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简答题与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9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第一章总论1.统计一词有几种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答:三种。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从事统计业务的机关、单位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客观现象的数据资料、研究数据的内在特征,并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的总称。
(2)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过程的取得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和它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即过程和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哪些?答: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调查分析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a)数量性 b)总体性 c)变异性 d)社会性3.什么是统计总体、统计单位、标志、变异、变量和变量值?并举例说明。
答:(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例如,研究某班学生的情况时,该班全体学生就是一个统计总体。
(2)统计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例如,以我国全部普通高等院校为总体,每一个普通高等院校就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例如,工人作为总体单位,他们都具备性别、工种、文化程度、工会、工资等属性或特征。
(4)变异是变动的标志,具体表现在各个单位的差异,包括量(数值)的变异和质(性质、属性)的变异。
如:性别表现为男、女,这是属性变异;年龄表现为18岁、25岁、28岁等这是数值上的变异。
(5)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例如,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流转额、流动资金占用额等数量标志,在各个商业企业的具体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是一个变动的量,这些变动的数量标志就称作变量。
(6)变量值,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变动的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
例如,企业的职工人数是一个变量,甲企业职工人数100人,乙企业职工人数150人,丙企业职工人数200人等等,100人、150人、200人都是职工人数这个变量的变量值(标志值)。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简要介绍了统计学的概念和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答: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
统计研究对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与变异性的特征。
2、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答:(1)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2)构成整体的个体是整体的单位。
总的来说,每个单元的具体性能是不同的。
3.简要描述质量标记和数量标记的区别。
答: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无法量化。
数量标记表示单位数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量化。
4.简要描述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答:统计指标与符号的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2)统计指标可以用数量表示;在符号中,数量符号可以用数量表示,质量符号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按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2)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指标和指标可以相互转化。
5.简要描述时间点指数和周期指数的特点。
答:时期指标的特点:(1)可加性;(2)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属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连续统计的方式获得。
时间点指标的特点:(1)不可加性;(2)指数值的大小通常与时间间隔的长度没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是通过不连续统计得到的。
6.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答:抽样调查的特点是:(1)按随机原则抽样(2)用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7、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不同?答:(1)典型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的,抽样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根据随机原则抽出的(2)典型调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推算总体,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推算总体(3)典型调查若用于推算总体,无法计算和控制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和计算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标志是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是调查所得到的结果。
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例如某人的“职业”是品质标志;而“工资水平”就是数量标志。
3、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是指按数量标志分组,分组的种类有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由于变量有离散型和连续型之分,所以变量分组要根据变量的类型。
如果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变动幅度比较小,则采用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变动幅度很大,项数又很多,就要采用组距式分组。
而连续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所以不能作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4、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是结构相对指标。
而某地区工业企业中轻重工业比例就是比例相对指标。
5、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对象由调查目的所决定。
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的组成要素;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单位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指出各自适用情况概率抽样:抽样时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每个单位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到的概率。
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
如果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时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
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
它同样使用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不需要调查结果投影到总体的情况)。
3.2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分类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1)怎样理解统计的含义?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统计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统计学。
统计活动是对统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活动。
通常划分为调查,整理,分析,统计数据是通过统计活动获得的。
