触,中间隔着空气,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左边竖直悬挂的乒乓球跳了起来,是声波传递的能量对乒乓球做了功,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2.(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变小/不变/变大),而乙轮的速度不变;(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下列几个研究案例中与本题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用水波来形象地认识声波;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答案】(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解析】试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阻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同时要知道若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2)分析(a)和(b),要注意从中找出相同点,总结规律.(a)发生折射是由于速度发生了变化,从(a)联想(b)的原因.(3)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类比法.将物理现象与生活现象类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更容易理解.解:(1)在滚动过程中,由于甲首先到达细布,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变小;乙此时仍在光滑的木板上,由于不受摩擦,所以乙的速度不变.(2)从(a)图看,由于甲端的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甲端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偏折,所以(b)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即可能是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此题这种研究方法为类比法,在前面电学中,将水流类比为电流、水压类比为电压、通过水波认识声波等都属于此种研究方法.选项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运用了转换法;选项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运用了理想实验法.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此题中关键要找出生活现象和物理现象的相同点,运用类比法将知识进行迁移,这也是我们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平时要注意总结.3.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 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B 到C 的距离是:________(4)小车从A 到C 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学质量检测)【答案】v= s/t 小 0.48m 3s 0.29m/s 大【解析】【详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是根据公式s v t=进行测量的;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 ,由B 到C 小车的路程:6.00dm 1.20dm 4.80dm=0.48m BC s =-= ;(4)由图知,小车从A 到C 的路程:10.00dm 1.20dm 8.80dm AC s =-=, 3s AC t =, 则全程平均速度是8.80dm 2.9dm/s=0.29m/s 3sAC AC AC s v t ==≈; (5)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s v t=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 sv t= ; 小 ;0.48m ; 3s ; 0.29m/s ;大。
2.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明两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1)如甲图所示,小华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一定量的钩码.小华发现,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A也能保持静止.这是由于____.(每个钩码重1 N)(2)小明认为将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实验效果会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3)换成小车后,若要使小车保持静止,应当在右侧(选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1个钩码.(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两边拉力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________上的条件.【来源】2020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运动和力【答案】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的;小车比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小;增加;同一直线。
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_____。
(3)本探究实验中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 B C A D F80 1.02控制变量法【解析】【详解】(1)[1][2][3]为了验证猜想一,即音调高低可能与横截面积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B、C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长度相同,都是60cm,只是横截面积不同;[4][5][6]为了验证猜想二,即音调高低可能与长短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D、F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横截面积也相同,长短不同;(2)[7]为了验证猜想三,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G、H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是材料不同,和J作对比,只需要长度也是80cm、横截面积也是1.02mm2即可;(3)[8]本探究实验过程中,三个变量,保持其中两个量不变,对比第三个量的变化与音调高低的关系,这是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___(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选填大或小),导致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应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
(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泡沫板,李明认为小红选择这些材料直接进行实验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
(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B泡沫塑料调小大保持不变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材料厚度相同羽绒服【解析】【分析】【详解】(1)[1][2]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稳定,能持续发声,所以选用机械闹钟,而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所以不选用音叉。
(2)[3]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只能凭感觉判断,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在B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为距离可以测量,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
物理八上分层卷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上,12×3分= 36分)1.小明是一名八年级学生,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他所用的课桌的高度约为80mmB.他洗澡时,水的温度大约是70℃C.小明上学时步行速度为5m/sD.他的脉膊每分钟跳动70 次2.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A.日本军机B.海面上的军舰C.海面D.海岸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6m/sB.6.25m/sC.6.75m/sD.7.5m/s4.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象如1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5.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C.摩托车装消音器D. 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6.刚竣工的三峡大坝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7.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 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 分析论证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水的沸点总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9.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司机会打开汽车的暖风和空调调整车内温度,经常遇到车窗上出现“雾气”的情况.“雾气”是()A.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冬天出现在车窗的内表面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夏天出现在车窗的内表面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冬天出现在车窗的外表面D.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夏天出现在车窗的外表面10.