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链分析及主要市场概述
- 格式:pdf
- 大小:216.43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光伏产业链分析及主要市场概述
工业级硅——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造——硅片切割——电池制造——
组件封装
1中国光伏产业链分析
工业硅(98-99%)——高能耗、高污染
⚫中国有极为丰富的硅矿资源,国内具有年产工业级硅90万~120万吨的能力。
⚫国内企业普遍采用电弧法用炭还原制取低纯度的工业硅(纯度为98%~99%)的方法,工业技术极为简单,但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同时还会带来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由于国内企业互相压价,以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提纯工业硅,常常以1美元/公斤的价格卖到国外,相当于卖电的价格.
⚫国外通过工业硅提炼成太阳能硅的价格高达40美元/公斤,最高时竟达到200~300美元/公斤卖回国内,利润极为丰厚。
太阳能级多晶硅(99.9999%)——国外垄断、95%以上靠进口
⚫太阳能电池对硅纯度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达到99.9999%的纯度,即“6个9”的纯度。
⚫2006年国内太阳能级电池已经达到1450兆瓦的年生产能力,那么对硅材料的需要将达1.74万吨,超过全球太阳能硅材料的实际用量.
硅材料价格已经从2003年的20~30美元/公斤上涨到2006年的
200~300美元/公斤,还常常“有价无货”。
⚫目前高纯度硅的生产工艺主要是“改良西门子法”,用这种提纯方法生产的产品占据80%以上的市场.但“改良西门子法”是一个集化
工、冶金、机械设计制造于一体的复杂综合性工艺,属于资金密
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Tokuyama、三菱,
美国的Hemlock、MEMC以及德国的Wacker等8家公司手中,国内
企业不具备大规模生产太阳能级硅材料的能力.
⚫目前国内多晶硅产量不足500吨,并且技术上比较落后,生产成本明显高于竞争对手.中国企业的技术是从俄罗斯购入“改良西门子
法”,但仅限于百吨级产量的技术,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仍然没有达到1000吨产能的业界公认最小经济规模(最佳经济规模要达到2500
吨/年),同时俄罗斯的技术在电能消耗上明显高于国际同行(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生产1兆瓦的太阳能电池大约消耗12吨硅材料).
⚫从工业硅提纯高纯度多晶硅是一种高耗电、高污染的化工项目,涉及电力、煤炭、硅砂、氯气、氢气等多种主要原料,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废水、废液排出,如生产1000吨多晶硅会有三氯氢硅3500吨、四氯化硅4500吨废液产生,同时消耗大量电能,甚至需要建立
专用电网、专用排污系统等,而未经处理回收的三氯氢硅、四氯化硅是一种有毒的液体,环境污染极为严重. 国际上所谓掌握多晶硅
提纯项目,实际上也包括建立对有毒液体、气体的回收系统以及保护环境的能力.
硅片切割——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原料不足导致开工不足
⚫拉棒、切片的设备已经全部国产化——七八十万元就能购置一台单晶硅拉制设备,只要有几台设备就能实现规模生产,因此目前国内投资硅锭(硅棒)、硅片的热情空前高涨.
⚫2005年国内在此环节上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超过5700吨,2006年中国持续增长的产能将占到全球90%以上。
⚫利用国内电力资源加工产品.拉制1公斤单晶硅的耗电量约50度,每公斤切片的耗电量约为6度,正是由于这个环节对电能的需要量
极大,国内从事该业务的企业大部分都有电力系统的背景.
⚫开工不足是国内硅锭(硅棒)、硅片厂商面临的普遍问题.比如国内最大的硅锭、硅片生产厂——河北晶龙产能已经高达2250吨,但产量只有1126吨,开工率仅为50%.而青海新能源、绍兴精工太阳能等企业甚至空置上百吨的产能,干脆无料开工.
⚫产业上游的缺货必然造成下游企业的成本上升和收益下降。
⚫国内相当一部分硅锭(硅棒)、硅片厂是依附日本企业发展起来的.国内年产2000多吨的硅锭厂商中,有2/3的都是依靠中日合资企
业进行生产,即由日方在全球搜集各种头尾料、砸锅料、锅底料及低档多晶硅,在河北、锦州、常州等地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电力资源,拉制成太阳能单晶(硅锭),然后全部发回日本,中国企业的利润十分微薄.
电池制造——价格下降、利润收挤压
⚫太阳能电池制造一直被认为是整个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也是除硅材料之外利润最为丰厚的环节.
⚫近年来国际太阳能电池价格一路飚升,2003年还是2美元/瓦,2004年初达到2.8美元/瓦,而2005就已经超过4美元/瓦,而且供不应求。
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光伏产业由于竞争加剧,国际电池组件的价格增幅将放缓,实际上2006年第4季度光伏产品的价格甚至出现10%
的下滑.
⚫太阳能电池成为资本最集中投资的环节,产量近两年更是呈现爆炸式增长.
统计年份兆瓦备注
无锡尚德产能2006年240位居世界三强
林洋新能源2007年200
南京中电产能2007年200
全国新建产能2005年145.7
全国新建/已达2006年300/占世界生产量
产能1449的70%
组件封装——劳动力密集、技术门槛低
⚫在整个链条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的资金和技术门槛最低
⚫依靠国内大量低廉的劳动力,这个环节的产业发展最为迅速
⚫预计国内涉及生产组件的厂商已经达6000家,也有人说这个数字很快就将突破万家.
⚫由于国际光伏市场迅速增长,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这些企业赚钱并不困难,但因为进入门槛不高,大家的利润也必然会越来越薄.
2主要国家光伏市场概述
德国市场
德国政策扶持 市场迅速启动
德国政府2004年制定了分摊电价法,以每度0.55欧元收购居民的太阳能电力并汇入电网,而居民使用太阳能电力时仅支付普通电价(约0.21欧元),同时给予居民提供3%的贴息贷款,鼓励居民购买安装太阳能发电设.
由于购买光伏产品有钱可赚,德国光伏市场迅速启动.2004年德国占据全球39%的份额,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2005年德国光伏市场达到600~700兆瓦,约占全球市场的48%,吸收了全球近一半的产量.
德国市场开放 日中光伏产业受益
在许多德国人看来,德国的能源补贴最终受益的是国外光伏企业,实际上扶持了中国和日本光伏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