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结课论文(宝洁公司员工激励案例描述与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人力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由他们构成的企业智力资本塑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然而,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等方面却有着诸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渴望自我实现、获得认可与尊重;专业性强、个人素质高;创造性强、监控困难;个性强烈、蔑视权势;流动性较高。
因此,如何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殊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政策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宝洁成功的激励手段无疑为现代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激励指组织通过设立适当的外部薪酬形式和工作环境,借助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通过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员工只能激励,而不能压榨。
那么,如何在工作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尤其是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便成为开发人力资源的最高层次目标。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有研究表明,约65%的人抱怨工作生活节奏失衡。
更有甚者,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每年因过劳死的人数也呈现上升趋势,这种状况尤其在知识型员工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拼命三郎”式的企业的文化使得雇员生活素质下降,导致工作热情降低,效率低下,严重的则会影响到企业工作系统的健康运行。
因此,一个企业要为员工创造力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一是要为员工树立开拓创新、敢于冒险的精神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和思想活跃者;二是要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激励人们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三是要强化企业内的竞争机制,要求企业必须组织员工不断学习以更新知识,并好好地引导他们面对现实去研究技术的新动向。
同时把思想工作做到员工心里,使他们知道工作行为的实际效果,产生员工高效工作、高满足度的结果。
组织行为学论文三篇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员工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以及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学科。
它涉及了许多方面,包括领导、团队动力、决策制定、员工激励等等。
组织行为学对于了解和优化组织内部运转至关重要,因此在管理学和企业管理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就组织行为学的相关话题进行三篇论文的探讨。
第一篇论文是关于领导力和员工绩效的研究。
领导力一直被认为是影响组织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各种领导风格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来分析不同领导风格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探讨出对于不同类型组织而言,哪种领导风格更适合。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组织领导者提供一些实践建议,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第二篇论文将探讨团队动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团队合作已成为组织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团队的默契及动力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运行和绩效。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研究团队动力的形成机制以及它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调查分析团队动力的来源以及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一些促进团队动力的管理实践建议。
第三篇论文将聚焦于组织文化对员工激励和忠诚度的影响。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的核心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集合,它对于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组织文化对员工的激励和忠诚度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企业如何通过建立积极的组织文化,以激励员工创新和提高员工忠诚度。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将得出一些对于组织管理者实用的建议,以帮助他们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通过这三篇论文的研究,我们将深入探讨组织行为学的一些关键议题,并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和管理实践建议。
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组织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激励员工,提高组织绩效。
组织行为学激励案例3篇篇一:组织行为学激励的案例就拿我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案例来说事,我是一家中等规模的美资制造业工厂财务经理,有5名下属,其中有一个是负责工厂IT 的主管,他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负责工厂IT硬件以及网络的日常维护,以及目前使用的ERP系统的主数据维护,帮助解决一些系统操作上的问题。
在IT职能上需要向上海总部的IT汇报,总部的IT也会提供业务指导,他自己没有下属。
从性格上来讲他是一个偏中庸的人,不很活跃也不沉闷,年龄为34岁,聪明程度一般,学历是专科,责任心也还可以,有时候也有点小小的固执和自以为是,总的来说,光看这个人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说到绩效,和他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他说:没什么的,要对的起工资吧。
其实给他开的工资不高,在这个岗位上出于中等偏下水平,因为我到这间公司才9个月,所以不了解为什么他的Pay没有竞争力,而他已在这间公司做了6年。
非常明确是他份内的事,主动性和完成质量也不错,但是如果需要给他增加一些比如跨部门的协调工作,会畏惧甚至拒绝,缺乏一些追求卓越和更大自我实现的勇气和动力。
