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的比重试验记录表(比重瓶法)

土的比重试验记录表(比重瓶法)

土的比重试验记录表(比重瓶法)

土的比重试验检测记录表(比重瓶法)

XX-4003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18.3土的比重试验(比重瓶法)试验

土的比重试验(比重瓶法)试验实施细则 根据现行规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制定本土的比重试验(比重瓶法)试验实施细则。 一、仪器设备要求: 1. 比重瓶、 2. 天平、 3. 恒温水槽、 4. 砂浴、 5. 真空抽气设备、 6. 温度计。 二、操作方法与步骤 1、将比重瓶烘干,将15g 烘干土装入100mL 比重瓶内(若用50mL 比重瓶,装烘干土约12g ),称量。 2、为排出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土样侵泡20h 以上,再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黏土应不少于30min ,高液限黏土应不少于1h ,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 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处(以弯月面下缘为准),擦干瓶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 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量。如比重瓶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煮沸过且与试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按本试验3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 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出土中空气,其余步骤与本试验3、4相同。 6、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煤油)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出土中气体。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 ,抽气时间1-2h (直至悬液内无气泡为止),其余步骤同本实验3、4相同。 7、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 。 结果整理: 用蒸馏水测定时,按下式计算比重: wt 2 1G m m m m G s s s ?-+= 式中:G s —土的比重,计算至0.001; m s —干土质量(g ); m 1—瓶、水总质量(g ); m 2—瓶、水、土总质量(g ); G wt —t℃时蒸馏水的比重(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准确至0.001.

试验室仪器自校方法及表格(全)

一环刀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直径为58mm、62mm、64mm、70mm、79.8mm五种规格环刀的校验。 (一)概述 环刀是按GB/T50123-1999、SL237-1999、JTJ051-93进行粘土密度测定的专用器具。 (二)技术要求 2.1 外观检查无缺口、卷刃和明显变形。 2.2 剪切试样用环刀直径为64.0±0.4mm,高20±0.4mm。 2.3 压缩试样用环刀直径为79.8±0.5mm,高20±0.4mm。 2.4 膨胀试样用环刀直径为58.0±0.4mm,高25±0.4mm。 2.5 渗透试样用环刀直径为62.0±0.4mm,高40±0.4mm。 2.6 含水率、密度测定用环刀直径为70.0±0.4mm,高52±0.4mm。 (三)校验用标准器具 3.1 游标卡尺:最大量程150mm,分度值为0.02mm; 3.2 电子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四)环境条件 温度:20℃~24℃;相对湿度:≤75℅。 (五)校验方法 5.1 将环刀洗净、烘干、冷却后称其质量,准确至0.01g。 5.2 环刀直径用游标卡尺在环刀平面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取算术平均值。 5.3 环刀高度用游标卡尺在环刀平面每隔120°方向上测量高度一次,共测三次,取算术平均值。 (六)校验结果处理 校验结果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合格者方可使用。 (七)校验周期 一年。 (八)附录 校验记录表格式。

环刀校验记录 SS-001 仪器管理编号:校验编号: 出厂编号、型号:校验日期:年月日 仪器制造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计量器具名称管理编号最近检定日期测量范围分辨力备注 环刀编号 校验数据 结果直径 (mm)高h(mm) 质量 (g) 体积 cm3 Φ1 Φ2 h1 h2 h3 h 结论: 主管:核验:校验:

(完整版)土的比重试验(比重瓶法).docx

土的比重试验 比重瓶法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土。 仪器设备:比重瓶、天平、恒温水槽、砂浴、真空抽气设备、温度计 操作步骤: 1、将比重瓶烘干,将15g 烘干土装入 100mL 比重瓶内(若用50mL 比重瓶,装 烘干土约 12g),称量。 2、为排出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 重瓶,土样侵泡 20h 以上,再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黏土应不少于30min,高液限黏土应不少于1h,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 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处(以弯月面下缘为准),擦干瓶 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 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 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 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 量。如比重瓶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 煮沸过且与试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 按本试验 3 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 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出土中空气, 其余步骤与本试验3、4 相同。 6、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