平时我们能在公园的湖里看见天上的云和水里的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B.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反射形成的虚像C.云是折射形成的实像,鱼是折射形成的实像D.云是折射形成的虚像,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11.如2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A. 8cmB. 15cmC. 20cmD. 40cm12.甲乙两副眼镜看起来相似,但放在试卷上后出现如3所示情形,有关甲乙两眼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甲眼镜的镜片与照相机的镜头相似B.乙眼镜的镜片与幻灯机的镜头相似C.甲眼镜是矫正近视眼的D.乙眼镜是矫正远视眼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3.(1)4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2)5中,汽车速度表示数为____ _____km/h.(3)6中秒表读数为_________s.14.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特性分辨出吼猴的叫声.15.如7所示是“研究声音的特性”实验,若用力大小一定,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探究的是关系;若钢尺伸出桌边的一段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探究的是关系.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叫做法.16.如8所示为油库里的储油罐,它通体银白,身形矮胖.则:(1)储油罐“通体银白”是因为浅色比深色能更好的太阳光.(填“吸收”或“反射”)(2)储油罐旁安装有自动喷头,每到夏天正午,喷头会向储油罐喷水,这主要是因为水时要吸热,可给储油罐降温,以防止油自燃.17.如9,是对甲和乙加热时的温度与时间像,则甲、乙同种物质.(选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如此不同可能是因为不同造成的. 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同上),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19.公共汽车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监控器”.是该装置的示意,中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镜,成缩小的像(填“实”或“虚”).汽车头灯的位置安装较低,当车灯发出的光照到路11面上的障碍物时,因为,障碍物形成的影子较长,司机容易发现.三、实验探究题(10分+10分+10分= 30分)20.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12所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1)根据实验的原理,需要测量的物体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s和所用的时间t.(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高度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水平段BD的高度.(3)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E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路段距离s/c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AB 50.00 0.45 1.11BC 50.00 0.60 0.83CD 50.00 0.75 0.67DE 100.00 0.93 1.08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BC vCD,这是因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作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点的速度最小.(4)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3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1.小宇同学用如13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线如乙所示.请你回答:甲乙(1)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乙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3)小丽同学评估小宇同学所画的象时指出:象中的EF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小丽陈述其中的奥妙?(4分)22.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14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3分)A.凸透镜B.凹透镜(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3分)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四、计算题(8分×2 = 16分)23. 家住德州的小明想在“五一”假期陪奶奶去北京游玩,他在网上查到动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附表所示.附表:动车组时刻表车次发车时间到达时间路程D316(上海虹桥﹣﹣北京南) 德州东(13:17) 北京南(15:21) 314公里D338(青岛﹣﹣北京南) 德州东(16:00) 北京南(17:30) 314公里请根据附表帮小明选择并求出:(1)(4分)小明要想到达北京用时最短,应该选择哪次动车?(计算说明)(2)(4分)小明所选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24.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3分)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3分)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3) (2分)对此你给司机朋友们提点建议.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联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3分×12 = 3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A B A D C B A D A A A二、填空题(共18分)16. (2分) 反射汽化(或蒸发)17. (3分) 是熔点质量18. (2分) 吸收反射19. (3分) 凸透镜实光的直线传播三、实验探究题(10分+10分+10分= 30分)(3) (4分)运用示装置实验时,水沸腾后,生成的水蒸气全部离开烧杯,不可能出现水蒸气吸热升温的过程.22.(1) (1分) 10.0 (2) (1分) 同一高度(3) (1分) 照相机(4) (3分) B (5) (1分) 放大(6) (3分) D四、计算题23.解:(1)(4分)D316从13:17到15:21,运行时间t1=2h4min,D338从16:00到17:30,运行时间t2=1h30min,故小宏应选用D338次动车;(2)(4分)s = 314km,t = 1h30min = 1.5h,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V = = = 209 km/h.答:(1)应该选择D338次动车;(2)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209km/h.24.解:(1)(3分)汽车制动前的速度v= = =20m/s;答: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20m/s;。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有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格式是“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________(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v AC=____________ m/s.【来源】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思源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v=s/t小0.033【解析】【分析】【详解】(1)利用速度公式v=st.(2) 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中知s AC=10.0cm,t AC=3s,v AC=ACAC 10.0cm3sst==3.3cm/s=0.033m/s.【点睛】(1)该实验利用速度公式v=st测量;(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根据图中刻度尺上的刻度,停表上的时间,可知每段的距离和所用时间,求得速度.2.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3)斜面倾角不变,小车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则小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由图观察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所测量的路程是____cm,平均速度____m/s;(5)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下图中能反映本实验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选填“A”或“B”)【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v=st时间小于 65.0 0.1625 B【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到速度的公式v=st。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该实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填写编号)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琴弦长短能控制变量法 A、B、C 80 1.02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得出结论比较可靠【解析】【分析】【详解】(1)[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选用A、D、F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也可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3]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2)[4]选用A、B、C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相同,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项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____;(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_________cm、v AB=_________m/s;(4)小车到达C点后,没有立即停止计时,而是过了一会才停止计时,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AC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5)AB、BC以及AC各段速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用“v AB”、“v BC”和“v AC”表示);(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车在做_____(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速度越来越_______。
