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

八、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

★——代表观察项目

▲——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

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

评分方法:

没有(A)——孩子的行为是与其年龄相适应的

轻度(M)——孩子的行为明显不适应,但很可能在比他年龄小的儿童身上看到这些行为重度(S)——孩子的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与特异

Ⅰ依附情绪行为

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

级别没有轻微严重

Ⅱ情绪理解

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

级别没有轻微严重

Ⅲ情绪表达与调节

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

级别没有轻微严重

Ⅳ关系与情感

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

级别没有轻微严重

Ⅴ对物品的兴趣

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

级别没有轻微严重

Ⅵ感觉偏好

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

级别没有轻微严重

Ⅶ特殊行为

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

级别没有轻微严重

第一次评估:

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第二次评估:

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第三次评估:

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孤独症儿童情绪问题处理及策略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及其处理策略 [发布日期:2008-3-6 16:04:18]浏览人数:535 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孤独症儿童在思维、人际关系、语言沟通等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这些往往都会导致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情绪行为的产生。情绪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对儿童的教育训练和儿童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生活技能的习得,而且可能会危及儿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是一切教育训练活动的基础。本文将从分析情绪行为的原因入手来探讨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处理。 关键词:孤独症情绪行为处理策略 情绪是指个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强烈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反应。对于在思维、人际关系、语言沟通、智力等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的孤独症儿童来说,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情绪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到对儿童的教育训练和儿童习得日常生活技能,而且可能危及儿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是一切教育训练活动的基础。 一、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原因分析。 第一,引人注意。

语言迟滞、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于是就会产生许多问题行为,其中最严重、最明显的就是情绪行为。他们企图借助于情绪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抒解其内心压力或达到某种目的。 第二,固执行为受到限制或改变。 孤独症儿童适应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活动大多无新意。80%以上的儿童拒绝环境改变,其行为多固执、刻板。每当指导者(老师、家长)试图阻止或改变其固执、刻板行为时,立即会引起儿童强烈的情绪反应。 第三,逃避要求。 孤独症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如果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整天都让他随心所欲,不加任何约束,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极少出现情绪问题。但是,任何人在任何环境中都应该有一定约束和规范。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大多是在指导者对儿童有一定教育训练要求、生活及社会行为规范时发生,而且表现极其强烈。如:乱吼乱叫、哭闹、跑跳甚至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他们企图借此逃避要求。 第四,身体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孤独症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脑部机能障碍(如:脑波异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韦芳燕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的心理医生雷奥·凯纳(Leo Ke er)首次将孤独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他报告了11个患有此症的儿童,其共同表现为:从婴儿期开始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重复简单活动,要求环境中的刺激保持原样,行为刻板,缺乏想象。Ka er将这类患儿命名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我国开始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特别是对弱视群体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及重视。 而在家长们中,有些家长对孩子是孤独症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看待,也不知道如何去治疗矫正孤独症幼儿,另一方面,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目标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孤独症的特征,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积极的教育和训练,使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及交流、交往方面的障碍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我们更好地研究儿童的认识和情感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为我们了解认识儿童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探索的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掌握整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2、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 3、访谈法。通过访谈,和家长、教师交流,如实的记录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家庭学校对幼儿的矫正教育情况。 四、研究的时间、对象 研究时间:10个月(2004.9---2005.7)

研究对象:小班的一名特殊幼儿 五、研究实施阶段 (一)搜集资料,建立档案1.个人情况姓名:郑XX,性别:女,出生年月:2001年3月,入学时间:2004年9月 2.家庭情况父亲:郑XX,私营商人,文化程度:大专。母亲:朱某某,无业。文化程度:中专。因工作繁忙,父亲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较少!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是较传统的家庭主妇。两个人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治疗,注重孩子的发展。 3.表现情况。郑XX小朋友表现情况 能力项目表现情况交往平时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不和别人目光对视,从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参加集体活动。玩具不感兴趣。固执要求得到某样东西。 语言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以尖叫的方式对大人提出要求。情绪长时间发呆,或经常性莫名其妙地咬牙切齿,歇斯底里地尖声喊叫,固执。爱好咬袜子、脱裤子,有时甚至会喝自己的尿液;尿盆、对小大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趁大人不注意玩起这些东西。 习惯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上幼儿园或出行旅游都要带上小被子。 (二)分析原因,确立目标 郑XX小朋友存在着以上的表现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认识理解障碍。郑XX小朋友,理解别人的语言十分困难。当大人向对她提出要求时,她只会做简单的回应,却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应答。她无法用常人的语言同我们进行沟通,当她想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当别人不理解她所说的话时,她便会歇斯底里地尖叫、发脾气,以此束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2.交往障碍。郑XX小朋友同许多孤独症儿童一样,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她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见到父母也是面无表情。因为她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当她和别人接触时,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也许只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才不会感到紧张和压抑。3.语言沟通障碍。郑XX由于言语障碍不能象正常人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只