煤油)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出土中气体。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抽气时间 1-2h(直至悬液内无气泡为止),其余步骤同本实验3、4 相同。 7、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 结果整理: 用蒸馏水测定时,按下式计算比重: G s m s G wt m s m1m2 式中: G s—土的比重,计算至0.001; m s—干土质量( g); m1—瓶、水总质量( g); m2—瓶、水、土总质量( g); G wt—t℃时蒸馏水的比重(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准确至0.001.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必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上平均值,以两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 0.02。

土粒比重测量方案

土粒比重实验方案 一、实验名称 比重瓶法测量洗盐后土体土粒比重实验 二、实验目的 获得土样的土粒比重 三、实验仪器 1、比重瓶:容积100mL或50mL,分长颈短颈两种。本次实验拟采用100mL 短颈比重瓶。 2、恒温水槽:准确度应为±1?C。 3、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01g。 4、温度计 5、纯水 6、砂浴 四、实验步骤 1、试样准备 将待测土样洗盐后置于烘干箱烘干,取出烘干土样研碎后再次置于烘干箱内烘干。 1、比重瓶校准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a.重瓶洗净烘干,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准确至0.001g。 b.将煮沸后的纯水注满短颈比重瓶,塞紧瓶塞,多余水从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直至瓶内液体温度稳定,取出比重瓶擦干外壁,称量瓶、水总质量,准确至0.001g,测定恒温水槽水温,准确至0.5?C。 c.调节数个恒温水槽内的温度,温差为5?C,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瓶、水总质量。每个温度时均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02g,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绘制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

2、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称烘干试样15g装入比重瓶,称量瓶和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0.001g。 3、向比重瓶注入半瓶纯水,摇动比重瓶,并放在砂浴上煮沸1h。 4、将煮沸后的纯水装入有试样悬液的比重瓶,将比重瓶注满,塞紧瓶塞,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比重瓶置于恒温水槽内至温度稳定,且上部悬液澄清。取出比重瓶擦干瓶外壁,称比重瓶、水、试样总质量准确至0.001g,并测定瓶内水温,准确至0.5?C 5、从步骤1获得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查得该温度下的瓶、水总质量。 五、数据处理 m d——烘干土试样质量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第一节 筛析法 一、试验目的 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 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 1、标准筛一套(图1-1); 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 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 1、制备土样 (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顶盖 2mm 1mm 底盘 1 2 3 取走 取走 4 图1-1标准筛 图1-2 四分法图解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图,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 (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将已称量的试样倒入顶层筛盘中,盖好盖,用手或摇筛机摇振,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min, 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盘,在白纸上用手轻叩筛盘,摇晃,直到筛净为止。将漏在白纸上的土粒倒入下一层筛盘内,按此顺序,直到最末一层筛盘筛净为止。 (3) 称量留在各筛盘上的土粒质量,准确至, 并测量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若大于2mm 的颗粒超过50%,再用粗筛进行分析。 五、成果整理 1、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小数后一位。 %100?= B A m m X (1-1) 式中,X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m A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m B 为所取试样总质量,g 。 各筛盘上土粒的质量之和与筛前所称试样的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否则应重新试验。若两者差值小于1%, 应分析试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配给某些粒组;最终,各粒组百分含量之和应等于100%,将试验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中。 2、查土类 若粒径小于的含量大于50% 则该土不是砂土,而是细粒土,将这一部分用密度计法(见第二节)继续分析。 3、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求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说明该土的均一性,并确定土的名称。 4、填写试验报告。 六、注意事项

土力学实验一--相对密度

实验一 相对密度、密度、含水量测定 A 、实验目的 测定土的相对密度、密度和含水量,以了解土的疏密、干湿状态和含水情供计算土的其它物理指标和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B 、实验要求 1、由实验室提供一份扰动土样,要求学生测定该上样的含水量、密度和该土 的相对密度; 2、根据实验结果要求学生确定该土的孔隙比(e )、孔隙率(n )、饱和度(r S )、干土密度(d ρ)及饱和土密度(sat ρ)等物理指标; 3、参观原状土样。 C 、实验方法 一、相对密度实验(又称比重实验) 土粒的相对密度是土在100℃—105℃下烘至恒重时土粒的密度与同体积4℃时纯水密度的比值。 (一)实验目的 测定土的相对密度(比重),为计算土的孔隙比、饱和度以及为其它土的物理力学实验(如颗粒分析的比重计法实验、压缩实验等)提供必需的数据。 (二)实验方法 相对密度实验的方法取决于试样的粒度大小和土中是否含有水溶盐,如果水中不含水溶盐时,可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土中含有水溶盐时,要用比重瓶和中性液体真空排气法。粒径都大于5mm 时则可采用缸吸筒法或体积排水法。本实验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 (三)仪器设备