统计学是指导统计活动的理论和方法,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三种含义以统计数据为核心紧密联系:统计数据与统计活动是统计成果和统计过程的关系,统计活动与统计学则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统计的本质: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2)统计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特点:数量性,具体性,社会性,总体性。
(3)统计研究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一)设计整理方案整理方案与调查方案应紧密衔接。
整理方案中的指标体系与调查项目要一致,或者是其中的一部分,绝不能矛盾、脱节或超越调查项目的范围。
整理方案是否科学,对于统计整理乃至统计分析的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订正在汇总前,要对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它们是否准确、及时、完整,发现问题,加以纠正。
统计资料的审核也包括对整理后次级资料的审核。
(三)进行科学的统计分组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前提和基础。
(四)统计汇总对分组后的资料,进行汇总和必要的计算,就使得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资料。
(五)编制统计表统计表是统计资料整理的结果,也是表达统计资料的重要形式之一。
根据研究的目的可编制各种统计表。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1)大量观察法;(2)统计分组法;(3)综合指标法;(4)时间数列分析法;(5)指数分析法;(6)相关分析法;(7)抽样推断法。
(5)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试举实际例子说明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或基本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1.“统计”一词有哪些含义?什么是统计学?(1)统计工作或统计实践活动: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3)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科学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2.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测度:集中趋势的测度(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离散程度测度(极差、内距、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与峰度测度(偏态及其测度、峰度及其测度)3.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有哪些?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4.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众数最容易计算,但不是永远存在,它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作为集中趋势代表值应用的场合较少,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在编制物价指数时,农贸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常以很多摊位报价的中数值为代表。
中位数很容易理解、很直观,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既是它有价值的方面,也是它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的地方;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的最充分,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它在整个统计方法中应用最广,对经济管理和工程等实际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代表值和统计量。
5.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哪些?极差、内距、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6、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如何?(1)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随机地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得每一个总体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
(3)系统抽样:在抽样中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直至抽取n个单位形成一个样本。
第一章统计总论1、为什么说有变异才有统计?参考答案:统计中的标志与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种差异称作变异。
个体必须在某方面是同质的,这是构成总体的前提,但在其他某些方面又必须是不相同的,即各个个体之间必须存在差异。
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变异才有必要进行统计,变异是统计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差异,所要研究的内容都完全一样,那就不需要统计、不需要综合分析了。
变异对统计以及具体的统计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2.怎样理解统计的不同涵义?它们之间构成哪些关系?参考答案:“统计”一词的涵义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统计资料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数量性: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统计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数量,而是有特定内容的具体数量。
统计是在质的规定性下研究与所研究现象内容性质密切联系的具体数量。
(2)总体性:统计是以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统计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总体各单位的标志特征由于复杂的随机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现,它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4.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参考答案: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标志(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统计学简答题要点提示:习题一总论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
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
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
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统计调查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
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是有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统计学基础(贾俊平)课后简答题第一章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和分类统计。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类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4.什么是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举例说明。
根据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否可数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
比如,由若干个企业构成的总体就是有限总体,一批待检验的灯泡也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是指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例如,在科学试验中,每一个试验数据可以看作是一个总体的一个元素,而试验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因此由试验数据构成的总体就是一个无限总体。
1、什么是统计,一般有几种理解?答:统计一般有三种含义既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
2、什么是标志和指标,区别与联系?答: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特征的。
区别: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
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