儿童期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

儿童期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 CARS评定的可以利用不同的观察资料来源,诸如心理测验或教室活动等场合下中的观察,父母的报告,以及有关儿童病史纪录等。只要这些资料包含评定中所需要的信息,均可在进行评定时加以利用。在获取必要的观察资料时,可以在CARS纪录纸上简要纪录相关的行为。本书后面附有这一纪录表格,可用于` 组织各种相关信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充分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才可进行相应评定。在进行观察前,评定者应熟悉所有15个项目的描述和记分标准。记录表的信息仅仅旨在提供某种提示线索,而不可替代以下关于项目描述和记分标准。 再进行观察时,应将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与同龄正常儿童的行为加以比较。在观察到某位儿童的行为与其同龄儿童相比不正常时,应进一步考虑这些行为的特异性、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CARS的目的旨在评定行为,而不涉及因果解释。由于源于儿童期自闭症的一些行为,类似于因其他一些儿童期障碍所导致的行为,因此重要的是评定儿童行为偏离正常的程度,而不是评判该行为是否可由注入脑损伤或智力落后等障碍加以解释。总成绩和缺损模式,才可以将自闭症儿童与其他发展障碍儿童区分开来。 观察阶段一旦完成,评定者就可以利用记录表上的纪录帮助进行实际的CARS评定。实际的评定是在CARS记分纸上进行的。在决定成绩之前,评定者最好阅读每个项目的所有行为描述。CARS的记分中,每个项目有1~4等级。1分表示该儿童的行为在该年龄儿童中属于正常范围内;2分表示该儿童的行为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轻微异常;3分表示行为中等异常;4分表示该儿童的行为严重异常。除了这四个等级外,在儿童的行为似乎处于两个等级范畴之间时,也用1.5、2.5、3.5加以表示。例如,如果某一行为是轻微至中等异常时,应记 为2.5。因此,某个项目有7个评定等级: 1 落入正常范围 1.5 非常轻微异常 2 轻微异常 2.5 轻微至中等异常 3 中等程度异常 3.5 中等至严重异常 4 严重异常 要记住,在确定异常程度时,评定者要考虑的不仅有儿童的实际年龄,而且还要考虑该行为的特异性、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某一儿童在这些维度上与正常儿童的差异程度越大,其行为越异常,得分将越高。 下面将对15个项目逐个加以界定。这包括关于所欲观察行为的描述,也包 括儿童可能做出反应的条件。在这些考虑之后是4个评定等级,以及各个等级评定的行为观察基础。 (Ⅰ)与他人的关系:孩子在各种环境怎样与人交往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问题分析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常常像汹涌跌宕的激流,他们的情感世界又如同没有绿洲的荒漠。面对自闭症儿童情绪、情感的奇异组合,我们怎么办?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因为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对人际关系可能会很敏感,终有一天他们会期待理解和友谊。但是,他们的主观愿望和他们构建友谊的能力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差距,这就会导致他们在高级情感沟通方面的挫折。如果能及时给予帮助,可以指导他们修正一些行为,减少一些挫折,但是,能否从根本上修补他们的情感动机缺陷,还是未知。能否在与同龄人的情感交往中做到协调互动,心领神会,还是未知。从世界上现有的文献看,孤独症患者摘取人类心灵桂冠上的“情感明珠”,是十分艰难的。 情感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特有障碍之一,我们可以依据心理科学关于情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情感发展给予教育干预。当然,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孤独症孩子都实现相同的目标,但是,无论孩子能力的高低,无论障碍的多少,都是可以进行情感教育的。促进孤独症儿童正常的情感需要出现,并一定程度地学会情感交流,享受到情感交流的乐趣,这是可行的,也是我们情感教育的目标追求。 肉体之上的“高级建筑” 谈情感发育问题,首先应该谈情绪,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情绪是人对环境刺激产生的激越的心理状态和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是社会化、稳定化、复杂化的情绪体验和态度反应。情绪带有情景性,而情感带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心理学家们对情绪的分类具有许多争议,我们将其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比如说,愉快、高兴、愤怒、恐惧,这些都属于简单情绪。简单人和动物都会有。像骄傲、自豪、羞愧、内疚、轻蔑、尴尬、懊悔部属杂情绪,复杂情绪则是人类特有的。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发展停留在简单碱谣上,社会化程度很低,缺乏高级的复杂情绪。 一般常人的情绪障碍是指情感活动的变态与失常现象,其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界足以引起情感反应的刺激麻木不仁,引起情感丧失,对亲人不关心、不体贴,久别重逢甚至生离死别也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冷漠,内心体验贫乏;另一方面是情绪暴躁,喜怒无常,缺乏同情心。孤独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许多具体怪异行为源于情感障碍。 情绪的产生是脑神经多种部位的整合活动,主要涉及下丘脑、网状系统和边缘系

