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 格式:pdf
- 大小:287.37 KB
- 文档页数:1
浅议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所以要注重45分钟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觉得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
以下谈一谈自己的具体看法: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
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或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
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
如《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
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
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
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的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的民主氛围更浓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学生自由学习与思考的机会也多了。
但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追求“有效教学”,甚至“高效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课堂教学所关注的核心目标,高中数学课堂也不例外。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表现1.班级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量小且质量差。
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而言一般是一样的,但课堂实用时间、学习机会和质量则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以数学习题课为例,学生获得分析问题的机会有多有少,大约只有1/5左右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参与师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5左右的中等生长期只能得到部分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还有1/5左右的学困生因理解能力差而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机会。
同时,教学时间不仅有量的大小,更有质的好坏。
同样的教学时间,既可用于记忆和理解,也可用于分析、综合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教学中题海式的学习方式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
更为复杂的是,在学生差异较大的班级中,教师如果过多追求高层教学目标,部分差生就会跟不上,对优生而言,又会出现教学实用时间质差的情况。
2.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把握不够。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虽能意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在教学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但却把学生的”自流”当作”自主”,对学生的学习不作指导、不提要求,更没有及时检查和反馈,很少注意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调控学习和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这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转变教师观念,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首要问题。
3.教学水平低、知识迁移能力差也是有效性缺失的体现。
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教师独讲学生被动静听,常常是“有教无学”、“教多学少”,知识缺乏迁移性。
“教多少学多少”、“学等于教”,学生缺乏自主创新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1.从教师素质方面讲,首先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素质,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中学课程资源ZHONGXUE KECHENG ZIYUAN …………………………摘要:有效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心理需求、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分析,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层面,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分析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每一堂数学课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要想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满足和收获,就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进程更加流畅、紧凑,更合理地利用好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分析学生心理需求,奠定兴趣基础课堂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除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外,心理状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影响着学生知识接受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心理需求的了解和分析,助推精准教学。
例如,在对立体几何“三视图”的内容进行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图1中所表示的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图中标出的数值单位均是厘米,那么,这个多面体的体积是多少?从三视图的角度对几何体进行研究,这让很多学生都觉得陌生。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思维模式,我借助计算机的动画软件,将上述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做了出来,并通过移动方式将这三幅图进行了搭配组合。
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热情被瞬间点燃了。
在动画的辅助之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找到了三视图与相应几何体之间的连接点。
越是抽象性高的知识内容,学生越需要直观、生动的呈现方式,进而更积极主动地对整个知识进行研究,增添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也是如此。
知识内容越复杂、越抽象,就越需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学生提供持续学习的动力,最终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作者:傅进发王丙林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34期【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85-01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部分,越来越受教师和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数学课程要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其中就包括课堂教学的评价,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喇雪燕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写道:“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数学教育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提高数学教师的师德水平、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鼓励数学教师创新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1]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课堂教学的不同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也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高中数学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具有比较完善的语言和符号系统,知识体系更加严密,逻辑结构更强。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好数学符号系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与作用高中数学课堂评价就是通过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考察,通过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进行测量、统计、分析、判断,从而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信息。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评估课堂教学的实效。
高中数学知识点多,教学任务重,还要挤压出时间给学生用于高考复习,所以要特别注重每节课的教学效益。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估教学的实际效果,为下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是成直角的,然后再慢慢的抬起手臂靠近头顶,这时手臂与身体是成钝角。
这样一个形象的演示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角的变化,发现不同的角的特点。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进度利用多媒体将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制作成课件,同时辅以多媒体中的视频、音频、动画、色彩等功能,让知识生动起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去认识知识、学习知识。
其次,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比如“边长、周长”这个知识点,一个大的正方形周长为16厘米,将其分成四个等同的小正方形,那么边长和周长各是多少?一般学生对正方形周长的运算十分熟练,但将这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变得复杂之后,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实物来创设情境。
一个正方形的纸片,将其对折,剪出四个等同正方形,然后通过通过拼图、对比来分析题目,或者在纸张上写上数字等,让自己能看明白,从而得出解答结果:边长是2厘米,周长是8厘米。
五、结语新课改对数学学科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技巧、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实践能力、发掘和拓宽思维。
因此小学数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转变教学思路,采取多种途径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1]范腾.《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2]徐昌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肖银仙 (南昌外国语高新学校 江西 330000)【摘 要】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课程实施之后,教师的教学应当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
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进行分析,首先介绍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理念的设计,然后针对如何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为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224学习版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但当前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教学现状却展现出不尽如人意的一面,师生负担日益加重的教学事实与有效教学的本质相去甚远。
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同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重视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优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设计的质量,而教学设计则是建立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的,假如没有备课或者备不好课,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与效率也就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