联系: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有许多的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也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准值汇总而来的。
3、简述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
答:(1)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2)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性任务的改变,同单位可以是总体也可以是总体单位。
4、重点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是都是专门调查,非全面调查。
5、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何区别与联系?答:区别: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而填报单位则是负责上报调查资料的单位。
联系:两者有时是一致的。
6、影响频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组距与组数组限与组中值。
7、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两种平均数都是所有变量值的代表数值。
不同点:序时平均数在不同时间上指数值的差别,是从动态上说明现象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差别,是从静态上说明现象的一般水平。
8、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什么不同?答:时期数列的指标数是连续计算的,时点数列的指标值是间断的。
时期数列的指标值可直接相加时点数列则不能。
9、指数体系中的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如何理解?答:1.总因数指数等于影响它的各个分因数指数的乘积。
2.总因数的差额等于影响它的各个分因数差额的总和。
10、评价指标指数和评价指标对比指数有何区别?答:平均指数从条件意义上来说是综合指数的变形,而评均指标指数是研究两个时期的平均指标本身变动程度的指数。
11、什么事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答:抽样误差是指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第一章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定义.特点),也可能多选,课件⏹时期数据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结果。
例如,人口出生数、粮食产量、商品销售额等。
⏹时点数据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上的数量状况。
例如,人口数、职工人数、商品库存量等。
⏹1)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
例如,月产量是对每天的生产量进行登记后累计得到的,而年产量是将12个月产量累计得到的。
⏹2)不同时期的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相加后表示较长时期现象总的发展水平。
例如,将一年内12个月的钢产量相加就得到全年的钢产量。
⏹3)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成正比。
⏹⏹1)时点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数,它的每个数据都表示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到一定时点上所处的水平。
⏹2)不同的时点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即相加后不具有实际意义。
⏹3)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2.总体与总体单位、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联系,见课件1统计总体(Population):简称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要求所确定的,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或整体。
2总体单位(unit):又称单位。
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或个体)。
3.总体和单位是可以变换的。
⏹总体和单位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总体范围不同而相互变换。
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为总体,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又可能变成单位。
⏹标志: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指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而指标则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如一个学校的教师工资总额是由每个教师工资加总得到的。
⏹(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例如,研究福建省各县人口情况时,福建省是总体,各县是总体单位,福建省人口总数是指标;而当要研究全国各省的人口情况时,全国是总体,福建省是总体单位之一,则福建省人口是它的标志。
统计学(第三版)李金昌课后简答题个人整理版统计学(第三版)李金昌课后简答题--个人整理版《统计学》简答题第一章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含义:1、统计数据工作:调查研究。
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
包含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数据,统计数据什么和如何统计数据的思想。
2.什么就是统计学?存有哪些性质?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型、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统计学数据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相同类型数据各存有什么特点?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定性数据就是就可以用文字或数字代码去整体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具体内容分成定序数据和定类数据。
定量数据就是就可以用数值去整体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具体内容分成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
2)按照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绝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绝对数量特征的数据。
以最直观、最基本的形式体现现象或事物的外在数量特征,有明确的计量单位,是表示直接数量标志或总量标志的形式。
相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相对数量特征的数据。
通过另外两个相关统计数据的对比来体现现象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关系,其结果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计量单位的无名数。
平均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平均数量特征的数据。
体现现象或事物某一方面的一般数量水平。
3)按搜集方法,可以分成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观测数据: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
4)按照被叙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可以分成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叙述的就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
时间序列数据:叙述的就是现象随其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1. 分类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1分)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1分)数据表现为类别,使用文字来表述的。
(1分)2. 四分位数(quartile)也称四分位点,他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
(1分)四分位数是通过3个点将全部数据等分为4部分,(1分)其中每部分包括25%的数据。
(1分)3.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1分)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2分)4.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1分)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