ABC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孤独症行为检核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本量表由Krug(1978)编制,共列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症状表现57项,每项选择是与否的回答,对"是"的回答,按各项负荷分别给予1、2、3、4的评分。原作者研究提出筛查界限分为53分,而诊断分为67分以上,其阳性符合可达85%,两位评分者间一致性相关系数0.94,同一评分者先后评定的一致性为0.95,本表由家长或抚养人使用。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1.喜欢长时间的自身旋转 2.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很快就"忘记" 3.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来这儿等) 5.不会玩玩具等(如没完没了地转动或乱扔、揉等) 6.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或位臵等的辨别能力差等) 7.无交往性微笑(无社交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8.代词运用的颠倒或混乱(如把"你"说成"我"等等) 9.长时间的总拿着某件东西 10.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致怀疑他/她有听力问题 11.说话无抑扬顿挫,无节奏 12.长时间的摇摆身体 13.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自身与物体距离估计不足) 14.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5.当他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对呼唤他的名字无反应 16.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17.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情感没有反应 18.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9.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20.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把球放在盒子里) 21.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的反应(可能让人想到儿童是聋子) 22.经常拍打手 23.发大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24.主动回避与别人进行眼光接触 25.拒绝别人接触或拥抱 26.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27.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如打挺) 28.当抱着他时、感到他肌肉松弛(即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 29.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用语言表示) 30.常用脚尖走路 31.用咬人、撞人、踢人等来伤害他人 32.不断地重复短句 33.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浅谈自闭症儿童课堂情绪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自闭症儿童课堂情绪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自闭症儿童在课堂上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 自闭症的课堂情绪问题主要原因表现在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首先是内因,即学生的生理原因。自闭症学生大多伴有语言障碍,他们很难表达基本的生理需要,例如:上厕所和吃饭。他们不会用语言或者手势表达其需求,上厕所往往表现出上课突然冲出教室,想吃饭了就表现为大哭、大叫。其次是外因,自闭症学生的不良情绪问题是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班级有一个学生因某种原因哭闹,其他自闭症学生就会也跟着哭闹,一个影响一个,形成了“羊群效应”,使正常的教育教学无法进行。基于上述表现,往往使教师对他们产生错误的判断,有时候会“冤枉”他们,而学生为了让老师了解自己的真意,则加倍地发泄他们的情绪,使之对他们的教育无法进行,因此找出更多更有效的办法解决此类问题是目前特教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对自闭症学生不良情绪问题的应对策略 1、行为矫正必不可少 个别学生的不良情绪通过不良的行为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行为矫正。根据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基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惩罚。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例如:宋某某,11岁,重度自闭症,上课的时候经常尖叫、躁动,各科教师曾采用很多种方法进行教育。如:从简单的大声制止到通过奖励其他学生冷落他,从拍桌子到告诉家长,始终都没有效果。有一次他过生日,我买了个毛绒玩具打算送给他,可是他看见这个玩具不但没有欢喜反而掉头就跑。后来我从他母亲那了解到,宋某某从小就怕带毛毛的东西。通过这个小细节,我掌握了宋某某的特点,于是,他每次在课堂上产生情绪问题时,我就会让他摸一下毛绒玩具,并告诉他这是在惩罚你上课哭闹、大喊大叫,如果你下次还是这样,还会受到老师这样的方法惩罚。这时宋某某的哭闹情绪有了明显的减弱,经过几次之后,他的情绪问题表现越来越弱,基本能到达可控的状态。所以,掌握每个自闭症学生的个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并将惩罚和情绪问题建立联系,使之形成条件反射,这时自闭症学生的上课哭闹、尖叫的情绪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2)强化。与惩罚相反,无论是正常学生还是自闭症学生都会主动的重复做一些受到奖励的事。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奖品,在其表现好的时候给予奖励。在奖励的同时,必须要告诉学生老师为什么要奖励他,让他以后继续好好表现,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试行) - 学年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年月日 康复机构: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制 河北省自闭症儿童康复救助中心

填写说明 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应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每学年评估三次,每次评估结束,须填写《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康复训练时间达一学年以上的孤独症儿童,可将上一学年最后一次评估结果,作为下学年第一次评估结果使用。) 2.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每学年填写两次,第一次在第一学期结束进行评估,第二次在学年结束进行评估。 3. 本评估表由康复机构根据儿童康复训练状况及评估结果据实填写,作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留存,以备检查。

目录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1.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 1.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 1.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 1.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 1.5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 1.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 1.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 1.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 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 2.1第一次评估 2.1.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2.1.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2.1.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2.2第二次评估 2.2.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2.2.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2.2.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2.3第三次评估 2.3.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2.3.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2.3.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3.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 3.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 3.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 3.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 3.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训练效果评估表 3.5孤独症儿童认知训练效果评估表 3.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训练效果评估表 3.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效果评估表 3.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训练效果评估表 4.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 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

自闭症儿童评估量表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又可简称为ABC量表。全部量表包括57个题目,每项选择依次从0~4分为五等,其中0分表示该事件不发生,4分则表示这个事件在该儿童身上表现特别明显,其余类推。当总分累加达到53分为临界,大于67分则可以诊断为孤独症。 序项目分组评记 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 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 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 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 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 12 长时间摇摆身体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感情没有反应 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 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 22 经常拍打手 23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 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 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 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他不紧贴抱他的人) 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 30 常用脚尖走路 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 32 不断地重复短句 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 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 3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