(选填“大”或“小”)【来源】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v=st小方便计时0.40.2偏小v AB< v AC< v BC变速大【解析】【详解】(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
(2)[2][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4][5]由图知,小车通过AB、BC、AC走的路程s AB=10.0dm−6.0dmm=4.0dm=0.4ms BC=6.0dm−1.0dmm=5.0dm=0.5ms AC=10.0dm−1.0dmm=9.0dm=0.9m所用的时间t AB=15:35:22−15:35:20=2st BC=15:35:23−15:35:22=1st AC=15:35:23−15:35:20=3s速度v AB =AB ABs t =0.4m 2s =0.2m/s v BC =BC BC s t =0.5m 1s =0.5m/s v AC =AC AC s t =0.9m 3s=0.3m/s (4)[6] 小车到达C 点后,没有立即停止计时,而是过了一会才停止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大,用公式v =s t算出的速度偏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甲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m/s,比较AC段与CD段的平均速度得v AC_____v CD(选填“>”“<”或“=”);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经过某点时的速度s AB=0.3m t AB=0.5s v AB=0.6m/s v B=1.2m/ss BC=0.9m t BC=0.5s v BC=v C=2.4m/ss CD=1.5m t CD=0.5s v CD=3m/s v D=3.6m/s(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 m/s。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评价物理试题【答案】svt=加速 1.8m/s < 4.8m/s【解析】【分析】【详解】(1)[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svt=。
[2]由图甲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2)[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BC段的平均速度是BCBCBC0.9m1.8m/s0.5ssvt===[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C 段的路程是AC AB BC 0.3m 0.9m 1.2m s s s =+=+=AC 段所用的时间是AC AB BC 0.5s 0.5s 1s t t t =+=+=AC 段的平均速度是AC AC AC 1.2m 1.2m/s 1ss v t === CD 段的速度是v CD =3m/s ,可知AC 段的速度小于CD 段的速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停表svt小长 0.29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2][3]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测量路程和时间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和钟表;(2)[4][5]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变化较慢,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于测量时间;(3)[6]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20.8m===0.29m/s2.8ssvt(4)[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小车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4)根据你的实验经历,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时,斜面的倾角增大后,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原理: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__cm,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______m/s;(4)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来源】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svt=小 40.0 0.32 不可以【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vt=。
(2)[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下落速度较小。
(3)[3]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中AB段的路程是ABs=80.0cm-40.0cm=40.0cm[4]AC段的路程是ACs=80.0cm=0.8m那么AC段的平均速度是0.8m0.32m/s2.5sACACACsvt===(4)[5]由于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从而得到小车在BC段的运动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对于小车在B点是有速度的,速度不是零,所以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2.在长度、时间测量中完成下列问题(1)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2)在测量中,读数环节时完成下列填空。
①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所测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
【来源】江苏省南师大附中树人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线上测试)【答案】C 1mm 5.85cm 5min37.5【解析】【详解】(1)[1] 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B.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且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故B错误;C.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故C正确;D.刻度尺的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进行实验)(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解析】【分析】【详解】[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小明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瓶内.①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②分析实验现象,运用的科学方法可得出结论________.【答案】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变小真空不能传声【解析】(1) 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可的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点睛: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2.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答案】A B C E 100 1.1【解析】【分析】【详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A、B;(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点睛】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3.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章杰同学进行了实验研究:(1)在玻璃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个小闹钟,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闹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
A.5 nm B.5 cm C.5 dm D.5 m【考点】物理量估测。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A、B、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新生儿的身高比此数值大得多,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一只胳膊的长度在50cm=5dm左右,新生婴儿的身高与此长度差不多,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
D、成年人的身高在1.65m左右,新生儿的身高比此数值小得多,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C。
2.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A. 光年B. 岁月C. 旭日D. 小时【考点】时间的单位。
【解析】时间的单位有很多:年、月、周、日、时、分、秒、毫秒等;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
