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7
国际金融学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基础汇率:是一国所制定的本国货币与基准货币(往往是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2、黄金输送点:金本位制下,在铸币平价基础上加输送黄金费用,构成黄金输出点,是汇率波动的最高限;在铸币平价基础上减输送黄金费用,构成黄金输入点,是汇率波动的最低限。
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统称为黄金输送点。
(铸币平价:两种货币所含黄金量的对比)3、★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对外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与进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得到改善。
4、J曲线效应:本币贬值后的初始阶段,会发生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的情况,使贸易更加收支恶化。
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出口扩大,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5、承购应收帐款业务:是指出口商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口商品,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货单等有关单据卖断给承购应收帐款的商业银行、财务公司或专门组织,收进全部或一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业务。
6、离岸市场(新型国际金融市场、境外市场):非居民之间在某货币发行国境外从事和的该国货币的信贷和投资的市场。
7、★银团贷款(辛迪加贷款):是指多家商业银行组成一个集团,由一家或几家银行牵头联合向借款人共同提供巨额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通常由牵头银行、经理银行和参与银行等组成)。
8、债务回购:9、债务资本化:10、国际储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出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
11、国际清偿能力:一国直接掌握的,在必要时可以用于调节国际收支、清偿国际债务的国际流通资产。
12、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是用资金的权利。
13、稀缺货币:一国因持续国际收支盈余、导致该国缴纳给IMF份额中的本国货币下降到75%以下时,该国货币即被称为稀缺货币。
14、BOT:是建设---经营---转让的缩写,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第一篇:《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1、经常项目2、全球失衡3、国际收支4、J型曲线效应5、外汇储备6、错误与遗漏7、汇率8、马歇尔-勒纳条件9、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政策性措施主要有哪些?10、明斯基金融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1、什么是哈伯格条件?12、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乘数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的吸收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4、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什么?15、三代金融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6、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中的道德风险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7、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18、什么是马歇尔-勒纳条件?19、谈谈你对全球失衡问题的看法?20、谈谈你对“这次不一样”综合症的看法?21、简述美国次债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22、你认为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单边升值能否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第二篇:国际金融学2014年7月末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 即期汇率6.1510/20,3个月远期点数为14/12.现有一家中国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玩具,3个月后收到货款.问题: 1.中国出口商在这一交易中会面临什么样的外汇风险?2.该中国出口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管理其外汇风险?3.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增加,中国的外向型企业都会面临哪些外汇风险,应该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答:可以选择做外汇掉期交易,对冲外汇风险。
以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在正负2%,中国央行倾向于人民币市场化,波动区间有望加大,8月人民币连贬,打开了人民币贬值空间,德国商业银行预测,至201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触及6.55,至2016年底目标则看至6.9。
如果人民币贬值,则利好中国对外贸易,如果升值,则利空中国对外贸易。
假定一家中国进口商向美国进口价值100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3个月后支付美元。
若中国进口商预测3个月后USD/CNY将升值到6.2028/38。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含复习题及答案】一、国际金融概述国际金融是指跨国界的金融活动,包括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政策等内容。
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机制对于深入理解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复习题1. 国际金融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些主要项目?3.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 国际金融机构有哪些?(二)答案1. 国际金融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政策等方面。
2.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以下主要项目: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和其他项目。
3.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融资、投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
4. 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IS)等。
二、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易。
(一)复习题1. 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分别代表什么?3. 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带来哪些问题?4. 如何通过国际收支调节?(二)答案1. 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和其他项目。
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分别代表:货物和服务的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投资收益和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净额。
3. 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带来以下问题:外汇储备的增减、汇率波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
4. 通过以下方式调节国际收支: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
三、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跨国界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一)复习题1.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 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有哪些?3.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哪些?4. 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二)答案1.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投资、融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价格发现。
第一二章〔一〕名词1、补偿性交易: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缺口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2、自主性交易: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自身利益〕而从事的交易。
3.经常账户: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效劳、收入和经常转移。
3、经常账户:一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局部,主要包括商品贸易收支,即有形货物的进出口,及效劳贸易收支。