1、比重瓶:容量100毫升: 2、天平:称量200克,感量0.001克; 3、恒量水槽:灵敏度±1℃; 4、电热砂浴(或可调电热器); 5、孔径5mm 土样筛、烘箱、研钵、漏斗、盛土器、纯水、蒸馏水发生器等。 (四)实验步骤 1、试样制备 将风干或烘干之试样约100克放在研钵中研碎,使全部通过孔径为5mm 的筛,如试样中不含大于5mm 的土粒,则不要过筛。将已筛过的试样在100℃—105℃下恒重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此项工作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完成) 2、将烘干土约15克,用漏斗装入烘干了的比重瓶内并称其质量,得瓶加上的质量m l ,准确至O.001克。 3、将已装入干土的比重瓶注纯水至瓶的一半处。 4、摇动比重瓶,使土粒初步分散,然后将比重瓶放在电热砂浴上煮沸(注意将瓶塞取下)。煮沸时要注意调节砂浴温度,避免瓶内悬液溅出。煮沸时间从开始沸腾时算起,砂土和粉土不小于30分钟,粉质粘土和粘土不小于1小时。本次实验因时间关系,煮沸时间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5、将比重瓶从砂浴上取下,注入纯水至近满,然后放比重瓶于恒温水槽内,待瓶内悬液温度稳定后(与水槽内的水温相同),测记水温(T),准确至0.5℃(注:本实验室槽内水温控制在20℃)。 6、轻轻插上瓶塞,使多余水分从瓶塞的毛细管上溢出(溢出的水必须是不含土粒的清水)。取出比重瓶,擦干比重瓶外部水分,称瓶加水加土的总质量(4m )准确至0.001克。 (五)计算 按下式计算相对密度: C w wT m m m m ds ??-+= 44300ρρ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第一节 筛析法 一、试验目的 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 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 1、标准筛一套(图1-1); 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 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 1、制备土样 (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顶盖 2mm 1mm 底盘 1 2 3 取走 取走 4 图1-1标准筛 图1-2 四分法图解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图,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 (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将已称量的试样倒入顶层筛盘中,盖好盖,用手或摇筛机摇振,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min, 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盘,在白纸上用手轻叩筛盘,摇晃,直到筛净为止。将漏在白纸上的土粒倒入下一层筛盘内,按此顺序,直到最末一层筛盘筛净为止。 (3) 称量留在各筛盘上的土粒质量,准确至, 并测量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若大于2mm 的颗粒超过50%,再用粗筛进行分析。 五、成果整理 1、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小数后一位。 %100?= B A m m X (1- 1) 式中,X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m A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m B 为所取试样总质量,g 。 各筛盘上土粒的质量之和与筛前所称试样的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否则应重新试验。若两者差值小于1%, 应分析试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配给某些粒组;最终,各粒组百分含量之和应等于100%,将试验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中。 2、查土类 若粒径小于的含量大于50% 则该土不是砂土,而是细粒土,将这一部分用密度计法(见第二节)继续分析。 3、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求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说明该土的均一性,并确定土的名称。 4、填写试验报告。 六、注意事项 1、在筛析中,尤其是将试样由一器皿倒入另一器皿时,要避免微小颗粒的飞扬。 2、过筛后,要检查筛孔中是否夹有颗粒,若夹有颗粒,应将颗粒轻轻刷下,放入该筛盘上的土样中,一并称量。 七、思考题

