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产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五章生产理论课后习题答案一、名称解释略二、选择题B DCD D三、简答题1.答: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是: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变化时,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所讨论的则是在该厂的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产量的变化,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
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提高,即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
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可能也会同时面临报酬递减现象。
2.答: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反映的是资本和劳动在技术上必须以固定比例投入的情形,其等产量曲线为一直角形式,表示劳动和资本完全不能替代,即当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都增加X 倍时,其产量也增加X倍,所以固定比例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然而,除了固定比例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其他形式的线性生产函数以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都就具有不变的规模收益。
简言之,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其规模报酬不变,而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可以是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也可以是可变比例生产函数。
因此。
不可将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与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混为一谈。
四、计算题1.解答:AP X =10Y-2X -8Y 2/XAP Y =10X-2X 2/Y-8YMP X =10Y-4XMP Y =10X-16Y2.解答:(1)当产量Q=10一定时,企业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必须满足条件:MP L /P L = MP K /P K则有:5853838/38/38/58/5--=KL K L 得出:L=K所以:108/58/3====K L K LQ(2) 当产量Q=25一定时,企业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必须满足条件:MP L /P L = MP K /P K 则有:5853838/38/38/58/5--=K L K L 得出:L=K所以:258/58/3====K L K LQ(2) 当总成本为160时,厂商实现均衡时必须满足条件:MP L /P L = MP K /P KP L L+ P K K=160带入数据:5853838/38/38/58/5--=K L K L 16053=+K L得出:L=K=20Q=203.解答:MP L =-3L 2+48L+240AP L =-L 2+24L+240当MP L = AP L 时,即:-3L 2+48L+240=-L 2+24L+240,得出:L=12当MP L =0时,即:-3L 2+48L+240=0,得出:L=20,L=-4(舍弃)①在第Ⅰ阶段,L 的取值为0到12②在第Ⅱ阶段,L 的取值为12到20③在第Ⅲ阶段,L 的取值大于204.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5L+12K -2L 2-K 2,其中,P L =3,P K =6,总成本TC=160,试求:该企业的最优要素组合。
第五章:生产理论一、填空1、企业的组织形式有三种。
两种比较简单的形式是单人业主制和合伙制,在这种形式中,所有者面临无限责任。
第三种比较复杂的形式是公司制,在这种形式中,所有者面临有限责任。
2、公司可以通过出售债券或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
3、企业的利润要受两种类型的限制:市场限制是企业可以购买其投入品和出售其产品的条件,技术限制是投入可以变为产品的可行的方法。
4、经济学家把至少有一种投入品的数量固定而其他投入品可以变动的时期称为短期,把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可以变动的时期称为长期。
5、总产量曲线是在固定投入量不变时每个可变投入量水平时可以达到的最大产量曲线。
在资本量不变时劳动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产量变动量称为边际产量。
劳动的平均产量是总产量除以劳动量。
6、如果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那么平均产量必然递增,如果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那么平均产量必然递减,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7、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是: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最初增加,达到最大后就开始减少。
8、当增1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前1单位的边际产量时,边际收益递增。
随着可变投入量的增加,如果其他投入量不变,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就递减。
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收益递减。
9、表示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资本的不同组合的线称为等产量线。
边际替代率是这条曲线的斜率的负值。
10、表明在总成本既定时所能购买的资本量和劳动量组合的线称为等成本线。
如果以纵轴代表资本量,横轴代表劳动量,则劳动价格越高,这条线越陡峭,资本价格越高,这条线越平坦。
11、成本最低的技术时,劳动与资本的组合一定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之点,这时这两条线的斜率相等。
12、在企业采用成本最低的技术时,两种投入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相对价格。
二、判断1、合伙制具有联合的无限责任。
(T )2、公司会由于股东的死亡而结束。
(F )3、所有在经济上有效率的生产方法在技术上也是有效的(F)4、短期是至少一种投入量固定,一种投入量可变的时期。
第五章"生产理论"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厂商2、生产 3 生产函数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5、技术系数6、短期7、长期8、一种变动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9、总产量10、平均产量11、边际产量1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3、等产量曲线14、边际技术替代率1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16、等本钱曲线17、"脊〞线18、生产的经济区域19、最优投入组合20、等斜线21、扩展线二、单项选择题1、生产函数表示〔〕。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C.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D.以上都对2、生产函数Q=f〔L,K0〕的TPL 为正且递减时,MPL可以〔〕A、递减且为正;B、递减且为负;C、为零;D、以上都可能。
3、生产函数Q=f〔L,K0〕反映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A、开场于AP L曲线的最高点,终止于MP L为零处;B、开场于MPL 曲线的最高点,终止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开场于APL 曲线和MPL曲线的相交处,终止于MPL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D、以上都对4、但凡齐次生产函数,都可能分辩其规模收益类型。
这句话〔〕A、正确B、不正确C、可能正确D、不一定正确5、假定生产函数Q=f〔L,K〕=L2K2 ,则生产函数所表示的规模报酬〔〕A、递增B、不变C、递减D、不一定6、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A、总产量首先开场下降;B、平均产量首先开场下降;C、边际产量首先开场下降;D、平均产量下降速度最快。
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A、连续增加*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保持其它要素不变;B、按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不一定按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D、以上都对。
8、如果*厂商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减少3单位资本,而仍能生产同样的产量,则MRTS LK为〔〕A、1/3B、3C、1D、69、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增加2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4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A 〕A、MRTS LK=2,且MP L/ MP K=2;B、MRTS LK=1/2,且MP K/ MP L=2;C、MRTSLK =1/2,且MPK/ MPL=1/2;D、MRTSLK=2,且MPK/ MPL=2。
第五章生产理论例题讲解例1 名词解释: (1)厂商 是指运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与劳务的经济单位,厂商可以是生产产品的企业,也可以是提供服务的企业。