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并不是因为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是因为教师备课比平时要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
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是以教师精心备课为基础的。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工作,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思路、确定教学方法、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书写教案等等。
二、创设教学情境尽管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已经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其中的一些知识点仍然再实际生活中有所体现。
这样的课程特点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数学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高中数学课程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有所增加,使得分很多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形成了刻板印象,如果教师直接讲解,会增加课堂的枯燥性,在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指引下,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作为依据,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课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教师讲解到“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商场举办抽奖活动。
教师让学生扮演商场的工作人员,利用随机事件的该路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个抽奖的方法和获奖机制,将商场的礼物送给消费者。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相关推荐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精选7篇)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篇1摘要: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而让学生有兴趣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有收获是课堂有效性的体现。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目标有效教学互动兴趣效率老师的抱怨:“这类问题明明已经讲过许多遍,还是很多人不懂,更谈不上运用。
略加条件改变,就束手无策,真让人难以理解。
”学生的抱怨:“老师讲的时候听得明白,上课也认真做了笔记,但到自己做题时还是不会正确分析,找不到突破口,该怎么办?”常规的课堂教学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因此对于在一线教学的我们来说,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激情不高、课堂教学气氛不浓的局面,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思考并在实践的层面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成效。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的学习活动。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有限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一堂课、一道题到底能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什么才是这堂课、这道题的真正重心所在。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的运算能力很差,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以前和平时的练习较少。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理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形成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策略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设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同时也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因此设计教学策略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目标结果,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设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将有助于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教学内容的选择高中数学内容繁杂,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需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3. 教学方法的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有些抽象概念和定理,可采用示例引入的方式,逐步深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于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答问题。
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做到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掌握和应用。
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媒体、教学工具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对于一些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实物模型、实验仪器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教学策略的实施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作者:张华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3期正课堂学习与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根本阵地,也是同学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课堂效率直接制约者教学质量的高低。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现实中的数学问题,积极运用数学概念来分析和解释生活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内容,无论是在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在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都较初中有着明显的区别和更高的要求,多数学生一进入高中就感觉到学好数学不容易?在提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对于我们教师,如何设计好每个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结合高中教材,浅谈数学课堂小结的几种方式?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
作为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而应采用组织引导,设置问题和问题情境,控制以及解答疑问的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发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尽量做到基础分流,弹性管理。
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稳步地前进。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问题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能力。
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题,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从来没有放弃对于学生的指导,尤其在讲授新课时,我将教材组成一定的尝试层次,创造探索活动的环境和条件。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从特殊去探索一般,通过类比、联想,从旧知去探索新知,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数学课堂教学也需要不断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以创新为主题,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在考察学生对某个概念掌握的程度。
而对于创新教学,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实际问题,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函数的定义时,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实例,如通过加工厂的产能来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理解函数的定义和应用。
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
而创新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学习。
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算能力的测量。
而创新评价方式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采用项目评价的方式。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数学课题,进行研究和实践,并进行成果展示。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师生互动方式。
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
而创新的师生互动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性和互动性。
可以采用反转课堂的方式,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起到辅导和引导的作用。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
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以及这三年新课改的体会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一、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资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且没多大用处的,而是与生活的联系紧密.为此,可以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循环结构时引进电脑病毒事件“熊猫病毒”,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对同学们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并回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完一个例题后,让学生归纳其解法,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的作业做得很好时,当学生的解题方法新颖时,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时,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精神时,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学习信心,达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目的.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要回归认识的最初,也就是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而言,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有些课题要数形结合求解,此时可联系图形,以使问题直观易懂,学生吸收自然好.对于一些综合题,可结合分析,采用点拨讲授法,要挖尽条件,点其窍门,减缓坡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便于学生吸收.需要指出的是,设置问题时要尽量具体,环环相扣,而且要多范围,最后也要有“从中你有什么收获“这样的总结性问题,切忌蜻蜓点水,不深不透.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工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具有激情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数学教学水平是高中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的一个方面。
高中数学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初步的数学分析、初步的几何、初步的代数和初步的概率等。