比重瓶校验方法

比重瓶校验方法 一、技术要求 1? 外观无裂纹或其他明显变化; 2 ? 有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1 ? 校验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绘制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2?校验用器具 (1) 天平:称量200g ,感量O.OOIg ; (2) 温度计:刻度范围0? 50C,分度值为0.1 C。 三、校验方法 1 ?外观:目测; 2 ?将比重瓶洗净、烘干、冷却至室温下称量,准确至0.001g 。反复恒温至两次 称量差值不大于0.002g 时取平均值。将煮沸后冷却的纯水注入比重瓶中,调节恒温水槽至5 °C或 10 °强后将比重瓶放放恒温水槽中,直至瓶内水温稳定,取出比重瓶,擦干 外壁,称瓶、水总质量,准确至0.001g ,以5C 级差,调节恒温水槽,每级温度均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02g, 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绘制温度与瓶、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 3 ?按下式计算m : m 2= m 0+ (m 1- m 0)PW 「1 + 3 V (T2-T 1) PW 1 式中:「一比重瓶内纯水温度(C); T 2—比重瓶内纯水任意温度(C); m 1—温度为T1 时交瓶水总质量(g); m 2—温度为T2 时瓶水总质量(g); m 0—比重瓶的质量(g);

PW 1—温度为T1 时瓶水的密度(g/cm 3); 3 V —玻璃的膨胀系数,国产瓶可取2.4*10 -5/ C; 将市场繁荣结果列表,以温度为纵坐标,交互式水总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曲线。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 校验周期为12 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

土的比重试验

土的比重试验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土的比重试验 比重瓶法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 仪器设备:比重瓶、天平、恒温水槽、砂浴、真空抽气设备、温度计 操作步骤: 1、将比重瓶烘干,将15g烘干土装入100mL比重瓶内(若用50mL 比重瓶,装烘干土约12g),称量。 2、为排出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土样侵泡20h以上,再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黏土应不少于30min,高液限黏土应不少于1h,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 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处(以弯月面下缘为准),擦干瓶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 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量。如比重瓶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煮沸过且与试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

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按本试验3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 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出土中空气,其余步骤与本试验3、4相同。 6、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煤油)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出土中气体。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抽气时间1-2h(直至悬液内无气泡为止),其余步骤同本实验3、4相同。 7、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 结果整理: 用蒸馏水测定时,按下式计算比重: 式中:G s—土的比重,计算至0.001; m s—干土质量(g); m1—瓶、水总质量(g); m2—瓶、水、土总质量(g); G wt—t℃时蒸馏水的比重(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准确至 0.001. 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必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上平均值,以两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2。

比重瓶校验方法

比重瓶校验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新购置及使用中的比重瓶。 2.8.1概述 比重瓶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及其他粉状物料比重(密度)测定。 2.8.2技术要求 2.8.2.1外观:无裂纹或其他明显变形。 2.8.2.2容积:经标定,绘制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2.8.3校验用标准工具 2.8. 3.1天平:称量200g,感量0.001g。 2.8. 3.2温度计:刻度范围0~50℃,精确至0.5℃。 2.8.4校验方法 2.8.4.1外观:目测。 2.8.4.2绘制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将比重瓶洗净、烘干。冷却称重,准确至0.001g,反复恒重至两次差值不大于0.002g时取平均值。将事先煮沸并

冷至室温的纯水注入比重瓶,擦干外表水滴,称其水瓶总重量。 2.8.4.3按公式 m 2=m 0 +(m 1 – m 0) [1 +ωv (T 2 – T 1)] 计算m 2,式中: T 1——比重瓶内纯水温度℃ T 2——比重瓶内纯水任意温度℃ m 1——温度为T 1时的瓶水总质量g m 2——温度为T 2时的瓶水总质量g m 0——比重瓶的质量g Pw 1——温度为T 1时水的密度g/cm 3 (查附表) Pw 2——温度为T 2时水的密度g/cm 3(查附表) ωv ——玻璃的胀缩系数,国产瓶可取2.4×10-5 /℃ 将计算结果列表,以温度为纵座标,瓶水总质量为横座标,绘制曲线。 P W2 P W1

2.8.5校验结果处理 2.8.5.1外观检查合格。 2.8.5.2绘制出瓶、水总质量与温度曲线。 2.8.6校验周期、记录 校验周期为一年。校验记录见设备档案。 注:本方法摘自铁道部《铁路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 比重瓶校验记录 仪器编号校验号