解:A、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B、C、岁月与旭日不是单位;岁月指一段时间,旭日是指刚出来的太阳。
D、小时是时间的单位。
故选 D。
3.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A.8cm B. 8mm C. 8dm D. 8μm【考点】物理量的估测。
【解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
本题考查对长度的估测及长度数据、数量级的认识。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并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
解答:A、对于12岁的学生来说,一年内身体增长大约10cm左右,符合题意。
B、8mm等于0.8cm不到1厘米,是不明显的,不符合题意。
C、8dm等于80cm,一年内身高增长80cm超出人类增长的速度,不符合题意。
D、8μm等于0.008mm,还不到1mm,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分层练习题(含答案)基础性作业(必做)一、填空题1. 学校元旦文艺汇演时悠扬的笛声是通过空气柱的 而产生;表演者通过按压不同的孔来改变声音的 。
2.“炖汤”因味道好而深人们喜爱。
“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1所示。
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 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
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
3. 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如图2所示,观察图甲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有关。
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乙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__有关。
4. 如图3所示,是2020 年 11 月25日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降落时的照片。
图中探测器的影子是因为光的 形成的;在发射升空过程中探测器相对 是运动的。
二、选择题5. 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C.学生书桌高约200cm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 /s6. 如图4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 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7. 图5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B.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C.月食现象的形成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8. 图6甲是“探究水沸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图1甲 图2 乙 图5图4图3甲图2 乙装置,图6乙描绘的是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沸点是99℃B.加热过程中,酒精灯火焰越大,沸点越高C.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散失 三、计算题9. G1581次高铁列车从南昌开往上海虹桥站的距离是740km ,从上午10:00出发,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4:00到达上海虹桥站。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01知识管理1.长度及其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换算关系:1 km=________m;1 m=________dm=________cm=________mm=________μm=________nm.刻度尺的使用:(1)认:使用前要认清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________;(3)读: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刻度线;(4)记:记录物体的长度应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注意: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说明: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另一端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被测物体的长度了.2.时间及其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小时、分.单位换算:1 h=________min=________s.停表的使用:在使用机械停表时应先在小盘内读取分钟,然后在大盘内读取秒.3.误差定义: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总会有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误差.减小方法:(1)____________求平均值;(2)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02基础题1.(海南中考)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A.18 nm B.18 mm C.18 cm D.18 dm2.用厚木制成的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边长,如图,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3.(柳州中考)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卷尺 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D.挂钟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5.(安顺中考)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 m 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6.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2.5 μm=________m.7.(漳州中考)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____(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03中档题8.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A.该木块的长度为2.0 cm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该木块的长度为2.00 cm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9.(北京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1.8 m B.3.3 m C.4.8 m D.5.5 m10.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C.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11.(枣庄中考)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12.小明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特殊方法测出细铜丝的直径:他先在铅笔上紧密缠绕10圈铜丝,然后用直尺量出长度,那么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如图2所示是某种机械表的实物图,图中记录的时间是________.13.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①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出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 cm或15 cm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他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②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15 cm 的刻度线不再对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的人测量结果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14.某学生为了测量8年级物理上册课本的纸张厚度,采用了如下措施:A .量出8年级物理上册课本第1页~最后1页(不含封面、封底)的厚度,记录为L ;B .选用学生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没有磨损);C .用L n表示8年级物理上册课本每一张纸的厚度d ; D .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该页码为n.(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04 拓展题15.(福州中考改编)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将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 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参考答案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管理1.米 m 103 10 100 103 106 109 (1)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平行 (3)正对 (4)数值 单位2.秒 s 60 3 6003.测量值 真实值 多次测量基础题1.C 2.D 3.D 4.A 5.cm s 6.2.5×10-6 7.甲 2.05中档题8.C 9.B 10.C 11.B 1.36 12.1.1 217.4 s 13.(1)不同刻度尺刻度线间的距离存在微小差别 (2)不同人的估计值不同 (3)测量时估读值因人而不同,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误差由测量工具引起,也由测量的人引起. 14.(1)C 用2L 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d (2)BADC 拓展题15.D 2-D 12n第2节 运动的描述01 知识管理1.