4、国际收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5、国际收支平衡表:系统地纪录一国某一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各种国际收支工程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报表,它集中反映该国国际收支的构成和总貌。
6、米德冲突:在固定汇率条件下,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政策内外均衡,但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出现内外不均衡的情形。
7、J曲线效应: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影响也有"时滞"效应。
本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工程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
过一段时间以后,待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做了相应的调整后。
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
8、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二〕思考题1、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对经济会有什么影响?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利: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藏,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平安。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弊:1〕迫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本币过于坚挺,会引发大规模的套汇、套利和外汇投机活动。
2〕导致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外汇的汇率上涨,本币的汇率下跌。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1 国际收支的概念及特征○概念: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特征:△流量指标△以交易为基础△以居民为标准2 国际收支账户○编制思想:采用复式记帐经济交易中实际资源的流动与资产所有权的流动是同时发生的。
记录实际资源流动:经常帐户记录资产所有权流动:资本与金融帐户○帐户设置:△经常帐户: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帐户:资本帐户:资本转移金融帐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错误与遗漏帐户○记账规则△借:持有量增加,本国对外支付△贷:持有量减少,外国支付本国3 国际收支差额○类型△自主性交易:事前交易,是指事前纯粹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主动进行的交易;△调节性交易:事后交易,有关国家的政府为了弥补自主性交易各项目所发生的不平衡而直接进行,或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工商企业进行的交易。
○其他CA+KA=0表示“经常账户顺差+净资本流入-外汇储备增加=0”经常项目顺差时资本净流入,经常项目逆差时资本净流出。
4 货币(“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增加,货币存量减少→国内物价水平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减少○评价:在金本位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分析了价格调节进出口机制,没有分析调节的现实条件;以紧缩国内经济为代价,影响内部均衡的实现和经济发展。
5 弹性分析理论○弹性: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成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需求弹性。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成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
○马歇尔-勒纳条件:X:出口数量M:进口数量e:汇率($1=¥7)Px: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Pm: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M,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若PxX=PM才能改善国际收支,即︱Ex︱+︱Em︱>1。
国际金融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国际收支1. 国际收支的概念2. 试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主要内容(构成、业务、差额分析)3. 试述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主要类型、判定(自主与非自主交易)、影响(顺逆差)4. 试比较国际收支弹性论(J 曲线、马—勒条件)乘数论、吸收论和货币论的异同5. 论述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类型6. 试述国际收支的政策引导机制(需求、供给•…)7. 试述国际收支的国际协调机制第二章外汇与外汇交易1. 外汇的概念、应具备的条件、种类作用2. 外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的概念3. 不同汇率类型的内涵及其计算(基础套算、远期即期、名义实际)4. 外汇市场的概念、参与主体5. 外汇交易的概念与计算(远期、套利、套汇、期权,互换(利率互换、货币互换))第三章汇率的决定与变动1. 汇率的决定基础(金本位制下、纸币流通制下)2.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汇率变化对国民经济有哪些影响4. 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国际借贷说第四章汇率政策1. 汇率政策的内涵、特征2. 汇率制度的概念、分类(八种)3. 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比较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5. 政府对汇率变化的主要干预方式有哪些(政府言论、公开市场操作、外汇管制)6. 试述内外部经济均衡的冲突及其解决方法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图文并说明斯旺的政策配合论、蒙代尔的政策指派原则、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五章国际储备1. 国际储备的概念、构成、特征2. 试述国际结构管理的主要内容(总量、结构)3. 试述现代国际储备体系多元化成因、优缺点第六章国际金融市场1. 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2. 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和特征3. 国际资本市场的概念、构成(信贷、股票、债券、衍生品)4. 国际债券、欧洲债券、外国债券的概念及区别第七章国际资本流动1.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形式(长期、短期)、特征、影响因素2. 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第八章国际金融创新1. 国际金融创新的概念及类型(产品、技术、市场、制度)2. 国际金融创新有哪些发展趋势第九章国家风险与金融危机1. 国家风险概念、分类(政治、社会、经济)、管理2. 试述减少国家分线造成损失的主要措施3. 金融危机的内涵、成因及防范对策(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第十章国际货币体系1. 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与内容2. 国际金本位制的演进及相应内容3. 布雷多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缺陷4. 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5. 不同国际金融机构的宗旨和主要任务第十一章最优通货区与货币联盟1. 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概念、类型2.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3. 欧元启动的经济影响第十二章中国涉外金融1. 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及主要形式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及个阶段主要特征2005 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目的、原则、(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货物效劳收入:雇员报酬、投资收益经常转移:又称无偿转移或单方面转移,属非资本转移。
包括政府转移和私人转移,如无偿援助,战争赔款、侨汇、捐赠等。
资本与金融账户资本工程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金融项目直接投资证劵投资其他投资储藏资产:一国官方拥有的国际储藏资产,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活动的结果,包括:黄金储藏、外汇储藏、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藏头寸。
错误与遗漏账户:为了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借贷方总额而设立的工程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1、帐面平衡与真实平衡:从会计意义上,帐面总是平衡的。
由复式薄记,借贷记帐法所决定。
2、主动平衡与被动平衡:需把全部对外经济交易分为自主性交易和弥补性交易。
由自主性交易产生的平衡为主动平衡。
由弥补性交易带来的平衡为被动平衡。
3、数额平衡与内容平衡:数额平衡主要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交易在价值量上的平衡,内容平衡主要指各种国际收支活动在构造的平衡。
量与构造都应平衡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1、周期性不平衡:一国经济周期的原因。
即受本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而导致的不平衡。