16 土的击实试验

16 土的击实试验 T 0131-2007 击实试验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实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本实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内径100mm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内径152mm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并且大于或等于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按5.4条进行最大干密度校正。大尺寸试筒要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3倍以上。单位体积击实功能控制在2677.2~2687.0kJ/m3范围内。 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粒径大于0.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70%(即d30≤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种试验结果的最大值。 各国所用的击实试验方法是大同小异的,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单位击实功为轻型击实法的4.5倍。 与美国相比,其他各国所用试筒的容积不尽相同,因此试验方法就有所不同:一种是改变击数而不改变击实功,例如英国;另一种是不改变击数而改变击实功,例如日本。英国BS 1377-75将试筒容积调整为1000cm3后,为了维持原轻型598.2kJ/m3的击实功数值,特将每层击数提高到27次。 本次修订对击实试验采取了不同层数和击数而不改变击实功的做法,即对不同试验类别分别采用27次和98次,使相应的击实功仍维持在2677.2~2687.0kJ/时左右。 为了适应不同道路等级、各种压实机具等的要求,本规程将轻型与重型试验并列。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有关规定或工程、科学试验的特殊需要选定。试验表明,在单位体积击实功相同的情况下,同类土用轻型和重型击实试验的结果相同。 考虑到在标准筛系列中没有25mm和38mm筛,结合对大粒径颗粒含量的要求,修订为20mm和40mm。 2仪器设备 2.1标准击实仪(图T 0131-1和图T 0131-2)。击实试验方法和相应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T 0131-1的规定。

土的比重试验(比重瓶法)

土的比重试验 比重瓶法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土。 仪器设备:比重瓶、天平、恒温水槽、砂浴、真空抽气设备、温度计 操作步骤: 1、将比重瓶烘干,将15g 烘干土装入100mL 比重瓶内(若用50mL 比重瓶,装烘干土约12g ),称量。 2、为排出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土样侵泡20h 以上,再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黏土应不少于30min ,高液限黏土应不少于1h ,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 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处(以弯月面下缘为准),擦干瓶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 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量。如比重瓶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煮沸过且与试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按本试验3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 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出土中空气,其余步骤与本试验3、4相同。 6、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煤油)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出土中气体。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 ,抽气时间1-2h (直至悬液内无气泡为止),其余步骤同本实验3、4相同。 7、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 。 结果整理: 用蒸馏水测定时,按下式计算比重: wt 21G m m m m G s s s ?-+= 式中:G s —土的比重,计算至0.001; m s —干土质量(g ); m 1—瓶、水总质量(g ); m 2—瓶、水、土总质量(g ); G wt —t ℃时蒸馏水的比重(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准确至0.001. 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必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上平均值,以两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2。

土粒比重试验试验检测-材料

土粒比重试验试验检测-材料2011-01-22 17:17:21 阅读7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目的:测定土粒在105 ~l10 ℃下烘至恒重的质量与体积4 ℃时纯水的质量的比值。土粒比重是计算土的换算指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物理量。 基本原理:土的比重是土中各矿物的比重之平均值即组成土的矿物颗粒密度的平均值,其值大小常与组成土矿物的种类及其含量有关。 4.1 一般规定: 4.1.1 a小于5mm 的各类土采用比重瓶法、 b粒径等于、大于5mm 的各类土,且其中粒径大于20mm 的土质量应小于总土质量的10 %的用浮称法和 c粒径等于、大于5mm 的各类土,且其中粒径大于20mm 的土质量等于、大于总土质量的10 %。虹吸管法测定比重。 4.1.2 土颗粒的平均比重。 4.2 比重瓶法 4.2.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各类土。 4.2.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比重瓶:容积l00mL 或50mL ,分长颈和短颈两种 2 恒温水槽:准确度应为士l℃ 3 砂浴:应能调节温度 4 天平;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0.001g 。 5 温度计;刻度为O ~50 ℃,最小分度值为0.5 ℃。 4.2.3 比重瓶的校准,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准确至0.001g 。 2 将煮沸经冷却的纯水注入比重瓶。对长颈比重瓶注水至刻度处,对短颈比重瓶应注满纯水,塞紧瓶塞,多余水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直至瓶内水温稳定。取出比重瓶,擦干外壁,称瓶、水总质量,准确至0.001g 。测定恒温水槽内水温,准确至0 .5 ℃。 3 调节数个恒温水槽内的温度,温度差宜为5 ℃,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瓶、水总质量。每个温度时均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02g ,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4 绘制温度与瓶、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 4.2.4 比重瓶法试验的试样制备,应按本标准第1.1.5 条1 、2 款的步骤进行。 4.2.5 比重瓶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l 将比重瓶烘干。称烘干试样15g( 当用50mL 的比重瓶时,称烘干试样lOg) 装入比重瓶,称试样和瓶的总质量,准确至0.001g 。 2 向比重瓶内注入半瓶纯水,摇动比重瓶,并放在砂浴上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液沸腾起砂土不应少于30min ,粘土、粉土不得少于1h 。沸腾后应调节砂浴温度,比重瓶内悬液不得溢出。对砂土宜用真空抽气法;对含有可溶盐、有机质和亲水性胶体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 煤油) 代替纯水,采用真空抽气法排气,真空表读数宜接近当地一个大气负压值,抽气时间不得少于1h 。 注:用中性液体,不能用煮沸法。 3 将煮沸经冷却的纯水( 或抽气后的中性液体) 注入装有试样悬液的比重瓶。当用长颈比重瓶时注纯水至刻度处,当用短颈比重瓶时应将纯水注满,塞紧瓶塞,多余的水分自

