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5.17 MB
- 文档页数:442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1. 引言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规范和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汇编了一些重要的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旨在提供一个综合的参考,帮助读者了解和遵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监管职责、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等内容。
法律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惩罚措施。
3. 《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是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旨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法律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监测监控、排放标准、应急预案等内容,为保护大气环境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4. 《水污染防治法》该法是对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
法律对水污染防治的目标、监测监控、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等进行了规定,促进了水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是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旨在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污染。
法律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管理、收集运输、处置利用等方面的要求,推动了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6. 《环境影响评价法》该法规定了对规划、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旨在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法律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程序、责任主体以及评价报告的审批和公众参与等内容,提高了环境保护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7. 《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法》该法是对资源循环利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旨在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法律规定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政策措施、产业支持和管理机制等内容,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8. 《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是对野生动物保护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环保法律法规汇编.docx正文:第一章概述1.1 介绍本章对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概述,介绍环保法律法规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第二章环保法律法规体系2.1 环保法律法规的分类本章详细介绍环保法律法规按照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包括环境保护总则、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等。
2.2 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的层级结构本章详细介绍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的层级结构,包括国家级法律法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行政法规等。
第三章环保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3.1 环境保护总则的法律法规本章详细介绍环境保护总则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3.2 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本章详细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3.3 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本章详细介绍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水污染防治法》等。
第四章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与违法处理4.1 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与权限本章详细介绍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包括环境监管、监测与监察等。
4.2 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管本章详细介绍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管机制,包括罚款、行政拘留等。
4.3 环保法律法规的违法处理本章详细介绍环保法律法规的违法处理措施,包括行政处罚、刑事责任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文2. 《大气污染防治法》全文3. 《水污染防治法》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保:环境保护的简称。
2. 环保法律法规:指对环境保护事项进行规范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3. 环境保护总则:指环保法律法规中对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的总称。
----------------------------------------------------------正文:第一章环保法律法规的定义和目的1.1 定义本章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定义进行详细解释,阐述环保法律法规的含义和范围。
本章明确环保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解释环保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环保法律法规的分类2.1 分类标准本章介绍环保法律法规按照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包括细化的分类标准和各类法律法规的特点。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1. 环境保护法概述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于1989年颁布实施,近年来经过多次修订,内容更加完善。
该法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管理等内容。
主要内容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人民为中心的原则;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实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促进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提高环境管理和监察能力;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污染。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
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管理:制定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环境质量标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工业企业、农村生活污染源、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管理。
重要修订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环境保护法多次进行修订。
其中,2014年的修订对法律中的很多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了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对象;提高了环境违法行为的罚款额度;增加了环境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
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对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监管;增加了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追究;加强对环境保护机构的监督。
推动绿色发展: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支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
2. 大气污染防治法概述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专门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制定的法律,于1987年颁布实施。
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原则、目标、控制范围以及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组织实施等方面内容。
主要内容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气污染防治的原则:综合治理和源头控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公众参与和科学研究。
XX有限公司MS-CARE-01社会责任及EHS手册(1.0版)制订:审批: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5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6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76)内蒙古自治区高盐水污染防治指导规范(内政办发【2014】38号) (83)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8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6)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18)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16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72)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 (200)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 -2007) (23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7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79)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 (28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3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19)煤制天然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179-2013) (3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330)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34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 (34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第一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概述1.1 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2 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1.3 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第二章: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2.1 大气污染防治法及配套细则2.2 大气污染源排放标准和限制2.3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和技术要求第三章: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3.1 水污染防治法及配套细则3.2 水污染源排放标准和限制3.3 水污染治理和净化技术要求第四章: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法规4.1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及配套细则4.2 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处置方式4.3 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要求第五章: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5.1 噪声污染防治法及配套细则5.2 城市、工业和交通噪声的限制和控制5.3 噪声治理设施和技术要求第六章: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6.1 土壤污染防治法及配套细则6.