自闭症专题:行为篇(四)情绪行为难题解答

自闭症专题:行为篇(四)情绪行为难题解答 一.恐惧 子平十分害怕动物,远远见到猫只或狗只便会尖叫。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自闭症学生接收和理解他们的感官世界,可以跟一般人不同。有时他们对无伤害性的事物会产生莫名的恐惧。这些恐惧可能是基于某一次不愉快的经验,而学生却固执地牢记那些事物带来的恐慌。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 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害怕的是事物的那一方面,例如是害怕茸茸的狗毛,抑或是牠 的吠声。如学生未能指出惊恐的来源,教师可以透过观察尝试进一步了解。教师可与家长联络,尝试找出学生恐惧的原因。 2. 订定一些合理的目标,例如在训练初期,害怕狗只的学生能够在远处见到狗只又 不会产生恐慌便已足够。 3. 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消除这些恐惧,同时亦可逐渐加长学生接触那些事 物的时间。 4. 进行以上步骤时,亦可考虑作出以下各项配合: o 用柔和、平静的声线安慰学生 o 给予一些轻松愉快的体验,例如让学生听轻音乐 o 让学生接触一些会令他有少许恐惧的事物,例如狗的照片、吠声的录音带 o 按学生的能力安排简单的活动以分散注意力,例如哼歌、随 音乐的节拍摇摆、一面跳一面数一至十等 o 慢慢增加接触的时间,直至恐惧消除为止 o 不要忘记每次有少许进步,便给予口头赞赏 o 让学生接触一些会令他有较多恐惧的事物,例如一只真的狗,但却在一个远离的位置。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恐惧减退为止。 二.情绪起伏 德华不明白为什么在酒楼轮候不同人数的桌子时,别人比自己快轮到,因此大发脾气。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 由于他们不善于掌握因果关系,故往往为了无法明白转变的因由而发脾气。 2. 他们未必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及诱发情绪的事件。 3. 他们未必能够像一般人实时了解其它人的感受。 4. 他们往往没有怎样处理自己情绪的概念。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 把转变预先告诉自闭症学生。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使用手册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评估手册 (训练师用书) 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修订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编制说明本量表的编制以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生态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等为依据,参照香港协康会编制的《儿童发展评估量表》和《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等,将心理评估、生态评估及功能性评估等评估方法进行整合,采用观察、测试、访谈等方法,凭借一系列的评估材料对0-6岁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康复需要进行评估,为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康复提供依据。 一、评估表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的了解,将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在充分分析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对训练效果进行动态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目标和计划,保证教育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对象及评估时间 评估表适用于年龄在0-6岁,能力与发展处于学前阶段的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的每个领域都可以独立进行评估,整套量表可以按领域分开评估,可以在2周内完成全部评估项目。 三、评估表的结构 本评估表由感知觉(55)、粗大动作(72)、精细动作(66)、语言与沟通(79)、认知(55)、社会交往(47)、生活自理(67)以及情绪与行为(52)八个评估领域493个项目组成,每个评估领域都是一个评估的独立体,评估时不受其它评估领域的影响。

儿童自闭症孤独症测评表cars

儿童自闭症孤独症测评 表c a r s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儿童自闭症(孤独症)测评表----C A R S 用法指南:本测评表包含了15项内容,请根据每项内容相关的行为表现来对孩子进行评估,选择最接近你孩子的选项。每项内容对于正常孩子是1分,最严重的是4分(所以最低15分,最高60分),如果你孩子的表现处于两个选项之间,可以用半分来表达,比如、或者。根据最后相加得到的分数进行测评。 15-30分:不是自闭症 30-36分:轻微或中度自闭症(可怀疑HFA或Asperger,对于Asperger,很可能在30-33分之间) 36-60分:重度自闭症 第一项:Relating to People:(和他人的交互) 在与他人交互上没有困难或异常的表现。孩子的行为表现和他/她的年龄相当。当被要求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羞涩、急躁或者厌烦的情绪,但是没有到反常的程度。 与他人交互有轻微的异常。孩子可能回避与大人眼神交流,躲避大人,或者在被强求进行交互时产生急躁厌烦的情绪,或者过度害羞。不能象正常孩子一样对大人作出响应,或者和大多数同龄孩子相比更加依附父母。 与他人交互上有中度异常。孩子时常会处于超然度外的样子(似乎不意识到大人的存在)。时常需要用持续和强制的努力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孩子极少发出主动接触。