(2分)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是度量居民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时间变动的相对数,(1分)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2分)五、简答题6. 简述直方图和茎叶图的区别。
答:(1)直方图虽然能很好地显示数据的分布,但不能保留原始的数值;茎叶图类似于横置的直方图,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值,即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
(3分)(2)在应用方面,直方图通常用于大批量数据,茎叶图通常适用于小批量数据。
(2分)7. 回归分析主要解决那几个方面的问题?答:(1)从一组样本数据出发,确定出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1分)(2)对这些关系式的可信程度进行各种统计检验,并从中影响某一特定变量的诸多变量中找出哪些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哪些是不显著的;(2分)(3)利用这些所求的关系式,根据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取值来估计或预测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取值,并给出这种估计或预测的可靠程度。
(2分8. 简述概率抽样的定义及特点。
答: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也称随机抽样,是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第一章1.怎样理解统计的不同涵义?它们之间构成哪些关系?参考答案:“统计”一词的涵义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统计资料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
2.统计学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数量性: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统计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数量,而是有特定内容的具体数量。
统计是在质的规定性下研究与所研究现象内容性质密切联系的具体数量。
(2)总体性:统计是以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统计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总体各单位的标志特征由于复杂的随机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现,它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⒊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参考答案: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如一个煤炭工业局(公司)的煤炭总产量,是从所属各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汇总出来的。
(2)指标与标志(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调查研究各分支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情况,那么分支企业是总体指标,如果转为研究煤炭工业局的总产量情况,那么各分支公司就成了个体标志)4、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者有何关系?参考答案: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
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
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
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 E.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都不对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 B.正偏态 C.负偏态 D.偏态 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E.对称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外,还可计算,S和,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联系和区别。
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0.6~ 10.7~ 3三、计算分析题0.8~ 9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 0.9~ 13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请据此资料: 1.1~ 25(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
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3。
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4。
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
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
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思考题1.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第二章思考题2.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应注意什么问题与研究内容有关,由别人调查和试验而来已经存在,并会被我们利用的资料为“二手资料”;使用时要进行评估,要考虑到资料的原始收集人,收集目的,收集途径,收集时间使用时要注明数据来源;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指出各自适用情况概率抽样:抽样时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位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到的概率;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时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它同样使用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不需要调查结果投影到总体的情况; 2.3除了自填式,面访式和电话式还有什么搜集数据的办法试验式和观察式等第三章思考题3.1数据预处理内容数据审核完整性和准确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数据筛选和数据排序;3.2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分类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可用条形图,帕累托图和饼图进行图示分析;顺序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可用条形图,帕累托图和饼图,累计频数分布图和环形图进行图示分析; 3.3数据型数据的分组方法和步骤分组方法: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组距分组又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分组步骤:1确定组数2确定各组组距3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4.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数据分布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集中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4.2怎样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地位平均数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的测度,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而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4.3简述四分位数的计算方法;四分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根据未分组数据计算四分位数时,首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四分位数所在的位置,该位置上的数值就是四分位数;第七章思考题7.1 估计量: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随机变量估计值:估计参数时计算出来的统计量的具体值7.2 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点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一致性: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7.3 