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74.00 K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导学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目标: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自己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二、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第一课时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三、学习过程(课前预习过程)1、明确以上的学习目标2、完成以下的填空:(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用文字表达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3)分解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展示过程)讨论:1、在这之前我们知道用什么方法能获得氧气吗?2、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为什么要加二氧化锰呢?二氧化锰在实验里起什么作用?它有什么特点?3、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二氧化锰有没有参加反应呢?如何来证明?你能设计实验来证实吗?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中的三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课堂训练)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1、实验室制取氧气,不选用的药品是()A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 C 氯酸钾 D空气2、从安全、环保、节能、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A氯酸钾受热分解 B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C分离液态空气法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A都需要加热 B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都生成了两种物质知识点二催化剂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C.二氧化锰在催化过程中所有的性质不变D.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放出更多的氧气5、在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A使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多 B 提高氧气的纯度C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D使产生的氧气更干燥知识点三分解反应6、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工业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 硫与氧气反应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7、关于分解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为一种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为两种C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含义恰好相反D由一种反应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其他8、如右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图示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9、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2.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与混合物;3.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性质和主要用途;4.通过探讨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与混合物;2.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性质和主要用途;【学习过程】【情景导入】:炎炎夏日,又是一年吃烧烤的季节,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其实也带来环境问题。
任务一:空气的成分活动1 空气的发展史思考: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活动2: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反应文字表达式:实验现象:思考:1. 拉瓦锡实验的测定原理是什么?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否直接用拉瓦锡的这套实验装置?为什么?活动3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合作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提炼升华】:贯通古今提炼出检测混合物中某成分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活动4 空气的组成【学生任务】阅读教材P32,将下图中的数据或物质补充完整。
【总结】空气的成分评价任务一:1.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的是( )2、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若装置漏气,会使测定结果偏大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氧气(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水槽中液面下降D.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活动5 建立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合作交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2页内容,从组成物质的种类上看,谈谈空气和氧气有什么不同?评价任务一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氮气蒸馏水B.铁矿石食盐水C.氢气CaCO3 D.二氧化碳空气任务二:空气是宝贵的资源评价任务二活动一:归纳氧气的用途活动二:归纳氮气的性质和的用途活动三:归纳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评价任务二1..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请将物质名称填在横线内:(1)天然气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2)空气可作为制造氮肥的原料,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_;(3)空气中可用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4)长期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
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空气和氧气复习【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中的污染物及防治熟练;2.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理解并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4.进一步加深对混合物、纪净物的理解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学习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取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学习难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得实验;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程式及装置【学习过程】【情景导入】:任务一:寻找星球活动一:测定空气的组成及组分含量评价任务一1.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居里夫人C.诺贝尔D.门捷列夫2.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红磷燃烧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C.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D.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活动二:物质的分类评价任务二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 B.液态氧 C.五氧化二磷 D.海水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汽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活动三:空气组分的用途评价任务三1.空气成分中,在医疗麻醉和食品防腐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的是()A.氮气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2.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
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水蒸气3.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B.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C.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D.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任务二:保护星球活动一:保护大气环境评价任务一1.洁净的空气对人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
下列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2.2024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B.积极植树造林,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C.加高烟囱,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D.禁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防止水体污染任务三:改善星球活动一:氧气的化学性质思考与讨论: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评价任务一1.燃烧需要氧气,下列物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A.红磷B.硫磺C.铁丝D.木炭2.化学是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本质。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5-1、2 -13、14【复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知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能正确书写磷、硫、铁和木炭燃烧以及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5)能正确判断“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6)能正确判断纯净物、混合物。
【复习重难点】识记基础知识并用之解决具体问题。
【复习过程】一、自我检测,自我梳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78%、21%、稀有气体、_________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2.测定空气成分实验:用如图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现象:结论:问题与反思:⑴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五分之一。
问:这可能是哪几种原因引起的?⑵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含量高于五分之一。
问:这可能是哪几种原因引起的?⑶分析实验结束后剩余气体具有那些性质?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⑸能否用硫、铁、木炭代替红磷,为什么。
3.氮气的用途与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常用作,如:食品包装充氮以防腐。
医疗上可用液氮作冷冻麻醉。
4.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性质不活泼,主要用途:作;制造多种用途的;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
