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小学数学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74.67 KB
- 文档页数:13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去六(4)班上课,第一个被我批评的学生就是小善。
那天上新课,我让学生把新学的词组念一下。
临近结束时,只听见从后排座位有节奏地传来一个大男生的声音,不像是在念词组,更像是在唱着一首没有谱子的歌曲。
我顿时怒火上升,才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你就想考验我?是不是看我年轻好欺负?于是,我决定马上表明我的立场。
“这是音乐课还是英语课?”我反问道,“当然,你如果学习成绩不好的话,没关系,老师可以帮助你。
但是如果你连学习态度都不好的话,那么没人救得了你了!!”就这样,小善成了我本学期开学以来,第一个认识的学生。
一个瘦长个子、稚嫩脸庞、喜欢调皮捣蛋的大男生。
“不就是个爱惹事生非的后进生吗?这样的学生我见多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见到这样的学生,我拼命地安慰自己。
某日课后放着眼保健操的音乐,我叫学生停下手中的作业,一律做眼保健操。
我知道小善舍不得停下作业,于是走到他跟前。
见我走了过来,他马上用双手捂住了脸,假装是在做眼保健操。
然而,当我离开他的座位时,他又写起了作业。
我想我也不用走到他跟前了,像这种没有一点自觉性的学生,在远处看着他就行。
我走到讲台边,将目光投向了他,他也知道我正注视着他,于是又装作是在做眼保健操的样子。
那一刻,我发现他竟眯着眼睛,正偷偷地看着我笑。
我感到无奈极了,只好跟他讲道理。
“没有必要跟我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我认真地说道,“我不是猫,你也不是老鼠,这种游戏对你来讲,没有一点意义!眼睛是你自己的,等哪一天,你戴上深度近视眼镜的话,就会知道保护视力的重要性了!”听我这么一说,小善只好很不情愿地做起了眼保健操。
平时课堂中,小善总是喜欢看着我笑,那副嬉皮笑脸的表情几乎可以列入QQ的魔法表情了。
每次看到他,我总在想:世上究竟有多少快乐的事情可以让他遇上?是不是后进生都喜欢这样?然而,一向自以为是的我判断居然出了差错。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小善虽然调皮,但是却很聪明,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种后进生。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案例以一堂“分数的加减法”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加减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伊始,我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从前,有两个小朋友,一个有3个苹果,另一个有4个苹果,他们想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分数的概念。
(2)探究新知①小组合作,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首先,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分数。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操作,尝试将分数进行加减运算。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加减法的特点,如分子相加、分母不变等。
②展示交流,总结规律。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探究结果,共同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我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③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课堂小结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共同探讨解决。
(4)作业布置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以下作业:①完成课后练习题。
②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包括:有效的问题设计、有效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练习设计,有效的教学反馈、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等等。
现在我们每位老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都尽可能的使课堂更具有效性,但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些课堂教学为迎合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以下教学案例:案例一学生只注重自己的成果,反馈无效。
教学内容是“二年级下册找规律的复习课”教师在提升阶段设计了这一环节:小组合作,创造规律。
师:出示一组钟,钟面上的时刻分别为1时半,2时半,3时半,4时半……猜一猜,下一个钟面时刻是什么?生1:5时半。
生2:5时半。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2:他们是有规律的,每次都经过1小时。
师:你们的眼睛可真亮。
出示第2组时刻,根据规律接着猜。
6:15,7:15,8:15……生猜出后,我又提出新要求:出示3时,你能根据这个时刻创造出规律吗?学生活动非常感兴趣,老师深入其中,发现学生大多数是自己在创造规律,只有1个组是根据我出示的钟面时刻创造的。
他们非常合作,由小组中的一个学生确定规律,其他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每人拨一个时刻,小组中有学生不会的,或拨错的其他学生很积极的给予帮助。
几分钟后,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反馈,学生抢着汇报自己组的成果,可一个小组在汇报时,其他学生只关注是请他去汇报,对别的同学创造的规律根本没兴趣。
老师虽然要求学生能够认真听,可学生只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教学反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方法获得的情况,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从而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进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的反馈要注重口头表述与过程展示相结合高效地开展。
本节课中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反馈时该如何组织纪律,在不打击学生热情的基础上使每位学生自觉的去学习,去倾听别的同学的方法值得我们深思。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片断1]“老师,我走了,不要找我,我会很平安的回来,否则,我将从你们的面前永远消失!”高老师沉思着,这张昨天夜里学生送的自己已经不知看过多少遍的纸条令她一阵阵心悸。
房间很静,高老师轻轻地走到马骏身边并肩坐下。
高老师:“马骏,你一直都是老师的好学生,头脑挺聪明的。
特别是能及时地纠正自己的缺点(比如字写更端正了,作业也不拖欠了),更是让老师喜欢。
”马骏低头不语。
高老师:“知不知道,昨天夜里老师们穿着雨衣,打着手电四处找你。
老师心里的焦急,你知道吗?在学校里,你们就是老师的儿女,老师希望你们永远健康成长。
”一颗泪珠在马骏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高老师:“这是第三次私自离校了,为什么?能把老师当作的知心朋友,对老师讲讲吗?”一阵沉默。
马骏:“老师,在家里爸爸老是打我,在学校组长又不给我检查作业,不作我背书,我……真的是过不下去了!”满脸的惊异停留在了高老师的脸上,一个孤独的不合群的背影在眼前晃动。
高老师:“马骏,没有过不去的坎,乐观点,想信老师,我会帮助你的。
”[反思]以情感人,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个封闭的学生个体,内心受到外部的反复刺激,变得敏感和脆弱以至产生过激的行为。
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找到心灵的创伤口,为它敷药疗伤才是问题的关键。