一般而言,对开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往往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世界经济周期的原因。
指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而造成的失衡。
西方国家经济的周期变动对世界其他国家影响较大。
2、构造性不平衡:〔主要针对开展中国家〕:一国产业构造或经济构造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一国产业构造或经济构造落后进出口构造不合理贸易条件恶化国际收支不平衡3、货币性不平衡:也称价格性不平衡。
指一定汇率条件下,一国国内货币供求关系失衡,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升而产生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货币供给过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导致逆差。
4、收入性不平衡: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导致进出口发生变动而引起的失衡。
一般指开展中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带动外贸增长,而由于经济增长依赖进口,导致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所产生的不平衡。
一、名词解释5X4’ 15第一章:1、汇率exchange rate(汇价):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Exchange rate,而且货币的兑换是通过外汇的买卖transaction进行的,所以也是两国货币的交换价格price。
外汇管制exchange control(PPT34)(书本83)含义:外汇管制是指一国通过国家法律law、法令decree、条例rules等形式对外汇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汇出和汇入,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方式及兑换比价所进行的限制。
直接标价法(应付标价法)(PPT36)(P3)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间接标价法:(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美元标价法:2、外汇foreign exchange:货币行政当局(央行central bank、货币管理机构Money Management Institute、外汇平准基金Exchange Stabilization Fund及财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以银行存款deposit in bank、财政部库券tap bill、长短期政府债券government bond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creditor's rights。
外汇平准基金:中央银行拨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作为外汇平准基金。
当国际收支发生短期不平衡时,通过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来调节外汇供求,影响汇率,从而推动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改善国际收支。
第七章:P2293、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之间在涉及国际储备货币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的确定、货币兑换比率Currency exchange rates和国际收支调节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come and expenses等问题自发形成spontaneous formation或通过协议agreement建立的秩序order与制度system的综合。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一国(或地区)某一时期(例如一季、半年或一年)的所有国际经济交易,利用复式记账原理,有系统地予以记录、分类和整理的表式。
2.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和非居民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对外货币收支的综合状况。
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是人们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间其他经济、政治和文化往来的收支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反映和概括。
3.记账外汇:指不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对第三国支付的外汇。
4.自由外汇:指不需要货币发行国批准,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是可以向第三者办理支付的外国货币及支付手段。
5.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限制,而随外汇市场供求情况的变动而波动的汇率制度。
6.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世界各国共同或有组织地对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汇率决定及其变动、汇率制度及其选择、国际储备及其构成等问题所作出的安排或决定。
简单地讲,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采用的一系列安排和惯例,以及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一套原则和机构。
即这一体系是对如何使用国际本位货币在国家间得以顺利流通的一种规范。
7.国际储备:是指一国在对外收支发生逆差时,其金融当局能直接利用或通过同其他资产转换来支持其货币汇率的一切资产。
8.欧洲债券:是指借款人到某一外国债券以市场所在国以外货币为面值货币的债券。
二、单选题1.以下不属于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措施的是(B )。
A.针对性B.安全性C.匹配性D.非他性原则2. 以下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调节性交易的是(C )。
A.进出口贸易B.捐赠C.短期贷款D.工资收入3. 按《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格式,不属于资本与金融项目的交易是(D )。
A.直接投资B.证券投资C.债务减免D.单方面转移4. 调节国际收支的货币政策有(B )。
A.调整财政开支的增减和税率的高低B.调整银行法定准备金率C.采取进口许可证制D.加强国际经济合作5. 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价称为(B )。
国际金融学第一章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定义:广义的国际收支:指本国居民与非居民在某一段时期里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总括报告。
它强调国际间的交易与往来,而不管其是否在当期发生对外货币收付。
它类似会计学中的“权责发生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其的定义为: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居民与非居民:居民:·在中国境内居留1年以上的自然人。
·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领馆)。
·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领馆)、团体、部队(含驻外军人)。
国际收支平衡表:“有借必有贷,借贷总相等”。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三大部分: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平衡项目。
经常项目:贸易收支(有形贸易收支)、劳务收支(无形贸易收支)、经常性转移(单方面转移)。
资本账户:债务减免、移民转移。
金融账户:长期资本、短期资本。
平衡项目: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官方储备、错误与遗漏。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借方(-)外汇支出,贷方(+)外汇收入。
经常项目:收入:职工报酬(工资、奖金、福利)、投资收入(股利、利润、利息)。
资本项目:1资本转移;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与出售。
金融项目: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国际收支账户记账规则:进口商品-借,出口商品-贷非居民为本国居民提供服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借本国居民为非居民提供服务或从外国取得收入-贷本国居民对外国居民的单方向转移-借,收到-贷本国居民收到外国资产-借,外国居民获得本国资产或对本国投资-贷本国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借,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贷官方储备增加-借,减少-贷美国的国际交易报告的差额:基本差额:经常账户+长期资本流动净清偿差额:基本差额+非流动性私人短期资本流动官方结算差额:净清偿差额+流动性私人短期资本+错误和遗漏+分配的特别提款权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名词解释)物价与金币流动机制:物价与金币流动机制是自动调节机制,金币流动机制所发挥的缓解外汇市场上供不应求矛盾的作用是短期的。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2、国际收支平衡表:指将每一笔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而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3、经常账户: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交易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4、资本与金融账户: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5、错误和遗留账户:是一种抵消账户,它归结了各种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其数值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相等,方向相反。