机械运动定 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定 义: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总是要先选择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_,这个被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注 意: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说 明: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可以确定运动情况,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根据运动情况来判断选取的参照物. 方 法: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一般的分析思路如下:(1)确定研究对象;(2)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3)最后,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理解为“参照物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特 点: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可见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注 意: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我们平时所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相对静止.02 基础题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行星转动B .鲜花怒放C .枯叶飘落D .骏马奔腾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照物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 .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C .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D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3.(宜昌中考)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小华自己B .小华旁边的座位C.窗外的树木 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4.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 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第4题图第5题图5.(张家界中考)2015年8月11日,来自挪威的翼装飞行运动员艾斯朋从天门山顶跳下,另一位极限运动员比约恩借助飞机低空跳伞,二位选手各自飞行一段时间后,低空跳伞者准确地落在翼装飞行者身上并短暂停留.停留时若以艾斯朋为参照物,比约恩是________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比约恩是________的.6.(无锡中考)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7.(兰州中考)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向________(填“西”或“东”)行驶的.03中档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运动,位置没改变就静止C.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D.机械运动就是各种机械所做的运动9.(郴州中考)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站台 B.甲车 C.乙车 D.自己10.(杭州中考)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如图所示,“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以“小桥”为参照物,老树是________的;若说“小桥”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第11题图第12题图12.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前沿着同一方向运动,此时,“神舟十一号”内的航天员感觉“神舟十一号”飞船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成功对接后,航天员看到“天宫二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13.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遣兴》中写道:“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词人对醉态的描绘妙趣横生,有很强的感染力.请你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怀疑松树动起来要搀扶喝醉的自己呢?04拓展题14.小明喜欢打篮球,更喜欢观看电视转播的CBA比赛.他发现:运动员始终处于电视屏幕上,但我们却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1)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________(填“左”或“右”)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他们在跑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为学校运动会接力赛交接棒情景,此时小铭同学发现在4×100 m 的接力赛交接棒的过程中有两种交接方式:第一种:下一棒的同学站在原地不动,上一棒的同学快速跑过来立即停下,再交接棒.第二种:下一棒的同学在上一棒的同学快到时也向前跑,在都向前跑的过程中交接棒.你觉得哪一种交接棒的方式较好?请分别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出两种交接方式的优点或缺点?参考答案第2节 运动的描述知识管理1.位置 2.标准 参照物 3.不同 相对基础题1.B 2.D 3.B 4.B 5.静止 运动 6.战机 地面(航母) 7.船 东中档题8.C 9.C 10.B 11.静止 流水 12.天宫二号 神州十一号 13.作者酩酊之中踉踉跄跄,他以自己为参照物,于是在朦胧的醉眼看来,松树好像要过来搀扶自己.拓展题14.(1)右 我们是以背景画为参照物 (2)因为我们在观看时是以电视画面中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了参照物15.第二种方法更好一些.第一种方法容易接到棒,但停下来会影响成绩;第二种方法成绩会好一些,但如果不能保持相等的跑步速度容易掉棒.第3节 运动的快慢01 知识管理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 法:(1)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________;(2)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________.2.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定 义: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公 式:v =s t,其中v 表示________;s 表示________,t 表示________. 单 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在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________作为速度的单位,符号为___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m/s =________km/h.注 意:在利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式中各量的对应关系,即s 、t 、v 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在同一时间内或同一段路程内的路程、时间、速度;若题目中出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路程、速度、时间时,应加角标来区别.3.匀速直线运动定 义:物体沿着直线且_____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特 点:(1)运动的轨迹是直线;(2)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3)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其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是不变的.说 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注 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不要认为速度v 跟s 或t 有什么比例关系,即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v 不与s 成正比,也不与t 成反比,从公式v =s t 可知,如果s 越大,t 就越大,但是s t的值仍不变,这才是匀速直线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定 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________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特 点:(1)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2)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变,但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描 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要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时,用____________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02 基础题1.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下列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④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一般来说,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大得多,所以汽车比自行车( )A.通过的路程长得多 B.运动的时间少得多C.运动快得多 D.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少得多3.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加油,如果战斗机在加油时,2 s内飞行了0.4 km.则在加油时,空中加油机的速度为( )A.50 m/s B.100 m/s C.200 m/s D.400 m/s4.