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监测要求6.3 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要求第七章: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法规7.1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及配套细则7.2 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和控制要求7.3 放射性物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8.1 生态环境保护法及配套细则8.2 生态环境保护区划和保护措施8.3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要求第九章:环境监测与评估法律法规9.1 环境监测与评估法及配套细则9.2 环境监测方法和标准要求9.3 环境影响评估程序和要求第十章:违法行为处罚及责任追究法律法规10.1 环境违法行为处罚法及配套细则10.2 环境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10.3 环境民事赔偿和公益诉讼附件:1. 大气污染源排放标准表2. 水污染源排放标准表3. 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分类4. 噪声源限制标准表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表6. 放射性物质监测标准表7. 生态环境保护区划图8. 环境监测方法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生态环境保护:指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活动。
2. 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要求:指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要求。
环保法律法规汇编环保法律法规汇编第一章:环保法律法规概述1.1 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体系1.2 环保法律法规的重要性1.3 环保法律法规的目标和原则第二章:环境保护基本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三章:环境监管与执法3.1 环境监管体制与机构3.2 环境监测与监控3.3 环境执法程序与权限3.4 环境执法手段与处罚第四章:大气污染防治法规4.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限值 4.2 大气污染治理和减排技术4.3 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措施第五章:水污染防治法规5.1 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与限值5.2 水污染治理与减排技术5.3 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措施第六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 6.1 固体废物分类与管理6.2 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技术6.3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措施第七章:土壤污染防治法规7.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限值7.2 土壤污染调查与治理技术7.3 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和措施第八章: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8.1 放射性物质排放与防护8.2 放射性污染防治技术与措施8.3 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与处置附件:本文档涉及的法律法规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限值:是指国家对不同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排放进行限制的标准和限值要求,确保大气环境质量。
3、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与限值:是指国家对不同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指定的标准与限值。
4、固体废物分类与管理:是指依据固体废物的性质和产生源头对其进行分类,并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固体废物的合理处置和利用。
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限值:是指国家对土壤中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和对土壤的农产品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标准与限值。
环保法律法规政策资料汇编环保法律法规政策资料汇编一、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概述1.1 国家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规定。
1.2 环保法律制度改革方案—对国内环保法律体系进行改革,提升环境保护效能。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对现行环保法进行修订,强化环保监管力度。
1.2.2 全国一体化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对全国环境标准体系进行整合,提高标准一致性。
二、环保法规2.1 空气污染防治法—对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规定。
2.1.1 大气污染源普查与登记管理办法—对大气污染源普查登记进行管理。
2.1.2 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及检测法—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限值和检测要求。
2.2 土壤污染防治法—对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规定。
2.2.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分类。
2.2.2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对土壤污染风险的管控进行规定。
2.3 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规定。
2.3.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不同类型水污染物排放进行限制。
2.3.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办法—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管理。
三、环保政策文件3.1 清洁能源政策文件3.1.1 可再生能源发电优惠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赋予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
3.1.2 太阳能产业发展政策—对太阳能产业进行扶持和发展政策。
3.2 废物管理政策文件3.2.1 固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进行规划和措施制定。
3.2.2 电子废物处理和管理办法—对电子废物的回收、处理和管理进行规定。
四、附件列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大气污染源普查与登记管理办法3. 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及检测法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5.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6.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办法8. 可再生能源发电优惠政策9. 太阳能产业发展政策10. 固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1. 电子废物处理和管理办法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大气污染源普查:指对国内各类大气污染源进行普查调查和登记管理的活动。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1.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对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责任和监管措施,包括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和环境应急等方面内容。
2. 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是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制定的专门立法,旨在保障大气环境质量,防止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排放标准和监管制度等。
3. 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针对水污染问题制定的专门立法,主要用于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安全。
该法规定了水污染物排放的标准、水污染的治理措施以及水环境保护的监管机制等。
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用于规范固体废物处理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该法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的要求,以及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措施。
5. 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是为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噪声排放的限制标准、噪声污染的监测与控制措施,以及噪声污染损害赔偿的责任等。
6. 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是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法规。
该条例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包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修复和游客活动的规范等内容。
7. 森林法森林法是为了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而制定的专门法律。
该法规定了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责任,包括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内容。
8. 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措施,包括对海洋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生态修复等方面内容。
9. 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而制定的专门法律。
该法规定了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饲养繁殖和贸易管理等措施,以及对非法狩猎和非法采伐等行为的惩罚规定。
《环保法律法规汇编》《环保法律法规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基本生存权益,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督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公开透明、保护法律责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鼓励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产品和技术;鼓励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