试验二土粒比重_孔隙比_孔隙率及饱和度试验

正修科技大学 土壤力学试验 试验二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饱和 度试验 摘要 本试验是测定土壤之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及饱和度,并依照ASTMD854-92规范来进行试验,土样仍取用液性限度仪旁的土壤,求土壤之土粒比重Gs,并用试验一土壤之湿单位重γm、含水量w以及干单位重γd三个参数,来计算孔隙比e、孔隙率n以及饱和度S,所有的试验过程,且由试验结果的数据,可提供土壤之一般参数,作为工程应用参考数据。 试验结果 平均土粒比重G s=2.62 平均土粒孔隙比e=0.62 平均土粒孔隙率n=38.39% 平均土粒饱和度S=73.60% 班级:四土三甲 组别:第七组 姓名 :李岳升 学号:49502102 授课教师:杨全成 试验日期:97/03/12 成绩:

一、试验目的 预求土壤之土粒比重G s ,并配合试验一土壤之湿单位重γm 、含水 量w 及干单位重γd 三个参数,以计算孔隙比e 、孔隙率n 及饱和度S 。提供土壤之一般参数,作为工程应用参考之依据。 二、试验说明 基本定义: (1)土粒比重(Specific Gravity of Solid Matter)G s 土粒之单位重(γs )与4℃水之单位重(γw )比值称为土粒比重。(一般约2.5~2.7) s s s s w w G = =G (4C) γγγγ? 其中 γw (4℃) = 1.00 g/cm 3 = 1.00 t/m 3 = 1000 kg/m 3 = 9.8 KN/m 3 = 62.4 lt/ft 3 土粒之比重用试验方法直接求出之公式: s s w s 21 W G =G W +W -W ? 其中 W s = 干土重。 W 1 = 比重瓶+干土+水重。 W 2 = 比重瓶+水重。 G w = 温度T℃蒸馏水比重。如表2-1所示。 表2-1 水之单位重与温度之关系

土粒比重试验公式如下

H.W.1 1-64 土粒比重試驗公式如下,試說明各參數之意義,並說明如何試驗求得。 G S = W S / W S + W2 - W1×G W W S + W2 - W1 = 排開土粒同體積的水重 A: 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飽和度試驗 有塞比重瓶,50cm3及100cm3兩種;適合土粒小於#4篩以 下者,瓶塞中央穿孔以利空氣與水之排出,50cm3比重瓶取 土樣10g,100cm3比重瓶取樣25g G S= 土粒比重 W S= 乾土重 W2= 比重瓶+水重 W1= 比重瓶+水重+乾土 G W= 查表求溫度T℃蒸餾水比重