(徐州中考)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5.(广安中考)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__km/h,合________m/s.6.(泸州中考)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__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7.(南充中考)小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参加60 m测试,以小丽为参照物,终点计时员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若她的测试成绩为10 s,则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03中档题8.(南昌中考)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它出发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够大致描述小鸟运动情况的是( )9.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照片分别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从左向右、每隔0.1秒的不同位置,根据照片可以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记录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B.乙球做变速直线运动C.甲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从开始计时到甲球运动0.3 s 时,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大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1.(郴州中考)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 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80 s,则小明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3 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12.(菏泽中考)一辆长10 m的大货车,以36 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 s,则隧道长为________m.13.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 h到达三水,休息0.5 h后,再以8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 h到达肇庆.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04拓展题14.(德阳中考)某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6 m/s,现在它在水流速度为2 m/s的河中逆流行驶,在经过一座桥时掉落了一只空木箱,经过了2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马上调头去寻找漂走的木箱,从此处到追上木箱,船行驶的路程至少为________m.15.小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 200 m,一天,小聪上学以后,发现物理课本忘在家里了,而今天就有物理课,于是决定回家拿物理课本.但是现在离上课只有10 min了,为了不耽误上课,走之前他给他爸打了个电话,要求他爸给他送物理课本.若小聪和他爸同时从学校和家出发,小聪他爸以1.8 m/s的速度步行,小聪以1.2 m/s的恒定速度步行.请帮小聪判断他是否会迟到.若迟到,小聪拿到课本后至少以多大的速度跑回学校才能不迟到.参考答案第3节 运动的快慢知识管理1.(1)路程 (2)时间 2.快慢 路程 时间 速度 路程 时间 米每秒 m/s 千米每小时 km/h 3.63.速度4.变化 不相等 平均速度基础题1.A 2.C 3.C 4.B 5.90 25 6.匀速 1.80 0.9 7.运动 21.6中档题8.A 9.D 10.D 11.5 50 12.190 13.(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s 1=v 1t 1=90 km/h ×0.5 h =45 km(2)广州到肇庆,汽车行驶的路程s ′=s 1+v 2t 2=45 km +80 km/h ×1 h =125 km 汽车行驶的时间t ′=0.5 h +0.5 h +1 h =2 h 汽车行驶的速度v ′=s ′/t ′=125 km/2 h =62.5 km/h拓展题14.960 15.已知小聪和他爸的速度分别为v 1=1.2 m/s ,v 2=1.8 m/s ,由v =s t 得父子两人相遇所用时间:t =s v 1+v 2= 1 200 m 1.2 m/s +1.8 m/s=4 00 s 由于小聪以1.2 m/s 的恒定速度步行,则小聪拿到课本后返回时的时间与来时相同,∴小聪共需要的时间为:t 总=2t =2×400 s =800 s >10×60 s ∴小聪他会迟到 小聪拿到课本后为了不迟到,跑回学校最多用时为t ′=10×60 s -400 s =200 s 小聪拿到课本时与学校的距离为:s ′=v 1t =1.2m/s ×400 s =480 m 跑回学校的速度v ′=s ′t ′=480 m 200 s=2.4 m/s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01 知识管理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利用公式________计算.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小车、________、________、金属片等.实验方法:利用刻度尺测出物体所通过的________,利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__,则可利用公式________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注 意:斜面的坡度应该小一些.斜坡坡度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快,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测量时间时的误差就越大,所以为了减小误差,应该减小斜面的坡度.02 基础题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在AB 、BC 和A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 AB 、v BC 和v AC ,由图可知( )A .v AB 最大 B .v BC 最大 C .v AC 最大D .v AB 、v BC 和v AC 一样大2.高速公路上为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路边竖立了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分别竖有50 m 、100 m 、200 m 标志牌.小明为了估测所乘汽车的速度,他用手表测出汽车从确认牌开始到200 m 标志牌的时间为8 s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A .6.25 m/sB .12.5 m/sC .25 m/sD .25 km/h3.(北京中考)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 和BC 所用时间均为0.1 s .水滴由A 位置下落到C 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_cm ,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____________(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4.(眉山中考)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5.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下滑动力加速下滑;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中表每格为1 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03中档题6.(南通中考)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30 km/h B.60 km/h C.90 km/h D.120 km/h7.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B.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C.5~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 m/sD.2~5 s内,小车运动了2米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过程中某段时间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10 cm,闪光灯每隔0.2 s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位置下落到B位置做________(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9.为了参加首届动物奥林匹克运动会,猎豹正在进行刻苦地训练,他报的项目是400米短跑,为了尽可能发挥到最好的程度,他命令一只山羊准备场地并帮助测出全程前200 m、后200 m的平均速度,那么:(1)山羊应该选取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2)如图,则前200 m、后200 m、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3)试分析这三种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乌鲁木齐中考)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 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_____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1.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 4 8 12 16 20(1)小物块5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2)物块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cm.04拓展题)12.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铅笔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老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距离/厘米15 30 45时间/秒实验次数1 1.00 1.92 2.822 0.99 1.94 2.803 0.96 1.90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