6、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的(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
7、补偿性交易: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和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
8、临时性不平衡: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9、结构性不平衡: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10、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定会率水平下或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而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11、收入性不平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要的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平衡。
12、预期性不平衡:由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使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13、货币—价格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对外支出大于收入,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本国货币贬值,由此引起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14、收入机制: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15、利率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本国货币的存量相对减少,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表明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从而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名词解释:外汇定义: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名义汇率: 名义汇率也可以称为双国汇率。
它是一种货币以另一种货币为根底的价格,可以表示为本国货币的外币价格,也可以表示为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指对名义汇率进展调整后的汇率,不同的调整方法对应不同的实际汇率含义。
固定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及另一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根本固定的汇率,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上下限范围波动,该范围最高点叫“上限〞,最低点叫“下限〞。
浮动汇率: 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自由涨跌,货币当局不进展干预的汇率。
在浮动汇率下,金平价已失去实际意义,官方汇率也只起某种参考作用。
单一汇率: 是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汇率,这种汇率通用于该国所有的国际经济交往中。
复汇率: 是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不同的汇率用于不同的国际经济活动。
有效汇率: 有效汇率是一种以某个变量为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汇率指数,它指报告期一国货币对各个样本国货币的汇率以选定的变量为权数计算出的及基期汇率之比的加权平均汇率之与。
即期汇率:即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后,在两个工作日以内办理交割的汇率。
远期汇率:远期汇率也称期汇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展外汇实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到了交割日期,由协议双方按预订的汇率、金额进展交割。
远期外汇买卖是一种预约性交易,是由于外汇购置者对外汇资金需求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了防止外汇风险而引进的。
直标法:用本币表示的单位外币的价格。
购置一定单位的外汇应付多少本币。
间标法:用外币表示的单位本币的价格。
出售一定单位的本币应收多少外汇。
国际收支:广义:一国或地区居民及非居民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与。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指将每一笔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而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3、经常账户: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交易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4、资本与金融账户: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5、错误和遗留账户:是一种抵消账户,它归结了各种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其数值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相等,方向相反。
6、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的(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
7、补偿性交易: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和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
8、临时性不平衡: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9、结构性不平衡: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10、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定会率水平下或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而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11、收入性不平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要的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平衡。
12、预期性不平衡:由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使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13、货币—价格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对外支出大于收入,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本国货币贬值,由此引起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14、收入机制: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15、利率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本国货币的存量相对减少,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表明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从而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16、支出转换性政策: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
17、支出增减型政策:指改变社会需求或总支出总水平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8、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
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19、J曲线效应:在实际生活中,当汇率变化时,进口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
因此,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 曲线效应。
20、贸易条件: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
21、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22、国际收支差额国际收支差额,就是自主性交易的差额,当这一差额为零的时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当这一差额为正时,就成为“国际收支顺差”;当这一差额为负时,就成为“国际收支逆差”。
23、.基本账户差额:基本账户差额就是经常账户差额与长期资本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账户中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资产)所形成的余额。
24、综合账户差额:综合账户差额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也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
25、贸易收支:一国出口商品所得收入和进口商品的外汇支出的总称。
26、弹性论:在国民收入、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运用汇率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节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