在我刚入职不久的一次聊天中,我得知他是淮安人,老家有自己爱人家的家族企业,效益也不错,他爱人做全职太太,因为有家族企业的关系,所以经济上他们是很不错的,从一些言语中也能察觉出他也在家族企业中帮忙。
他也说,在这家公司最多再做2年,就回家族企业去。
我就问他为什么还想再做2年,回答是学习企业管理,另外学习SAP,当然也有可能他现在还不能真正进入他爱人的家族企业。
写到这里,大家对他的认识和现在的工作状态的了解应该比较全面了,我对他的分析如下:从主导需求来看,他没有经济压力,也没有在这间公司自我实现的充足动力。
他的驱动力在于认为在这样管理比较规范的公司还能学到东西,日后参与家族企业管理能派上用场;另外SAP也是他想学习和掌握的东西。
但另一方面,他害怕承担风险,保持现有的状态也很好,畏难的心态和自我实现需求不足让他缺少和公司一起奋斗的动力。
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及其案例分析一、激励理论激励是指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要激奋的状态中,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这也就是说,激励在本质上就是激发、鼓励和努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激励作用: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有利于挖掘人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二、案例案例一:A公司的一位高级技术员技术高超,工作认真,但最近总不爱说话,不与同事交流,基本不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也不愿意在节假日加班。
经过人力资源部了解,他母亲患癌症已进入晚期,全靠他的照料。
案例评析:(1)A公司领导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管领导及时探望了他的母亲,并为他单独提前兑付了奖金。
这位技术人员深受感动,在征得同意后将一部分工作带回家中,通过公司内部网络积极出色的将工作完成,有力地支持了整个项目进展。
2这属于一种关怀性的激励,每个人在工作业绩不佳之时都会表现出某些行为,上级领导要通过某些途径及时了解到这种情况并给予解决,员工将会更加死心塌地呆在公司,保持了对公司的忠诚度。
从而有助于公司的长足发展,保证了高级人才“在其位,更谋其政”;与此同时,公司领导的行为也会在其他员工内心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公司团体的凝聚力提升。
案例二:B公司的一位高级主管(在同一个岗位工作了将近10年)在日常工作中兢兢业业,深受领导喜爱;但近段时间以来,该主管工作业绩不佳甚至出现了下滑迹象。
上级领导找他谈话,他说自己在这个工作岗位干了这么多年,感觉有些厌烦了,希望换一个工作环境。
上级领导听到这些给予了他肯定和理解并变换了他的工作环境,最终该员工干劲和业绩都提升了。
案例评析:(1)B公司领导阶层的做法我完全赞同并给予肯定,因为他们是本着对员工负责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情的。
细想任何一个员工无论他如何热爱这个工作,时间长久之后难免都会产生厌倦心理,这是通过适当的调节员工工作内容和环境,也许会激励出员工更大的潜力。
组织行为学对创新创业的作用以宝洁产品为案例至2004年末,宝洁公司销售额增长了27%左右,股票价格也几乎翻了一番。
宝沽在给股东的年报中说:“2004财年,宝洁达到并超过了各项财务指标。
”对于一家价值510亿美元、拥有300个不同品牌的消费品公司来说,超越目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宝洁的很多人都会把首席技术官吉尔·克洛伊德看作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克洛伊德是《商业周刊》评选的“2004年度技术领袖”的获奖者。
他正在改变宝洁的研发方式。
由于宝洁生产大量品种众多的产品,包括卫生巾、卫生洗涤用品、个人护理产品和宠物食品,因此要维持有竞争力的创新水平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克洛伊德说:“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要满足多样化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还要保旺速度和成本的合理性。
据我们估计,在过去的三年,消费品行业创新的速度已经加倍。
这意味着我们能从进入市场的创新中受益的时间减少了。
”什么是创新型创新?克洛伊德的解释是;“我们已经做的就是提炼我们关于如何开展研发并对研发结果进行评估的想法。
我们实施了一些变革。
例如,长期以来,我们的评估都停留在强调产品的技术性能、专利权和其他内部研发指标上。
现在,我们更关注顾客感知价值。
”克洛伊德认为宝洁的创新流程具有整体性,这是指它触及组织的每一个部门。
整体创新包括:首先,设置合理的财务指标,然后对产品的所有方而实施创新计划——从制造技术到那些顾客直接体验的方面,如产品的包装和外观。
克洛伊德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从组织外部获得宝洁5O%的产品创意。
克洛伊德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但是,他喜欢进步。
现在,宝洁产品创意的35%来自外部,2002年这一数字为20%,2000年为10%。
克洛伊德把这一目标称为“联系+开发”[(C+D)]。
C+D是宝洁近期产品成功的主要原因。
例如,玉兰油日用化妆品和佳洁士净白牙贴都是在C+D模式下应运而生的。
《开放创新》一书的作者亨利·切斯布罗指出,C+D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不是所有聪明的人都在为你工作”,“外部的创意有助于创造价值,但是需要内部研发为你索取郡份价值。
目录引言 (2)一、宝洁公司简介 (3)1.1 宝洁公司概况 (3)1.2 宝洁公司主营业务/品牌 (3)1.3 宝洁公司的企业文化 (4)二、宝洁公司的跨国经营 (5)2.1 P&G国际化发展过程回顾 (5)2.2 宝洁跨国经营的原因 (6)2.3 宝洁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 (6)三、宝洁公司的全球战略 (7)3.1 P&G组织结构分析 (7)3.2 P&G经营战略分析 (9)3.3 P&G内部知识与创新管理 (10)3.4 P&G管理挑战 (11)四、宝洁公司跨国经营的建议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12)4.1 宝洁跨国经营的建议 (12)4.2 宝洁跨国经营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12)参考文献 (13)跨国公司经营案例分析--以宝洁公司为例引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滚滚而来,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更加提高。
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在这种进程中,跨国公司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原动力和加速器作用。
因此,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管理,自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成为这次论文研究的对象。
“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您的生活”--这是宝洁(P&G)公司在世界各地推广其品牌的承诺。
始创于 1837 年的宝洁公司, 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本文以宝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宝洁跨国经营过程中组织结构、经营战略、竞争优势、内部知识与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变化,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借鉴。
