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36.51 KB
- 文档页数:6
山西省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文科综合(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B)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2.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C)
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③科举制④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A)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B)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D)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6.右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A)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
D.红军会宁会师
7.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B)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8.下图反映的是哪一年军事行动的进军路线(A)
A.北伐战争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9.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
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B)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10.“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C)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1.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周恩来总理这个愿望的实现是在(C)
A.1953年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候
B.1955年4月,亚非会议上
C.1971年10,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的时候
12.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下面属于上古文明内容的是(A)
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③种姓制度④雅典民主政治⑤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3.“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达到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抨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各种罪恶,赞美了现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以上表述反映的是(A)
A.《神曲》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B.《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反对种族压迫的思想
D.《命运交响曲》中同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
14.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
A.① B.② C.③ D.④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D)
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8分)
16.在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中,各国家、各民族都曾爆发过大规模的革命。根据下面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4分。写错字不得分)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辛亥革命。(1分)
(2)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
(3)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的革命是法国大革命。(1分)
(4)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是十月革命。(1分)
17.阅读下表,回答问题。(4分)
(1)表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答:农业税收入略减(1分)工商杂税收入增加(1分)总收入增加(1分)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分)
答:洋务运动的推进;工商业迅速发展;近代企业产生。(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三、材料题(本题共10分)
18.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材料二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四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头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依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4分)说明了什么?(1分)
答:发展:城市(镇)兴起(1分)商业繁荣(1分)纸币产生(1分)海外贸易兴盛(1分)说明:宋代商业繁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1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答:地位:经济中心(1分)意义:瓦解封建制度(1分)孕育早期资产阶级(1分)
(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2分)
答: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四、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2 分)
19.材料一该法规定了各个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出自罗斯福新政颁布的什么法令?(1分)为什么说该法令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2分)答:法令:《产业复兴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