与他人交互上有重度异常。孩子一直出于超然度外的样子,毫不关心大人在作什么。他几乎从不对大人发出响应或主动发起交互。仅在极度持续的努力下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二项: Imitation:(模仿) 合适的模仿行为。孩子能够模仿声音,词句和动作,这些行为和他的应有的能力水平相当。 轻度异常的模仿行为。孩子在很多时候能模仿简单的动作(比如拍手)或者简单的语音,偶尔只能在受激励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或者时间上有所延迟地做到。 中度异常的模仿行为。孩子只能在部分时间里做到模仿,并且需要大人持续大量的帮助才能做到,或者仅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后,频繁地模仿。 严重异常的模仿行为。即使在激励和帮助下,孩子也极少或者从未模仿过声音、词句或者动作。 第三项:Emotional response:(情绪反应) 与年龄相符的或者和情境相符的情绪反应。孩子能够表现出类型和程度都合适的情绪反应,并体现在面部表情、姿态和行为上的变化。 轻度异常的情绪反应。孩子偶尔会表现出某种在类型上或程度上不合适的情绪反应。他的反应有时和周围的事和物不相关。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CARS量表)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量表) CARS时间:2006-10-23 08:15来源:转载作者:佚名点击:686次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如表11-4由评定者使用,包括15个评定项目。每一项都附加说明,指出检查要点,让评定者有统一的观察重点与操作方法。] 本量表是按1、2、3、4四级标准评分。每级评分意义依次为“与年龄相当的行为表现”、“轻度异常、”中度异常、严重异常。每一级评分又有具体的描述性说明,以期不同的评分者之间尽可能一致。 本量表最高分为60分。总分60分。总分低于30分则评分为非孤独症:总分等于高于36分并且至少有5项的评分高于3分,则评为重度孤独症:总分在30~36分之间,并且低于3分项目不到5项,则评为轻至中度孤独症。 表11-4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一、人际关系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害羞、自卫及表示不同意 2分轻度异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触,不愿意、回避、过分害羞,对检查者反应有轻度缺陷3分中度异常:回避人,要使劲打扰他才能得到反应 4分严重异常:强烈地回避,儿童对检查者很少反应,只有检查强烈地干扰,才能产生反应 二、模仿(词和动作)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模仿 2分轻度异常:大部分时间都模仿,有时激动,有时延缓 3分中度异常:在检查者极大的要求下才有时模仿 4分严重异常:很少用语言或运动模仿别人 三、情感反应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情境相适应的情感反应(愉快、不愉快)和兴趣,通过面部表情姿势的变化来表达 2分轻度异常:对不同的情感刺激有些缺乏相应的反应,情感可能受限或过分 3分中度异常:不适当的情感意示,反应相当受限或过分,或往往与刺激无关 4分严重异常:极刻权的情感反应,对检查者坚持改变的怀境很少产生适当的反应 四、躯体运用能力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适应的利用和意识 2分轻度异常:躯体运用方面有点特殊(如某些刻板运动、笨拙、缺乏协调性) 3分中度异常:有中度物殊的手指或身体姿势功能失调的征象,摇动旋转,手指摆动,脚尖行走 4分严重异常:如上所述的情况严重广泛地发生 五、与非生命物体的的关系 1分与年龄相当:适合年龄的兴趣运用和探索 2分轻度异常:轻度的对东西缺乏兴趣或不适当地使用物体,像婴儿一样咬东西,猛敲东西,或者迷恋于物体发出的吱吱叫声或不停地开灯、关灯 3分中度异常:对多数物体缺乏兴趣或表现有些特别,如重返转动某件物体,反复用手指

自闭症真相(完整版)