一、宝洁公司简介1.1 宝洁公司概况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
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堤,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7000名雇员。
2008年,宝洁公司是世界上市值第6大公司,世界上利润第14大公司,同时也是财富500强中第十大最受赞誉的公司。
一、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没有一个员工不希望自己能够在企业里获得发展的机会。
因此,对员工进行激励时,就必须充分地将此因素考虑进激励措施中。
例如,在企业里建立内部提升机制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宝洁公司认为,要成为一间有发展的公司,公司就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雇员来描绘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蓝图,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随时保持上进的斗志,使组织内部充满活力,坚持100%的内部提升政策,可以培养长久性的员工,并协助他们进到最佳状态。
因此,宝洁公司主张公司所有的经理人都从内部提升。
这样,所有员工都不必担心公司会从外面招入一个人作你的上司。
公司提升员工的唯一标准是员工的能力和贡献。
宝洁公司正是借此告诉员工“你优秀,就提拔你”,从根本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且得以留住最优秀的员工。
二、提高对员工的情感关注度很多时候,企业在激励上总是过多地把方法集中在物质激励和一些形式化的表扬上,对于员工生活中的情感上的关注度却较少。
但是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家庭人员和其生活环境因素对员工的影响。
譬如一个能力不错的员工为什么工作业绩不好,除了工作中的因素外可能其家庭生活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在宝洁公司的某位经理管理实践中,曾经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他部门一个能力不错的员工一段时间里经常走神,做事效率也不高。
公司人力资源部曾经建议对他作解雇处理,他经过了解发现,原来这个员工的母亲长期病患,导致治疗经费紧张。
因此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在外面兼职赚钱以弥补经费紧张的问题。
于是他一面向公司汇报,一面号召部门同事为他捐款,紧接着公司领导也同意为他调整了薪资,当这些钱送到他手里,尽管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奇迹出现了,该员工从此工作积极上进,后来因业绩突出成为了该经理的得力助手。
三、企业领导人的“楷模性”激励在企业的激励文化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企业领导应该首先为员工树立楷模效应。
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不能随时为员工做出表率的话,员工又怎么能真正认同企业的目标和工作的价值呢?二战中美国著名的将领巴顿就非常注重用自己的形象和实际行动去影响部队和士气。
案例宝洁公司宝洁公司在全球140个国家中向近50亿消费者销售其产品。
此外,宝洁公司在全球70多个国家中拥有超过11万名员工。
因此,对公司来说,差异性随处可见。
事实上,宝洁公司的管理层认为,对于在全球环境中从事商业运作来说,差异性可以培育全新的视角和重要的洞察力。
差异性被看做是“宝洁公司竞争优势的一个丰富源泉”。
差异性被视为一种能够“提供更广泛、更充足、更丰富的环境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财富。
不仅如此,宝洁公司还寻求吸引和深入开发多种才能的资源,为其未来的领导阶层补充力量。
宝洁公司只在公司内部提升领导,而不从外面招收中层管理人员。
相反,宝洁公司会招聘大学毕业生并培养他们。
“一旦被聘任,员工就会在各个方面得到训练和教育,甚至参加被称为宝洁大学的培训研讨会。
”员工们都被灌输了宝洁公司的文化理念。
一个描述宝洁公司文化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它的企业基本原则。
宝洁公司给它的员工灌输了强烈而坚定的义务感。
宝洁公司努力按照下面的基本原则来运作:我们尊重每一位员工。
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休戚相关。
有策略地着眼于我们的工作。
创新是我们成功的基石。
我们关注公司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我们珍视个人的专长。
我们力求做到最好。
互助友爱是生活之道。
这些基本原则表明了公司对差异性的重视,不管人们带到工作场所的是哪种差异性。
这些原则同时也反映出对优秀表现的重视,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以及对开发个人和企业取得优秀成绩的能力的重视。
宝洁公司管理层的差异性1991年一项对管理层员工流失的研究揭示:2/3离开宝洁公司的优秀人才是女性。
事实上,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没有女性能够坐上宝洁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的位置。
更有甚者,公司的执行官中没有几个是女性。
在采访中,许多女性员工都指出,她们离开公司是为了有更多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不过,宝洁公司“女性发展特别小组”策划实施的一项调研却揭示,在离开公司的女性中,使宝洁公司最感惋惜的不是那些待在家里的妈妈们,而是去做其他高职位、高压力工作的女性。
宝洁公司员工激励案例描述与分析案例描述:星期四的下班时分;宝洁中国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周艳玲;将一张卡片放在办公桌上;这张卡片将提示每一个来找自己的同事;周五她在家工作..同样具有提示效果的;是她在内部邮件和沟通平台上的留言——如果需要;可以直接打住宅电话找到她..大多数公司完全无法容忍员工如此这般“自由散漫”..但宝洁并非如此;这家全球领先的快速消费品制造和零售商;正在将跨国公司推行的“弹性工作制”带入中国职场..这项名为“工作与生活平衡Better Work Better Life”计划;旨在改变几十年来约定俗成的中国商业信条——出勤等同于工作;以至于需要上下班打卡..周艳玲这个周五所做的;正是这个计划的核心部分之一——员工允许每周自由选择一个工作日;在家工作..这项计划的其他部分还包括;员工有特殊需求;最多可以只工作60%时间的“非全职工作”;公司工作1年以上的员工;每三年可以要求一个月个人假期;上午10点才赶到公司的员工并不算迟到;而工作时间去做半小时推拿也不会被上司指责..宝洁位于广州天河的30层办公室里;非工作设施一应俱全;随时去做运动;推拿;吃新鲜水果餐和躺在床上小睡片刻都是被鼓励的..案例分析:宝洁公司作为日化行业的帝国传奇;不仅在品牌管理上闻名全球;作为首创美国最早的利润分享制度和第一个实施员工认购公司股份制度的公司;宝洁也一直是在激励模式上不断保持创新的企业..其多方位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奖励机制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导致员工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可以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种..