作为一种经济决策单位,除了消费者与政府以外,其余的经济组织都是厂商。
(2)生产函数:描述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最大产出量的之间的物质量关系的函数式。
(3)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要素的数量,至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4)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5)边际产量(MP ):增加一单位可变要数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6)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7)等成本曲线: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在资本和劳动价格也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数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
(8)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常数的点的轨迹。
(9)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它条件不变时,如果厂商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厂商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也会发生平移。
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例2 已知生产函数为Q=min (L ,2K )。
(1)如果产量Q=20单位,则L 和K 分别为多少?(2)如果L 和K 的价格为(1,1),则生产10个单位产量的最小成本是多少? 解:(1)对于定比函数Q=min(L ,K) 有如下关系式:Q=L=2K 因为,Q=20, 所以,L=20, K=10。
(2)由Q=L=2K ,Q=10得L=10, K=5又因为P L =P K =1 所以,TC=15。
例3 已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①Q=K 1/2L 1/2 ②Q=K 2L 。
请分别求:(1)厂商的长期生产扩展线函数;(2)当w=1, r=4, Q=10时使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
第五章生产理论第一节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劳动,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资本,厂商用于生产的一切设备和资金。
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经营和管理企业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敢于冒风险的能力。
2.生产: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投入(in—put),即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二是产出(output),即生产出来的各种物质产品的数量。
3.生产函数。
(1) 概念:生产函数表示一个厂商(或整个社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某种组合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公式:Q = f ( L, K,N,E )Q = f ( L, K)(3)类型:▲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λQ=f (λL, λK)▲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Q = ALαK1—α(4)生产函数的性质①产出量是各种投入量的增函数。
②各种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③生产函数所表示的,是在一定投入下的最大产出量。
(5)技术系数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technological coefficient).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能改变的,这就是固定技术系数.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可以改变,这就是可变技术系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把数量相等的某种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最初产量会增加,但该生产要素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则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甚至为负数. 理解这一规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这一规律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即社会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第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没有发生变化,即生产的规模没有改变;第三,随着某要素的增加,边际收益要经历递增、递减,最后成为负数的过程第四,这一规律是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得出来的,在农业部门中表现比较突出.第五,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研究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出发点。
第五章生产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一般掌握: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含义与关系;边际分析与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等产量线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般了解: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不同形式企业的优缺点;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理论一、企业的形式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采取三种形式: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公司。
(一)单人业主制:是由一个人所有并经营的企业。
它的特点在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同一个人。
这种企业形式产权明确,责权利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激励和制约都显而易见。
但这种企业有两个缺点。
一是以一个人的财力和能力难以作大,这就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等好处。
二是在市场竞争中这种企业寿命短,出现的快,消失的也快。
(二)合伙制:是由若干人共同拥有、共同经营的企业。
这种企业可以比单人业主制企业大,但致命的缺点是实行法律上的无限责任制,这种无限责任制使每一个合伙人都面临巨大风险,企业越大,每个合伙人面临的风险越大。
此外,合伙制企业内部产权并不明确,责权利不清楚,合伙者易于在利益分配和决策方面产生分歧,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股份制公司:股份制公司是由投资者(股东)共同所有,并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的企业,股东是公司的共同所有者。
公司的优点是:第一,公司是法人,不同于自然人。
第二,公司实行有限责任制,这样就减少了投资风险,可以使企业无限作大。
第三,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职业经理人实行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
公司的一个缺点是双重纳税,但公司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所有者、经营者、职工之间的关系复杂,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管理效率下降。
二、现代企业的实质:委托――代理关系(一)X非效率(二)委托――代理关系(三)机会主义行为三、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一)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也译为“法人治理结构”,从广义上说,指关于企业组织形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结构涉及到广泛的问题,其中重要的是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提高X效率的激励机制。
(二)激励机制是鼓励职工为企业目标努力工作的一套制度,它的中心是把代理人的业绩与其利益联系在一起,以使代理人自觉地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为企业目标努力工作。
激励机制包括对总经理的激励和对职工的激励。
这种机制的中心是设计一套合理的薪酬与奖励制度。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生产函数(一)生产的含义:企业家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从而制成产品和劳务的过程(二)生产要素: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三)生产函数定义:表明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函数依存关系,即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某种产品产出的最大数量取决于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组合比例下的投入量。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二、短期中的技术效率: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一)边际产量递减规律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定义。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2、在理解这个规律时,要注意:第一,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