伊健莉 现在有一种趋势,儿童出现某种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时,人们不再有耐心去思考孩子的个性差异或教育生态环境,而是直接把这些问题推给医疗,所以围绕孩子大脑和意识的疾病越来越多。 活泼亢奋的得了多动症,内向孤僻的得了自闭症,迟迟不说话的得了语迟症,说话太多是威廉姆斯综合症,不好好吃饭是进食障碍症,吃得太多是嗜食症,动作不协调是感觉统合失调症,经常说脏话的得了秽语综合症,霸道或懦弱的孩子有社交障碍症,不敢和生人说话是选择性缄默症,上网太多的患了网瘾,玩具不离手则是患了恋物癖……疾病的名单会很长,几乎儿童成长中所有的情况——只要它不被成年人满意——最后都会进入医疗,成为一种需要医生和治疗干涉的病症。 尤其“多动症”和“自闭症”,因其事关儿童整体行为状态,涉及点多,目前成为最大的两支流行病。 关于“多动症”,我已在另一本书中探讨过这个问题。这几年以来,“多动症”在中国媒体上的宣传越来越少,在人们的概念中逐渐淡化。我相信它的生命周期本该这样,虚假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很多儿童不必因为淘气或注意力不集中而轻易被扣上“多动症”的帽子。他们虽然有缺点,却没有病。这一简单概念的确立,对他们的人生影响深远。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们能逃过“有病”的厄运,“多动症”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自闭症”。此病的宣传、阐释、诊断及治疗等等,与“多动症”如出一辙,但较之“多动症”,更加来势汹汹。虽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但其宣传声势之大,发病率上升之快,发病人数之多,病人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没有谁会否认“自闭症”这样一种先天缺陷存在的可能。因为人类的任何器官都可能存在先天缺陷,大脑也不例外。除了像唐氏综合症等这样有明确基因缺陷的先天残疾;智力正常但语言功能低下,交流功能障碍的情况肯定也有。但不管什么先天缺陷,发生率都不会高到离谱。如果说某种先天疾病突然莫名其妙地成为大面积爆发的流行病,那一定是某种外部原因促成的。 一、“自闭症”宣传中的水分及其悖论 当下,尽管不同渠道公布的“自闭症”发病率五花八门,相差甚远,总体调调是越来越高,某些媒体甚至陈述为“暴发式增长”,比癌症、艾滋病、糖尿病患者的总人数还多——这就是说,如果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一个癌症或糖尿病患者,就应该见过一个以上自闭症患者——敢这样报道的媒体当然不会进行这样的对比分析,它要抓眼球,就不需要深入和理性。所以在白血病发病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二、三的情况下,某些媒体和某些相关机构完全无视常识,把“自闭症”的发病率炒到1%,甚至更高。同时强调患儿越来越多,多到自闭症康复机构不够用了,政府和公众应该给予支持,多建康复机构……新闻学中最重要的一条铁律是“真实”,但在“自闭症”宣传中,处处可见道听途说。 事实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权威的儿童自闭症流行病学数据报告,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对此有过大规模调研和统计。所以尽管是如此吓人的高发病率,却几乎看不到权威机构或权威学者站出来说话。 美国电影《雨人》,中国大陆电影《海洋天堂》和台湾纪录片《遥远星球的孩子》是目前中国公众了解自闭症的主要来源,几年来,甚至媒体宣传也一直在用这几部电影说事。社会心理学有一条原理:一切煽动性的宣传,瞄准情绪比瞄准理性效果好得多。而电影是煽情最好的载体,剧本可以随意编写,镜头可以任意取舍和切割。影片把“自闭症”患者描绘为一群宛如被上帝特别圈点过的异类,他们天生孤僻冷漠,不擅交流,却在某方面有极高的天才,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使别人不理解他们,常令他们不知所措,生活艰难。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4月2号是“国际自闭症日”,到了这一天,很多人,尤其演艺界的一些名星会大声呼吁关爱自闭症患者,这当然是出于人们的善良和博爱。但如果你问他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

自闭症专题:行为篇(四)情绪行为难题解答

自闭症专题:行为篇(四)情绪行为难题解答

自闭症专题:行为篇(四)情绪行为难题解答 一.恐惧 子平十分害怕动物,远远见到猫只或狗只便会尖叫。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 自闭症学生接收和理解他们的感官世界,可以跟一般人不同。有时他们对无伤害性的事物会产生莫名的恐惧。这些恐惧可能是基于某一次不愉快的经验,而学生却固执地牢记那些事物带来的恐慌。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 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害怕的是事物的那一方面,例如是害怕茸茸的狗毛,抑或是牠 的吠声。如学生未能指出惊恐的来源,教师可以透过观察尝试进一步了解。教师可与家长联络,尝试找出学生恐惧的原因。 2. 订定一些合理的目标,例如在训练初期,害怕狗只的学生能够在远处见到狗只又 不会产生恐慌便已足够。 3. 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消除这些恐惧,同时亦可逐渐加长学生接触那些事 物的时间。 4. 进行以上步骤时,亦可考虑作出以下各项配合: o 用柔和、平静的声线安慰学生 o 给予一些轻松愉快的体验,例如让学生听轻音乐 o 让学生接触一些会令他有少许恐惧的事物,例如狗的照片、吠声的录音带 o 按学生的能力安排简单的活动以分散注意力,例如哼歌、随音乐的节拍摇 摆、一面跳一面数一至十等 o 慢慢增加接触的时间,直至恐惧消除为止 o 不要忘记每次有少许进步,便给予口头赞赏 o 让学生接触一些会令他有较多恐惧的事物,例如一只真的狗,但却在一个远 离的位置。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恐惧减退为止。 二.情绪起伏 德华不明白为什么在酒楼轮候不同人数的桌子时,别人比自己快轮到,因此大发脾气。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 由于他们不善于掌握因果关系,故往往为了无法明白转变的因由而发脾气。 2. 他们未必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及诱发情绪的事件。 3. 他们未必能够像一般人实时了解其它人的感受。 4. 他们往往没有怎样处理自己情绪的概念。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 把转变预先告诉自闭症学生。