第五条国家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依法追究环境污染者或者破坏生态环境者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保护目标第六条国家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保护目标,建立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第七条环境质量标准应当科学、合理,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第八条重点控制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等。
第九条制定环境保护目标,明确环境质量的改善目标,完善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第三章环境污染防治第十条预防污染为主。
实行源头减排、循环利用、减量化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十一条加强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的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第十二条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物浓度。
第十三条加强水污染防治,控制水污染物排放,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
第十四条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控制土壤污染源的扩散和剥离,修复破坏的土壤生态功能。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十五条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第十六条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加强森林防火、防虫、防病工作。
第十七条加强草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
第十八条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湿地等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十九条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资源。
附件一、《环境质量标准》附件二、《环境保护目标》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质量标准:指规定环境质量的标准,是评价环境质量的依据。
2023年环保法律法规最新汇编前言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不断更新和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本汇编旨在收集2023年我国环保领域的最新法律法规,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1. 环境保护法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更新时间:2014年4月24日- 主要内容: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政府职责、企业责任、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等。
2. 环境影响评价法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更新时间:2002年10月28日- 主要内容: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程序、责任等,要求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 污染防治法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更新时间:2015年8月29日- 主要内容: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制度、措施、监管等,旨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更新时间:2017年6月27日- 主要内容:明确了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制度、措施等,要求加强水环境监管,保障水资源安全。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更新时间:2020年4月29日- 主要内容:规定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基本制度、措施、责任等,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和资源化利用。
4. 生态保护和修复法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更新时间:2010年- 主要内容:明确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更新时间:2010年12月25日- 主要内容:规定了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措施、责任等,加强水土流失防治,保障水资源安全。
5. 环保监管与执法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更新时间:2020年8月6日- 主要内容:明确了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的种类、程序、责任等,加强环保执法监管。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更新时间:2014年4月24日- 主要内容: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政府职责、企业责任、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等。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汇编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问题,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汇编,以期为读者提供相关环保法规的全面了解和参考。
一、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法律法规,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责任和措施,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针对大气污染问题,规定了大气污染的防治目标、控制标准和排放许可制度等,旨在保护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的危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则主要关注水污染问题,内容涵盖了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为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是我国于2018年新颁布的法律,该法着眼于保护生态环境,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要针对固体废物的处理和管理问题,包括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方面,旨在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二、环境保护的特定领域法律法规1. 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
《水土保持法》旨在保护水土资源,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重点关注水土保持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和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
2. 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作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具体细化,该条例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和实施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排污许可制度和排放标准等方面。
3.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细化,包括水质标准、水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和监测要求等方面,旨在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和管理。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远洋渔业法》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环境保护法》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生物保护法》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水利法》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法律,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2. 水污染防治法:针对水体污染问题制定的法律,包括水环境质量、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保护等内容。
3. 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要调整和规范固体废物的排放、处置等环节,保护环境不受固体废物污染。
5. 海洋环境保护法:为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规定了海洋保护的法律责任和措施。
6. 自然保护区法:设立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环境。
7. 草原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8. 森林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森林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经营。
9. 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新建、改建和扩大重大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0. 水土保持法:维护农田水土资源,加强对水土流失的预防和管理。
11. 远洋渔业法:管理和规范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
12. 海洋石油环境保护法:保护海洋环境,规范海洋石油开辟活动,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13. 水生生物保护法: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5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6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76)内蒙古自治区高盐水污染防治指导规范(内政办发【2014】38号) (83)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8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6)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18)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16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72)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 (200)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 -2007) (23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7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79)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 (28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31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18)煤制天然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179-2013) (3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329)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34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 (34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环保法律法规汇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汇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汇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汇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汇编常熟市环境保护局第一编法律1 - 0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 - 0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 - 0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 - 0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 - 0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1 - 0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 - 0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1 - 0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 - 0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编行政法规2 - 0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 - 0 2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 - 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 - 0 4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 - 0 5 .