在保健因素上;宝洁公司为员工提供完善而有竞争力的薪资体制;配以各种基本的福利政策;如住房福利、医疗福利和福利保险等等..在激励因素上;例如2008年起;宝洁中国在公司推行“员工长期储蓄计划”;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购买和拥有宝洁公司境外股票;真成为公司的主人..还有弹性工作制、各式各样的资讯教育服务、亲情化管理等..此外宝洁也致力于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司设有水果店、运动健身房、专业的按摩室等等;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2、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人是有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要的..成就需要指追求卓越、实现高水平目标的内部欲望..这样的人事业心强;有进取意识..所以除了优厚的待遇之外;员工最关心的应该就是自己职业发展空间..宝洁不仅多次或者“最佳雇主”的称号;而且离职率非常低..这样归功于宝洁是当今为数不多的执行严格的内部提升制的企业..公司的职业设计明确而有层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并且提升制度透明公正..给予员工一条明朗的职业道路;表明公司看好他的工作能力和许给他一个有上升空间的职业前景;比任何金钱激励都有效..3、精神激励不管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还是ERG理论中的关系需要;抑或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亲和需要;作为社会人;都无法拒绝精神关怀带来的激励..在宝洁员工总能得到关怀和照顾;从“伙伴计划”到日常工作中荣誉称号的评比、口头或书面形式的表彰大会;以及邀请员工参与重要决策;每一种个性化的特殊奖励都透露着公司的贴心关注..4、开放的氛围有时候企业文化和氛围也可以作为一个激励手段..宝洁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家一般的让人产生极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企业氛围..所有的员工不分等级;上至最高的CEO;下至最基层员工;全都直呼其名;没有等级、论资排辈的风气;同时也不存在其他企业通常存在的拉帮结派、亲疏有别的问题..案例启示:当代企业的竞争由“资本主义”向“人本主义”和“知本主义”转变;“得人才者的天下”;一个企业只有在人才上占尽优势;才能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无往不胜..企业组织中的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某种方法和途径使得组织中的成员或群体为达成组织目标而积极行动努力工作..在一般情况下;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推动力或吸引力;转化为自身动力;使得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使个体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成积极的“我要做”..我们知道;员工对组织的价值并不是取决与他的能力和天赋;其能力和天赋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动机水平的高低;所以关注员工的主观积极性;以及不断开发激励手段使得员工保持这样的积极性是未来管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所谓激励;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想办法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可以满足;哪些是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满足的..二是作为公司、组织应想办法满足广大员工合理的、主要的、可以满足的需要..三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促成组织个人的目标实现..同时;在实行激励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时代的差异性使得现在员工不再是单纯的“工作的机器”..人的个性化的差异;使得其心理需求也复杂化..要谈激励;首先我们要先理解动机是什么;许多人错误地将动机视为一种个性特质;以为有些人具备有些人不具备;因而是无法被激励的..事实上动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人和人的动机驱动力差异很大;但总的来说动机是随着环境条件而变化的..因此要记住动机水平不仅因人而异;同一个人还因时而异;多渠道考虑到员工的需求;从员工本身的利益出发;从每个人的心理思考;给每一位有潜能的员工充分的施展空间;将企业的发展成果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也获得应有的回报..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金钱不再是人们唯一的或者说最大的需求;因此激励也永远不能停留在金钱欲望阶段..即使是资金充足的企业;金钱激励也不是最好的激励模式..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直指人心”的奖励;哪怕是一次休假旅行或者一份小礼物;恰恰是提高业绩的推动力..因为当员工完成一项任务你给予他金钱报酬时;这笔钱会被员工当成预期薪水的一部分;认为这是我付出了额外的劳动力而取得的我应得的回报..这部分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总有一天员工会因为自己的需求有更高层次的上升;导致“看不起”你的金钱诱惑而拒绝加班..但是一份小礼物或者其他精神上的奖励是与员工酬劳分离的;它表达的是一种赞赏与祝贺;是来自管理者的认同和感激..。
《组织行为学》结课论文第一篇:《组织行为学》结课论文《组织行为学》结课论文论文题目:谈谈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收获这学期,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由赵老师来给我们讲解,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活泼的教学方式,我受益匪浅。
组织行为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以便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它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规律,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是一个具有大量普通知识的独立的技能领域。
组织行为学关心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
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行为科学,建立在多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主要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
一、个体行为基础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一个人认为最有意义的最重要的客观事物,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反之,就是最无价值的东西。
态度: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或在工作交往中,总是对人或事物产生不同的反应,作出各种各样的评价。