自闭症儿童情绪与行为的干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47184402.html, 自闭症儿童情绪与行为的干预 作者:孔凡生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年第06期 摘要:自闭症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学习和成长,自闭症儿童的自身问题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针对此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有学者研发各种改善自闭症儿童情绪与行为的干预技术和方法,本文阐述了较为常用的几种干预方法。 关键词:自闭症;应用行为分析;音乐;箱庭疗法;干预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神经性行为综合征,其特征有:社会性互动障碍、言语交流障碍以及狭窄的、重复的刻板行为模式。这类儿童对听觉或视觉的刺激反应异常,对别人的话难以理解;任性、易激惹、有自伤行为;并且言语中常有回声式语言,文法构成不成熟,不会使用反身代词和抽象语言等。自闭症这一名称最早由美国精神病专家Leo Kanner在1943年发表了11个儿童的个案报告中提出,他成为第一个对自闭症进行描述和命名的人。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3岁前即有所表现的社交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缺陷,以及重复的刻板行为。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现有自闭症患者3500万人,其中40%是儿童,男女孩发病率为3~4:1,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名自闭症儿童出生。我国的自闭症患者已达到180万人,其中自闭症儿童至少50万人。 一、自闭症儿童情绪和行为表现 自闭症儿童情绪和行为的几点基本表现:①极度的封闭,似乎要把自己和外部世界隔离开来;②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兴趣;③兴趣狭窄,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④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有攻击及自伤行为;⑤以一般的方式与别人交往有困难;⑥狭隘的、重复的、刻板的行为模式,如: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地恐惧或喜好;⑦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鉴于对自闭症儿童情绪与行为的表现及目前自闭症儿童尚不明确的病因,且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证明治愈自闭症,因而寻找适合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方法极为迫切。 二、自闭症儿童情绪和行为干预的常用方法 (一)应用行为分析法。 应用行为分析法(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简称ABA)是一种系统化的策略,其主旨在于分析并改善具有社会意义的、可观察可测量的、有客观规律的人类行为。从ABA的角度来看,自闭症儿童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行为缺陷与行为过胜的一种综合症,但是,通过精心设计的与物质和社会环境的结构化互动,可以改变这种异常行为。 ABA方法包含一套原则,这一原则是从成功率高的、特殊环境里的教育干预中提取出来的。最为重要的是,ABA还包括了数据收集的方法,即不断地对干预的有效性进行评估。ABA的主要原则为:前因——行为——结果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把这一原则理解成为,干

家长情绪对自闭症孩子训练效果的影响

家长情绪对自闭症孩子训练效果的影响 一、训练中家长情绪的作用 在谈到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家长的情绪问题自闭症儿童的障碍,虽然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但在他们的成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闭症障碍带来很大的交往困难,会使他们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尽可能地减少自闭症儿童心理疾患的可能性,是家长在与孩子交往是不得不承担的任务.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在中国的社会服务尚不发达的今天,家长可能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在训练及日常生活接触中,家长的情绪状态如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情绪是训练的重要工具 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行为训练时,家长的情绪直接关系到训练的效果,因此他可以说是训练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ABA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这一目标的最高境界是激发孩子内在的交往欲望,即“愿意”交往。内在欲望的产生源自于对“交往中快乐体验”的追求。正常的人群是如此,自闭症儿童也是如此。只是他们由于有自闭症障碍,使得“交往”对于自闭症儿童成为极困难的活动。行为训练中的强化原则就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交往”可以是快乐的。所以在训练中作为教师的家长,必须学会控制并正确使用自己的情绪,才能使训练达到最佳效果。 家长在努力学习行为训练的原则和各项技巧时,往往会忽视了这一点,任由自己的情绪流露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对情绪控制使用。由于教自闭症儿童是一个艰难行进的过程,家长在担当教师的角色时,一旦遇到困难,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很难愉快起来,结果使上课的气氛变得紧张,孩子无法体验到什么是“交往的快乐”。即使完成一个课题,训练的目的其实并没有达到。 二、常见的错误情绪 喜怒哀乐本是人之常情,情绪也本无对错之分。但当情绪成为一种工具时,如何使用工具,即如何表现训练者的情绪,就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了。根据我们在工作中的体验,家长在训练中的错误情绪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抱怨多于赞美

孤独症儿童发展计划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编制说明 本量表的编制以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生态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等为依据,参照香港协康会编制的《儿童发展评估量表》和《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等,将心理评估、生态评估及功能性评估等评估方式方法进行整合,采用观察、测试、访谈等方法,凭借一系列的评估材料对0-6岁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发展现状及需要进行评估,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提供依据。 一、评估表编制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的认识、了解,将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在充分分析他们的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对训练的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的目标和计划,以保证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教育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评估表的结构 本评估表由感知觉(55)、粗大动作(72)、精细动作(66)、语言与沟通(79)、认知(55)、社会交往(47)、生活自理(67)以及情绪与行为(52)八个评估领域493个项目组成,每一个评估领域都是一个评估的独立体,评估时不受其它评估领域的影响。 1.感知觉领域评估的范围是五个方面,评估项目共55项。主要评估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个范围在注意、反应、辨别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现状、优劣与需求。 2.粗大动作领域评估的范围在于姿势与移动两大块,评估项目共有72项。主要集中评估儿童坐姿、站姿以及爬、坐、站立、行走、跑、跳、推、端、抛、接、踢、击、拍等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等。 3.精细动作领域的评估范围是六个方面,评估项目共有66项。主要评估儿童摆弄物品、基本操作能力、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画以及工具使用的能力现状和需求。

