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的一般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20.69 KB
- 文档页数:5
出版社的一般编辑流程
一、策划组稿
图书策划组稿,主要包括市场调查、形成选题、论证选题、预约书稿、订立合同等环节。
1.市场调查
(1)了解读者需求情况
确定拟策划选题的大致内容和读者对象,以及拟策划选题的实用功能(备学、备查、备考等),估计读者能接受的拟策划图书的价位。
(2)了解同类图书情况
市场上如有与所拟策划选题同类或近似的图书,了解其编写编辑思路,主要内容及其特色,封面、版式、开本、印制特点,规模(总字数、印张数)、定价(含内文和封面用纸、印张定价),读者群定位和销售情况等。
(3)征求发行中心的意见
在选题策划过程中,随时与出版社发行中心保持沟通、联系,并认真听取其意见,修正所策划选题的内容和形式。
2.形成选题
(1)通过调查比较、充分地了解市场情况后,确定拟策划选题的内容、形式特点(卖点),同时物色合适的作者。(2)撰写选题策划报告,详细填写选题申报单,包括书名、作者、读者对象、规模(总字数、开本、印张数)、定价(含印张定价)、出版时间、主要内容及特色(区别于同类图书),成本核算(含稿酬和直接印制成本)以及市场预测(含预计总销售数、销售折扣和盈亏情况)。
3.选题论证
(1)将所策划选题首先提交编辑室论证,充分吸收编辑室内部的合理意见,修改、完善选题策划。
(2)编辑室内部论证通过后,将所策划选题提交分管总编审查,按照分管总编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3)所策划选题获分管总编同意后,交出版社编辑委员会论证,回答编辑委员会的质询。
4.预约书稿
所策划选题获出版社编辑委员会论证通过后,策划编辑根据编辑委员会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选题,并组织落实。同时,将有关信息报总编室,以便向教育部报选题计划,向新闻出版总署实名申请书号。
(1)联系作者并向其说明选题策划的详细构想,尤其要说清楚选题的内容特色,并要求其提供编写计划、编写凡例和书稿样稿。
(2)审查作者提供的编写计划、编写凡例和书稿样稿等材料,并向作者提出明确而详细的修改意见。
5.订立约稿合同
(1)作者提交的编写计划、编写凡例和书稿样稿等获通过后,即可与作者订立约稿合同。约稿合同必须包括:作者保证拥有著作权、作者不得将书稿交与第三方使用、交稿时间、总字数(若为字词典还包括条目数)、稿酬标准和支付方式及时间、书稿编写要求等内容。
(2)订立约稿合同程序:策划编辑根据出版社标准约稿合同,拟定约稿合同,待室主任审查通过后交(寄)作者两份;作者签字(盖章)交(寄)回后,待室主任签字后交总编室加盖合同章。合同原件一份交存总编室,一份交(寄)作者。室主任及策划编辑留存复印件。
6.督促作者按时交稿
(1)订立约稿合同后,在作者撰稿过程中,策划编辑注意与其保持经常联系,了解书稿编写进度,督促作者按时交稿。
(2)作者撰稿过程中如遇困难或问题,应力所能及地帮助其解决,以确保作者按时交稿。
二、稿件收取.
收到作者提交的稿件后,要对书稿进行仔细检查。
1.检查书稿是否“齐、清、定”
“齐”指书稿项目完整,一般包括:内外封(包括书名、作者名单、作者署名、著作方式、出版者等)、目录、序(前言)或编写说明、凡例、检字表(音序或形序)或条目索引、正文、附录(含参考文献、参考答案)。其中,内外封、目录、正文必不可少。如个别项目作者因故暂时无法交稿,应与其约定最后的交稿时间。
“清”指书稿字迹清楚,排版录入员能够辨识。现在一般要求作者提供电子文稿及打印样。书稿中如有国际音标、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插图、表格等内容,要特别检查其是否正确、清晰。
“定”指作者交付的书稿是最后定稿,作者不能在编辑出版过程中随意改动文稿,尤其不能大幅度改动。
2.检查书稿是否达到约定要求
如果书稿在规模、体例、内容和质量等方面,未达到约定的编写要求,可以退作者修改。如果作者拒绝修改,或经反复修改仍达不到要求,可作退稿处理并终止约稿合同,并可按10~15元/千字给付作者资料费。作者自行投稿的,一般不付退稿资料费。
如果作者交付的书稿达到约定的要求,即可开始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
3.关于自然来稿的处理
收到自然来稿,须交总编室登记,记录书稿名称、作者、篇幅(页数;书稿是否齐、清、定)、收稿时间,并尽快做出处理(根据《著作权法》,收稿后六个月内必须将处理意见通知作者,否则视为同意出版)。如认为没有出版价值,即行退稿(挂号寄出或请投稿者自行取走),并作退稿登记(注明退稿时间和退稿方式)。如认为有出版价值,填写选题申报单,并按程序进行选题论证。论证通过且正式发稿后,与作者订立图书出版合同;论证未获通过,则作退稿处理。
三、编辑加工
经过检查,确认作者所交书稿达到齐、清、定,且达到约稿要求,即可开始编辑加工工作。与此同时,责任编辑要制订生产进度倒计时表,确保按时出书上市。图书的编辑加工,一般须经过“三审”,即初审、复审、终审。1.初审
初审编辑(一般为责任编辑)一般应先翻阅书稿的目录、凡例、前言以及三分之一左右的正文,了解全书的基本内容、编写特点、结构和体例等,然后再通读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初审工作主要包括:
(1)改正书稿中出现的字词错误、读音错误、知识性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欧化错误、观点错误等。
(2)统一全书体例,包括统一各级标题、格式、数字用法等。
(3)在书稿上标注需特殊制作的内容,如国际音标、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外文、插图(要求美编设计的,须填写通知单)、表格等。
(4)核查引文、出处和索引;核查参见、互见项目,核查配套内容或项目;核查有关专业知识;核对或核算参考答案。
(5)检查书稿项目,按顺序排次(外封,内封,目录,前言或编写说明、凡例、音节表、检字表或笔画索引等,正文,附录、参考文献、参考答案等),并自内封开始,按顺序戳记或填写页码。
(6)填写加工记录,并撰写审读报告(对书稿的内容、特色、学术及文字水平、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文字质量、学术地位、是否达到正式出版要求等进行评价)。
2.复审
初审完成后,由编辑室主任安排有资格的编辑人员(一般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复审书稿。复审要通读书稿。复审工作主要包括:
(1)检查初审修改是否正确,改正初审改错了的地方,改正初审未看出来的各种错误或不妥之处。
(2)在书稿上标明要求初审进一步核实、解决的问题。
(3)填写复审记录,并撰写复审报告(对书稿和初审进行评价,说明是否建议发稿)。
3.终审
责任编辑认真核实、解决复审提出的相关问题后,将书稿连同初审复审意见、发稿单交总编室。总编室检查(书稿是否齐、清、定,复审意见是否落实,发稿单填写是否完整、具体,等等;如发现问题较多,可退责任编辑编返工)后,将书稿连同初复审意见、发稿单交分管总编。分管总编本人或委托有资格的人对书稿进行终审。终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