这种对客观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肯定的或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一旦变得比较持久稳定,就会成为态度。
态度属于行为的指导和动力系统,会影响认知与判断影响行为效果,影响忍耐力,影响相容性。
知觉:知觉是指个体为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并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研究证明,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件事物的理解不同。
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练习而发生的行为改变或改变的潜能。
也就是说,行为改变时学习的结果。
当行为已改变,学习即完成,我们看到的是行为改变,而无法看到学习本身。
二、激励理论激励:激励是去做某事的意愿,并以行为能力满足个人的某些需求为条件。
当代企业的竞争正在由“资本主义”向“人本主义”和“知本主义”演变,“得人才者得天下”。
一个企业只有在人才上占尽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搏杀中无往而不胜。
美国宝洁公司在人才激励方面也有不少创举,很多方法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本人任职宝洁(中国)营销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本位会结合我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上的所学,对宝洁公司的人才激励机制做以下分析:一、奖励激励机制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来讲,一个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对员工施行层次丰富和生动化、感性化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各层次需求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满足。
宝洁公司为员工提供完善的有竞争力的薪资体制,另外还有各种基本福利政策,但是,工资和基本福利只属于人才激励作用中的“保健因素”,1959 年,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其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是这样阐述的:导致员工满意与不满意的因素是有本质区别的。
公司消除员工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只能维持没有不满的“保健”状态,并不会对员工产生更加积极的激励作用。
赫茨伯格认为,那些与人们不满的情绪有关的因素,比如工资水平、规章制度等等,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引发人们对工作的不满情绪,如果处理好也只会起到预防或消除这种不满的作用,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保健因素”。
而与“保健因素”相区别的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真正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这些因素包括:一是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悦;二是工作上的成就感;三是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奖励;四是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五是职务上的责任感。
因此,宝洁公司还推出了一系列个性化的激励政策。
这些激励政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物质上和精神上的。
在物质激励方面,宝洁公司不但重视提薪和提升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还推行了员工持股计划。
一般企业往往推行骨干员工持股计划。
而宝洁在持股激励上更加推陈出新。
2008 年,宝洁中国在全公司推行了“员工长期储蓄计划”,这项计划意味着宝洁中国的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购买和拥有宝洁公司境外股票,从而真正成为了宝洁全球公司的主人。
摘要本论文是对中外企业应用激励理论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
本论文首先对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的发展现状和意义做了阐述,随后针对GE公司和联想集团的激励体制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企业应针对自身不同的性质制定不同的激励体制。
关键字:效绩考评;双因素分析理论;团队精神;员工成就感;一、激励机制概述:1.2 激励机制原理: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响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1.2 运用激励机制的意义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适当的运用激励机制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协调人际的关系,可以缓和劳资矛盾,形成“同舟共济”意识,齐心协力应付经济危机。
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案例分析本论文通过对GE公司和联想集团各自的激励机制做一个分析,比较中外企业对于激励机制的不同运用。
2.1 GE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GE公司对员工有着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评制度。
公司CEO韦尔奇随身都会携带一本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图表,每个部门都有相关的图表,反映每个员工的情况)这是一个动态的评估,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第一类占10%,他们是顶尖人才;次一些的是第二类,占15%;第三类是中等水平的员工,占50%,他们的变动弹性最大;接下来是占15%的第四类,需要对他们敲响警钟,督促他们上进;第五类是最差的,占10%,我们只能辞退他们。
根据业绩评估,每个员工都会知道他们处在哪一类,这样没有人会抱怨得不到赏识。
第一类员工会得到股票期权,第二类中的大约90%和第三类中的50%会得到股票期权,第四类员工没有奖励。
组织行为学论文三篇论文一:企业员工的动机与激励措施研究摘要:动机与激励措施是企业员工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动机和激励的概念,继而着重探讨了动机和激励措施对企业员工的作用,进而分析了如何制定出适合企业员工的激励措施,最后从实际案例出发,说明了激励措施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动机、激励、员工管理一、概念介绍动机是指人们在实现某种目标时所具有的积极性、愿望和热情,同时也是心理需求的表现。
激励是指企业给予员工的特殊回报,以增强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使员工能够更好地支持企业的业务目标。