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 - 0 6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 - 0 7 .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 - 0 8 .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三编地方性法规3 - 0 1 .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3 - 0 2 . 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3 - 0 3 . 江苏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3 - 04 . 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3 - 0 5 .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3 - 0 6 .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3 - 0 7 . 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3 - 0 8 . 苏州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四编部门规章4 - 0 1 .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4 - 0 2 .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4 - 0 3 环境标准管理办法4 - 0 4 .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4 - 05 .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4 - 0 6 .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4 - 0 7 . 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 ( 试行 )4 - 0 8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4 - 0 9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4 - 1 0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4 - 1 1 . 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4 - 1 2 . 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4 - 1 3 .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4 - 1 4 . 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4 - 15 . 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4 - 1 6 .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4 - 1 7 .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4 - 1 8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4 - 1 9 .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4 - 2 0 .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4 - 2 1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4 - 2 2 .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4 - 2 3 . 环境信访办法4 - 2 4 . 环境统计管理办法4 - 25 . 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4 - 2 6 .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 试行 )4 - 2 7 . 洗染业管理办法4 - 2 8 .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4 - 2 9 . 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4 - 3 0 . 危险废物出口核准管理办法4 - 3 1 .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修正案4 - 3 2 . 关于废止、修改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4 - 3 3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五编政府规章5 - 0 1 . 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5 - 0 2 . 苏州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5 - 0 3 . 苏州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汇编说明 :本汇编内容均来自网站,如有错误或已更新,请与章燕东联系,联系电话 : 5 2 8 1 4 6 4 2 ,内线 1 4 1 5 。
《环保法律法规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环境质量标准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第四章水污染防治第五章土壤污染防治第六章噪声污染防治第七章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第八章危(wei)险废物管理第九章放射性污染防治第十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十一章化学品管理第十二章管理与监督第十三章法律责任第十四章附则简要注释如下:1. 环境:指自然界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
2. 环境质量标准: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制定的规定环境质量的标准。
3. 污染源:指排放污染物的场所或者活动,如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等。
4. 污染物:指影响环境质量或者生态平衡的有害物质。
5. 尾气:指机动车辆产生的废气。
6. 饮用水:指供人们日常饮用的水。
7. 土壤:指地球表面的颗粒状岩石层、有机物质层以及含水层。
8. 污染防治: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9. 环保部门:指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国家行政机关。
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环保法:环境保护法,是指为了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预防和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和人民身体健康而制定的法律。
2. 污染物: 指影响环境质量或者生态平衡的有害物质。
3. 大气污染:指各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造成的危害。
4. 固体废物:指无法再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建造垃圾等。
5. 危(wei)险废物:指因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具有易燃、易爆等危(wei)险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废物。
6. 放射性污染: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的放射性物质超过自然界的背景水平所造成的污染。
7. 生态环境保护:指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动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8.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建设项目、政策、规划等环境决策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采取措施减轻或者避免对环境造成伤害。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1.环境保护法1.1 目的和基本原则1.2 主要责任和义务1.3 环境影响评价1.4 污染物排放控制1.5 环境监测与评估1.6 重点污染源监管1.7 环境应急管理1.8 环境信息公开1.9 行政强制措施和处罚1.10 基金和补偿2.大气污染防治法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2 大气污染物监测和排放许可2.3 大气污染防治计划2.4 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2.5 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2.6 治理重点区域和行业3.水污染防治法3.1 水污染排放标准3.2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3.3 水环境质量标准3.4 水污染防治计划3.5 水污染防控设施建设3.6 水污染物治理技术和方法3.7 水源保护和水资源管理4.土壤污染防治法4.1 土壤污染物排放标准4.2 土壤污染调查和评估4.3 土壤污染防治计划4.4 土壤污染防控设施建设4.5 土壤污染修复和治理技术4.6 农用地质量保护5.噪声污染防治法5.1 噪声排放标准5.2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5.3 噪声环境质量标准5.4 噪声监测和评估5.5 噪声源管理和减排技术6.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6.1 固体废物排放标准6.2 固体废物污染预防6.3 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6.4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6.5 危险废物管理7.环境保护税法7.1 环境保护税税种和税率7.2 税务管理和征收程序7.3 税收优惠和减免7.4 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和补偿8.生态环境保护法8.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原则8.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评估8.3 自然保护区管理8.4 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8.5 生态环境损害调查和责任追究附件:1.环境污染排放许可申请表3.环境违法案件处理决定书范本4.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指在建设项目或政策法规实施前,对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的过程,旨在减少和预防环境破坏。
环保法律法规汇编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重要议题,各国纷纷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多个领域,从大气污染防治到水污染治理,从固体废物管理到生态保护,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重要法律。
它明确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和要求,规定了工业企业、机动车、扬尘等各类污染源的治理措施。
比如,对于工业企业,要求其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减少废气排放;对于机动车,加强尾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检测,推广新能源汽车,以降低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同时,这部法律还强化了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对于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将面临严厉的罚款、责令停产整治等处罚措施。