5.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等。
6.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它溶于水;加压降温后变为的液体,继续降温变为的雪花状的固体。
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的气体,具有性。
8.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的气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9.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色火焰,放热,生成有的气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0.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色固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做此实验时,瓶底要铺一层沙或水,其目的是.11.氧气的用途是和。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概念;2.温故知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3.提醒学生注意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和易混淆的概念。
二、复习内容本次复习将涵盖本单元的以下重要内容:1.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表示;2.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3.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元素周期表的分组、周期以及元素的命名规则;5.元素的电子结构和价电子的概念;6.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离能、电负性等;7.同一周期和同一族的元素的共性和差异;8.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9.了解氢元素的特殊性质。
三、复习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将元素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工具。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非常重要。
2.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的排列不仅仅是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排列,也有着明显的周期性规律。
在同一周期和同一族的元素中有着一定的共性和差异。
3.元素的电子结构和价电子的概念:元素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
了解元素的电子结构以及价电子的概念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反应过程非常重要。
4.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了解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材料的性质有着重要作用。
四、复习方法1.复习重点知识点: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温习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概念。
重点关注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周期性规律以及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
2.制作复习笔记:将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整理成笔记,方便随时复习。
可以使用Markdown格式,将笔记进行美化和格式调整。
3.解题练习:选择性做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可以寻找一些习题集或者在线资源来进行练习。
4.互相交流:和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赤眉二中王风一、复习目标: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
2、能说出 O2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铁丝等在O2中燃烧的现象,记住O2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3、掌握实验室制备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重难点)二、知识回顾:知识点一: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1、空气的组成⑴对空气组成的研究:法国的化学家用定量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空气中主要是由和组成的结论,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5。
⑵空气的成分及含量:按体积计算,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⑶氮气:①性质:通常状况下是颜色气味的气体,溶于水;通常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用途;作灯泡,作食品的,用于制等。
⑷稀有气体:①性质:通常都是颜色,气味的气体,化学性质,被称为。
②用途:作保护气,作光源,还可以代替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等。
2、保护空气⑴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和等。
⑵危害:可形成酸雨;可导致“温室效应”。
⑶防治措施:加强;开发利用;积极等。
由上述表格信息,反映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知识点三:氧气的制法1、 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这一过程为 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2、 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常有以下三种方法,请结合下面的装置图完成下表:3、检验O 2方法:把 伸入集气瓶中,若 则证明是氧气。
验满的方法:若用排水法收集时。
当看到 时,表明已收集满(注意:氧气瓶应竖直放置);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则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若木条 ,说明氧气已满。
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⑴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 反应速率,但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目标:①认识氧气的性质②掌握氧气的实验室操作重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课型:复习课导学提纲:酸雨( NO2、 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6.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1 、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3) 氧气的制备 :2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 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空气成分 2 2 2 其它气体和杂质实验室制氧气原理:O N CO体积分数% % % 0.94% 0.03% (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b、装置要求:c 、现象:有,广口瓶内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N2约占 4/5 ,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 原因:,红磷量不足,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 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作物生长 , 破坏生态平衡 . 全球气候变暖 , 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物质燃烧现象反应方程式磷硫木碳铁丝镁石蜡(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型、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b、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 1/3 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检验:用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题3元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课题2 水的净化课题3 水的组成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合作探究: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吕秀平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能通过简单的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会检验氧气,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原料与原理,知道两种制取方法的区别。
学习重点: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会检验氧气,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原料与原理,知道两种制取方法的区别。
学习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习方法:以练代讲学习过程:一、题组一:问题练习化1.法国化学家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组成2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 .空气是一种(纯净物/混合物),其中氮气占,氧气占,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4.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被排放到空气中,空气污染现象有和酸雨现象。
5. ,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硫+氧气:②铝+氧气:③碳+氧气:7.实验室常用或或的方法制取氧气。
8.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在这个实验中,二氧化锰叫做,它在实验前后的和没有发生变化,它在实验中起作用。
9.高锰酸钾是一种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化学方程式为。
10.由种反应物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②往试管内装入,并在试管口放;③准备集气瓶;④;⑤当时开始收集气体;⑥先把再停止加热。
12.把铁丝加热到红热状态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有色固体生成。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3.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为什么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立即收集?二、题组二:知识网络化1.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干净的果汁C.冰水混合物D.矿泉水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4.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导学案设计本学校——————————————————班级——————————————————学科——————————————————教师——————————————————导学须知教师在导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宽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动者,茫然无助时引路人、示范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一、导学“八认真”1. 认真搜集资料2. 认真备导学案3. 认真上高效课4. 认真辅优补差5. 认真实习实作6. 认真批改作业7. 认真考核评价8. 认真反思总结二、导学“六要素”1. 教材要让学生读2. 问题要让学生提3. 过程要让学生说4. 规律要让学生找5. 实验要让学生做6. 结论要让学生下三、导学“五原则”1. 胸中有纲2.心中有书3.脑中有题4.目中有人5.手中有法四、学习“三方式”备导学案时重点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维度加以设计。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导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指学习者不是一个人单独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去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活动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互相帮助。