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飽和度試驗試驗步驟 1. 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飽和度試驗試驗(ASTM D854-92) 2.稱乾土重,W S 3.量試驗時蒸餾水溫度,T℃ 4.比重瓶+乾土+半滿水,煮沸10分鐘:加滿水冷卻至T℃蓋上蓋子稱比重瓶+乾土+水重,W1 5.比重瓶+加滿水於T℃蓋上蓋子;稱比重瓶+水重,W2 6.查表求溫度T℃蒸餾水比重,G W 7.土粒之比重,G S = W S / W S + W2 - W1×G W 8.由公式求出孔隙比,e = G S ×γw / γd - 1 由公式求出孔隙率,n = e / 1 + e 由公式求出飽和度,S = G S ×w / e 土粒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飽和度試驗試驗之實例解說

2-83 有一土壤試樣進行篩分析試驗得結果如下﹕ 請:(一)繪出此土樣之粒徑分佈曲線。(參考所附半對數紙) (二)求出D10、D30、D60 (三)計算曲率係數C C

(四)此土樣依統一土壤分類法,其分類符號為何? A:

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比重瓶容量瓶的校验方法

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比重瓶容量瓶的校验方法 本规程适应于新购置及使用中的比重瓶。 一、概述 比重瓶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及其他粉状物料比重(密 度)测定。 二、技术要求 1、外观:无裂纹或其他明显变形。 2、容积:经标定,绘制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三、校验用标准工具: 1、比重瓶:容量500ml 及100ml 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01g(检定合格使用期内) 3、温度计:0—50C,精确至0.5 C (检定合格使用期内) 4、恒温水槽:(土0.5 C )。 5、其它:滴管、蒸馏水。 四、校验方法 1 、外观:目测 2、绘制瓶水总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 (1)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称重二次,准确至0.001g,

取其算术平均值,二次差值不得大于0.002g (2)将事先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注入长颈比重瓶,达到刻度处为止。移比重瓶入恒温水槽,等瓶内水温稳定后,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将瓶取出,擦干外部水,称瓶、水合重,准确至0.001g ,重复上述步骤,取其算术平均值,其平等差值不得大于0.002g 。 (3)将恒温水槽水温升高5C,按(2) 步骤,求出该 温度下的瓶,水合重,如此再按5C间隔调节其它温度。 ( 4)短颈比重瓶,注蒸馏水瓶时应至近满,其多余水分在塞好的瓶塞时可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其余步骤与长颈瓶同。 ( 5)将测定结果列表,以瓶、水总质量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绘制瓶、水合重与温度关系曲线。 计算公式M2=( M-M o) PW/PW1[1+V (T2-T1)] 式中T i —比重瓶内纯水温度C T2—比重瓶内纯水任意温度C M —温度为T i时的瓶水总质量g M—温度为T2时的瓶水总质量g M—比重瓶的质量g PW—温度为T i时水的密度g/cm3 (查附表)

实验室土工试验原始记录表.docx

土工试验、水质分析原始记录表式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常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检测中心

土工试验记录表式目录序号项目名称 1开土记录、密度 2含水率 3液、塑限 4固结试验 5剪切试验 6颗粒分析 7渗透试验 8三轴试验 9无侧限抗压强度 10固结系数 11比重试验 12静止侧压力系数 13全自动三轴压缩 14比热容 15导热系数 16PH值 17钙离子( Ca2+) 18 2+ )镁离子( Mg 2- 碳酸根( CO )、碳酸 193 - 氢根( HCO) 3 20氯离子( Cl -) 212-) 硫酸根( SO 4 22易溶盐 记录名称 开土记录、密度试验记录(环刀法) 含水率试验记录(烘干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记录 固结试验记录 剪切试验记录表 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表 渗透试验记录(变水头法) 三轴压缩试验( UU)记录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固结系数 比重试验记录表(比重瓶法) 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记录表 全自动三轴压缩试验记录 比热容测试记录表 导热系数测试记录表 PH值测试记录(玻璃电极法) 钙离子( Ca2+)测试记录( EDTA二钠络合滴定法) 2+ 镁离子( Mg )测试记录( EDTA二钠络合滴定法) 2-- 碳酸根( CO)、碳酸氢根( HCO)测试记录(中 33 和滴定法) 氯离子( Cl -)测试记录(硝酸银滴定法) 2- 硫酸根( SO4)测试记录(EDTA二钠容量法) 易溶盐测试记录(蒸干法) 代号备注 CKCS-JL-TG-01-2015 CKCS-JL-TG-02-2015 CKCS-JL-TG-03-2015 CKCS-JL-TG-04-2015 CKCS-JL-TG-05-2015 CKCS-JL-TG-06-2015 CKCS-JL-TG-07-2015 CKCS-JL-TG-08-2015 CKCS-JL-TG-09-2015 CKCS-JL-TG-09-2015 CKCS-JL-TG-11-2015 CKCS-JL-TG-12-2015 CKCS-JL-TG-13-2015 CKCS-JL-TG-14-2015 CKCS-JL-TG-15-2015 CKCS-JL- TG -16-2014 CKCS-JL- TG -17-2014 CKCS-JL- TG -18-2014 CKCS-JL- TG -19-2014 CKCS-JL- TG -20-2014 CKCS-JL- TG -21-2014 CKCS-JL- TG -22-2014