置信区间: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第8章思考题8.1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都是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某种推断,然而推断的角度不同;参数估计讨论的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总体参数μ在估计前是未知的;而在参数假设检验中,则是先对μ的值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去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8.2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统计显著是什么意思答:显著性水平是一个统计专有名词,在假设检验中,它的含义是当原假设正确时却被拒绝的概率和风险;统计显著等价拒绝H0,指求出的值落在小概率的区间上,一般是落在0.05或比0.05更小的显著水平上;8.3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答:假设检验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所犯的错误有两种类型,一类错误是原假设H0为真却被我们拒绝了,犯这种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所以也称α错误或弃真错误;另一类错误是原假设为伪我们却没有拒绝,犯这种错误的概论用β表示,所以也称β错误或取伪错误;第10章思考题10.1什么是方差分析它研究的是什么答:方差分析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它所研究的是非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 10.2要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时,为什么不作两两比较,而用方差分析方法答:作两两比较十分繁琐,进行检验的次数较多,随着增加个体显著性检验的次数,偶然因素导致差别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而方差分析方法则是同时考虑所有的样本,因此排除了错误累积的概率,从而避免拒绝一个真实的原假设;10.3方差分析包括哪些类型它们有何区别答:方差分析可分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区别: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的是一个分类型自变量对一个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而双因素涉及两个分类型自变量;第13章思考题13.1简述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趋势,季节性,周期性,随机性13.2利用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当时间序列中的观察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增长率;2不能单纯就增长率论增长率,要注意增长率与绝对水平的综合分析;大的增长率背后,其隐含的绝对值可能很小,小的增长率背后其隐含的绝对值可能很大; 13.3简述平稳序列和非平稳序列的含义;1.平稳序列stationary series基本上不存在趋势的序列,各观察值基本上在某个固定的水平上波动或虽有波动,但并不存在某种规律,而其波动可以看成是随机的2.非平稳序列non-stationary series是包含趋势、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序列,它可能只含有其中的一种成分,也可能是几种成分的组合;因此,非平稳序列又可以分为有趋势的序列、有趋势和季节性的序列、几种成分混合而成的复合型序列;第14章思考题14.1解释指数的含义;答:指数最早起源于测量物价的变动;广义上,是指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狭义上,是指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实际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狭义的指数;14.2加权综合指数和加权平均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加权综合指数:通过加权来测定一组项目的综合变动,有加权数量指数和加权质量指数;使用条件:必须掌握全面数据数量指数,测定一组项目的数量变动,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质量指数,测定一组项目的质量变动,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拉式公式:将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帕式公式:把作为权数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加权平均指数:以某一时期的总量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使用条件:可以是全面数据、不完全数据;因权数所属时期的不同,有不同的计算形式;有:算术平均形式、调和平均形14.3解释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答:零售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生产价格指数: 测量在初级市场上出售的货物即在非零售市场上首次购买某种商品时的价格变动的一种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数,简称股价指数;其单位一般用“点”point表示,即将基期指数作为100,每上升或下降一个单位称为“1点”;。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有限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它有以下的特点: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4)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设计调查项目;〈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5〉确定调查时间;〈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照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称为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标志有两种: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2)原则①穷尽原则;②互斥原则。
即“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3)具体分组方法①按品质标志分组②按数量标志分组(A)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B)间断组距式分组和连续组距式分组;应遵循“上限不在组内”原则:凡是总体中某一个单位的变量值为相邻两组的界限值,则这一个单位就归入作为下限值的那一组内。
(C)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
8.简述组距分组的基本步骤。
(1)确定组数:组数的确定应以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为目的(2)确定组距:组距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即: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3)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并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9.简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及其数学性质。
答:算术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项数所得的结果。
它是最常用的数值平均数,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两种。
其数学性质是:(1)算术平均数与变量值个数的乘积,等于各个变量值的总和。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总和,等于零。
(3)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总和,为最小值。
10.简述均值的概念和特征。
均值就是算术平均数,它的基本公式为:算术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数=∑X/ni其特征如下:1)集中趋势的最常用测度值2)一组数据的均衡点所在3)体现了数据的必然性特征4)易受极端值的影响5)用于数值型数据,不能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6)可根据原始数据或者分组数据来计算,计算公式略有差异。
11.简述众数、中位数、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1)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唯一性●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2)中位数●不受极端值影响● 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3) 均值● 易受极端值影响● 数学性质优良● 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
12.简述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概念及数量关系。
答:(1)概念算术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项数所得的结果,也称为均值, 可用X 表示。
它是最常用的数值平均数,分为简单的和加权的算术平均数两种。