数学教学是学生加强数学理论知识和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绩提高,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就从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课外辅导和新型媒体等几个方面探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方法。
一.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同时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情境教学法具体可分为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设置为一个魔方、拼图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达到共同进步。
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设定为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互相提升,同时也对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进行补充和纠正。
3.启发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发现或体验,达到暗示和引导学生领会真理的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规律和原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奥妙,并激发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态度。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每一节课的根本,也是教师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进行系统化分析,并在教学中将其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呈现。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学习课程内容与实践融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数学概念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数学学习的亲和力和实用性。
三.课外辅导教育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还包括教师和家长的课外辅导。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已经比较扎实,但有些学生仍然存在问题,需要额外的辅导,教师可以在课团队形成病句成员定期到学生家庭开展课外辅导,对于家长的要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不仅有助于学生课程知识的加强,也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业方向。
浅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摘要: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
教学即研究,而不是现成知识技能的传递,哪怕所传递的知识是很好的,教学的核心就是催生学生新观念的产生,学生不是装知识技能的”容器”,教师也不是”填装人”,更新了教育观念,教师才会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181-011.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
教学即研究,而不是现成知识技能的传递,哪怕所传递的知识是很好的,教学的核心就是催生学生新观念的产生,学生不是装知识技能的”容器”,教师也不是”填装人”,更新了教育观念,教师才会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施以引导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各种观念、思想、规律、方法的发生成长过程,(简接的)体验数学家是怎样发现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新问题、归纳总结成一般规律,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影响、引导学生,而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知识结论传授为主线的传递性教学思路,而采取探究、研究性教学。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
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
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
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浅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9-11-19T09:41:20.4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作者:敖徐[导读] 数学家B.Demollins说过:“没有数学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我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然而若没有两者,人们就什么也看不透。
”
敖徐(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四川南充 637300)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33-01 数学家B.Demollins说过:“没有数学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我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然而若没有两者,人们就什么也看不透。
”由此可见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思维方式等各方面。
然而在高考的桎梏下,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弊端,笔者将从重知识、轻能力;
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重注入、轻启发等几个方面进行粗探。
一、重知识、轻能力
近年来,“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培养能力。
”这一点虽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仍然举步维坚。
无可讳言,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理解或者记住知道要点,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因此他们不辞辛劳在书山题海中找出自己未讲的或未深入的知识点让学生“咽下”,并不时地提醒学生要“博览众长”。
然而在高考和中考中我们许多学生仍然会出现许多不如意之处,偶遇新题时,措手不及或糊拉乱扯;面对难题时,慌不择路或望洋兴叹。
这就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除注重知识堆砌外,是否还有一些能力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根据我们的观察思考认识到提高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水平还必须重视与强化知识堆砌时具有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外的迁移能力、洞察能力、猜想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大纲之外的一些能力。
二、重结论、轻过程
“只看结论,不看过程”这是教育问题中的千年沉疴。
关于重结论轻过程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来讨论。
其一,教师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成绩的好坏(即分数的高低)而忽略除学习以外的其它因素.其中也包括教师在试卷和作业的评改中只看答案而忽略其解题过程等情况。
其二,教师和学生,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只注重教师归纳出的定理性结论,而忽略其推导过程,比如,在讲平面区域的划分问题时老师会归纳出 “1)有n条直线,其中两两相交,但任何三条不共点,则n条直线,将平面分成的部分;2) 若n个球面每两个相交于一个圆,则这 n个球把空间分割成个部分。
”等一系列定理性结论.然而这些结论在理解上;跨度大,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强.在计算上;计算冗余繁杂,牵涉面积广,从而一部分学生就在心中树立起 “反正是结论,只要记住就万事大吉了”的不好念头.然而高考数学不是从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或只是简单的背育或复述,面是是在课本以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纵向横向的拓展,要求经过回忆,对比,分析,归纳,综全等思维操作后才能得出答案,此时放多同学虽看到熟悉的 “老朋友”却惊讶得不知道 “怎么办了”!
三、重理论、轻应用
诚然,我国的大、中、小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应居于世界前列,然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却有些难登大雅!当然这与教育不无关系,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使学生对价值(即社会伦理推测)有新的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南京大学文学院董健教授更是一语点破实质“我们的教育不是立人,而是制造机器、机器再用也是机器。
”当然我们不去考究董教授的措辞是否片面,单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确存在某些不足的问题。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很少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更未让学生在研究问题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而是以单纯的教师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这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教学旧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为学生营造开放性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让学生综合应用知识与实践的机会。
因此“理论指导实践”成了一句口号。
正如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历史系教授许倬云说:“我们的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尤其在国内,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小学教育基本变成了高考、中考考什么就学什么;老师也是如此,深研的是中考、高考题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重注入、轻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便于控制教学中的各个细节,也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内容往往形成了教师唱主角甚至是唱独角戏的局面。
近年来,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现象已得到较好的抑制,但仍存在着“步子小、提问太多”的极端现象,“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其结果是使一些学生在解题中虽然一步步会做,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无可讳言,当今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而不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所有知识不加筛选的强加给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契机并进行适当调控,既要扩展学生的思维,又要培养学生严谨思考,充分论证,精确计算的科学态度与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精神品德。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只有当学生进入了“愤”与“悱”的状态,即“可意会不可言传”时教师因时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要记住学生不应是一个个被填满的容器,而应是一支支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理所当然是火把的点燃者,是学生思维、智力、智慧的开发者、发掘者。
因此教学过程应尽量多地创设“愤”、“悱”情境,然后根据学生表现恰到好处给予点拔。
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在学生最感困惑的认识焦点上设疑,在学生的思维定势或思维缺陷处设问。
真正做到“普教者,使人继其志”让学生主动地、极积地、独立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基本功的具体体现、是一堂课好坏的体现。
课堂的灵活处理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卖关子”、“摆架子”的机会,而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手段,具有较强的原则性、技巧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只有科学地实施,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点击教学创新丛书》胡建军主编.
[2]《数学教育学》刘安君、孙全森、等编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3]《中学数学》1990年1~6期,江苏《中学教学》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