自闭症儿童行为评量表(CLAC GRAM)

自闭症儿童行为评量表(CLAC GRAM) 儿童姓名:性别:男、女生日:年月日实足年龄:岁月就读机构:地址: 电话: 监护人姓名:地址: 电话: 家庭成员: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兄人、弟人、姊人、妹人 发现异常时期:内容: 咨询就医情况: 1. 年月~ 年月 医院、机构名: 诊断名称或指导内容: 2. 年月~ 年月 医院、机构名: 诊断名称或指导内容: 3. 年月~ 年月 医院、机构名: 诊断名称或指导内容: 评估者姓名:初评日期年月日 复评日期年月日(第次) 〔生活自理〕 欲食习惯 1.自理程度 口①需全面由他人喂食 口②需由他人喂食,但偶尔会动手抓食 口③需由他人喂食,但偶尔会使用汤匙或筷子 口④自己拿筷子或汤匙进食,但食物会泼洒在外 口⑤能自己进食 2.偏食 口①对吃无兴趣(缺乏吃的意欲) 口②不喜欢正餐的食物

口③只吃某些特定食物 口④对食物有明显的喜恶 口⑤几乎无偏食现象 3.饮食时间 口①每天进食时间、次数皆不规则 口②每天进食次数固定,时间则不定(想吃时就吃) 口③有自己进食的时间 口④和家人一起用餐,但途中会站起来走动 口⑤和家人一起好好地用餐 排泄 4.小便(白天) 口①需使用尿布 口②有小便训练,但一不注意就尿在裤子上 口③有小便训练,且自己有便意时会做意思表示,但需他人全面协助口④有便意时会自行如厠,但需部分协助 口⑤能自己处理小便 5.大便 口①需使用尿布 口②有大便训练,但不留意时就排在裤上 口③有大便训练,且有便意时会做意思表示,但需他人全面协助 口④有便意时会自行如厠,但需部分协助 口⑤能自己处理大便 睡眠 口睡眠时间很长,约 口睡眠时间很短,约 口容易入睡 口睡不安稳,常会醒来或哭闹 口其他 6.穿脱衣服 口①需全面协助 口②能自己脱衣但不会穿上 口③能扣按扣 口④能扣钮扣,但有时需部分协助 口⑤能自己穿脱衣服 [游戏] 请先针对下列各项作答(在适当处打√,并具体记下玩法) 完全不玩偶尔玩经常玩玩法

自闭症儿童个案报告0001

自闭症儿童个案报告 本次个案评估方法:智力测验(PPVT 图片词汇测验、瑞文图形推理测验),行为观察, 班主任评估和访谈。 背景信息 4岁和6岁左右分别作过一次儿童发展评估鉴定。 6岁的总诊断为 ①发育迟缓:动作发展中度迟缓,发展年龄为 2岁2月;认知发展中度迟缓,发展年 龄为25月;语言发展重度迟缓, 听觉理解发展年龄为 2岁,口语表达发展年龄为 1岁4月; 社会情绪发展迟缓。② 自闭症。③ 癫痫。 小时候接受过行为干预,基本消除了刻板和重复行为。 家庭情况: 家庭成员有父亲、母亲、哥哥和 Y 。家庭环境优越,父亲为台商,收入远大于支出。母 亲负责照看Y ,且由于Y 之前接受过行为训练,具有较高的特教素养,对 Y 规则明确。哥 哥心智正常。家人都很爱 Y ,有一个良好而强大的支持系统。 2心理特征 2.1 智力 使用PPVT 图片词汇测验测量 Y 的语言理解,结果表明其语言智力相当于语言智商为 82的3岁3个月儿童。用瑞文图形推理测验测量其推理能力,结果测验中的所有推理任务 均无法完成。结合行为观察和对其现在的班主任的访谈,可以认为 Y 的智力水平较低。 2.2 认知功能 2.2.1感知觉:Y 对触觉需求大,时常拥抱别人,特别是照看者。对视觉、听觉刺激的感受 性良好,反应敏捷。 2.2.2注意:不能持久停留在同一事物上,即没有耐心,不喜欢一直坐在桌前操作或从事同 一活动,即使是比较吸引她的事情(比如电脑) ,注意过一会儿也会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 但课堂情景比较特殊,Y —般能够较好的遵守课堂纪律,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随意走动, 换 一个环境则不行。注意较易被外界刺激捕获,而较少主动去注意一些新事物。 2.2.3语言:会说 我”、我要” 棒”、医”等简单的字,可以模仿单音,但不清楚。 Y 能 理解常用的简单指令如 坐下” 过来” 抱抱”,无法听懂长句子(可能是注意难以长时间 集中引起的)。理解一些常用的名词如 汽车”母牛”医生”和一些表心理、愿望、禁 止的词如要”、不许”动词理解不好。也无法进行阅读。 性别:女 年级:4年级 儿童:YYY 年龄:10岁 诊断和干预史: Y 在2岁左右致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