面对马骏的第三次私自离校,并写下带有威胁性质的纸条,高老师没有训斥,更没有暴怒,而是以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深深关爱,倾心赞赏来打动学生;以一个知心朋友的真诚倾听心理的困惑,给予热情的鼓励。
一扇心灵之窗打开了,问题的症结暴露无遗。
这正是高老师所期望的。
[片断2]一个互帮小组在高老师的秘密组织下成立了,帮扶的重点是马骏,目标是让他感受到同学的关爱、集体的温暖。
高老师不想让马骏感到自己是同学们关注的焦点,才采用这种方式的,下课了,在同学们的热情相邀下,球桌边开始有了马骏的身影;课间作业,同学们的主动让马骏也加入到了热烈讨论的行列中来,虽然话还是不多;马骏流鼻血了(经常),同学们立刻递上纸,端来凉水;课上,高老师信任、鼓励的眼神标志着和马骏的一种默契。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了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以一个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为切入点,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中等,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在课堂上,小明总是沉默寡言,不愿意参与讨论和互动。
面对数学问题,他往往显得束手无策,缺乏信心。
2. 教学目标(1)激发小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小明的数学思维,提高他的解决问题能力。
(3)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购物、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随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哪些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小明开始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数学经验。
(2)探究新知教师以“分数的意义”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概念。
首先,教师展示一个苹果,让学生将苹果平均分成4份,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小明想要吃掉其中的1份,他应该吃掉苹果的多少?通过小组合作,小明明白了分数的意义。
(3)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系列与分数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关注小明的学习情况,给予他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小明在练习中逐渐提高了分数的计算能力。
(4)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分数在饮食、购物、体育等方面的应用。
小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分数应用经验。
(5)课堂总结教师对本次课堂进行总结,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小明的性格特点和数学学习状况,教师采取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他逐步提高数学成绩。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分数作为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分数的意义》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二、案例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个蛋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蛋糕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
2. 提出问题:如何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蛋糕部分?3. 引入分数:教师讲解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二)探究新知1. 分数单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表示方法,如$\frac{1}{2}$、$\frac{1}{4}$等,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单位是“一”。
2. 分数大小比较: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如比较$\frac{1}{2}$和$\frac{1}{3}$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师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frac{1}{2}$表示将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
(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意义。
2. 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如将一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四、教学反思1. 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了情境导入、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 不足之处: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五、案例总结《分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案例以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为例,通过实践探索,设计了一套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分数;(3)学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体会分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3)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数的意义;(2)分数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2)分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如“一块蛋糕被平均分成4份,我吃了其中的1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我吃了其中的1份”?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分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即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学习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答案;(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有20人是男生,求男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分数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减法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加减法能力。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分数的加减法,主要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法的简便方法。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了解分数加减法的简便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数实例,如蛋糕、水果等,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授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点,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教师讲解通分的方法,即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分别将分子乘以相应的倍数,使分母相同。