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相关责任人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二、水污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发挥着关键作用。
该法律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保护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对于污水排放,要求企业必须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
对于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了严格的保护区,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让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当地的水环境状况。
对于违反水污染防治法的行为,同样会给予严肃的处理,包括罚款、吊销排污许可证等。
三、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固体废物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它涵盖了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等环节。
对于工业固体废物,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其产生量,并进行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也在法律中有明确要求,以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危险废物的管理则更为严格,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特殊的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并且要有详细的记录和报告制度。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汇编整理一些国际上常见的环保法律法规,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达成的一项重要协定,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各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国家贡献,共同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
该协定对各国的环境政策、减排目标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环境保护监管等内容。
该法规明确了环境权利的保障和环境责任的承担,为我国的环保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废弃物管理条例》《废弃物管理条例》是我国关于废弃物管理的重要法规,规定了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废弃物分类处理制度,加强对废弃物的监管和治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重要的国际环保协议,旨在保护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
各国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加强对物种的保护和管理,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大气环境领域的重要法律,主要规定了大气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各地应加强大气监测和排放管理,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众的健康。
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生活垃圾分类是环保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数量,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规定了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收集方式等内容,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七、《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海洋环境而颁布的法规,规定了海洋污染治理、海洋资源开发等内容。
各国应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禁止非法排放污染物,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规范企业环保行为,完善环保管理制度,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汇编。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汇编适用于企业内部环保管理行为的规范和监督检查,适用于所有从事环保行业的企业和个人。
第三条环保管理特点环保管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长远性特点。
第二章环保行为规范第四条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一)企业应当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证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地方条例规定的要求。
(二)企业应当依法申报排污量、购买排放指标和环保产业基金等,并按规定缴纳相应费用。
第五条环保设施建设和管理(一)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环保设施,并对其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
(二)环保设施建设完成后,应当及时批准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备。
第三章环保管理制度和责任第六条环保管理制度(一)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明确环保工作职责和管理流程,规范环保行为。
(二)环保管理制度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责任追究、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等方面。
第七条环保责任(一)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明确环保工作主管领导,建立健全环保工作机构。
(二)环保责任主要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企业一把手要亲自领导、亲自抓环保。
第四章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第八条环境监测(一)企业应当进行常规的环境监测,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方面。
(二)监测数据应当准确、完整、及时,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送。
第九条环境信息公开(一)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企业环保情况。
(二)环保信息公开应当遵循公开原则,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3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6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8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98)内蒙古自治区高盐水污染防治指导规范(内政办发【2014】38号) (108)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1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25)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50)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1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0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 (234)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 -2007) (27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2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330)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 (33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37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84)煤制天然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179-2013) (38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397)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41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 (41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七条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十二条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第二章监督管理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
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
第十四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第十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
第十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测规范的要求。
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
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十八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第十九条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第二十条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前款规定以外的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或者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
第二十一条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第二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
第二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第二十五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第二十六条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第二十九条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
第三十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引进外来物种以及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第三十一条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第三十二条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
第三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水源枯竭、种源灭绝等生态失调现象,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三十四条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标准,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三十五条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国家机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组织应当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
第三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第三十八条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