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频率最高的变量值,可用 M O 表示。
它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状况,是对现象集中趋势的度量。
中位数是指将数据由小到大排列后,位置居中的数值,可用 M e 表示。
(2)三者的数量关系是:在对称分布中,三者相等。
即:X =M e =M o ; 在左偏分布中,一般有X <M e <M o ;在右偏分布中,一般有M o <M e <X 。
在轻微偏态时,三者的近似数量关系为:()3()X Mo X Me -≈⋅-。
13.测定离散程度的变异指标有哪些?简述其主要作用。
答:常用的变异指标有:异众比率、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
它们的主要作用为:1.说明数据的分散程度,反映变量的稳定性、均衡性;数据之间差异越大,表明变量的稳定性或均衡性越差。
2.衡量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低;离散程度越大,表明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低。
3.作为统计推断的重要依据。
①判别统计推断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立;②衡量推断效果好坏的重要尺度。
14.简述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及其特征。
方差是指各变量值与均值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则是方差的正平方根。
两者都是标志变异指标,具有以下的特征:● 离散(变异)程度的测度值之一● 最常用的测度值● 反映了数据的分布特征● 反映了各变量值与均值的平均差异● 用于数值型数据,不能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可根据总体数据或者样本数据来计算,计算公式略有差异。
15.什么是离散系数?是变异指标与其相应的均值之比通常是用标准差与均值来对比是对数据相对离散程度的测度消除了数据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的影响用于对不同组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计算公式为:16.简述概率抽样方式的概念和特点。
是指根据一个已知的概率来抽取样本单位,也称为随机抽样。
它包括四种基本抽样方式: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其特点是:• 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取样本时,使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
• 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当用样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
17.什么是抽样分布?(1)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是一种理论分布● 在重复选取容量为n 的样本时,由该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形成的相对频数分布(2)随机变量是样本统计量● 例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3)结果来自容量相同的所有可能样本(4)提供了样本统计量长远而稳定的信息,是进行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也是抽样推断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18.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设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一个任意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当n 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n 的正态分布,即x ~N (μ,σ2/n ) 。
19.什么是总体参数?1) 它是描述总体数量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2) 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数字特征值3) 人们所关心的参数主要有总体均值(μ)、总体标准差(σ)、总体比率(ρ)等4) 它是抽样统计推断的对象5) 总体参数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20.什么是样本统计量?1) 它是用来描述样本数量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是样本的函数。
2) 人们所关心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x )、样本标准差(s )、样本比例(p )σμσσ=v s xs v s =等。
3)样本统计量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21.怎样正确理解抽样误差?(1)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所带来的误差(2)所有可能样本的统计结果与总体真实值之间的平均性差异(3)通常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
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样本容量的大小●总体的变异程度●抽样方式●抽样方法。
22.简述抽样推断的点估计方法。
点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的抽样推断方法。
例如:用样本均值直接作为总体均值的估计值又如:用两个样本均值之差直接作为总体均值之差的估计值它没有给出估计值接近总体参数程度的信息。
点估计的方法有矩估计法、顺序统计量法、最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等。
23.简述抽样推断的区间估计方法。
区间估计就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区间范围,该区间是由样本统计量加减抽样误差而得到的。
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能够对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给出一个概率度量。
比如,某班级的平均分数估计在75~85之间,置信水平为95% 。
24.影响置信区间宽度的因素有哪些?1)总体数据的离散程度,用σ2来测度2)样本容量(n)的大小3)置信水平 (1 -α),它影响z 的大小4)抽样方式5)抽样方法25.必要的样本容量(n)与哪些影响因素有关?1)总体标准差(σ)或者方差( 2)2)允许误差(E)3)可靠性系数(z或者t)4)抽样方式5)抽样方法26.什么是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指先对总体的参数(或分布形式)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推断过程。
有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两类方法。
它在逻辑上运用反证法,统计上依据小概率原理。
27.简述假设检验的概念及基本步骤。
答:所谓假设检验,就是事先对总体的参数或总体分布形式做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抽取的样本信息来判断这个假设(原假设)是否合理,即判断总体的真实情况与原假设是否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差异。
所以,假设检验又被称为显著性检验。
一个完整的假设检验过程,包括以下基本步骤:(1)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假设:原假设H0、备择假设H1;(2)构造适当的检验统计量Z(或者t),并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的具体数值;(3)规定显著性水平α,建立检验规则;(4)做出判断。
①临界值规则:如果Z(或者t)值落在拒绝域中,就拒绝H。
否则,就接受H。
②P-值规则:如果P<α,就拒绝H0;否则P>α,就接受H。
28.解释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第Ⅰ类错误(弃真错误)指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
其发生的概率记为α,α称为显著性水平。
第Ⅱ类错误(取伪错误)指原假设为假时,未拒绝(即接受)原假设。
其发生的概率记为β。
29.简述假设检验中的小概率原理1)小概率是指在一次试验中,一个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2)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拒绝原假设。
3)小概率由研究者事先确定。
30.解释假设检验的决策规则1.给定显著性水平α,查表得出相应的临界值z a或z a/2,t a或t a/22.将检验统计量的数值与α水平的临界值进行比较3.作出决策▪双侧检验:|统计量| > 临界值,拒绝H0▪左侧检验:统计量 < - 临界值,拒绝H0▪右侧检验:统计量 > 临界值,拒绝H031.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陈述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计算出其具体数值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α,并查表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5.将统计量的数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作出决策▪统计量的数值落在拒绝域中,就拒绝H0。