③分数加减法的简便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加减法的简便方法,如: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通分后,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
(3)巩固练习教师布置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5)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分数加减法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的加减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案例以一堂小学数学课为例,探讨如何有效进行分数的加减法教学。
二、案例描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分数的加减法,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数实例,如蛋糕、分数图等,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新课的引入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分数条,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式,引导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尝试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系列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难度由浅入深。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强调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区别。
同时,鼓励学生在反思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态度积极、乐观。
三、案例反思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学习兴趣。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最近,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管理人性化""人性化设计"……究竟什么叫人性化?我以为,人性化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它充满了人情味,提倡了高尚的人文精神,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
教育人性化就是让教育这个严肃的工作,充满了人情味,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教育这项艰难的工作不再是冷冰冰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过程,而是让人倍感亲切,充满活力,洋溢激情的神圣事业;教师再也不是威严地站在讲台前,透过厚厚的镜片,两道利剑似的目光直射而去的令人敬而远之的形象,而是可亲可敬的长者,是平等相处的朋友,尊重个性,开发潜能,完善人格,教师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值得尊敬的人。
教育人性化建立在对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体现出对教育对象人格的尊重与关怀。
提倡教育人性化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师道尊严的有力挑战。
小学生年龄幼小,正处在懵懂阶段。
他们无法理解宏伟的人生目标,也不知道远大理想的真正含义。
"将来"对他们是遥远而模糊的概念,学习的动力完全来自于个人的情感--对老师,对学校,对学科的喜爱或厌恶。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工程。
对教育的情感有可能成为决定学生命运,改变人生轨迹的大事。
教育呼唤人性化,这是许许多多沉痛教训换来的理性思考。
现以小学一年级学生为例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年级的孩子告别了幼儿园来到小学,实际上就是告别无忧无虑的生活,开始了漫漫人生旅程的跋涉。
他们身上承受的压力是巨大且无形的,有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有学业艰难的压力,有老师威严,监督的压力,还有小伙伴相互比较,相互竞争的压力……对于六岁的孩子无疑是十分残酷的。
表面上看,我们的孩子是同一天进学校,同时开始进行学习,用的是同一种教材,他们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开始这场角逐,这是一场公平竞争。
事实决不是这样的。
由于每个人父母文化水平不一样,家庭社会背景不相同,对孩子学前智力开发,习惯培养,存在很大差异。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生:交通标志师:它们有什么不同?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师:还有吗?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师:什么不同?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生2:我不同意…..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
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
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hanu Rh m h? ?? minor-fareast;mso-bidi-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mso-font-kerning:0pt'>、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研究,明确了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学习了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
第1篇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意义》的第一课时。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单位的基础上,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运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分数;(2)能运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2)培养学生的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分数。
2.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分数单位,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
(2)提出问题:什么是分数?分数表示什么?2. 新授(1)观察分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运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实例。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
4.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
(2)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了解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程度。
4. 生活运用: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分数运用情况,评价其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第2篇案例背景: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逐渐增强。