它表现为: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初三年级化学学科第二单元第 1 课题学案一、课题名称:空气(P26~P32)二、学习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操作的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2、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它们所占的体积分数;3、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4、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如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性质,能列举它们的主要用途;5、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止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三、学习内容及程序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知识回顾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C.香水挥发D.干冰升华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2-1】(27页)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实验仪器:带导管的橡胶塞、弹簧夹、、、烧杯。
①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并将集气瓶水面上方空间分为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将橡胶塞迅速..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现象。
③待,打开弹簧夹。
分析现象,总结。
红磷燃烧时的现象:。
打开弹簧夹后的现象:水会集气瓶内,说明瓶内压强,气体;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1/5,说明瓶内原有的空气中约占。
【思考】1、红磷熄灭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没有达到瓶内空气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有①红磷的量不足①装置气密性不好,漏气①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未迅速塞紧瓶塞①未冷却至室温便打开止水夹①集气瓶中原来有少量水2、已知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请问硫粉可以取代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吗,为什么?(三)知识归纳1、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注意:1、“点燃”与“燃烧”不同,“点燃”是反应条件;“燃烧”是现象的描述,有发光、放热的意思。
2、“点燃”是点了之后,移开火焰,还可以继续燃烧;“加热”是停止加热,反应立即停止。
)2、氮气的性质(可结合上面实验理解)(课本29页讨论)颜色状态气味是否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氮气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_,稀有气体____,二氧化碳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⒈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⒉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制取氧气的方法
⒊知道氧化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⒋了解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⒌能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新课预习】教材第二单元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空气
⒈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第一个用天平对空气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化学家是:)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
d.结论: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空气是混合物>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可能原因:
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为什么?
③能否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为什么?
⒊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⒋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 ,影响 ,破坏 .全球 ,臭氧层和等
保护:加强大气,改善,使用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后才能排放,积极、、等
⒌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⒍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如登山、潜水、宇航、医疗急救、)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金属切割)
②氮气: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化工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冷却剂、麻醉剂
⒎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
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知识点2 氧气的性质
⒈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⒉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在空气中点燃 在氧气中点燃 化学方程式
木炭 C 持续红热
发出
,放热,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硫 S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发出 火焰,放热,并有 产生
红磷 P 发出黄白光,放热,产生浓厚白烟
发出 ,放热,产生浓厚 铁 Fe 灼烧红热,离火后变冷(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 色固体。
镁 Mg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发出 ,放热,生成 固体 蜡烛
黄色火焰,放热
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发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蜡+氧气 → 水+二氧化碳
☞铁燃烧要在集气瓶盛少量水或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 ☞硫燃烧时在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目的: 知识点3氧气的制取
⒈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⒉实验室制法
⑴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① 2H 2O 2 + O 2↑
②
△
K 2MnO 4 + MnO 2 + O 2↑
③
催化剂 △
2KCl+3O 2↑
⑵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
【温馨提示】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由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收集装置:
点燃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固体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温馨提示】主要由气体的和决定
⑶检验:
⑷验满:
⑸操作(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理由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理由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理由
④导气管刚穿过橡皮塞,理由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理由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理由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理由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理由
⒊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⒋氧化反应:物质与(不能说成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如:燃烧、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等)
氧化反应
:(如:动植物的呼吸、铁的生锈、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
⒌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已复习)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40分)
1. 有关氧气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液氧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物质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2. 下列物质中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B.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
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A.水煤气、水、金刚石、氯酸钾 B.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C.液氧、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75%的医用酒精、矿泉水、红磷、锰酸钾
4. 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 B.氧气可用于炼钢工业
C.液态氧用作宇航飞行器发动机的燃料 D.氧气可用于气焊、气割
5.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气的含量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顺利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A. 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B. 用①③制取氧气
C. 用②④制取氧气
D. 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7.下列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8.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X是O2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C6H12O6是氧化物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
二、填空题(60分)
8.解释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的主要作用:
⑴在氧气中燃烧:⑵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⑷探究燃烧的条件:
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⑴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
⑵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优点是:
⑴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⑵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l/5,氮气约为4/5.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是: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