比重瓶校验方法

比重瓶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比重瓶。 (一)概述 比重瓶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及其他粉状物料比重(密度)测定。 (二)技术要求 2.1 外观:无裂纹或其它明显变形。 2.2 容积:经测量得出不同温度下的瓶水质量,准确至1mg,两次差值。 0.02g (三)校验用标准工具 3.1 电子天平:称量1100g,感量0.01g。 温度计:刻度范围0~50℃,精确至1℃。 (四)环境条件 温度:20℃~24℃;相对湿度:≤75%。 (五)校验方法 5.1 外观:目测。 5.2 比重瓶计算校正法: 5.2.1 将比重瓶洗净、烘干,在干燥器内冷却称量m01,准确至0.01g,再次烘干冷却后称量m02。两次差值不大于0.02g,取其算术平均值m0。 5.2.2 将事先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纯水注入比重瓶至满,塞上瓶塞,使多余的水沿瓶塞毛细管中溢出,擦干瓶外表面的水,称其瓶、水总质量m11,准确至0.01g,重复上述步骤,取其算术平均值m1,两次差值不得大于0.02g。 5.3 按公式计算m2: m2=m m m P P T T w w v 010 2 1 21 1 +-+- ()[()] ω 式中:T1──比重瓶内纯水温度℃T2──比重瓶内纯水任意温度℃m1──温度为T1时的瓶水总质量m2──温度为T2时的瓶水总质量

m0──比重瓶的质量 PW1──温度T1时水的密度 PW2──温度T2时水的密度 ωV──玻璃的膨胀系数,国产瓶可取2.4×10-5/℃(六)校验结果处理 校验结果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合格者方可使用。(七)校验周期 一年。 (八)附录 校验记录表格式。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教学内容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第一节 筛析法 一、试验目的 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 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 1、标准筛一套(图1-1); 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0.1g ;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 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 1、制备土样 (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顶盖 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 底盘 1 2 3 取走 取走 4 图1-1标准筛 图1-2 四分法图解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 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 (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 ;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将已称量的试样倒入顶层筛盘中,盖好盖,用手或摇筛机摇振,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min , 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盘,在白纸上用手轻叩筛盘,摇晃,直到筛净为止。将漏在白纸上的土粒倒入下一层筛盘内,按此顺序,直到最末一层筛盘筛净为止。 (3) 称量留在各筛盘上的土粒质量,准确至0.1g , 并测量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若大于2mm 的颗粒超过50%,再用粗筛进行分析。 五、成果整理 1、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小数后一位。 %100?=B A m m X (1-1) 式中,X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m A 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m B 为所取试样总质量,g 。 各筛盘上土粒的质量之和与筛前所称试样的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否则应重新试验。若两者差值小于1%, 应分析试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分配给某些粒组;最终,各粒组百分含量之和应等于100%,将试验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中。 2、查土类 若粒径小于0.075mm 的含量大于50% 则该土不是砂土,而是细粒土,将这一部分用密度计法(见第二节)继续分析。 3、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求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说明该土的均一性,并确定土的名称。 4、填写试验报告。 六、注意事项 1、在筛析中,尤其是将试样由一器皿倒入另一器皿时,要避免微小颗粒的飞扬。 2、过筛后,要检查筛孔中是否夹有颗粒,若夹有颗粒,应将颗粒轻轻刷下,放入该筛盘上的土样中,一并称量。 七、思考题 1、“粒组”与“粒度成分”两术语有什么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