然而,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依赖教师指导,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
案例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在数学学习上,小明表现出以下特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应用题解答能力较弱;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表现积极,但课后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针对小明的这些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育案例。
二、案例目标1. 提高小明在应用题解答方面的能力。
2. 培养小明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提高小明课后作业完成质量。
三、案例实施过程(一)分析问题,制定策略1. 分析小明在应用题解答方面的问题:小明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对问题中的关键词和条件把握不准确,导致解题思路混乱。
2. 分析小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小明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不足。
3. 分析小明课后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的原因:小明对作业缺乏兴趣,完成任务马虎,没有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针对以上问题,我制定了以下策略:(1)加强应用题解题技巧的训练,提高小明对题意的理解能力。
(2)培养小明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3)加强对小明课后作业的指导,提高其完成质量。
(二)实施过程1. 加强应用题解题技巧的训练(1)课前预习:要求小明在课前预习,了解应用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
(2)课堂讲解:在课堂上,结合具体实例,讲解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如如何审题、如何找关键词、如何列式等。
(3)课后练习:布置一定数量的应用题,要求小明独立完成,并及时批改,针对错误进行讲解。
2. 培养小明自主学习的能力(1)鼓励小明提出问题:在课堂上,鼓励小明积极提问,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
(2)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小明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兴趣。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小明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
3. 加强对小明课后作业的指导(1)认真审题:要求小明在完成作业前,认真审题,确保理解题意。
(2)仔细计算:指导小明在计算过程中,注意细节,避免粗心大意。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对学生今后数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小学一年级“认识数字1-10”为主题,旨在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字1-10的认识。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数字1-10;2. 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数字1-10;3. 培养学生数数、比较大小等数学思维能力;4.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案例准备1. 教学材料:数字卡片、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等;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3.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四、案例实施(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10的特点;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数字叫什么名字吗?(二)新课教学1. 认识数字1-10(1)教师讲解数字1-10的写法,强调每个数字的笔画顺序;(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数字1-10,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互相检查书写,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2. 辨认数字1-10(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说出卡片上的数字;(2)学生随机抽取数字卡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3)学生分组进行“数字猜猜乐”游戏,巩固对数字1-10的辨认。
3. 数数、比较大小(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顺序数数;(2)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比赛”,看谁数得又快又准;(3)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大小,巩固对数字1-10大小的认识。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字1-10的认识;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案例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字1-10的认识;2.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从心理学角度看,“猜想”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和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判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应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
一说起“猜想”,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
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要出现像“歌德巴赫猜想”那样著名的推断,但应具有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过程。
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正是培养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良好开端。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118~119页。
教材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这一单元后,设计了这个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
通过本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通过与老师比赛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
从知识内容上看,整个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组合(质疑)教材通过让学生同时掷两个相同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把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看和可能有哪些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