第二,这一规律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分为可变的与不变的两类。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所发生的影响。
第三,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产量绝对减少。
(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研究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出发点。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定义。
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图形说明)。
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3、根据图形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假定生产某种产品时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
其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横轴OL代表劳动量,纵轴TP,AP,MP代表。
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可以把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图(见教材P122图5-1)分为三个区域。
Ⅰ区域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一直在增加,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在这一阶段,相对于不变的资本量而言,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因此劳动量最少要增加到A点为止,否则资本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Ⅱ区域是劳动量从A增加到B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
由于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总产量仍在增加。
在劳动量增加到B时,总产量可以达到最大。
Ⅲ区域是劳动量增加到B点以后,这时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绝对减少。
由此看来,劳动量的增加超过B之后是不利的。
劳动量的增加应在Ⅱ区域(A-B)为宜。
但在Ⅱ区域的哪一点上,就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
首先要考虑企业的目标,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加到A点就可以了;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就可以增加到B点。
其次,如果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就必须结合成本与产品价格来分析。
三、长期中的技术效率:规模经济(一)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指的是产量变动的比率与企业规模扩大的比率之间的关系。
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的增加会大于、小于或等于生产规模的变动。
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减;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相同,这就是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经济可以用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来解释。
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第二,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三,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第五,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第六,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内在不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
引起内在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
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
(二)适度规模适度规模就是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
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是:第一,本行业的技术特点。
一般来说,需要的投资量大,所用的设备复杂先进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
相反,需要投资少,所用的设备比较简单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小。
第二,市场条件。
一般来说,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大。
相反,生产市场需求小,而且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小。
(三)范围经济1、范围经济就是扩大经营范围所带来的好处。
2、范围经济有四点好处。
第一,使企业规模可以无限扩大。
一种产品的增加总要受技术或市场条件的限制。
生产多种产品就可以打破这种限制。
第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人力与物力资源。
第三,各种不同行业产品可以互相承担风险,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有利于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便于从以一个行业为主转向以另一个行业为主。
3.范围经济并不是跨的行业越多越好。
企业盲目扩大,同时进军若干行业往往会面临灭顶之灾。
第三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一)原则: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即生产资源)分配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与生产上,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其原则是:在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应该使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相等,即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生产要素都能得到相等的边际产量。
(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表示:(1)(2)上述(1)式是限制条件,说明企业所拥有的货币量是既定的,购买资本与劳动的支出不能超过这一货币量,也不能小于这一货币量。
(2)式是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即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每一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资本,还是购买劳动,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分析(一)等产量线1、含义: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
2、等产量线的特征是: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这就表明,在生产者的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达到相同的产量,在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时,必须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
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增加,是资源既定时无法实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减少,不能保持相等的产量水平。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因为在交点上两条等产量线代表了相同的产量水平,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这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
(二)等成本线及其变动1、等成本线的含义。
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2、等成本线的变动。
如果生产者的货币成本变动,则等成本线会平行移动。
货币成本增加,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货币成本减少,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三)用等产量分析法分析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图中的AB)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Q1、Q2、Q3)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图中的E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