动机和激励措施对企业员工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它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保障员工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制定适合员工的激励措施制定适合员工的激励措施是企业员工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选用合适的激励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具体措施如下:1、通过金钱或折扣等方式给予员工物质上的回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2、建立员工的奖励制度,可以让员工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更有动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3、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度,打破传统的管理方法,通过鼓励和信任,赋予员工更加广泛的职权,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四、实际案例以某电子企业为例,该企业为员工实行分享式员工持股计划,允许员工持股,且员工每年均从公司拆分后的利润中获得奖金。
通过实施分享式员工持股计划,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大幅提升,公司员工流失率也大幅下降。
论文二:领导力的影响及对组织的意义摘要:领导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织行为学理论,本文着重阐述了领导力的概念,探讨了领导力在组织中的作用,分析了领导力对组织的意义。
最后,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得到领导力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领导力、组织、意义领导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行为学理论,它是指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和特质的总体。
领导力不是天生具备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发展得到的。
组织行为学论文(激励)
激励是组织行为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它是指对员工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力量和因素。
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绩效。
在组织中,激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一种是金钱激励,即给予员工奖金、提成等形式的物质奖励。
这种激励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金钱激励可能会引起员工的压力和焦虑。
另一种激励方式是非金钱激励,包括提供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工作任务的广泛性等。
这种激励方式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此外,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也是激励员工的重要因素。
有一个积极的组织文化和有效的领导风格可以激励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能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激励需求。
因此,组织应该根据员工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
综上所述,激励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合理的激励方案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绩效,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如何有效激励下属?李巍的激励计划一、引言在当今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充分发挥,并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发展以及公司整体的运作效率和生存发展。
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激励机制运用得好坏是决定组织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本案例中,作为工程设计指挥的李巍就面临着如何制定和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改变目前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被动局面。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之:二、案例背景李巍是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工程设计指挥,她主要负责工程计量的制定、客户会面、工程进度、成本核算以及下属成长的报告。
共有20名男职工和8名女职工归她负责。
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有至少8年的工程设计经验,李巍是获得博士学位的工程师,但只有4年的工作经验。
三、李魏面临的问题目前李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来自下属的尊重和反馈,他的上级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假定如果李巍能改变现状,她的成功记录就会增添新的一页。
李巍正在考虑采取一系列行动来激励他的下属,以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反馈。
四、问题分析李巍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成功的改变目前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状况,就必须仔细的分析下属为何会对她缺乏尊重和反馈。
同时结合各种激励理论,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运用采取最适合的激励措施。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为何下属会对李巍缺乏必要的尊重和反馈。
从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中,我们可以推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第一、李巍与下属在工作经验上的差异,可能会造成下属对李巍的领导能力产生怀疑和不服。
在企业中人们普遍倾向信任比自己更有经验和业务更为熟练的同事或领导。
李巍的下属普遍具备至少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李巍只有4年的工作经验,至少4年的差距会使下属认为认为她经验不够丰富,仅凭一纸文凭不足以胜任领导者的岗位,基于这样的想法下属在没有对李巍领导能力有足够认识的前提下,对李巍缺乏足够的尊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组织行为学结课论文组织行为学在学习《组织行为学》的过程中,发现管理学于它的联系很大,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或是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想,通过对它的学习,对于我们在学校中的人际交往、为人处事,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它会在我们求职的路上贡献它的一份力量。