根据前面所学的“组合”知识,学生可以把两个数字相加的和的所有情况列出来。
2.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实验)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是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不可能是1和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3.可能性的大小。
(验证)虽然掷出的两个数的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
教材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探索、比较掷出各种和的可能性大小,由于学生还不会求掷出每个和的确切“概率”,所以只是通过实验粗略地比较一下。
二、设计理念本册是课程改革的实验教材,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具体设计体现在:第一步,教师和学生示范游戏。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为了提高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本案例以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为例,通过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二、案例描述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加减运算。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三个相同大小的蛋糕,分别被切成了两块、三块、四块。
提问:如果我们要表示这些蛋糕被切成的块数,应该如何表示?(2)新课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蛋糕被切成的块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教师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分数线上面的分子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线下面的分母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
教师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画图、操作等方法表示分数。
(4)课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分数,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4. 案例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图片导入,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感受分数的意义。
(2)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小学数学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从心理学角度看,“猜想”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和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判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应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
一说起“猜想”,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着名的“歌德巴赫猜想”。
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要出现像“歌德巴赫猜想”那样着名的推断,但应具有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过程。
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正是培养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良好开端。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118~119页。
教材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这一单元后,设计了这个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
通过本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通过与老师比赛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
从知识内容上看,整个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组合(质疑)教材通过让学生同时掷两个相同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把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看和可能有哪些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
根据前面所学的“组合”知识,学生可以把两个数字相加的和的所有情况列出来。
2.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实验)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是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不可能是1和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3.可能性的大小。
(验证)虽然掷出的两个数的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
教材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探索、比较掷出各种和的可能性大小,由于学生还不会求掷出每个和的确切“概率”,所以只是通过实验粗略地比较一下。
二、设计理念本册是课程改革的实验教材,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具体设计体现在:第一步,教师和学生示范游戏。
首先,教师提出规则,学生猜想结果。
可能掷出的结果共有11个,教师选择了其中的5个,而学生可选的有6个,所以学生认为自己赢的可能性比老师大。
这里,教材设置了一个悬念,为学生进行猜想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接下来,开始游戏。
通过对游戏结果的统计,学生发现与自己原先的猜想并不一致,从而产生认知冲突,为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索提供了可能。
在这里,教材使用了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步,学生小组内游戏,进一步验证。
通过示范游戏,学生已经掌握了游戏的规则和数据收集的方法。
接下来,学生四人一组,轮流掷,并直接根据掷出的结果画出条形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掷出的和在2至12中间位置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在两边的可能性比较小。
第三步,理论验证。
以上都是用实验的方法来看掷出哪些和的可能性大,哪些和的可能性小,这种实验的方法是否能反映客观情况呢?还需要经过理论的论证。
教材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启发学生利用“组合”的知识来探讨掷出各种和的可能性大小。
由上可以看出,本活动通过让学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感受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
2、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猜想的开始。
师: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生:好!教师出示两枚骰子师:两枚骰子同时掷,它们的和可能出现哪些情况不可能出现哪些情况为什么生:它们的和在2~12之间。
(板书:2~12间的任意一个。
)生:不可能出现比12大的数,因为最大的和是12。
生:不可能会出现1,两个最小的数是1(它们的)和2,所以不可能会出现1。