27、货币论:把国际收支视为一种货币现象,强调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相互影响来决定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依据货币存量调整来调节国际收支。
28、吸收论:吸收论又称支出分析法,它是由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亚历山大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于1952年提出的,吸收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
29、汇率的核心作用:一般来说,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的比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比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30、一价定律:如果假定可贸易品的运输成本为零,则在套利作用下同种可贸易品在各个地区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这种一致关系被称作“一价定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价定律体现为用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同质可贸易品价格相同。
31、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可简称为汇率的货币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由于本外币资产是完全可以替代的,因此这两种资产市场是统一的市场。
根据一般均衡的原理,只要本国货币达到平衡,外币市场就必然平衡。
因此,货币模型把重点放在分析货币市场上货币供求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上。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建立在三个假定基础上:①垂直的总供给曲线②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③购买力平价成立32、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简称为“超调模型”,它认为商品市场价格与资产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黏性的特点,而资产市场的价格则没有粘住,这就使得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不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过渡过程。
33、汇率超调: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即冲击),会使汇率立即发生同比例的贬值和利率同比例的下降。
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价格的上升则相对缓慢。
由于汇率和价格的调整速度不一样,造成汇率的超调。
34、直接标价法:固定外国货币的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35、间接标价法:固定本国货币的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价格,从而间接地表示除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二、简答、论述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答:①临时性不平衡,是指短期的、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这种性质的国际收支失衡,程度一般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可逆性。
②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③货币性不平衡,是指一定汇率水平下国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而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昂贵、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④周期性不平衡,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当一国经济处于衰退期时,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也相应下降,国际收支发生盈余,反之,如果一国经济处于扩张和繁荣时期,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旺盛,对进口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国际收支便会出现逆差。
⑤收入型不平衡,称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⑥预期性不平衡,预期因素从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两方面对国际收支产生重要影响,从实物角度而言,当预期一国经济将快速增长时,本国居民和外国投资者都会增加在本国的实物投资,当本国的资本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时,投资就通过进口资本品来实现,出现资本品进口的增加和经常账户的逆差。
⑦币值扭曲,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名义比价持续背离了与外国货币的实际比价,从而造成本国商品实际价格持续较高进而导致出口持续相对下降、进口持续相对增加和国际收支逆差,或者造成本国商品实际价格持续较低进而导致出口持续相对增加、进口持续相对减少和国际收支顺差。
2、汇率的表示方法?答:汇率的表达方法有两种①直接标价法,②间接标价法。
一般书本中用直接标价法来表示汇率。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数值越大,就意味着1单位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越多的本国货币。
直接标价下汇率熟知的下降称为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反之,直接标价下汇率数值的上升称为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外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3、影响汇率的经济因素有哪些?答:①国际收支状况。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就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就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降。
②通货膨胀的差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则该国的货币购买力下降,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③相对利率水平。
一国利率相对较高,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本国,本国货币汇率上升。
④总需求与总供给。
在经常账户下,如果总需求中进口的需求增长快于总共几种出口供给的增长,本国货币将贬值。
⑤预期。
预期通常是以捕捉刚刚出现的某些信号来进行的。
因此,有意的或无意的发出一些与之相对冲的信号,有时可以改变预期的方向。
⑥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往往导致货币供应增加和需求增加,因此,赤字的增加将导致本国货币贬值。
⑦国际储备。
储备增加能加强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因而有助于本国货币升值。
反之,储备下降则会诱使本国货币贬值。
4、汇率决定学说中的三种分析法及其特点?答:①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在这一模型中,由于本外币资产是完全可替代的,因此这两种资产市场是统一的市场。
根据一般均衡的原理,只要本国货币市场达到平衡,外币市场就必然平衡。
此方法是建立在三个假定基础上的,第一,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第二,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第三,购买力平价成立。
②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认为商品市场价格与资产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黏性的特点,而资产市场的价格则没有粘性,值就是的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不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过渡过程。
③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分析法。
这一理论的特点在于:第一,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是不完全的替代物,风险等因素使非套补的利率平价不成立,从而需要对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的供求平衡在两个独立的市场上进行考察;第二,将本国资产总量引入了分析模型,本国资产总量直接制约着对各种资产的持有量,而经常账户的变动会对这一资产总量造成影响,从而将流量因素与存量因素结合了起来。
5、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相互冲突的调解原则有哪些?答:①数量匹配原则。
指出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由丁伯根提出。
②最优指派原则。
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蒙代尔提出了特定的工具实现特定的目标这一指派问题,丰富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调控理论,他与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的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③合理搭配原则。
在所有类型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至少存在这三对互为替代的搭配,第一,支出增减型政策与支出转换性政策。
第二,支出型政策与融资型政策。
第三,支出增减型政策与供给型政策。
一般来说,对不同性质的国际收支失衡要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正确的政策搭配,是实现内外均衡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