以下便是我们在这门课中的学习的主要内容: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OB对管理者的帮助:1.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人际技能;2.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3.认识组织冰山潜层的问题;4.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行为是指生命体由内在心理支配和外在目标驱使而形成的行动和作为。
组织行为指组织的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动。
组织行为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组织如何影响成员,成员如何影响组织。
组织行为研究的基本变量: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水平社会知觉: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类型:1、对他人知觉2、自我知觉3、角色知觉4、人际知觉社会知觉的偏差1).首因效应、近因效应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3)投射效应4)对比效应、框架参照5)刻板效应6)煮蛙效应、跳蚤效应7)知觉防御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凡是认知对象都有归因问题。
如责任归因、动机归因、成败归因、自我归因、错误归因等。
常见的归因偏差: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的不一致性,涉及个人利益与否导致归因不一致,忽视普遍性的偏见。
情感因素的影响。
社会知觉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聘用面试、自我实现的预言、绩效评估、员工努力、员工忠诚、归因应用决策指为解决某一问题、达到一定目标,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和资料分析,对可能出现的种种结果进行论证,评估从中选出一个最有效的方案。
营销员工如何激励才有效?前些时候在研究著名服饰零售企业“佐丹奴”的案例时,一个看似简单的策略却令我感触颇深。
那就是“让每一个在佐丹奴工作过的员工都成为零售服务的高手”。
这就是佐丹奴其吸引和保有优质员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佐丹奴在对员工的培训中非常注重知识的转化。
用佐丹奴首席运营官查尔斯·冯的话说就是“我们一直竭力促成培训知识的转移,我们的方法是形成一种文化,给予那些运用所学知识员工以积极的肯定和奖励”。
试想,对于一些希望自己不断获得成长和业绩的员工,尤其是销售一线的员工来说,谁不希望自己可以持续获得公司安排的培训机会和知识转化的指导呢?毕竟“成为零售服务的高手”就意味着未来的职业前景会更光明嘛?实践证明,佐丹奴的这些策略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员工被充分激励,顾客的满意度不断飙升,企业也成为了多项“最佳服务奖”的得主。
透过佐丹奴的案例,我们的企业应该再次强化一个管理原理。
那就是“不良好的激励员工,就不会有满意的顾客”。
我们知道,作为为企业与顾客实行“价值交付”的一线营销员工,对他们的激励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业绩的成长。
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与顾客“face to face”,他们的喜怒哀乐顾客都会最快的感受到,即使一些高阶营销主管不用每天都面对顾客,但是他们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其所指挥的基层员工,这些情绪也会在他们对顾客的态度中清晰的表露出来,好的话就是顾客满意,反之就是顾客炒了企业的鱿鱼。
谈到表现和业绩与所得回报结合起来,人们最直接想到的一定就是薪资、提成、奖金等形式的激励,其实这是一种偏颇的看法和做法。
虽然薪资提成、奖金等形式等激励绝对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却绝对不能只把员工看成“赚钱机器”和“冷血动物”。
从我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来看,过度的物质激励反而还会造成员工欲壑难填,从不满足于眼前的奖励,最终必然会早早的选择另谋高就。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来讲,一个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论述宝洁员工满意度管理(本科)-组织行为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题目:论述宝洁员工满意度管理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1 良好的工作环境1.1 合理的作息时间1.2 完备的工作配备2 合理的工作内容2.1 适当的工作强度2.2 新鲜感和挑战性3 满意的工作回报3.1 完善的福利政策3.2 晋升制度和培训制度4 营造良好得到企业文化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腾讯教育评选了2010年50佳第一工作场所,宝洁(中国)榜上有名。
宝洁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
与人们大脑中传统大型跨国公司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不同的是,宝洁公司拥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成功的员工满意度管理方式使得在大中华区只有7000余人的宝洁(中国)创造30亿元的销售额。
本文利用组织行为学关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知识对保洁公司成功的员工满意度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得出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安排合理的工作内容、设计满意的工作回报制度以及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保洁公司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促进了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增加了企业效益,进而获得销售额上的成功。
关键词:员工满意度企业管理效益引言在快速流通消费品行业内,由于竞争激烈,人员流动频繁,而宝洁却一直都保持着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离职率。
在评选最佳雇主时,不管是外国媒体还是中国媒体,宝洁一定在其中。
宝洁公司的一位前任董事长Richard Deupree曾说: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公司会垮掉,相反,如果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
宝洁公司对员工的重视可见一般。
宝洁公司的员工管理方式得到了宝洁人及社会的认可,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着重对宝洁公司成功的员工管理方式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员工满意度的管理方法。
1 良好的工作环境宝洁公司的一个信条是:只有好的生活,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所以宝洁公司一直在致力于为其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宝洁公司员工激励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描述:
星期四的下班时分,宝洁中国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周艳玲,将一张卡片放在办公桌上,这张卡片将提示每一个来找自己的同事,周五她在家工作。
同样具有提示效果的,是她在内部邮件和沟通平台上的留言——如果需要,可以直接打住宅电话找到她。
大多数公司完全无法容忍员工如此这般“自由散漫”。
但宝洁并非如此,这家全球领先的快速消费品制造和零售商,正在将跨国公司推行的“弹性工作制”带入中国职场。
这项名为“工作与生活平衡(BetterWorkBetterLife)”计划,旨在改变几十年来约定俗成的中国商业信条——出勤等同于工作,以至于需要上下班打卡。
周艳玲这个周五所做的,正是这个计划的核心部分之一——员工允许每周自由选择一个工作日,在家工作。
这项计划的其他部分还包括,员工有特殊需求,最多可以只工作60%时间的“非全职工作”;公司工作1年以上的员工,每三年可以要求一个月个人假期;上午10点才赶到公司的员工并不算迟到,而工作时间去做半小时推拿也不会被上司指责。
宝洁位于广州天河的30层办公室里,非工作设施一应俱全,随时去做运动,推拿,吃新鲜水果餐和躺在床上小睡片刻都是被鼓励的。
案例分析:
宝洁公司作为日化行业的帝国传奇,不仅在品牌管理上闻名全球,作为首创美国最早的利润分享制度和第一个实施员工认购公司股份制度的公司,宝洁也一直是在激励模式上不断保持创新的企业。
其多方位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奖励机制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导致员工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可以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种。
在保健因素上,宝洁公司为员工提供完善而有竞争力的薪资体制,配以各种基本的福利政策,如住房福利、医疗福利和福利保险等等。
在激励因素上,例如2008年起,宝洁中国在公司推行“员工长期储蓄计划”,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购买和拥有宝洁公司境外股票,真成为公司的主人。
还有弹性工作制、各式各样的资讯教育服务、亲情化管理等。
此外宝洁也致力于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司设有水果店、运动健身房、专业的按摩室等等,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
2、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人是有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要的。
成就需要指追求卓越、实现高水平目标的内部欲望。
这样的人事业心强,有进取意识。
所以除了优厚的待遇之外,员工最
关心的应该就是自己职业发展空间。
宝洁不仅多次或者“最佳雇主”的称号,而且离职率非常低。
这样归功于宝洁是当今为数不多的执行严格的内部提升制的企业。
公司的职业设计明确而有层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并且提升制度透明公正。
给予员工一条明朗的职业道路,表明公司看好他的工作能力和许给他一个有上升空间的职业前景,比任何金钱激励都有效。
3、精神激励
不管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还是ERG理论中的关系需要,抑或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亲和需要,作为社会人,都无法拒绝精神关怀带来的激励。
在宝洁员工总能得到关怀和照顾,从“伙伴计划”到日常工作中荣誉称号的评比、口头或书面形式的表彰大会,以及邀请员工参与重要决策,每一种个性化的特殊奖励都透露着公司的贴心关注。
4、开放的氛围
有时候企业文化和氛围也可以作为一个激励手段。
宝洁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家一般的让人产生极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企业氛围。
所有的员工不分等级,上至最高的CEO,下至最基层员工,全都直呼其名,没有等级、论资排辈的风气,同时也不存在其他企业通常存在的拉帮结派、亲疏有别的问题。
案例启示:
当代企业的竞争由“资本主义”向“人本主义”和“知本主义”转变,“得人才者的天下”,一个企业只有在人才上占尽优势,才能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无往不胜。
企业组织中的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某种方法和途径使得组织中的成员或群体为达成组织目标而积极行动努力工作。
在一般情况下,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推动力或吸引力,转化为自身动力,使得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使个体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成积极的“我要做”。
我们知道,员工对组织的价值并不是取决与他的能力和天赋,其能力和天赋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动机水平的高低,所以关注员工的主观积极性,以及不断开发激励手段使得员工保持这样的积极性是未来管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所谓激励,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想办法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可以满足,哪些是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满足的。
二是作为公司、组织应想办法满足广大员工合理的、主要的、可以满足的需要。
三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促成组织个人的目标实现。
同时,在实行激励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时代的差异性使得现在员工不再是单纯的“工作的机器”。
人的个性化的差异,使得其心理需求也复杂化。
要谈激励,首先我们要先理解动机是什么,许多人错误地将动机视为一种个性特质,以为有些人具备有些人不具备,因而是无法被激励的。
事实上动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人和人的动机驱动力差异很大,但总的来说动机是随着环境条件而变化的。
因此要记住动机水平不仅因人而异,同一个人还因时而异,多渠道考虑到
员工的需求,从员工本身的利益出发,从每个人的心理思考,给每一位有潜能的员工充分的施展空间,将企业的发展成果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也获得应有的回报。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金钱不再是人们唯一的或者说最大的需求,因此激励也永远不能停留在金钱欲望阶段。
即使是资金充足的企业,金钱激励也不是最好的激励模式。
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直指人心”的奖励,哪怕是一次休假旅行或者一份小礼物,恰恰是提高业绩的推动力。
因为当员工完成一项任务你给予他金钱报酬时,这笔钱会被员工当成预期薪水的一部分,认为这是我付出了额外的劳动力而取得的我应得的回报。
这部分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总有一天员工会因为自己的需求有更高层次的上升,导致“看不起”你的金钱诱惑而拒绝加班。
但是一份小礼物或者其他精神上的奖励是与员工酬劳分离的,它表达的是一种赞赏与祝贺,是来自管理者的认同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