学生小结:掷两枚骰子可能,它们的和在2~12间的任意一个数,不可能出现和是1和大于12的数。
(板书:1和大于12)【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说出可能出现的现象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这样可以反馈学生的认知程度,并进一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
】师:非常正确。
我们来投色子比赛,如果和是5,6,7,8,9这五个数,算我赢,如果是其它的六个和,就算你们赢,好吗?生:好!师:请你们来猜想一下,谁赢的可能性大?生:老师选了五个和,我们选了六个和,我们赢的可能性大。
生:谁的运气好,谁赢的可能性大!······师:猜想的可能性有很多,下面让我们来实验一下,看看结果!(生1来投色子算的,生2到黑板上来记录赢的次数,大家记录在发下来的卷子上。
)【在猜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并由不同的理解让他们有相互的矛盾冲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及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二)发现问题,猜想的深入。
比三个回合。
师:通过这三个回合的比试,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生:老师赢的次数多。
师:我选了五个和,你们选了六个和,结果还是我赢的次数多,是不是说明我的运气好呀?生:…….师:其实我之所以赢,是隐藏着小秘密的,想想或动手抛抛色子,看谁能找出秘密。
(若无学生发现,则进一步引导。
)师:咱们上节课说过一颗色子6个面,1~6分别在一个面上,所以1~6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但现在2~12这11个和出现的可能性是否一样呢我们是不是该研究一下呢(生若有所思)【比一比的环节,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比赛比赛是学生产生了情绪高昂的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换一换,体现出学生不服输的意识,及对只是由初步理解的探讨意识。
】(三)解决问题。
猜想的验证。
师:谁能说说该怎么研究?生:抛色子。
师:非常棒,你们说得很对,咱们就四人小组为一组。
一个人负责记录,其他三个人轮流抛色子,得数是几就在几的上面涂上一个,直到其中的一个格子涂满,游戏结束。
2?3?4?5?6?7?8?9?10?11?12生:好!(请一个四人小组小组长到讲台上领取表格,活动开始。
)每个四人小组进行汇报,师生交流,发现这11个和出现的可能性不同。
【掷一掷,记一记,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感受。
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对学生学习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还为学生留出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在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更多的数学知识。
】收集各小组的统计表,总结。
师:我们从实验中得到了结论,各小组掷到6、7、8的可能性比较大,2、12的可能性比较小。
为什么会这样呢能不能通过数学分析得到结论呢(若学生没有想到,教师进一步引导,列出以下板书。
)在学生的欢呼中我们开始揭开游戏中的秘密。
(数的组成)2=1+13=1+2=2+14=1+3=2+2=3+15=1+4=2+3=3+2=4+16=!+5=2+4=3+3=4+2=5+17=1+6=2+5=3+4=4+3=5+2=6+18=2+6=3+5=4+4=5+3=6+29=3+6=4+5=5+4=6+310=4+6=5+5=6+411=5+6=6+512=6+6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为什么老师赢的次数多生:明白了!师:那就让你们同桌两人先说一说,等一下再告诉老师吧!列出了所有的可能性,从表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掷出的和是5、6、7、8、9的次数相对较多,而和是2、3、4、10、11、12的次数较少。
这就是为什么老师只选择了五个数但赢的机会更多的原因。
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采用更简便、更直观的方式来呈现以上结果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对“可能性”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有限次实验的结果上,而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四)小结。
生:老师选了五个和,我们选了六个和,但是五个和出现的可能性比六个和的可能性大,所以老师赢的可能性大。
生:从黑板上我们发现老师的和出现的次数是24次,我们的和出现的次数是12次。
说明老师赢的可能性大。
师:非常正确,你们真聪明,通过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生:……师:你们说的很好,学好数学之所以能让我们聪明,是因为它能揭开许多小秘密,我们想学好数学不但要动手还要动脑,你们希望自已越来越聪明吗?生:希望!师:你们能既动手又动脑吗?生:能。
师:老师相信你们会越来越聪明的!【可能性的大小该落在谁家为什么数的组成这个隐秘的秘密终于浮出水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一步地理解在分析知识的时,不但是要看显示的条件,还要找出隐性的条件才能下结论。
】(五)思考摸奖游戏(机动)某商店举行一次摸奖活动:游戏规则:两个色子同时掷出,每掷一次5角钱。
得到的数字和如果是下列几种情况那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品。
1?特等奖?奖品为漫画书一套价值50元2或12?一等奖?奖品为一本日记本价值5元3或11?二等奖?奖品为一只圆珠笔价值1元4或10?三等奖?奖品为一只铅笔价值2角5或9?鼓励奖?奖品为糖一颗价值1角对于这样的摸奖活动你想说什么?【这样的游戏实际上是一个小小的骗局,只要我们学习了这点知识,就能揭开这个骗局了,引导学生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五、课后反思:这是一节活动性很强的课,同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更深层次的思索,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并且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对学生进行了估计能力的培养。
因此这节课必须通过手脑并用才能解决“为什么老师赢的次数多”的问题。
所以教学思路应当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设置问题质疑——猜想的开始以游戏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估计意识。
让每个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进行积极的猜想,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2、发现问题实验——猜想的深入当实验结果与事先估计相矛盾时,引起了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心理。
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
要让学生先通过有限次的实验,对结果有一个初步的猜想,然后通过相对严密的“数学化”的过程,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让学生思考掷出的和有多少种可能性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掷一掷,看看能掷出哪些和,然后,引导学生利用“组合”的知识,说说可能得到哪些和,为什么不可能是1和13。
当学生通过统计有限次数的实验结果,看到掷出的和在2至12的中间位置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在两端的可能性比较小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组合”的角度去思考原因,使学生理解这种结果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由各种组合的多少决定的。
3、解决问题实践——猜想的验证。
只有猜想没有行动,那只能是空想。
把猜想与探索实践紧密结合,可以产生猜想的两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